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100000005

第5章 序章秦汉时期交通发展的历史基础(一)

一先秦交通事业的成就

远古先民由文化特质差异甚为显著的较小的群体,经过长期的交往逐渐实现文化融合,以致“九族既睦”,“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从考古资料看,年代愈早,各遗址间文化面貌的差异就愈明显,年代稍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则逐渐增多。参见殷稼:《秦安大地湾一期遗址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几个问题》,见《西北大学77级学生毕业论文选集(社会科学部分)》。在千万年相互交往的作用下,风习各异的原始人群逐渐融并为较大的文化集团——部族与部族联盟。到了原始时代末期,以黄河中游为中心,随着进一步的文化融合,又形成了新的文化共同体——华夏族。

交通事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有木桨出土,说明最晚在距今七千年前人们已经用桨推动水上运载工具了。参见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78(1)。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浙江杭州水田畈和吴兴钱山漾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都发现木桨。参见浙江省文管会:《杭州水田畈遗址发掘报告》,《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均载《考古学报》,1960(2)。《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这种最简易的水上交通工具的出现,正是以石器时代的技术水平为基础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火和石斧通常已经使人能够制造独木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4卷,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船形陶壶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12月。,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结构较为复杂的船型。

《山海经·海内经》:“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墨子·非儒下》:“奚仲作车。”《太平御览》卷七七二则说:“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淮南子·说山》:“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估计在陶器制作中采用轮制技术前后,工匠已经能够创制车轮了。最初的车辆当然是以人力为动力。在河南发现的早期城址中,登封王城岗夏代城址没有发现城门遗迹,淮阳平粮台古城已经发掘的南城门,门道路土仅宽17米参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载《文物》,1983(3)。 ,可见,设使当时车辆已应用于交通,在最重要的交通道路上,其通行密度仍是很有限的。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在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人们不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了”,他们“沿着河流和海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4卷,18页。移动。远古人类的出行和迁徙,往往沿着川道移动。我国原始时代的居住遗址,多分布于河流两侧。河流两侧一般地势较平阔,亦少密林阻隔,除用水便利外,河流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水产。人类逐步征服山原,开辟山路交道,应当是在凿井技术得以普及,定居点可以远离水滨之后,大致即传说中“禹敷土,随山刊木,定高山大川”(《禹贡》)、“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诗·大雅·韩奕》)、“信彼南山,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的时代。参见王子今:《“度九山”:夏禹传说的农耕开发史解读》,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息壤”神话与早期夏史》,载《中州学刊》,2003(5)。《淮南子·齐俗》说,“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洪水传说,表明人类都经过由单一的水滨交通转而发展山原交通的道路。《史记·夏本纪》说,禹为平治洪水,奔走四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淮南子·修务》称此为“乘四载”。可见,当时已经出现适用于不同交通条件的多种交通形式。

在河南郑州、辉县和安阳的殷代墓葬中,大量发现出产于新疆的玉和出产于南海的贝。《尚书·酒诰》有“肇牵车牛,远服贾”语,看来,殷人的交通贸易关系确实已经伸布到非常广阔的地域。

殷墟卜辞中多见象车之形的“车”字,如、、、、、、、、等。此外,还多有作为重要的交通史资料的殷代后期车马坑和车马器等遗迹、遗物出土。从卜辞内容看,车往往为王室贵族田猎游乐服务,当时战车还是体现军队实力的主要军事装备,车同时又被作为奉献于先祖的重要祭品之一。虽然当时马车尚未普遍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然而这种交通工具的出现,在中国古代交通史进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先秦典籍中多有殷人“作服牛”或“仆牛”的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世本·作》:“胲作服牛。”胲,据说即王亥。《管子·轻重戊》:“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有的学者指出,卜辞中可以看到以牛作交通运输动力的资料,例如;贞:乎(呼)省专(传)牛?(《合》220)以为可以作为驿传用牛的例证。又如:贞:追,氏(氐)牛?(《戬》98)贞:追,弗其氏(氐)牛?(《后》下407)

