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3400000033

第33章 34.汇报

堂中的刘健呆呆的看着这一切。

而郑桐却是有些气急败坏的说:“孤的好七弟啊,你真是孤的好七弟,为了把孤拖下水,你这是连死士都用上了。”

“从今天开始,孤跟你势不两立!”

郑郊也急忙站起来说道:“不是孤做的,这怎么可能是孤……”

但显然,他是怎么也解释不清楚的,人是他带来的,又自杀在众人而前。

于是,刘健只好开口道:“好了,不要再吵了,今天就先到这吧!都各自回去吧。”

但今天这一幕,却是又加重了众人的心思。

原本在众人心中,这帝陵一案多怕是唐王郑郊所为,因为大多证据都指向他。

而今天这事发生之后,众人心中怀疑的目标又多了一个周王郑桐。

因为这是那个所谓的证人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众人的深深怀疑。

唐王郑郊是确确实实把周王郑桐拉下水了。

但这真的是唐王郑郊的收获吗?

但帝陵一案的幕后黑手又真的是周王郑桐吗?

帝陵一案的局势变得是更加复杂了,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呢?

……

大明宫,御书房。

郑文正在听着周阔三人的汇报,看着整理完的狄平所说的材料。

周阔率先说道:“陛下,我们现在只是审理了狄平一人,但他所说的情况已经让我们触目惊心了,牵扯到朝庭各部的官吏,闲散的宗室,许多的世家大族,甚至是周王府、唐王府都有提及,涉及的人太多了。”

杨博接口道:“陛下,特别是地方官吏,犹其是江南地区更是严重,江南地方官吏还是小事,但狄平的话中,涉及的江南世家大族,肆意阻碍朝庭的统治,插手江南官吏任免,上下勾结,欺压良善百姓,侵吞良田,长此以往,朝庭在江南的统治将名存实亡!”

大理寺卿郭怀又接着说道:“臣统计了一下,单单是狄平口中所涉及到的官员就达到了五百一十八人,户部更是重灾区,单是户部官员就达二百人之巨,真是触目惊心,蛀虫啊蛀虫,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

……

郑文看着桌上的材料,听着他们的话,长长的叹了口气,揉了揉脑袋。

才开口说道:“唉,国事艰难啊!朕也没想到,一个马元居然惹出了这么多事,朕看,他是会名垂青史了!”

三人听了,一阵腹诽,这也叫名垂青史,这是大大的恶名好吗!

“朕听了,看了,这一切都让朕触目惊心。朕心中是一阵害怕,但又有一股庆幸,庆幸发现的早,早发现,早解决嘛!”郑文笑着又开口道。

“只是,这户部嘛!竟然如此之严重,工部与之比之,简直是小疾嘛。”

“诏令刑部,放出两位尚书,各领其部,进快恢复两部的工作,毕竟一下子瘫痪六部中的三部,我大乾的朝堂还要运转嘛!”

三人一听,顿时一阵奇怪,不是两部嘛,怎么变成三部,但顿时马上就反应过来。

“诏令羽林军封锁户部,无诏令许进不许出。”

“唉,郭成这个人,是个有能力的大臣,只是私心太重,不是个能臣,可惜了!”

三人一听,心中顿时明白,陛下只怕是会放弃户部尚书郭成这个人!

但三人却不会产生什么兔死狐悲的想法。

三人心中明白,确实如郑文所说,郭成能做到户部尚书的职位,确实是有能力的。

但他私心很重这话也没错,狄平的事难道他不知道吗?他知道。

就因为同是世家的代言人,就对狄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给他大行方便,使得户部有近二百人被拖下水。

这难道不是他的错吗?

这也是郑文说他不是能臣的原因。

郑文又开口说道:“杨老大人,你也是我大乾的老臣了,这几天你就辛苦一下,进驻户部处理一下户部的事吧!这样朕也放心!”

“诺!臣谢陛下的信任。”杨博听了,满脸笑容的说道。

郑文的话他懂,这是让他准备接任户部尚书一职。

“至于周爱卿和郭爱卿,你们就接着查吧!一查到底,朕决不姑息!”

“你们两位爱卿只能多辛苦了,朝庭的重臣们都有事啊!”

“诺,臣等不辛苦。”两人连忙向郑文行了一礼,开口说道。

“你们去吧!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勿失朕望!”郑文又有些疲倦的说道。

三人齐齐向郑文行了一礼,才退下去。

退出御书房后,周阔才对杨博说:“杨大人,这次恭喜了!”

杨博笑着说道:“还早着呢!”

郭怀也打趣的说道:“早晚如此啊!”

