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400000022

第22章 二哥轶事(2)

1927年初,当了我们房子的王老三来找我妈,我们叫他三哥。他家哥四个分家,他分到一块场地,由于没钱盖房才当了我家的三间房住着,我家留了一间小东耳房放家具。他家有四口人,夫妻俩有一儿一女,女儿比我大两岁,儿子才两岁,小名叫江尔,长得红红胖胖、挺俊的,招人喜爱。胡同里的人都喜欢他,逗他玩,谁知他得了气管炎喘不上气来,活活地憋死了。他妈哭得死去活来,总觉得他还活着。年轻的妈妈很害怕,晚上不敢进屋。所以三哥找我妈商量,请我们搬回来同住,房钱不要,主要是跟他妻子做个伴儿。也为我们好,把两间正房的西套间(她儿子死在里头的)让我们住,他们住一间正房,打通了我们放东西的耳房当外屋,可以做饭,院子两家合用。搬回自己家当然高兴,房子大了,比奶奶的小东屋暖和多了。但妈妈考虑得很多,怕孩子小,不懂事,一块儿玩打起架来,影响了大人间的关系,伤了和气……三哥就大包大揽地向我妈保证:“老婶子,你就放心吧,尽管搬回来同住,不会有什么事发生,就是孩子们之间有个什么口角,也不会伤了大人们的和气。她们有什么不对,您尽管说。有什么事我兜着,别想那么多了,就回来吧!”三哥知道妈为人善良厚道,都是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让别人吃亏。三哥再三邀请,妈才同意搬回来住。妈一再告诫我们兄妹:“没有什么事别老去三哥家玩,玩也别待时间长了,怕人家烦;别动人家的东西,别吃人家的东西。我们的住房现在属于人家,不要招惹人家,我们是沾了人家光的。”还告诉二哥:“三哥叫你帮什么忙,你勤快点儿,好好干,别出错。住在一起,打扫院子的活儿多干点儿,要有眼色,人家干活儿,别什么都虎着去看,妨碍了人家”。我们兄妹懂事,三哥家人也好,所以两家相处和睦。三哥在外头做过事,阅历较多,也受过苦,挺同情我家的遭遇。

由于连年战争,百姓们都穷了,很少有人雇妈妈做衣裳,二哥的买卖也不好做。三哥看二哥手巧,人又老实,就给二哥介绍了学徒的事。他的好朋友住孟家蒲村,干白铁工,就是做壶、氽子、漏斗等,连同修补手艺,人很好,叫孟老厅,家离这儿不远,赶孟家蒲集就可以去看看他。

当学徒的在师父家吃住,三年不给工钱,三年期满出师,可以自己干活儿,师父给一套活样(做各种物品的尺寸样子和工具)。我们全家都很高兴,真是喜出望外,可遇到好人了,不仅给二哥找了活儿,还是学手艺的。那个年代对有手艺的人都高看一眼,在市面上也吃得开,受人尊敬,将来出师了还可以养家糊口。生活有指望了,妈也很高兴,儿子学徒,一可以吃饱饭,二可以学手艺。当时学这样手艺的人不多,可农村中需要用水壶、氽子、吊子、快壶、小桶的人很多,要修的人也多,妈一口答应下来,商量好到孟家蒲赶集时带二哥去。

