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1700000002

第2章 摘要(2)

台湾的第二本萨义德中译专书是1999年9月立绪出版的《东方主义》,这本经典之作的中译距离原书初版的1978年整整二十一年。第三本中译专书《乡关何处》则因为前两本反应良好,所以中文版(2000)和英文版(1999)只相隔一年,就中译而言这是很难得的情况。第四本中译专书《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lmperidism)则是2001年1月出版,与原书初版的1993年相差了8年。对于《文化与帝国主义》的中译,我在书评中虽然举出一些毛病,但基本上是存着哀矜勿喜的心情,而不是痛下杀手,因为我多少了解全书生产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知道出版社有心做好,但各方面的条件,包括学术界的环境,未能配合,以致留下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台湾对萨义德的中译非常欢迎,译书频频得到出版界具有象征意义的奖项,如《知识分子论》于1997年获得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东方主义》于1999年获得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乡关何处》于2000年获得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中央日报翻译类十大好书榜、明日报十大翻译书奖。关于《东方主义》的生产与再现模式,我曾专文探讨过不同的中译方式,包括大陆的译本《东方学》、台湾的《东方主义》以及香港节译的章节,比较了两岸三地如何“再现”萨义德。

“再现”(representation)对萨义德而言是很重要的观念。一般说来,“再现”指的是对他者的再现,但萨义德特别提到另一个观念:在再现他者时,此再现的方式其实也再现了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撰文探讨台、港、大陆的不同的萨义德翻译,藉由脉络化(contextualization)的方式,来看两岸三地如何再现萨义德,而各自再现的萨义德又如何再现了各地不同的认知与生产模式——当然,选择以这种方式来再现两岸三地的萨义德中译,也再现了我对于翻译的关切与重视。

就台湾所出的上述四本中译而言,从最先的选书、取得版权、寻找译者(校订者)、编辑、出版、市场营销、书评等等,学术界,尤其是大学老师,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以《知识分子论》为例,就是我当年游学哈佛大学,在学校附近的哈佛书店买到这本新书,看完后打电话给王德威教授,向他推荐,双方都认为当时台湾的情境与文化背景,应该对“知识分子”这个议题会有兴趣,而萨义德也可提出另类的观点供国人省思。此书出版之后除了流通于市面上,也被大学的通识课程指定为教科书或参考书。这个例子多少显示了在选书者、译者乃至于消费者、使用者各方面,大学老师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此外,从这四本中译可以看出再现的方式以及各自具有的意义。我自己以往的各项翻译虽然也很认真,但总觉得未尽理想。在累积了多年的经验和“不满”之后(《知识分子论》距离我出版的第一本翻译《魂断伤膝河》[Bury My Heart ot Wounded Knee]整整二十年),这本书在出版社的全力支持以及我个人研究的配合下,总算比较能放手去做。基本上,由于台湾恶劣的翻译生态以及学术界的偏见,从事翻译并无名利可图,学者既然决心投身翻译,就该有些理想性,超越一般的翻译。我一向认为,面对原作,译者其实就是精读者、研究者、再现者、再创造者,要时时自问:为什么愿意投注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这岂不就是“生命”吗?!——于此时、此地翻译这一本书?对我而言,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我很不能接受的就是,一本译作一翻开来就是译文,而且全书也就只有译文,没有译序、译注、译跋,不但译者没有任何交待,编辑或出版者也没有任何意见,让读者根本不晓得出版社和译者是在什么时空环境下,基于何种考虑,愿意花这么多成本和工夫,出版这么一本书。

对我而言,尤其是翻译像萨义德这样一位重要的学者、批评家、政论家、实践者,译者有责任让读者了解萨义德更宽广的文化与社会脉络。那也就是为什么《知识分子论》的正文前有绪论,正文中有译注,正文后附加了我和另一位学者与萨义德进行的两篇访谈录,提供了萨义德专书的书目提要,并编制了原文所没有的中英索引及英中索引。总之,我认为身为译者,要以中文再现萨义德这位在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知识分子,似乎只有透过这些重重的再现方式,才比较接近我心目中的理想。然而,这种方式必须各方面条件的配合,而我有幸遇到王德威教授这样尊重译者的主编,和麦田这样充分配合的出版社。

