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9400000036

第36章 唐诗豪迈千古韵 盛世文坛赵州人

隋唐时期赵郡李氏有三位著名的诗人。

第一位,赵县文学评论家李谔。李谔,字士恢,赵郡平棘人,隋朝文学理论批评家。他主要的历史贡献,一是为杨坚建立隋朝出谋划策,二是改革官场的文风。

李谔生在北朝时期,在北齐担任中书舍人,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北周灭北齐后,他进入北周朝廷。当时,身为北周外戚的杨坚心存大志,李谔主动与他交好,杨坚就是后来的隋文帝,李谔从此成为杨坚的心腹。

北周末年,宇文氏的皇室贵族荒淫奢侈,政治腐败,杨坚打算躲避到地方去做官。李谔给他提出十二条策略,劝他留在朝廷。杨坚采纳了李谔的意见,利用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逐步控制了北周的军政大权。

杨坚任大丞相期间,相州安阳、益州成都先后发生叛乱。李谔给杨坚呈上《重谷论》,建议杨坚发展农业。杨坚采纳了李谔的建议,积粮备战,最终平定了叛乱。

581年,杨坚当了皇帝,建立隋朝。由于李谔谋划有功,封了南和县伯爵,后来任治书侍御史,相当于监察部长。

李谔是改革文风的先驱,有个成语“损本逐末”就出自他的一篇文章。他给杨坚写过一篇《上隋文帝革文华书》,抨击当时奉迎拍马的文风,指责当时文人一味讲求对偶、声韵、辞藻和用典的文体,贬斥那种只重形式而内容空洞的浮华文风。他认为,这种浮华不实的文风,使官场文章越来越繁杂,政务混乱,这就是损本逐末。《隋书·李谔传》:“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他强调文学必须为政治和教化民众服务。

隋文帝接受了李谔的建议,严肃整治官场文风。在此后,有个四川的官员给隋文帝写了一篇奏章,前面写了一大段歌功颂德的废话,隋文帝看了半天找不到有用的内容,一气之下,下诏贬了他的官。

李谔改革文风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继承和发展了李谔的文学改革理论,掀起一场“古文运动”,使散文占据文学的主导地位。

李谔晚年到四川达川出任刺史,实施了许多惠政,深受人民的爱戴,最后病逝在任上。

不畏权贵,监察御史怎样弹劾皇亲国戚?

深入虎穴,凤阁舍人如何成为叛军官吏?

称病归隐,相府幕僚为何晚年不思进取?

在赵郡赞皇还有一位文化名人,他就是唐代无神论者李华。

李华,字遐叔,生于715年。他最精彩的故事,是用无神论反对占卜迷信,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李华在唐玄宗时考中进士,任监察御史,相当于监察部的监察特派员。当时,宰相杨国忠仗着是杨贵妃的哥哥,把持朝政,为非作歹。李华执法行事,不避权贵,多次弹劾杨国忠亲属,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但是因为得罪了权贵,他被调离监察御史岗位。

安禄山反叛之初,李华给皇上呈送了“诛守之策”,建议皇帝内清奸佞,外强关隘,但是唐玄宗没有采纳。

李华是个大孝子,因老母住在河北的邺城,他就想去邺城接出母亲。当时的河北地区,早就成了安禄山的地盘,李华在奔赴邺城路上,被安禄山的部下逮住了,送到洛阳。不料这个安禄山非常敬重李华的才华,尤其是他弹劾杨国忠的那篇奏表,某种程度上说出了安禄山的心里话。因此,授李华为凤阁舍人,就是安禄山的幕僚,把他留到洛阳,李华违心地成了叛军伪皇帝的大臣。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华因担任过伪政府的官职被贬杭州司户参军。他觉得自己既没对朝廷尽忠,也没奉养老母尽孝,感到非常痛苦,内心深处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唐肃宗时,朝廷召他回京做官,李华称病不回。

后来,不少高官非常同情和赏识赞皇李华的为人,宰相府召李华入幕府,授检校吏部员外郎,他还是称病辞官,隐居江苏淮安,带领子弟务农。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去世,安葬在赞皇李家的祖坟里。

移风易俗,《卜论》如何批驳装神弄鬼?

