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0600000012

第12章 动静结合,方显进取本色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一句人人都耳熟能详的话,固然,知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知识只能算是静态的力量。书本上的东西往往会瑕瑜互见,在学习中如果你不辨真伪,不能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那么再好的知识也就成为一堆废物。只有把静态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才能将其变成能力和素质,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力量,也才能在你的生活中发生作用,用吉鸿昌的话说就是: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只拥有知识而不去行动,就会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毫无建树。

公元前262年,赵孝成王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因此秦国与赵国因争夺上党郡而引发战争。

赵孝成王派廉颇率领20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不过他们晚了一步,大军才到长平,上党已经被王龁攻占了。同时,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肯轻易出来交战,想用持久战逼我们撤退。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等到粮草接济不上,恐怕要受到沉重的打击。”

范雎为秦昭王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王说:“这怎么可能办得到?两军对垒,敌方怎么可能把大将调回去?”

范雎告诉秦昭王说不必担心,他自有妙计。

过了几天,赵国的百姓纷纷议论:“秦国特别害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老了,不中用了,让他带兵秦国必胜,赵国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这些议论不久便传到了赵王的耳朵里,他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傲慢的说:“要是秦国的大将是白起,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也只配做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定能打他个落花流水。”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让赵括接替了廉颇的大将位置。

此时,蔺相如奉劝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没有实战的经验,更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置若罔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无奈赵王还是一意孤行,没有听从大家的建议。

赵括统率40万大军之后,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打败敌军,乘胜追击,杀的他们片甲不留。”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同时秦昭王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骑兵直冲赵军大营。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兵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40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赵括的学问不可谓不大,但只是利用理论上的知识就妄图获得胜利的做法则是必败无疑的。如果赵括能深谙“动静结合”的道理,将理论结合到现实当中,那么他就不会成为千古笑谈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的欺人和自欺。”

事在人为的道理谁都知道,但是一旦真的要付诸行动,仍不免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因为人都有自私的天性,怕行动,就是不愿付出,所以不去行动的原因大多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有一天,灰太狼看到电视上在修建海底隧道的新闻,从中受到启发,他想从地下挖通到羊村的通道。同时他知道聪明的喜羊羊发现了一定会阻止他,所以他假装带着红太狼和小灰灰从羊村门口走过,并且表示自己捉羊一次都没有成功过,打算放弃青青草原,去别的地方生活了。

小羊们看到灰太狼走了,都特别高兴,只有喜羊羊在怀疑灰太狼的动机。

“不行,一定要查明白灰太狼到底要干什么。”喜羊羊立刻偷偷地跟在灰太狼后面。

果不其然,灰太狼在羊村外绕了一大圈之后又就回到了狼堡,然后拿上工具来到了羊村附近的山洞里,偷偷地挖起来。

“原来灰太狼要挖地下通道。”喜羊羊终于知道了灰太狼的诡计。

“该怎么去阻止灰太狼的行动呢?”喜羊羊去图书馆找了一本有关如何保护地下通道安全的书,反其道而用之,利于书中所说的预防办法来破坏灰太狼的行动。

看完书,聪明的喜羊羊一会就想到了好几个办法来对付灰太狼,他叫来了沸羊羊和美羊羊来帮助自己,一会用水淹,一会用炸弹,让灰太狼吃尽了苦果。

正是喜羊羊的果断和行动迅速,才又一次战胜了灰太狼。

达尔文说过:“一项发现如果能使人感到激动,那么真理就能成为他终生珍惜的个人信念。”亲身感知得来的知识,最容易引起心灵的震撼,也最容易把知识内化于心,长久地发挥巨大的作用。从实践中所学的知识,就能引发这种激动。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流芳百世的名著,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深厚的文学修养之外,还在于他的积极行动。海明威一生行至万里路,足迹踏遍了亚、非、欧、美各洲,他的著作大部分背景都是他曾经去过的地方,他深知,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生活。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小时候的海明威很爱空想,曾一度沉迷在自我想象的空间内不能自拔,直到有一天,听完他父亲给他讲的一个故事,才让他彻底清醒。

有一个人请教一位思想家:“我想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平时都需要做什么?”思想家告诉他:“多思多想!”

