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0400000027

第27章 附录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7)

(三)为方面多的政治家作传的方法 有许多人方面很多,是大政治家,又是大学者,这种人应当平均叙述。我们平常读《明史》的《王守仁传》,总觉得不十分好;再与旁人所作《王守仁传》比较一下,就知道《明史》太偏重一方了。《明史》叙阳明的功业,说他伟大,诚然可以当之无愧。但是阳明之所以不朽,尤其因他的学说。万季野的《明史》原稿,不知道怎么样。后来张廷玉、陆陇其一般人,以门户之见,根本反对阳明思想,所以我们单读《明史》本传,看不出他在学术界的地位。最好同邵念鲁的《思复堂文集》、《明儒学案》的《姚江学案》对照着读,就可以知道孰优孰劣。《明儒学案》偏重学术,少讲政治,固然可以说学案体裁,不得不尔;但是梨洲于旁人的事迹录得很多,而于阳明特简,这是他的不好处。因为阳明方面太多,学问事功都有记载的价值,《学案》把事功太抛弃,差不多成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了。《明史》本传全讲事业,而于学问方面极其简略,而且有许多不好的暗示,其实失策。若先载阳明学说,然后加以批评,亦未为不可。但《明史》一笔抹杀,叙学术的话不过全部百分之二三,让人看去,反不满意。现存的《王阳明传》,要算邵念鲁作得顶好。平均起来,学问占三分之二,功业占三分之一。述学问的地方。亦能摘出要点。从宋学勃兴后学术的变迁,阳明本身的特点,在当时学界的地位,以及末流的传授,都能写得出来。最后又用《旧唐书》的方法,录二篇文章,一篇是申时行请以阳明配祀孔庙的奏折,一篇是汤斌答陆陇其的一封信。他不必为阳明辩护而宗旨自然明白。述功业的地方,比《明史》简切得多,真可谓事多于前,文省于旧。尤为精彩的,是能写得出功业成就的原因,及功业关系的重大,又概括,又明了。在未叙铲平南赣匪乱之先,先说明用兵以前的形势,推论当时假使没有阳明,恐怕晚明流寇早已起来,等不到泰昌、天启的时候了。次叙阳明同王琼(最先赏识阳明的人)的谈话,断定旧兵不能用,非练新兵不可,新兵又要如何的练法。平贼以前,有这两段话,可以看出事业的关系,及其成功的原因。这种消息,在《明史》本传,一点没有痕迹,不过说天天打胜仗而已。又阳明平贼以后,如何抚循地方,维持秩序,以减少作乱的机会,一面用兵,一面讲学,此等要事亦惟邵书有之,而《明史》则无。关于平定宸濠一事,虽没有多大比较,但《明史》繁而无当,不如邵书简切,这都可以看出史才史识的高低。