金石传世,高手怎样联袂打造四绝之碑?

篆书独步,“笔虎”雅号最终究竟归属于谁?

李华最精彩的文章是《卜论》。当时朝野盛行龟卜迷信之风,就是用乌龟壳烧炙占卜凶吉。李华针对误国害民的龟背占卜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说:龟虽长寿,但把它杀了,剜了它的肉,钻它的壳,凭着壳上的裂纹当作卦象来预知凶吉,纯粹是痴人说梦,毫无道理。他认为不信鬼神,不搞占卜,讲求道德才是正道。他还以发展的观点阐述他的思想。他说,祭祀的仪式,夏商周时期一直用殉人的尸体,到了战国,不再用尸体了。而古代尸重于卜,尸既可废,龟卜为什么不可废呢?他还说:古代制成的钟鼓兵器,都用牲畜的血涂在上面,避鬼怪。

但是现在已经不再用这种做法了,并没有什么不吉祥,因此龟卜之流都是虚妄荒诞的做法,是可以废除的。

李华指出,那些相信鬼神的人,是不可能有结果的。那些“耕夫蚕妇,神一草一木,祷一禽畜,鼓而舞之”,就是崇拜草木、禽兽,跳大神,也是荒诞无稽的。李华对迷信的批判,表现了他的无神论思想。直到今天,我们从李华睿智的思想之中,还可以得到移风易俗的启示。

李华才华出众,文采横溢。他的散文代表作《吊古战场》,针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苦难的现实,有感而发。文章写得大气磅礴,被后世选入多种散文读本,传诵不衰。他写成这篇文章以后,故意把它做成旧书的样子,混在佛经中。他的好朋友萧颖士到他家做客,抽出来就读。李华故意问:“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萧颖士说:

“写得好。”李华又问:“当今的文士,你觉得谁能写成这样的文章?”萧颖士说:

“你稍加精思,就能写成。”李华大为惊讶,对萧颖士的慧眼表示佩服。

在《旧唐书·李华传》中,还载有唐代一通著名的四绝碑碑文。所谓“四绝碑”,实际上是鲁山令元德秀墓碑。这个人的墓碑为什么被称为四绝碑呢?一是元德秀,唐代公认的清官,品德高尚,被称为人绝;碑文就是李华撰写的,称为文绝;碑文是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书写,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楷书、篆书就是二书绝,后人争相摹写,于是称“四绝碑”。为四绝碑篆碑额的李阳冰也是赵郡人氏。

李阳冰,字少温,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和李华属于同时代的人物,和诗仙李白是生死知己。

我国的书法艺术在隋唐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是我们石家庄这一带,隋朝留下了号称楷书第一碑的《龙藏寺碑》。唐代名家辈出,楷书最著名的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人;草书方面,有张旭、怀素等人;而在篆书方面,最著名的就是赵州的李阳冰。李阳冰一生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先后担任浙江缙云和安徽当涂的县令、将作少监、将作监等官职,是与颜真卿齐名的大书法家。

李阳冰擅长书写碑额,当时颜真卿所书的名碑大都是由他篆额,二者珠联璧合,时人称之为“二绝”。后世学篆书的人大都师法于李阳冰,并送给他一个“笔虎”的雅号。

李阳冰更是唐代罕见的书法理论家。他写的《翰林禁经》,详细论述了书法体势及笔法中的禁忌。还著有《字学推原》、《翰林密论用笔法二十四条》,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诗仙落魄,是谁在李白流离之际给予他一片屋檐?

临终托付,赵郡从叔能否将诗人的佳作百代流传?

黄鹂婉转,诗佛王维曾抄袭哪位赵郡诗人的名篇?

