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04000000002

第2章 管理时间:管理人生和事业

能否管理好时间决定的你成就

时间是很特殊的稀有资源,不能贮存,不能替代,也不能租借和买卖,并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因此,工人说:时间就是效率;农民说:时间就是粮食;战士说:时间就是胜利;医生说:时间就是生命。

是的,认真对待时间,管理好时间,你才能有所成。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时间更显得珍贵。现代人如果不珍惜时间,就会被时代淘汰。

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珍惜时间。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却说:“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先生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在书房里,他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先生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生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做斗争。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先生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先生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他珍惜了时间,时间也成就了他。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也曾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诚然,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但这种价值恰恰是随着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试想,历史上那些为人类创造出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科学巨匠、文艺大师,哪一个不是通过“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现得丰富而有意义的呢?

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它横扫的镰刀。”

意大利杰出的画家达·芬奇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列夫·托尔斯泰说:“你没有有效地使用而放过的那点时间,是永远不能返回的。”

还有人问过达尔文:“你一生怎么能做出那么多的事呢?”他回答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时间。”

这些鲜明的例证无不深切地告诉我们:有作为、有成就的人们,他们无不是因爱惜时间而得到成果的,他们用珍惜时间的妙法度过了他们的青春岁月。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现代人来说,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天地。反之,不珍惜时间,碌碌无为地过日子,明日复明日,终将一事无成。

时间如流水,稍纵即逝;生命像激光,一晃而过。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说:“一个人即使是有两次生命,这对于我们青年来说也是不够的。”董必武同志给《中学生》的诗句:“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人云此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这都告诉我们,只有像鲁迅先生那样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我们才能有所成就。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不珍惜时间,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他们把今天要做的事放在明天去做,明天的放到后天……一天天的岁月蹉跎,却从没感到年华虚度,碌碌无为。其实,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管好时间就是管好事业,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地珍惜时间,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古人惜时如金的智慧

古语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这是强调时间的宝贵。人生的旅程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历史的长河也是由无数个瞬间汇成;瞬间是短暂的,却由此成就永恒。古之圣贤无不惜时,“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晋书·列传》),这句话的意思是,像大禹那样的圣人都珍惜每一寸光阴,一般人更应当珍惜每一寸光阴。

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一生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与真理无缘,那就等于白活了;如果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一朝得道,死而无憾。这里形容对真理的信仰和追求的迫切。一个人停止了学习和思考,停止了对真理的叩问和追求,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于闻道求真,学以致道。孔子还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仁人君子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要懂得天道、人道、世道,要知安身立命,要知礼明法,要知人论世,正确分析和把握自然规律、天下大势,这样才能成为人格完美、胸有大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君子。

要想修养自身、承担大任,就必须抓紧时间学习。孔子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把消逝的时光比作东流的河水,日夜不停流去,这句话之所以成为千古名言,是因为人们心中也都有这样的感慨。孔子以身作则,惜时如金,求知若渴,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他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荀子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认为,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在权利面前没有私欲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这就叫作有德行、有操守。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因此君子学圣贤之道是不能停止的,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踮起脚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视野广阔;学习是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啊。庄子也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

古人惜时所体现的求真求道、修身立德和长生久视的思想与传统儒道文化密切相关。

《诗经》中写的“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是说,君子啊,不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指出君子要勤勉修身,好德才有福分。

屈原在《楚辞》中惜时的主题,则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深沉忧虑,充满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很多诗人再三表白人生短暂,行旅匆匆,要探求大道,修身立德,有所成就,唯恐时不我待。“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反复使用的“恐”字,既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又充分地揭示了时间对于人生的一种紧迫感。

汉代著名乐府诗《长歌行》中写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葵做比喻,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劝勉世人韶光之匆匆易逝,应当抓紧时间,要及早努力,有所作为,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明代著名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这首诗七次提到“明日”,是在反复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

明代还有一首《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启示人们: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无以挽留。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珍惜眼前的时光,因为时间永不回头。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讲了珍惜生命的道理,劝勉人们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魏晋陶渊明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座椅。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古人这些包含人生哲理的名言,给人以鞭策和启迪,它赋予人们不气馁的品质,教会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洞彻和把握。

仁人君子不可懈怠!珍惜时光、珍惜生命、追随真理,向善向上,做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让那些稍纵即逝的宝贵瞬间变成真正美好的永恒。

