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700000023

第23章 争取民主人士,巩固统一战线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除了注意和各种知识分子进行密切交往之外,还注意广泛开展与民主人士的人际交往,不管他们是根据地的还是国统区的,也不管他们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都尽量争取与他们交朋友,同他们共商国是,筹备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精兵简政”与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

1941年11月6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毛泽东刚作了30分钟的开幕演说,希望各参议员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提意见,共献抗日救国大计,就有一位个子矮小、拄着拐杖的老人站起来发言。他根据陕甘宁边区老百姓负担较重的情况,提出一个“精兵简政”的方案。这个人就是米脂县参议会议长李鼎铭先生。

李鼎铭先生刚发完言,毛泽东就立即站起来,一边鼓掌一边走到台前,充分肯定了实行精兵简政的必要性。他指出,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论谁提出的意见,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办。“精兵简政”的议案很快就通过了,毛泽东还为此在《解放日报》上写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社论。后来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也以极其赞赏的态度提到了李鼎铭先生。

经毛泽东提议,李鼎铭在这次参议会上,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副主席。不久,他由米脂搬家来延安,并将全部家产献给了当地政府。来延安不久,毛泽东就接见了他。那天刚一黄昏,毛泽东就派车接他到杨家岭,亲热地把他迎进土窑洞里,问他搬家的情况。他说,把家产全部献给了国家。毛泽东说,留一点吧。他说,一点也不留。毛泽东哈哈大笑说:“你真是开明人士。”

毛泽东对李鼎铭先生非常关怀。李鼎铭每次来杨家岭,不管工作再忙,也要接见他,给他讲国内外抗战的形势。毛泽东还经常到边区政府去看望他,并指示有关部门对他生活上加以照顾。李鼎铭的大儿子在国统区当差,他想叫儿子弃暗投明,到延安来参加革命工作。经毛泽东同意,边区政府费尽周折,终于把他儿子一家接到了延安。李鼎铭看见儿子安全回来,满面笑容,连声说:“共产党真行!真行!”

毛泽东在延安时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胳膊痛得抬不起来,吃了不少西药都不见效。李鼎铭精通中医,切脉后,对毛泽东说,吃四副中药就好了。当时中西医矛盾尖锐,毛泽东身边的医生不同意他用中药。毛泽东自己在井冈山时期就曾提出过中西医两法治病的主张,他是相信中医的,因此坚持把四副药吃完了,胳膊疼痛果然消失,活动自如了。从此,他有病就请李鼎铭先生来诊治。有一次,他的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同时发作,李鼎铭提出用中药加按摩的方法治疗,并说在阳光下按摩效果最好,毛泽东欣然同意。起初一天一次,后来隔天一次,每次看病都免不了要谈些中药的性能,有时还讨论一些中国医学发展的道路问题。有一次,毛泽东对李鼎铭说,现在延安西医看不起中医,你看边区的医学应如何发展。李鼎铭说,中西医各有所长,只有团结才能求得进步。毛泽东说,你这个想法好,以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

毛泽东不仅自己相信中医,还经常介绍李鼎铭给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治病,要求人们尊重中医、爱护中医、扶持中医,西医要向中医学习。在他的号召下,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医研究会等,李鼎铭还兼任过中医训练班主任。建国后,毛泽东多次强调新中国医学要走中西医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与他在延安时期同李鼎铭的交往是分不开的。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

毛泽东认识黄炎培,是在1920年5月。当时毛泽东正在上海,恰逢江苏教育会集会欢迎美国杜威博士访华,黄炎培以副会长的身份主持会议,毛泽东则是其中的听众之一。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和冷遹、褚辅成、章伯钧、左舜生、傅斯年等6位国民参政员访问延安时,毛泽东提起此事,令黄炎培赞叹不已。

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和冷遹到他家做客,整整谈了一个下午。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跑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短短的5天访问,对黄炎培来说,真是满载而归。7月5日,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到机场送行,依依惜别。回到重庆后,黄炎培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延安归来》一书,在大后方轰动一时。

一个月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黄炎培和张澜等民主人士做东,在“民主之家”的特园设宴招待毛泽东。毛泽东高兴地说:“这是‘民主之家’,我也回到家里了。”此次相会,使黄炎培与毛泽东的交情日深。1949年2月,黄炎培在地下党的帮助下,潜离上海经香港转赴解放区。在到达北平的当天,恰逢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进入北平,因此征尘未歇,就同沈钧儒等民主人士赴西苑机场迎接。两位老朋友双手相握之时,中华大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不禁感慨万分。

