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8800000002

第2章 歙(she)县的谜中之谜

秦皇建县赐美名,汇山聚水画中行。

丽鸟飞来合羽落,归去尚欠徽州情。

——如果以这首诗为谜面,打一字,请你猜猜谜底?

——歙。

这么一个字,古今难倒多少人。

歙县,曾经也称歙州,是古徽州六邑之一,也可以说是六邑之第一,因为徽州府城就在歙县。就因为这个歙字难认难读,甚至有碍于歙县旅游业发展,当地一位年轻领导人程兵,在二〇〇九年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有了这首即兴之作。这首诗内涵丰富,既讲历史来由,又说风光特色,再将歙字拆分为“合羽欠”三部分,巧妙地嵌入诗句之中,使一个本来难读难写的字,变得妙趣横生,而不再难为人了。在合(肥)屯(溪)黄(山)高速公路上,这首诗上了歙县广告牌,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从婺源到歙县,在婺源境内,一路上随处可见歙砚作坊,每处作坊都堆满龙尾山石料。龙尾山在歙县境内,婺源人以龙尾石料,制作精美的歙砚,个中透露出什么信息呢?我想到了:分属两省的婺源和歙县,都是徽文化的发祥地,如今依旧血脉相连,而且还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当今,钢笔、圆珠笔和碳素笔早已合伙取代水墨毛笔,电脑和打印机业已合谋取代手工书写,歙砚的产能不仅没有萎缩,而且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大。这能说明什么?这就是中华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当然也是徽文化生命力之所在。

古徽州人为什么喜经商?古徽州人为什么会创造一个叫做徽商的专有名词?我不太赞成地少人多之说,虽然地少人多之说古已有之。《汉口紫阳书院志略·尊道堂记》有一句话:“新安土薄田少,计其地产不足以共生齿之繁,不能无仰给他方。故汉镇列肆万家,而新安人居其半。亦其势使然也。”此文作者为吴镇衮济平,这吴镇在哪里没查出来,我想衮公或许没实地考察过徽州,所谓土少田薄不过是人云亦云尔。

歙县历代人口,二〇一〇年版《歙县志》有具体数据。值得注意的是,从弘治五年(一四九二年)的十九万零三百五十二人,到万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年)的七万两千四百二十八人,一百一十七年间人口锐减一半还多。究其原因,查阅该县志大事记,有如下记载:

(万历)十六年,饥荒,瘟疫,僵尸塞途。

(万历)三十六年五月,大水,灵山崩塌,压死居民三十余人。

从这个历代人口统计数据看,明清时期,歙县人口高峰年为弘治五年,也不到二十万人。徽帮形成规模、建成汉口紫阳书院的鼎盛时期,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歙县内人口不过七万多人。这个时候不存在田少人多、必须外出经商的理由。

歙县县境面积两千一百二十二平方公里,农用地十九万八千四百二十二点九公顷,合两千九百七十六万多亩。这是二〇〇五年的统计数字。历史上开垦地肯定少一些,但这么大一个地方,养活二十万人,绝对不会有问题。歙县境内虽然山地多,但海拔高度最多不超过一千五百米,比起湖北恩施、宜昌,真可谓小巫见大巫。

恩施、宜昌,那才是田少土薄。为什么恩施人、宜昌人,没有大量跑到外面去,跑到汉口来经商呢?

到歙县,我一直惦记一个人,他就是《汉口漫志》的作者黄心盫。《汉口漫志》未能付梓,浙江人范锴在《汉口丛谈》中,不厌其祥地抄录了这部书稿文字。我在《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一书中,专门写了《范锴与黄心盫》,其中有一节是《范锴为何偏爱歙人》。《汉口丛谈》写到一百多位人物,其中有二十多位是歙县人,占了四分之一。我研究其原因,范锴与黄心盫交好,通过黄心盫接触到了这些歙县人的事迹。

县志主编胡武林先生给我们要来一辆车,送我们到黄氏聚居地之一的潭渡村。出县府大院西行,满眼是平坦的水田,一片葱郁的绿意。大约走了二十公里,到达潭渡村。进村不远,正好司机认识一位村民,让他给我们带路,找到黄光亚家,这家人都下地了。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他从地里回来,看他身上的泥水像个农民,听他说起话来,就是一个有知有识的文化人。他说,这地方黄氏有字派不用,到死时才安一个,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字派。他看了县志黄承增条目,明确表示没有这个字派。

黄亚光的爷爷,爷爷的哥哥,都曾在汉口做生意。北伐战争期间,回到故里。村里还有黄菊生、黄汉生兄弟在汉口,两代人都没有回来过。菊生的父亲黄尔福,民国二十五年病故,回葬故里。北伐战争时,十九岁的黄菊生,由黄亚光伯祖父带回家乡。

潭渡村在同治三年出过翰林。他说黄承增排不上。意思是即使这里有这个人,也没有他的地位。他看了县志,很不为然地说,他才是监生,捐的。就是举人,牌坊也不刻名字,起码要进士。

没有找到黄心盫的线索,我很有些失望。不过认识这位六十二岁的黄姓村民,我感觉到他身上,传承着一种地方文脉。

就是这个潭渡,有黄宾虹故居。等候黄亚光下地回来的那一个多小时里,我们到“宾虹草堂”感受画家生活过的庭院。宾虹草堂背后,是其侄孙黄高昭家,我们在他家小坐,听这位七十上下的老人谈他的叔祖父。黄宾虹从这里到上海,一举成名,名满天下。

