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2700000087

第87章 我曾“触电”

这里说的“触电”,不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器时,或不小心,或电器出故障,或电线老化而发生的触电事故,而是指当年电影界颇为传神的一句话——指涉足或参与电影的创作和摄制工作,都戏称为“触电”。

遇到一位好老师

我“触电”是从认识一位老同志、老导演曾未之开始的。在上世纪70年代,从吉林长影调到四川峨影的导演曾未之老师,是电影界的老一辈导演。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全国放映的《武训传》,由孙瑜导演,他是副导演。没想到这部影片“闯了祸”,经过一阵批判后,曾老师并未灰心,积极投入戏曲改革的影片拍摄,先后导演了很受观众欢迎、影响很大的《节振国》和《朝阳沟》两部影片,前者是一部在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闹革命的京剧,后者是一部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豫剧。其中《朝阳沟》曾到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赏识和赞扬。

曾导调到峨影后,对四川凉山彝族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一步跨千年”的这一段奇迹般的历史飞跃很感兴趣,想把它搬上银幕。经过了解和选择,他找到我和凉山州文工团的演员袁世金同志合作。在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我暂时放下《凉山报》的编辑工作,第一次投入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开始“触电”了。

剧本的主题,是曾导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的。经过学习民族理论,比较中外反映民族问题的知名影片后,我们达成的共识是:一段上千年的历史巨变,要抓住她的本质和独特风貌,必须立足点高,眼界开阔,只有尽最大努力去摄取其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才能充分表现凉山彝族人民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引下,“一步跨千年”的历史飞跃。

凉山彝族是在上世纪的1956—1958年完成民主改革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它的新(社会主义)旧(奴隶社会)“对接点”是伟大的民主改革。因此,民主改革必须有充分的表现;再就是“一步跨千年”,是从奴隶社会的废墟上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个“新”和“旧”两个阶段,同样必须有充分的表现。那么,要表现这样一整段历史,“切入点”在哪里?经反复讨论,认为应该从广大奴隶群众获得解放以后的社会主义阶段中,选一个典型环境和典型事件,通过一个典型人物的出现“切入”,然后用倒叙的手法,用“画外音”,让整个戏从奴隶社会开始,着重反映奴隶经过民主改革,由“会说话的牲口”,翻身当家做主人过上幸福生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虽然找到了“切入点”,但究竟怎样“破土”,写出电影的“第一本”还是个问题。最后还是由曾导主动承担,由他写了一个提示性的“开头”。接下来,由我、袁世金同志脱产到越西县住下,在县委宣传部的协助下,我写第一稿,世金接着在一稿的基础上改出第二稿,用流水作业的方式,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拿出了电影文学剧本的初稿《风雷激》。那时,已处于“文化大革命”后期,生产、生活秩序开始发生变化,但阶级斗争的弦仍绷得很紧,全国正掀起“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新高潮。片名《风雷激》,正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商定的。

我们从凉山赶到峨影厂,又同曾导一起讨论、修改,历时半月,第一次由峨影厂印出了打印稿。封面上除有“《风雷激(暂名)》征求意见稿”外,还专门印上了“内部研究,请勿外传”。为了紧密配合当时的形势,突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首页是马恩语录、列宁语录和毛主席语录。同时增加了两三千字的“内容提要”。目的是希望有关领导和行家,能够了解更多的情况和作者的意图,更好地审定剧本。

这一稿的结构是:

(序 幕)不要忘记过去

(第一集)我要做人

(第二集)共产党大救星

(第三集)走上革命路

(第四集)民改风暴

(第五集)咱奴隶要社会主义

(第六集)飞跃千年

(尾 声)革命的新起点

同“蒙太奇”打交道

第一次写电影文学剧本,碰到的第一道难题是走出舞台剧的传统和范式。对于这个问题,当年可以看到的学习资料,介绍经验和体会的文章很少,“文化大革命”前,只是偶尔在《大众电影》看到一些文章,不系统也不够通俗。如比较有影响的夏衍前辈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也是在“文化大革命”基本结束的1978年才正式出版的。“十年浩劫”中除了样板戏,能够看到的都是革命大批判文章,其他的几乎是全盘否定、打倒。幸亏,我们运气好,碰上了曾导。他的资料多,藏书丰富,不仅中文书多,还有不少英文书。除了让我们多读书,并多次谈论国外的电影,如反映工人阶级的欧洲电影《城市姑娘》(受到恩格斯的好评),苏联电影《夏伯阳》,还有莎翁的电影,国内的电影《李双双》等。曾导记得清楚、讲得明白,而且条分缕析,连一些精彩的场景和对话也不会落下,处处显出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

