登陆注册
1215200000053

第53章 意象—意境—典型 (6)

与西方只是在个性、共性、个别性、普遍性这些概念上打转转不同,中华古代文论在塑造典型人物上,提出了“传神写照”的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典型人物形象的根本特征,就是要形神兼备,让读者感到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同时又在它身上能够见出深刻的社会意义来。中国古代的“传神写照”说补充了西方的典型论。

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写实型作品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小说、剧本等基本上是写实型作品。一讲到中国古典小说,我们的眼前立刻就涌现出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活灵活现的人物。文学作品中创造的人物形象不可胜数,但我们只把那些最成功的人物形象称为典型。一个小说家和剧作家是不是优秀,不是以他们写了多少作品为标志,而是以他们创造出多少典型人物为标志。因此,典型是写实型文学的审美理想。

如我们在第一节所说的,在西方文论中,由于其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学发展进程等原因,典型论发展得比较好。第一,典型理论提出得比较早;第二,典型论到了黑格尔和别林斯基那里已经基本成熟,提出了个性与共性、普遍性与个别性相统一的典型观。但是在黑格尔与别林斯基之后,典型问题仍然争论不休,中国与西方皆如此。歧见纷呈成为一种理论景观。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在理论上有重大缺陷。从哲学的角度看,不但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实际上世界上我们可感知到的一切事物(包括人与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学中心所在的华裔馆前面,路边有一排高高的棕榈树,每一棵树都是独特的“这一个”,你不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一棵与它完全一样毫发不差的棕榈树,这是它的个性,但这一棵棕榈树毕竟是棕榈树,它几乎具有所有南国棕榈树的普遍性质,这是它的共性。就是说任何人、任何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都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这样一来,典型与非典型的区别在哪里?

可见用个别性与一般性的统一、偶然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只是在哲学层面说明了典型与非典型的共同特性,并没有从美学的艺术学的视角来揭示典型的特性。

那么,在写实型文学中,什么是典型人物呢?从哲学的观点看,典型是一个悖论,一方面,典型是个别的、独特的、生动的、陌生的,可另一方面,典型又是一般的、普遍的、本质的、熟识的,它是一个矛盾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充满生气的、活生生的人。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典型是熟识的陌生人。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典型是熟识的,因为典型不是天外来客,他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是普遍存在的,是天天接触的。以《红楼梦》中的凤姐来说,她世故、圆滑,会逢迎拍马,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你看她对贾母的态度,对丫鬟的态度,对王夫人的态度,对赵姨娘的态度等,这些表现,我们还见得少吗?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每一个单位,我们都可以看见王熙凤,我们对这类人是再熟识不过了。但典型又是陌生的,因为他又是独特的这一个,你不可能再找到第二个。还是以王熙凤来说吧,她只生活在荣国府里,是那个贵族之家的总管家,她有她独特的出身与经历,有她特有的喜怒哀乐,有她自身特殊的命运遭际……世界上只有一个王熙凤,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对我们又是陌生的。

问题是典型人物矛盾的这两面又是怎样统一在一个人物身上的呢?而且这种统一又能不露痕迹,使其以一个活生生的人呈现在我们面前呢?从美学的观点来看,作家在创造典型人物时究竟抓住了什么呢?过去有人说,创造典型是综合与拼凑,把不同人的特点综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典型。比如要写一个商人的典型,就先观察许多商人的特点,最后把这些商人的相同特点综合在一个人身上,就可创造出典型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在这方面中华古代文论提出的“传神写照”说,也许能回答部分问题。(中华古代文论没有提出“典型”这个概念,但关于“典型”问题的思想还是很丰富的。我们在上一章“文学叙事论”中,论述人物性格的塑造等问题,就是对典型问题的论述,本章不再重复。)与西方只是在个性、共性、个别性、普遍性这些概念上打转转不同,中华古代文论在塑造典型人物上,提出了“传神写照”的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典型人物形象的根本特征,就是要形神兼备,让读者感到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同时又在它身上能够见出深刻的社会意义来。中国古人意识到这一点,就从人物表里的角度,提出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观点。“形神”论形成得很早。《荀子·天论》说:“形具而神生”,对形神问题有了一般的规定。汉代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说山训》云:

