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0900000002

第2章 曲石镇的薄暮光影

最爱一天中这最好的时光

赶上曲石黄昏初降,我正沿着一条小巷缓缓走进小镇深处那个不大不小的院子。薄暮的醇厚光影波动不已,风起劲地四散播撒着某种清雅的幽香。一路走去,任幽香扑鼻光影拂面,一时倒像喝多了陈酿的老窖,满脑子都是些清醒的朦胧恍惚的镇定。最爱一天中这最好的时光——总嫌中午的明亮太过通透,子夜的幽暗太过壅塞,倒是薄暮这明暗兼具的暧昧千皱百褶的光影,鬼魅般的惑人又丝绸般的养眼。曲石管理所刚下过雨的院子里,披覆掩映的树木层层叠叠的花草,处处枝叶润湿雨痕犹在,随意走去,这里那里,满眼看不尽的都是鸭绿猩红茄紫鹅黄。偶尔有晶亮的光点在向晚的时分耀眼地一闪,任你怎么荒芜枯竭的思绪都会在刹那间给刷地点亮,再看便绿似翡翠红如玛瑙,那种跳脱的斑驳清丽的明艳,看得直让人感叹唏嘘。再往前走,周遭转眼没进更深更浓也更典雅的光影,远处倒传来了隐约可闻的笑声招呼声。不知是怎么了,那情形让我记起的,仿佛竟是些前世的经历梦中的所见:贸然闯进一座旧时的深宅大院,幽静中忽然听见有衣裙窸窣环佩有声,心想那必是个有美人佳丽的所在。循声看去,尽管只见那袅娜身影倏忽一闪,便踅身消失在幽暗的深处,但那渐行渐远却分明还在叮当作响的袅娜身影,倒越发地显出了她的妖冶魅人,让人不探出个究竟怎么都难善罢甘休。挣脱那些胡思乱想,眼前管理所那座斑驳的三层砖楼,虽不是什么华庭豪宅,倒把一片斑驳浓紫的阴影投满院子,恰似那片有美人隐身的幽暗。深深浅浅的光影层层相叠,水渍斑斑的砖墙历尽风雨,连粗癞的地面和早已磨得光可鉴人的石梯坎,都覆满了历史的青苔世事的沧桑。恍惚中,从腾冲到曲石不过百里的行程,倒让人像一脚退回去了好几个世纪。那个熟悉的喧闹不已的世界已相当遥远——遥远当然意味着清寂,却又意味着偏僻。雨后的乡野,浑身沾满静谧中透出的淡淡清凉,人也顿时陷落进了诗情画意的玄思冥想:走进院子时恍惚远远见到的“美人”,或许这里还真有过?

在院中石桌旁坐定,就着一壶老梗苦茶,对曲石往昔的打探便成为现实。不意一席闲话,竟将我的玄想铸成了解语谶言——对那种清幽,也对那片光影。曾经的年代,那些世俗不容的诗情画意真知灼见,都曾在这里悄然栖身。这早先的林业管理所,尽管与山水相依与林木为伍,到底逃不过时代的无知,先是来了一批罹难的“右派”,把个林管所生生变成了劳教所,后又强行充作“五七”干校,硬是将一个照料山水森林的小院,改成了供人忏悔祈祷的教堂——总之是要用速成的方式,把那些特立独行的知识者,尽皆变成惟上惟官俯首帖耳的所谓“战士”。那时我突然想到,那些失去自由的人们不定还真是些“美人”吧?已经谢世的纳西族学者周善甫先生有一联云:“不可夺者匹夫志,最难得是美人心”,联中的“美人”,正是那些志气高洁胸怀博大者。对于他们,日复一日强制劳作的艰辛、一日三餐反复洗脑的痛楚虽可以想见,更不堪的倒是这里噬魂摄魄的美丽与幽静。置身诗情画意这意外的奢侈之中,料想无论强令他们思索的还是自己“主动”思量的,看来不是些荒谬的时代命题就是些对灵魂的残酷自戕。当那样的折磨被冠以各种美妙名义出现时,才真让人不堪忍受。那样一想,仿佛他们就真在眼前。拖着沉重的精神镣铐,偶尔抬眼看看不远处的高黎贡山,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其时,高黎贡山作为大自然中的“美人”,也跟人一样在揪心地思索:除了阳光雨水,树木花草更需要的就是自由生长。老林里,什么样的树木花草没有啊?如果动辄以权力去践踏柔弱新芽,以愚昧去撕剐幼木皮肉,以无知去刈除大树枝杈,那些参天大树漫山花朵到底从哪里来?以万物之主自居的人类,怎么就不能从对大自然法则的体会中领悟到一些什么呢?

