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7500000008

第8章 医者的尊严(8)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则寓言: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每天早晚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他对猴子说:“从今天开始,按照朝三暮四供应栗子:早上给三颗,晚上给四颗。”猴子们听了很生气,强烈反对主人的做法。经过讨价还价,猴子们接受了朝四暮三的方案。

按理说,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结果都是一样,但猴子的态度为何迥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虽然总量不变,但分配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以猴子为例,“朝四暮三”是“大头”在先,而“朝三暮四”是“大头”在后。如果采用“朝三暮四”的方式,就等于把潜在的不确定因素留在后面,极有可能要付出更多代价才能获得本已属于自己的栗子。这就是“猴子的经济学”。

其实,医疗定价亦同此理。长期以来,我国的诊疗费、手术费严重偏低,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手术刀不如剃头刀”、“挂号费不如停车费”。这就意味着,哪怕是一台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如果医生只有高超的技术,而不使用药品和耗材,也难免会亏本。在这种畸形的价格体制下,医生必须通过多消耗来获得收益,从而导致过度医疗屡禁不止。而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医生的收入主要取决于疾病复杂程度和消耗的劳动时间,而与使用了多少药品、耗材无关。由于我国医生无法靠技术获得体面的收入,所以普遍缺乏职业尊严感,主动控制费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一个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必须能够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只有承认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才能调动医生合理诊疗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在医疗费用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如果再提高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看病岂不是更贵?其实,医疗费用之所以居高不下,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劳动技术价值太低,医生只好靠增加消耗来获得收益。很多公立医院为了补偿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往往默认甚至纵容医生拿“灰色收入”,这是一种不合法的“暗补”。因此,提升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就是要变“暗补”为“明补”,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从而削减过度医疗的“原动力”,最终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如果不迈出这一步,而是无休止地争论“先降还是先升”,公立医院改革就很难打破僵局。当然,在提升劳动技术价值之后,政府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一旦发现医生有腐败行为,坚决列入“黑名单”,甚至终生吊销执业资格。这样一来,即便医疗总费用保持不变,至少患者不会再受滥用药物的危害。付出的经济成本一样,换来的结果却是医患双赢。

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背后,往往存在违背经济学常识的问题。在调动医生积极性方面,何妨学一学猴子的“朝四暮三”?

医生尊严何处来

2011年5月底,江西发生一起暴力殴打医生事件。一名15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上海做完手术后,转入江西上饶市人民医院。当时,患者有持续高热症状,虽经抢救,仍于两小时后死亡。一周之后,患者之父纠集近百人,在医院里拉横幅、烧纸钱、摆花圈,围攻医务人员。其中,一位儿科副主任被殴致残。

类似的医闹事件近年屡屡发生,极大地伤害了医生的尊严。在网上,一位医生愤懑地说:“唯告学子:要有尊严,别学医!”这虽是一句气话,却真实地反映了医生群体的心态。

在历史上,医生和教师一样,都曾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变化,看病难、看病贵日益凸显,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医生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也在下降。为此,很多医生不让子女再学医。

那么,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神圣职业,为何会失去应有的尊严呢?这个问题发人深省。

从医疗体制来看,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疗价格扭曲等原因,公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公益性日渐让位于逐利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学变得嫌贫爱富,医生沦为“白衣商人”。很多医生这样描述其尴尬处境:“开大处方对不起病人,不开大处方对不起自己。”在创收的指挥棒下,过度医疗泛滥,医患之间出现严重的经济对立,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大幅降低。

从社会环境来看,由于法治不健全,医疗纠纷和暴力冲突日益增多,医生的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医生成为一个高危职业。尤其是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下,很多医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病人“过度防卫”。遇到高风险的手术,宁可放弃一线生机,也不愿有任何失误。而每当发生医患纠纷时,社会舆论总是“一边倒”地谴责医方、同情患方。在很多 “医闹”事件中,甚至连警方也声称“不介入医疗纠纷”,医生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当然,体制弊端丛生,外部环境恶劣,都是客观现实。但是,医生尊严的丧失,也有其自身原因,即道德的滑坡和精神的失守。例如,有的医生冷漠傲慢,病人坐在面前,连看也不看就开一堆检查单;有的医生见利忘义,不管病情是否需要,随手就开出一堆“回扣药”;有的医生把病人当成“摇钱树”,动辄索要“红包”,否则就给脸色看……尽管这只是少数医生的行为,但损害的却是整个医疗队伍的形象,属于典型的自毁尊严。

