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0400000033

第33章 附录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13)

从战国末年到汉代,许多学者不做身心修养的工夫,专做些很琐屑的训诂考证,要想一般人看重他们这派学问,不能不借重孔子。于是又有一种神话出现,这已是第三种了。他们因为《论语》有“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的话,就造出许多孔子博学的故事。后来有一种荒谬的观念,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全因误信孔子神话的缘故。譬如《国语》说,“吴伐越,堕会稽,获骨马,节专车”,本不足怪,也许那时发现了古代兽骨,但孔子决不会知道是甚么骨,因为他不是考古家。那上面却说孔子知道是防风氏的骨,当大禹大会诸侯于会稽时,防风氏后至,大禹把他杀了。另外还有一部书说,孔子和颜回登泰山远望阊门,比赛眼力;颜回看了半天,才认清那里有一个人;孔子却一看就知道那人还骑了马;二人下山,颜回精神委靡,头发顿白,不久便死了,孔子却没有什么。这一大段绝对非科学的话,也绝对非孔子的学风,自然是后来一般以博为贵的人所造的谣言,故意附在孔子身上。诸如此类,尚不止只有这三例,我们非辨清不可。

因此,我主张,作《孔子传》,在正文以外,应作《附录》或《考异》,《考异》还不很对,以《附录》为最合宜。我们把上面这类神话搜集起来,分部研究,辨别他从何产生,说明他不是孔子真相;剩下那真的部分放进传里,那就可贵了。

神话撇开了,还有孔子学说的真相要想求得全真,好好的叙述出来,也实在困难。工作的时候,应分二种步骤:

(一)拣取可入传文的资料;

(二)整齐那些资料,分出条理来。

关于第一项,头一步,就是《六经》(即《六艺》)和孔子有无关系,要不要入传。自汉以来,都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易》、作《春秋》,内中赞《易》及作《春秋》尤为要紧。因为这二种带的哲学尤重。《诗》和《书》我不相信孔子删过,纵有关系也不大。《仪礼》决不是周公制定的,许有一部分是通行的,经孔子的审定,另一部分是孔子著作。《乐》,没有书了,也许当时是谱,和孔子却有密切的关系。《论语》,“子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乐是孔子正定的可知。《史记》,“《诗》三百篇,孔子皆弦而歌之”,从前的《诗》,一部分能歌,一部分不能,到孔子“皆弦而歌之”,就是造了乐谱,援诗入乐。《论语》,“子于是日哭,则不歌,”那么孔子不哭这天一定要歌了;“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别人唱的好,他老先生还要他再来一次,还要和唱,可见兴趣之浓了。从这类地方看来,大概孔子和《乐》确有关系。《易》,关系尤深,其中讲哲理的地方很多。卦辞、爻辞发生在孔子以前,不必讲;《说卦》、《杂卦》、《序卦》后人考定不是孔子作的;《彖象》,大家都说是孔子作的,无人否认;剩下的《系辞》、《文言》,或全是孔子或一部分是孔子作。假使《易》内这二种全是孔子所作,那么大的范围,应占《孔子传》料的第一部,《论语》倒要退居第二部;但是我个人看来,这样很不妥当。《系辞》、《文言》说话太不直率,辗转敷陈,连篇累牍,不如《论语》的质朴,最早当在孔子、孟子之间,大概是孔门后学所述。我们要作《孔子传》,不能不下断语。《系辞》、《文言》,里面很多“子曰。”假如有“子曰”的是孔子说的,没有“子曰”的又是谁作的呢?假如有“子曰”的也不是孔子说的,那又是何人作的呢?我个人主张,那都是孔门后所述。剩下的《春秋》,司马迁、董仲舒都很注意,以为孔子有微言大义在裹面。孔子讲内圣外王之道,《易》讲内圣,《春秋》讲外王,他自己也说“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春秋的义到底是甚么东西?后来解义的《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春秋繁露》到底那书可信?或都可信?可信的程度有多少?很是问题。宋王安石却一味抹杀,说《春秋》是断烂朝报,和今日的《政府公报》一样,没甚么意义,这且不管,《左氏传》晚出,最少,解《春秋》这部分是后来添上去的。《公羊传》、《谷梁传》大同小异,经师说是全由孔子口授下来的,为什么又有大同小异呢?所以这些微言大义是否真是孔子传出。还是董仲舒何休等造谣,都是问题。纵使不是他们造谣,而他们自己也说是口口相传,到西汉中叶才写出文字的,那么有没有错误呢,有没有加添呢,我们相信他到什么程度呢?关于这些问题(作《孔子传》选取《六经》的问题),各人观察不同,所取的问题,必各不同。一种人相信《系辞》、《文言》、《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和孔子没有关系,只有《论语》的大部分可信,其余一概抹杀,这是崔东壁的态度,未免太窄了些。还有一种人不管“牛溲马渤,败鼓之皮”,凡是相传是和孔子有关的书都相信,这自然太滥了,不应该。若是我作《孔子传》,认《易》的《彖象》是孔子作的,《系辞》、《文言》是孔门后学作的;认《春秋》的《公羊传》有一部分是孔家所有,一部分是后儒所加;如何辨别,也无标准,只好凭忠实的主观武断;认《诗书》是孔子教人的课本;认《礼》、《乐》同孔子有密切的关系:孔子和《六经》的关系既已确定,就可分别择取入传了。