古老山村的现代贫困

那是我第二次到曲石,头一次匆匆路过几无印象,这回要在曲石吃了晚饭再走,等着吃饭的时间,足够我对那个院子作一次深深的回望。时代在这块自由的土地上,留下那多深深浅浅的疤痕,想起来也真叫人不寒而栗。眼下不管有意无意,作为高黎贡山保护区腾冲管理所驻地,倒给古老的幽雅添了一点时代的新意。回头一想,尽管这院子的无论哪种用途,借重的都是它的偏僻与寂静,也只有用作保护区的管理所最为明智恰当。刚有点高兴却又听说,管理所正在县城买地盖楼,不久就要搬走——真不懂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基层站所,摆到一个看不到高黎贡山的地方到底有何道理——谁去照拂那些山水林木呢?即便有千条理由,也是荒诞——如今这个大而无当的世界,好多事都大抵如此,越想越想不明白。

吃饭还早,撇下那壶苦茶信步而行,想去曲石镇里面看看。从院子通向小街的小巷瘦长逼仄,两边树木葱郁藤蔓缠绕。蓦然记起卡夫卡的布拉格,那条叫炼金术士的小巷,谁知一路走去,会碰到些什么人呢?

镇口倒亮堂了许多。一条土路蜿蜿蜒蜒,直通到不远的山下——那该是高黎贡山了。西斜的阳光越发浓艳,仿佛有人手持大钵将阳光肆意泼洒,把座高黎贡山涂抹得青红艳紫,如一架巨型屏风悠悠然如在眼前:山苍绿水澄碧云飘逸,一个山野小镇奢侈到能以大山作屏,委实让我大吃一惊。无处凭栏,直想把肉身的自己也好歹做成个饰件,挂到那屏风上——或许,那也正是当年那些失去自由的“美人”的奢望吧?

往右一拐,又一条小街向斜里伸去。正晚饭时分,柴烟味儿,饭香味儿,有点呛人的油泼辣椒味儿,不绝如缕。落日下雨后的曲石寂静依然,没有了刚才管理所小院的晦涩暧昧,倒另是一番后现代的喧哗的明艳矫情的灿烂:那些西向的屋脊、瓦檐、山墙和门楣,那些给浓酽的夕阳照耀着涂抹着的地方,一概红艳如火,而古旧老屋的背阴拐角处,大块大块铺开的却是连片的菱形或矩形的阴影,那样质朴的奢华与轻盈的滞重,一如重磅的黑缎透明的夜色,厚实到几乎伸手可揽。房舍之间,深窄的小巷两边高墙壁立,一边金红一边森黑,残缺的石板路则半红半黑,如阴阳之界。不知曲石人踱出宁静古典的自家小院一脚跨进这有着后现代色彩的街巷,是怎样一种滋味?

一路走去,空无人影,真不知该到哪里去寻那些“美人”?仅有的几家小商店早已收市打烊——兴许不是“街子天”,或是这时也早已散场。往深处走去,远远看见路边有个小摊,半大的旧簸箕里,零落地摆着些香烟、糖块、葵花子、南瓜子,余下满簸箕的金红落日,把那样的小生意更是衬托得惨淡。屋檐下的苍白阴影里,面街而坐的是个衣衫敞旧的老人,紫檀脸上皱纹如川细眼如豆,见我走过,滞浊荒凉的眼里竟突然亮起一丝期待——大约一眼就看出我是个外来者,以为我是来买东西的吧?料想那样的目光也不知投向过多少行人,可惜行人并非都是他的买主。真想买他一点什么,成全他一回小小的生意,犹豫再三,想想最终还是罢了。收回目光匆匆走过,禁不住竟突然有些讶异的惭愧:没想到曲石简静的优雅里,掩映着的竟是让人如此不堪的贫瘠,怎么都想不通,长年风调雨顺的高黎贡山西麓,那位天生丽质的“美人”,怎么就成了一个衣衫褴褛的邋遢“村妇”。是的,当一个人怀着悠闲浪漫的心情赞美自然欣赏美景时,最不能忘的是马克思的那句话:“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坐在街边摆着小摊的老人,当然不缺古朴的宁静明媚的景色,缺的倒是起码的温饱与小康。西麓一路走来,总听人说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冲突,仿佛正是高黎贡山被划作了保护区,才挡住了他们致富的道路。我真不信,这世界难道除了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就再无别的选择?

或许我真该买他一点什么?想想再次作罢:一管道德画笔的轻描曼抹,怎能遮蔽眼前那明媚的萧瑟于万一?这古雅街景背后的现代贫困,非千万双手一起使力,又怎么能断然根除呢?

