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09500000002

第2章

熬药的壶“咕嘟嘟”地响,满屋弥散着五味杂陈的中药。韩沫儒守着小炉子,旁边的短柴,如同一叠叠方便筷,齐整整地摞着。他捡起一枝,谨慎地添到壶下,火苗在他的控制下,烧得不急不躁不愠不火。

药是煎给村西头肖文戈的,他得了胃癌,韩家的这把药壶,把他在鬼门关外挡了三年。大医院都放弃了,韩沫儒却锲而不舍。在他的潜意识中,天下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有不会治病的大夫。

公鸡突然叫了,干脆而又嘹亮,打破了村子的寂静。韩沫儒推开屋门,天还一片漆黑。闺女韩瑞香家的公鸡,总是这么急,不等天光显亮,就扯起喉咙,没完没了地宣誓主权,非要告诉龙栖村的人,没它不行。

韩沫儒嘀咕一句,这瘟鸡,和主人一样,矫情。

闺女四十大几了,还常拗着他,他嘴上看不惯,心里却惦记,站在院里,踮起脚,望向闺女家。闺女爱熬夜,常睡懒觉,他曾无数次规劝闺女,“阴气盛则寐,阳气盛则寤”,闺女不听,只好任其辰时补亏。见到闺女家的窗还留在夜里,他才安心。公鸡白吵了,闺女没醒。

回到堂屋,继续熬药。家里的药壶上百把,每个壶熬啥药,都有讲究,不能乱了。还有熬药的柴,不同的药,火候不同,柴火也不同,果枝、槐枝、荆枝、稻草、茅草,各烧各的药。药性、药理,药与药的相辅相成、相生相克,都在火中融为一体。每一剂药,都是独特的世界,都有自己的熬法,其中的道理,韩沫儒说上一天也说不完。

西边的那间大屋子,是韩家药房,“嚓嚓”的碾药声,不绝于耳。孙子赵飞,比鸡还勤快,灯光下,正襟危坐,双脚有板有眼地搓碾棍。磙子在药船里钟摆般滚动,碾开了酸枣核,碾碎了酸枣仁儿,碾出了白白的药末儿。

韩沫儒戴上老花镜,眼珠子瞪得快要掉到镜片上了,一动不动地盯着碾碎的酸枣仁。忽然,他的脸阴沉下来,厉声说,走心了。

孙子吓了一跳,碾药是机械动作,自己的心思跑了,爷爷咋会知道?韩沫儒用拇指蘸出药末儿,指点着孙子,药是有心的,你三心二意,它就心猿意马,粉末粗细不匀,药效就不会天人合一。

孙子瞄了眼爷爷,提醒一句,药店有破碎机,只需几秒。

韩沫儒的脸沉得像何首乌,打断了孙子的话:想偷懒儿?

孙子的脸吓白了,连忙摇头。

爷爷的脸又恢复成慈祥的老人参,接着说,人有人格,药有药性,机器不通灵,粉碎了药魂儿,烫坏了药性,药劲儿不够了。孙子哦了声,如同每一次犯错,不等爷爷发话,背起了“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爷爷并没原谅孙子,让他接着背《金匮要略》。孙子早已倒背如流,仍不失耐心,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韩沫儒侧耳倾听,孙子虽然背得流畅,却像念经一般,显然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他嗅了嗅药味儿,又揭开壶盖看了眼,便撤了煎药的火,让药汤自然凉下去。随后,他又找出荆条篓,把小钢镐丢进去,准备背上药篓,上山采药,顺路把药汤送给肖文戈。

孙子背完了,抬眼瞅爷爷。韩沫儒眉头微微蹙起,张仲景的药理,需要用一辈子领会,光是会背,远远不够,毕竟是孩子,没有学会走心。于是,他板着脸说,背《庄子》。

孙子碾药的脚顿了下,困惑地瞅着爷爷,似乎在问:《庄子》和药有啥关系?爷爷的眼睛瞪在孙子的身上不动了,虽说没责备,却比责备更严厉,那意思在说,碾药是童子功,停一下就会少一分药性。孙子不敢怠慢,脚的力度和速度重新均匀起来。