(四)为方面多的学者作传的方法 许多大学者有好几方面,而且各方面都很重要;对于这种人,亦应当平均叙述。譬如清儒记载戴东原的很多,段玉裁作《年谱》,洪滂作《行状》,王昶作《墓志铭》,钱大昕作《墓志铭》,阮元作《儒林传稿》,凌廷堪作《行状》,这些都是很了不得的人;我们把他们的作品来比较,可以看出那一个作得好,如何才能把戴东原整个人格完全写出。我们看,段玉裁虽是亲门生,但《东原年谱》是晚年所作,许多事迹,记不清楚。王、钱、阮、凌诸人,或者关系很浅,或者相知不深,大半是模糊影响的话,惟有洪滂的《行状》,作得很捍。但现在所存的,已经不是原文,被人删去不少。原文全录东原《答彭进士允初书》,时人皆不谓然,朱筠且力主删去,东原家人只好删去了。其实此书,自述著《孟子字义疏证》之意,存律设一己哲学的基础,关系极其重要。洪滂能赏识而余人不能,这不是艺术的关系,乃是见识的关系。其余几家只在声音、训诂、天文、算术方面着眼,以为是东原的绝学。东原的哲学的见解,足以自树一帜,他们却不认识,并且认为东原的弱点。比较上凌廷堪还稍微说了几句,旁的人一句亦不讲。假使东原原文丧失,我们专看王、钱、段、阮诸人著作,根本上就不能了解东原了。所以列传真不易作,一方面要史识,一方面要史才。欲得篇篇都好,除非个个了解。但是无论何人不能如此渊博,要我在《清史》中作《戴东原传》,把他所有著作看完,尚可作得清楚。要我作恽南田(大画家)传,我简直没有法子。因为我对于绘画一道,完全是外行。想把恽传作好,至少能够了解南田如像了解东原一样。所以作列传不可野心太大,篇篇都想作得好:顶好专作一门,学文学的人作文学家的列传,学哲学的人作哲学家的列传,再把前人作的拿来比较一下,可以知道为某种人作传应该注重那几点,作时就不会太偏了。即如《戴东原传》,前两年北平开戴氏百年纪念会,我曾作过一篇,因为很匆忙,不算作得好,但可以作为研究的模范。我那篇传,就是根据段、洪、王、钱、阮、凌几家的作品。因为叙述平均,至少可以看出东原的真相以及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后来居上,自然比洪滂的《行状》还好一点。不过洪作虽非全璧,亦能看出东原一部分真相来,已经就很难了。作传要认清注重之点。不错,戴东原是一个学者;但是在学问方面,是他的声音训诂好呢,还是他的义理之学好,没有眼光的人一定分辨不出来。我以为东原方面虽多,义理之学是他的菁萃,不可不讲。王钱诸人的著作没有提到,这是他们失察的地方。

(五)为有关系的两人作传的方法 两个人同作一件事,一个是主角,一个是配角,应当合传,不必强分。前面讲《贾生列传》,《汉书》比《史记》好。但是《韩信列传》,《汉书》实在不高明。班孟坚另外立一个《蒯通传》,把他游说韩信的话放在里边。蒯通本来只是配角,韩信才是主角。韩信的传,除了蒯通的话,旁的不见精采。蒯通的传,除了韩信的话,旁的更无可说。《汉书》勉强把他二人分开,配角固然无所附丽,主角亦显得单调孤独了。这种眼光,孟坚未始不曾见到,或者因为他先作《韩信传》,后来才作《蒯通传》,既作《蒯通传》,不得不割裂《韩信传》,这样一来,便弄得两面不讨好了。两个人同作一件事,两人又都有独立作传的价值,这种地方,就要看分在何人名下最为适当。《明史》左光斗同史可法两个人都有列传,两人都有价值。史是左的门生,年轻时很受他的赏识;后来左光斗被魏忠贤所陷,系在狱中,史可法冒险去看他,他临死时又再去收他的尸。《明史》把这件事录在《史可法传》中,戴南山又把这件事录在《左光斗传》中。分在两书,并录无妨。同在一书,不应重见。比较起来以录在《左传》中为是。史可法人格伟大,不因为这件事情而加重。左光斗关系较轻,如无此事,不足以见其知人之明。所以在《史传》中,无大关系;在《左传》中,可以增加许多光彩。

(六)为许多人作传的方法 作专传以一个伟大人物作中心,许多有关系的人附属在里面。不必专传如此,列传亦可。因一个主要的,可以见许多次要的。这种作法,《史记》、《汉书》都很多。作正史上的列传,篇数愈少愈好,可以归纳的最好就归纳起来。《史记》的《项羽本纪》,前半篇讲的项梁,中间讲的范增,后半篇才讲项羽自己。若是文章技术劣点,分为三篇传,三篇都作不好。太史公把他们混合起来,只作一篇,文章又省,事情又很清楚。这种地方,很可取法。还有许多人,不可以不见,可是又没有独立作传的价值,就可以附录在有关系的大人物传中。因为他们本来是配角,但是很可以陪衬主角;没有配角形容不出主角,写配角正是写主角。这种技术,《史记》最是擅长。例如信陵君这样一个人,胸襟很大,声名很远。从正面写未尝不可以,总觉得费力而且不易出色。太史公就用旁敲侧击的方法,用力写侯生,写毛公薛公,都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着笔,本人反为很少,因为如此信陵君的为人格外显得伟大,格外显得奇特。这种写法不录文章不写功业专从小处落墨,把大处烘托出来。除却太史公以外,别的人能够做到的很少。