1949年10月1日,黄炎培随同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心情激动之余,他即席赋诗一首,并亲笔恭书后呈送毛泽东。

建国初,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一再劝说下,黄炎培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本来,黄炎培一生是拒不做官的。早年北洋政府曾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都坚辞不就。因此有人问他怎么年过七十反而做起官来了,他答道:“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

建国初,黄炎培还担任民建中央主任委员,与毛泽东书信不断,反映民建及地方上的各种情况。对此,毛泽东极为重视,有信必复,并亲自批示有关部门注意解决黄信所提的一些问题。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黄炎培应邀在主席台上就座。当听到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时,黄炎培情不自禁即席赋诗四首,其第四首曰:

天安国庆连佳节,万水千山含苦辛。

杖策延安如昨梦,《东方红》已遍环瀛。

毛泽东读到此诗后,书赠黄炎培词两首,一首是《浪淘沙·北戴河》,一首是《水调歌头·游泳》。

“我既然接毛先生来,当然要负责送他回去”

1945年8月,毛泽东决定赴重庆谈判。行前,“和平将军”张治中陪同美国赫尔利大使同机前来迎接。故人相见,不由得想起了大革命时期两人在武汉的交往。当时毛泽东在武汉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而张治中则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总教官。两校相距甚近,毛泽东还应张治中之邀到军事政治学校讲过农民问题。张治中还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不曾与中共作战的极少数人之一,在内战问题上一贯主和。因此他来延安,与毛泽东自然一见如故。

毛泽东抵达重庆后,张治中从安全和工作方便起见,亲自腾出自己的官邸上清寺桂园供毛泽东居住,并调来自己部队的一个营来警卫,以保证万无一失。而他自己则搬到复兴关中央训练团内一所狭小的平房里面居住。在整个谈判期间,张治中与毛泽东形影不离,随身护卫毛泽东的安全。谈判结束后,周恩来找到张治中说:“让毛泽东一个人回去,我可不放心呀。”

“我既然接毛先生来,当然要负责送他回去。”张治中慨然答道。

《双十协定》一签订,张治中就陪同毛泽东返回,这是他二到延安。当天晚上,中共中央举行晚会欢迎张治中,宾主尽欢。第二天,张治中飞返重庆,毛泽东亲自送至机场,在赴机场的车上,他对张治中说:“我在重庆调查了一下,大家都说你能做到民主领导,也不弄钱。并且你为和平奔走是有诚意的。”张问何以见得,毛泽东说:“你把《扫荡报》改为《和平日报》就是一个例子。《扫荡报》是在江西围攻我们时候的报纸,你要改名,就不简单,因为一定有人不赞成。”

所谓《扫荡报》是蒋介石在围剿江西苏区时指定由“十三太保”之一的邓文仪等人主办的反共***报纸,在重庆时期,陈诚、何应钦等人都是该报的董事甚至董事长。张治中从和平的目的出发,坚决要求把该报改为《和平日报》,这确实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别的不说,光要说服蒋介石,就不知要费多少周折,才能晓以利害。而张治中正是由于得到了毛泽东的如此信任,后来他又为国共调和的事三到延安。

1949年初,蒋家王朝已经日落西山。代总统李宗仁又派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率团到北平求和。这次谈判与重庆谈判殊为不同,主客之势互易,张治中纵有一片诚心,也难以挽救国民党的颓势了。毛泽东亲自设宴,晓以大义,挽留张治中留在北平,并让周恩来通过上海地下党将张治中的家属安全送到北平。张治中深感其诚,遂在北平定居,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与毛泽东一直交往不断。

1958年8月,在北戴河,毛泽东请张治中全家到他的住处吃饭、看电影。他对张说:我想到外地视察去,你可愿同行?张答: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那太好了!9月10日上午,毛、张分坐两架飞机由北京飞武汉,11时40分到达。是日晴空万里,一下飞机,张治中就关心地让毛泽东睡一觉,有所休息。毛泽东则坚决地拉张治中去长江游泳,路上由湖北、安徽省委书记王任重、曾希圣同车随行。在此后的视察途中,张治中一直十分关心毛泽东的身体,劝他多注意休息。

视察之余,毛泽东和张治中无话不谈。张治中曾把他1950年写的《六十岁总结》和1958年写的《自我检查书》一起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一方面对张治中思想上的进步表示十分高兴,另一方面也指出他在世界观上还有距离。这种求同存异的倾心交谈,使得两位老人心情都十分愉快。一路上,两人还互相交换读书心得,推荐各自看过的书籍。视察归来,张治中深感获益匪浅。

