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0000000001

第1章 高山仰止(1)

)第一节 高山仰止——林先生

今天再次学习《说“木叶”》时,作者林庚先生的精神拨动了我心中的琴弦。

林庚年少时曾与吴组湘、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在清华执教多年,他生活得很淡然,也很纯真,他是一位不太为人知的作家。但他为人的风骨、执教的态度打动了我。

他是一位衣着非常讲究的老师,学生说,林老师从外到内都是干净的。

林庚先生讲课很有风采。林庚在大学执教50余年,不知多少桃李曾领受他在课堂内外的辛勤浇灌。这是他的弟子对他妙语连珠的课堂的描述:

上课了,林庚先生身着丝绸长衫,神采奕奕。台下学生屏息凝神,但等开讲。林先生并不匆忙,虽眼神灼灼,说出话来却慢条斯理,京腔京韵。可不要以为先生会平铺直叙,上来就是一串问题:

“屈原为什么几乎等于全部楚辞?”

“《离骚》为何从《诗经》的四言一下子拉长到十几言?”

“楚辞为何句句都用‘兮’字?……”

这些问题,好似凭空划出了一根根金线,在同学们的心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紧紧盯住台上狠狠挠了一下他们痒处的先生。先生清癯儒雅,微笑不答,静静地站在这些路标处等待同学一一跟上。好了,同学已经聚精会神,手里的笔也整装待发。果然,先生开始旁征博引,扎实的材料,严密的论证,充盈着诗意的语言,真知灼见若珍珠抛洒,却又被问题牵引,不蔓不枝。提到前贤,语蕴敬意;谈及谬论,言藏锋利。台上台下,激荡着美的灵光,似乎不是在讲课,而是在写诗,先生和同学交换和传递的,也是对文学和艺术生命的一份默契。

学生回忆林庚先生的一堂“告别课”。那天,林先生穿着一身笔挺的新衣服,满头的白发也梳得“一丝不苟”。他讲《红楼梦》,讲古典诗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那风度,那气派,学长们回忆起来至今依然为之而神往。为了这一堂课,林先生整整准备了两个月。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本来已经不用备课,可是先生说要讲出最高的水准来,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教案。讲完这节课,先生回家后大病一场。学者孩童般的心,文人风骨,“高山仰止”之情,若出其里。

他留给我们的是太阳般明朗的形象。

一流的学问背后一流的人品。我这样评价先生。

今天不少年轻的老师,沉湎于沽名钓誉,对学生敷衍了事,早忘了什么叫做“为人师表”。

今天再次走近林先生,我亦汗颜。

2009年12月12日

)第二节 活在世人心中的真豪杰

两千多年,风云变幻间时代造就了多少英雄男儿!成则为王败为寇,历史的长河冲刷着一代代英豪。然而,项羽,这位所谓的“败者”却被太史公写进了《帝王本纪》,这位被毛泽东点评“不可沽名学霸王”的人物,却让后人无法遗忘。他的真情,他的真男儿的豪气被人们一次次一遍遍地咀嚼着,推崇着,敬仰着。

曾记得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困住了一位旷世英雄,也演绎出种种令后人无法不动情的故事。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详载: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在汉军的四面楚歌声中,项羽夜不能寐,于是在帐中饮起了酒。在这样危急而生死抉择的时刻,虞姬还在军中大帐内陪着项羽,项羽的数行泣下,他的“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不舍,真真让人震撼!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但在爱情的角度我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故事。美人会有迟暮的时候,在她最美的年龄,有这样一位英雄软肠万千爱着她,至死都不离不弃,此生还要渴求什么长生殿?!渴望什么地老天荒?!

