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1300000021

第21章 畅想——挫折——爆发(1)

巴金兴冲冲地到法国“寻梦”,从出发到回国不足两年,最初的设想全部落空。他之所以匆匆归国,主要是家庭经济拮据,无力支持。巴金曾说过,到法国不久,“我就听到家里破产的消息,因为家里无法再寄学费来,我便停止了正式学习法文。”以后的留学生活一直是在经济紧迫的状况下挣扎,这无形中在他心上又多了一层重压。但是,尽管如此,在法国的两年巴金并没有虚度。在这里,他接触了新的世界、新的潮流,结交了新的朋友——其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平民也有出色的革命者;在这里,他近距离地“聆听”了“法国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开始具有世界性的胸怀和眼光;也是在这里,他经受了过去不曾有过的生活磨练,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并获得了一个在后来的创作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生活宝库。在法国两年的留学生活已深深地融进巴金的生命之中,成为他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巴金以后的全部生活和创作都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巴金留学法国的直接收获自然是《灭亡》。这本书为巴金打开了创作的大门,从此他便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8年8月初,巴金把《灭亡》的书稿寄出之后,继续在沙多—吉里小城住了一段时间。那时学校正放暑假,十分清静。巴金刚读过左拉的著名长篇小说《酒馆》,接着又读了他的另外两部长篇《萌芽》和《工作》,深深被吸引,因而一连几天他都很有兴致地向朋友们介绍左拉的连续性故事。其中一个安徽的朋友在此之前刚刚读过《灭亡》的书稿,便带笑问巴金:“是不是也想写有连续性的小说?”这个多半出于无意的提问,给了巴金一个强烈的刺激。他后来回忆说:“他也许是开玩笑,然而这对我却是一个启发。这以后我就起了写《新生》的念头。故事倒还不曾认真考虑,书名却早想好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人死了,理想还存在,会有新的人站出来举起理想的大旗前进。那么《灭亡》之后接着出现的当然是《新生》。我在那些日子里想来想去也跳不出以上的范围。《新生》里应当有些什么人物,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有一个人是少不了的,那是李静淑,我在《灭亡》的最后就预告过她的行动了。”从这时开始,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巴金一直沉浸在这个想法里,从沙多—吉里到巴黎,到马赛,到归国的海船上,他像着了魔一样,一直在读左拉,在构思他的“长篇连续性小说”。他说:后来我从沙多—吉里到了巴黎,在巴黎住了一个时期,又看了好几本左拉的小说,都是收在《卢贡—马加尔家族》这套书里面,讲两家子女的故事的。从那个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都是这样:多读了几本小说,我的手就痒了,我的脑子也痒了,换句话,我也想写小说了。在那个短时期里,我的确也写了一点东西,它们只是些写在一本廉价练习簿上面的不成篇的片段。我当时忽然想学左拉,扩大了我的计划,打算在《灭亡》前后各加两部,写成连续的五部小说,连书名都想出来了:《春梦》、《一生》、《灭亡》、《新生》、《黎明》。《春梦》写杜大心的父母,《一生》写李静淑的双亲。我在廉价练习簿上写的片段大都是《春梦》里的细节。我后来在马赛的旅馆里又写了一些,在海轮的四等舱中我还写了好几段。这些细节中有一部分我以后用在《死去的太阳》里面,还有一大段我在三年后加以修改,作为《家》的一部分,那就是瑞珏搬到城外生产、觉新在房门外捶门的一章……我在十月十八日早晨到了马赛,准备搭船回国,下了火车赶到轮船公司去买票,才知道海员罢工,往东方去的船一律停开。我只好到一家旅馆里开了房间,放下行李,安静地住了下来。这样一住,便是十二天。……我在贫民区里的中国饭馆吃饭,在风景优美的“美景旅馆”五层楼上一个小房间里读(其实是“看”)左拉的《卢贡—马加尔家族》,整套书中的二十部长篇我先后读过了一半以上,在马赛我读完了它们。我不相信左拉的遗传规律,也不喜欢他那种自然主义的写法,可是他的小说抓住了我的心,小说中那么多的人物活在我的眼前。我不仅一本接一本热心地读着那些小说,它们还常常引起我的“创作的欲望”。在等待轮船的期间,我只能写一些细节或片段,因为我每天必须把行李收拾好出去打听消息,海员罢工的问题一旦解决,我就得买票上船,否则我会在马赛老等。然而我的思想并不曾受到任何的限制。我写得少,却想得多。有时在清晨,有时太阳刚刚落下去,我站在窗前看马赛的海景;有时我晚饭后回到旅馆之前,在海滨散步。虽然我看到海的各样颜色,听见海的各种声音,可是我的思想却跟着我那几个小说中的人物跑来跑去。我的思想像飞鸟一样,在我那个隐在浓雾里的小说世界中盘旋。我有点像《白夜》里的“梦想家”,渐渐地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小小世界。《春梦》等四本小说的内容就这样地形成了。《春梦》写一个苟安怕事的人终于接连遭逢不幸而毁灭;《一生》写一个官僚地主荒淫无耻的生活,他最后丧失人性而发狂;《新生》写理想不死,一个人倒下去,好些人站了起来;《黎明》写我的理想社会,写若干年以后人们怎样地过着幸福的日子。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段日子里,年轻的巴金真是陷入到文学的迷狂之中。他的“创作的欲望”像火一样在胸中燃烧,奇异的想象和宏大的构思纷至沓来,他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世界”,他的种种幻想像飞鸟一样在那个“隐在浓雾里的小说世界中盘旋”,似乎接下来一步就可以跨进那迷人的艺术宫殿,攀上辉煌的顶峰。显然,巴金在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是带着几分感喟,也带着自嘲。他后来曾不止一次地引用苏联作家爱伦堡的话说:一个人20岁成为作家是一件不幸的事。因为他的生活经验还只有那么一点点,而且多半还是自然形态的,没有经过认真消化,没有经过艺术熔炼,所以还很难写出好的艺术作品。巴金尽管有出色的文学秉赋,有曲折多样的生活经历,但毕竟还只有24岁,虽然已经走过许多路,但走得太匆忙,还缺少细细的感受和升华的过程。《灭亡》的产生,在一个短时期里使他陶醉,因而就有了那种想一下子写出5部连续性小说的梦想。这也便是爱伦堡所说的,一个人20岁成为作家的“不幸”。因此也不难想象,在前面等着巴金的首先是什么。