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民主人士的密切交往,大大地赢得了人心,争取了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敬佩和同情,不仅最有效地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为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最终打败国民党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此后,毛泽东虽然已经离开了延安,但他与民主人士的交往却与日俱增。这中间,不仅有各民主党派的耆志名宿,而且还有许多国民党的军中的将领。与此同时,他从开国的目的出发,一方面广邀民主人士进北平,另一方面又着力安抚投诚起义的国民党旧部。

“亲爱的大姐”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千帆竞发,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队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就在这胜利的时候,邓颖超携带毛泽东给宋庆龄的亲笔信,和廖梦醒一道风尘仆仆地赶到上海,邀请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到北平参加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在信中满怀喜悦地告诉宋庆龄:“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高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宋庆龄的敬佩、尊重、信任和期待,给宋庆龄带来了极大的欢欣和喜悦。8月28日,当她抵达北京时,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早已等在站台上恭候,并于当晚设宴为她洗尘。

建国后,毛泽东和宋庆龄都在为党和国家大事日夜操劳,但相互之间依然保持着诚挚的友谊和亲切的交往。毛泽东到上海视察时,曾亲自到宋庆龄家里去探望。宋庆龄也非常关心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健康,每次从上海回到北京,都要亲自问候,并送些礼品,每年还要寄去贺年片。

1956年元旦,毛泽东收到宋庆龄的贺年片,十分高兴,提笔写了一封既生动有趣而又热情洋溢的信,信中称宋庆龄为“亲爱的大姐”,并用风趣,幽默的笔风问候:“你好吗?睡眠尚好吧?我仍依旧,十分能吃,七分能睡。最近几年大概还不至于要见上帝,然而甚矣吾衰矣。望你好生保养身体。”短短数语,其革命的乐观精神和对朋友的诚挚情意溢于言表,令人亲切。

毛泽东果不食言

1949年8月4日,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将军和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将军在湖南长沙通电起义,毛泽东十分高兴,当即亲自拟电给两位将军,请他们到北平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并和朱德总司令分别设宴招待两位将军。席间,毛泽东谈到程潜旧部多,其中可以安排工作的要尽量安排,考虑到程潜旧部可能会向他要钱,决定由政府每月送他五万斤大米(后折合人民币五千元),任其开支,不受任何限制。毛泽东还说为程潜在北京准备了房子,程潜可以在北京、长沙两地居住,过好晚年。言谈之中,程潜称谢不已。

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曾先后两次接见陈明仁,每次谈话的时间都很长。第一次,毛泽东对陈明仁说。“你今后打算干什么?是从政?还是从军?从政,就打算给你拨一笔特别费,由你全权开支。”陈明仁回答说:“我是一个军人,还是想在军事上为国家尽力。”

毛泽东爽快地回答:“那好,你还是去带兵吧。我们拟把你的一兵团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仍由你当司令员。”

第二次见毛泽东,陈明仁提出要求打仗,作战立功。毛泽东笑着说;“你的志愿是好的,但目前部队未整训,马上去前线,逃兵必多,作了初步整训之后,如有作战机会,上前线打几仗是很好的。”

后来,毛泽东果不食言。他指示中南局并湖南省委,让他们在给陈明仁部队补充人枪的同时,注意“让其参加一、二次作战。”后来陈明仁的第二十一兵团参加了广西的剿匪战斗,并取得了巨大胜利。陈明仁本人后来也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同类推荐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书香门第奇葩子,龙场觉悟终得道。平定宁王、讨伐两广,且看一代圣贤的传奇人生。阳明者,姓王,名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代圣贤。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看看这样一位文韬武略、拯救大明的“古今完人”传奇却又极其充满坎坷的一生。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 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我们翻遍所有的古诗词,无论多少作者,多少作品,所表达的不过乎一个情字而已。这是我们喜爱的真正原因。仓央嘉措、弘一法师、纳兰性德、李商隐、王维、苏曼殊,本书针对以上人物生平经历并结合传主诗词深情解读,语言优美,资料翔实,可读性强。
  • 晁德仁(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

