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600000021

第21章 禅修行者的加行与身心的变化(1)

(第一节 加行位)

禅修与静坐的行者,必须了解“加行”的意义。加行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针对正行之预备行,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位”,故称为加行,而加行进修所到达之位,就是加行位。在《俱舍论》、《成唯识论》、《楞伽经》、《瑜伽师地论》及《现观庄严论》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而且非常重要。如果意生身不成就,修持便不会成功,所修得的功夫还属于加行的初步而已。

加行又称为“四加行”,但不是密教接受灌顶、受戒,宗派相承仪式之前所须预修的皈依大礼拜、金刚萨埵、献曼达和上师相应法的四加行,而是指暖、顶、忍、世第一法。上述的几部经都重视修持和加行位,实为显密各宗派修证的宝典,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依据这个系统而拟制修持的方法,天台宗教仪也很强调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而称之为“相似即”,指见道以前,观“四圣谛”及修“十六行观”相以达到无漏(无烦恼)圣位之四种修行阶位,小乘《俱舍》、《成实》认为,谓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唯识》认为,谓于十回向之满位,生起暖、忍、顶、世第一法等四种善根,故而又称为“四善根位”。现依《现观庄严论》卷一《相智品》第二对四加行位略加解释。

一、暖位

以光明之暖性为譬喻。“如是加行道中,由是见道智火之前相,故名曰暖。”加行的修法,由于先要见道,就是禅宗所说“见地”,真正见到性空。这里所说的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见,是见见之时,见非是非,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楞严经》所说,“能见”见到所见时,见到的那个时候,见道的那个“见”。

见道智火之前相,也就是快要见道以前那一刹那,发起了暖地。在刹那之间,能突地一个悟,出一身大汗,这就是初步暖相。达到暖位,可以烧除烦恼,接近见道无漏慧,而生有漏之善根。并以此位观欲界、色界、无色界之苦、集、灭、道四圣谛及修十六行相,而生有漏之观慧。据佛教所称,修至此位,即便退却而断善根,造恶业,乃至堕入恶趣,然而终必能得圣道而入涅槃。

二、顶位

又作顶法,于四善根中,暖顶二者为动善根,因有堕恶趣的可能,忍位与世第一法为不动善根,永不堕恶道。顶位介乎暖位、忍位之间,及暖法善根渐次增长,至成满之时所生善根。“由诸善根不被邪见所动,故曰顶。”故动善根中此法最胜,犹如人之顶,故称顶法。此位介于进退之间,犹在山顶,故称顶位。

行者到达顶位再进一步,配合行,表面上看起来,悟了道的人还是原来那个人,可是其思想行为,待人接物,做人的道德标准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变得不是刻意求善,而是自然合于善行。为求善而行善,实际上是一种痛苦的行为,那是在约束自己,所以宗教的信仰多用戒律来制约信众,是难行而且勉为其难的行,所以守戒有功德,值的赞叹和提倡。但是,见道的人不谈守戒,一切言行均自然在戒行之中,诸善根不为邪见所动,这就是顶位的相状。

三、忍位

又作忍法,为确认四谛之理,善根已定而不再动摇(不动善根)之位,不再堕恶趣。“由灭恶业所感生之恶趣,及于真空性远离怖畏,故曰忍”。

见道暖地顶地的人,定力仍然不够。因为定力不够,有时在定中,恶趣现前,会产生恐惧。忍就是定力很坚固,有坚忍和截断的意思。禅修静坐就是想见空,为什么见空又恐怖呢?所以《金刚经》里讲福德要够,如果福德不够,见到自己空性就害怕。天天修道,而修道之人第一就要守得住寂寞。人生最高修养就是要守得住寂寞,能够自我陶醉于凄凉之中,面对凄凉的境界觉得舒服。如果忍受不住寂寞,守不住凄凉,那么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尤其是禅修静坐的行者,就是修求寂寞,如果守不住,不如不修,所以要“忍”,远离空的恐怖,就是真忍。

忍位又有下、中、上三品之列:

1.下忍位:修四谛十六行相。

2.中忍位:渐次省略所缘及行相(减缘减行),最后仅留欲界苦谛之一行相,而于二刹那间修观(此一行相,即依观者之根机利钝,而存留四行相中任一行相)。

3.上忍位:系于一刹那间观中忍位之同一行相。至上忍位时,据说可得五种不生。即:生不生,谓不生于卵生,湿生;处不生,谓不生于无想天,大梵王处及北俱卢洲;身不生,谓不生于扇搋,半择伽,二形;有不生,谓不生于欲界第八有及色第二生;惑不生,谓不生见惑。若加下忍位之趣不生,即不生于恶趣,则称为六不生。