《六经》以外,有许多传记,我们拿什么做标准去拣取传料呢?我以为《论语》的前十篇乃至前十五篇是拣料的标准,其余各书关于孔子的记载没有冲突的可取,有的不取,这最可靠。《论语》以外,《孟子》、《荀子》、《系辞》、《文言》有许多“子曰”,“子曰”以下的话,完全可认为孔子说的。但若依孙星衍的话,那些“子曰”以下的文章互相矛盾的地方也很多,到底是孔子所讲,还是孔门所讲,很难确定,只好拿《论语》前十五篇做标准去测量。所以凡是各种传记关于孔子的记载都要分等第。崔东壁把《论语》也分成三等,前十篇第一,中五篇第二,后五篇第三,第四等才是《系辞》、《文言》,这是很对的。

《礼记》也有很充分的资料可入《孔子传》,我们可录下来,细心审查,哪章哪句同《论语》相同相近,哪章哪句和《论语》不同,相远,这样可以互相发明,可以得真确传料。据我看,《礼记》里“子曰”以下的话,可以和无“子曰”的话同样看待,《系辞》、《文言》里“子曰”以下的话亦是一样,都是孔门后学所追述,儒家哲学所衍出,也许孔子的确说过这种话,后儒由简衍繁,或以己意解释,若说的和孔子本意不甚相远,虽然不是孔子亲口说的,最少也可认为孔子学派的主张。同样的例证,佛家对于佛说也常常和《礼记》、《系辞》的子曰一样,《大藏》六干卷中有五千卷都说“如是我闻佛说”,那不必一定都是佛说的。佛家有一句话,“依法不依人”:真是释迦牟尼说的话固须相信;就是佛门弟子或后人说的,而又不曾违背佛说,也可相信。我们对于儒家的态度亦应如此。《系辞》、《文言》、《孟子》、《荀子》、《礼记》乃至《庄子》等书,引孔子,解孔子,都是孔子学说的资料。我们可以拿来分别等第,什么是基本的,什么是补充的,补充的以不违背基本的为主。

关于《孔子传》的第一问题,拣取可入传文的资料的问题,上文已经解决了。怎样整齐那些资料分出条理来呢?换句话说,就是,怎样组织这篇文章呢?这就归到第二问题了。我们既以《论语》为择料的标准,那么应该把孔子的学说找出几个特色来。这个不单靠史才,还要很精明的学识,最少要能够全部了解孔子。到底要如何才能把孔子全部学说的纲领揭出来,我另在《儒家哲学》上面讲过了,这里从略。今天只讲别择资料的方法,其实作《孔子传》的最困难处也在别择资料,至于组织成文,如何叙时代背景,如何叙孔学来源,如何叙孔门宗派,这无论叙什么大学者都是一样,大概诸君都能知道,现在也不讲了。