    晁德仁(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

    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是对大连市文艺最高奖“金苹果奖”得主的创作成就的总结。本书是其中的一本,书以传主的名字命名,包含“苦乐人生”“慧眼识珠”“春华秋实”三个部分。“苦乐人生”中,他回顾了自己创作和追求艺术的历程。“慧眼识珠”收录了《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评论家对其作品的鉴赏品评,使读者对作者的作品有了深层次、多角度的认识。“春华秋实”是作者的作品集锦,充分展现了晁德仁的艺术成就,“艺术年表”以年代为线索,记录了作者各时期的作品、个人成就、艺术交流活动等。
热门推荐
  • 男神的腹黑小娇妻

    男神的腹黑小娇妻

    前世母亲跟着人跑路,父亲自杀,抛下年纪八岁的顾云芷和弟弟两人。重生回到八岁,她要好好活,至于报仇什么,恶人自有更恶的人去收拾。某恶人,我欠你的吗?要帮你收拾那些垃圾顾云芷回眸一笑:你说呢?(这是一本扮猪吃虎,养成的甜宠文!女主有毒前方高能主意!)
  • 蔷薇王国之神

    蔷薇王国之神

    蔷薇王国女王询问艾莉兹:“为什么你的领地周围,到处都盛开着百合花呢?”QQ群:205348303
  • 刀戏

    刀戏

    梦起时江湖问酒,醒梦时提刀江南。江湖之大,有天下第一的书生杜若、有单剑登榜的苏运剑、有肩扛六枪的霸王项羽、有为寻丢失的佩剑而行走江湖的侠客…有百舟湖上画江南、有千客文府论天下、有万侠问酒岛问酒…还有自号小人物的江南世子秀儿,下江湖想为榜上人,上马鞍想成天下事。余末——全天下都知道秀儿要演刀戏,那又如何?仍一手刀戏了半个江湖。?????????????????????????????????????????????????我这文章口碑挺好,你就慢慢跟着读,读不好你自己找原因。——范德·姝婛·彪
  • 邪尊绝宠妖孽妻

    邪尊绝宠妖孽妻

    饿死还遭雷劈,还有没有天理啊!她,梵卓·蛮,慵懒任性,狡猾多变,邪恶纨绔,乖张暴戾,是梵卓一族最让人头疼的吸血鬼公爵。虽说她是吸血鬼,可是对她来说血就是一种带着死鱼般腥臭味的东西。啊喂,是谁告诉你,血是这个味道的?众吸血鬼怒。她就想不明白了,这么恶心的东西,为什么她的子民们都那么喜欢?一只活了上千年的吸血鬼公爵,因为不吸血而饿死重生回到上古时代,魂魄附身到一只修行千年没有度过九重雷劫的九尾赤狐身上。还好身上还有吸血鬼千年修炼来的功力,才让自己幻化成人形,竟然一睁眼就遭雷劈!他,邪魅妖娆,冷枭嗜血,一张魅惑人心的脸,一袭摄人心魂的红衣。他,就是江湖上让人恨的牙痒痒,却同样是让他们怕的毛骨悚然的邪尊。第一次见她:她温顺乖巧,让他意乱。第二次见她:她狂妄不羁,让他赞赏。…每次见她都有让他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心动。
  • 洪武双侠

    洪武双侠

    明朝洪武初年,江湖势力纷争不绝,明教新旧派系斗争激烈,大明王朝内部暗潮汹涌,北元、倭国四处侵扰,明王叶苍穹之子叶凌云与大明丞相胡惟庸之子胡萧,背负忠诚与道义、国仇与家恨,从相识结义、同仇敌忾到各为其主、分道扬镳的人生道路。
  • 三生三世莲理枝(全集)

    三生三世莲理枝(全集)

    他叫莲绛,红莲业火的莲,点绛唇的绛。她叫十五,花好月圆时的十五。她曾是名动大洲的第一王妃,可八年后,她从棺中爬出,双手满是泥土和鲜血,无心、无情地走上了复仇之路。他是南疆历史上身份最神秘的年轻祭司,是能将死人气活的毒舌男,却独独是她羞涩又傲娇的夫君。他性情冷漠,厌恶的人在面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孤傲,天下在他眼里算什么?他深情,为了与她厮守,不惜成为冷血的魔鬼,他幼稚,在她面前,他就是个长不大的、要人哄的孩子;他善妒,他的夫人,哪怕别人多看一眼他都会吃醋。然而她要的是天下大乱,万劫不复。他要的却是三世情深,痴心一颗。桃花开,桃花落,桃花尽了笙歌没……此生执着什么,你若问我,终是笙歌落!他本妖娆无情,可却偏生念她成疯、思她成狂,哪怕她是鹤顶红,他也甘之如饴,最后为她,堕落成魔!“莲绛,你若敢死,我就敢忘!把你忘得一干二净,黄泉碧落,永生不见!"泪眼婆娑中,仿佛看到他唇角带笑,静静地看着她,“十五,你送我一场红梅落雪,那我便赠你三世情深,不负不弃。你送我一捧落花,我便赠你一颗痴心。”
  • 无尽仙帝