四、世第一法位

又称世第一法,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殊胜者。“由是见道之亲因,一切世间法中最为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也。”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观所取能取之空无,直入见道之位。此位是由忍位所进,经由此位,即可于次一刹那中进入“见道位”,所以为世间有漏法中之第一位。《俱舍论》卷十三说:“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此有漏法世间中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

这才是真正的见道。事相上,暖是真得暖,而且暖与寿、识是三位一体的。所以转识成智,识转成妙观察智时,没有不无暖的。密教修习气、脉、明点及拙火,不过是暖相的初步,而意念、妄念、意识不能转,就不能发起暖相。一得暖相,就得三昧真火,这一点道家的祛病延年也办得到,因为暖、寿、识三位一体。凡是死亡,就一定会冷却,活的东西就一定是暖的。所谓暖、顶、忍,不光是一种道理,而是事实。

(第二节 禅修行者身心的变化)

一、睡意与身体的不适

人们每天工作之后,需要休息与恢复体力。睡眠是一种较长的休息,每天以6-8小时为宜,不宜太多,亦不宜太少。多睡容易使人心神昏迷,对禅修静坐极为不利;少睡则心神虚弱,同样不相宜。特别是禅修静坐的初习行者,睡眠必须定时,要有节制才好。这样,可以使补气清明,容易入定。一般说来,每晚21-22时左右入睡,早上5时左右起床静坐。

禅修静坐的行者,能独宿最好,这对禅修静坐是有帮助的。夫妻之间宜推行“家庭计划”,因为性生活的过度极易使人身体疲劳,造成心识的昏散闷塞,必须注意。一般禅修静坐的行者宜以七天为一程期,中间可以一天或二天,再进行下一个程期。随着禅修静坐功候渐深,中间则可以不停修,甚至半夜醒后即可起来上座,下座后以不再睡为妙,若觉得尚未睡足,亦可假寐。有很多的行者,静坐久了,藉静坐以代睡眠,称之为“不倒禅”。但这种终年以坐代睡,非勉强可以学步。但当人疲倦之际,有功候的行者,闭自静坐,会在不知不觉中熟睡,时间虽然很短暂,疲劳也就很快恢复了。

调和睡眠是行者自己从禅修静坐中获得健康的大事,妙法仍在自己,每个人睡眠的习惯不同,调和睡眠的时间,总以不多不少为宜,以不失眠、不贪睡为合理,千万不要去听别人瞎吹,对那些自夸终年不睡,如何如何,最好不闻不问。

禅修静坐过程中,还会出现与兴奋相反,而与睡眠有关的问题,这就是昏沉。昏沉是一种睡意,其程度不一,有的可能反应出没精打采的心境,也有的几乎完全是昏沉的状态。睡意侵袭行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合上双眼、放松身心的下一步,通常就是睡眠。当睡意来时,行者首先要注意背脊骨是否挺直,头部是否过分向前或向下,按七支坐法的要领矫正过来。然后把双眼略略睁到半开,还可以适度地加强房间的光亮,这样会令其心意警觉,睡意自然减弱。

藏传佛教的瑜伽行者,以观想心意像隐藏在一粒种子之内,位置在脐部向内的正中心,用以对治过分的兴奋。把方法略改一下,也可以用来对治睡意,行者可以观想包着心意的种子,从脐部中央,一直射到了头顶,从头顶射出去,种子张开,心意从里面向外涌出,融化在一个广阔的空间。行者集中这样的感觉,其睡意自然减少和消失,能慢慢地回到原来静观的课题上去。而有些睡意,原因可能还在行者自己隐藏着某些不愉快,如果各种方法都不能对治,最好暂时下座,过一会再继续,或者停休一天。