后人一直在探讨虞姬是不是项羽唯一的女人,是不是他的妻子,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生死关头互不舍弃的这份专情令我们动容。传说中虞姬怕连累爱人突围而自刎,项羽不忍舍弃其尸身,将其头颅拴在腰上带着出去面对汉军,这种生死的在乎,每每读之千万次的泪下。想起他俘虏了刘邦的妻子吕雉,并让其与虞姬为伴,吕雉当时也是“质慧貌美”的佳人,项羽其目的是告诉刘邦:你的女人已在我手里了,你投降吧!他完全是以己重情义之心去揣测别人了。在政治面前,刘邦在乎的永远都是他的政治,不要说一个吕雉,十个、百个吕雉又能奈刘邦何?

项羽的突围路线从垓下到东城,这一行程应该在二百华里以上,而且还处在沼泽的困境,如此一个豪气干云天的“西楚霸王”,竟然怀揣着一个死去的女人的头颅几百里地艰难地行进,他的情深义重的爱如何不令人叹服而欷!

与虞姬一起出现的还有项羽那匹叫“骓”的骏马。在自己的生死关头,他仍费心安排“骓”的归宿。对乌江亭长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史记·项羽本纪》),时时读来都让人心痛不已!

对项羽的不肯渡江,选择自刎,历来让人扼腕叹息。唐宋时期分别有三位大诗人写过诗句: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我看来,项羽的自刎,不是一种迷信天命、缺乏长远谋略的表现,恰恰是一种重情性格的表现。东山再起,对于身经百战的项羽来说,不是没有可能,但我相信,他经过一番考虑后,心中更多的是对父老乡亲的愧疚。“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史记·项羽本纪》)。征战多年,给百姓造成的损失、伤害太多太多,经历过了太多。醒悟间,他再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名利去赔上父老乡亲的身家性命。“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项羽本纪》)。他的这种想法为刘邦所取笑,是的,项羽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因为他单纯。但正因为单纯,他才成为后人心中真正有血有肉的男儿,成为真正有情有义的豪杰。他生的壮烈,因为他成就了西楚霸王的一代英雄;他死的有尊严,因为他心中装着百姓,装着一颗滚热的心和一份真挚的情义。

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项羽的重情让他区别于冷酷无情、虚情假意玩弄权术的政治家,而正是他的情义让历史的长河没有风干了对他的记忆,他不是僵硬的“王”,而是鲜活的触手可及的,让所有女人艳羡的高大站立的真正英雄!于是后人仰视、叹息、沉思、反思——永远难以忘却!

)第三节 孔子的色彩

于丹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易中天说:“孔子是灰色的,却又链接了多彩的世界。”

喜欢孔子,是因为《论语》,年少岁月,懵懂之间记住了那些朗朗上口的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天,这些文字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民族的心理底色和精神的明灯。

孔子是圣人,神于天而圣于地,充盈于天地之间,传达出一种饱和的力量,引领着我们的生活。他像一位慈父,温情地引导着你生活;像小溪,缓缓潺潺,洗去你心灵的疲惫。他的敦厚、庄严、温情已成为一种理想人格的审美化身。

数语寥寥,不成所谓的体系,仅有感而发,也正是我喜欢《论语》的一个理由。他简单、率性、不矫揉造作。他的理论源于生活,自然朴素,因着简单才能触摸灵魂的底色,也因着真诚才能让心靠得更近。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自然无语,却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生存法则,真理总是朴素的。因着朴素,孔子是灰色的,也是永恒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行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是啊,真正的幸福应该源于内心的一种安宁、满足,这才是绿色的幸福。颜回安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回亦不改其乐,所以最得孔子赏识。

今天经济浪潮的冲击,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却也刺激了很多人的欲望。贪官污吏,不择手段;巨商富贾,为富不仁。在这种膨胀的欲望里,我们究竟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如何抵制诱惑,滤去不必要的浮华,做自己该做的事,享受自己该享受的幸福,走进孔子的世界,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坦荡冲淡,一切如此的自然。

孔子孜孜不倦,对于治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这需要的是一种心胸、一种气度、一种涵养、一种朴素而伟大的人格魅力。

读《论语》如穿行山林之间,明月、清泉,一切是那样的安静。聆听谆谆教导,如沐春风,恰似慈祥长者,那么温和友善。也像一位恩师,不愤不启,含蓄蕴藉。他处处都是有温度的,所以孔子无关乎色彩。