多一点热情,多一份效率

热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只有充满热情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成绩。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奖赏,你必须拥有过去最伟大的开拓者所拥有的将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献身热情,以此来发展和销售自己的才能。”

然而,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和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有调查显示,现在职场中有82%的人视工作为苦役,而且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工作的桎梏。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早上醒来一想到要去上班就心中不快,磨磨蹭蹭地挪到公司后,无精打采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下班,立刻就高兴起来,和朋友花天酒地之时总不忘痛陈自己的工作有多乏味、多无聊。这种对工作失去热情的现象是业绩最大的敌人,它不仅会消磨员工的意志,更会使企业陷入困境。

工作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应该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把它当作苦役呢?绝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回答:工作本身太枯燥了。然而,问题往往不是出在工作上,而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绝大部分人对于工作没有投入自己全身心的热爱,更没有把工作看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你本身不能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话,那么即使让你做你喜欢的工作,一个月后你依然会觉得它乏味至极。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IBM前营销总裁巴克·罗杰斯曾说过:“我们不能把工作看成是为了五斗米折腰的事情,我们必须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意义才行。”我们得从工作当中找到乐趣、尊严、成就感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热情对于一个职场人士来说就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如果你失去了热情,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在职场中立足和成长。热情的态度是做好任何事的必要条件。任何人,只要具备了这个条件,就能获得成功。热情可以让他的事业飞黄腾达。

热情无疑是我们最重要的秉性和财富之一。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每个人都具有火热的激情,它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人自身潜在的财富,只是这种热情深埋在人们的心灵之中,等待着被开发利用。

美国经济学家罗宾斯说:“一个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素质不是能力,而是对工作的热情,没有热情,工作就是一潭死水。”

热情就像人生的蒸汽机,它是一个人行动的主要推动力。工作中充满热情,工作就不会显得单调、枯燥,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年来,拿破仑·希尔的写作大都在晚上进行。有一天晚上,当他正专注地敲打打字机时,偶尔从书房窗户望出去—他的住处正好在纽约市大都会高塔广场的对面—看到了似乎是最怪异的月亮倒影,反射在大都会高塔上。那是一种银灰色的影子,是他从来没见过的,再仔细观察一遍,他发现,那是清晨太阳的倒影,而不是月亮的影子,原来已经天亮了。他工作了一整夜,由于太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使得一夜仿佛只是1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之后,他又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除了停下来吃点清淡食物以外,未曾停下来休息过。

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他的心情总是愉快的,因为他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与惊喜。不管生活中出现多少困难,他都有勇气去战胜。因此,一个人无论他的天赋多么高,多么令人惊叹,如果他不善于自我激励,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他就只会满足于平庸,一辈子摆脱不了平庸。

热情就像一团火,它可以融化所有的东西,当然它也可以使你在职场上取得良好的成绩。

从现在开始,重视每一秒钟

时间,犹如人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便悄然而去,不留下一丝痕迹。

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你如果想挽留住时间,就需要你把握时间、珍惜时间。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劳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多给谁一分,也不会少给谁一秒,一天只有24小时,这是无法改变的。合理地利用时间就是珍惜时间,不让时间一分一秒地白白浪费掉。

自古以来,大凡取得成就的人,没有一位是不珍惜时间的。大发明家爱迪生,12岁当报童,由于他孜孜不倦地学习,从16岁发明电话自动拨号机起,一生中竟有1000多项发明,平均3天就有一项发明。这正是他抓住了分分秒秒的时间进行研究结出的累累硕果。

德国著名的文学家歌德一生勤奋写作,作品极为丰富,有剧本、诗歌、小说、游记,留下的作品共有140多部,其中世界文学瑰宝—诗剧《浮士德》,长达12111行。歌德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一生非常珍惜时间,把时间看作是自己的最大财产。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歌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视时间为生命,从不浪费一分一秒,直到1832年2月20日,这位将近84岁的老人在临死前还在专心致志地写作。

这些事例都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要想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就必须爱惜时间。

对任何人来说,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经营时间就是经营生命。

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歌德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实的时间。”比尔·盖茨说:“我们都拥有足够的时间,只是要好好善加利用。一个人如果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就会被时间俘虏,成为时间的弱者,最终一事无成。”