也许,有的医生认为,道德滑坡是全社会的问题,为什么要求医生独善其身?医生也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利,为什么非要成为“圣人”?的确,和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医生工作强度大、压力大、风险大,阳光收入较低,技术价值被严重低估。可是,作为一个以维护人类健康为使命的职业,这些都不应成为医生放弃职业操守的理由。自古以来,医生都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医乃仁术,这是医生的基本从业准则。无论外部环境清浊,医生都应保持内心纯净,坚守道德底线,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惟有自尊,才有尊严。尊严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赢得的;尊严也不是别人能够剥夺的,而是自己毁掉的。当前,医改正在艰难破冰,外部环境的改善尚需一个过程。因此,惟有医者先行,不等待、不抱怨、不放弃,传承仁心仁术,才能重塑职业尊严。

让医疗制度不再“冷血”

2011年8月,媒体报道了两起令人心寒的事件:

湖北武汉一位农民工两根手指肌腱断裂,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了手术。但因就医时带钱不够,医患双方就费用问题发生分歧。一名医生为其缝合伤口后,随即将线拆除。事后,这名医生被责令停止执业。

河北安国一名受伤的智障流浪女被送到市中医院,医生进行简单包扎后,一名副院长竟然指示:“从哪来的扔哪去!”随后,工作人员将其拉到荒郊野外,导致流浪女死亡。后来,副院长等5人被刑拘。

从表面看,这是一个医德滑坡问题。在第一起事件中,医生撕裂的不仅是伤口,也是本已脆弱的医患信任;在第二起事件中,医生抛弃的不仅是病人,也是白衣天使的道德良知。这些行为既违背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也突破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理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然而,从深层看,这又是一个医疗制度问题。当贫困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时,医院是免费救治,还是放弃治疗?如果免费治疗,无人承担欠费;如果放弃治疗,背离医学精神。因此,在谴责医生的道德“冷血”之余,我们似乎更应反思制度的“冷血”。

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公民,无论贫富贵贱,当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都应得到基本的医疗救治。孟德斯鸠说:“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句话的含义是,国家是为了保障每个具体个人的人权和尊严而存在的。所以,在一个国家的医疗制度设计中,越是贫困的弱势群体,越应享有较多的免费医疗资源,这样才能体现政府的“兜底”作用。然而,我国医疗制度的最大缺陷是公平性差。越是强者,占有的医疗资源越多;越是弱者,占有的医疗资源越少。这就使得少数弱势群体陷入了经济与健康的双重贫困。

同类推荐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小便不通、新生儿脐患、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破伤风、小儿白喉、百日咳、小儿结核病、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脊髓灰质炎、小儿麻诊、水痘门、猩红热等内容。
  • 医道还元注疏

    医道还元注疏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 千金方

    千金方

    《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22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卷 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总计162门,合方论45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 你了解疫苗吗?

    你了解疫苗吗?

    说起疫苗,大家都不陌生。婴儿一出生就会接种疫苗,一些特殊的职业也需要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使我们远离某些疾病的困扰。但是,疫苗有时又使我们担心。看多了与疫苗相关的负面报道,在接种疫苗前,心里总会有些忐忑。那么,是不是疫苗都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种疫苗呢?这里,我们将讲述各种不同的疫苗及预防接种的基础知识。
热门推荐
  • 穿越:福孕高照

    穿越:福孕高照

    她觉得自己应该不算什么好运,好死不死穿越到架空的古代,爹妈死了,又进了宫,被人当做棋子送到慕云昭身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生活根本就不适合她,可她偏偏是个有福的,福大命大,好孕连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后逆袭,皇上承让了

    废后逆袭,皇上承让了

    一朝穿越却成了不受宠的皇后,惩治恶女,还被打入冷宫。终生囚禁,小小宫墙就想困住她!自挖地道,在冷宫与宫外穿梭。一朝成为京城最大鉴宝商,连皇上都不得不登门:“宋兄请看,这传国玉玺是真还是假。”“是真。”“那朕的心意呢?”“装虚作假。”“虚?这个朕可以以身证明,绝不装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甜度百分二