在曾导的书房里,他还拿出一摞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出版的电影画报,其中一本就是当时的“红都女皇”讳莫如深的南苹作封面的画报。

当然,我们讨论得最多的,还是电影艺术的表现特点和手法。除了必须了解摄、录、美和化、服、道的基本知识,重点是对“蒙太奇”的理解和运用。“蒙太奇”是从国外“拿来”的一个新词,是英文montage的音译。对这个有些生僻和神秘的新词术语,以前虽然知道一点,但从未深究,知之甚少。经过学习讨论,加上即时地实践和摸索,真的有不少体会。所谓“蒙太奇”,就是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的“镜头组合”,把镜头连接起来,继续下去。它是拍摄影片的基本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要求操作者做到“脉络”清楚,条分缕析;“针线”细密,不露痕迹。打一个不十分贴切的比喻,就像写文章通过组词造句,做成的一个句子,做成的一个小节或一个自然段。有人说,“蒙太奇”是导演的事儿,没有它就无法做出分镜头,对于编剧来说用处不大。对此,我却不敢苟同。“蒙太奇”同样是编剧的基本功,不可不了解、不把握。这就是:懂得一点“蒙太奇”,写本少使冤枉力。

参加峨影厂电影剧本讨论会

在送出《风雷激》第一稿后,我和袁世金同志参加了峨眉电影制片厂于1976年1月举办的电影剧本讨论会。除了峨影编辑室的十多位同志,还有来自全省的二十多位业余作者,其中有厂矿的工人和文宣干部,机关的宣传、文化工作者,中学和大学的老师。除了学习文件,介绍电影剧本的写作知识,交流写作的经验体会,着重讨论了由参会人员送到峨影编辑室的电影文学剧本。时间虽然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我认为,那次讨论会仍然是有意义,有影响的。在对电影艺术的认识,对电影剧本的写作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参会人员中,不仅有以后著书立说、出了作品、获得大奖的,还出了好几位作家、教授、学者和领导干部。

在我的记忆中,至今难忘的是,在讨论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人物时,就有所争论。也有人对把抓重大题材当做唯一题材提出了不同意见,要求实行“百花齐放”。还有人建议除了一个劲地“批”,还应该有一个劲地“扶”,这样才全面等等。讨论会没有出现扣帽子、打棍子的现象,气氛是平和的,发言是自由的、讲道理的。

剧本讨论会上,还有一些令人开心的事儿和场面。如编辑室的从连文老师,他是搞翻译片的知名配音演员,如电影《夏伯阳》他配瓦夏、《流浪者》他配拉兹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嗓音好,带磁性。金迪老师是电影界仅二十位在全国张贴大头像之一的著名演员,讲起话来声情并茂。我们学习文件或宣读剧本,就欢迎他俩出场代劳,既增强了效果,也使大家高兴。讨论会开了一个星期,专业作者和业余作者济济一堂,针对不同题材的剧本,理论联系实际,实打实地各抒己见,使大家都受到教益和鼓励。

为了不忘记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活动,我把在清理资料时发现的参加讨论会的名册抄录如下,以期勾起那次参与者的回忆。

名册很袖珍,只有巴掌大小。封面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电影文学剧本讨论会”。下面一行小字:“一九七六·一”。是双面打印,未编码。在姓名、笔名、通信地址等栏目下,参加讨论会的同志是:李宗昌(纪燕)、李德恕、张道学、田正芳(女)、王传廷(川丁)、张敬民、马常友(红雪)、杨长贵(杨松)、吕红文、唐炳国、袁世金、文培英、尹在勤、朱先贵(朱玛)、林文询、邹仲平、罗华俊、苏必康、邰锦岳(火笛)、包德川(包川、女)、谭愫、陈泽远(陈今)、贾万超、吉侯拉一(蔡子佳)共二十四位。峨影厂的同志印在最后。峨影编辑室:李铁雁、饶趣、雁翼、沈克、金迪、周子芹、尹华仁、郭绍贵、从连文、陈德赛、冯还求、李杰峰等十二位。

艺术的风范

让人感兴趣并难忘的,是接触摄制组和拍摄《奴隶的女儿》的过程,那真是一个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学习电影艺术的生动课堂。

经过曾导和主创人员亲自踏看,并征得峨影厂的同意,《奴隶的女儿》的拍摄现场选在凉山彝族聚居区的甘洛县。演职人员住在县城的招待所,主要拍摄现场就在与县城一江之隔,海拔两千多米的一个彝族山寨。那里有山,有草坡,有森林,还有羊肠小道和湍急的河流,是个很美、很理想的地方。