爷爷说,人还有一种病,叫心病,庄子会治。

孙子不是亲孙子,十八年前,赵飞未出满月,就被韩沫儒抱进怀里,从此,没再分开。

那年,韩沫儒告别黑板,舍下语文书,退休赋闲。有了阔绰的时间,他开始从容地整理祖传的药方,重新验证各种中草药的药性,打算下半辈子活出个第二春。谁想到晴天落霹雳,遥远的哈尔滨传来噩耗,当包工头的闺女婿,被坠物砸死,女儿韩瑞香瞬间成了寡妇。

千里迢迢奔丧,遇到的事,比死了人还糟糕,除了工人追屁股讨薪,更难缠的是闺女婿养了个小的,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追到了殡仪馆,要生活费、抚养费、青春损失费,还要分家产,否则,甭想火化。闺女婿有几个闲钱烧的,趁闺女不在身边,生出花心。出了事儿,就露馅了。

工程不大,油水不多,靠大伙的辛苦钱滋润了小三儿,工钱没给,工头却死了,工人们红着眼睛找家属。闺女婿的烂事儿,亲家不认账,闺女不认可,工人们不依不饶,打成了一锅粥。闺女的眼里只有怒火,没有悲伤,反正人死了,向死人要去,携尸要挟,随便!反正我恨死他了,暴尸荒野,死无葬身之地,活该。

韩瑞香想,人死账烂,工人们丢了血汗钱,岂能认可。好在韩瑞香还有个垫背的,顺势一推,指尖顶向了小三儿,大吼一声,钱都在狐狸精手里呢!小三儿不仅无利可图,马上就要引火烧身,丢下孩子,扭头就跑。

整个殡仪馆,只有这个弃婴,完全彻底地为自己号哭。

这番乱象,韩沫儒既心酸又尴尬。小三儿跑了,赵家和闺女谁也不想养丢下的孩子,吵得一塌糊涂。趁着亲戚争论孩子往哪儿送,他抱起小赵飞,头也不回,径直奔向火车站,赶回了辽西走廊的山村。

一晃,十八年过去,赵飞长大成人,韩沫儒也快耄耋之年了。

祖孙俩前后脚出了院子。

孙子锁上大门,推着自行车,跟在爷爷身后。孙子在念高中,每周回来一次,给爷爷打下手,周一早晨赶回二十里外的县城。

韩沫儒抬头望向天空,天色由墨黑转向幽蓝,启明星愈加明亮。孙子说,饭焖在锅里,菜也洗净了,早点回。

每次回家,孙子总是做好早饭,再去上学。真是懂事的孩子,一丝微笑漾在脸上,藏在夜色里。韩沫儒觉得,这辈子最值的事儿,就是收养赵飞。开始那些年,乡邻们不断劝他,给孙子改姓,或者干脆叫他姥爷。他始终不同意,孩子本来就是赵家的血脉,何必隐瞒,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谁,来到这个世界不容易。他不能把韩家祖传的医术带进棺材里,早就把孩子的人生坐标立好了,就是张仲景。

孙子真争气,十七岁时,中医药的基本功,不亚于坐堂七年。

韩沫儒催孙子快上学,孙子不走,看到爷爷抱着药罐子背着药篓子辛苦,执意为爷爷分担。他迟疑一下,把药罐子交给孙子,接过了自行车。孩子腿脚灵便,自己老了,磕磕绊绊的,晃洒点儿药汤,药性就不准了。

微曦的天色里,一老一少的剪影,瞄着远方剪影状的山,行走在龙栖村的街巷。

正是霜繁露重的深秋,顶霜挂露,阴阳交替,药性恰好收纳于根茎中,正是采药极佳时。错过今天,便是一年,况且明年阳光雨露是否得体,春发夏长秋贮,能否恰到好处,尚未知晓,采药之事,不可懈怠。

韩沫儒几乎不从药店购置草药,不管多远多难,都到野地亲自采,顶多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和院里模拟野生状态,播下各种药材的种粒,让它们自由生长。这样下来,给别人的感觉,他们家杂草丛生,荆棘满院,如同多年无人居住的空壳房。