静坐时间较长的行者,往往身体有颤动和发热的现象出现,脑部甚至有霹拍般的感觉。心理方面,有时会影现出种种幻境,这是各人的体质、心境及宿世业习而产生的不同幻境,这是出于自然,不必强加以遏抑,静坐日久,自然会平静安稳。但是,掉举的产生则不然,心猿意马、杂念纷飞称之为掉举。因为禅修静坐使气脉流畅通顺,而达到身体的舒适。但要使身体保持舒适,通常不太容易。大多数的行者都会身体紧张,有来自心意的恐惧、忧心、愤怒,有工作和生活及家庭的一些问题,没能得到解决,如此身心总会感到不舒适。因此行者应时时清醒地检点自己的行为,痛改往昔的不良习气,尤其是在贪欲、嗔恚、愚痴、骄傲、疑姤等五毒意念发动时,立刻要有与之抗衡的决心,并抗衡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对治掉举,使禅修静坐不断进步。要经常和有学识而兼具善心的长者和同修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规范,可藉“五戒”以约束,树立正知和正见。上座时要万缘放下,虽然杂念纷飞,不要去理会,也不厌舍,专注于调息或调心,久之自能平定下来。在禅修静坐时,两目合闭,不见外物,但两耳易受外界声音的影响,心中难免生妄念。这时行者要收视返听,不闻不问,只管用功,日久就会养成“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质,智慧不断增长,行者事半而功倍。

另外,有些行者在幻境发生时,认为是一种功能的获得,这是错误的。幻境并不代表行者功候的高深,切勿因此而骄傲,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只不过是静极而定以后,引发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而已。行者要明了身心本空,定中的一切境界似明似暗,如幻如化,了无实性。当不舍不取,一心寂定,切勿执著,否则将会误入歧途而障碍进步。

也有些刚开始禅修静坐的行者,认为自己的心意不单没有改善,反而觉得心态变得更坏。有这样的情形一点也不稀奇,更不要害怕。因为禅修静坐令行者首先发现内心里的污秽,并使其显露出来,然后除掉,内心原有的整洁、崇高才能重新获得。要明白这个道理,只要增强忍耐,不畏难而退,就能获得禅修静坐的良好效果。

二、善根的发现与觉知魔事

在禅修静坐的过程中,身心调和,妄念止息,能渐渐湛然于定中。定心不退,忽然觉得身心有动、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八种感触次第而起,身心安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感觉。或者忽然觉得鼻息出长短,遍身毛孔皆虚疏,心地开明,能见自身之内脏,这便是息道善根发现之相。

若修不净观的行者,在定中忽见男女死尸,膨胀腐烂,脓血四流,污秽狼藉。或者见自身不净,变为白骨,从头至脚,节节相挂,其心惊悟,自己感伤以往的昏迷,于是产生厌离贪欲之感,定心安稳。此观发现时,能破一切念著之心,是为不净观善根发现之相。

修慈悲观时,若于定中忽发慈悲,念及众生,内心生起喜悦,感到自己所亲爱的人,皆得安乐;对自己的仇人和厌僧之人,也生起原谅之感。从定起后,心中常保持一种和乐之象,待人处事,温良恭让,是为慈悲善根发现之相。

修因缘观时,于定中忽然生觉悟之心,推寻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初视我与人之分别。又感觉到此心起时,亦仗内因外缘,了无确实之自性,即能破除执著之邪见,与正定相应。智慧开发犹如诵泉,是为因缘善根发现之相。

修念佛观时,若于定中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巍巍不可思议,其身有无量之光明,其心有无边智慧,神通变化,无碍说法,普度一切众生。自己作念,十分敬爱,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或者在定中,见佛身像,或闻佛、菩萨说法及其他妙善境界,是为念佛善根发现之相。

各种善根相的发现,随行者所修的观法,发现一种或数种,并非同时俱发。行者不可着意去追求,若着意追求,非但无益,反而易着魔。但是,善根发现时,须知本性空寂,不可持以为实有,更不要四处张扬,而应加进禅修,仍用止观方法,加功进修,令之增长。

同类推荐
  • 鸿爪雪泥:袁志鸿修道文集

    鸿爪雪泥:袁志鸿修道文集

    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的北侧,原是道教正一派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2008年5月3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及支持下,北京东岳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开放。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该庙已建立起了北京民俗博物馆。
  • 正确认识佛教

    正确认识佛教

    “我想给大家讲讲怎样正确认识佛教的问题。社会上对佛教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佛教的误解。如果我们不能消除这些误解的话,就妨碍我们去正确地认识佛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的佛教小讲。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与心灵对话

    静心的修习在于独抒灵性的思考,这并不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不是说树立一种好的模式,然后跟着去做就行了。正如东施效颦的可笑在于东施只知道西施捂着自己的胸口楚楚可怜,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这种美是因人而异,不可复制的,同样的动作发生在她身上就显得很丑。盲目去模仿别人,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特色,所有对于他人的成功和经验,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
  • 道德经说什么

