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2700000030

第30章 “双办”方针好 群众是老师

——在中共凉山州委“三优”代表会议上的发言

盼望已久的优秀通讯员、优秀发行员、优秀读报员代表会议,在“两个文明”一齐抓,大张旗鼓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的活动中召开了。在这不平凡的日子里,州委、各县、市委和驻军的领导,与各族“三优”代表欢聚一堂,一起总结报纸工作,交流先进经验,表彰优秀集体和个人,讨论落实今后的工作任务。作为报社的同志来说,能不激动吗?这里,我代表《凉山报》社党委和全体编、采人员及全体职工,衷心地感谢州委、驻军、州级各单位、各县、市委领导的关怀重视,感谢全体“三优”代表的热情支持,感谢并欢迎省民委、川台、《四川日报》和《甘孜报》《阿坝报》《楚雄报》等领导机关和兄弟单位的同志光临指导。你们来了,在州委的领导下,有了支持者,又有了指导者,我们贯彻落实中央的大政方针,完成“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任务,就敢拍胸口了!中央期望的“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胜去年”,就稳操胜券了!

在我州新闻战线这次空前的盛会上,省委常务书记杨汝岱同志和省委书记、副省长天宝同志专门来看望我们,并作了重要指示。州委第二书记、州长施嘉明同志,州委常务副书记张其宿同志,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开文同志,州委常委、军分区政委马儒寅同志,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苏克明同志,以及各位代表和各位领导同志的讲话,都是对《凉山报》彝、汉文版两张报纸的指示与希望。既肯定了成绩,总结了经验,又指出了问题,提出了要求。讲得很全面,分析得很深刻,特别是一些带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真是字字珠玑,使我们很受教育和启发。

我们的决心是:认真学习,仔细消化,孜孜以求;联系实际,不断改进,步步提高。不辜负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为了更好地把《凉山报》彝、汉文版两张报纸,置于州委的绝对领导下,置于各级党委和通讯员、发行员、读报员以及广大读者的监督之下,更好地争取党的领导,求得群众的支持,尽快地改进新闻宣传,提高报纸质量,我汇报如下三个方面。

一、群众工作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我们的老师,群众是办好报纸的基础。可以说,我们《凉山报》创刊二十四年,就做了二十四年的群众工作。现在我把它分成三方面汇报。

1. 对内,概括起来是“四个一”。

一个方针——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双办”方针。这个方针是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它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报纸工作人员,要依靠党,依靠群众,如果离开了党和群众,就变成了“上不沾天,下不着地”,什么事情也办不成。这一条我们从未动摇过。

一个刊物——《通讯·读报·发行》。这个刊物,虽然几经变化,中途也出现过停顿,但它却显得越来越必要。它是通讯员的阵地,编辑部联系群众的桥梁。说实话,我们对这个刊物的认识,是由浅到深的,直到1980年我们通过改版,才基本固定下来,并暂定为四开四版月刊。

一本讲义——这本讲义就是我们在通讯员学习班,通讯工作会议上用的教材。这个教材是博采众家,扬长避短,切合凉山民族地区的实际,经过多年的摸索、修改和调整形成的。而且基本上做到了因人施教,从实际出发,可深可浅,可长可短。深,可对机关;浅,可对社员;长可以办一个学习班;短可以只讲半日。为了争取一个好效果,我们还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增添新内容,删除旧内容,做到常讲常新。

一套人马——即有那么几位同志,可以讲写作、讲采访、讲新闻基础知识、讲语言文字的。需要宣讲时,这个不在那个在,即便临时叫去也可以热炒热卖,基本完成任务。

2. 对外,依靠党委和党的宣传部门。

即“两个人,六个字,三件事”,两个人要配齐,六个字要落实,三件事要办好。要害是“配齐”、“落实”和“办好”。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条经验,可以说是我们二十多年群众工作的结晶。如果要解剖一下,是一个“三部曲”:开始只知道通讯干部的作用;继而认识到有了通讯干部,还得在其位,谋其政,即在职、定位、专用;最后才摸索到通讯干部的任务必须是通讯、发行、读报一齐抓。只有一齐抓,才能较好完成任务。

