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900000004

第4章 异乡饭

有一年我去了法国,是一次美食美酒之旅。从巴黎出发,经香槟,到勃艮第,再去博若莱,普罗旺斯,一路上美景无限,美食无限,米其林的厨师、城堡酒店、各种酒庄、酒窖里品酒..算得上一次美差。十几天下来,最后在返回巴黎的火车上,同行的一个小伙子从包里取出两包榨菜,我们惊声尖叫,亲切无比,像是排队领圣餐一样,一根根平均分配,就像上甘岭的那枚苹果。

我把榨菜丝卷在面包片里慢慢咀嚼,其实不怎么好吃,但依然吃得津津有味。这在超市里几毛钱一包的榨菜哪里是榨菜,分明是乡愁一种,在咸咸的榨菜丝里析出来。

如果我们再在法国住上一个月,遇到一瓶老干妈辣酱能把它当成精华露抹在脸上;如果三个月见不到任何中餐,路边见到一个炸油条的大锅,甚至有把自己炸了的心。

对故乡食物的忠诚,举世皆然。19 世纪的中国,住在通商口岸的外国人的日子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安逸,其中痛苦之一就是吃不到家乡味。后来成为英国驻华公使的哈里 · 帕克斯 13 岁就来到了中国,吃了无数中餐,胃依然是英国胃。他 1850 年回到英格兰,第一站就是一家上等牛排店。他点了一份英式牛排,同时还要了炸薯条和啤酒。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但说实话——这是个秘密——因为我催得太紧,牛排做得很差,薯条还有些生。尽管如此,我依然认为这顿饭实在是美味极了。”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食物对西方人来说,简直是噩梦。他们居住在通商口岸的租界之内,在他们看来中国食材实在是不够卫生。在 19 世纪的西方人看来,中国蔬菜不能吃,因为是用粪便浇灌的(现在看起来,多么有机);而肉类也无法吃,因为屠宰场的卫生条件极差(现在看来,那些土猪土鸡,多么天然原生态);而且很难喝到新鲜的牛奶,即便有牛奶也被勾兑,一个住在汉口的英国人曾经在送的牛奶里发现了一条活的小鱼。

到了 19 世纪后期,条件才有了改善。一个在上海的英国医生描述了当时上海租界内西方人的日常饮食:饭前喝浓汤、雪莉酒,接着是借着香槟消灭一两份沙拉,然后是主菜,牛肉、羊肉、禽肉或者培根,同时喝下更多的香槟和啤酒,而后是米饭、咖喱和火腿,接着是野味、餐后甜点,布丁、果冻、奶油,最后是奶酪、沙拉、面包,以及一杯波尔多葡萄酒。

这个菜单今天看上去也丰盛,甚至有点奢侈。那时候随着东西方通商的便利,许多西方的食材已经能运达中国口岸。19 世纪 70 年代之前,通商口岸的租界区组织分发西方的食物。然而在更遥远的时代,最早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们,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他们不得不用“两根木棒”吃下中国食物,对他们来说,中国人的吃食不可思议,“他们吃青蛙,这在欧洲人看来是很恶心的,但他们认为味道很好。吃老鼠似乎也很正常,蛇羹甚至享有盛名。”(引自英国人约翰 · 洛克曼的《耶稣会士书简集》出版于 1743 年—1762 年之间)

上面讲述的那些故事都是从一本书上看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作者是英国人 A.J.G. 罗伯茨。我跟他有着相似的兴趣,想了解不同人的饮食偏好,以及不同的人对另外一种陌生饮食文化的看法。

一方面,随着交流的通畅与信息的无碍,关于饮食的芥蒂慢慢消弭,在北京也能吃到地道的法式大餐,在纽约吃到一家川菜的餐厅,味道比四川还四川。而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二元体制实际上的消解,故乡的概念也慢慢消逝。有时候我回到那个我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家,处处都在拆迁,搞房地产,修路,城市建设..回忆中的故乡不复存在,只能在舌尖上复活。

