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76900000012

第12章 共和执政

古往今来,凡一个帝王出生的时候,将来是勤政爱民的仁君,还是残虐暴政的昏君,上天必有异象。如果是仁君出生,白天则是东方现祥瑞之光,晚上则是西边冲红霞万丈。

读史很多年,从来没看见暴君出生,天有何异象。直到周厉王出生,才让我脑补这一片段的空白——“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

公元前878年,在位八年的周夷王驾崩,姬胡继位,是为周厉王。

周厉王对农业是有特殊感情的,相当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发展农业就是强国之基、军力之本。这是非常正确的治国之策。

但是,周厉王似乎对这种认识有点误解,以为除了人以外,其他东西都可以从地里种出来,便以“稼穑(播种和收割)”为国宝,忽略并抑制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这样造成的短期效果是农业带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兵精粮足。造成的长期后果是商业和手工业停滞不前,一元化产业没能带动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单一,后续发展潜能不足,不能保持对其他国家的竞争力。

作为企业龙头老大,周厉王应该立即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保持以农业发展为核心,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多元化发展经营,以适应环境变化,引导具有更大的社会生产力量。

那个时候太子教育没有开设经济学课程,就算是有,周厉王估计也没认真学过,看到了“稼穑”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思想上盲目膨胀,自比“成康”二王,力图解决积弱之弊,准备开疆拓土,攻伐戎夷,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

周历王能有这样的积极性,按理说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但是他不小心又犯了和帝辛一样的常识性错误——弃用“旧章旧臣”。

周厉王推广他政治主张的时候,遭到当时的周公、召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国家实力还没发展到稳定成熟的时候,贸然出兵,会继续导致国家积弱,中原诸侯内乱更加频繁。

固执的厉王决心很大,为了扫清改革路上的畔脚石,厉王改变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经济学家荣夷公和军事学家虢公长父为卿士。

新上任的两位卿士不负众望,身体力行的彻底改变了周朝的影响力,甚至周朝的国运。

军事学家虢公长父,虢国国君,姓姬。特长:无事找事,被《吕氏春秋》视为历史上的四个不义之人之一。

周厉王三年,虢公长父审时度势,自告奋勇向厉王请命讨伐淮夷,周厉王非常高兴,尽数精锐兵力交与虢公长父东征。未几,虢公长父班师回朝,复命说淮夷太狡猾,故先行撤退,保存实力。简单来说,没打赢。

这一次行动彻底暴露了周朝的军事实力不足,引起了一个国家的侧目——鄂国(西鄂,今南阳市北)。

继续说之前,先介绍站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学家荣夷公。

荣夷公,荣国的国君。特长:经济专利先驱。

荣夷公认为,只要长草的地方,所生产的一切都属天子所有。除了分封田地要交税之外,国人(包括贵族和老百姓)在非分封地(山川林泽)打的猎、钓的鱼、砍的树等等土特产,都是上天赐予天子的,你获取了就得交税,称为“专利”税。

周历王觉得夷公很有经济头脑,说的有条有理,理论上可以增加国库收入,并且操作性很强,具体操作方法是属地管理原则。这下诸侯们傻眼了,属地管理就是诸侯帮忙统一征收,统一上交天子。

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周朝推行的分封制,实际就是天下土地皆归贵族所有,所谓老百姓,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贵族只向天子缴纳分封土地的税,实际上非分封土地也属于贵族的,由农民和农奴帮忙贵族开垦耕种,但获利从不上缴,属于灰色收入。这样说来,周历王所推行的“专利”税,就是解决非分封地归属问题,诸侯贵族们享受了数代的额外财富,转眼之间就要被天子所掠夺。

于是,周历王就犯了第二个常识性的错误——与国人(包括贵族与百姓)争利,损其利。

第一个不服气的就是鄂国(西鄂国,今南阳,与铜绿山的鄂国不是同一个国家)。

鄂侯原本在殷商时代就与西伯昌、九侯位列三公,属于南方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与西伯昌关系很好。后来周武王立国后,周武王与周成王抛弃伐商时与鄂侯的革命友情,不断将鄂国进行分化,割裂成了一个个小国,鄂侯对周王室很不满。

这种情况下,导致鄂国不仅国小,封地也不多,唯一好处是山川林泽很多,灰色收入不少,但现在按照周历王推行的承包责任制,鄂侯要把灰色收入全部上交,原来吃肉,现在连汤都喝不上。