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足以肯定了他的治国价值,《论语》的核心是“恕”和“仁”。

人至察则无徒,宽恕别人,解放了自己。一个“恕”字,最平和、最柔软,亦最刚硬。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何等的境界。显然孔子想要激活的是人性中最善最美的良知,筑起处世的艺术和智慧的长城,也留给我们一份清醒和闲暇的自由。

然而在那个践行武力的年代,这一切是那般的不合时宜,他周游列国,绝粮七日,那份执著与坚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向他的弟子们表明了一种态度。也正是这一份美好,才更能穿越千年,感动你我。

关于水,孔子有一段精辟的言论:“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上善若水,水至柔也至刚,至纯也至上,用这段话来概括孔子,绝不为过。水善利万物,是宏其德;利而不争,为谦其德;处而守卑,为厚其德。

《论语》传达出的正是一种朴素简单而又温暖的理念。

2011年4月1日

)第四节 为师当如沈先生

一位没有学历而有学问的人,沈从文先生,26岁时被胡适破格聘任中国公学讲师。

上)第一节课时,面对台下满堂的莘莘学子,沈从文竟足足呆了10分钟,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开始讲课了,原先准备的一堂课,10分钟就讲完了。剩下的25分钟,他没有天南海北地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到:“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后来,一位当时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在文章中写到:“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这是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今天读到这段文字,给我莫大的震撼。我们一些教师放不下自己所谓的面子,即使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或者学生们已经当面点出了自己的错误时,还是不敢承认,或是不置可否,或是找出千百个理由搪塞学生。记得有次公开课,教师板书上写错了一个字立即被学生指了出来,弄得这位授课教师很是难堪。然而这位教师却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法子:“哈,老师是故意写错这个字的,就是看同学们哪位听课最认真,这位同学第一个指出了老师的错误,老师要好好地表扬他一下,其他同学可要向他学习哦!”虽然说得冠冕堂皇,却让人感觉有失教师的品德。陶行之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不做真人又如何教学求真?不诚信的教师如何教育出诚信的学生?教师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变着法儿为自己狡辩,找理由,又如何成为学生们的表率呢?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师当如沈先生,你的坦率、赤诚就是最美的天籁之音,就是教育这块土地上最纯的甘霖。它会拨动莘莘学子心中最美的琴弦,奏出人间和美而铿锵的乐章;它会润泽莘莘学子心中最美的花朵,绽放成姹紫嫣红的花的海洋。

2010年3月5日

)第五节 一朵叫“海子”的百合

呼啸的岁月总是挟裹着文明一路向前。

想停下脚步深情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没有铁锚;想回头追忆美好的过往,身后也早已没有了归途。倘若那道金色玄妙的时间之门为我们敞开一秒,我会去寻找那个依旧伫立于诗歌之中,绽放着金黄麦子般光芒的海子。

他为诗而生,他为诗而去。

我要看看他那苍白瘦削的手如何在深夜写作?我要看看他那如洗碗水一般的清贫,他是如何生活的?我要问他,如果一株百合至今仍没有开出美丽的花朵,它应该安分地做一株草,还是不放弃百合的骄傲?

海子沉默不语,因为他短短的一生已经给出了答案。上帝给了他最神圣的才华,也在天平的另一头放上了最苦难的生活。天平一定要向着他的傲世之才倾斜,因为这块小小的黄金里面有海子全部的生命。

海子沉默不语,因为一株百合只有用百合才能证明自己不是野草。他悲惨地来,悲惨地走。25个年头,他拼命绽放,甚至没有白天和黑夜,然而百合仍是一株野草,在平静的走后,百合的芬芳才开始覆盖整个世界。

海子沉默不语,因为笔才是他的嘴,文字才是他的声音。纵使生命重来一次,他依旧是“为诗而生,为诗而去”,他依旧是追逐“太阳”。这是他唯一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最崇高的生命旅程,散发着我从未见过的金色羽翼般的光芒。