谁知世事难料,二哥去学徒,妈什么都准备好了,穿戴的衣裳、鞋袜也准备全了,就等明天跟三哥去了。晚上三哥过来说:“老婶子!东才的事让吕文给踢了!”第二天,三哥去问孟老厅,孟支吾着说不出什么来,三哥说:“够朋友,实话告诉我,否则我不客气!这不是耍人吗?”孟师父最后说:“他叔伯哥哥吕文说这人靠不住,你需要花十吊钱办的事,他敢花你九吊钱……”三哥马上大包大揽地说:“你我相处不错是朋友,吕文也是你朋友,你相信谁你看着办。我介绍的这孩子要是出了一个子儿的事,你找我,我全兜着。你甭听那些废话。”在三哥的担保下,我二哥终于去学徒了,母亲觉得可有盼头了。吕文丢了面子,又在朋友面前说嘴:“别看他刚来干得不错,日子长了看吧!”二哥由于从小生活条件差,常年吃不饱,身体发育差,个子较矮,单薄瘦弱,但人挺精神,干活利索。为了学好这门手艺,二哥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苦干实干,心甘情愿地受人家的剥削与压榨,为了使母亲和家人放心,受了苦从不诉说。他不大点的小人,挑着百八十斤的担子,两头经常会蹭着地皮,他不气馁,自己想法子把要装的东西都装好,把绳子拴短点儿,使自己挑着合适。二哥逢集就挑着担子跟着掌柜的孟老厅赶集卖货、修理物件。完县城逢五、排十为小集,逢三、八为大集,十天就四个集。到了县城摆摊子卖货、修理旧货,找掌柜修活儿的人挺多,因为他的手艺还不错,很挣钱,掌柜的对二哥的人品和工作都挺满意。

他们师徒俩逢集时天不亮就起来,吃了棒子面白粥就出门走十华里到了集上,市场上还没有多少人,掌柜的就给二哥钱,先让他去吃饭,然后再回来摆摊做买卖。说是学徒,旧社会所有学徒的都一样,教你干活儿的时候少,平时拿你当佣人使唤。早上起来先端尿盆,再洗手点火做饭,烧开水后下棒子糁(玉米磨成碎粒也叫棒渣面的),往火里添柴火,用小火煮着粥,接着就打扫房子、院子,放好饭桌,等师父、师母起来,赶快送洗脸水,又开始伺候小师弟、师妹们穿衣、洗脸。伺候全家吃过饭后,自己再吃,然后刷碗洗锅,家务活儿都忙完了再伺候师父干手艺活儿。二哥又要看孩子、洗衣服,又要推碾子、磨子,农忙时还下地锄草、整地,到收庄稼、晒粮时掌柜的会一块儿干。

二哥学艺

掌柜的女儿三四岁,小儿子才几个月,要做的活儿很多。除了跟掌柜的赶集,在家时都干些杂活儿。等到吃过晚饭,人家都睡了,才跟着师父学焊活儿,这才是学徒的正事。二哥总是抓紧时间努力学,但毕竟是十四五岁的大孩子,干了一天的活儿,晚上就困了。师父去睡了,师母休息好了,哄得孩子们都睡了,她又起来干焊活儿。学徒的不能睡,还要跟着师母做焊活儿,焊着焊着就睡着了,手拿着铬铁在做的焊活儿上乱画道儿(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多么危险),有时脑袋一歪就醒了,有时被师父或师母看见,不管手里拿着什么工具,照脑袋上就一下子,惊醒了再干。鸡叫二遍半夜了才让睡,睡不了几小时就该起来做早饭了。这么长时间的劳作,连大人都受不了,何况一个孩子呢?为了节省时间睡觉,就要动作迅速,二哥都是囫囵个睡觉,从来不敢脱衣裳,十冬腊月,五冬六夏都不敢脱裤子,有时尿了裤子就湿着穿,再用身体捂干。有时回家看妈妈,妈看二哥棉裤湿漉漉的,暗自伤心,也不敢让二哥知道,还常鼓励二哥:“我们多干活儿,不偷懒,不能给介绍人丢脸,多学点儿手艺,将来自己干。”妈后来想方设法用旧衣裳给哥多做一条棉裤,好让他能有替换。做好棉裤,我和妈一起赶孟家蒲集,顺便给二哥送去。我和妈来到孟老厅家,他家无人,迎接我们的是孟老厅的弟媳妇。我哥叫她师婶子,她人挺好,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她屋里,告诉我们说,东才和他师父一家赶集去了。我妈说:“我们也是赶集量点儿米,顺便给东才送条棉裤。东才孩子小,让你们费心了,请婶子多照应,永远不会忘了你们的恩德,谢谢你们。”她夸我二哥人不大,但又勤快又手巧,人也老实厚道,靠得住,还说:“我们都很喜欢他,你就放心吧!我会看着天气变化,经常提醒他穿衣裳。”我妈把棉裤放在她家炕上东南角的被摞子上就出来了,她送我们到门口并热情地说:“有空常来坐坐!”二哥回来时也常说师叔、师婶待他好。师父除了教他焊活儿以外,其他活儿一概不让他碰,如划线,裁剪铁皮,量尺寸等活儿都不教,都是二哥边看着孩子、做着饭,边用眼睛偷偷看、偷偷学来的,二哥不识字,只有用心记,有时主动拿起那些技术性的活儿,师父都说:“这活儿你还不能做,你撂着吧!”要紧的技术活儿根本不让你动,怕你学会了抢师父的饭碗。跟他学徒,都是想用你当三年劳动力,其实这些活儿一两个月就能学会了。当时做白铁工活儿,也只是做快壶、漏斗、氽子、大小水桶、吊子等,偶尔有油罐子。这些活儿中,最难做的是上子口(就是水壶上口,沿一圈铁皮,用盖子才能盖严),师父不教,二哥看师父做过,除焊活学手艺,其他各项手艺师傅都不肯教。开始时生意好,师父对他也好。姐姐出嫁时,二哥要顶轿(娘家人跟新娘的轿子一直送到婆家)送姐姐,没有衣服,跟掌柜的说要做件新衣裳,掌柜的二话没说就买了块月白色的洋布给二哥做了件大褂子(月白色即浅蓝色),穿上很合身。

