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9100000022

第22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双重变奏(11)

除了莫言、扎西达娃的创作外,陕西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也极有代表性。作品以白鹿两家的世族争斗为线索,融入几十年变化莫测的政治风云,生动地描述了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汉民族历史文化的变迁。作品中对民俗生活的描写,对两性生活及爱情心理的刻画,采取了全景式的描绘和浓墨重彩的渲染,有一种雄浑粗犷的史诗般的风格,明显受到了《百年孤独》的影响,成为9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力作。

(四)先锋小说

先锋文学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范畴,但它更多地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便出现了多重叙事视角的“新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理论,引起人们对文学本体的进一步探索。参见柳鸣九主编《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到了60年代,由于现代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理论的融入和渗透,出现了以文本为叙事中心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包括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崛起,也直接受到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博尔赫斯的迷宫式写作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一群年轻的作家表现出对文本形式的极度热爱,走上一条后现代探索之路,他们被评论界称之为先锋作家,其作品也被习惯地称之为“先锋小说”,主要有马原、洪峰、格非、孙甘露等。

马原是先锋小说最早的探索者。在《冈底斯的诱惑》中,作者虽然把故事的背景放在遥远神秘的青藏高原,但他却无意于寻根作家对民族传统或乡风民俗的描绘,一反常态地讲起了故事,并在故事中穿插故事。从姚亮与陆高的探险,到猎人琼布的追寻,再到说唱人顿朱和尼珊的经历,三个故事之间并无逻辑联系,唯一的理由是,冈底斯是一块神秘的魔法宝石,它召唤着每一颗虔诚的心灵。此后,马原对讲故事越来越痴迷,在《虚构》中,作者编造了一个叫马原的探险故事,以虚拟的时间和空间描绘出静态的甚至模糊不清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时弄不清它所讲述的到底是真是假。这便是马原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将文学还原为语言的艺术,而作家的才华则充分体现在他的叙事能力上。

洪峰对强化小说语言的叙事功能也钟爱有加,他的《奔丧》《极地之侧》等作品表现出他对先锋小说的极大热情。《奔丧》明显受到加缪《局外人》的影响,但故事的无意义倾向使他开始向结构主义靠拢。《极地之侧》运用复式的叙事结构,叙述者“我”为追寻爱情来到偏远的漠河,“我”的朋友反复给“我”讲故事解闷,每一个故事都是有关死亡的话题。在“我”找寻女孩朱晶的过程中,越来越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控制,不仅与所找的人距离越来越远,而且多次碰见朋友故事中的死亡事件,并在最后传来了朋友死亡的消息,从而演绎了一段追寻与死亡的文字游戏。看起来,文学和人生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处在一种模糊和未可预料之中。

在先锋小说解构语言意义的过程中,孙甘露可算是走得最远的一位作家了。他的《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信使之函》堪称文字游戏的典范之作。在他的小说中,情节被忽略,时空被抹掉,文字被感觉紧紧攫住,小说完全丧失了可供读者仔细思量的意义空间。作者思路的飘忽,语言的精练,想象的诡异,令人惊叹,读者一旦进入文字的迷宫中,便很难找到自己熟悉的路径,轻轻松松地抽出身来。《信使之函》便把这种语言魔力发挥到了极致。

先锋作家对文学的探索,既是对现代派人文精神的超越,更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强调描写社会生活的全面背离,他们对文学语言功能的开掘大大地缩短了读者与文学的距离,当然也抛弃了大量的“非文学读者”,这是结构主义理论影响的直接后果。杨文忠《结构的意义》,见吴亮主编《结构主义小说?序》,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5—7页。

(五)新写实小说

经历了先锋小说的探索之后,新时期文学有了更多的自觉,文学创作与评论显得更加活跃。当越来越多的读者对先锋小说失去耐心,当语义还原把尚处在启蒙时期的大多数读者推向了阅读困难的泥沼中,新写实小说便在此时应运而生了。最早发表新写实小说的是上海作家李晓,他的小说《继续操练》在《上海文学》(1986年7月)发表后并未引起文坛的特别关注。1987年武汉作家方方发表《风景》载《当代作家》1987年第5期。,引起轰动,稍后有池莉的《烦恼人生》,刘恒的《伏羲伏羲》,刘震云的《新兵连》《一地鸡毛》,苏童的《妻妾成群》,余华的《活着》等。新写实小说的普及还得益于《钟山》杂志社的大力倡导,1989年5月《钟山》杂志开辟“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把已成气候的写实小说推到了文坛的前沿阵地上,使众多的读者和评论家开始特别关注这一文学潮流。