论者以为“氐,至也”(《说文·氏部》),卜辞内容是卜问应否以牛车去追赶某人。参见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262~263页,成都,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牛经驯养而用于驮运车且可“以为民利”,表明交通运输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同类推荐
  • 于乱世,为枭雄

    于乱世,为枭雄

    转眼千年,于乱世风起云涌,风生水起。携名人平定内乱扫清外敌。
  • 上古传奇之少康传奇

    上古传奇之少康传奇

    上古时期,禹建立大夏王朝,禹的孙子太康荒于政事,大夏王朝日益衰败,妘羿趁机赶走太康,夺取了大夏王朝,成为夏王羿。国破家亡,年少的王位继承人少康被迫开启了亡命天涯,从故乡到他乡,在一次次磨难,一次次的危机中,一代王者终于成长起来,终于杀死寒浞,重新复国,终究成长为一代王者,开启了大夏王朝中兴之路。———上古传奇之少康传奇
  • 鬼才王爷安天下

    鬼才王爷安天下

    华夏大地江南赵氏江北董氏征战不休。北地匈奴虎视垂涎,海外倭寇万魔群舞。一朝穿越成为藩王之子,身边是夜夜垂泪的娘亲,身前是手握重权的爹爹,侧边还站着雄姿勃发的哥哥。娘亲别哭……扶我起来。你们尽管驰马战江山,我来执笔安天下。
  • 宁夏农村改革发展30年

    宁夏农村改革发展30年

    本书以综述、专题研究、文献摘编、报刊资料、大事记五大板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宁夏农村改革发展30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热门推荐
  • 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你自己

    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你自己

    在繁忙都市,或许我们每个人会经历不一样的苦楚和伤痛,或许也有迷茫困惑的时候,也有感觉日子熬不到头的时候,此时,就像月亮需要太阳的照射才能散发光辉一样,我们也都需要从别人的故事、经历里醒悟,从别人的身上看清楚自己,让自己成长。与大部分怀有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本书作者是一位漂泊在北京的女子。她做过记者,也当过教师。接触过不少人,也听说过不少人的各种经历和传奇。这本小书,就是通过她细腻的笔触,讲述60个不同的人生故事,让你领悟一些恒久普遍的人生道理。
  • 博物汇编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博物汇编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冬官考工记

    冬官考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生的超越

    人生的超越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小儿脏腑形证门

    小儿脏腑形证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周纪事

    周纪事

    帝于大朝仪,以剑问诸皇子曰:“此剑为何”,皇子胜言曰:“难”,皇子景言:“无上”,皇子鸿曰:“此乃男儿胆魄”。
  •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是作家曹蓉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二十余年写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杰作,展现了作者不同时期对爱情、女性和生活、亲情等主题的思考,更是以细腻温婉的笔调书写出我们生活中有情的人生和有情的点滴故事,其中屡屡闪现醍醐灌顶般的爱情金句。
  • 全球武道高手

    全球武道高手

    灵气复苏时代,涌现出一大批武道高手,这个世界,是个强者世界,生而为赢。我叫许凡,是个高手中的高手!
  • 狄金森的一天

    狄金森的一天

    那日早上出门,随手拿了小开本的《狄金森诗选》(64开本,硬精装,江枫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装进外衣口袋。这本诗集大约是五六年前,从旧书店买到的。当时就读了,后来因为给一个儿童杂志写文章,还想过推荐其中几首诗。现在重读,除了个别篇目还能想起初读时的心情,多数诗篇竟像初读,不断产生意外的惊喜。一自然总体来说,狄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的诗,写得短小精悍,意味隽永。她不像惠特曼(WaltWhitman,1819-1892)那般浩荡宏阔,相反,笔触总是很小——但诗意并不因此而小,或者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