§§§第四章 合传及其作法

合传这种体裁,在传记中最为良好。因为他是把历史性质相同的人物,或者互有关系的人物,聚在一处,加以说明,比较单独叙述一人,更能表示历史真相。欧洲方面,最有名最古的这类著作要算布鲁达奇的《英雄传》了。全书都是两人合传,每传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罗马人对照,彼此各得其半。这部书的组织虽然有些地方勉强比对不免呆板,但以比对论列之故,一面可以发挥本国人的长处,亦可以针砭本国人的短处。两两对照,无主无宾,因此叙述上批评上亦比较公平。中国方面,《史记》中就有许多合传,翻开目录细看,可以看出不少的特别意味。《史记》以后,各史中虽亦多有合传,究竟嫌独立的传太多了。若认真归并起来,可以将篇目减少一半或三分之一。果然如此,一定更容易读,更能唤起兴味。合传这种方法,应用得再进步的,要算清代下列的几家:

(一)邵廷采(念鲁)邵氏的《思复堂文集》,虽以文集名书,然其中十之七八都是历史著作。论其篇幅,并不算多;但每篇可以代表一种意义。其中合传自然不止一人,专传亦包括许多人物。如《王门弟子传》、《刘门弟子传》、《姚江书院传》、《明遗民所知传》等篇,体裁均极其优美。全书虽属散篇,然隐约中自有组织,而且一篇篇都作得很精练!可以作我们的模范。

(二)章学诚(实斋)章氏的《湖北通志检存稿》,三十余篇传都是合传,每传人数自二人以至百余人不等,皆以其人性质的异同为分合的标准,皆以一个事迹的集团为叙述的中心。读其传者,同时可知各个人的历史及一事件的始末,有如同时读了纪传体及纪事本末体。虽其所叙只湖北一省的事情,而且只记湖北在正史中无传的人物,范围诚然很窄;但是此种体裁可以应用到一时代的历史上去,亦可应用到全国的历史上去。

(三)魏源(默深)魏氏的《元史新编》,十几年前才刻出来。这部书是对于《二十四史》的《元史》不满意而作。《二十四史》中,《元史》最坏,想改作的人很多。已成书的,柯劭忞的《新元史》,屠寄的《蒙兀儿史记》,与魏书合而为三。魏书和柯书屠书比较,内容优劣如何,我不是《元史》学专家,不敢妄下断语。但其体裁,实不失为革命的。书中列传标目很少:在武臣方面,合平西域功臣为一篇,平宋功臣为第二篇,……又把武功分为几个段落。同在某段落立功者合为一传。文臣方面,合开国宰相一篇,中叶宰相一篇,末叶宰相一篇,某时代的谏官一篇,历法同治河的官又是一篇。又把文治分为几个时代或几个种类,同在某时代服官者,或同对于某样事业有贡献者,各各合为一传。全书列传不过二三十篇,皆以事的性质归类。每篇之首,都有总序,与平常作传先说名号籍贯者不同,我们看总序,不待细读全篇,先已得个大概。例如每个大战役,内中有多少次小战,每战形势如何,谁为其中主人,开头便讲,然后分别说到各人名下。像这种作法,虽是纪传体的编制,却兼有纪事本末体的精神。所传的人的位置及价值亦都容易看出。

我们常说《二十四史》有改造的必要,如果真要改造,据我看来最好用合传的体裁,而且用魏源的《元史新编》那体裁。当初郑樵作《通志》的时候,原想改造《十七史》,这种勇气很好;即以内容而论,志的部分亦都作得不错;可惜传的部分实在作得不高明,不过把正史列传各抄一过而已。读《通志》的人大都不看传,因为《通志》的传根本就和各史原文没有什么异同。改造《二十四史》,别的方法固然很多,在列传方面只须用魏书体裁,就可耳目一新,看的时候,清楚许多,激发许多。让一步讲,我们纵不说改造《二十四史》的话,即是做人物的专史,终不能不作传。做单传固然可以,不过可合则合,效果更大。