一天挣了九吊钱

1929年阴历六月的一天夜里,雨下个不停,天阴沉着,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水声哗哗地响,村子里人声嘈杂,大人喊声以及小孩子的哭叫声,把沉睡的人们惊醒。屋外电闪雷鸣,借着瞬间的闪电看见院子里已经进了一尺多深的水,妈把我和姐姐叫起来,爬上房顶去躲水,我俩顶着个破伞,我的头依在姐姐的胸前蹲在房上。妈在台阶上看着水涨,就一边烧香磕头,求神仙保佑她在外做工的儿子们平安度过灾难,一边收拾着家什物。二伯父坑害我们,两家多年不讲话,但听说他家的南房倒了,妈不计前嫌,招呼他们全家过来避难。妈真是个善良、宽宏大量的人。

洪水滚滚沿着蒲阳河两岸由西向东冲去,冲毁了多少人家的房屋和田园,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无人过问,政府也不见有什么救助。孟家蒲村比我们村受的灾更加严重,他们村地势低洼,在我们东南边,而且是蒲阳河南岸。大水来了,师父、师母带着孩子躲到高处,命二哥看家。二哥人小,机灵地爬到院中一棵枣树上才没被水冲走。师父的房屋也倒了,若二哥躲到房子上肯定没命了。水退后各村各家的收成大减,人们生活穷了,孟老厅家的收成没有了,做白铁工生意也不好了。孟老厅想辞掉二哥,但学徒期未满,用又用不起,又加上吕文这个二流子使坏,就想法子逼你走。