3. 编辑工作。

群众工作做得再好,稿子来得再多,最后都集中到编辑的桌子上,落实到编辑的红笔上。正如有的通讯员反映的:“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编了、登了才上算。”这话虽不完全对,但有一定道理。为了做好党报的群众工作,把“双办”方针贯彻执行好,我们总结了编辑的“两点”,即政治观点和群众观点。这“两点”,同“双办”一脉相承,互相联系。也就是说,反映在对外的群众工作上是“双办”方针;反映在对内的编辑工作上是“两点”。如果只有对外的“双办”,而没有对内的“两点”,毛主席制定的“双办”方针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为了保证编辑的这“两点”,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一条编辑准则,可以概括为:

眼睛识货,斧凿成形;

保留原意,沙里淘金。

另外,党报的群众工作,除了指导思想必须明确以外,还有一个作风问题也十分重要。搞群众工作的自不待言,报社其他人员如记者、编辑和行政人员等,都要热情接待群众,乐于帮助群众,与群众建立同志式的友谊。1979年我们刚从昭觉迁到西昌时,由于住房、办公条件差,无法开展这项工作,我们曾一度感到束手无策。后来,一位通讯员说了一句很诙谐的话,使我们开了窍。这是一句俚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真是一语破的,帮助我们提高了认识:即做群众工作,不在物质条件,而在思想、感情和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精神。

二、编辑工作

编辑工作可分为两点。

1. 抓办报方针。

编辑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我们《凉山报》也是如此。有政治、经济、群工、记者、美影、夜班等,彝文编辑室也有分工,政治、经济、组版、通联等等。这么多部门,几十号人,用一根什么样子的“绳子”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使之抱成一团呢?经过多年的实践,这根“绳子”就是我们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凉山报》的办报方针:立足凉山,面向基层,小报小办,突出特点。

“立足凉山,面向基层,小报小办”比较好理解,好贯彻。“立足凉山”,是讲“土气”点;“面向群众”,是讲“通俗”点;“小报小办”,是讲“短小”点。唯有“突出特点”最难办。什么是特点,怎样抓特点?这个问题好说不好办,说来容易做来难。怎么解决呢?我们从“五个联系”上找到了初步的解决方案。这五个联系是:

(1)同地区联系(凉山彝族自治州);

(2)同历史联系(过去是奴隶社会);

(3)同发展变化联系(一步跨千年);

(4)同党的政策联系(民族政策,山区生产方针);

(5)同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联系。

我们体会到,抓住了这五个联系,州委提出的《凉山报》的办报思想就具体化了,就体现出来了。终于找到了打开“特点”这个百宝箱的钥匙。我们信心百倍,甚至夸下了这样的海口:只要做到这“五个联系”,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和山区特点,即使把《凉山报》这个报头捂住,也要叫人认得出来这是《凉山报》!

2. 抓报纸版面。

有了正确的办报方针必须体现出来。办报方针是“虚”的,报纸的版面才是“实”的。方针必须通过版面来体现,只有办报方针,没有一张实实在在的报纸,方针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抓报纸版面是舍得花力气的。在平时和这次会议上,领导和同志们都反映《凉山报》的版面比较活跃,印刷得比较好,这就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抓版面,除了把组版划出来单独成组,由专人专司其事,作为一项业务以外,从党委到各组、各个编辑,都比较重视版面的编排和美化。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编了几句歌诀。

一是“三要”:一要文章短,二要有图片,三要配专栏。

二是“三忌”:一忌文乱窜,二忌题碰肩,三忌黑一片。

遇到非发不可的大块重要文件和稿件,也要尽量使版面疏密相间,轻重平衡,或插图,或做标题,或制题花,或变换字体,总是千方百计解决好“黑一片”的问题。具体要求是:

沙漠之中现绿洲,

海洋里面有渔船。

另外,对每个版面都提出“框、花、线”的要求,即:重要新闻加框,内容不同隔线;文尾缀个题花,大方美观耐看。

三、关于新闻改革和当前宣传报道的几点意见

针对我们报纸存在的“三多三少”(综合消息多、典型报道少,会议消息多、反映基层活动少,一般稿件多、提问题指方向的稿件少)和“一低”(文章质量比较低)、“一差”(宣传报道的计划性比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提高报纸质量必须从两方面着手,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具体办法是“多”的压少,“少”的增多,使报纸在版面上有所创新。与此同时,把改革新闻报道的课题提上议事日程,发动全体编、采人员和广大通讯员一道,议论、探索和实践,并注意积累材料,总结经验教训。