他讨厌种庄稼那样种药,药性本该天成,人工种植,施肥打药,除草灌溉,难免急功近利,催苗速成,黄连不苦,五味乏味,人参大如胡萝卜。长此以往,中医早晚亡于中药。

韩瑞香的家,在村子的中间。公鸡识得韩沫儒的脚步声,叫得更响亮,执着地呼唤太阳,像是喊他进院,也像命令阳光照亮他脚下的路。闺女家的公鸡,大概是村里唯一的公鸡了,村里的人越来越稀,自然,公鸡也会越来越少。即使还有那么几只,也成了伪娘,半哑不哑叫两声,一旦被闺女家的公鸡找到,准会啄个半死,那意思是,不会当公鸡就别叫。

闺女常带着公鸡,骄傲地结伴而行,一块儿花枝招展地张扬。

韩沫儒一生最大的憾事,是自己的两子一女,未能承袭祖业,木棍打折了好几根。十八岁了,十八反都背不准,更别说诊脉三字经了。真的把祖传的方子交给他们,还不得误人性命。好在赵飞天赋极佳,五岁能读古汉语,八岁能诵《本草纲目》,望闻问切,点点即通;各等草药,过目不忘。

两个儿子虽然学业未成,却不乏生意脑瓜,买进卖出,做出了名声,在城里住着大楼房,活得有模有样。唯一让他操心的是老闺女,对他抚养赵飞耿耿于怀,不断地索要钱物,想把他挤干拿净,没钱抚养小孽障。好在他有一技在手,求医者慕名而来,不至于山穷水尽。

宽容闺女,是看外孙女的面子,外孙女比赵飞大五岁,有个小大姐的样儿,对弟弟呵护有加。何况闺女也不是一无是处,为了外孙女,宁可守寡。可自打外孙女上了大学,闺女对他的责备变本加厉,还把手伸向了他的两个哥哥,让他们出资,在村里盖门市,开超市。两个哥倒也慷慨,老妹子留在村里照顾父亲呢,要啥给啥。

韩沫儒听得不顺耳,他腿脚硬实着呢,不需要别人照顾。劝说老闺女,人要有志气,不该向别人伸手。

女儿赌气地说,你若有本事,我就不向别人伸手了。

韩沫儒面沉似水,全县找不出比他还高明的中医了,还不算有本事?

女儿满脸的不屑,这么有本事,治好我妈了吗?

韩沫儒只得闭上眼睛,长叹一声,这是他一生的痛。孩子妈去世四十多年了,那时妻子临盆,他被扭送到公社的主席台,挂大牌子陪走资派。批斗会结束,刚赶回家,妻子产后大流血,银针用上了,中药也熬了,没管用,送到医院途中,气绝身亡。

挨批斗的委屈立刻全散了,总认为韩家世代名医,自己的医道也不悖祖先,不算高深,也够得上高明。可面对妻子的产后大崩漏,却脑子空空,束手无策,眼看着妻子撒手人寰。从此,他不肯原谅自己,宁愿鳏居,决不续弦,用一生赎罪、研医。

村子的西头,紧挨着京沈高速公路,一道涵洞横在肖文戈的家门外,这是村里上山的唯一通道。肖家高大的门楼,像守着涵洞的门神,让每一个上山的人感到心里发紧。

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昼夜不息,肖家的吵闹声也昼夜不分。肖文戈的儿子肖山林,几乎每天都借酒劲儿,炒爆豆般骂老爹和老婆。好在车辆的噪音大,掩盖了些吵骂摔打声,不至于让全村鸡犬不宁。

孙子把药罐放在肖家的大门石上,显然,他不想进院。孙子是有教养的孩子,这样的草包人家,即使再有钱,也诱惑不了他。

别看肖山林在村里凶得像藏獒,可一见到赵飞,立刻变得温顺了。赵飞在襁褓时,他是这样;长成大小伙子了,他还是这样。如此这般依然如故,还真不大符合肖山林的脾气。孩子刚到龙栖村时,肖山林亲眼睛,亲腮帮,亲屁股,喜欢得不得了,不断地和韩沫儒商量,孩子没爹没妈,送他当儿子。每一次,韩沫儒都烦得不得了。