二哥仍旧是早晨黑洞洞地就起床,在师父家喝一顿棒子糁白粥,挑上百八十斤的担子走到完县城。到了县城,师父就喊摆摊做生意,师父自己去吃饭,从此师傅不给二哥吃早饭。等收了市,再挑百八十斤的担子顶着星星回来,还是喝棒子糁白粥。说来可怜,二哥十五六岁正长身体,还干这么重的活儿,这么长的时间不给吃干粮,眼看二哥就瘦下来了,皮包着骨。妈妈心里难过,怎么办呢?学下去吧,眼看着孩子受罪;回家吧,学徒未满,又不能自己干。母亲忍了很久,实在忍不住了,找到王老三,诚恳地说:“大伙都一样受灾,苦一点儿也是应该的,但不能不给吃饱饭。干这么重的活儿,他还是个孩子。我孩子没变,干的活儿没变,你做掌柜的不能太过分,不给吃顿顶事的饭。他掌柜的吃,不能不给我孩子吃,我不求别的,只求给孩子吃饱。”中间人也为难,去找掌柜的说了。妈告诉二哥看掌柜的有什么改变没有,劝二哥还是好好干着。过了一些日子,二哥实在受不了了。妈果断地说:“回来!不能饿死。没有把人累死,还要饿死我们,也太狠心了,要死我们饿死在一块儿。回家来,不也就是喝上两顿白粥。”二哥收拾行李回来了,这是掌柜求之不得的,白给他干了二年多,由于学徒未满,分文不给。师父还有理由既不给工具、活样,又不用给钱,他落得一身轻松。掌柜的把受灾的损失都转嫁到了二哥头上,我们穷人只能自认吃亏、倒霉,真是命苦。回来后,吕文这条癞皮狗又放阴风:“我说过,他就长不了,看看又回来了,没有学满吧!”穷人地位低,干什么都有人要欺负你。二哥回来后只能多休息,我家只能吃得上菜白粥,但尽量让二哥吃饱。没过多久,峨山村一家雇短工的用了我二哥,讲好每月三块大洋,吃住在雇主家。这回二哥可以吃饱饭了,三个月后还攒了点儿钱。二哥一边筹划着拴挑子自己干,一边和我干倒山药、掐谷子等大秋的活儿。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兄妹俩去拾柴火,走到村西边就听到梆——梆,丁当——丁当的敲打声,是做白铁工的声音,二哥拉着我边走边说:“咱们先不拾柴火了。”一溜烟地跑到张老连家中,帮助张大爷干起活儿来。张大爷是我们村的一个孤老头儿,他人很倔,靠给人做白铁工供自己吃喝。他有两间土坯房,由于是穷人,连个媳妇也娶不起。二哥帮张大爷焊活儿,我进去看看这儿,摸摸那儿,觉得很新奇,老头子发话了:“丫头片子,什么也别动!刺着手,过来拉风箱。”我很高兴,有活儿干比闲着强。我使劲拉着风箱,觉得也挺好玩,一会儿火旺了,烙铁烧红了。“别拉了!”张大爷说话直来直去、倔头倔脑、翁声翁气,我们知道他的脾气,也不与他计较。他的技术不教人,但我们帮他干活儿,有啥不懂二哥就问他,他也只好教给二哥了。

二哥就这样边学技术边筹备钱。刚进到十七岁的那年春节,他求四全叔带他上保定府(二哥没去过)买工具。只有大年初二四全叔没有事,他们二人去了保定府。由于过年,许多买卖家没开门,转了一条街,就买回来一个旧钢针(做白铁工的主要工具)。从此,二哥认识了上保定府的路,以后二哥就自己去保定府了。他买回来钳子、剪子、烙铁、锤子等,拴起了挑子自己干。他想先到附近的几个村子走街串巷地做生意,给人家修补,也做些卖活儿(自己做好的水壶、水桶等卖给人)。吕文听说了,又偷偷跑来看,看完到街上散布:“拴挑子自己干这办不到!他会吗?就算他会,他能赚几个钱,他没出师,人家掌柜的不答应,跟着你、吃你、喝你,他就受不了……”他胡乱说的流言蜚语让妈知道了,妈生气地说:“他不叫拴,我非拴不可!我看姓孟的怎么整治我,孩子累死累活地干了两年多,什么不给,我还贴穿的,这回连饭碗都不让端。我自己干,自己挣着吃。他不让,叫他来说说理!”其实,人家师父根本也没说什么,是吕文自己在造谣,这是后来知道的。话这么说出去了,可旧社会有规矩,未出师不能自己干,二哥心里也敲小鼓,头一次到王家庄做生意,到天黑回来就挣了九吊钱,这九吊钱可以买二斗半小米,全家挺高兴,我既好奇又羡慕地看着二哥数钱,知道这是有史以来我家第一天能挣得这么多钱。我为二哥高兴,为我们家生活有指望、可以不挨饿而高兴。