“高黎贡山人”

往回走去,薄暮的光影愈加浓艳。源自地脉血缘的古雅氛围依旧温润怡人,心却有些莫名的空了。中国自古就有的是仁人志士,为改变这大地的贫困,多少人足足奋斗了一生。只可惜他们的种种努力,有时竟成了他们的“罪名”;即便稍有成绩,到了也没能看到他心中描绘的灿烂成为眼前的现实。美人迟暮英雄罹难的事,怎么就会一演再演呢?

来前读过些史书中的曲石,眼前的曲石却不在书中。边陲极地龙凤潜藏,尽管火山如林,倒也地肥水丰文脉深厚,养人也养心,出上几个与中国近代史难分难解的人物,并非奇事。二十世纪初一个叫李根源的人,就由偏远的曲石出发,一步步走向了中国现代史的风雨舞台——尽管他并非在曲石长大,其父倒家在曲石的河尾寨,日后他虽说只是偶尔来曲石小住几日,但无论他自号“曲石”还是别号“高黎贡山人”,都足见他对曲石的那片山水是怎样的刻骨铭心。其时的中国,“大清”残夜将尽,“民国”黎明未来,到处是诡谲怪异的光影,魑魅魍魉白日横行,“美人”待字闺中,志士尚未长成。青年李根源远赴日本研文习武,一腔救国热忱最终化作了同盟会员的铿锵誓言。回国后的李根源,先是充任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监督、总办,造就了大批人才,连朱德、叶剑英那样的铿锵战将,都曾是他的学生。一九一一年农历九月初九,在辛亥武昌首义带动下,一心救国于水火之中的李根源又与蔡锷等发动昆明“重九起义”,光复云南全境;继而参加轰轰烈烈的讨袁护法之战,矢志捍卫共和;民国年间曾出任陕西省省长、驻粤滇军总司令、北洋政府农桑总长、代总理;抗日战争中,李根源坚持抵抗反对投降,于腾龙失守滇西告急之际,主动请缨赴保山前线襄助军务,奔走于滇西与昆明之间,协助远征军组织焦土抗战;并发表《告滇西父老书》,动员家乡民众奋起抗敌;又力主坚守怒江防线,为拒敌于怒江以西,日后收复滇西国土,立下一份功劳。几十年间,李根源升升沉沉,隐隐出出,隐则风花雪月、金石书画,出则拜将列相、金戈铁马。一生所交,既有章太炎、章士钊等儒雅之士,也有孙中山、廖仲凯等革命先行,甚至还有陈独秀、李大钊那样的共产党人;蒋介石、李宗仁称他“国老”,宋希濂、卢汉称他“老师”,郭沫若称他“天下第一大老”,周恩来称他“同行”——一个人的身份,未必完全符合他的内心。来曲石前就想,不知做过大官小官闲官的李根源,内心到底落在哪里?如果不是他亲眼目睹过高黎贡山下那片土地肥美的贫瘠,惦记着乡亲们在生死线上的苦苦挣扎,到底凭什么出生入死地去征战一生?

曲石乡间有故事说,腾冲解放,蛰居在家的李根源被当作“军阀”抓获,士兵厉声问他到底是谁是干什么的,他皆不答,倒说你们去问问你们的朱德总司令。士兵层层汇报上去,竟引来朱德向音断多年却尊崇有加的老师执学生礼,一份火辣辣的急电,邀他的李先生尽速赴京商议国是。李根源答应了。无缘细读朱老总的那份电报,也无力猜度李根源手捧那份电报时的万千感慨,猜想无论作为先生的李根源还是作为学生的朱德,那都既出于师生之情也系于国家之需,必十分动人。风云闯荡大半生的李根源,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直至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第一副主任;那份不实亦不虚之职,正好与他的那颗不古之心、念乡之情互为表里。一个人,在曲石的薄暮光影里练就一手古隽文笔,复归于中华文化大山下那光影重叠的灿烂辉煌,或许正是前定。那天走在曲石的薄暮光影之中,我更愿意把做过政治家、军事家的李根源,看作一个读书人一个艺术家——国难当头的年代,仁人志士从政从军或是国家民族之需,所尽为匹夫之责,但铸就成他魂魄的依然是文化,舞文弄墨才是他的梦寐之归。料想李根源亦如是,出则是真志士,归则是真文人。由此才能理解为什么无论他人在哪里,总忘不了他的腾冲,一俟时局将缓或政事稍歇,他都会返回家乡隐身山林,苦苦地读诗书做学问刻碑石编方志;也忘不了他的曲石,直至暮年,还将一部文稿定名《曲石文录》,字里行间,像龙川江一样流淌的,都是对曲石对高黎贡山的眷恋——那是一个人世的“美人”对大自然“美人”的眷恋。这样的李根源,会赞成以对高黎贡山的无度开发与毁弃为代价,去解除乡间的贫瘠民间的疾苦吗?不会,绝对不会。想到此,曲石渐渐黑定的天空下,那渐深渐浓的沉沉夜色里,仿佛真传来了叮咚作响的环佩之声……