    甜度百分二

    不过就是任性了一下,离家出走了一下,之后的一切都不一样了……“请对我好一点谢谢!”“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这种话?”“就凭……就凭……就凭你弟弟亲了我!”“嗯……那可不好办呢……只好请他先去死一下了。”“哎?什么?!”
  • 南心不负

    南心不负

    她是,不明学渣,二货小迷糊:傅一。他是,毒舌颜控,自恋傲娇少爷:南烛。这世上傅一最讨厌两个人,一个叫陆寻。而另一个,就是南烛。讨厌陆寻的原因:个人隐私,不想多说。而讨厌南烛的原因却很简单:她死缠烂打求个联盟,他却嫌她又笨又丑。不料一朝失手命犯桃花,少爷家宠变仨。(咳咳,后话,这是后话……)故事从傅一的妈妈杜明华准备和南烛的堂哥南阳再婚说起,因着某些过往,傅一坚决反对这桩婚姻。经调查,她找到了南烛,她使尽浑身解数终于让南烛同意与她联盟。两人正式开启斗嘴、斗智、斗爱的冤家(甜蜜)模式。然而,同盟本是近水楼台,水到渠成。谁料竟杀出个温柔男神撬墙角。T大校草南烛满心欢喜要泡汤,悄悄躲墙角暗暗哀嚎。皇天不负有心人,阴差阳错,傅一来到南烛妈妈的公司实习上班,却被误会窃取合同方案,所有人都不信她时,只有南烛对她深信不疑,那一刻,他不离不弃,似全世界唯一的光。
  • 日事日清工作法:最佳员工效率手册

    日事日清工作法:最佳员工效率手册

    《日事日清工作法:最佳员工效率手册》介绍了任务的最佳完成期永远是昨天!效率对企业的效益起决定作用。要想打造一流的企业,员工必须要有一流的工作效率。效率低下将最终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致命软肋!提高工作效率,就是克服做事拖拉的恶习,做到日事日清!只有日事日清,才能造就一流的企业!
  • 人民艺术家李默然

    人民艺术家李默然

    本书详尽地描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人生和艺术道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位曾经是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的苦孩子,经过极其艰辛的努力,创建李派话剧艺术,终成一代大师的过程。特别对经典作品《甲午风云》《报春花》《李尔王》《夕照》等的创作细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再现,既有花絮趣事,又有艺术珍闻。
  • 留声唱片

    留声唱片

    \我生于这混乱的年代,身不由己,己不由心。我死于这混乱的年代,万人皆欢,可有谁恋我?我在满天风雪里葬入火海,一人念我。我在一人怀抱里坠入深渊,以无人等我。“不会了,以后就算死也要死在你怀里。”我遵守诺言了……\我在你死去的第一次等了你十二年,我把你等来了。我在你死去的第二次和你一起去了,我不用再等你了。每周二、周四、周六、周日更新
  • 截教多宝仙

    截教多宝仙

    一朝开眼,再次成为了截教多宝道人。封神量劫,虽因果注定,天意如刀,但这一世,他定能扭转乾坤,在这天地大劫之间,再复截教天下……
  • 咦,升官发财送老公?

    咦,升官发财送老公?

    本想长命百岁,谁知悲催殒命。本想投胎转世,谁知天降大任。本想平淡此生,谁知百炼成金。慕棠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个一界之主,哪成想摇身一变就成了众神之祖…的娘子了。小姐姐?小城主?小神仙?不不不!请叫我——先尊奶奶。
  • 恶魔指纹

    恶魔指纹

    若神非善,魔非恶,那正邪又用什么来区分?人,到底是神的奴仆,还是魔的玩偶?心所向,我可灭神,亦可葬魔。爱恋、憎恨、贪婪、王权、永生,得此五纹,便可霸世,亦可神魔共灭……黑暗的成长,无边的憎恨,当那双被废去的眼睛看见光明,却是心中堕落黑暗之时。是应先失去,还是要先得到?应是先爱,还是先恨?主角何去何从?永堕为魔,还是为爱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