合传的性质,各人的分类不同。依我看来,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超群绝伦的伟大人物,两下有比较者,可作合传。第二类,代表社会一部分现象的普通人物,许多人性质相近者,可作合传,以下根据这两类分别细讲:

(一)人物或二人或二人以上可以作篇合传,又可分为四小类:

(1)同时的人,事业性质相同或相反,可合者合之。例如王安石与司马光时代相同,事业相同,两人代表两派,凡读《王安石传》时不能不参考《司马光传》;与其分为两篇,对于时代的背景要重复的讲了又讲,对于政治的主张有时又不免有所轩轾;何如合为一篇,可以省事,而且搜求事迹亦较公平。再如朱熹与陆九渊,时代相同,性质不同,代表的方面亦相反,作了《朱传》再作《陆传》,一定要犯上面所说的重复和偏见两种毛病,合在一起,就不至于恭维这个,瞧不起那个了。又如曾国藩与胡林翼,时代相同,事实亦始终合作,单作《曾传》非讲胡不可,单作《胡传》非讲曾不可,两人地位相等,不能以曾附胡,亦不能以胡附曾,应该合为一传,平均叙述。更加李白与杜甫,虽未合作,亦非相反;然同时代,可以代表唐时文学的主要部分;讲李时连带说杜,讲杜时连带说李,两下陪衬起来,格外的圆满周到。假使把他们分开,就不免有拖沓割裂的痕迹了。

(2)不同时代的人,事业相同,性质相同,应该合传。例如汉武帝与唐太宗,时代不同,而所作的多是对外事业,汉族威德的发扬光大,两人都有功劳;合为一传,可以得比较其在中国文化上的位置及价值,愈见明了。再如曹操与刘裕,时代不同,性质大部分相同;都在大乱之后,崛起草泽,惟皆未能统一中国,遂令后世史家予以不好的批评;若把他们两人合在一起,可以省许多笔墨,而行文自见精彩,加判断的时候亦比较的容易公平。又如项羽、李密、陈友谅,时代不同,事业大致相同,都是遭遇强敌,遂致失败;这种失败的英雄可以供我们凭吊的地方很多,合在一块作传,情形倍觉可怜。更如苻坚、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金世宗、清圣祖,时代不同,事业相同,都是以外国入主中国,努力设法与汉人同化;合为一传,可以看出这种新民族同化到中国的情形;全部历史上因为有这几个人,变迁很大。

(3)专在局部方面,或同时,或先后,同作一种工作,这类人应当合传。例如刘知几、郑樵、章学诚都在中国历史哲学上有极大的贡献;史学观念的变迁和发明皆与他们有密切关系。三人合在一块作传,可以看出渊源的脉络:前人的意见,后人如何发挥;前人的错误,后人如何改正。中国历史哲学就容易叙述清楚了。又如鸠摩罗什与玄奘,都是翻译佛经事业的,伟大相若;两个人代表两大宗派,一个是三论宗的健将,一个是法相宗的嫡传;作他们两人的合传,可以说明印度佛教宗派的大势力,中国译经事业的情形。又如公孙述、刘备、李雄、王建、孟知祥都在四川割据称雄,只能保守,不能进取;把他们几人合传,可以看出四川在中国的地位。前人常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这个原则,古代如此,直至民国仍然没有打破。更如陈东与张溥,都是代表一种团体活动的人,两个性质相同,陈为大学生,张为秀才,一个连合学生干政,一个运动组织民党;把他们两人合传,可以看出地位不高而事业伟大的中国青年,在历史活动的成绩及所以活动的原因。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张氏王朝