从北京、上海、济南、昆明、成都和凉山文工团请来的明星演员,全住在简陋的招待所,除了曾导住的是一个狭小的单间外,其余的同志都是按男女性别住集体寝室。那时的房间,别说没有沙发、席梦思、写字台,除了木板床以外,连桌子板凳也不齐全。招待所的食堂,有几张桌子,凳子不够坐,不少同志只能端着碗蹲在阶沿上吃饭。面对“文化大革命”把我国的经济建设破坏到崩溃边缘的困难局面,大家都不计较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一心扑在摄制工作中。

一天,院子里突然热闹起来,成群结队的彝族群众从老远的山上跑来看田华等电影明星。大家七嘴八舌,都说“白毛女”来了!面对彝族群众,田华同志高兴地说:好得很嘛,看就看吧,我正想同彝族同胞交朋友呢。由田华带头,领着演员们来到群众中间,虽然语言不通,但欢声笑语不断,大家非常高兴。可惜,那时没有“傻瓜”照相机,更没有手机拍照,热烈的场面和一张张快乐而又激动的笑脸,只能留在我们美好的记忆里。

曾导告诉我,《奴隶的女儿》物色演员时,他邀请田华担任曾植华一角并没有把握,但田华看了剧本后却欣然同意。曾植华是位军医、老党员,戏不太多,但戏份儿很重,她是帮助、教育剧中一号人物乌呷觉醒、成长的大姐和老师。闲聊中,田华老师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作为一个演员,无论主角、配角,就像红花与绿叶,都要演好才是我们的责任。

还有一件小事让我久久不忘。凉山彝州的首府在昭觉,当时有个说法:“不到昭觉看一看,等于没到大凉山。”于是剧组就安排专车专人,将没有去过昭觉的同志,从甘洛送到昭觉去体验一下,多了解一些彝族人民的情况。田华一行去昭觉后,我在甘洛接到我爱人张令淑从昭觉打来的电话:“田华老师把你托她带的水果送到家里来了,她很客气……”我不禁一愣,没有带水果回去呀!只是听田华老师说过,到了昭觉有空会到我家里去看看。我明白了,这真是大明星的睿智和热心肠啊。

《奴隶的女儿》中饰演主角乌呷的潘虹同志,在剧组未到甘洛之前就到了昭觉体验生活。当时由州妇联接待,我也参与其中。我们到城郊南坪公社的彝族社员家做客,看彝家的住房、锅庄、牲畜,吃彝家饭,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在谈到以前奴隶群众从不穿鞋,寒冬腊月冰冻三尺也是打赤脚时,潘虹竟脱下鞋练习奴隶赤脚走路,还不停地问大家:像不像?这个细小的举动告诉我们:她是一个多么认真踏实,不怕脏、不怕苦的上海姑娘啊。

在剧组还有一个儿童角色,是一个小奴隶。当时在凉山选了很多小学生,包括我的小孩也和同学们一起去凑热闹。最后选定了一个彝族小姑娘沙玛阿果,她聪明漂亮,会讲彝话和普通话,演得很朴实可爱,现在已经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优秀主持人。阿果和我的女儿一直是两小无猜的好朋友,她俩同龄,又是同事,真难得。

来自凉山文工团、饰演奴隶主的演员张冠荣同志,有生活基础,也有表演功底。拍摄他的戏时,干部群众看了,都说演得像、演得活,是一个很地道、很真实的“奴隶主”。

有趣的是饰演民主改革工作队长的青年演员刘一迈同志。他对我说:你当过民主改革的工作队长,又写过民主改革的工作队长,我要在你的身上体验一下“工作队长”的生活,找点演工作队长的灵感。一有空他就来找我,观察我的言行举止。我也抽空给他讲了一些民改工作队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平息武装叛乱打仗的故事。

“触电”就是“锻炼”

“触电”,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不少事情已经淡忘。但“触电”之后,除了经受锻炼,有所提高以外,总会留下一些感慨和思考。