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汉)刘安等著,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下,11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关于“君形”,高诱注云:“生气者,人形之君。规画人形,无有生气,故曰君形亡。”《淮南子》提出的是画人物画的问题,认为如若不能画出人物内在的生气神情,那么这人物就是死的。生气是主宰,形体是外在的状貌,以生气灌注外貌,人物才能栩栩如生。汉代司马迁作为写实型历史文学的作者,对“形神”也有很精当的论述,他说: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3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虽然这里只是一般谈论人的神与形的关系,但他提出的形神不可分离的观点,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的观点,对以人物为主的写实文学的创作是有启发的。

魏晋以后,形神关系成为当时玄学的一个命题,论述更为深入。

这个问题转入文学艺术领域,有顾恺之提出的著名的“传神写照”说。据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巧艺》记载: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晴。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笺注》下册,3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顾恺之的话虽然简约,其道理却十分深刻。他的意思是一个人物最传神的地方,不在形体的状貌上,而在眼睛上面。他画人物,数年不点睛,一旦点睛,就要点得好,所以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是“这个”的意思。在顾看来“这个”就是人物的眼睛。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说,实际上提出了一个“特征”的理念,他认为人物的精神,并不表现在人体的全部上面,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具有特征,只有人的“眼睛”是人的灵魂的窗户,是最具特征的地方。若要把人物的精神写出来,就要抓住人的特征,譬如说抓住人的眼睛来描写。当然,顾恺之也不是机械地认定只有人的眼睛才具有特征,实际情况不同,人物的特征也可以在别的部位。

所以《世说新语·巧艺》篇又说:“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

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亻隽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在画裴叔则时,特征变成了面颊上所加的三毛。通过这“特征化”的三毛,表现出裴的非凡见识。

这种“传神写照”和抓特征的思想,一直被后代所继承。到了宋代的苏轼那里,这一思想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苏轼是一位主张“神似”的作家,他的著名诗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一直被人传诵。他在《书陈怀立传神》中谈到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说时,曾有重要发挥:

传神之难在于目。顾虎头云:传形写照,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吾尝于灯下顾见颊影,使人就壁画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精彩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岂能举体皆似耶?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宋)苏轼著,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第五册,2214页。)

苏轼对顾恺之“传神写照”说的发挥主要有两点:第一,强调个人的特征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一定就在眼睛上或鼻口上,因人而异;第二,提出了“意思所在”这个概念。所谓“意思所在”,就是表现不同人物的特征。这样,苏轼的“意思所在”就与现代的“特征”概念实现了沟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在当时应该就是一种理论概括了。明清以后,叶昼、金圣叹等小说评点家,虽然在具体的批评中继续运用“传神写照”说评论作品,有的地方还评点得十分精彩,但作为理论概括都没有超过苏轼的“意思所在”的表述。

现代的“特征”概念是德国学者希尔特首先提出来的。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称赞希尔特为“伟大的鉴赏家”,并且引了他的论点。希尔特说,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这就是说,特征是“个别标志”,是不可重复的,是这一个,而且是生动的;可这“个别标志”,又体现出生活的本质,是深刻无比的,蕴涵丰富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特征是一个纽结点,一个交汇点,一个焦点,现象的与本质的在这里纽结,个别的与一般的在这里交汇。在特征这一焦点里,的确就是“意思所在”之处,折射出陌生的与熟识的、生动的与深刻的。

对于典型的创造来说,捉住了特征或“意思所在”,就不但能显出个性,而且能揭示出深刻难忘的社会内容。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多疑奸诈,杀了他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短短的一句话就是曹操性格的“意思所在”,就把曹操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能把《三国演义》中许多故事忘掉,但曹操说过的这句话却永远不会忘记。因为它太具有特征,又太深刻了。又如有些人物活动场面具有特征,是“意思所在”,《史记》中的“鸿门宴”、《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红楼梦》中的螃蟹宴等场面,与我们日常看到的一些电视剧中无聊的吃饭场面不同,它一方面是生动的,另一方面又是深刻的、富于内涵的,这种具有特征的场面,具有真正的“意思”,对于塑造典型人物具有特殊的作用。

