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0600000006

第6章 把不快乐的小虫子找出来(2)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经过长期的研究我发现,孩子越小,心理自助调节能力就越差:0~3 岁的孩子几乎没有自助能力;3~7 岁的孩子只有很少的心理自助能力;7~12 岁的孩子虽然明显拥有了这种能力,但它的影响仍然十分微弱。所以在这些成长阶段,环境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长期处于一种不快乐的畸形环境,孩子的阶段性心理会成为他以后性格的原型。比如,那些很少与母亲在身体和感情上交流的男孩,会对女性有强烈的羞怯感,严重的还会发展为报复女性的心理变态者。而经常遭受父亲毒打、呵斥、教训的孩子则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叛性格,他们不愿与社会合作,很难融入到团队中,对合理的规则也会有天然的反感。

所以,我呼吁各位家长,请你们以同情之心去体会孩子在各种境遇中的不快乐,一旦你们知道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快乐,想帮他解决问题就容易得多了。这丝毫不会影响你们对孩子的错误或过失进行正常的指导和管教,你们所要做的,只是在所有的活动中始终保有一颗同情心。

3.是什么让孩子不快乐

许多成年人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所犯下的错误,却让孩子用一生来承担痛苦。

我最近读了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一本书《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开头的两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我由此想到,孩子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成功的孩子都是相似的,失败的孩子却各有原因。几乎所有成功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都幸运地遇到了好的引路人,这些人或是他们的父母,或是他们的老师、朋友,或者仅仅就是大自然本身。而“失败”的孩子则一般是由于受各种不快乐者的影响所导致的。比如,对教育一窍不通、缺乏同情心或者对孩子的教育毫无责任心的父母;严厉刻薄,或常年不得志、内心阴暗的老师;凶猛而无知的同学;俗气而愚昧的亲戚;变坏的兄长;粗暴、武断的长辈……这些负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于明智的父母来说,一旦发现孩子在求知习惯或心理上有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判断他“不行”(因为他对此绝没有任何责任,也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而是像一个医生发现病因一样,去探寻导致这些不快乐的原因在哪里。正如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谚语:“噩梦不管有多可怕,一旦说出来,就会好得多。”

镇上的乔治神父有一次对我说,他经常到少年监狱去,然后发现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那些进少年监狱的惯犯,往往是在家里受鞭笞最多的孩子。

我想告诉所有英国的同胞一个被大家长久忽视的现实,那就是,有太多具有良好天赋的孩子因为被家长或老师判定为智力和意志差而真的成了现实中很差的人。许多成年人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所犯下的错误,却让孩子用一生来承担痛苦。我记得,就在我和乔治神父在德文特河边谈到这些问题时,早已平静地领悟了上帝旨意的神父却眼睛湿润了。他说:“我有时真的怀疑,上帝还能帮助我们什么?他要拯救我们成人的心灵,但社会和现实的诱惑以及我们人类血腥的欲望又那样强大;他赐给我们孩子,可孩子在肉体上又是那样弱小!斯宾塞先生,您能告诉我吗?”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 只有每一个父母和成年人都像他们学习商业、种植、饲养一样学习教育的方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变得理智、文明且富有力量。

4.家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一家人吃饭时彼此争论还是谈话,称赞还是训斥,是一个很好的测量计,它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正在渐渐疏远,还是越来越亲近。

有时,父母已经意识到某种不快乐的境遇对孩子产生了坏影响却仍然无能为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孩子的境遇。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几乎每个父母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家庭环境。不管孩子在外面遇到什么,家庭是他的加油站,是他的坚强后盾。可为什么有的家庭能够帮助孩子应付各种问题,有的却相反,只会成为孩子烦恼的根源呢?我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给热切希望得到帮助的父母提出了九条建议:

(1)珍惜家庭聚会的时间。有一次我问小斯宾塞,在他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断是什么?这时的小斯宾塞已是剑桥大学的学生,他不假思索地告诉我:最美好的就是每天晚上全家人聚在餐桌前,一起祈祷、一起聊天的时光。

(2)彼此了解可以使孩子获得心灵的力量。“我们是一家人,难道还需要再了解吗?”人们也许会这样问。但实际情况如何呢?做父母的常常只注意现实的家庭琐事,而没有时间和兴趣去探究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你曾几次和家人坐下来谈你的理想和抱负?又有几次向孩子们询问他担心什么,相信什么,快乐不快乐的事是什么?不要担心这样做会浪费时间,相反,它只会让你对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3)让孩子学会为家庭分忧。一般在遇到疾病、经济紧张、亲人死亡等事时,很多父母都会选择瞒着孩子。他们的理由是怕孩子难以接受残酷的事实,身心受到影响。事实上,大可不必这样,只要你在讲述时不去夸大,而且表现得有信心,孩子是不会被任何问题吓住的。相反,如果对他们隐瞒真相,他们大多会把事情想得更糟,或者有被抛弃和不被重视的感觉。要知道,孩子只有在这些艰难的事情中才能培养起生活必需的勇气。如果有兄弟姐妹病了,或者父母及祖父病重,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并让他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比如买药、送信等。

(4)家人共聚的时光是我们最幸福的回忆。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轻松地用餐,千万要注意在这时不要数落孩子。有一句古老的格言我希望出现在每个家庭的餐桌旁:“一家人吃饭时彼此争论还是谈话,称赞还是训斥,是一个很好的测量计,它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正在渐渐疏远,还是越来越亲近。”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请他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这样就能让父母认识孩子的朋友,也使孩子感到自己在家里受到尊重。