从我进入古徽州的探索之旅之始,就见文献资料说徽州是朱熹的祖籍地,同时又说是程颢程颐的祖籍地。前一说我当然认同。而后一说,我打心眼里难以接受。《千家诗》开篇一首《春日偶成》写道: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作者程颢注释为河南洛阳人。二程父亲曾在洛阳做官,二程就在那一带留下了生活的记录。二程祖父曾在湖北黄陂县做官,二程兄弟实实在在出生在这里。今武汉市黄陂区,留有二程许多遗迹。现在黄陂、孝感一带,有众多程氏的后裔,其中一位程颢后裔定居武汉,曾向我出示过程氏宗谱。

二程怎么又在古徽州有祖籍地呢?是不是后人为着理顺理学脉络,编织了这么一个传说?

后来,我读了今《歙县志》附录部分,其中有《程朱阙里》条目:

篁墩为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与集大成者朱熹的祖籍地,堪与孔子曲阜阙里相比。

看来,这个历史渊源还真有呢。篁墩这个地方,今属黄山市屯溪区。而且,篁墩不仅是二程祖籍地,还是朱熹的祖籍地。有资料写道:“朱熹的上代自姑苏迁来徽州,第一站也在篁墩。”

歙,歙县,歙州,理学之根。你真难以说清,为什么这条根就在这里。

同类推荐
  • 文学批评的方法论研究

    文学批评的方法论研究

    《文学批评的方法论研究》是一部将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转化成文学批评方法的应用性研究著作。论著的研究从两个向度展开:一是对著名思想家的经典理论做方法论解析,比如,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等;一是用概括出的方法论和方法,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以此来演示这种批评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技巧。书中每章分三个部分:理论资源——方法论研究——范文,这三个部分实际就是撰写一篇论文的三个步骤,即选择方法——应用设计——文字表述。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奇书《山海经》

    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问青春

    问青春

    《问青春》是沈阳教育工作者卢娜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摸索、探究、思考的文字记录和总结。其中主要包括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逐梦,和你一起、蓦然回首这几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黑塞文集)

    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黑塞文集)

    本书《堤契诺之歌》可以说是黑塞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散文、诗歌集,亦是作者对他在此之前所有作品的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和哲学思想的归纳、总结和诠释,被许多专家和学者看作是一把开启黑塞思想之门的钥匙。
  •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长安少年谣

    长安少年谣

    长安武家九娘武慧儿爹不疼娘不管,但是皇帝宠着贵妃让着,哥哥们护着,于是一不小心长成了刁蛮跋扈纨绔少女。
  • 等到花开潋滟时

    等到花开潋滟时

    他,肆意张扬,桀骜不羁,看似玩世不恭,其实最是谨小慎微,看似薄情寡义,却是最在乎感情,看似随性散漫,却是有着许多的不得已。她,死而复生,却重生到了一个五岁小女孩的身体里,从对这个世界的陌生到渐渐适应。她重拾了世间的温情,渐渐愿意敞开心扉,相信人心。一段前所未有的感情,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因为她与他的相遇,从此红绳牵起,纠缠不休。
  • 喜欢你我已蓄谋已久

    喜欢你我已蓄谋已久

    前一世的尚小让崇拜着从校服到婚纱这一美梦,最后人人践踏不说,还被至亲赶出家门,落得个惨死的下场。看透了一朵朵白莲花,重生归来,她势做一朵黑莲,将前一世所收到伤害加倍奉还……不是都喜欢装白莲吗?好,这一世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好一朵美丽的黑莲花!直到有一天,她无意间看到了他的备忘录,才发现原来有个人一直在背后默默地保护着她,备忘着她所有的爱好和喜恶……——喜欢你,我已蓄谋已久!
  • 1Q84 BOOK 1-3

    1Q84 BOOK 1-3

    村上春树创作30年宏篇巨制,一部绝爱之书、时代之书、命运之书!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已置身于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尽快了解并顺应1Q84的规则。“《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村上春树《1Q84》。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仙缘错爱:魔尊的呆萌妻

    仙缘错爱:魔尊的呆萌妻

    她是修仙第一大派掌门人的嫡传弟子,却资质奇差,只会摸鱼爬树、诱拐自己师兄一起戏弄他人。魔族重来天下危机,身为菜鸟的她临危受命集齐七大上古神器,危难之际蒙他出手相救。寻宝途中波澜重重,往事谜团一一揭开,情愫渐生倾心相许,他却夺走神器将她重伤,原为救回自己的旧爱。情爱纠缠,仇恨弥天,谎言欺骗,天命捉弄。他是众人惧怕憎恨的冷血魔尊,她却偏偏爱上了他,执念难放,浮云剑断,青丝为蛊笙歌落。这流离于忘川河畔的破碎爱情,能否彼岸再生?
  • 木竹

    木竹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人的地方就有情仇。剧情修改:本书原为网游武侠故事,后来写崩了,改为仙侠故事。
  • 名侦探柯南之高冷妖孽

    名侦探柯南之高冷妖孽

    她:妖孽高冷,父母宠爱,哥哥姐姐妹控,样样精通,可谓是完美,是所以人羡慕的对象。他:妖孽完美,五岁博士毕业,闲着没事当了名侦探,在英国遇见了她,他(她)们会有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