乙 《玄奘传》的作法

凡作一专传,无论如何,必先拟定著述的目的,制好全篇的纲领,然后跟着作去;一个纲领中,又可分为若干部。先有纲领,全篇的精神才可集中到一点,一切资料才有归宿的地方。拿几个纲领去驾驭许多资料,自然感觉繁难;尤其是著伟大人物的传,事迹异常的多,和各方面都有关系,作者常常有顾此失彼的苦楚;但是事迹越多,著作越难,纲领也跟着越需要。

玄奘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事迹和关系也异常的复杂,所以作他的传尤其需要纲领。主要的纲领可定为二个:

(一)他在中国学术上伟大的贡献;

(二)他个人留下伟大的畴范。

如何才能够把这两纲领都写出,这又不能不分细目。关于第一个纲领的细目是:

(1)他所做的学问在全国的地位如何;

(2)他以前和同时的学术状况如何;

(3)他努力工作的经过如何;

(4)他的影响在当时和后世如何。

关于第二个纲领的细目是:

(1)他少年时代的修养和预备如何;

(2)他壮年后实际的活动如何一一某时期如何,某一部分如何;

(3)他平常起居状况,琐屑言行如何。

像这样在二个纲领内又分六个细目,把各种资料分别处置,或详,或略,或增,或减,或细目中又分细目,一定很容易驾驭资料,而且使读者一目了然。无论作何人的传,都应该如此。

玄奘是中国第一流学者,决不居第二流以下;但是几千年来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伟大,最知道的只有作《圣教序》的唐太宗,其次却轮到作《西游记》的人,说来可气又可笑,士大夫不知玄奘;孺子妇人倒知道有唐三藏!《新唐书》、《旧唐书》都有《方技传》,《方技传》都有《玄奘传》,但都不过百余字。《方技传》本来就没有几个人看,百余字平平淡淡的《玄奘传》更没有人注意了。

佛教输入中原以后,禅宗占领了全部领土十之七,天台宗占了十之二,剩下的十之一就是各宗合并的总量,不用说,玄奘的法相宗不过这十分之一的几分之几了。所以从一般人的眼光看来,玄奘的地位远在慧能、智之下。其实我们若用科学精神,诚实的研究佛教,法相宗的创造者是玄奘,翻译佛教经典最好最多的是玄奘,提倡佛教最用力的是玄奘。中国的佛教,若只举一人作代表,我怕除了玄奘,再难找第二个。我们想作一个人的传,把全部佛教说明,若问那个最方便,我敢说没有谁在玄奘上面的。如何借《玄奘传》说明中国佛教的发达史,就是作《玄奘传》的主要目的。

玄奘是中国人,跑到印度去留学。留学印度的,在他以前,不止一个,但是留学生能有最大成功的,一直到今日,不惟空前,而且绝后。他临回国的前几年,在印度佛教里,是第一个大师。他的先生戒贤是世亲的大弟子,他又是戒贤的大弟子,继承衣钵,旁的弟子都赶不上他。他是中国留学印度的学生中,空前绝后的成功者!

翻译佛教经典,他以前也并不是没有人,但一到他手里,一个人竟译了一千六百余卷。而且又还改正了许多前人译本的错误,规定了许多翻译佛经的条例,在译学上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和永久的规模。

教理上,他承受印度佛教的正脉,开中国法相宗的宗派,在《世界佛教史》、《中国佛教史》,都占极重要的位置。合起上面三种事业来看,他在学术上的贡献何等伟大?他在学术上的地位何等重要?