杨博听了,点了点头,才开口道:“陛下也不容易啊,年少登基,又遇到那么多事。在我看来,陛下虽年少,却是个明君啊!我们这些老家伙,多帮帮他吧。”

周阔听了,点了点头,才说道:“确实如此啊!是个明君,但也是大乾之幸!”

郭怀也点了点头,才开口道:“我的去办事吧!”

三人一同出了大明宫。

……

户部,李同带着上千羽林军封锁了整个户部。

杨博也带着人进驻了户部。

……

而户部尚书郭成一个人跪在大明宫前,开口求见郑文。

而黄安此时正对郭成说:“郭大人,陛下说了,不想见你,让你回府闭门思过。”

“不,黄公公,你就再次向陛下回禀,就说罪臣郭成求见。”

“我说了,陛下不想见你,你就回去吧!”

“不,黄公公,你再次帮我禀报。陛下不见我,我郭成就跪死在这里。”

“好吧,我怕了你了。”说完黄安就再次去见郑文了。

当黄安进入御书房的时候,郑文正在批阅奏章。

郑文抬起头,看到黄安,就开口说道:“大伴,回去了吗?”

“陛下,老奴去告诉郭成了,让他回去,可是他还是要见您,还说您不见他,他就跪死在那里。”黄安说道。

郑文听了,怒急发笑,才开口说道:“想跪就跪着吧!多少人想跪那里都没机会呢!”

黄安听了,就知道郑文是非常生气,但郭成是朝庭的重臣……

突然,天空下起了小雨。

黄安见了,就开口道:“陛下,天下雨了。郭大人这样跪着不好,您看是不是?”

郑文听了,头也不抬,手上依旧在批阅着奏章,嘴上却说道:“让他跪着吧,就因为他的私心太重,多少民脂民膏被贪污挪用,他在其中可是立了大功啊!”

“多少贪官也不及他的睁只眼闭只眼!”

“下雨了也好,让他清洗清洗他那颗脑袋!”

黄安听了也是无奈,遂闪身出了御书房。陛下可以不管,他却不可以不管!

小雨变成了大雨,雨是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变成了瓢泼大雨。

而黄安举着一把伞,照在郭成头上。

遂劝道:“郭大人,避避雨吧,雨太大了。”

郭成却不管这个,径直开口道:“陛下还是不见我吗?”

黄安听了,却是不说话,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黄公公,你说,陛下到底是怎么说的?你说吧,我也想听听。”郭成却是语气平静的说。

黄安才无奈的开口说道:“陛下说郭大人私心太重,多少贪官也不及郭大人的睁只眼闭只眼。还说下雨了也好,让他清洗清洗他那颗脑袋,郭大人,这是陛下的原话了。”

郭成听了,一把摔开了罩在他头上的伞,哈哈大笑……

“陛下说得不错,我郭成就是私心太重了……”

……

而当刘健进宫的时候,看到了跪在地上的郭成,被雨淋得好不狼狈。

刘健看着他,摇了摇头,径直进了大明宫。

御书房中,刘健向郑文禀报了在礼部大堂发生的事。

郑文听了,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开口道:“刘卿,你说,这件事,朕到底该不该再查了?”

刘健听了,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陛下,现在查不查,都无所谓了,反正这件事已经被限定在了皇室内部,对现在朝庭的影响已经可有可无了,毕竟现在的朝局被更大的事笼罩了!”

“这件事,查与不查,全凭圣心独裁。”

郑文明白刘健的意思,帝陵一案被郑文严格的控制在皇室内部的那一刻起,影响本来就没那么大了。

郑文作出严查的姿态,只是为了给整个大乾皇室、大乾朝庭一个交代,好堵住天下的悠悠众口,至于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

无论最后查出来是谁做的,郑文都是最大的赢家!

虽然郑文心里还是想知道是谁做的,但是现在朝庭最重要的还是由马元一案引发的是是非非。

于是,郑文就开口说道:“刘卿,你觉得这件事是我们兄弟中谁做的?”

刘健一听,额头上就冒了冷汗,这种事,是他能随便发表意见的吗?

于是,刘健急忙开口说道:“陛下,臣不知道!”

“老滑头啊,在朕面前,你就直说嘛。”刘健又追问道。

“陛下,臣真的不知道。”刘健的脸上又冒了一层冷汗。

“呵呵,那你说,朕该怎么办?”郑文又说道。

“全凭陛下圣裁。”刘健这时也反应过来了,这是陛下在敲打他,他前面的话有些逾越了。

他前面说的话隐隐中有让郑文停下来的意思,虽然这话是为郑文好,但是这帝陵一案,是做臣子能发表意见的吗?

刘健还是大意了!

但郑文的帝王心术是无处不在啊!