每逢遇到赵飞在街上单独走,肖山林总是蹲下来说,叫爸爸,要啥给你啥。

韩沫儒非常生气,追上来,把孩子抱走。他要把孩子教成医圣,不是占山为王。

肖山林的媳妇不能生养,他特别渴望有个赵飞这样聪明英俊的儿子。

公鸡还在呼唤韩沫儒,声音远了些,声嘶力竭中,有了那么一点哀怨。韩沫儒对着孙子说,去吧,上学去。

孙子依然没动,目送着爷爷端着药罐子进肖家。没多久,爷爷出来了,显然,这个早晨肖家出现了奇迹,没再吵架,爷爷给肖文戈喂药很顺畅。赵飞跟着爷爷钻过了涵洞,向着山上走去。开始的时候,韩沫儒以为涵洞太黑,孙子怕自己走摔了送他呢。后来,孙子还往山上送,边走,眼睛边往上瞭望。他突然顿悟,孩子的父亲埋在了山坡上,爷爷再好,也代替不了父母,便说,去吧,去给你爸磕个头。

孙子像得到了大赦,推着自行车,撒野般向山上跑。

前不久,村里来了辆越野车,下来个穿着白风衣、风姿绰约的女人,到处打听赵飞爹的墓在哪儿。吉普车走的时候,墓旁堆满了菊花、祭品和香烛。

韩沫儒这才明白,孙子这次回家,肯定听到了风声,否则,碾药时,不可能那么心不在焉。

孙子大了,心思多了。他背着药篓子,独自向山上走,扎进一道沟壑,便坐下来,不去瞅孙子的背影。

风传来了远处一声凄厉的呼喊,妈——

同类推荐
  • 牵牛记

    牵牛记

    我快50岁了,脸皱得像一个擂姜钵,头发如同剪得稀烂的棉纱布,眼皮抹布一样老往眼珠子上罩,三颗牙也跟菜蔸被锄头铲动了一般,摇摇晃晃要倒不倒。我随时哪天就会一觉睡到阎王爹那边去。就算我被阎王爹的笔划漏了,再活10年20年,可再长有意思吗?政府不齿我,干部不齿我,邻里不齿我,亲戚不齿我,唱我的埋怨,念我的零碎,说我的空话,我成了什么?成了讨死万人嫌的臭狗屎,成了遇着就躲看见就避的烂肠瘟。我从36岁起就成了一个废人。一个女人没了男人不就等于废了么?一个好女人配个废男人不也等于废了吗?俗话说不怕天干,只要地润。没了男人,我这块地再润再湿又有何用?既不能长出高粱稻谷,也不能生出红花绿叶,地润只能长杂草,地湿只能生蚂蟥。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 空山,马草

    空山,马草

    本书收入作者的一系列名篇,《喊山》《天下》《黑雪球》《黑口》《黑脉》《天殇》《守望》等。作者本人与笔下女性息息相通,也似乎被这种奋斗和坚忍的力量所感染,理解她们的悲苦与不甘,抚慰她们的心灵创伤,不懈书写她们的故事。
  • 闪耀

    闪耀

    这是一个寻常的早晨。在朝阳中学的高三楼里,响起了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这是祁风扬担任物理老师的第八个年头。一如既往,他没有带任何讲义,也没有做任何课件,看似有些木然地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睡倒一片的学生,等待上课铃声把他们叫起来。“上课。”“起立!” “老师好!”“同学们好。”祁风扬说,“请坐。这节课是复习课,我们来回顾一下万有引力定律,然后完成相关习题。”
  • 局部地区阴有阵雨

    局部地区阴有阵雨

    老了就是老了,哪有枯树长出嫩芽的?牛刚就长出嫩芽来了——别人老了掉牙,他却长了两颗新牙。夫人吴影一边把眼睛递到牛刚的嘴边,一边像看国宝那样鉴赏着,笑得前仰后合。很多人退休后,眼光暗淡了,腰板弯曲了,没老的老了,老的更老了。可牛刚却像打春的天气,阳气上转,老树新枝,旧貌新颜。这一点,他的夫人吴影体会最深——牛刚在任时,吴影像侍候大孩子似的,三天喂药两天打针;可退下来后,这头老牛,血压正常了,病也没了,真的成了能拉套能爬坡的老黄牛。吴影偷偷地对她的知心小姐妹:你有意思吧,我们老牛返老还童了,白天忙一天,晚上还不让你睡个消停觉。
热门推荐
  • 通灵游戏