你可能没有比尔·盖茨那般富有,但你的时间和他一样多,关键就看你能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准时去做事。

其实,许多成功的人,最成功之处就是合理、有效地运用时间,哪怕是一丁点儿零碎时间都不会被白白浪费掉。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公正的,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高雅还是庸俗,人人在时间面前都是平等的。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在有效的时间内碌碌无为,而有的人却能在同等的时间内成就了一番事业。

影响时间管理的几个要素

管理时间的秘诀就是做最有生产力的事,也就是精益生产中经常提到的,俗称“真正能创造价值的事情”。所谓时间管理的理念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地运用时间。时间管理不但帮助你决定该做什么,而且帮助你分辨出不该做什么。时间管理不是完全地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事先的规划,为工作做一种提醒与指引。

1.设立明确的目标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更多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把年度4~10个目标写出来,找出一个核心目标,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标设定一些详细的计划,随后的关键就是依照计划进行。

2.列出清单,分解目标

把今年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列出来,并进行目标切割,一级一级地细化。把年度目标细化成季度目标,季度目标细化成每月目标,每月目标细化成每周目标,然后再列出相关的行动。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

比如说:我计划今年读10本书,那么每个季度至少读3本书,这样每月差不多就要读一本书。细化到每天,可能每天只需要读一两个章节。只要每天都坚持按照计划进行,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3.二八原则

二八原则,即用你80%的时间来做20%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你一定要清楚哪些事情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每天的事务中有紧急的事情和重要的事情,然而到底应该先做哪些事情呢?

当然,第一个要做的一定是紧急又重要的事情,通常这些事都是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当你每天都在处理这些事情时,表示你的时间管理并不理想。

成功者往往花最多时间在做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这些事就是所谓的高生产力的事情。然而一般人都是花最多时间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4.用每一分钟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你必须思考一下,要做好一份工作,到底哪几件事情对你是最有效率的,接下来,分配时间把它做好。

比如,作为一个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前可能需要做了解客户、准备资料、准备行程、联系客户这一系列的工作。这时候就要优先排序并且分配好时机,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匆匆忙忙到了客户那里,发现资料没准备齐全而耽误时间。这个例子强调的是计划和条理。

5.充分授权

列出你目前工作中所有可以授权别人去做的事情,把它们写下来,然后找人帮你去做。比如,你是一个销售人员,在一个重要的行业研讨会前夕,你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如准备会议材料、通知客户会议时间等,这些事情完全可以授权让助理或行政去做,而你就可以把宝贵的时间用在研讨会的内容准备上了。

6.同一类事情一次做完

假如你是在思考,就用一段时间专心思考;如果要打电话,最好把电话累积到某一时间内一次打完;如果要处理文档,就用一段时间连续处理。当你重复做一件事情时,你会熟能生巧,效率一定会很高。

7.时间大于金钱

一定要跟顶尖人士学习,用你的金钱去换取别人成功的经验。有个成功人士跟我说,如果我遇到了困难,我从来不浪费时间去网络上找解决方法。我会利用午休或喝杯咖啡的时间向一个比我更有经验的人请教,可能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解决我所有的困扰。不用担心别人会吝惜自己的经验,指导别人也是对他能力的一种提升。

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地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什么事情之外,还要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不是完全地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做好事先的规划,并把它当作是一种提醒与指引。

时间管理的关键是效率

对于每一位职场人来说,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时间管理是关键。下面给大家介绍10个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高效工作,快乐享受生活。

1.理清工作任务,列出待办清单

你是不是常常感觉工作任务繁重,脑子里一团糟,不知先干哪件,不知路在何方?如果真的如此,你需要停下手头的活儿,好好理一理工作思路了。现在,请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你的烦恼马上迎刃而解。

首先,在白纸上列下你能想到的所有你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标注好截止时间。

其次,在每一个工作任务后面写下你预计完成此任务需要的时间。

最后,把所有工作任务整理成一份待办清单。

2.运用四象限法则将待办清单分类执行

四象限法则是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该理论把工作任务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该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通过四象限法则,将待办清单里的任务一一分类,优先处理既重要又紧急的任务,如重大项目的谈判;重点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合理地计划和安排时间,按部就班地完成;在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中学会抽身;对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任务直接说“不”。利用四象限法则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才能掌握自己时间的主动权。