(5)定期和孩子合作完成一件事。在任何一个群体里,当某人提出合作一件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时,所有人的心情都会为之振奋。我经常和小斯宾塞共同去做一件事,比如种植植物,比如把许多散乱的照片整理成家庭影集,比如一起烤出香气扑鼻的面包,等等。我记得我俩共同完成的最大的一件事是制作一张大餐桌。我们一起选木料、设计草图,经过数个星期的努力,当餐桌终于做成时,我们对望着,激动得叫了起来。后来,这张餐桌成了我和小斯宾塞共同的纪念品。

(6)建立固定的家庭传统。相对固定的家庭传统会让孩子对家庭产生必要的敬畏和归宿感,也能让孩子从小学会区别哪些是一般的事和哪些是重要的、有特别意义的事。我从斯宾塞家族继承了很多传统,比如到教堂参加礼拜、春天出去远足、秋天去登高、特别的生日晚会等。

(7)游戏必不可少。和孩子一起游戏,这是动物也会做的事,但不是每个父母都愿意这么做。在游戏中一定要保持公平,不能因为对方是孩子而轻慢他们。我曾经在这一点上犯过错误,有一次我和小斯宾塞捉迷藏,等他躲好以后,我突然想起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没和他打招呼就离开了。小斯宾塞失望伤心的样子让我为此内疚了好几年。

(8)在孩子睡前给他讲一些家庭往事。曾祖父是怎样白手起家创办学校的?我们的家族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搬来的?父亲是如何开始写作的?这些事有时会比讲虚构的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更大,同时也会让孩子体会到亲密、体贴的感觉。

(9)没有距离感的家庭。我曾经编写过一份家族通讯录,并要求家族里的每个人都加一点自己的信息上去。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并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待家庭和生活。

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答案不仅仅是这9条建议,它还需要家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这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我们应该意识到,家庭传递给孩子的力量是如此巨大,足以战胜任何不快乐,而且孩子在参与家庭活动的过程中,也会逐步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

同类推荐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越温和,越有力:0~6岁孩子行为问题正面教养策略

    越温和,越有力:0~6岁孩子行为问题正面教养策略

    本书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分析、解剖了孩子从出生到6岁可能遭遇的各种行为问题,从断奶困难到睡眠紊乱,从乱咬东西到叛逆违拗,从3岁以后的入园焦虑到适应困难等等,几乎家长最关心的孩子的行为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从父母的修养、处世、学问、智慧、威信、意志、心态、习惯、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修”自己的“身正”,辅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所以,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千万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在家又是一个样。父母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差,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孙玉梅,资深记者、编辑,现从事中外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和策划撰稿工作,致力于先进家庭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普及类图书的写作策划,在多所知名早教机构担任顾问等工作。
热门推荐
  • 爱你是我唯一的温暖

    爱你是我唯一的温暖

    爱你,是我此生唯一的执迷不悟……她曾是他手心里的宝。结婚三年,恩爱如初。她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可一夕之间,他像忽然变了一个人,对她冷漠,暴戾,甚至绝情。最后,不惜亲自将她推上手术台,一尸两命。可谁知道,原来这场背叛背后的原因竟是这样……
  • 末世劫恋:琥珀佳人伤

    末世劫恋:琥珀佳人伤

    身怀玄阴索脉女主背负的天命竟是引导混沌之心,原来种种从来从空,等等既是如此,那师尊勒?爱人呢?三教何去从?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支撑吧,才能在这条路上走觅得真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山水问君心: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

    山水问君心: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

    本书分为六章,从不同角度解析历代的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造诣和创作背景,并介绍了诗词作者们的生平经历,较完整地勾勒出了我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脉络,是一本不错的诗歌赏析类读物。
  • 随风

    随风

    她是一位美丽知性的大学老师,工作生活令人艳羡,却封闭自我,迟迟无法走出六年前那段无疾而终的初恋。直到那个外表潇洒不羁,内心却温暖阳光的男人鲁莽地闯进她的世界……他执拗地撬开了她久未开启的心门,就在她的内心开始重新燃起爱情的火焰时,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打破了一切美好。为什么打给前男友的告别电话,那头却是响起他的声音?这个电话号码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像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秒风会从哪个方向吹来,真相永远用你最措手不及的方式,向你展示它鲜血淋漓的样子。它打破最残酷的壳,让痛不欲生的她究竟该何去何从?
  • 记义

    记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
  • 搞事全世界

    搞事全世界

    变天了,苏叶得到一个瞬间移动的能力。就是一打喷嚏,他就会瞬间穿越到世界的任意一个角落里。但是呢,这个能力有个BUG,就是无法控制要去的目的地。就像刚刚,他正在家里睡的好好的,结果一个喷嚏,他就瞬间穿越到一个香喷喷的被窝里……“咦!这是哪?”“哇!好软。”感受着手里的柔软,苏叶微微抬头,看到一双如水般的眸子。四目相对,久久无语……这是一个在世界各地,疯狂搞事的故事。……(已有一本百万字精品完本小说,请放心阅读。)
  • 重生之我真不是大魔头

    重生之我真不是大魔头

    我不是一个记仇的人,一般有仇我当场就报了;如果不行,等隔夜也可以;再不行,十年也是可以等的。所以,我是一个好人。——大魔头洛凡如是说道
  • 归来仙

    归来仙

    仙的领域是长生还是一念山河,是只手遮天还是创世灭灵,人们因为不知道以及对其的渴望而踏上仙路。仙路漫漫却并不孤单,寻长生者尽数同行,但去者繁多而归来者未闻。本文记载的便是那归来者对仙家万物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