说起新闻改革,我们曾碰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墨守成规,不感兴趣;一种是不顾基础,操之过急。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比较、琢磨,我们的想法是:从《凉山报》的实际出发,围绕“四字真言”做文章。所谓“四字真言”就是“新、短、真、活”。

先说“新”。报纸原来叫“新闻纸”,报纸是和“新”同时诞生的。报纸上没有新闻,不新鲜,就会失去报纸的基本特点,等同于文件和其他材料了。所以,当前新闻界讨论报纸的新闻,主要是从“时效性”出发,着重探索怎样捕捉写新闻的“最近点”。

什么是新闻的“最近点”呢?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点”,即反映在新闻导语中的时间要素,通常指的是新闻发生过程中的“一点”时间,而不是“全部”时间;二是“最后”,即选择的那一点时间,一定要同发稿时间的距离最近。把这二者加起来,就构成了“最近点”。我们认为,要写新闻,抓活鱼,必须研究新闻的“最近点”,谁把这个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解决得好一点,他的成果就会大一点。今天,只在这里提出问题,引起我们思考。

再说“短”。在新闻写作中“短”与“长”是一对矛盾,多年来它们互相间一直在打仗。现在的情况是“长”被打败了,“短”取得了胜利。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条,“短”是新闻的属性,报纸能独立门户,走南闯北,在全世界纵横驰骋,就在于本身具有的特征短小;另一条,是“可读性”帮助它打了胜仗。所谓“可读性”,除了新鲜的题材、丰富的内容、流畅的文字以外,“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稿子短了,报纸的容量大,内容也就丰富多彩了,宣传报道的广度也就随之而来了。

文章短小,内容丰富,宣传上有广度和深度,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这就是质量!

三说“真”,真就是真实,符合实际,符合事实,一是一,二是二,钉是钉,铆是铆。这是无产阶级新闻与资产阶级新闻最本质的区别所在。这个问题,我们的党报本来早解决了,并已经立下了规矩,形成了光荣的传统。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的破坏,造成一些后遗症。其中影响较恶劣的是他们打着“本质真实”的幌子,大售其奸。经过这几年的拨乱反正,我们澄清了糊涂观念,统一了思想认识。“本质真实”这话是对的,但它被林彪“四人帮”歪曲了。他们说,丢现象看本质,就留下了杜撰的空子,因为事物的本质,总是同事物的现象相联系的,连现象都不存在,“本质真实”又从何谈起呢?现在应该恢复“庐山真面目”了。经过这几年的拨乱反正,我们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既现象真实,又本质真实,现象和本质的真实是统一的;

第二种,现象虽然是真实,但没有反映出本质的东西,虽属真实,但很肤浅;

第三种,现象是假的,本质也是虚无缥缈的,完全不真实。

对于这三种情况,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提倡第一种,允许存在第二种,坚决反对第三种。

四说“活”。按我们的现实情况看,一篇稿子具备了前面的“新、短、真”三个字,已经算有质量了。这个“活”字是高要求,是锦上添花。几年来我们在这个“活”字上做了一些探索,做了点文章。这里扼要地介绍一下,供代表们参考。

我们认为,“活”主要体现在“解放思想,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之中。解放思想,是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是拨乱反正,建设“四化”的指导思想,也是改革新闻报道,提高报纸质量的指导思想。我就不多讲了。下面着重汇报一下“形式多样”和“通俗易懂”两个问题。

什么才算形式多样?过去我们以为花花草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就是形式多样。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学习,我们在认识上提高了一步,认识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才是形式多样的标准。即多而有序,杂而不乱,横看竖看都有序,嬉笑怒骂皆文章。