这人听了思想家的话,感觉收获颇多,特别高兴。回家后就开始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一动不动地开始“多思多想”。

一个月后,这个人的妻子跑来找思想家:“请您快去看看我丈夫吧,他从您这儿回去后,就像中了魔一样。”

思想家到他家中一看,只见那人已变得形销骨立,萎靡不振。他挣扎着爬起来问思想家:“我每天除了吃饭,一直在思考,你看我是不是马上就可以成为思想家了?”

思想家问:“那你都思考了些什么呢?”

那人道:“想了太多的东西,头脑都快装不下了。”

“我看你除了脑袋上长满了头发,其余的全是垃圾。”

“垃圾?”

“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思想家答道。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空想家”随处可见,他们满脑子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从未真正地去实践过它们。这样的人,只会平平庸庸的生活,自己一无所获,更加不会创造任何的价值。

在父亲的教导下,海明威有了自己的行动哲学。他曾说:“没有行动,我有时感觉十分痛苦,简直痛不欲生。”

经过父亲教导之后的海明威不再空想,而是把自己的想法认真的去付诸行动,为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千百年来追求知识的人一直向往的学习方式。

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从亲身游历和实地考察中有了很多新的发现,获得了大量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并且敢于否定书本上已有的定论,提出自己的科学论断。他从22岁出游,30年间足迹遍及16个省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越过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对祖国的山川源流、岩石洞壑、地形地貌、动物植物,甚至民情风俗等,做了大量调查和观察,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资料和知识。

一个人想要取得进步,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指导自己前进,同时,更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动静结合也即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成为你手中的一把利剑,用它能穿透成功路上的一切障碍。

同类推荐
  • 别让直性子害了你

    别让直性子害了你

    一个人情绪控制的能力,决定了他事业有为的大小。在关键时刻、关键场合,能够沉住气,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势的人,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化解掉潜在的危机,日后成就非凡的业绩。因此,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控制力,修炼成好心性,自然容易换来好心情,赢得好局面。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确定什么事可以不认真,什么事需要认真,在非原则性的事情上装一下糊涂,既不会破坏和他人之间的友谊,又体现了良好的素养,这样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不因直性子破坏来之不易的关系,不仅是维系关系和睦的基础,也是成大事者的基本素养。
  •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现在很爱生气!为什么这么说?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听惯了谩骂之声;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我们看多了两车追尾司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中国人的情绪似乎发展到了一动就怒、一点就着的程度。然而,人的一生都和情绪有关系,一生都要同它打交道。情绪这么糟糕,怎么办?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只有一条规则:观念正确,情绪稳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恰到好处”;管理情绪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在”。
  • 心灵瑜伽

    心灵瑜伽

    本书引用了大量经典的、充满智慧的故事,所阐述的道理深入浅出,且文笔优美感人,让人读来在直觉了悟的智慧启发之余,也品味了一份丰厚的精神和文化大餐。
  • 处世的分寸与办事的口才·交际口才

    处世的分寸与办事的口才·交际口才

    本书包括交际口才有声有形、交际口才方圆有道、交际口才处变不惊、交际口才有张有弛四篇,介绍了男女之间的交际技巧、交际心理、交际分寸和交际形象等。
  •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作为佛教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这些作品透过最生活、最浅明的禅语故事,为人生解惑,并且言简意赅,字字珠肌,蕴藏深远的意义。《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星云大师书中最实用的观点,以谈人生、谈幸福、谈职场、谈学业、谈教育、谈家庭等构架全书,重新解读这些人生问题,告诉年青人如何在当下的社会摆脱浮躁和表象,获得事业和人生的真正幸福。
热门推荐
  • 禁宙

    禁宙

    夜,无尽的黑夜,哪怕太阳依旧升起,黎明也不会到来,生灵在恐慌,在呐喊,祈祷着黎明的到来。时光流逝,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这诸天的暗夜是否会就此消散,还是……(求收藏,求推荐票,求评论)
  •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从我国古代的神话与仙话开始,介绍了文学戏曲产生的背景和经过,以详实的历史记录和客观的文字笔调书写了文学戏曲的种类、内容,给读者展开一幅全面而生动的总览图。
  • 容斋随笔(精粹)