新写实小说在题材选择上和主题表现上与现实主义截然不同,作家深受西方现代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关注个体的生存感受,尽可能以理性的视角描述现实生存的荒诞感,探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作家描写日常琐事,把人在现实中的生存荒诞与尴尬真实地描绘出来,凸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方方的《风景》堪称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小说以武汉贫民区河南棚子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下层劳动者家庭苦难与艰辛的生活,父母的打骂,兄弟姊妹间的争吵永无休止,狭小的生存空间与众多的子女形成令人发指的“和谐”。作者不吝笔墨地描绘了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赤裸裸的生存竞争,让我们看到了那触目惊心的人生风景。

新写实小说对叙述语言采取了冷冻处理的方式,作家在作品中排除了个人的主观情感,以客观描述的态度对待笔下的人物,不流露个人的倾向和好恶,作家只忠实于生活本身的过程,颇有自然主义的色彩。刘震云的系列小说《单位》《一地鸡毛》成为这一类小说的文本典范,作品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之中,他们努力奋斗、拼力挣扎,现实的困窘和无奈使他们丧失了理想,甚至看不到希望,但作家既不表现他们的悲苦,也不渲染他们的绝望,只是那么冷静地述说,不动声色地描写,把生活的轨迹真实地记录下来,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去评判、去思考。受先锋小说影响颇深的苏童、余华在讲故事时,也把感情降到零度,《妻妾成群》在讲高墙大院内的家庭故事时,作者只是用冷静的审视的眼光描述着那血淋淋的人生悲剧,仿佛在为读者讲着一个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故事。《活着》也无意为主人公的坎坷命运掬一把眼泪,更无意为主人公的遭遇打抱不平。刘恒在《伏羲伏羲》中描写天青与菊豆的爱情丝毫没有表现出浪漫抒情的色彩,而是通过冷静的细节描写精细地刻画了他们内心的紧张与惶恐,读者不难发现,他们的相爱不过是出自天性——那无法压抑的自然本性,作者要表现的仅仅是这种天性而已。

可见,新写实小说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它们虽然在叙事文本上具有写实的风格,但其精神实质却与现代主义一脉相承,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冷静观察和精细描写,对笔下人物内在情绪的极力渲染,对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地努力开掘,与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直接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对性主题的表现中,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揭示了性不过是简单的生存手段,《伏羲伏羲》更表现了被扭曲、被压抑的性所潜藏的巨大能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形象的演绎。从方方、刘震云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深刻影响,尴尬与荒诞成为主人公挥之不去的心灵隐痛。

三、寻根文学:民族文学的现代重建

(一)寻根文学的产生和理论倡导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现代主义流行的潮流中,很快崛起了另一股重要的文学思潮——寻根文学。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翻译介绍到国内,给当时的中国文坛带来巨大的震动和启示。1985年,韩少功正式提出“文学寻根”的主张,并得到了许多作家的声援和支持。郑万隆、李杭育、郑义、阿城、李庆西、李陀等人都是积极的赞同者和参与者,他们先后发表文章对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韩少功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里”,然而传统文化之许多富于生命力的部分,不存在于那些正统和“规范”形式的文化遗产中,而恰恰是存在于那些凝固于乡土,“更多地属于不规范之列”的民间形态中。之所以要去寻根,“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韩少功《文学的“根”》,载《作家》1985年第6期。。李杭育的观点与韩少功相近,他认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更多地保留在中原规范之外,“规范之外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根’,因为它们分布在广阔的大地,深植于民间的沃土”,“理一理我们的‘根’,也选一选人家的‘枝’,将西方现代文明的茁壮新芽,嫁接在我们的古老、健康、深植于沃土的活根上,倒是有希望开出奇异的花,结出肥硕的果”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载《作家》1985年第6期。。阿城则认为,“五四运动在社会变革中有着不容否定的进步意义,但它较全面地对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的态度,加上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使民族文化断裂”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载《文艺报》,1985年7月6日。。因此,当代的作家所要做的,就是接上这个断点。郑义在《跨越文化断裂带》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有隔断民族文化之嫌,“一代作家民族文化修养的缺欠,却使我们难以征服世界。卖风俗,卖生活,卖小聪明,跟在西人屁股后爬行,大约是征服不了世界的”,中国作家若能“跨越民族文化之断裂带”,就可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载《文艺报》,1985年7月13日。大多数作家对寻根理论表示赞赏,认为“真正能够在文学史上彪炳中华并闪耀世界的地方色彩及文学流派,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绝不只是纯粹地域固有色的简单涂抹,而必然是在自己的固有色上又糅进、调和了其他文学色彩的丰富世界”,因此,“文学之‘根’并不是植于一处凝固不动的僵化物,而是多向拓进广阔伸展的生命体”。郑万隆《我的根》,载《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寻根文学理论对当代文学的贡献远远超过它的瑕疵,它试图摆脱前阶段习惯性思维方式的制约,推动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从原有的“政治、经济、道德与法”的范畴转向为“自然、历史、文化与人”的范畴,从而加深了当代文学的底蕴和容量,揭起了寻根文学的大旗。