总之,中华古代文论中的“传神写照”说、“意思所在”说与现代的“特征”概念可以联系起来。就是说,人物的“点睛”之笔和人物的“意思所在”,一方面特别的生动、新鲜、有趣,另一方面,又特别富于丰厚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因此对于塑造既有鲜明的人性特征又具有深刻本质的典型人物就特别重要。抓住了点睛之笔,抓住了“意思所在”,就抓住了特征,也就差不多抓住了典型。典型的创造并不是依赖对许多人物的动作心理的拼凑,而是有赖于对富于特征的生活的把握和生发,有赖于对“意思所在”的发现。我们认为,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能够唤起美感的性格。中华古代文论以“传神写照”说补充了西方的典型论,显示出独特的意义。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律书》:“数始成一,终于十,成于三。”《太玄文》:“诸一则始,诸三则终,二者得其终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三元决定的。”“因为全体的数有终点、中点和起点,这个数就是三元。”“我们称二为‘双’不为‘全’;说到三我们才说全。三所规定的是全体。”(转引自[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23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无论中外,“三”才是全数。人类所关心的事物就如同“数”理一样,总是一分为三的。人类的智能结构一分为三———知、情、意,人类文学的发展与此对应,也是一分为三———象征型、抒情型、写实型。人类文学的审美理想也不是单一色调的,也是一分为三———意象、意境、典型。艺术形象是一,意象加意境加典型是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就变为三了。

同类推荐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古文观止演义

    古文观止演义

    《古文观止演义》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对《古文观止》中二十四篇文章的精彩“化讲”。王鼎钧先生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以中国古代文论为根基,以欧美新批评“细读法”为参照,对作品进行了由点到线、由释义到还原、由二维到多维、由学问到创作、由作品到人生、由文化到哲学、由文学到宗教的精彩“化讲”,由此将文字构成的精神世界化开,把文学接受推升到了“参天地化育”的高度。
  • 观潮与聚焦:中国文学新生态

    观潮与聚焦:中国文学新生态

    本书为一部现当代中国文学评论集,对近年中国文学创作的重要潮流和创作个案,做了切近的扫描观察和较为深广的阐释分析,从中揭示出文学创作、文学观念与文学接受等文学生活的各环节、各层面在新的社会境遇下,正经历打破旧的平衡、寻求新的平衡的复杂演变态势。
  • 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

    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

    2007年7月,我应澳大利亚北领地旅游局、澳大利亚WDW公司的邀请,随同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人员及部分摄影家,前往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对那一片神奇的土地进行了深入的探访,领略了那里奇特的自然风光,还有令人难忘的风土人情。 丛林中的塔形蚁山 旅行车疾驶在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一望无际的旷野。一眼望去,公路两侧遍布热带气候的标志性植物群落,它们以粗细不等的桉树家族为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植物乐园。
  • 两地思量共此心

    两地思量共此心

    这本文集以庐隐的小说为主,在作品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凌云的庐隐,一个在感伤颓废道路上徘徊的庐隐。作品感情细腻,思想深沉,文笔优美,极富个性化。庐隐的《海滨故人》、《象牙戒指》书写了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散文《云鸥情书集》、《东京小品》系列则更为充分和个性化地表现出作家的才情,大量表达现实关怀的杂文也可以作为我们了解那一时代的透镜。收入本书的十篇作品,产生于庐隐生命中不同时期,但其共同之处,却在于这些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现代知识女性的庐隐的另一面。
热门推荐
  • 魔主使命

    魔主使命

    魔教教主欧阳邪在危机关头猛然发现,自己一直依赖的金手指突然失效。为了修复金手指,欧阳邪身负使命前往异界,究竟能在异世界掀起怎样的风暴呢?而他们各自又会有怎样的成长呢?这是一段战争来临前,关于异界来客的传奇故事……
  • 望瑶九天

    望瑶九天

    多少次的午夜梦回,他重生在少时,重生在那家人都健在的时候。这本是普通人家人家最最平淡的生活,然而这在他眼中,却是奢望……因为他是天九氏族人,是老九天王天九胤唯一的亲外孙,还未出生,就被授予么九天王之位,从小起,便是明目张胆的打斗,都已是家常便饭。外公,父亲,都因他而死……且看他如何复仇,如何重掌乾坤!
  • 闹武仙途