    容斋随笔(精粹)

    《容斋随笔》是南宋著名学者洪迈穷四十余年之功撰写而成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并称宋代颇具学术价值的“三大笔记著作”。《容斋随笔》共5集74卷1220则,内容严谨博大,从诗词文翰到典章制度,再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堪称有宋以来的百科全书。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后世学人称道,被后世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后人更将《容斋随笔》中有关诗歌部分,辑为《容斋诗话》。本书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四大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内容丰富,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 毒女

    毒女

    二奶不服气上门打闹酿官司,大律师插手小案子,结识毒女子。******谁是谁的蜜糖谁是谁的毒,当你以为他是蜜糖的时候其实他是致命的毒药。以毒攻毒才是最终目标!--新书《蜗牛姑娘勇敢向前走》pk中,请把粉红票投给它吧!直通车在下面!囧
  • 尊贵庶女

    尊贵庶女

    蓝霏琳,定远侯府庶女,空有一副好面容,胸无点墨,依附着嫡母和嫡姐生活。心里爱慕着三皇子,因此遭到了嫡妹的不满。最后却因嫡妹的谎言,跳下池塘,溺水身亡。再睁眼,不堪的高门庶女却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灵魂。蓝菲琳蓝氏集团的总裁,生性谨慎,手段狠辣,操控着蓝氏集团上下的命脉。不管对于谁都绝对不会有一丝的恻隐之心,唯独万分宠爱自己亲妹。可是没想到,最后,却是死在亲妹的手下。原本以为命落黄泉,一睁眼,却成为愚钝的高门庶女——蓝霏琳。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她如何让在这个充满算计的后院之中保全自己,并为自己谋得一生的幸福。嫡母狠毒,那就绝对不要手下留情,废了她。嫡姐想要陷害她,那就让她自食恶果。姨娘懦弱,那就好好调教,绝对让她脱胎换骨。且看一代庶女如何在这风波诡异的后院之中混的风生水起,又是如何觅得如意郎君,一步步成为全天下女子羡慕的对象。
  • 诺贝尔文学课

    诺贝尔文学课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莫言、川端康成、福克纳、萨特、贝克特、罗曼·罗兰、泰戈尔等23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每位作家的介绍包括作家小传和作品赏析两个部分。让广大读者能够通过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作品,领悟他们文学创作的动机与创作的灵感。
  • 我有一颗灵气树

    我有一颗灵气树

    你若盛开,灵气自来。余阳本来只想把灵树养大,却是意外造成了宇宙的复苏。
  • 台上台下都是戏

    台上台下都是戏

    伊家河的故事清新顺畅,本书为其作品精选集,所选作品均公开发表过。内容涵盖古今,都是通过故事讲述做人的道理,给人启迪。名篇《穿乡过府卖味儿》通过财主故意显露自己的财产,引盗匪上门,从而消灭贪官的故事,讲述了做人需要正义的道理。《每天要早起》通过年轻人听从长辈要早起、勤奋的忠告,最终获得事业成功的故事,讲述了年轻人须踏实肯干、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成功的启示。
  • 小妖江川

    小妖江川

    梦中花月美,红粉香难故
  • 和我同名的人

    和我同名的人

    我叫张伟。我不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叫这个名字。上小学时我曾经萌发过把这个大众化的名字改了的念头,回家还没等把这个意思和父亲表达清楚,就遭到了脾气暴躁的父亲的一顿臭骂:小兔崽子,刚上了两天半学胎毛还没褪净,就想出幺蛾子!这个名字是你爷爷给你起的,不能改!我父亲是个孝子,他认为私自把长辈赋予的名字改了,就是大不敬,就是大逆不道。于是我只能将这个我爷爷赋予我的名字继续延续下去。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其实名字说白了只是个区别于旁人的符号,对一个人的发展可能起到推进作用,但是作用不是很大,后天自身的努力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