《东方主义》一书共有6位中译者、3位校订者,初版有一篇导读和校订序(修订版增加一篇导读),但一年后出版的修订版,就校订者透露,还是有人致函出版社严词批评。《乡关何处》的译者彭淮栋先生是我在台大外文研究所硕士班的同学,文笔优美洗练,文化素养甚佳。我在两次与萨义德访谈时,他都提到当时撰写中的回忆录,并嘱意由我中译。当台湾的出版社找我时,我立即阅读全书,但由于自己的研究、教学占去太多时间,出版社的时间紧迫(只给半年时间),再加上自知文笔无法呈现该书华丽、悠缓的风格,对于书中提到的古典音乐也所知无几,实有“望洋兴叹”之感。而且,以往台湾没有翻译授权时,一本书译坏了,其它人可以再译,市场上可以有几个译本彼此竞争,佳译自然就淘汰了劣译。现在则是因为法律保障智慧财产权,只有拿到翻译权的出版社才有权翻译,如果原著“遇人不淑”,而且出版社无意修订,这就会成为读者所能读到的唯一译本,其它人完全束手无策,反而使得原作者与读者两蒙其害,而译者与出版者也未必蒙其利,形成“四输”的局面。为了避免一本好书遭此厄运,我一边向出版社大力推荐彭淮栋先生,一边打电话劝说老同学来翻译这本书。巧的是,打电话时,我从话筒这头都能听到他正在聆听古典音乐,而他当场把接到多日的邮件拆开,一翻书就看到萨义德讨论古典音乐的部分。至于我在引介同学翻译的同时,也承诺要为这本书撰写绪论,后来并以写论文的功夫写出。因此,这本书最后的再现方式包括了绪论、书评、译序。至于《文化与帝国主义》,其实数年前已请人译出,但译稿不能用,再加上无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愿意校订,出版社只得找人重译,过程复杂而艰辛,最后呈现的就是现在的样子,有导读与译者序。

以上是从萨义德著作的中译情况谈起,呈现的是“萨义德在台湾”的比较具体的面向,至于其它方面,就涉及理论与观念的旅行、翻译与运用。底下介绍萨义德若干重要观念,或许有助于各位的阅读、研究与写作。

首先是“traveling theory”。前面提过,萨义德认为一个理论的旅行、转移,有四个不同的阶段,包括起点、经过的距离、另一地的条件以及最后的应用与转化。萨义德以卢卡奇(Gyfirgy Lukdcs)的理论之流传,来印证自己有关“理论之旅行”的理论。他以革命分子卢卡奇的理论首先传于法国的戈德曼(Lucien Goldmann),再传于英国的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为例,说明原先的革命理论在成为学术论述时,不但有所转化,而且批判的力道也一再减弱,似乎是个单向、递减的过程。萨义德后来在续篇《再论理论之旅行》(“Traveling Theory Reconsidered”1994)一文中,特意用两个极端的例子,说明卢卡奇的理论之旅行可以是南辕北辙:一端如阿多诺(Theodorw.Adomo),运用卢卡奇的理论来讨论音乐,可以几乎与社会现实完全无关,另一端如法农(Frantz Fanon),运用卢卡奇的理论来从事反抗帝国主义的革命事业。萨义德以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理论在旅行时未必是朝单一的方向,也未必力道递减,而是可能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

同类推荐
  • 蛤蟆镜

    蛤蟆镜

    我很想看到她的眼睛,她却戴了一副蛤蟆镜。镜片很大,里面能看到我小小的影儿,当然还有高楼和天空。高楼在我的后面,天空在我的头顶。我们握手,说话。她的上嘴唇很薄,弯成弧形。我知道她很想给我一个顽皮的笑容。她说,应该抱一抱。我躬身上前,贴了上去,可还撅着屁股。三天前,她联系了我,一听到她的声音,我才发现日子过了那么久。三个月前,我做了一场春梦,她在我身上像马儿一样欢快,醒来后看见另外一个女人躺在我身边,我很愧疚。三年前,我跪在她的面前要她留下,她不停地摇头,我从她身边站起来,决定跟她老死不相往来。
  • 我已经忘了爱过你

    我已经忘了爱过你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繁忙的都市生活,封闭独立的自我,时常让我们忘记了如何表达爱,向爱的人倾诉内心的情感。作者借助文字,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
  • 神迹