回国以后,巴金本来是想立即全力投入创作,依次写出他的5部连续性小说,但是却没能如愿。他没有能够按自己的设想写出《春梦》和《一生》,心里非常焦灼,反复地翻看在法国和在轮船上写的那些札记和片段,想从中找到线索,得到启示,却毫无着落,一筹莫展。这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在这期间,《灭亡》在《小说月报》连续刊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也不能给他多少鼓励。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创作才能,甚至“完全丧失了信心”。

其实,如前所说,巴金回国后在创作上所遇到的挫折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而怀疑自己的创作才能,丧失信心,也不难理解。

这是许多青年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些作者遇到这种情况便知难而退了,以致改弦易辙,另谋出路,从此便与文学割断联系。而巴金不然。他同文学的姻缘太深了,虽然碰了钉子,却并不认输,更没有放弃。当他在创作上遇到困难,感到实在写不下去的时候,便转向翻译——这实际上是走了一条迂回的道路,他说:对于创作,“我还不曾灰心断念,我借翻译来练习我的笔”。

同类推荐
  • 蒙哥马利传

    蒙哥马利传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被誉为英国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1887年11月17日出生于伦敦肯宁顿区的一个牧师家庭。其祖父罗伯特·蒙哥马利是军校出身,19岁时被派往当时被英国殖民化统治的印度任职,他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冷静机智,当印度发生起义时,罗伯特凭借沉着的心理素质和巧妙的智慧很快就平息了事端,这让英国国会对他大为赞赏,将他提升为旁遮普省的副省长,直至罗伯特·蒙哥马利以爵士爵位返回英国为止。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天才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热门推荐
  • 我这一辈子 正红旗下

    我这一辈子 正红旗下

    《我这一辈子》和《正红旗下》均为老舍小说代表作品,极具代表性,读者可以充分领略到作者对当时世界忧愤深广的讽刺与批判,温婉戏谑的幽默与自我解嘲,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
  • 宠后重生纪事

    宠后重生纪事

    上辈子一不小心荣登皇太后的高位,却死在了最信任的人手里。好不容易有个重来的机会,谢瑶光说什么也要改天换命,这辈子决不当什么劳什子的皇太后,她要稳坐皇后之位,陪萧景泽君临天下。只是夫君,你不想娶我是几个意思?谢瑶光愤愤不平,却听得那人轻声在耳边道,阿瑶,予你半壁江山为聘可好?
  • 你的世界,星光如初(上)

    你的世界,星光如初(上)