    无尽仙帝

    天庭破碎,大道崩毁,诸天寂灭,且看少年吴尽搅动九州风云,掀起万丈狂澜!这是一个关于永恒生灵重塑天地秩序、成就万古最强天帝的故事!
  • 魔王的超能妃

    魔王的超能妃

    本是二十一世纪才女的她因为一场车祸,一朝穿越到苏丞相府的痴傻嫡女九小姐身上……且看她如何逆袭!
  • 嫡女贤妻

    嫡女贤妻

    苏静,原是2030年某科学试验室的试验对象,因天赋异禀,被试验室囚禁多年。终于有机会逃了出来,却最终命丧悬崖!苏静依,平南候府的嫡出小姐,却是被庶姐欺凌,被姨娘整治。一次人为的意外,命丧黄泉。再次睁开眼睛,当她,变成她,将会掀起怎样的后宅风暴?当身赋异禀的苏静依再次站立在众人眼前时,会有怎样令人惊艳的表现?她重活一世,学医术、开药房,悬壶济世!且看她斗庶姐,整姨娘,救生母!再看她护亲兄,斗祖母,保候府!三看她嫁皇子,斗小三,护老公!他,李赫!是宫中最不受宠的皇子!一次偶然,遇见了她!从此,他奋发图强,建势力、组商旅!只想为她撑起一片天地,护她一生无忧!本文一对一!女主温柔美丽,天赋异禀!男主腹黑、强大!绝对的溺宠、纵宠、极宠!男主宠爱女主,宠到没原则、没底线、没天理!看她和他一起收异族!平叛乱!使全国最为贫穷的封地逐渐走向富饶繁华!将一盘散沙的几大势力拧成如铁索般坚硬无催的力量!片段一:某王爷在书房看书,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来:“王爷,苏小姐说她的猫儿饿了,所以把淑妃赏的两只孔雀命人杀了,烤来吃了。”某王爷头抬也不抬道:“知道了,问问她,那只猫儿吃不吃的饱?味道可还满意,若是喜欢,再进宫跟淑妃要两只给它吃。”侍卫无语了。片段二:某王爷正在军中指挥练兵,一侍卫匆匆赶来:“王爷,王妃说猫儿的家太小了,所以将猫儿养在了文新院。”某王爷看也不看他:“王府是王妃当家做家,她爱在哪儿养在哪儿养,这种事来回我作甚?”侍卫哭丧着脸道:“可是王爷,刘小姐住在那个院子,已经被王妃的猫儿吓的晕过去了。”某王爷气得脸上一阵铁青,侍卫心道,王爷终于发怒了,这才对嘛。女人嘛,不能总是宠着。果然,王爷怒道:“你们是白痴吗?让她马上搬走,若是吓着了王妃的猫儿,我饶不了你们!”侍卫风中凌乱了,王爷没发烧吧?就王妃那只’猫‘?刘小姐能吓到它?不被它吓死已是万幸了!片段三:某王爷正在书房练习书法,一名侍卫进来禀报:“王爷,王妃说今日有亲戚从京城来,王妃要带他去四方馆,她就不陪王爷用晚膳了。”某王爷皱皱眉,面露不悦,却是说道:”既然如此,今晚就将晚膳摆在这儿吧,多派些人跟着王妃,小心伺候!“侍卫听了连忙应下,轻吁了一口气,刚要退下。某王爷又问:”来的是王妃的兄嫂,还是她的表姐呀?“侍卫小心翼翼道:”都不是。是,是王妃的义兄!“
  • 龙舞戮尊

    龙舞戮尊

    三界之中,六道之内。神王,仙帝,人皇,魔尊,妖君主掌五方世界。五方世界混乱不断,却没人知道,他们争斗的真正原因,五界暗中交锋,世界风起云涌,一切明里暗中的动作经久不息。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危机不知何时已悄然降临。那神秘的所在,埋藏的是千万年的命运,种下这众生命运的,是千万年前的因果。命运的走向早已被相遇的巧合安排,直到,他的出现,他裹挟着些许希望,降临到了人间。“风萧萧兮易水寒,在下萧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