一个人小时候的口感,决定了他一生的口味偏好。

我喜欢看汪曾祺回忆故乡吃食的散文,讲野菜,讲乡愁,可是看他讲北京的烤肉和豆汁,文字固然清淡雅致,字里行间却少了那种种细腻的故乡感。

我有不少吃货朋友,我喜欢听他们讲故乡的吃食。

有一个姑娘,出生在甘南,成长在云南,工作于北京,她吃着北京的烤鸭,细细怀念甘南的美味。那个地方盛产羊肉,回民做的羊肉与藏民做的羊肉就有许多不同,两大锅摆在面前就会有区别,主要是形状上的区别:“回民习惯切成长条,藏民则是切成方块。”每天早上卖羊肉的市集上人声鼎沸,但是挑选羊肉又是个学问,她的小舅是此中行家,他挑选的羊肉就是比别人买的好吃;去藏民家里吃藏包,吃一口嘴角泛出油花;甘南盛产沙棘,如何把沙棘捣成酱,放在一个罐头瓶里,加入一点蜂蜜,做成沙棘酱,每天早上用温水冲服..种种生活的细节,似乎可以见到 1980 年的甘南景象,以至于我都十分想在今年夏天去一次甘南。在拉卜楞寺边上,找一个向阳的山坡躺下,晒着太阳,嘴里嚼着一根青草,旁边是一群孩子嬉闹,远处有牛羊和风,这个姑娘就混迹在这群孩子中间,衣服有点脏,脸上的皮肤被晒得有点高原红,没心没肺地傻乐。我跟着他们去吃手抓羊肉,喝一点青稞酒,醉了之后跟藏民一起唱歌。在我幻想的时候,我的甘南姑娘跟我说:“如果你要从兰州坐大巴去甘南,路上会路过一个临夏的地方,那个地方有一种面,叫大卤面,不是北京的打卤面,特别好吃,一定要下车去吃,吃两碗,替我吃一碗。”

事实上,即便我去了甘南,也找不到那个女孩回忆中的甘南了。就像即便我穿越到 1988 年的故乡,轻轻敲我们家的房门,年纪尚轻的妈妈给我开门,热情地欢迎我这个陌生人,热情地给我准备白菜汤,同样加了胡椒粉和辣椒油,我也不会吃出小时候的那种感觉,甚至会觉得不怎么好吃。

回忆总是能美化现实,食物也是一样,被时间的滤镜柔化,当年的折箩菜也胜过如今的大龙虾。有一次,我陪着我的老婆回到她上高中的校园,去找她读书时经常吃的麻辣烫。校园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叫城建新村,麻辣烫在一栋楼的一层,狭仄而破败。做麻辣烫的阿姨居然还认识她,还记得在十多年前,她和一群小姑娘整天混迹在这里吃麻辣烫。当时是一毛钱一串,几块钱就能吃得很饱。

我们又点了麻辣烫,据说味道没有丝毫变化,还是旧时的味道,不是那么辣,而是有点甜,她吃得津津有味,最后还打包了一点作料。其实有那么好吃吗?她也仅仅是从中吃到了自己十几岁时候的滋味,心生感慨罢了。至少这些打包的带回去,没有吃,就顺手丢掉了。

人在异乡,回忆故乡的吃食,回忆小时候的味道,这是人生固定程序,证明自己活过爱过。

许多人都消匿在历史中,比如孟元老。他的身世经历都不可考,却留下了一本书《东京梦华录》。在北宋南迁之后,他细细回忆东京的生活细节种种。我最喜欢看的是那些与食物相关的篇章,北宋东京的繁华似乎都在舌尖复活。

那时东京城里酒肆林立,最有名的是樊楼,除此之外,还有州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金梁桥下刘楼,曹门蛮王家、乳酪张家,州北八仙楼,戴楼门张八家园宅正店,郑门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灵宫东墙长庆楼。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余皆谓之“脚店”。其中一家乐丰楼,如果能穿越回宋朝,我都想与孟元老在此共饮一杯。这家店开在马行街,这条街几乎就是东京城里的“香榭丽舍大街”,连接着皇宫,这家馆子太豪华了,“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甚至可以在这里看皇宫,这可比海景房牛多了。

