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2100000006

第6章 门前打谷场

饱经风霜老态龙钟的老屋的门前,有个同样饱经风霜老态龙钟的打谷场。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场面,虽然不知经过了多少回修葺,可还是有点儿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打谷场四围的场边犬牙交错,生满杂草,一簇簇紫荆、刺槐、酸枣棵子,东倒西歪地长在杂草丛中。一只碌碡胡乱丢在打谷场的东南角,碌碡的木框已朽,转轴部分的铁件也生满黑红铁锈。随便扔在打谷场边上的碾碎了的秸秆、糠皮,早已让群鸡刨得一片狼藉,风一吹来,直眯人眼。

打谷场北边的那棵古槐,也许比打谷场更古老,半边树干已空,伤心地裸露着黑黢黢苍老的身躯,令人惨不忍睹。尚有一根树枝顽强地歪歪地伸向天空,树枝上飞飘着的几片嫩嫩的绿叶,给这里衰敗颓废的老屋和打谷场唤来一丝生机,昭示着它们曾经有过的辉煌,打谷场坐落的位置还算不错。迎面是高高的崇山,不大不小的清水河从崇山脚下打谷场边的山沟里淌过。背后是峻山,打谷场和老屋就生在峻山的一面山坡上。一条小路从老屋门前伸出来,在打谷场西边绕过而后折而向南,越过清水河,继续试探着前行,忽然钻入一片枣林委蛇远去。打谷场东面是老屋的邻居,但不知是何缘故,都建在低洼之处,站在打谷场边可以看到各家的屋顶。

每天,东边的天上露出鱼肚白,住在打谷场周围的村民便荷锄去南山劳作。他们从老屋门前经过,绕过打谷场,慢慢消失在西边那片栆林里。

奶奶起得最早。挎只柳条篮沿场边小路蹒跚而行,去山里为家里人挖野菜。

打谷场最繁忙热闹的时候是在三夏的麦收时节。村民们将自家成熟了的庄稼收割回来,一担担跳到打谷场上,太阳便火辣辣的灼人。村民们顾不了这些,只管急急忙忙收打粮食。碌碡滴溜溜地绕场转着,碌碡底下便发出“噼噼啪啪”急促的声响。一个个扬场用的簸箕“呼呼”地翻飞,碌碡碾好了的麦粒和着麦壳和灰土扬了出去,迎着微风飞起来,麦粒跟着麦壳和灰土落在地上,一下子便分了开来,“泾渭分明”。

女人们送饭来了。一只瓦罐,两只黑瓷大碗,撂在古槐树下。不用招呼,不用说话,便知道那是谁家女人。男人光着膀子,大步流星地走过去,拉下肩头上搭着的毛巾抹一把汗,抓起大个儿菜饼子“吭吭”吃起来。女人站在一旁眯着眼不错眼珠地看。男人不知道女人在看他,只管“吭吭”地吃。

奶奶从来不进到打谷场里面去。老屋门前打谷场里,没有我家收割回来的一棵庄稼,那一堆堆粮食里,也没有我家一粒米。那时候,爷爷在外给人家放羊,伯伯给地主扛长活,父亲还小,给人家打短工。奶奶每天从打谷场边走过,进山挖野菜,挖回来的野菜,便是全家人充饥填肚惟一饭食。

没有人知道,奶奶从场边走过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情,但人们都记住了,她从打谷场边低着头走过时匆匆的身影。

后来的日子渐渐好起来。闹土改,分田地,我家也有了自己的耕地,打谷场上也有了我家收割回来的庄稼。

然而,每天,东边的天上刚刚露出鱼肚白,打谷场边的小路上便依旧会出现奶奶的身影。挎只柳条篮蹒跚而行,去山里挖野菜。

白天里,打谷场上也有了奶奶的身影,只是一个劲儿地忙,放下簸箕又拿起笤帚,放下笤帚又抄起木锨。她高兴,她开心,她家锅里有食粮了。

收完庄稼,热闹的打谷场慢慢平静下来。平静的打谷场上又有了奶奶的身影。端个簸箕满场走动。俯下身子,或蹲在地上,一点点扒开碾碎了的庄稼秸秆,轻轻捏起下面一粒粒落下的粮食。有时连粮食带土抓起一把,放在嘴边吹,吹跑了土,留下了粮食颗粒。一不小心眯了眼,眼里淌着泪,脸上却露着开心的微笑。