3.将大任务分解成具体可执行的小任务

当你接手一项大任务时,常常感觉压力山大,不知从何做起。其实,只要把大任务分解成为具体的可执行的小任务,压力就会瞬间减小。根据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预算完成需要的时间,尽力完成每一个小任务,最后你会发现,不经意间,这些小任务已经带你走向成功的终点了。

4.摆脱外界干扰,专注工作

开始工作时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保持平和的心情,给自己倒一杯水,退出聊天工具,手机调成静音,关闭浏览器,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清心寡欲的环境中,想象整个空间都是你的,没有人能够打扰到你,而你要做的就是专注完成你的任务。

5.番茄工作法让你在工作中劳逸结合

在1992年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创立番茄工作法前,番茄还只是番茄而已。番茄工作法是一种十分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操作步骤很简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设置25分钟的番茄时段,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情,直到番茄闹钟响起,然后给自己5分钟的休息时间,休息时间一过,开始完成下一个番茄时段。

以这样的方法开展工作,可以让你劳逸结合,所以在吃掉一个“番茄”后,在工位上做一下5分钟的放松运动吧!

6.优先完成简单小任务

虽说工作时需要先做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如果实际情况是有任务可以在2分钟内完成,那么不要犹豫,先完成它。当你完成它之后,你可以立刻从待办清单里划掉它,这样心里也会少一些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7.相似任务集中处理

很多任务都有相似性,如果可以将其巧妙地捆绑在一起完成,那么执行起来就如行云流水、无比顺畅。

8.不要太执着于完美

对自己严格要求固然是好的,但是太过追求完美反而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浪费你的工作时间。

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小问题,如果你过分关注这些小瑕疵,你就会身不由己地陷入自责和悔过中。不要一直想“如果……就好了”,因为当你重复这句话时,时间也在不经意间溜走了。

所以,适当放下完美主义,你就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9.给自己一个奖励

幼儿园的小红花、学校的奖状,这些都是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奖励,而这种奖励政策可以运用到工作中吗?

想象一下,当你完成一个小任务,奖励自己一块蛋糕;当你完成一个大任务,奖励自己一次旅行。这样你是不是更有动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了?

10.无条件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任务,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在前进的路上,对自己保持信心,不遗余力地付出,你定会收获成功的硕果!

很多人的个人时间管理做得不好,因为他不够忙。时间管理好的人,第一个现象就是忙,整个人开始忙碌起来,不是瞎忙,而是很有效率地忙。

同类推荐
  • 谢谢努力的自己

    谢谢努力的自己

    本书以励志鸡汤、励志情感为主要写身边周围的故事,写生活,也写奋斗,写人生,也写挫折。那些故事是回忆,也是继续,是对努力的自己的抚慰。能让你在面对学业的压力,青春的迷茫,爱情的复杂中保持无畏无惧的心态,成为最好的自己。
  •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如果你在吵架时总是处于下风。麻将出招招招点炮,想提出加薪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或者你的父母已经拿你当“处理品”,多次相亲都被对方“看扁”,找工作总是不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那么你就真是需要懂一点博弈思维了!成为一个从容的人,未必需要多少数字的财富,或许只需要一个懂得博弈的头脑。
  • 卡耐基成功创富之道

    卡耐基成功创富之道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致富,这是因为成功与致富意味和代表着众多美好的事物。成功能使你获得别人的赞美,赢得社会的认同;成功还能为你身边所有的人做更多的事情。致富则会给你带来个人的发展;致富还可以让你免于许多烦恼、恐惧、挫折和失败,使你找回自信,重塑自我。
  • 拼尽全力,只为成就更好的自己

    拼尽全力,只为成就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是一部都市心灵启迪读物,作者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去追寻和解答了一个容易使人迷失的问题——人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选择为梦想颠沛流离,即使万般辛苦,我也不会放弃。努力是我唯一的选择,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作者由内而外地从自我认知、心灵体验、努力方法、自律程度、处世态度等等方面,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坚韧而清晰的自我实现过程。全书语重心长,铿将有力,犀利而温暖,写给都市中忙碌而迷茫的人们。
  •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人生成功的148个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
热门推荐
  • 诗词年代:唐诗宋词名家纪事