首先,《奴隶的女儿》于1975年开始酝酿剧本,1976年初打印了第一稿送审,同年8月铅印出第二稿广泛征求意见。这两次稿子都是在“四人帮”垮台以前。可想而知,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四人帮”的把持和控制下,无论写剧本或审查剧本,必然是或多或少,或严重或一般,都离不开政治形势和政治视角,逃不出极左和“三突出”的桎梏。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揪出示众,全国人民人心大快,欢呼解放,掀起了批“四人帮”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热潮。政治形势发生了大变化,政治视角也随之大转变。在这样的巨大变化中,《奴隶的女儿》怎么办?幸好,我们写的是民族题材,是奴隶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变革,从主题、人物到故事情节、语言对话等方面,都是客观的、历史的、实事求是的。我们没有歪曲历史,没有违背真实;我们塑造的主要人物的立场、观点和性格,也是比较鲜明,能够站住脚的。对此,曾导和我、世金同志的看法是一致的,都对剧本充满信心。在这个关键时刻,峨影厂的领导也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奴隶的女儿》,峨影厂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找曾导交换意见,研究修改问题,并专门发了一个文件,希望导演在写分镜头剧本时,把同“三突出”、“走资派”、“天才论”等有关联的情节和话语删除;把分别代表正确的和犯有错误的两位领导干部合并,塑造一个正面的领导干部形象;希望导演在剧组党支部的领导下,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集体智慧,团结一致,完成《奴隶的女儿》的摄制任务。

为了更好地拍摄出《奴隶的女儿》,剧本经过了几次修改,几次打印和铅印,几次送审和征求意见,每次都有改动、删节和结构调整。但是,在主题、主线和主体结构上,却没什么根本性的变动。我把最后一次铅印本中的章节(定稿),同第一次打印稿(一稿)的章节作了一个比较,定稿中删除了一稿中的序幕和尾声,并将一稿中六个章节改成了五个章节。集中了,更精练了。

定稿的结构为:

(第一章) 共产党大救星

(第二章) 走上革命路

(第三章) 咱奴隶要社会主义

(第四章) 亲不亲阶级分

(第五章) 飞跃千年

在曾导写的分镜头剧本中,他根据党组织和我们讨论的意见进一步作了修改。其中最明显的改动是,把片名从原来的暂定名《风雷激》《猛芝》改为《奴隶的女儿》,把剧中的1号人物——奴隶的女儿的名字由原来的“猛芝”改为“乌呷”。同时把那些忆苦思甜,批林批孔,反右倾等“标签戏”,统统删除了。

有人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觉得有道理,没有遗憾,就不会有提高和进步,就不会出现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不过,真正遗憾的应该是导演曾未之同志。他从认定彝族同胞“一步跨千年”这个历史重大题材后,花了两三年工夫,从做文学剧本到写分镜头剧本,并担任导演,直至摄制完成到全国发行公映,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付出多多。曾导对电影艺术的执著,同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辈子跟定共产党的决心,完全是一致的。我知道,在完成《奴隶的女儿》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他高兴过,也痛苦过,并遇到“四人帮”狠批“导演中心论”留下的尴尬处境。但他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始终无怨无悔,孜孜以求,忘我工作,直到完成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曾导出国讲学,他把一生从事电影工作的作品和经验,经过梳理以后,给海外的同行、朋友和侨胞介绍,反响很大,效果很好。他自己也受到教育和鼓舞。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在狠批“导演中心论”的年代,作为一个出道早、作品多的资深导演,在艺术构想、精心打造、倾情发挥才智方面的束缚是不少的,发挥的空间也是有限的。而后来,在提倡导演为中心的年代,我们看到了许多有个性、有独特视角的作品,可谓见仁见智,各爱其爱,百花齐放。我想,改革开放,发展变化,与时俱进,这是必需的,是一个客观规律,但对艺术创作而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性的讴歌,应该是永恒的,万万不可忽略和丢弃。

时间,如白驹过隙,已经二三十年了。我知道曾导的最后消息是,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曾导,终于得到党组织的通知,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奉献终生的曾导,实现了他梦寐以求,苦苦追寻的心愿。今天,我写这篇往事,除了怀旧和自鉴,也是为了纪念引导我“触电”和“锻炼”的良师益友曾未之同志。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本书精选作者主题散文,分别包括《拾叶者言》、《大浪淘沙》、《寻找快乐》、《卖书记》、《母亲的酒》、《耕耘者说》等。
  • 解放北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北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为实现和平解放北平的目的,中共中央加强了对傅作义的政治争取工作,傅作义将军最终顺应历史潮流,施行了和平解放北平的行动……
  • 健康的钥匙送给你