时光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但海子却永远是面朝春暖花开的大海,让穿枝拂叶的后人,读着他诗中的阳光,感受着温暖、光辉,而心生力量。

同类推荐
  • 风衣里藏着的爱

    风衣里藏着的爱

    本书是一部启迪读者心灵的故事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曲折生动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友情、亲情等故事,或赞美,或鞭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编著本书的初衷。
  •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关于我们,关于这本书:13岁,相识,同一所初中,隔着一道墙,分在两个班。16岁,读了同一所高中。17岁,相恋。那一年,有我无限的勇气进行无数次的表白。在无数次地被拒绝后,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平凡男终于成功和小班花在一起了。18岁,我们上了同一所大学。有了一群共同的可靠又可爱的小伙伴。19岁,我们第一次一起旅行。22岁,我们毕业,在各自的领域里奋斗。25岁,我们结婚。然后,我们去度一个很长的蜜月,在世界的风景里,你负责笑,我负责拍,偶尔会用上三脚架自拍我们的招牌动作。以后老了,即使我不在了,也有满满的回忆可以陪着你。这辈子已经拥有了很多,此时我最想要的,是你可以幸福一辈子。
  • 中国意象:寻找一生最美的时光

    中国意象:寻找一生最美的时光

    涓美文字,山水之情。作者以雨水,光,泥土和墨抒写的美,汇成一部中国的先知与史官们的春秋大义,仿若古代的神秘与幽香重生,你的灵魂已经进入冥想的寂静时空。
  •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第一卷·上)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第一卷·上)

    本套书收录了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布罗茨基用英语写作以及由他本人或在他本人的帮助下由俄语译为英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本次出版这套书的第一卷的上册,主要内容为《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及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是洛谢夫结合自己与布罗茨基的交往和对他的研究所做,对布罗茨基的人物生平、文学创作、思想变化都介绍得非常详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旷野扎营》是布罗茨基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内容均为他的早期作品,本卷中收录了七十首短诗和叙事诗《伊撒和亚伯拉罕》。对于布罗茨基来说,这些作品在其诗歌的道路上则标志着其风格的形成和确立:结构手法、词语的形象体系(象征性词汇)、独创性的诗律。
  • 同时:随笔与演说(2018年版)

    同时:随笔与演说(2018年版)

    《同时》是桑坦格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她的“最后一本书”。书名取自苏珊·桑坦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夹叙夹论的方式详细介绍现代欧洲文学种几部被忽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第三部分是演说稿,这些讲稿是桑塔格一生写作与行动的融通。可以说,她的一生在理论上赞扬的、在实践中都做到了。
热门推荐
  • 一开始我就得有挂

    一开始我就得有挂

    平凡的一天,平凡的人,突然被一个奇怪的符文带到另一个世界,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修仙之路。所以,我不管,我要有挂,要不然我不干。
  • 少女她有点冷有点暖

    少女她有点冷有点暖

    【注意:自动带避雷针】一中有个女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顶着要黑眼圈抱着手机,严重拉低了班级平均分。班主任看不下去,让学霸班长……代替她做个家访。班长:吃肉,你不吃肉吃手机吗?女生抬头,撇了他一眼,又低头看着手机,看着视频里毛茸茸的几小只,表情萌化了。班长黑着脸,将她的手机抽走:同学,把肉吃了,手机就还你。一副手机换来半碗的肉,古锦然十分嫌弃,还没她手机的小可爱好看。班长就是不给,专门挑出肥肉放在她面前恶心她。学霸:让你不吃肉,让你玩手机,让你不看我!多年后,某人陪着她一块刷视频,看毛茸茸的动物。女生:我不吃肉。某人:好的,我这就帮你挑。某人曾说过:论如何改造一名网瘾少女,就如我这样。女生:不吃肉,玩手机,看你恶心。班长:猝
  • 凤阙倾城:盛宠王妃