我二哥在附近几个村子干白铁工活儿,几天下来,附近村子里的这种活计就干得差不多了。过去的活儿,都是几年来没有白铁工到这儿来攒下的活儿。买卖做起来了,困难还有不少,做什么家什都要有各自的零件样子,他没有活样,怕尺寸掌握不好,平时师父做时,他也不敢问,有时师父干关键活儿时还要把你支走才干活儿。旧社会师父都要留一手,怕徒弟全学会了抢师傅的饭碗。二哥在家做活儿,我给他拉风箱,二哥时常是做着做着拔腿就走,到邻居家量量漏子、桶的尺寸,回来再做。还从外面拣来人家不要的破旧黑白铁皮的快壶、汆子、吊子等,在二哥眼里全成了宝贝,拆过后都能做样儿。

吕文又放风:“别看他现在拴起挑子,可怕掌柜的来找寻,他就不敢赶完县集!”妈和二哥是在逆境中讨生活,吕文的话激怒了妈妈,妈说:“我们非要赶赶完县集!”二哥年轻,仍是不敢去,妈就到完县城她一个远房表姐家去。她家是有名的财主,完县八大家主之一,城里的“裘家”,家里有财有势,两个儿子开着多座铺面,城里的达官贵人都巴结他们。妈因为家穷从来不想沾富亲戚的光,过去从来没有去过,这次是为了给儿子求个主意。“东才学白铁工,没学完三年,还差一节(一节可能是三个月或半年的意思)。现在自己干起来了,想赶完县集,怕掌柜的找麻烦,求你们给出个主意。”她大儿子轻巧地说:“表姨,不要怕,让表弟来赶集吧!就在东街我那铺面门口摆摊卖货,什么门板、板凳都是现成的,支上架就成了。谁敢找寻,叫他滚局子(局子:指现在的派出所)。”一开始还是妈陪二哥赶完县集。二哥一边接修补的活计,一边卖自己做的提、壶、氽子等,生意尚好。有一次赶完县集的路上,走到老爷庙峡里,街不宽,刚好遇到掌柜的孟老厅去赶集。妈先开口:“老孟兄弟,你好哇!你看东才弄的这个货行吗?”掌柜的说:“行啊!行啊!活儿做得不错,自个好好干吧!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来问,我也不忙,活儿也不多!”好像有表现歉意和友好的意思,妈和二哥放心了。以前是吕文在乱吓唬人,他看别人好好做正事,就要使点儿坏,是捣乱的二流子,一天到晚无事生非。从此以后,二哥自己赶完县集,有时还和师父一起去摆摊做生意。

同类推荐
  • 《止学》知止的人生智慧

    《止学》知止的人生智慧

    本书对历代名家关于《止学》的多种解读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并将“止”的内涵更多地与现代社会生存环境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做到志有定向、外急不动、不急于求成,在充满诱惑的尘世中,怀有一颗安定从容之心。无论是为政者还是从商者,或者学生,乃至为人父母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感悟。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热门推荐
  • 呆萌女帝作死日常