然而,这开心的微笑,在老人脸上并没有停留多久。先是扛长活的伯伯在外村参加土改,离开老屋在外村落户,接着便是母亲带着我离开爷爷奶奶,去随转到地方工作的父亲一起生活,热闹和美的一家人,忽然间,只剩下孤零零两位老人。

多少年之后,年逾八旬的老母亲说起那时候的情景,饱经沧桑的两眼噙满泪花:

“我带你离开了老屋,你奶奶天天夜里,呼喊着你的乳名嚎啕大哭。她想你呀!想得都快发疯了。打谷场四周的邻居夜夜都能听得到,听得他们都不住地抹眼泪。”

去年,我也有了孙子,母亲这话的份量和内涵,只有这时,才真正切实体会得到。

此时此刻,正在书写这段文字的我,只有泪水和着墨汁一同跌落在铺展的纸上。

小时候一年的初冬,那年我大概十岁,跟父亲回过一次老家。

爷爷奶奶早已过世。我家的老屋村里已做烤烟仓库,后又分配给五保户居住。长年无人修葺,老家院的大门东倒西歪,破败不堪,老屋经年烟熏火燎,摇摇欲塌。场边那个古槐早已不知去向,门前打谷场冷冷清清,寒风吹来,卷起场上谷糠,挟裹着灰尘飞起,直扑人脸。

我和父亲借住在老邻居家里。半夜里醒来,突然发现睡在旁边的父亲不见了,急忙爬起来走出院门。

一弯残月悬在东边的天上,四下一片淡淡的清光。

残月清光之下,远处的大山,愈发显得高大而神秘,近处的房屋树木,突兀显得冷峻而诡异,清水河水流淌的“哗哗”声清脆响亮,却令人身心一阵阵发紧。

朦胧之中,我看到打谷场东南角碌碡上,面对崇山端坐一人。一眼认出那是我的父亲。

冰凉的碌碡也许早已冷冻了他的筋骨,寒冷的山风也许早已吹透了他身上薄薄的遮寒衣,湿漉漉的露水也许早已在他头发上结霜。

他端坐着,一动不动。

半夜三更他坐在这清冷的打谷场上做什么呢?

残月淡淡的清光,照不亮黢黑深邃的大山,照不亮平整光净的打谷场,也照不亮我幼小的心灵。

我实在想不明白,便坐在门槛上呆呆地看着他。

多少年之后想起那时的情景,我才明白:这里是他成长生活的地方,是他打小给人家打短工天天走过的地方,是他十八岁辞别老人投身八路的地方,是他第一个儿子出生的地方,也是他给我那苦命的奶奶爷爷送终的地方。时光如梭,几十年过去,两位老人没有了,老槐树枯死了,老屋要倒了,打谷场老态龙钟面积越来越小了,换了谁,谁能不心潮澎湃、伤感万分呢!

如今,父亲也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年前的那场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他带着对小山村的眷恋,带着对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的两位老人的思念,带着对老屋和门前打谷场美好前景的憧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按照他的遗嘱,将他安葬在爷爷奶奶的坟的旁边。受了一辈子苦的父亲将永远陪伴在受了一辈子苦的爷爷奶奶的身边。

前不久,我们给爷爷奶奶重新立了碑。写碑文的时候犯了愁。这个大家族人太多了,孙子辈的一大帮,重孙子辈又一大帮。石碑上占不下,咋办呢?后来有人出了个主意,石碑的正面写碑文正文,另一面写立碑人,这才算勉强破解了难题。不过,我想,爷爷奶奶和父亲如果知道立碑立出了这样的问题,说不定会高兴得哈哈大笑呢!

我家的祖坟离老屋和打谷场不远,沿村街走过去一小会儿便到。清水河从老屋门前打谷场边流过,又流到这里来,静悄悄地从我家祖坟旁边淌走。我想,沉睡在这里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如果想回去看看,肯定是很方便的。

我也常常想回去看看,看看老屋,看看老屋门前打谷场,站在打谷场上,看巍峨的崇山,看打谷场西边无尽头的栆林,看打谷场东边邻居家的屋顶,看打谷场边山沟里清水河清凌凌的河水。

然而,这么多年,我竟然没能回去过,想起来便十分自责。不过,老屋和打谷场一直存在于我的心里。那是极其珍贵的一幅美妙的图画,又是格外稀奇的一件瑰丽的珍宝,更是浸透着浓郁情感的一个灵魂与生命的情结。它会永远深深地珍藏在我的心底。