郑文见刘健已经反应过来了,才开口说道:“你先下去吧!朕再想想。”

刘健向郑文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同类推荐
  • 洞庭风浪

    洞庭风浪

    洞庭湖原为五湖之首,属云梦大平原,土殷物阜,人杰地灵。古代黄帝、舜、二妃、禹、善德、范蠡、屈原、宋玉、刘备、黄歇、刘巴、关羽、周瑜、小乔、鲁肃、甘宁都曾寓比。而湖区曾诞生许多名人,如廖立、潘溶、车浚、车胤、潘京、龚恢、阴铿、李群玉、张尚祖、刘宝等。明代有方钝、杨一清、颜颐寿、柳应辰、邓廷赞、刘大夏、黎淳、萧授、孟善、谢登之、杨一鹏、杨嗣昌、龙膺、杨鹤、杨鸿、傅作霖、夏元吉等。清代有左宗棠、郭嵩焘、李星沅、胡达源、胡林翼、汤鹏、许伯政、方功惠、何锦云、吴敏树、方显、刘璈、钟谦钧、胡统虞、胡期恒、杨超曾、杨丕树等。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
  • 长生悠悠两千载

    长生悠悠两千载

    直白版:这就是一个活了两千年的家伙在长生路上的所见所闻。文艺版:谁问轻戏言,可是长生幻梦。笑相思易书念难断,谁不羡仙之长生。一笔墨留香一世恩怨,谁问生死间轮回转恩怨。说书人醒木收处,几多年,韶华不过烟云乱。红尘看,原是长终的明月,在夜伴南钟唱晚。笑靥的美,苦涩的情,悲壮的梦,美丽的颜,落笔他们的一世盘陀。PS:长生文,历史文。PS:群号:946219877。
  • 大秦苻坚

    大秦苻坚

    一统天下的骄傲还未来得及向世人炫耀,就已被野蛮的胡人撕碎了踩在脚下,所谓的中原华冠却龟缩江南。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汉人,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救世主,一个拥有汉人灵魂的胡人统治者——苻坚。
  • 朕法

    朕法

    虞朝末年,群雄并起,东海诸岛推举武氏为皇,建立武国。南方富饶之地为杨氏窃据,建立楚国。西方三川之地被刘氏霸占,建国为蜀。京畿之地成曹氏囊中之物,建国为魏,北方大地被石氏一统,立国为赵。草原大地被成云部统一,建立云国。极西之地的蛮族在凯撒的带领下,建立沙罗帝国。天下七分,烽烟四起,战乱不休,民不聊生。
  •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本书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热门推荐
  • 嘘!厉先生,请别强娶

    嘘!厉先生,请别强娶

    男人好整以暇的在她身边坐下,不疾不徐问,“说你哪配不上?”宋云洱咬牙,“她们说我一无长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少来袭:不负青春,不负你

    帝少来袭:不负青春,不负你

    她是被收养来的孩子,怕生,怕孤寂,怕他们会抛弃她,直到那个人出现在她面前……他强大、优雅、温和却又处处透着淡漠疏离,他是那么的高高在上,明知他只能是遥不可及的一个梦,却始终无法从这梦中醒来,心甘情愿的沉沦。
  • 斌雅禅师语录

    斌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哏上哏

    哏上哏

    各种脑洞的小小说集锦,文章内容短小精炼,针砭时弊,颇有意味,正可谓“哏上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根据地(上)

    根据地(上)

    《根据地》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的探寻,借助对冀鲁豫根据地革命往事的踏访与追述,鲜明地提出人民是我们党最可靠的靠山,民心就是最大的根据地这一论断。无疑,这同时也是在探寻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历程的原点与出发点,是一部寻找根基与根本的报告文学。“根据地”中的“根”就是根本、根基,“据”就是依据、凭据,“地”就是土地、江山、社稷。“根据地”也就是共产党人打下江山得天下的根基与依凭,是共和国诞生的原点和出发点。从这个层面上说,《根据地》描述的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党的历史,一段国家记忆。这段记忆沉淀在时间的长河里,被作家用生动的文字再次擦亮擦新。
  • 一抹桃花灼其华

    一抹桃花灼其华

    一场穿越,一场与你的邂逅。只愿与你携手走天涯,只羡鸳鸯不羡仙。当代小说家因写作穿越到了异世大陆,成为富商之女,后机缘巧合之下女扮男装混进军队。邂逅敌国太子……一抹桃花,春秋冬夏。看那一世芳华枯萎了枝芽,谁的天下,谁赢了她身边的他,看岁月年华那一句苦话。
  • 酒经(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酒经(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酒的相关文化:酒品、酒道、酒礼、酒出趣事、酒出幽默、品酒个性等等。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