在这里可以吃到酒醋白腰子、三鲜笋炒鹌子、烙润鸠子、石首鱼、土步辣羹、海盐蛇鲊、煎三色鲜、煎卧鸟、湖鱼、糊炒田鸡、鸡人字焙腰子、糊燠鲇鱼、蝤蛑签、麂膊及浮助河蟹、江、青虾辣羹、燕鱼、干鲻鱼、酒醋蹄酥片生豆腐、百宜羹、燥子、炸白腰子、酒煎羊二牲醋脑子、汁清杂胡鱼、肚儿辣羹、酒炊淮白鱼..

菜品太丰富了,看字面意思已经大多不知到是什么,但读起来每一样都美味。

吃正餐之前先喝汤,百味羹、头羹、新法鹌子羹、三脆羹、果术翅羹、盐豉汤、血羹、粉羹、瓠羹、豉羹、石肚羹..且一样一样吃来。打来一点酒,叫焌糟嫂嫂烫酒,喝完了再满上。再来一点下酒菜,红丝水晶脍、软羊、旋炙猪皮肉、鲊脯..看名字还是一头雾水,先吃吧。在酒楼里边吃边喝,听着歌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看着皇宫吹着风,吃完了可以去夜市。

皇宫正南朱雀门再往南就是东京最大的夜市了。当街水饭,爊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夜市上的吃食甚多,多到令人惊讶,于是不由得发出感慨:北宋的市民比北京的市民舒服多了。在这里孟元老又细细琐碎地报菜名,那些回忆中的美味似乎在每一样食物的名字中悄悄渗出来:旋煎羊、白肠、鲊脯、黎冻鱼头、姜豉类子、抹脏、红丝、批切羊头、辣脚子、姜辣萝卜。夏月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纱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广芥瓜儿、咸菜、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芥辣瓜旋儿、细料馉饳儿、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离刀紫苏膏、金丝党梅、香枨元,皆用梅红匣儿盛贮。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猪脏之类,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

吃完消夜,已经是深夜了,可是街上的摊贩还没有散,各种食物依然琳琅满目:燋酸豏、猪胰、胡饼、和菜饼、獾儿、野狐肉、果木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有不少人细细考究这些菜到底是什么,具体烹饪方法如何,我光看着这些菜名就觉得好吃,北宋风华在一道道菜名中复活,这都是孟元老的乡愁。

与孟元老相似的还有不少作者,1949 年之后,许多文人去了台湾,或者浪迹海外。看唐鲁孙、白铁铮、齐如山、高阳、梁实秋等众多文人的美食文章,字里行间都写满了乡愁。

许多人都写过追忆食物往事的文章,我最爱读的是一个女人写的,叫李玉莹,她的丈夫是知名学者李欧梵,在《食物的往事追忆》的扉页上,还写着“献给我的馋嘴猫丈夫李欧梵”。李玉莹之前没有写过文章,她的身份是一个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她小时候住在香港九龙城的一栋旧楼里,她和哥哥、外婆住在里面,那些与外婆相关的吃喝经历,她在书中娓娓道来。她讲小时候天天吃外婆做的猪油捞饭,看外婆如何把猪网油一点点切开,熬猪油:“撑开的网状脂肪令我联想起做棉被的棉纱,条条棉纱纵横交错连成网状,也是纯白色的,仿佛织成一个接着一个白色的梦。”许多年之后,在元朗她又吃过一次,已经和小时候的味道有许多出入,因为小时候贫寒的时光、外婆的温情、等待猪油捞饭的渴盼都不存在,那种奇异的滋味只在回忆中珍藏。

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正在大海上航行。那是一艘邮轮,从上海出发,到日本的冲绳,再到福冈,最后抵达韩国釜山,最后返程回上海。船上的中国人来自五湖四海,每天晚上我们坐在船里的餐厅里吃着大同小异的西餐的时候,最开心的环节就是讲各自的方言,叫别人猜测是什么意思,再有就是讲述故乡不为人知的吃食。