    呆萌女帝作死日常

    〖1v1互宠,男强,女更强,霸气呆萌作死女主vs腹黑冰美情深男主,爽文,欢迎跳坑。〗她是浴火重生的末世王者,打破了末日的枷锁,迎来了新的纪元。她是女扮男装的帝国皇子,手握绝佳灵力天赋,却依旧扮猪吃虎。上古神兽齐齐送上门来,她表示,不够软萌。天材地宝纷纷凑到跟前,她摇头,不太需要。她手掌雷霆万钧,不时冰封万里,又有时间法则紧随左右。她一朝展露风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令人惊叹叫绝,原来她本为王,强大至斯。她一袭红衣,俊美迷人,大陆美人为她如痴如狂。当她一袭龙袍,以女子之身登顶帝位,引得众人纷纷大跌眼界。[萌兽日常]在外界叱诧风云的某兽日常照了照镜子,捋了捋头顶的呆毛,嗯,今天依旧走的是软萌范,主人一定喜欢。[当腹黑杠上呆萌]某璃:“美人如玉兮,光彩夺目,皇妃之位留你可好?”某男:“我拒绝,因为你的心里至始至终都没有我。”某璃:“可是我的眼里全都是你啊!”某男:“迷于表象,只会一时冲动,我希望你一世都只为我冲动”某璃:“打扰了,既然你不愿,那便当我从未提起”某男卒『情感情感,便是最先动情,最先伤感,为了那个人如同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某男冷笑:“伤感有用吗?博弈一场,倾尽所有,我只要一个结果”终有一天,某男稳坐钓鱼台,一笑倾城“嘘,你看,鱼儿快要上钩了”。
  • 风急雨骤一地落红

    风急雨骤一地落红

    我爱你,既是前世修来的撕心裂肺,也是今生注定的天崩地裂
  • 日光倾城你倾我

    日光倾城你倾我

    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对青梅竹马一起成长的故事。总有些事情是一瞬间的,比如爱上你,我就是一见钟情。还有些事情是一辈子的,比如陪伴你,我就是甘之如饴。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总是会在的,如果你需要我一辈子,那我就把一辈子都给你好了,我会用我的所有,换你一生的平安喜乐。外面的人都在传,说沈家的少爷把秦家的小公主宠的无法无天,每次沈沐白听到这样的话,都是一脸的骄傲,怎么的,我宠的,我心甘情愿,直到有一天……他宠出来的那个小公主某天心血来潮的给他取了个外号,“白白”于是每天的画风就变成了这样,“白白,白白,白白……”总感觉在叫只狗有没有,小公主,咱换个名成吗,每次小公主叫的他时候,他都想拍死自己,这,我能当做没听见吗?
  • 第六秒

    第六秒

    一场又长又漫长的梦,随风如夜,点滴到天明。好在醒来后终发现,梦里忘不了的人,其实从不曾离开。栖于长梦,寄我一生。
  • 魔都剑客

    魔都剑客

    杀人于无形,隐名于乱世,藏匿于梦靥,系心于苍生,毁世者,必诛之!
  • 暗光双子

    暗光双子

    善恶失衡天秤倾斜宇宙意志派出暗黑双子纠正失衡的世界神选之子能否力挽狂澜
  • 电影世界的旅者

    电影世界的旅者

    当电影成为现实,旅途拉开序幕。他是《白夜行》中光影交错间的羁路行者,是《教父》中优雅孤独的权力大枭,是《笑傲》中执着前行的武林强者,是《漫威》宇宙中伟大商业帝国的缔造者,是《哈利波特》中神秘莫测的远东巫师,是《一拳超人》中唯一能够击败光头琦玉的对手,在《聊斋》,在《诛仙》,在《雪中》,在《西游》,他化自在,万千相生,一步一步,打破空间的封锁,掌握命运的时轮,成神的旅途充满精彩。
  • 芥隐笔记

    芥隐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祸水:妖颜惑君

    祸水:妖颜惑君

    她,刚穿越成富家千金,却遭受变身为妖的境遇。他,翩翩公子,遭遇家破人亡之变故,为求报仇不计任何代价,甚至包括送她入虎口。他,当今天子,遭遇丧后之痛,独宠于它,竟是借物思人。误食异果,她由花季少女变幻成妖物,从此她踏上寻找还原之路。据闻冷无尘是有名的怪医,专治怪病,却从无人能活着被他治好,但她还是决定去寻找。怪只怪,她太过可爱,太过异常,沦为宠物。他虽待她好,但她不甘只是宠物一只,想尽办法逃出去寻访冷无尘。不知是不是上天的捉弄,她千辛万苦寻找的人竟然一直就在她的身边。怪医的治疗规则,她是否也将遵守?
  • 坐拥君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