同类推荐
  • 你呼吸太阳,我呼吸月亮(阿赫玛托娃抒情诗选)

    你呼吸太阳,我呼吸月亮(阿赫玛托娃抒情诗选)

    本诗选精选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诗歌主题多为咏叹人类美好复杂的情感和抒写女性真实的心理,读之让人感受到爱情的萌动和盼望,嗅到爱情的惆怅、迷惘、寂寞、郁悒、痛苦。诗歌感情炽烈、真挚,忧伤中糅杂着快乐,绝望中闪烁着光明。从诗选中,可以读到诗人曲折、矛盾、细腻的心思。
  • 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20以上,30未达,其实是个不尴不尬的年纪。从社会传统观念来说,你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年人,你会被要求成熟,坚强,甚至圆滑世故,需要有肩膀,有担当;但在你的心底,还有很多东西仍未脱稚气,还有追梦的天真,还有相信的执着,还有对于感情奋不顾身的愚敢。这些柔软,这些敏感,一方面似乎是制约我们成熟理智的软肋,而也正是拥有这些青春期的遗产,才使得我们不会在往来复去的街头,变成面目模糊的“成年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 岁月印痕

    岁月印痕

    心灵的交流,是心灵的呼唤,是心灵的回忆,是心灵的感悟。带有很浓厚的泥土气息,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躁的语言,娓娓道来,富有生活气息。激情、含蓄、上口。就是这本诗集充满了对家乡、对景德镇的激情。在诗歌的写法上注重了含蓄,在诗中体现意境。同时注重诗的声韵,适合朗读。
  • 绝望者的盼望

    绝望者的盼望

    耶路撒冷的人本是最大恶极的罪魁,却首先蒙恩。这是为什么呢?绝望的人啊,请不要绝望,请听班扬一言,振作起来,抓住给你的盼望。
  • 最后的对话(二)

    最后的对话(二)

    在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光,博尔赫斯在布利诺斯艾利斯城市电台中与作家奥斯瓦尔多·费拉里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对谈。这既是博尔赫斯生前后三年的大规模的谈话,同时,也不同于以往的采访、访谈,这是博尔赫斯一生中难得的、两位作家之间的平等对话。博尔赫斯的谈话,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充盈着深邃的人生智慧和广博的学识,含义隽永,历久弥新。这百余场对谈,涉及话题繁多:关于身份、文学、哲学、爱情、梦、东方、佛学、旅行、探戈、好莱坞……所有的话语,都萦绕着博尔赫斯的灵性,令所有读者“都将以他的眼光来观察万物,并且或多或少,成为博尔赫斯”。能够拥有博尔赫斯,能够阅读他、走进他的智慧世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幸运。本书中文版的引入,让我们有机会来走近博尔赫斯本人,走近他终身奉献和驱策的拉美文学。
热门推荐
  • 爱丫一秒爱

    爱丫一秒爱

    那年我们黯然离去,现在,你重新找到我是为了见我妈妈的坟墓吗,要我跟世界首富的儿子结婚又是什么意思,以为我是温顺的乖乖羊,还是可爱的SD娃娃!正当,你们闯入我的世界,我的世界开始一片混乱,选择,是爱你还是崇拜,琥楠江佑单纯的可爱,我又何尝能做到拱手让人,不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去刻意得到。面对这样的爱,我要如何决定?是紧紧抓住天使给予的宠爱还是轻轻握住恶魔给予的无奈……
  • 神奇的田园