封地小了不说,上缴的“专利”税也多了,所以鄂候意见相当大。

看到周历王军队讨伐淮夷时的种种没找到状态的表现,鄂侯便铁定了反心,站在重振祖先尊严的角度上,动员本国所有军事力量,联络淮夷和东夷部落,出兵直攻周朝的东部疆域和南部国土,声势浩大,气势凶猛,一直打到成周附近,引起周王室朝野恐慌。

周厉王没想到小小的鄂国竟然带头造反,胆子比楚子封王还大,决定给鄂国点厉害瞧瞧,顺便向其他诸侯国示威,于是从宗周调来宗六师,从北部调来殷八师,共计14个师团,从洛阳、商洛两个方向向河洛地区聚集,企图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歼灭鄂夷联军。

令周厉王诧异的是,两军实力不分仲伯,此仗打的异常艰苦,僵持不下之时,各诸侯也抛弃前嫌,亲率私家兵车百乘交与厉王,经过激烈的战斗,周厉王最终击败鄂侯,俘虏鄂侯驭方。

周厉王严厉的看着驭方,大声质问,周朝对鄂国不薄,十几年前周夷王还破天荒的给了鄂国“玉五殻、马五匹、矢五束”优厚待遇,如今为何阴奉阳违,带兵反叛?没等驭方回答,周厉王便下令将其赐死,并不分男女老幼将其夷族(“勿遗寿幼”),鄂国灭。

鄂国,当时为周朝重要诸侯国,掌控了南阳盆地进出中原的门户,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周王室对鄂候相当器重。鄂国联夷反叛,看来是真的惹厉王生气了。

周厉王攻鄂之战后,北部淮夷趁周朝宗六师、殷八师元气大伤,组织兵马发动更加凶猛的进攻,一路浩浩荡荡,深入到周朝的中心地带,即将打到伊水、洛河之间。如果淮夷占领伊洛地区,宗、成二周将首尾不能相顾,届时淮夷可放马扬鞭,整个中原无险可守,亡周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事态紧急,周厉王也不想做亡国之君,亲率成周八师,自洛水上游连续发动多次亡命反攻。最后打得淮夷无法招架,只得败退,纷纷逃窜。周军乘胜追击,所获俘虏全部斩首,夺回被淮夷掳去的周民四百人。

周厉王攻鄂和平定淮夷的胜利,大振军威,周王室的国威、军力逐渐回复状态。

如果周厉王能够接受鄂国反叛一事的教训,深刻反思,调整国策,修身养民,也算一代有作为的君主。

但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厉王认为,这次攻鄂伐夷之战,全赖经济学家荣夷公的“专利”推行的成果,才让周朝短时间内国库充盈,粮草丰盛,才能够在调动大军时,后勤能够得到全面保障,为长期的军事行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结合当时实际来分析,这种认知是狭隘的。一个符合国家发展的决策,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不断地适应国情、民情而做出相应对策,分化各种阶级矛盾,从而推动整个统治机器的有序运转。

亡国,很多时候都是从统治阶级内部开始瓦解,外敌入侵,只是一方催化剂而已。

卿士芮良夫就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公元前848年(厉王三十年),芮良夫看到阶级矛盾就快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对周厉王说再这样下去,王室将要衰落了(“将卑乎”)!

周厉王很吃惊,焦急的问爱卿怎么了,现在不挺好的吗?有吃有喝的。

芮良夫于是就针对“专利”提出自己意见:山川林泽所产生的东西是野生的,不是租地人工养殖的,没合理的理由交税。如果你将天地所养育的精华而独占,从山川林泽所产生的利而收税,将会产生矛盾。看似国家强盛,但是是以损害国人的利益换取来的,民怨很大,不得不防啊。

周厉王顿时醒悟,原来民怨很大啊,芮爱卿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

芮良夫本来准备了几份劝谏的,打算一而谏、二而三谏的,没想到天子悟性相当高,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错误,不由感叹高智商家族就是与常人不一样,放心的先行告退。

周厉王上课喜欢开小差,只听懂了接近下课尾声后面的几句话——民怨很大,不得不防。

很简单,让有怨言的国人不说话不就行了。

于是周厉王招聘到一个巫师团队,来帮忙监听那些私议朝政者,然后处决。

这个巫师团队是有特异功能的,具体体现在隔墙总听耳、千里也传音,具有顺风耳的功能,每天及绞尽脑汁为厉王提供了大量的有怨言的国人名单,周厉王也很认真的对待这些人——杀无赦。