    健康的钥匙送给你

    洪昭光是去年以来,风靡海内外的大众健康专家,他的健康讲座以及所著《登上健康快车》《洪昭光健康忠告》等图书“火”遍大江南北,这两本书以每天1万册的速度在全国热销,每天上百个读者的电话“追打”着洪教授——洪昭光教授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他的讲座和书籍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他那些并不深奥、只是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中如何保持健康长寿的原则和例子,为什么会如此轰动全国?洪昭光教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练、为什么热衷于传授大众健康理念?他传授了哪些广受欢迎的健康理念?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所有关心这一切的读者,会在这部报告文学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 幸福成长

    幸福成长

    本书收录了“小神童”谢梓硕的部分文学作品,谢梓硕用笔记录自己的幸福成长历程;包括已经发表的作品、随笔、个人日记,绘画;体裁分为散文、诗歌、故事等,包括谢梓硕在北京皮皮鲁讲堂的讲课。收录作品有《第一次升旗》、《画出小小新天地》、《美丽的锡林郭勒盟草原》等。
  •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盗爱:恋爱星期八

    盗爱:恋爱星期八

    骗人!不可能的吧?!从天而降的顶尖学园录取书,前往就读的学校却在茫茫大海之上?公元2009年,一艘载满学生的豪华游轮在即墨海域迷失了方向。不翼而飞的守护之玉、幽灵送上的离奇警示贴,还有这全船上下危在旦夕的几千条性命……这惊天的大阴谋竟然让我天才少女夏琉薇来侦破?MYGOD,今天究竟是星期几?!
  • 火高粱

    火高粱

    《火高粱》是一部制高点题材的小说。《火高粱》作者以饱满浓厚的激情浓黩重彩地描绘了制高点初期发生的冀南成安保卫战。全书内容丰富,共分三十八章描写国共两党抗战军队有地方民团等众多人物。
  • 香票

    香票

    我有两个姑姑,一个是大姑,一个是老姑,她们的弟弟叫孙德化。孙德化就是我爹,孙德化的爹叫孙大胡子,不是因为长了大胡子才叫孙大胡子,是因为我爷是土匪,这种职业当年在东北挺时髦,统称为“胡子”:张胡子就是张土匪,崔胡子就是崔土匪,我爷曾是蜘蛛山地区胡子们的首领,所以叫“大胡子”,俗称“总瓢把子”。他在四十二岁就金盆洗手,到孙家湾烧窑,做一种特殊的瓷器,这种瓷器统称为“芙蓉瓷”:一是因为窑变后它会产生红、白等色的花样,看上去和木芙蓉很像,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丽;再是有些高手烧制的“芙蓉瓷”有荷叶的清香味。
  • 神龙戏天下

    神龙戏天下

    宗门林立,帝国无数,强者为尊,适者生存。街头乞丐,逆境求生,生死轮回,唯我独尊。
  • 天华九歌

    天华九歌

    1v1【甜宠伪宫斗文】男女双洁她是特工杀手,由于任务失败,打算自刎而死,然而死亡并未来临,天降奇遇的她来到了陵国,代替麓大司马将军之女麓茗完成进宫夺圣宠的任务。十里红妆,大红嫁衣,五尾凤冠,原以为是天大的殊荣,却不知大婚之日一道圣旨将她打入冷宫。她只是笑笑,并不做语。一年后,某皇帝跪在她的面前,痛哭流涕,求着原谅,而她和当时一样,笑而不语。封后大典,她执意要他抱着走向大殿,不然就不做皇后,某皇帝脸黑,还是将她抱着完成了封后大典。她原本是带着任务接近他的,可是谁知道最后丢了心,失了身。他原本只是对她的冷漠感兴趣,却不知早已情根深种。生平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运―麓茗
  • 通用的指北手册

    通用的指北手册

    9102年,二十一点十分水球水地。
  • 这个魔帝有点猛

    这个魔帝有点猛

    为了你,我愿意毁掉整个世界,只因你是我的老婆……
  • Sunday Under Three Heads

    Sunday Under Three He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跟谁都能聊不停

    跟谁都能聊不停

    怕被拒绝、怕丢面子、怕演讲、怕和陌生人说话?本书教你怎么想,立马让怕什么的都变成浮云。爱紧张、爱冷场、爱大脑死机、爱吓跑MM?本书教你怎么做,轻松搭到想搭的人。不会找话题、不会接话茬、不会赞美人、不会看脸色说话?本书教你怎么说,开心和人聊不停。只会附和、只会回答、只会乏味地陈述、只会讲老掉牙的冷笑话?本书教你怎么问,让聊天越来越热烈。
  • 一不小心遇大神

    一不小心遇大神

    这是一只表面温柔可人,内心粗暴汉子的二宝,这是一个称霸全服的大佬。某天,世界上大佬一语惊起一片波澜,成为惊久不散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