    神奇的田园

    许修涵是华夏国最杰出的特工,没有之一!不过这些都已是曾经,因执行一项艰巨任务,虽然成功完成任务,但自身也是重伤脱困,借此原因,许修涵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了辞呈,申请归隐做一名悠哉的田园居士!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道法自然”。中医养生从千年文明中不断吸取精华,以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精液、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特点,以食疗、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为手段,总结出一套神奇且行之有效的养生大法,成为人们预防疾病、保养身体、促进康复的重要依托。本书综合了历代养生名家名著的理论,针对二十四节气制定了饮食、运动、食疗、起居等方面具体的养生方案,读者可以掌握并运用到生活当中,轻松地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我被系统强化了

    我被系统强化了

    我可以让你变得更加高大帅气。然后引人注目招来麻烦?算了,不适合我。我可以让你获得无尽的金钱。然后孤独终老散尽家财?算了,不适合我。我可以让你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然后拯救世界隐姓埋名?算了,不适合我。我可以让你臭名远扬当场暴毙。哎?我突然感觉之前你说那些还蛮适合我的。
  • 资深情敌

    资深情敌

    “嗯,小姐睡了怎么喊也喊不醒,先生生气了。”小丫鬟没有说你一个海底捞差点将先生子孙根都捞废了。花雨无所谓的摇摇头,反正不是第一个因为自己睡觉被气走的先生,多走一个不多,少走一个不少。揉揉双腿,回想梦中那种销魂的感受,俏脸通红,仿佛一切都是真的,现在双腿发软,此刻怕是站不起来。“娇儿,我腿麻木了,无法站立,你去帮我倒杯茶来。”每次那样的梦中醒来都会感到极其的口渴。“是,小姐……
  • 典制与刑罚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典制与刑罚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煜景而归

    煜景而归

    新书《器灵种田记》已发,求投喂。再次睁眼,她是北靖将军府的嫡女,一念起,帝京风云涌动。一念起,颠覆皇权。花开两生面,人生佛魔间。她的一生,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浮华若梦,重活一世,总有一人,视你如命。
  • 萌宠狐妃:殿下,请自重

    萌宠狐妃:殿下,请自重

    “女人,救命之恩,不是该以身相许的吗?你就是这么报答救命恩人吗?”某男斜躺在树枝上,看着困在阵法的女人道。某女一阵的无语,她,21世纪的黑客天才,被人陷害致死,穿越到了一个废物大小姐的身上,谁知道她才来的第一天就惹上了一个危险的男子。他,摄政王,传言他嗜血,无情,喜红衣,可是眼前的人又是谁?某女扶着腰哭诉道:“传言不可信啊!”
  • 妃笑天下:双魂舞

    妃笑天下:双魂舞

    她,为人她,为魂她,生性懦弱,病若西施,一颦一笑只叫世间美人卷珠帘她,作风果决,心狠手辣,一颦一笑却只叫阴谋诡计碟中谍当,她为她无能的相府五小姐便开始独占鳌头因其笑里藏刀的手段横扫整个相府上下宁惹阎王,莫惹她她一直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即便是入了王府,嫁做王妃,面对着一杆子的娇媚女人等着的也只是她的一指纤手,一句寒意话,“顺昌,逆亡!”一场计中计,她将所有人都卷了进来前世因,后世果她要看,看这纷乱天下,笑看这天下,看她这一双纤纤素手能否将这天下翻个底朝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不静,定要这天下不宁!陪葬?哼,看谁陪谁!【片段】“你大哥有难,妍儿难道不该帮帮他?”沐丞相紧盯着河岸垂钓悠闲悠懒的人儿,一双手早已拽了又拽,他恨。可人儿悠哉,三分勾唇,“要我出手,父亲难道不该拿出点诚意?”“这次,你又想要什么?”字字似咬。那方,却是一笑嫣然,凤眸撩人,“那倒要父亲说说,你的手里还有什么东西让我动心的吧。”她,从来都是过河拆桥。当然,如果你有本事让她拆不了的话,当另当别论!【片段】一个人,两个身体。这是一个秘密。“如果有一天,我回到了风言雪的位置……”“我的手依然会牵着你的手,就像现在一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可愿?”十指相扣的手,随着话落,仙尘之质,浅落一吻,蜻蜓点水,却细水长流。【懒言懒语】这就是一个复仇加谈情加虐男加狗血再加狼心狗肺没心没肺却是天雷勾地火的男男女女故事。女人很强,男人不弱,因为,这样打起来才有意思嘛,╮(╯▽╰)╭自己的文:《不良主母》《凤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