没过多久,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脸上堆满了今天你还好吗的互相关心般的笑容。周厉王见此非常高兴,马上告诉芮良夫说效果很好,百姓不再有议论了。

芮良夫瞥了他一眼,没好气的丢了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周厉王很纳闷,觉得芮良夫不通情理。

作为一个国君,应该想的是让百姓兜里鼓鼓的,而不是想尽办法掏光百姓的荷包。不管是房价、教育、还是医疗等项目,你掏光了百姓的家底,迟早还是要还的。

公元前841年,川崩了,丧失自由表达功能的国人实在无法忍受厉王的暴政,在部分贵族的怂恿下,举行大规模暴动,手持武器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被迫逃离镐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山西霍州)。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抱着不能空手而归的想法,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周厉王的儿子没来得及和他父亲一起跑出国,还藏在召公家中,国人知道后,就把召公家包围起来,于是召公以自己的儿子代替姬静,国人杀之,太子得以脱险。

周厉王逃亡到彘后,卫国的卫武公带兵赶到了镐京维护秩序,于是召公便出面代表周厉王的旧臣,请卫武公暂时代行执政,自己和周公等辅政。因为卫武公名和,他的封地在共(河南辉县),因此又称为共伯和。

共伯和执政的时期称为共和行政。

前面提到过,共和行政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

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是中国历史得以保证延续性的重要开端。

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岁次庚申。

同类推荐
  • 读史有学问全集

    读史有学问全集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爆发,东汉政权岌岌可危。作为功名心很强的封建士大夫,贾诩认为匡危济难,建功立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便投身军中,在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手下任讨虏校尉。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绍、刘表、孙坚等各路军阀为了争权夺地,便以讨伐董卓为名纷纷起兵,他们共推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从北、东、西三面包围洛阳。董卓受到威胁,便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长安。不久,暂时联盟的讨伐大军没有进逼长安,而是为各自利益相互攻伐起来。
  • 背水行歌

    背水行歌

    大虞九十七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李牧之横扫安西道;唐东川灭倭邪马台;黄眉公把酒小昆山。孙瀚海,孙瀚海……,孙超孙瀚海,大虞九十七年萧山县县试案首孙超……,折柳者,绣衣卫,射雕者,等待孙超的岂止是科举、武道,更多的是背水而行。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 狂秦

    狂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毕六王,一四海,逆古制,称皇帝,威震天下。废诸侯,立郡县,平百越,镇匈奴,功传万世。八荒之内,皇帝之土,六合之间,帝王之业。始皇帝如山巍峨,镇压这个时代。但人固有一死,帝陨之际,这个帝国将何去何从?当一个来自两千年后的灵魂出现在这个时代之后,帝国是分崩离析,还是万世绵延?历史会因此而改变吗?
  • 牛史·晚清篇

    牛史·晚清篇

    全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故事为纬,在广博的史料基础上,从细节入手,以人性角度厘清了晚清群星璀璨历史中的诸多误读,再次展现谭伯牛对历史的精通和对人性的了然,精细打磨一个与你印象中不一样的晚清军政界。这里的事,知者或鲜,值得一记;这里的人,百年后思之,仍使今人感佩万分。这里既有爱吐槽的中兴名臣曾国藩,絮絮叨叨的左宗棠,一身痞气的李鸿章;也有靠个人力挽狂澜的名将鲍超,有着高明的权术、却看不清时势走向的“海翁”钱阿穆……在谭伯牛笔下,晚清群雄跳出你我刻板的印象框架,或庄或谐,或悲或喜,尽显鲜活人性。
热门推荐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他来自凡尘

    他来自凡尘

    我行于诸天,观天地浮沉,看世间沧桑……千万年红尘轮回,唯我一人而已,我是,佛秀。…………“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我要逆风去

    我要逆风去

    在日渐浮躁的都市中,我们习惯武装自己,孤独而倔强地活着,不愿妥协,也不愿放弃。我们对爱情产生迷茫,对未知怀有恐惧,却执着地想要得到答案。处于云端时,我们不曾想过跌落的痛。一旦一个翻转,世界全然颠覆,才知道站得越高,摔得就越痛。天之骄女从云端坠落之后,并未沉沦,于逆风中成长,风云变幻的商战伴随复杂的情感纠葛。
  • 大理寺少卿的宠物生涯

