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1200000002

第2章 普希金目睹过的他自己的画像

普希金一生中有很多人为他画过像,包括他的同学、老师、朋友、崇拜者、专业画家等等。有的画像没有保存下来,所保存下来的画像可以与普希金自画像相对照,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奇里科夫画少年普希金

普希金在皇村学校读书时,有一位美术教员谢尔盖·加夫里洛维奇·奇里科夫比较欣赏普希金。1813年谈到一年级学员的情况时,奇里科夫老师说普希金温柔、勤奋、谦恭,对诗歌有一种特别的爱好。

奇里科夫老师有时在家中举行文艺晚会,请同学们参加。普希金在晚会上讲述过“十二个睡美人的故事”。普希金患病住院时,奇里科夫专门去医院看望过他。

据普希金的同学们回忆,奇里科夫曾为普希金画过写生像。后来这幅作品不知去向了。当时,普希金还用法文为这幅画像写过一首诗《我的肖像》。

我是个年轻的浪子,

还在学校读书;

一点不蠢,我不客气地说,

也不喜欢扭扭捏捏的态度。

……

我的身材与最细高的人比较,

不能同样看待;

我有鲜艳的脸色,金黄的头发

和卷发的脑袋。

……

恶作剧方面是真正的魔鬼,

扮怪相并不比猴子差劲,

冒失的举动很多,太多了—

确确实实,这就是普希金。

(金志平译)

一百年后,苏联发现了一幅普希金少年时代的画像。有人认为是奇里科夫那幅作品,有人持否定态度,因为奇里科夫在美术学院学习十二年之久,毕业时获银质奖章,应有很扎实的绘画功底,而新发现的这幅作品只能是一位美术爱好者之作。但不管怎么说,专家们认为正是这幅作品成为后来海特曼铜刻少年普希金肖像的依据。

海特曼铜刻少年普希金像

1822年8月末,普希金的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在彼得堡出版。这是普希金正式公开出版的第二本诗集。当时普希金正被流放到南方尚且荒蛮的基什尼奥夫。

《高加索的俘虏》的出版对于普希金来说是件可庆贺的事。但作者发现书中附有他的一张肖像,还有几位出版者的后记。《后记》中写道:“本书刊出根据作者青年时代画成的肖像,出版者们认为能保留下诗人的少年特点是美好的,他的最早的几部作品已显示了非凡的才华。”

普希金看后,于同年9月27日给出版者之一写了一封信,说:“亚历山大·普希金的肖像刻得技艺精湛,但不知道是否像他本人,几位出版家的注释使人心喜——但不知是否公道。”显然普希金对肖像有所不满。信写完了,名字也签上了,他又加了几句:“我已写信给我弟弟,让他请求斯列宁不要再登这幅肖像,如果征求我的意见,我表示不同意。”

普希金的铜刻肖像确实像诗人所说“刻得技艺精湛”,刻者是叶戈尔·伊万诺维奇·海特曼(1798—1862),曾就读于彼得堡美术学院(1811—1820),专事铜刻。

其实,这幅作品不是海特曼一人的创作。

海特曼借用的是奇里科夫画的少年普希金形象。画家卡·勃留洛夫对该肖像进行了加工。

23岁的普希金作为青年诗人,名声已传遍知识界,书中却以一个少年的样子出现在读者面前,身上穿着孩子的上衣,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托着腮。更重要的是这个形象完全模仿当时流行甚广的拜伦画像。可能这些原因促成普希金写了那么一封信给出版者。

维维延为普希金作的铅笔画像

维维延(1793—1852)原姓维维延·德·沙托保梭,是法国人。1810—1830年间曾在莫斯科从事美术创作,改名维维延。他与莫斯科文化界,与普希金周围的人很熟悉。1826年末至1827年初他为普希金画过铅笔写生像。