    诗词年代:唐诗宋词名家纪事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两座山。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大唐的傲骨铸就了唐诗的气度,宋朝的柔风吹就了宋词的韵味。理性与感性,言志与抒情,意境与意绪……两种美,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构成了中国古典韵律文学中最为纯美的二重奏,让人心旷神怡,令人如痴如醉。本书以史事为蓝本,以诗文为佐证,以奇思妙理为笔,以浓情旷怀为墨,酣畅淋漓而又明晓畅达地绘制出二十二位唐宋诗词名家的生命轨迹和命运蓝图。
  • 灵降大师

    灵降大师

    事业上受到打击,我选择去泰国旅游,谁能想到这居然会成为我生命中的一次转折点,神秘的降头术成为笼罩在我心中的噩梦!
  • 我的心在你世界搁了浅

    我的心在你世界搁了浅

    每一个孤单的孩子,都是散落在天涯最美的花。新晋青春作者素之烟,特别书写失孤少女的边缘爱情她是一艘被遗忘的小船,漂泊在艰难的尘世里失孤是一生无法抚平的残酷,被爱是世界上最无望的奢侈,颠沛流离的青春,寻找一个柔软的心尖搁浅,等日出日暮,潮涨潮升……
  • 重生之男神拯救攻略

    重生之男神拯救攻略

    一道惊雷,把她送到二十年前。一封劝退书,把她送到他身边。追星,要从做同学开始。出自,《师北柠追星语录》。这是铁杆迷妹营救自己偶像的故事。这是乖巧小绵羊变身腹黑大灰狼的故事。本书又名《腹黑影帝成长史》狗血重生文,不走苦大仇深的复仇路线。放心食用。
  • 农妇万小六的幸福生活

    农妇万小六的幸福生活

    现代女万小六莫名穿到孤女万小六身上,守着两间茅草房,几分薄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某日,上山砍柴,拾回了只剩半条命的哑巴男“莫非”,从此,打破了万小六平静的生活,万小六努力改变着生产方式,供两个吃喝穿用。大自然满山满地都是可以养活人的玩意儿聪明的万小六带着大个人跟班,努力创造着幸福的美好生活。现代人万小六信奉着,一生一世一双人,信奉着,老婆最大。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要打理,还有桃花债要还,桃花劫要挡可累坏了万小六的小腰板纯纯的善男信女,身心纯洁。相遇,相处,相知,相守。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
  • 良缘天假

    良缘天假

    苏苒觉得,所谓大病初愈也就是这样吧,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 纳尼亚传奇(全7册)(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全7册)(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迈克尔·波伦“饮食觉醒”系列:杂食者的两难+为食物辩护+吃的法则(套装共3册)

    迈克尔·波伦“饮食觉醒”系列:杂食者的两难+为食物辩护+吃的法则(套装共3册)

    迈克尔·波伦“饮食觉醒”系列包括《杂食者的两难》、《为食物辩护》、《吃的法则》。自从人类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饮食之道就与文化而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在本套装中,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迈克尔·波伦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 影视世界里的动物们

    影视世界里的动物们

    《迁徙的鸟》里,他化身燕鸥,往南迁徙,飞跃千山万水,追逐夏日温暖的阳光。《斑羚飞渡》中,他带着斑羚们成功逃脱猎人的追捕,在高山密林中快乐地生活。《流浪猫鲍勃》中,他成为橘猫,收养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我收养了你,你赚钱给我买吃的,难道不是天经地义?”
  • 重生之再欲倾心之恋

    重生之再欲倾心之恋

    一场鲜艳的婚礼上,新娘成了柳园园,那我算什么?是他们实现阴谋诡计的垫脚石?“你为了能够得到她,不惜以我为代价,伤我至深,我那么信任你,你却背叛我,屠我满门~”赵薇姿与李毅腾对峙着,口中时不时渗出血渍。“赵薇姿,你,乃至整个相府,活该落得如今的下场!要怪就只能怪你姓赵~”李毅腾丝毫不留情面的说。“毅,快杀了她,这样我就可以成为你明正言顺的妻子了!”柳园园在一边扇风点火道。“哈哈哈~”我的一阵蔑笑,使得他们按耐不住了,长长的剑插入了我的胸口,我望着他们那最后憎恶的嘴脸往后倒去。仔细回想与李毅腾的过往,他似乎从未有一刻是爱过我的,我不禁嘲笑着自己,为了他,我害了整个相府,害死了我所有的亲人,要是有来生,我定会让他们付出最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