    大理寺少卿的宠物生涯

    别人穿越都是吃香喝辣,为嘛她穿越却要整天吃死老鼠?别人穿越后身边都有美男相伴,为嘛她却要变成傲娇男的药引?浑身上下都被他摸遍了不说,最主要的是他需要的药引居然长在她的关键部位上……大哥,能不能打个商量,伦家好歹也是一只娇小呆萌宇宙无敌的小香狸,你怎么能对伦家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来!泥们都闪开,让喵静一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娇娆女皇武则天

    娇娆女皇武则天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有争议的。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也不例外。有人说她是心如蛇蝎的女人:为争恩宠,掐死女儿、杖杀皇后;为报旧仇,杀死兄长;为保后位,暗害姐姐;为争皇位,毒死儿子;为保皇位,杀人如麻……有人说她是开明圣贤的女皇:开明圣贤,选贤纳谏,统治时期国泰民安,延续贞观之治……历来,至高无上的皇位都是男人的专用品。可是,武则天却把国家大事控制在股掌之间,让他人臣服在她的面前。她究竟是怎样的女人?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扭转乾坤?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揭开蒙在这个神秘女人脸上的面纱!
  • 把你宠成萌妹子

    把你宠成萌妹子

    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封羽安曾经无数次地幻想过他和俞小北再见时的场景。彼时,画面里的俞小北一定是跪在雪地之中,痛哭流涕地苦苦哀求他,边认错边狂抽自己。不过他没想到,老天爷虽然实现了他的梦想,却是以这么蛇精病的方式!一场官司,两人结怨已深,并且在这一年中,将互相“问候”各自亲朋好友当成了日常。这回终于落到他手!不好好报仇对得起谁啊!这货意外失忆得恰当好处嘛!“伤口疼不疼?还记不记得我?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吗?”俞小北正用湿漉漉的眼神盯着他,封羽安的话音才一落下,顿时就狂暴了!他分明是来代表月亮消灭这个女魔头的,为什么话一出口却变成柔情万种了啊喂!“我知道错了!都是我不好!你不要抛弃我啊嘤嘤嘤……”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在网游世界入戏了

    在网游世界入戏了

    古世奇总是遇到不正常的事,以致整个人一直都很不正常……本来还默默无闻着,直到进入那个荒诞的幻想世界……
  • 重生之田园宝妻

    重生之田园宝妻

    花田村里的刘宝娘重生了,带着前世的痛与苦,前世她有一个新婚夫,就在成婚的前一天官府招兵,他(萧远山)一朝选在招兵册,成为一位士兵,宝娘在等了一个年头之后,耐不住寂寞碰巧又是圣上选美人之时,勾引路途遇到的一官员(孟天赐),成了他的宝姨娘,他对着每个夫人都是一副情深意长,却又残忍的把她们丢弃在高墙后院…简介内容:上一世,宝娘为了荣华富贵、不做已是古稀之年的老皇帝的宫妃,私自为人妾,气的爹娘与之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斗得浑身是伤,好不容易怀上身孕却被孟府大夫人强行打掉,未出小日子的时候就被大夫人寻着偷人的由头发卖到青楼,辗转反侧,沦落到乞丐的地步,最终惨死在街道上的马蹄下,临死之前看到她等不及的未婚夫官袍加深,俊逸相貌堂堂的面容,美妻相随从她面前走过,伸出细长尖锐满是脏污的手,触不到的是曾经…。含恨和歉意而生,这一世不为荣华富贵,只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如果你是我的幸福,我愿意等你、十年、百年…,终不止。大纲提要:刘宝娘辗转反侧醒来,入眼的是茅草屋。破旧的院子和老实本分的爹娘不过都不管她,重生一世,她要等着丈夫,守着家舍、金银财宝自己挣去,黄帝老儿选妃,那她就剜了守宫砂,涂上锅底灰,把清灵灵绝色美人打造成彻底村姑…,下地插秧、稻田里种鱼,开山取矿,空间在手、灵物奇药百千,她还就不信,重活一世扭不了命运这小小乾坤。努力活的更好,守着良人归来…。
  • 日娱之外行人

    日娱之外行人

    金手指?自己想办法做个吧!外行人?总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