关于李阳冰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很少。《新唐书·李白传》记载了李阳冰在任当涂县令时对李白的关照,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唐肃宗时,李白为了反对安史之乱,应邀作为永王李璘的幕僚。结果永王触怒了唐肃宗,招来杀身之祸,李白也因此受到株连而获罪入狱,被流放到贵州夜郎。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五十九岁的李太白获得自由后,流落江淮,居无定所,穷困潦倒。

李阳冰当时正在当涂任县令,对李白的文才和人品钦慕已久,不顾闲言闲语,毅然将李白迎至当涂安置,从此结下深厚友谊。李阳冰和李白本来非亲非故,但由于同姓李氏,李白便以李阳冰辈分高而认为从叔。

起初,李阳冰不知道李白到当涂看望他的来意,也不知道李白的窘境,当送李白上船告别时,见到李白写的《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才把他挽留下来。这首诗,首先对李阳冰的才华进行了赞扬,说:“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就是说,我家族叔李阳冰为人耿介,才华出众,既不依附权贵,又具有英豪之气。接着对李阳冰在当涂的政绩进行了颂扬与评价。他认为李阳冰在安史之乱后,临危受命,治理有方,政绩卓著,最后陈述了自己无所依归的困难处境,说:“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从诗里看出李白从金陵来当涂前,靠朋友的周济已不能维持生活,所以才来当涂求靠。李阳冰虽然俸禄不高,但对李白竭力相助,使李白晚年终于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762年十一月,李白重病不起,在病榻前他把自己的诗文稿交给从叔李阳冰。他说,我已经不行了,拜托叔叔日后把这些诗文整理一下,拜请叔叔写个序,记下叔叔对我的恩情。说完,一代诗圣就驾鹤归天了。李阳冰没有辜负李白的重托,把李白的这些诗文辑成《草堂集》十卷,并写了序,刊印于世。他在序中除了对李白的家世、生平、思想、交游等情况作了记述外,对李白的著述情况和诗文成就作了高度评价。他称李白是“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李白的诗歌之所以能广为流传,除了诗作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之外,李阳冰的编辑整理和刊印之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赵郡李氏在唐代还涌现了很多的文化名人,如散文家李翱、诗人李颀、诗人李嘉祐等等都有一定的名气。其中李嘉祐的诗词,在中唐具有一定影响,甚至王维都抄袭他的佳句,譬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原本是李嘉祐的诗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王维加上“漠漠”、“阴阴”而成为七言名句。可见,李嘉祐的诗在唐代很有影响。

这正是:

李谔参政谏隋文,李华慷慨倡无神。

冰阳篆书冠大唐,救助李白铸诗魂。

同类推荐
  • 隋唐之乱世召唤

    隋唐之乱世召唤

    奇穿越,颠覆隋唐聚豪杰,开启乱世举义旗,推翻暴政为美人,血洗东海为兄弟,屠尽皇城问天地,谁主沉浮寒枪现,子龙神勇双锤出,元霸骂天留千古,岳飞报国这天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这天下,究竟是谁家的天下?青衣建了一个书友群:321769784
  • 史上第一地主

    史上第一地主

    金少秋穿越了未知的大庆王朝,并且树立他的伟大理想,当历史上最大的地主!做皇帝干儿子,和太子是兄弟,说不定娶了公主。
  • 我在大唐收快递

    我在大唐收快递

    快递小哥穿越大唐,成为太子李承乾,除了性格很皮以外,他就只会收一点快递了。系统:“叮咚,您有一份快递,请注意查收。”李承乾:“握草!谁特么寄了一坨屎!有病吧!”李世民:“高明,近来在忙何事?”“来自李世民的负面情绪值,+666”这是一个逗比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有爱的故事。轻松种田文,不讨论历史,不搞权谋,收各种快递,让自己和唐人生活的好一点。
  • 三国之熙皇

    三国之熙皇

    我为袁绍二子,袁熙。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英雄无悔,枭雄无泪,乱世之中,唯有兵戈才能赢得尊严,唯有冷血才能取得胜利,这天下只能有一个声音。“关羽,降还是不降”“某不降”“好,明日午时推出斩首,孤没有曹操的耐心”袁熙在众位大臣惊讶,敬佩,畏惧的目光之中离开了牢房。
  • 无可奈何桃花落

    无可奈何桃花落

    等若三生桃花源,自现桃花缘第一世:张白宇x许容第二世:张白宇x陈阿娇第三世:张白宇x许容一位冰心如玉壶,长像不凡纯情少年。一位坚韧不拔,逆境成长清秀姑娘。一位千古一帝,助攻皇帝……(现已更第一世)
热门推荐
  • 寒毒王妃