至于通俗易懂,也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不是方言土语多就通俗了呢?这是一种误解;是不是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稿子就通俗了呢?事实证明也不见得。这个问题,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左翼报纸就讨论过。以后,毛泽东同志作了全面阐述。这里引一首小诗供同志们研究:

深入浅出是通俗,

浅入深出是庸俗;

浅入浅出犹可为,

深入深出要克服。

从对通俗的要求来说,我建议把这首小诗记下来,作为座右铭,我们大家共勉。

关于当前的宣传报道意见,州委的几位领导同志已经讲了。按照他们讲的精神,从落实这个角度,我又抽了一下条条。为了便于各位代表、特别是来自基层的同志好记,不妨归纳为“四、三、二、一”这几个字。当然,总的指导思想是继续深入贯彻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着重抓中央制定的今年的“一个更大”、“两件大事”和“三条标志”。

“四”是要宣传好中央提出的四条大政方针,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物质文明。这四条大政方针是: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和坚持这一条方针,很新,很重要。我们要上一批稿子,而不是短期的宣传可以完成任务。

要使十亿人民有饭吃,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吃饭,又要建设。只顾吃饭,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必须在保证有饭吃后,国家有余力建设。因此,饭不能吃得太差,但也不能吃得太好,吃得太好就没有力量进行建设了。这是一个事关大局,涉及前途命运的指导思想,是可以出新闻、出经验、出成就、出新人新事的好题目。报纸上要宣传,而且要有广度和深度。

关于特区的问题。同我们报纸的关系不太大,就不多讲了。

国家建设必须全国一盘棋,必须按计划办事。该调出的物资必须按国家计划调出。全国建设的进度,必须有先有后,有重有轻,按计划办事。

“三”的内容丰富,有三个“三”:一个是社会治安、社会风尚和党风三个根本好转;二个是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解决城市、城镇的“脏”、“乱”、“差”三个字;三个是省委常务书记杨汝岱同志根据州委的汇报和他的亲身调查,提出在我州农村解决家支、宗族,封建迷信和买卖包办婚姻三个突出问题。这三个“三”,既有针对性又具有鲜明特点,可以出一大批新闻和通讯。

“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二”是两件大事,即迎接党的十二大,迎接建州三十周年。头一件,目前还没有公诸报端,要等一下时机,但从加强党性、端正党风、严肃党纪方面考虑,从现在起就可以上稿子;后一件我们准备搞一个宣传成就,歌颂民族政策和党的领导的征文专栏。二一方面“二”是今年抓的两个重点工作,一是精简机构;二是打击经济领域里的犯罪分子。前者宜先选典型。后者已经上马了,关键是选准,说透,把主要情节带出来。

“一”是指进行民族政策的再教育,要年年讲,经常化。在民族地区,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以前,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我们体现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的“土特产”,是我们的优势,必须抓住不放。

最后,为了改进会议报道,我们希望广大通讯员支持,各级领导体谅,大力压缩会议报道。我们的意见是:

会议消息多而长,业务性、技术性强,很多读者不喜欢看。这是报纸办得不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加以改进。我们参照《四川日报》总编室的意见,决定对会议报道作一次大的改革,即:全州性的重大会议,如党代会、人代会、人大常委会、政协会、劳模会、工青妇的代表大会,以及涉及全州性的重要会议必须见报外,其余各种会议包括电话会,各部、委、局召开的工作会,一般不作报道。其中如有需要登报的,要经州委分管的书记、常委或州委和州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批准。至于有些精神需要宣传的,可以变用其他的形式,如述评、讲话、文章、通讯、侧记等进行介绍。

以上汇报,有不妥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

(1982年3月4日中共凉山州委“三优”代表会议文件)

同类推荐
  • 左耳电影全记录

    左耳电影全记录

    原著作者、电影编剧饶雪漫执笔记录《左耳》拍摄全过程;新晋导演苏有朋首次“触电”感受全记录;收录电影《左耳》主创人员采访实录;陈都灵、马思纯、欧豪、杨洋、关晓彤、胡夏、段博文七大主演共同撰文,书写有关《左耳》拍摄的点点滴滴;电影《左耳》全程跟组小编,亲临拍摄现场,搜集大量拍摄趣事,揭露那些《左耳》背后的秘事;更有《左耳》摄制组全体成员参与创作。
  •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爱恨晴雯、神秘妙玉、知心紫鹃、花香袭人、淡定岫烟、诗意死亡、豪放宝琴、清醒鸳鸯等。
  • 小巷总理