关于这几样,说明了以后,头一样,佛教教理的变迁和发展,从释迦牟尼到玄奘的经过如何,应该跟着叙述。我们知道,中唐晚唐之间,回回入印度,开学术会,一把无情火把佛教第一二流大师都烧成灰烬,佛教从此衰落。这时上距玄奘回国不过百余年,可见玄奘留学印度的时候,佛教刚好极盛。所以不但说明中国佛教全体可在他的传里,就是印度佛教全体也在他的传里说明,也没有什么不可。就退一步说,《奘玄传》最少也要简单叙述佛灭后千余年,佛教发展和衰落移转的情形。关于这点,可看玄奘所著《异部宗轮论》。那书讲佛教自佛灭后到大乘之兴,分二十宗派。全书组织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说明佛灭后百余年,教门分了这二派,上座部是老辈,大众部是青年。后来又先后由此二派分出二十小宗派,后来又由此二十小派分出大乘各派。大乘崛起,把原来二十派都认做小乘,精神性质渐渐日见殊异。我们所以能了解当日那种情形,全靠玄奘那部《异部宗轮论》。自宋元明到清末,一般研究佛教的人都能注意到这点。我们要认真知道佛教全部变迁的真相,非从小乘研究大乘的来源不可,所以作《玄奘传》,起首应将佛灭以后的各宗派简单说明。

其次,须说明大乘初起,在印度最有力的有二派:一龙树,这派称法性宗;二世亲,这派称法相宗。更须说二派的异同,和小乘又有什么分别,像这样,在简单叙述小乘二十派之后,略详细的叙述大乘,然后观察玄奘在各派中所占的地位。他是大乘法相宗的大师,须要郑重的说明;若不说明,不知他的价植。

在这里头,可以附带讲玄奘以前各派输入中国的情形。以前的人虽然不如玄奘的伟大,但若没有他们,也许没有玄奘。譬如鸠摩罗什自然是玄奘以前,第一伟大的人。他是法性宗,生在玄奘前二百多年,那时法相宗才萌芽,所以他译了许多主要经典却没有译法相宗的一部;但从他起,中国才有系统的翻译,许多主要经典到此时已输入中国。所以我们把印度佛教流派说明以后,应该另作一章,说明佛教输入中国的情形,就借此把玄奘以前的译经事业笼统包括在里。

说起玄奘以前的译经事业,最早起于何时,很多异说。据我的考定,实始于东汉桓帝灵帝间,略和马融郑玄时代相当。前人相传,东汉明帝时已有译经,其实不可信。那时佛教虽早已输入——西汉哀帝时秦景宪已从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受浮屠经,东汉明帝时楚王英已斋戒祀佛,但不过有个人的信仰,而没有经典的翻译。桓灵间,安清支谶才从安息月支来,中国人严佛调才帮助他们翻译佛经。自此以后,续译不绝;而所译多是短篇,杂乱无章,见一种就译一种,不必一定是名著,不必一定有头尾;而且译意的是外国人——或印度,或西域——并不深懂中国文字:笔述的虽是中国人,而未必是学者,最多能通文理而已,对于佛教教理又不很懂:所以有许多译本都免不了资料的无选择和意义的有误解二种毛病。这是汉末三国西晋译界的普遍现象,虽已译了许多经典而没有得到系统的知识,可以叫他“译经事业第一期”。

一到第二期便有个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龟兹人,以当时论,固属外国;以现在论,也可说他一半是中国人。在他那时候,译经事业已有进步。他虽生长外国,却能说中国话,读中国书,诗也做得很好。外国人做中国诗,他是最先第一个。他的文章,富有词藻;选择资料,又有系统。论起译经的卷帙,鸠摩罗什虽不及玄奘;论起译经的范围,玄奘却不及鸠摩罗什。从前没有译论的,到鸠摩罗什才译几种很有价值的论;从前大乘在中国不很有人了解,到鸠摩罗什才确实成立大乘;中国译经事业,除了玄奘,就轮到了他。

玄奘叫做三藏法师,从前译书的大师都叫三藏,为什么这样叫,没有法子考证。大概三藏的意思和四库相等,称某人为三藏,许是因某人很博学。中国的三藏在玄奘以前都是外国人;中国人称三藏,从玄奘起,以后虽有几个,实在不太配称。从鸠摩罗什到玄奘的几位三藏,却可大略的叙述几句,然后落笔到玄奘身上,说明译经事业,就此停止。