    闹武仙途

    千众狂魔欲噬仙,万劫真我闹翻天!在这个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妖孽屁事多,人精满地走的世界,我特么该如何生存?
  • 天星幻辰

    天星幻辰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变过,弱肉强食。如果没有仇恨,他宁愿做一个普通人。“为什么!你们有什么资格决定我的人生!你们残暴不仁,以自己的信仰概括正义,可笑……”既然安定注定无法存活,那就让疯狂万人敬仰!强者为尊,力量就是法则,强大就是规矩。“与其祈求天神降临,不如则择日逆天而行!”且看倔强少年谱写自己的王者传奇!
  • 明湫

    明湫

    此篇文章真人真事。想说的是一个初中女学生面对学习,家人的不同生活表现。(文章的其他角色,为防涉及个人隐私,将用abcd代替)
  •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林宝儿忍受着浑身的酸痛,蹑手蹑脚的朝着门的方向走去。同时,心中祈祷着,某个还闭着眼睛的大人物,一直这样闭着眼睛,不要睁开,至少,在她离开前,不要睁开。该死的,怎么会这样?不就是和同事聚会一下吗?不就是不小心喝高了吗?怎么就变成了眼前这样?话说,有她这么倒霉的人吗?喝高了也就高了,可是,为什么偏偏让她睡了他们公司最大的,最终极的boss?呜呜,她可是有男朋友的人啊,可是眼下,……
  • 浪漫星渊

    浪漫星渊

    房星儿对这个已跑偏的606年很迷茫,自己一出世就把枭雄宇文化及扇成了公公,又把应该嗝屁的杨昭扇成了小隋国的一方霸主,未来的大BOSS李世民给忽悠来叫姐,隋唐的历史英雄人物任我扇,可是为什么自己每扇偏一件史事,自己就会有一个大劫呢!这样次次玩心跳真的好吗?说好的言情剧呢?说好的正史呢?说好的无玄幻呢?导演,拿错剧本啦!爱美房星儿欢迎各位小主们光临!!!此书中女主前面的名字刘星雨是她二十世纪的名字,后面的名字房星儿是隋朝时这个身份的名字。
  • 宇宙末日之惊天决战

    宇宙末日之惊天决战

    公元三千年,地球进入未来纪,两颗不规则的巨型小行星同时分别撞向了地球南北两极,引发地球末日。剩存的地球物理学家蓝科博士带领他的五个学生利用高科技技术暂时阻止了地球的爆炸解体。同时,无垠的宇宙星空在超级黑洞的吞噬下进一步萎缩变形,拥有超能量的外星巨人欲趁机称霸宇宙,以肖飞影为首的拯救地球青春无敌小分队化身铁甲战士同外星巨人展开了一场事关宇宙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 猎凶记

    猎凶记

    雨夜飞驰的列车上,一具神秘女尸被抛下,是谁众目睽睽下,上演杀人戏码?原本躺在A市的女尸,为何突然奇迹般出现在B市?深夜街头发生多起“咬人”案件,多人声称自己看见一张血盆大口袭来,随即鼻子、耳朵被咬掉,难道真的有“吃人僵尸”?此后,城区接连发生5起凶杀案,难道又是“僵尸”阴魂不散?深夜,他两次欲望偷窥,却频频闻到死亡气息,是命运使然,还是误入死局?明明已经死亡的凶手,十天后却在异地重新作案,是绝妙的诡计,还是另有隐情?疾驰的出租车上,司机突然暴毙,期间所有乘客都不是凶手,除了他们,难道车里还有一个看不见的人?
  • 英雄联盟之全职电竞人

    英雄联盟之全职电竞人

    火爆全球的英雄联盟已经经过8个赛季,期间出现无数天才选手,其中一人夺得三冠王,成为联盟里的大魔王。S9赛季即将来临,一个有梦想的电竞少年白凡,找到四个拥有共同梦想的人,组建自己的银河战队,去完成大家从小就有的电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