2009年清明

同类推荐
  •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是一本记叙俄罗斯文学在白银时代出现的一些流派以及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全书分为八章,介绍了流派风采,集群精神,个性姿态,抒情风韵等内容。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这部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南方工业生活气息,有着厚重的乡土情怀,工业生活气息来源于作者在南方多年的漂泊经历,乡土情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赞歌和怀旧,而是深入到当下乡村生活的内部,对工业时代下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神肌理和生存境况的剖析。
  • 胶东白人集中营

    胶东白人集中营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群岛上事尽周末劝夜酌岛民正浸在晨梦中,忽被一阵阵惊心动魄的巨响和刺耳的飞机呼啸声震醒。正在度假的、有经验的驻地军人纷纷跑出营房,朝太子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奔去……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疯狂而又惨烈的场面:在灰蒙蒙的空中是兽性发作的不明国籍的飞机,战舰在阴沉沉的海面上爆炸,值班士兵在滩头狼狈逃窜……
  • 《源氏物语》在中国

    《源氏物语》在中国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陆先生,隐婚请低调

    陆先生,隐婚请低调

    闪婚之初林晴诗以为未来生活处处皆玻璃渣。朋友背叛,事业低迷,绯闻缠身,世家针对,不想连累陆大神,动和离念头的她才明白:何为请神容易送神难。A计划:完美尝试融入对方讨厌的类型,试遍后——结论,“他没有讨厌的类型,除了我。”B计划:“每天作妖,事事都挑。”比如,针对他钟意的越野,“底盘太高,不方便。”然后,他当场换车。比如,回到楼下不进电梯,“太挤,空气不新鲜。”然后,他背她回了12层。最后连陆大神都学会了花式作妖的技巧,“体检医生说我胃不好,只适合娶你这种世家千金吃软饭。”懵呆小林:“……”C计划:“分清财产,一拍两散。”眼见即将还清请他帮忙代缴的一季度商铺租金,即有噩耗传来——“林小姐,你先生垫资帮你把本层商铺整齐活了。”清算之日遥遥无期,气鼓鼓的林晴诗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巷子里堵住他质问,“陆语凉,你到底要怎样!”“你属于我,或者我属于你。”“……”我喜欢你,路遥而无求归期。
  • 重生之女配的逆袭

    重生之女配的逆袭

    前世学业成渣的夏梓晴被人陷害致死华丽丽的重生到十年前。上辈子因自卑而胡作非为的夏梓晴过的稀里糊涂,把心如蛇蝎的堂姐当成女神,却对身边对自己好的男神视而不见,还误会他要抢夺属于自己的东西。重生一次,谜底揭晓,她要逆转所有人对自己的偏见,顺手虐虐贱男渣女,全当娱乐自己了。男神:其实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你……夏梓晴:尼玛,果然是个阴谋!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步兵凶猛

    步兵凶猛

    老兵不死,仅仅退隐我把记忆永远留在了军营。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喝上一碗烈酒,让沸腾的热血在这些粗燥的文字里面目狰狞地奔突——这是一个兵的故事,更是我千千万万个战友的故事。所以,请举杯豪饮,在微醺之中,容许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
  • 梦至虚幻

    梦至虚幻

    做一个很长的梦是怎样一种体现?会现实梦境分不清吗?会依恋梦中情景,梦中人吗?一个奔四的大龄女青年,做了一场心脏手术,睡了很长的一觉,两觉......做了很长一个梦。到底是怎样一个梦?梦里经历了什么?
  • 一人之江湖术士

    一人之江湖术士

    “叮,你的新手大礼包已到,是否接受”“亲,首充一百送神秘大礼包一份哦”王玄一面震惊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一面破口大骂道“干,好歹给老子件衣服啊!!!”ps:一人之下的同人小说,有点慢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契约道侣

    穿越之契约道侣

    我心中有剑,可斩天下人;我魂中有碑,怜悯亿万万众生;我碑中有恶鬼,怨天怨地怨苍生!穿越修真界,叶惊云再现战神之风姿,战天战地战苍生,斗人斗鬼斗仙魔。讲真,我是为了报仇来的,我想好好修真,你们这是几个意思,要给我个好岳父,塞个媳妇啊,我受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