    三国之张氏王朝

    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却没有张姓王朝,令人叹息。这是一个托名张良后人,集结张良一脉,与三国群雄争霸天下,并建立起一个张氏王朝的故事。作者很喜欢三国,因为热爱所以动笔,故事遵循历史又架空历史,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圆一场三国梦。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方可刊而行之,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是忠也。维忠与孝,此可以为劝者也。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其为惩创,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然而史册所载,其文古,其义深,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如欲使家喻而户晓,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清和月吉,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
  • 墨尔本回忆录

    墨尔本回忆录

    《墨尔本回忆录》一文,便能帮助您从它起初的样子,一点点更好地认识这座城。比起晦涩抽象的史料,作为这段历史见证人和参与者的罗夫·博尔德伍德,对于这段历史有更多的发言权。他生于英国伦敦,后于1840年全家移居澳大利亚,并在墨尔本定居。他曾当过牧羊场主,后任采金场的监察官,期间一直坚持从事写作。与其说他见证了墨尔本的发展改变,不如说墨尔本寄托了他的年少轻狂的青春岁月,也因此他凭借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动详尽地讲述了那个时期墨尔本的故事。
  • 楚末枭雄

    楚末枭雄

    楚一百五十八年,九月,仁帝崩,新帝继位。次年,改元开宁。来到记忆中不存在的朝代,彭适身为现代人的优势仿佛已经无用了。但身为县令之子的彭适相信,就算是面对未知的历史,自己也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功业。这第一步,就从做一个县令开始吧!
  • 奥匈帝国再起

    奥匈帝国再起

    奥匈帝国的王子为了家族的延续,不得不在混乱的年代挺身而出
热门推荐
  • 萝莉公主大复仇

    萝莉公主大复仇

    她来自十八年后,为了改变妈咪的未来,必须要让爹地消失。可为什么,白辰溪这家伙总是在她要杀了爹地时冒出来,害得她不得不重新策划计划!下一次复仇计划必须成功,爹地必须从历史消失!纳尼,她不是爹地妈咪的真正女儿?而白辰溪和她又有着特殊关联!看来,她又要好好计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巨鳄

    巨鳄

    小渔村突遭食人鳄袭击,是不远上百海里的觅食还是绝命出逃,一位隐居在此的生物学家机跟几个各怀心思的人踏上地狱岛,食人鳄的重重包围,吸血虫的夺命威胁,还有更多未知的危险在等待着他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续异记

    续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任务执行中

    快穿:任务执行中

    “宿主,以后有人陪你一起执行任务啦!我也有新玩伴啦!”520激动地向慕容颦说。“哦?来陪我的?”慕容颦看着面前英俊潇洒地男子,问到。“是啊,我是来陪你的。”男子不怀好意地笑笑,“陪吃,陪玩,陪~睡~都可以哦!”慕容颦脸色一沉,指了指门口,说:“出去。”“好了好了,不逗你了。”男子正经起来,“我叫顾少卿,跟你一起在快穿世界完成任务。这是我的系统250。”“为什么要你来跟我一起?”“因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啊!”顾少卿坏笑到。啪!男子的脸重重挨了一拳。顾少卿心想:追妻路漫漫啊……
  • 吹过孤岛的风

    吹过孤岛的风

    何曼爱钟定,爱的偏执。如果这场偏执只会带给她无穷的痛苦,何必还缠着不放?可若是放手了,谁又能来解救?钟定恨何曼,恨她的不择手段,自私卑鄙。他最恨的是,她对他的偏执,却不肯偏执一辈子。兜兜转转,她爱他,他伤她,真爱还是虐缘,或许连他们都分不清。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无人问津?自生自灭?不就是个庶女身份,有那么惹人看不起吗?她偏就不信这个邪。步步为营,千般计较,只为着头上一片青天。偏偏造化弄人让她当个冲喜新娘,冲喜就冲喜,高攀就高攀,任凭你阴谋阳谋,都叫你有来无回自作自受!祖母精明,婆婆嫌弃,更有小鬼阴险,且看小小庶女如何扭转局面,翻身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