    道德经说什么

    樊登读书会百万听众订阅。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一个立体的《道德经》,并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进行逐章逐句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
热门推荐
  • 人间词话全解

    人间词话全解

    《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自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以来,颇受众人的青睐与关注。为此,我们重新编辑了这部书,希望从中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王国维的经典词学理论。在编辑此书过程中,我们选用了完备的手稿本,以重现其真容。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是经王国维手定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下篇是未刊稿及删稿,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解析,阐释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此外,我们还精选了100多幅精美插图,以图释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词章意境。
  • 眨眼消失的男孩儿

    眨眼消失的男孩儿

    几个孩子在山里劳动时,无意间挖出了一个唐朝的古墓。是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神奇药水,竟然让这几个孩子通过穿越古墓来到了唐朝。他们竟然见到了唐朝的李皇帝,听到了好听的唐朝的流行歌曲,还有大诗人李白杜甫。当然,现代人和古代人遇到一起,发生的故事精彩、生动,题材新颖,是一本会让你翻开书就想读到底的一本非常好的书。
  • 野蛮生长的秘密

    野蛮生长的秘密

    中国私营企业顺利成长的实践指导读本,中国民营资本自立自强的危机自救方略。本书汇集优秀企业家的成功经验,以商战实例为素材,融哲理和操作方法于一体。它传递的不仅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方法,更是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智慧,勇于开拓的勇气,以及自主自立的民族情感。
  • 讲真,修仙真好玩

    讲真,修仙真好玩

    俗世凡人:单调的生活真是遭透了!高冷仙家:那就修仙吧!浪子燕青:讲真,修仙真好玩!……我叫燕青,不是梁山那位好汉,我只是一名出生在地球上的修仙者,当然,我只有在仙界时才是仙人,在地球时,我是超级学霸、ADcarry篮球之神、也是地球的救世主。……PS:这是一本三观很正的书0_0
  • OH!我的小男佣

    OH!我的小男佣

    这个突然出现的女生真的好美啊!嗯嗯,欣赏美女也是一种享受哦,不过,等等!为什么她要抱着熙正?!而熙正居然一见到她就立刻转头不理我了!!我不要!!不才是他的正版女友!我决定了,从现在起,立马展开行动,拯救我伟大的爱情!!但是,这个半路杀出的安东尼又是怎么一回事?!还肉麻兮兮地对我说“一见钟情”……天啊,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我在地球上修真

    我在地球上修真

    元婴期修士沈铭,重生地球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归隐山林。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不是炮妹狂魔,妹子却对他死缠烂打。他只是稍微牛X了一点,顿时就有小弟甘拜下风。最后,沈铭没办法,只能带着他们在地球上闯出一条血路来。新人新书,请大家放心试毒!!!
  • 异界封魔

    异界封魔

    杨凡在暗战游戏里参加争霸赛,在最终关头勘破虚实之谜,来到一个实体位面,灵魂进入杨家三子杨凡体内,发现自己在游戏里的技能在在这个界面可以用真气来催动,而杨凡在杨家地位并不高,因为杨凡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空有天赋,却不思进取,在杨凡了解这个世界的同时,原本青梅竹马的恋人慕容雪却离开自己投入了自己的堂哥杨勇的怀抱,杨凡大怒与杨勇对峙,惨败,杨凡决心要好好修炼,于是开始修炼自己在游戏里的技能。
  • 逆刀风云

    逆刀风云

    傍晚,京城开封杨府偏厅内灯光通明,檀香缭绕,百万禁军都统领杨惊鸿与大夫人王氏、二夫人刘氏、三……
  • 拯救网吧计划

    拯救网吧计划

    一个神秘U盘一家即将倒闭的网吧一个老掉牙却随时可以听到的游戏开启了一段拯救网吧的路
  • 婚从天降:靳少的合约新娘

    婚从天降:靳少的合约新娘

    她好心救了个男人回家,哪想对方竟恩将仇报,设计她签下一年婚契。“靳乔衍,你无耻!”靳乔衍一笑:“我还有更无耻的,你要不要试试?”翟思思缩到床角:“你别乱来,我们只是假结婚……”男人一把将她抓进怀里:“不知道有个词你听过没。”翟思思疑惑:“什么?”丹凤眼一抬,薄唇勾起:“假戏真做。”传说靳大少高冷禁欲不近女色,嫁过去后她才知道,传说从来都是骗人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