同类推荐
  • 汉末军阀头子

    汉末军阀头子

    身在三国,本想着有二亩闲田,赚点儿小钱,快活一生。没想到阴差阳错,却干翻了八九个诸侯,成了汉末最大的军阀头子。
  • 最牛锦衣卫

    最牛锦衣卫

    【新书《爆笑酒楼》上传,求收藏推荐打赏!!!】挥墨泼毫,写不出繁华散尽梦依旧。刀曰绣春,斩不断众生多情恩怨仇。孤楼远望,醉看一缕风月,红颜舞,两分寂寞,三分柔情,五分苦寒锁千秋。长歌送晚,戏说十里黄昏,笑天下,谁人知我,踏破江河,七尺青锋荡九州。大明弘治末年。一位才子不爱吟诗作赋,却擅巡查缉捕,只身入锦衣,手藏绣春刀,破获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案件。以刑名入手,步步高登,立于朝堂。随着一名锦衣卫子弟,再现明王朝那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争。文官说他是士林败类,锦衣卫说他是武夫骄傲。可是不着调的正德皇帝却........QQ群:292752417入群需验证
  • 他改变了罗马

    他改变了罗马

    “我这一生呐,也就干了三件事。”老朽的皇帝瘫坐在布拉赫奈宫黄金的御座上,对着下方年轻幼稚的儿孙们传授着人生的经验:“第一件事就是驱逐了篡位者,恢复了罗马的正统;”他枯瘦的双臂在空中斩钉截铁地挥舞着:“只有坚持科穆宁的绝对领导,罗马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啜了一口来自东方的茶汤之后,睿智的长者继续谆谆而谈:“第二件事,就是修复了五大牧首区,证明了罗马主教的西方那一套是错误的,是不得人心的!第三件事,便是抵挡了蒙古天灾的入侵。还有什么,那就是‘宗教一律不得干政’,这个和教会的命运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那三件事,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说毕,皇帝抬头,深邃的眼神好似在仰望星空。
  • 兴废与退进:思古论今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兴废与退进:思古论今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本文集所收录的文章是作者在世界史研究中形成的零散的思考。作为高校教师,既要做学术研究,也要进行知识传播。这些文章谈论的话题涉及面较宽,如帝国政治、西化改革、百年变迁、文化交流等,体现了作者普及历史知识的理念。
  • 大盗窃清

    大盗窃清

    曾剃头想拉他入伙,慈溪,慈恩求他别造反,女匪要抓他压寨子。富千金自掏私房钱给他做聘礼。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晚清末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上演。华夏能否在大船掉头?他的爱人、朋友仇人是如何评价他的?伍浩官家的掌上明珠是这样评价他的,“他脾气不好,总是动手打人..嘤嘤嘤...”清流领袖李鸿藻是这样评价他的,“他脾气不好,总是动手打人..呜呜呜...”和东瀛人去谈判的伍廷芳是这样评价他的,“他脾气不好,总是动手打人...嘶...”同治皇帝是这样评价他的,“他脾气不好,总拉着我一起动手打人...”曾国荃是这样评价他的,“这小子都不错,就是胃浅,总吐...”
热门推荐
  • 萨天锡逸诗永和本

    萨天锡逸诗永和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在目前很多人选择自主创业当老板的大趋势下,开公司成了许多创业者的优选。每个公司的老板都想通过自己的经营和管理,使公司做大做强,不断发展成为世界品质企业,从而使自己成为知名的企业家。其实,开公司并不难,但是要想把公司管理好,能够使公司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事情是需要技巧的,管理公司也同样如此。如果你不会管理公司或者不懂管理,仅仅凭借一腔热血就想把公司管理好,很显然,这只能是你一厢情愿。君不见:即使处于同样的位置,有的公司经营有序,公司运转良好,而有的公司管理一塌糊涂、混乱不堪;经营同样的项目,有的公司财源广进、日进斗金,而有的公司却亏损严重、入不敷出;同样的业务,有的公司越做规模越大,而有的公司却经营惨淡、难以为继。
  • 重生之异能药妃