世间保留的他为普希金画的两幅铅笔写生像,分别保存在叶·阿·巴拉藤斯基和玛·伊·奥西波娃手中。

我们不知道普希金本人对这幅肖像的看法,但他在《赠基普连斯基》一诗中提到的“法国人”可能指的就是维维延。

特罗皮宁画普希金

1827年普希金诗人的声望如日中天,这期间有两位俄罗斯著名画家为他画了油画像。

一幅出自莫斯科画家特罗皮宁之手,1827年1—2月画于莫斯科。

另一幅为基普连斯基所画,1827年5月底6月初画于彼得堡。

他们的画像,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广的形象作品。

1827年,普希金将特罗皮宁(1776—1857)为他画好的肖像赠给了帮他处理很多事务性工作的好友谢·亚·索博列夫斯基(1803—1870)。索博列夫斯基又邀请他的友人、女画家阿·彼·叶拉金娜临摹了一幅尺寸小一些的画像,以便随时带在身边。临摹得很逼真,所以后人常把这两幅作品混淆了。

特罗皮宁画的肖像上普希金信手系着深色领带,潇洒随便,漫不经心的样子,以示艺术家对自由的向往。手上戴着戒指,那是女友赠给他的“护身法宝”。

特罗皮宁是农奴出身,1823年赎身后,他不愿意生活在事事拘谨的彼得堡,便迁居到生活懒散的莫斯科。普希金也是一位不注意穿戴的人,所以画中的风格,很符合诗人的本性。

基普连斯基画普希金

同一年,俄罗斯著名画家奥·阿·基普连斯基(1782—1836)也为普希金画了一幅油画肖像。根据朋友的建议,画家在背景上增加了一座缪斯的雕塑,手拿弦琴,加强了诗人内涵的寓意。

当时基普连斯基准备把这幅肖像带到西欧去参加画展。普希金很欣赏这幅肖像,但觉得画像把自己美化了。就此画他给基普连斯基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在两人逝世后才得以公开。

你虽然不是英国人,也不是法国人,

常为轻盈飞逝的时尚迷惑,

你是一位神工巧匠,重新创造了

我这个追随纯真缪斯的歌者,——

从此我可以面对坟茔呵呵发笑,

因为永远将死亡的枷锁摆脱。

我像是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

不过镜中人让我馋谤:

它向世人宣告我不会玷污

各位庄严的诗神的偏爱主张。

从此以后,罗马、德累斯顿和巴黎

也将认识我的长相。

(1827)

瓦·梅·万科维奇画普希金

瓦连京·万科维奇(1799—1842)是波兰人,毕业于彼得堡美术学院,他和普希金同龄,与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熟悉,与俄罗斯文化界有诸多交往。1828年3月6日,普希金和几位朋友来到彼得堡瓦西里耶夫岛,参观万科维奇画室。他们的目的是审看万科维奇给密茨凯维奇与普希金画的两幅画像。这两幅肖像准备送往华沙展出。现在只保留下为密茨凯维奇画的像,画得深沉有力;普希金画像只保留下一份草稿,缺乏神采。

切尔涅佐夫画中的普希金

1831年沙皇俄国镇压了波兰起义。

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决定用一大幅画来显示他的皇威。沙皇明确指出要把当时的俄国社会名流尽量画在画中。

作画的任务落在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切尔涅佐夫(1802—1865)头上。

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切尔涅佐夫拜访了许多知名人士,先后为223人画了写生像。

普希金的写生像是在库泰索夫公爵官邸里画成的。除草稿外,切尔涅佐夫还画了《普希金、克雷洛夫、茹科夫斯基、格涅吉奇在夏花园》(1832)等几幅油画草稿。

在普希金画像的一幅草稿上保留下一段记载:“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画于1832年4月15日;身高两俄尺五寸半。”两俄尺五寸半相当于166.5厘米。这段记录诗人身高的文字非常有价值。

1837年,切尔涅佐夫的巨幅画《彼得堡马尔斯教场上的盛大检阅仪式》完成。普希金戴着大礼帽站在人群之间。这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幅写生像。