    凤阙倾城:盛宠王妃

    一入宫门深四海。从此某郎是路人,深宫之中,暗涌无限,她一步步走来身心俱疲。皇室家族,地位显赫,可她的夫君却偏偏是个四处闯祸的傻子!她生性顽劣,固执,能将她束缚在那黄金牢笼里的,只有那个高傲冷峻的四王爷。他在她情窦初开的孤寂岁月里强势闯入她的世界,却又在她决意舍弃一切荣华随他而去时,将她残忍出卖!心动,心痛,心死,世事却已在弹指间斗转星移……
  • 都市最强极品医神

    都市最强极品医神

    一个激昂热血的故事,一个普通的保安,一个现代医神传人......且看他如何玩弄风云。
  • 凰驭天下

    凰驭天下

    身在皇家的她自小见惯了人情世故,本不想卷入尘世的纷扰,奈何国君无能,奸臣当道,她挥兵长驱惩恶扬善,但面对爱情,却一夜白头,心已死,情已逝,她退政而隐,终得长平称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凰谋权妃之帝染风华

    凰谋权妃之帝染风华

    他,带着前生的记忆回到最初。前世,二人一个是权倾天下的王爷,一个是丞相府深闺嫡女。却落的一个名声尽毁葬身火海,一个不死不活疯癫成魔的下场。这一世,他从地狱归来,回到五岁那年,创建自己的势力,一步步的扩大,只为了等着那女子重新回来。所幸从一开始他改变了一切,她不再是他的侄媳妇,而是他八抬大轿名正言顺娶回来的王妃!前世的轨迹已然悄然改变,最后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精彩片段】屋内烛火摇曳,映的女子倾城面容更是红润:“景之,你之前说的话还算数吗?”男子故意开口:“什么话?我说的太多了,忘了。”“既然如此,忘了也好,省的我尴尬。”夏熙冉轻声嘟囔着。上官奕笑了笑:“冉冉,我等这一天,也很久了。”【片段】前世:上官泽:不想放手,不想成全,那么我在心里那就恨吧。夏熙冉:夜阑窗外声,烛影照梦魂,知我懂我只一人。上官奕:只怪你那日惊鸿一瞥,艳了我的难舍难别,自此便应了我永生永世的情劫。今生:上官泽:我此生最大的后悔,便是没有看清自己的心。上官奕:江山富贵算什么?我能舍了江山,可我不能舍弃了你。夏熙冉:遇见你,恐怕是用光了我一生的幸运!PS:此文男主女主双重生!
  • 血神赋

    血神赋

    孤儿林玉很幸运的得到了血族亲王的初拥,成为了传说中的血族。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来自仙界的异宝,开始了他绚丽精彩的逃亡生涯。
  • 邪凤逆天:庶女魔妃

    邪凤逆天:庶女魔妃

    人活一世,她活两世!穿越成庶女?!爹爹不疼,嫡母迫害,姐姐欺辱,还是一个被废去筋脉的废人。然,没实力没关系,她会强到横着走,无人敢阻!没地位?没关系,她会让所有人都仰视她仰视到脖子痛为止!没钱?没关系,一身的医术只要出手百万金送到眼前,让你数钱数到手抽筋……忠我敬我者,我自护他重他荣华富贵皆与之分享,欺我骗我背叛我者,我皆诛之绝不留情!逆天算什么,人不容我必诛之,天不容我,我便破了这天……
  • 琉璃苏影

    琉璃苏影

    吾宁遗臭万年,也不愿空留遗憾。烧尽阿房只为来世,洛水河畔,奈何桥前,求你黑袍裹身,一身暖。
  • 漫长的假期

    漫长的假期

    《韩少功作品系列:漫长的假期》是韩少功的一部散文集。《韩少功作品系列:漫长的假期》以美文传达深思,以博识传达感动,矢志“用心血和心魂,用一生中全部怦然心动的回忆和向往”,为写作招魂,为生命立言。血性扩张而又理性高扬,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立言说,展示出中国文化界八十年代以来重要的思想轨迹。《走亲戚》获1996年福建文学奖;《笑的遗产》获1992年《中国作家》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