    重生之异能药妃

    重生异能文。她怀孕七个月,大肚翩翩,他却金屋藏娇,并且密谋用她孩儿血救他的女人!她出身绿林,却性子温和懦弱,为当今最受宠爱的皇子谨王的正妃,人人称羡,就连她自己也是幸福与满足,身怀六甲,只希望以后相夫教子,平安幸福。“怎么?早晚是我的东西,我摸摸都不可以吗?她对你来说,只是生下这个小东西的女人,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不是吗?”女子上前,细长的手臂缓缓的搂住男人的脖颈,“你是我的,就连一根汗毛都是我的,我怎么可以允许跟别的女人分享你?如果不是我的病需要这个女人生下的孩儿的血,就凭她,也配做这谨王的正妃吗?”晴天霹雳美梦短,才知良人是头狼,夺她孩儿,杀她义父,只为他想要得到的权势和女人。坠崖身死,上天怜她,让她重生,洗尽铅华,光芒四射,才知她的身份并不这么简单,一桩桩的阴谋,一句句情话,原来只是因为她是……对医药的无师自通,对医术的精湛贯通,还有本身血液的异能,命运正在转折,携着烈烈的仇恨重生的她,能不能将命运改写?她最爱的儿子,是否又能与她再续前缘?中等程度虐心,小妖想写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 送梦王妃别黑化

    送梦王妃别黑化

    [宠文+重生]她是一个被上天赐福的人,却被一个雷劈回了古代。从此之后,她发现自己除了做梦成真之外,还多了一项送梦成真的异能,这让她惊讶之余又有些兴奋。裴婉音:谁敢欺负我,我就让你做噩梦。来来来,推我下水?……那就做梦梦到……掉到臭水沟沟里,然后嘛……水上泡着死老鼠,死猫,其他的也都可以了,尽管发挥你的想象。即墨云祁:爱妃,你还是单纯点好,这样好让为夫存在的有点价值啊!某女摸了摸他的头安慰道:你负责对我好就够了,那就是你存在的价值啊!
  • 无限穿越征战

    无限穿越征战

    当我们真正面对存在于幻想中的恶魔时,该何去何从?在这无限穿越的战场?唯有战斗,杀戮,才能有一线生机!
  • 白小姐的恋爱日记

    白小姐的恋爱日记

    (原名:梦醒时分昏就婚)可能上天注定我们相遇,注定我们相爱。我们何不从了上天?白忆寒宣誓着:“程夜,今儿个本姑奶奶就把话搁着了,本姑奶奶稀罕你,你有两个选择。一,收了我,二,让我追你。”面对自己面前的小人儿,程夜微微笑了笑:“怎么个收法儿?”看着向自己不断逼近的程夜,白忆寒镇定的咽了口唾沫,反驳:“就是,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男女主双洁】绝对的1v1绝宠文‘寒夜夫妇’
  • 微熹的角落

    微熹的角落

    没有情节,没有架构,只是自己的涂鸦随想两三笔,而已。多半是在等车的间隙,一壶水烧开的间隙,一杯咖啡做好的间隙......很多的间隙里,一些零散的语句,丢掉有些可惜,聚拢收在一个角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早安我的鹿先森

    早安我的鹿先森

    建筑系高冷禁欲男神VS文学系鬼马精灵女汉子江浔:"你要对我负责。"沈檀:"为什么?"江浔冷笑:"为什么?因为你撩到我了。"沈檀表示作为一个集美貌与魅力于一身的女子,一不小心把校草带回家,自己也很无奈。
  • 豪门情缘:恋上甜心女友

    豪门情缘:恋上甜心女友

    他是本城最耀眼的钻石王老五,是显赫的大人物!而她只是一个父母离异的精灵女孩,唯一的礼服还是从淘宝上买来的!一次聚会,他与她意外相逢!爱她时,将她宠到了天上!恨她时,毫不犹豫的践踏她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