诗人去世后,切尔涅佐夫又画了一幅以普希金为主题的油画——《普希金在巴赫奇萨莱宫殿》。

同类推荐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

    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重要部门和主要部门,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又与其他部门艺术如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所以,本书以美术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美术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同时也注重在特殊中寻找一般,在个别中显示普遍,力求阐明艺术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从而进一步的探索美术艺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作者通过撰写这本《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希望有助于促进和推动一般艺术理论的发展。给美术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初版于1977年,是苏珊·桑塔格最重要、最著名的论文集之一,主要包括《在柏拉图的洞穴里》、《透过照片看美国,昏暗地》、《忧伤的物件》、《视域的英雄主义》、《摄影信条》、《影像世界》等论文和随笔,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热门推荐
  • 闪婚强爱:宸少的心尖贵妻

    闪婚强爱:宸少的心尖贵妻

    世人皆知,宸少有一心头宝,别人多看她一眼都有罪,但直到有一天,心头宝带着他的种跑了。苏宸北怒不可遏,誓要将这个女人抓回来狠狠教训。四年后再次相遇,苏宸北咬牙切齿地说:“柏安夏,你的心被狗吃了?”“先生,请自重,我不认识你。”当晚,柏安夏就被苏宸北狠狠教训了,让她认识一下什么叫自重!后来,苏宸北才知道柏安夏已经忘了他,此后开启追妻模式。
  • 黄泉边上种百草

    黄泉边上种百草

    一百章宅出天际,一百章养成植物,一百章大战黄泉……如果这世道真没有人管,那我不介意放手一搏。“我说过,你可以欺负我,但不可以辱骂我的家人。”杜若挥手召出杀气腾腾的百草,向前一指。“我会让你知道,没有杀死我,是你当初做过的,最错误的选择!”这是一个头顶长草的女汉子生魂,在阴间废柴生长,最终学会正确使用金手指,发财得势、变成大能的直播现场。本文无CP,慢热,文精,主角是个纯爷们的女汉子。如果觉得还不错,求收藏,求点击。
  •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职场中有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员工,当外界的环境不如自己的意时,就想着另外寻觅一个地方安身;却从来不想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变自己。这则寓言的寓意是,频繁地更换外界条件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现状,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本书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通过想法把事情做好,做一个不瞎忙不乱忙的高能效职场精英!
  • 幸福人生的秘诀

    幸福人生的秘诀

    本书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励志作家,其著作《致加西亚的信》曾在美国及全世界引起轰动并畅销了一个世纪。其实除此之外作者还有很多人生随笔更富有哲理、对年轻人更有启迪,本书就是这样一部集子。
  • 万界刀郎

    万界刀郎

    刀为百兵之胆!用刀者无非胆气雄浑,一往无前!
  • 战国故事

    战国故事

    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语言,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
  •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朕要不起

    朕要不起

    自负自大,重名轻义的年轻皇上天涯别,在实际掌权者皇太后的逼迫下,开始相亲,皇上怎么都不会相中她的,但抵不过日久生情啊。
  • 农门喜嫁

    农门喜嫁

    刚刚小有成就的她穿越成古代农家女,爹不疼娘不爱也就算了,为了给家里还债,竟然把她送到陈家冲喜,新郎没过三天竟然一命呜呼.婆婆处处刁难,竟因她打伤了无耻小叔把她卖给名声不好的宋家兄弟。她勇于和命运抗争,不怕艰难困苦,努力奋斗,终于赢属于自己的幸福。看她如何调教忠厚相公发家致富!
  •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时隔六年,两人再次重逢,他却忘记她是谁,“小姐,这是你引起我注意的新套路吗?”她一次又一次的逃离,躲避,他一次又一次的追,“既然招惹了我,就别想从我身边离开,除非我放手。”忽然,一个小男孩冒了出来“蓝薇薇,你竟然敢背着我找男人?”“你是谁?”一大一小大眼瞪小眼,互看不顺眼,“我是她……儿子。”明明是敌人,却因为一个游戏,一大一小成为了最佳搭档“老男人,你帮我打上王者,我把蓝薇薇嫁给你。”一个王者,她就这样被彻底的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