    超人气少女组合成员凌影原本爱情甜蜜事业顺利,然而,演唱会前后台的一幕让一切就此颠覆。好友兼搭档萧萧竟然依偎在自己男友的怀里!昔日好友反目成仇,萧萧步步紧逼,抢夺了她的创意和单曲,一意单飞。萧萧凭借单飞专辑一炮而红,人气更胜往日,而曾同组合的凌影则被压得暗淡无光。经历了愤怒、伤心、绝望后,凌影决心要重获新生。在品优娱乐总监陆瑜的帮助下,凌影转战陌生、但更有持续发展前景的影视圈,从零开始。同行的竞争与不屑,导演的讽刺,记者的刁难,演技的磨练,票房与口碑的压力……凌影的“重生”之路步步艰难。这条荆棘丛生的演艺之路,凌影究竟能走多远?这个世界始终万众瞩目,星光璀璨,而属于她的那片星光,是否依旧如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为宿主后天道见了我都跑

    成为宿主后天道见了我都跑

    夏子欺成为宿主以后干了不少大事,具体如下。系统:宿主你要去哪?夏*校园女神*子欺:去商场当霸总。系统:……所以顺便包养了女配!?宿主你又干嘛?夏*第一美人*子欺:去敌国弄权术。系统:……任务只有好好活着。宿主你往哪走?夏*丧尸皇者*子欺:去基地救人类。系统:宿主,我们做任务就行,这些跨剧情的不用,天道会崩的!夏*本尊*子欺:哦,是么。天道,我问你个事儿。天*怂包1号*道:没意见,先走了,好好玩,不用送。真的不用送!!!夏*认真*子欺:……我真的就想问你个事。同僚嘲讽,天道暴怒。天道:再笑,再笑,再笑下一个就轮到你,后面的号码留着呢!#只是不想当瞎子,戏份怎么那么多。#ⅰ有CP:全能眼盲清冷女神*单纯简单无欲男神ⅱ无肉:自行想象就好ⅲ恋爱:结局恋爱,恋爱情节自行想象
  • 他生而耀眼

    他生而耀眼

    有一种人,生而耀眼。在别人眼里,江寂辞高冷在林妩眼里,没有人能比他更温柔。那个只对她笑,只对她露出虎牙,会摸她脑袋的男人,只有江寂辞。“江寂辞,我依旧……”喜欢你江寂辞:“很巧,我也是。”
  • 书里跳出个小世子

    书里跳出个小世子

    热血赶稿少女VS书里跳出的痴情小世子,一段鸡飞狗跳的同居爱情!家里蹲少女徐知意靠着自己写的一本古代言情小说一炮走红。在遭遇了告白时被当众嘲讽的她不再相信爱情,便把所有理想型男友的描述倾注在了她的小说男主角谢云丞身上,而她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会被这位男主角敲响房门。徐知意一边要带领这位活在古代的小世子熟悉现代生活,而另一边,当她写完故事结局,就意味着谢云丞必须离开。往日种种浮现在她脑海中,谢云丞慵懒的眉眼,迫不及待讨她欢心的小动作,不明白现代器械时露出傻乎乎的笑容。这一切,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于她而言,已不再是小说里的虚拟人物,而是心底最难以忘怀的存在,是梦里千万次回眸的不舍。
  • 总裁,强扭的瓜不甜

    总裁,强扭的瓜不甜

    “我要离婚!”严温夏受够了头上的那抹绿。便宜前夫嘲讽她不识好歹,各种羞辱,“谁还会要你这种离过婚的女人?”接盘侠傅大总裁,默默接盘,还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一把揽过她,霸道地宣布,“这个女人,我要了。卡你刷,债我还,仇我报。”严温夏欲哭无泪,她可以拒绝吗?
  • 放开你我不愿意

    放开你我不愿意

    从未想过放开你但愿你的岁月,我能参与其中
  • 陆生有幸:男神,点个头呗

    陆生有幸:男神,点个头呗

    某日,陆红颜画完稿后发现自家竹马在书房练字,观摩了一会儿忽地诗兴大发,从男人手里抢过毛笔就开始唰唰唰:宽肩窄腰大长腿,苏音美颜禁欲系,文理全才厨艺棒,打架够人喝一壶。写完不过瘾还在最上补了一行:陆生有幸。男人不在意她那首乱七八糟的打油诗,却对最后那歪歪扭扭仅能勉强能认出的四个大字很感兴趣,不但另取新卷重新誊写,写完后还挂在了书房最当眼的位置。陆红颜看了眼,撇嘴:不要脸。这种时候不是该写“池生有幸”来哄媳妇的吗?事实上池教授哄媳妇向来简单直接,手一拉头一低,直接把人困在书桌前亲得喘不过气。【她觉得他是她的三生有幸,殊不知她更是他的三生有幸,最后能走在一起,便该是陆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