    神迹

    在埃拉菲斯大陆上,盛传着一个关于天灾的预言,暨维持大陆平衡的“七大元素之灵”会在某一天发生暴乱,引起天地倾覆,生灵涂炭。乌托邦组织的诞生,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它继承了曾经救世于水火的乌瑟托的救世信念,汇集了大陆上最有潜力和资质的数名精英,意图于天灾到来之际将其消弭。
  • 偷天换日

    偷天换日

    1961年3月,莫斯科。克格勃总部一片繁忙,井然有序,除了走廊里的脚步声,听不到说话的声音。负责日本工作的三局局长维特罗夫正在跟一个中年人谈话。中年人名叫斯利普琴科,今年不到四十岁,是专门实施窃取日本化学工业情报的专家。维特罗夫给斯利普琴科倒了一杯红茶,又抛给他一根烟,叹了口气说:“斯利普琴科同志,我们在日本的工作接连受挫,你觉得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波波夫和车辅炫是我们发展起来的多好的间谍人才呀,就……就这样断送了,实在可惜啊!据我所知,日本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反间谍能力,这些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难道这次……”
  • 死于威尼斯(译文经典)

    死于威尼斯(译文经典)

    德国作家前往威尼斯度假,他恋上一个少年,又因为某种机缘滞留威尼斯。此时威尼斯开始流行霍乱,而政府则封锁了消息。作家迷恋少年,长时间地追逐使他精疲力尽,同时他又吃了过于成熟而几近腐烂的草莓,染上霍乱,死于当地。
热门推荐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 春日绯

    春日绯

    方茉姌被未婚夫退婚后大病一场,病重垂危之际脑子里多了段奇怪的记忆。病好方茉姌被爹娘送到了江南舅舅家修养,在舅舅家,她遇到了前世的两任丈夫。一个嘴里爱她如命,却在外面花天酒地作践她。一个待她冷漠无情,却好吃好喝的供养她。醒悟过后的方茉姌作了一个决定,这辈子她一定要换一个夫君,谁知却触犯了某人的逆鳞,被迫与他再续前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马仕牙医

    爱马仕牙医

    腹黑牙医和任性护士的故事。许家乐以为艾文迪是个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艾文迪以为许家乐是个混吃等死的基本款,后来发现他们都错了……
  • 华娱2008

    华娱2008

    人还是那些人,但有些事却悄悄拐了一点弯,到底是谁拨弄了……好吧,不重要,重要的是某个脑子一抽的人,正面临着去录制某档纪实性质类的“娱乐”节目?
  • 万灵四界

    万灵四界

    仙天鬼地众生怨,妖化魔现万灵眠。生奴死囚凡尘乱,炼道净灵四界繁。
  • 幸福女人

    幸福女人

    本书从恋爱、婚姻家庭、处世、美容和养生五个方面,针对女性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扰,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介绍。从女性角度细致阐述了每个时期的变化,以及所需求的各个方面进行独到分析。
  • 花开一树为侬香

    花开一树为侬香

    本书收录的都是林徽因作品中的经典,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这些作品或是抒写生命体悟,或是写照真实灵魂,或是从细处阐发幽思,语言温婉含蓄、典雅清丽,处处充满了知性与灵性的妙语绝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徽因的创作气质、品性本源。然而细细读来,你很难想象有些文字会是她在经受病痛折磨或是情感煎熬下创作出来的,其才其情,其坚忍与真诚,无法不令人仰视和佩服。也许金岳霖的一句“极赞欲何词!”正是对林徽因最忠实的评价!
  • 傻瓜的邂逅

    傻瓜的邂逅

    没人喜欢的傻瓜,呆笨愚蠢的双蛋,经过自身刻苦的努力,多磨难而不投降,最后终于变成了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有情有义的爷们。(虚构的故事,如有雷同,定是巧合)
  • 重生之逆天神后

    重生之逆天神后

    当人人喊杀的祸村妖女变成执掌万界姻缘的女神,整个大陆都沸腾了。女人不能修炼?女人只配生娃?女人生来就是为男人谋取利益?……既然如此,她偏要逆了这天!不能修炼?不怕,咱可以改体质!不能生娃?不怕,咱可以让男人生!男人杀上来了怎么办?哈哈!姑娘们,还愣着干什么,送上门的夫君不要白不要,还不快去抢!本文女主:身怀护体灵符,整个大陆横着走!手掌万界灵铺,修炼资源滚滚来!魑魅魍魉随手灭,红线一牵定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