一桌人分别来自上海、武汉、四川、南京、天津、广州、北京、扬州、湖州..我这个北方人吃亏,听不懂他们的方言,而我又没有什么方言可以供他们猜谜。

只有聊吃了,这个我还算在行,可以从豆汁聊到卤煮,从羊汤聊到烤肉,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些吃食在一艘公海的邮轮上能有这么大的魅力。

其实我不是北京人,而是河北人,久居北京,直把他乡作故乡了。

我老家在河北霸州,离北京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即便当地美食乏善可陈,我也能细细揪出几样。比如,素冒汤,里面是炸好的豆腐丸子和小面片,酥脆,一碗汤浓稠,加了淀粉,以及大量的胡椒,有一些醋,回口泛酸。素冒汤是当地的早餐汤,一碗汤,两个烧饼,就能饱餐一顿。如果是冬天,坐在靠窗的位子,窗户上都是蒸汽,喝一碗汤,浑身舒爽。我们经常去的一家叫陈记小吃,原来在菜市场的一角,如今鸟枪换炮,已经有了更大的门脸。

比如,红烧茄子,与许多地方的烧茄子不同,此处常见的是硬烧,茄子上裹上鸡蛋与面粉做成的糊,在油锅里炸透,再烧。做好的茄子酸甜口,酥脆,当地有一个镇子叫苏桥镇,镇子上有一家小馆做这道菜算是一绝。

我还常常怀念堂二里镇子上的葱花饼,硕大一张,酥软浓郁。

这些小玩意儿也是在童年的记忆中来回闪现,许多十几年没有吃过了,不知道再吃还是不是从前的味道。

许多事情,相见不如怀念,食物犹如旧情人。而今我四处奔波,许多时间都在路上,去全国各地,寻找各地隐匿已久的吃食,每个月都会出几次远门,去江南,去西部,去云贵川。走四方,吃四方,每到一地都觥筹交错,饭菜鲜美,各种好吃的东西应接不暇。

太热闹了,反而忘了清冷的滋味。就如同现在,我们乘坐的邮轮行驶在海面上,坐在阳台上可以看见海浪,天气有点阴霾,波浪轻缓,这些海水似乎是永恒的,它们不曾去过异乡。我有点饿了,此刻最想念的吃食是奶奶做的面条。那是在 1985 年秋天的午后,我在老房子午睡,奶奶在外屋和面,醒面,抻面,做面条,打卤,用的是茄子和肉丁,还有一碟花椒盐水,切了黄瓜丝、豆芽菜、青萝卜丝。我的奶奶个子不高,微微发胖,头发银白,光滑妥帖,在脑后梳了一个发鬏,我醒来,已经是黄昏。啊,1985 年的黄昏,打卤面,掺杂着一点夕光的味道,院子里种满了花,奶奶在花香里穿行,逐渐远去,而故乡,它不在任何地方,它只在你回想的时候,在舌尖上醒来。

几 年 之 间,许多餐馆关门又开门, 我 们 一 次 次跟餐馆老板混得熟稔,然后一次次拖欠酒钱,有时候还会 把 老 板 娘 叫 过来,陪我们喝上一杯啤酒。

同类推荐
  • 中华营养百味:美女养颜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美女养颜食谱

    你是不是天生的美女,是不是天生丽质,这都没有关系,要知道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赶快将自卑驱逐门外,翻开这本《美女养颜食谱》,看看书中都有哪些养颜的秘密吧!先透露一点,这是一本关于食谱的养颜书籍,让你在一日三餐中不知不觉变美人!不相信有这么容易的事吗?那就请你亲自打开书一睹真相吧!
  • 养胃食谱

    养胃食谱

    《美食天下(第2辑):养胃食谱》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养胃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以这些食物为主料烹制的家常幕肴。这些菜肴均介绍了详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您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书中还阐述了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养胃原则和饮食调理方法,帮助您全方位呵护您的胃健康。
  • 健康早餐