    寒毒王妃

    这年头,穿越不奇怪,说白了,那是赶流行。只是穿越得太没天理,居然被一刚进门的小三给害得穿越了。早上进门,下午杀人。她发誓,这辈子跟小三界的人势不两立。而且还穿了一不受宠的王妃身上,不受宠也就算了,还中有寒毒,终年忍受冰寒之苦。话说他不是小鱼儿大哥的小仙女,也不是赵敏大姐的张无忌。怎么这种事会碰上她呢?想当初她可是个万能健康宝宝,说白了她就是流年不利倒大霉了。*风澈夜:“玉清颜,本王告诉你,好好的做你的王妃。想让本王拿正眼瞧你,你就再等八辈子吧。”某人不耐烦的掏掏耳朵,朝旁边的某个下人招呼了下,“你,过来。”立马就上来一人听候吩咐。“你给我大声的告诉某位王爷,就说老娘我也瞧不上他。”
  • 万界摸尸王

    万界摸尸王

    穿梭时空,摸尸万界!这是一个在诸天万界中猥琐发育,混着混着就无敌了的故事。
  • 玄谭全集

    玄谭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强宠重生小甜妻

    强宠重生小甜妻

    前世,顾九漓放着绝世好老公不要,看上一个渣男,最后家破人亡,甚至连累历泽萧一起惨死老天给了她一次弥补的机会,顾九漓使出浑身解数去撩历泽萧“老公,要抱抱”“老公,要亲亲”“老公,老公,我们来生小包子”“好”听到这句话,历泽萧“嗖”地站起来毫不犹豫抱起顾九漓上楼“……”原来顾九漓觉得历泽萧高冷孤傲,不食人间烟火,在经过历泽萧无数次压榨之后,骗纸,大骗纸!于是,顾九漓偷偷开溜,还没上飞机,就被历泽萧拦在飞机场“乖,我们回家继续生小包子”“……”她可以拒绝吗这世间没有比你更美好的东西,你若不在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历泽萧我曾负过你一次,此生我必生死相依,不离不弃——顾九漓甜文【1V1双洁】欢迎入坑
  • 绝世女神系统

    绝世女神系统

    一个头脑迟钝四肢发达的高中猛男,在一次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夜晚忽然获得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女神系统,做任务,变女神?拜托老子是男人啊啊啊!(QQ群号:538793459)
  • 妖妃撩了冷王的腰

    妖妃撩了冷王的腰

    别人一穿越都是公主或者是嫡女的身份,不愁吃穿的,怎么一轮到我就是丫鬟的命?生气生气,不行,好歹老娘当初也是天下第一美,一定要拐个王爷或者是世子爷才行,不然怎么在这封建的古代立足?“安沫,你别带球跑啊!
  • 我的佣兵生涯

    我的佣兵生涯

    新书《极限保卫》已发布,就在创世,欢迎新老朋友来看!
  • 傲娇男神之甜妻有点凶

    傲娇男神之甜妻有点凶

    她恨陆家所有人,却独独排除了他。五年牢狱之灾过后,她再次回到了陆家,要他做个赘婿。“听说你要娶那个女人?”她问。“娶她不如从了你。”他眼角一挑,唇角微勾的说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的翁中之计。
  • 高原传说

    高原传说

    关于西藏女军人的故事。一般来说,我对音乐没什么感觉,也许我会为某一首歌流泪,会为某一段旋律陷入往事而情绪波动,但我肯定不会像发烧友那样,在家里买上高档音响,很专业地从各个角落里去听,也不会穿着晚礼服,一本正经地坐在音乐厅里听。花那个钱干吗?我通常是很随意地让音乐进入我的耳膜,或进入我的心境。但那天却出现了意外。当我在当地晚报上看见消息,说湖北歌剧院到来本市来演出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了,我一下就激动起来了,当即照着报上提供的订票电话订了一张票。360元啊,我也没嫌贵。一个人一辈子总得做几次这样出格的事,不然就白活了。我是这么解释自己行为的。
  • 得无垢女经

    得无垢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