    小巷总理

    夏真、王毅合著的《小巷总理》讲述的是宁波市划船社区书记俞复玲从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成长为获习近平赞誉、全国上下争相学习的优秀道德模范、十八大代表的历程,她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贴心的社区当家人、无私的小巷总理”。作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地讲述了俞复玲如何用她的“真诚心、婆婆嘴、毛驴脚、橡皮肚”为下岗女工、单亲母亲、空巢老人、自闭症患者等群众排忧解难的优秀事迹,还原了这位看似平凡的中年女性一路走来坎坷不屈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她真实而高尚的灵魂。
  • 沙汀文集(第六卷):报告文学·散文·剧本

    沙汀文集(第六卷):报告文学·散文·剧本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个晴朗的融雪日子,我们“鲁艺”一部分同学,还有何其芳同志,跟随同志一道从延安出发,到晋西北去。因为机器出了毛病,出发时我们乘的一辆车开得最迟,当下午三点钟到达青化砭时,同志已经歇下来好久了。青化砭离延安七十里,是一个高踞在山道边的小小村落,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同志正站在路当中和一个青年农民攀谈。那个矮小而又瘦削的农民,一面编织着那种恰和北方人豪迈性格相称的羊毛板带,一面回答着他的询问。这些询问,多半是关于编织毛织物的技术知识的。最后,同志把那尚未完工的羊毛板带拿过来,学着编织了一阵。那些围绕着他的干部、小孩子和头缠毛巾的朴实农民,全都忍不住笑起来。
  • 究竟之旅

    究竟之旅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重走玄奘路,从中国到印度,美国记者记录穿越中亚的千年之旅。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为寻求佛教真谛,沿着世界上千年来重要的贸易、征服及思想之路,越过冰山、穿过灼热沙漠的旅程是一次“究竟之旅”。一千三百多年后,美国汉学家理查德·伯恩斯坦,尽一切可能追循玄奘足迹西行。从西安出发,穿过丝路绿洲,攀越险峻山隘,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抵达印度,而后折返中国。玄奘西行,为解决“执卷踌躇、捧经侘傺”的根本疑惑;伯恩斯坦也试图解决自己的困惑,犹太人的身份,中年人的危机,沉默中的孤寂……与玄奘、与历史对话,他重新认识、发现了自己。
热门推荐
  • 亲爱的你是甜的

    亲爱的你是甜的

    乔琳,一个热情的,坚定勇敢拥抱着生活的女孩,一不小心,她竟然撞进了两个朝夕相处的男孩心房:一个是永远态度冷冰冰却默默守护着她的“哥哥”李泽安,一个是把她始终宠溺着从不舍得她受半点委屈的竹马肖原。最后,她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呢?大概,需要身不由己的心动才能给一个答案。
  • 朝圣之路

    朝圣之路

    如今高原上骑马的人越来越少了,昔日传说中的骑手如今纷纷改骑摩托。一匹马过去卖两万人民币,现在卖八千,相当于中档摩托,摩托进入澜沧江源头地区不过几年,高原上骑手们已经把它玩得跟骑野马似的。通过电视,骑手们很快领悟了那些西方摩托车手与他们的共同之处,他们在摩托车上安装橡皮飘带,挂上青铜制作的老鹰头像,戴起墨镜和传统的毡帽,行装在放牧牦牛的劳动中打磨得风尘仆仆,将现代时髦与原始粗犷结合得毫不做作、时髦而准确自然。
  • 金闺春浓

    金闺春浓

    重生之前毓秀兢兢业业的做了一辈子皇后,谁知道最后狡兔死走狗烹,落得个惨淡收场。这辈子她不当劳什子贤德皇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谁知道家里竟然养出一匹狼——硬生生还是把她拖上了皇后的宝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毛毛星球