    通灵游戏

    我一直难以忘记发生在猿岛的那件事,因为它实在太不可思议了。那是在1980年的秋天。说实在的,1980年对我来说真是个奇异的年份,我遇见了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最匪夷所思的就是那年秋天我亲身经历的杀人事件。那年刚入秋的时候,我渐渐厌倦了所有简单无趣的贝斯练习,兴趣转向时髦的管乐器。说来也巧,有个朋友为了躲债要出门一段时间,就将他的阿尔特萨克斯管寄放在我这里,于是我终于有机会学吹萨克斯管了。
  •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2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全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三国演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囊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外交、兵法、权谋、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书中描写的四十多次战争,场面波澜壮阔,鲜活生动,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军事知识和战争经验。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犹如在历史广阔的历史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 许你一世温柔

    许你一世温柔

    他们,本是一对相爱的冤家,却因一些事,让公司损失惨重。他们,越吵越恩爱,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公司却因此损失更严重,让别的公司有了可趁之机,当知道时,为时已晚。当两人回头时,公司已易主。此时,两人才停止了针锋相对,同仇共敌。可是,一无所有的两人,要拿回公司是谈何容易?
  • 寒式专宠

    寒式专宠

    她独居小镇,悠闲自在。他却无意间闯入她的生活,然后一切便由不得她控制了。冷先生用尽一切方法,只想留下他的青青子衿。
  • 阳台是什么地方

    阳台是什么地方

    阳台。没错,我要说的就是它。阳台,看起来像一个多余的物件儿,从一块方块形状的单元中,也就是我们的住宅中脱凸而出,一个多余又无法切除的器官;或者,像一个展翅欲飞的欲望?我常常忍不住观望那一套套、一个个房屋的这个部位,那最明显也最易被忽略的角落。在A市冬天的一场大雪到来之时,春光舞团的录取通知书也到了。我的兴奋只维持到第二天报到的第一分钟,接着,我就遭受了颜面扫地的重创。这重创,缘于一记响亮无比的大巴掌,而这记大巴掌的实施者,正是我的母亲。
  • 杜涯论

    杜涯论

    杜涯是在黑暗中写作的一位诗人,因为她的写作常常像是幽暗的世界里闪烁的星火,那样幽微、孤绝,但又隐隐发散着一种凛然的浩瀚之气。杜涯自述:“2002年秋天,我看到了宇宙的黑暗。早在1999年秋天,我看到了物质的最终崩解和消失,我感到心中的某种东西在轰隆轰隆地坍塌:我所信任的大自然,我一直相信那永恒不变的永不会消失的大自然,原来终有一天是要消失的,不存在的。”她的诗歌总是从具体的事物、身边卑微的事物出发,但仅仅是出发,然后她就引入了自己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问,展现尘世精华的、缄默不语的挽歌世界与无法摆脱的终极困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们的余生暖又暖

    我们的余生暖又暖

    “可可,跟我结婚你愿意吗?”暗恋多年的对象忽然跟自己求婚,于是苏可可婚了!不喜欢我?不爱我?没关系,先嫁了再说,女追男隔层纱!信心满满的苏可可开启她的追夫之路。婚后他处处护着着她,但却无关爱情。一份录音曝光,人人都说她为了嫁入顾家而不择手段的蛇蝎女人!提出离婚不同意?苏可可找人演一出出轨的戏码逼迫顾远衡签下离婚协议,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出现在酒店的会是她的老公?计划失败,心冷的苏可可采取了分居策略。平日忙的日夜颠倒的人,却像个跟屁虫似的,看到她跟异性吃饭,不要脸的黏在身边霸道的宣示他的主权。看到有人给她送花,幼稚的将她办公室都堆成了花海!顾先生说,他这辈子就没想过离婚两个字!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