    健康早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日本料理神髓

    日本料理神髓

    分辨每一条鲣鱼、每一锅高汤的不同滋味,修炼可以锁住食材切口水分的刀工,烤出外皮酥脆、肉质软嫩鲜甜的香鱼,寻找能够带出食材原味的微妙酸度,表达白饭的乐趣,等待柿子最美味的时刻来临,让菜单成为令人喜悦的安排……日本料理的神髓究竟是什么?以日本美食征服世界味蕾,坐拥东京米其林指南“一门天下”盛誉的传奇料理人小山裕久,用他从业三十年的经验和热情娓娓讲述——美味的顶点只在一瞬间,而料理人的毕生追求,就是让这个瞬间在客人的口中绽放。
  • 中华营养百味:学生营养菜

    中华营养百味:学生营养菜

    《学生营养菜》全书以精美的实物照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向读者介绍了各式各样有关学生营养餐的制作方法。读者只需按图索骥就一定能制作出精美的菜肴。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不仅可供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还可作为各类餐厅、饭店以及烹饪学校的参考教材。
热门推荐
  • 第二种谋杀

    第二种谋杀

    吴亮走出“知名度”餐厅时,脚步已有些踉跄。他自斟自饮了几瓶啤酒,喝到后来,连着跑了几趟厕所。他现在感觉脸发烧,脑袋有点迷迷糊糊,象练拳击时被大苟重重地命中几记勾拳的感觉。吴亮走出“知名度餐厅”,又踅进旁边的一家电子游艺室,挤在一群中学生堆里玩了一会电子游艺机,不到半小时,就扔进去五块钱。这哪是游艺机,简直是吃钱机。他不敢再玩了,被几个半大小子挤到一边去。他妈的这帮半大小子好象都比他有钱,钱是哪儿来的?吴亮走出电子游艺室,踩着中央大街的石头马路漫无目标地往前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豪门逆媳,逃婚三恋曲

    豪门逆媳,逃婚三恋曲

    T市第一新闻,夏家三位小姐和冷家三位少爷同时逃婚了!但这件事却被两个集团息事宁人。夏家三小姐突然回国,这件事给了大众一个深深的疑惑,不好的预感开始。她是隐藏在面具之下的狐狸,眼眸里除了算计再找不出别的。当懦弱的她遇上儒雅的他,他给尽她温柔却又为了家族把她推向地狱。同时,其他两姐妹的情感遭到破坏,她褪去懦弱的伪装,将自己的风华绝代展现于世。再见,她是四大总裁中唯一的女总裁,他也是权势滔天的商场大亨,针尖对麦芒。家族危机,死去的莫离却在眼前,当年事情的真相,阴谋正在筹划,一道道困难摆在她们眼前。两姐妹的爱情得到了救赎,但是夏雪涵却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她去了一个叫天堂的地方,那有她,有他,就够了。
  • 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

    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

    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编写组编写的《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全书共分八个部分,详细阐释了基层党支部的地位、作用与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党支部和临时党支部的设置;发展党群工作的指导方针、工作原则和工作流程;党支部班子建设的工作规程方法;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服务党员和服务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程方法;党支部选举工作的规程方法;党员教育工作、党员管理工作需要依据的制度方法;党支部实体工作的实用性参考文体。对于党支部成员素质提高与能力提升的相关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13年前,它只是一个概念,我开始了观察成功的女性,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质——职场女性奋斗靠巧劲。要知道,光凭直觉敏锐还不行,只有上升到洞察力,往往最先洞察人心和先机,因而他们年纪轻轻就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 神奇宝贝之小夜

    神奇宝贝之小夜

    作为世上少有的女杀手的她,来到神奇宝贝世界后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呢?小夜:(摊手)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训练家,可惜有些人不想呀~那怎么办?去吧,我的伙伴们!
  •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不可否认,在人格修养、商业道德、管理模式、决策定位、合作共赢等许多方面,中国企业家都还很不完善,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些“硬伤”并非不可挽救的。一方面,西方久已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成功企业在“西方管理思想中国化”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一书,正是荟萃了这些方面的精华,为迷茫失措中的中国创业者准备了对症下药的良方。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我夺舍了另一个自己

    我夺舍了另一个自己

    重生。为魂!为救人而死的他。居然重生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最让他难以想象的是自己居然寄宿在另一个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