    毛毛星球

    杰克·哈洛威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女友、罔顾法纪,结果被吊销了律师执照,赶出了地球。如今,他来到距离地球178光年的扎拉23号星球,又在此遇到了两难的选择:一边是高达1兆信用币的巨额财富和权势滔天的商业巨头;一边则是未知的前途和全心仰赖自己的外星生物。一个物种,乃至一个星球的命运,就在他一念之差。翻开本书,到178光年外的神秘星球,看人类遭遇完全纯真的外星生灵,有人多自私多凶残,就有人多无私多善良。美国最当红科幻小说家约翰·斯卡尔齐带你去认识一群超萌超可爱的外星生灵,感受一场温暖到落泪的宇宙大爱。
  • 至强机甲

    至强机甲

    星元952年,人类完成机甲、星际跨越两大技术。星元955年,探知未知宇宙的工程随之成立。星元975年,经过残酷的筛选,部分人类乘坐曙光战舰离开地球,开始探索未知的宇宙。星元2980年,乘坐曙光战舰的人类发现适合居住的新星球,命为机甲星……——Q群:826975414
  • 老书店

    老书店

    本书是“民国趣读”系列丛书之一种。《民国趣读 老书店》是追忆民国时期出版业之动态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章锡琛、胡愈之、陈子谷、章元善、章乃器、张恨水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当时那些老书店、老书局、老书社、老刊物的相关动态及重要人物的故事……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民国时期出版行业的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旧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霹雳之一梦千古

    霹雳之一梦千古

    苦境苦境,众生皆苦。“独怜妃雪月光寒,笑看百花尽凋残。天长地短无限梦,睡卧月桂自凄蝉。”不归路上,南风不竟强挑天下群雄,却不料幽灵马车意外来到……火宅佛狱,公主出嫁,惊见葬魂抢亲……神偷谍影,掠风窃尘,尽在梦幻篇章……公布一下书友群――885921493有兴趣提建议的可以加一下
  • 万里江山,不如你

    万里江山,不如你

    她是卑贱如泥的亡国公主而他却是高高在上的新帝她冷脸相对,他却笑脸相迎她一次次躲开,他却一次次迎上—————正文节选——————————————“阿愁,朕头疼,心疼,全身疲惫不堪,夜里睡不着,白天夜里都在想你,你说朕是不是生病了?”北渊枭拽着傅愁的手,捂着自己的心口。“皇上,奴帮你传太医吧!”傅愁用力抽出自己的手。北渊枭看自己手中少了那柔软的感觉,“阿愁,你过来”傅愁硬着头皮走了上去,下一秒,一阵晕眩,北渊枭把傅愁按在龙椅上,捧着她的脑袋亲了下去…………(男女主角双洁)本文很虐,但也有甜—————————————————————————北渊枭:阿愁,你是我的,你别想逃开,永远别想,只要你不离开我,我的一切都可以给你,包括我的命,我爱你。傅愁:北渊枭,你知道吗,我没有家人,没有体验过亲情,是父王,母后,皇兄,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亲情,可你却亲手毁了他们。我恨你,可我竟舍不得杀你。
  • 奉旨征婚:战神难伺候

    奉旨征婚:战神难伺候

    什么账都好算,感情账难算!莫名其妙就被缠上了,美其名曰‘阴魂不散也是缘分’最后……终于,她忍无可忍,不就欠你一个新娘么?替你征一位色艺双全!轩辕千城说:我这是有恩必报,你是我的心头宝。落倾魂说:你这是阴魂不散,你就是我的现世报。有一种感情,你惹不起,他还缠着你,所以,你就躲不起。PS:娃娃们,都跳坑进来吧,清薇送你们一场倾世绝宠!爱一个人就是撒下弥天大谎,为她圆场。
  • 末世之魔王女友

    末世之魔王女友

    末世降临,灾变来到,一切都陷入了疯狂之中。“老婆,你没骗我吧?”方莫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女朋友,双目圆睁。叶倾城妩媚一笑,右手轻巧而下:“末世,即将到来,我,会成为最强大的魔王!”……“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我怀疑我女朋友疯了,她说自己是魔王……”方莫颤抖的跟对面的心理医生开口。……当他带着心理医生回家后,他忽然看到了女朋友恶魔的一面。暗无天日的囚禁生涯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