同类推荐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一部小说。该书发表于1876年,描写了在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一个小镇上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尝试了种种冒险经历,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趣事。它是马克·吐温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姊妹篇,既是一部伟大的儿童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 童年

    童年

    八岁那年,张婷随父母工作的调动,从乡下迁到了一个叫乌林的古老的小县城里。当时机关宿舍大院就在城东近郊的一个老式大院里。那一带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观音墩,因为离我们大院门不远的小河有一株奇大的近五百年的老朴树。大院在一个宁静的深巷里,巷两边有齐院墙高的乌梅树。正是夏天,巷口时常有一个挑担卖酸梅汤的瘦个子男人,沙哑的喉咙慢悠悠地叫着,酸梅汤,酸梅汤,喝酸梅汤来!担子的一头是装了水的洗碗桶,另一头便是装着酸梅汤的木桶,上面有个红漆圆盘,扣着一圈小碗,放着佐料瓶。
  • 黄草洼五十二号

    黄草洼五十二号

    口泉沟同家梁矿黄草洼五十二号院,是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黄草洼是一条街道的名称,顾名思义,这是一片洼地。洼地里流淌着一条不是很宽的小河,河水主要是矿井抽出的废水,时断时续,颜色浑浊。小河夹在一个小山坡下面,坡上坡下是错落有致的一户户人家,还有上下两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每天早晨,来来往往的是到单位上班的工人、背着书包上学的学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数不清的人从两条小路走过。不远处有矿上运煤的铁路,经常有火车拖着绿皮的客车车厢或黑色的煤车车皮冒着白烟驶过,留下一阵刺耳的叫声。
  • 波塞冬的囚徒

    波塞冬的囚徒

    知名推理作家河狸中短篇小说集。在大火包围的密室之中,有人被残忍分尸。凶手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在火焰中行凶后又消失不见。难道,一切都是《火神之刃》所为?一场普普通通的网友聚会,却引发了一场屠戮和一连串智慧的较量,《The Party of Death》,谁将会是最后的胜利者?什么才是最深的爱?不看完《爱无双》,你绝对想象不到!一场家庭聚会,主人却离奇失踪,等到发现时已经命丧水中。种种线索表明,凶手只能是海神《波塞冬的囚徒》!
  • 饮罪者

    饮罪者

    一桩发生在公共广场的无差别杀人案,简单明晰的作案过程背后,却是迷雾重重的作案动机。一个看似是随机报复社会的杀人犯,一个要写一个大新闻的记者,一个想找出真相的警察,一个被欺负的少年。这桩杀人案让他们的命运编织到了一起。四散的线索渐渐聚拢,十年前的尘案再度被翻开,被卷入到跨越十年的案中案里,他们各有各的执念……生死之交的友情分崩离析,彼此相爱的爱人却形同陌路,一切的一切都被颠覆,真正的秘密从此消失……罪恶,到底有没有原因?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真相?所有可见的是否都被伪装?
热门推荐
  •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告别平凡 成就卓越:卓越员工的八项修炼

    告别平凡 成就卓越:卓越员工的八项修炼

    《告别平凡 成就卓越:卓越员工的八项修炼》主要从作为个员工最基本的应有的态度开始,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认识到态度的力量,树立起正确、端正的态度,从而让自己的工作态度来决定自己的职业高度,时刻抱有一颗“责任之心,”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绝不做“差不多”员工,潜心蛰伏以厚积薄发来展现自己的实力;完美执行,将执行力贯彻到位,最终让自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打破常规,跳出自我局限,以高效的创新力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等八个方面详细展开来论述。《告别平凡 成就卓越:卓越员工的八项修炼》不仅观点新颖透彻,案例生动活泼,而且还有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操作性强,对广大读者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 防癌抗癌食疗食谱

    防癌抗癌食疗食谱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防癌抗癌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防癌抗癌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于各类人士尤其是癌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浴血王权

    浴血王权

    “落花人已逝,斯人不再来。吾今已是亡国之君,你还会陪我么?”“傻瓜……我爱你,直到我不爱你……是一辈子的约定。”——剑指穹苍,我本不该负天。命运多舛,生在末世皇权。家国鸣金,四海叛寇遮天。杀我人民,毁我世间家园。偃仰啸歌,还我旧时山河!名正言顺,乱世王权,舍我其谁!
  • 我当知青那几年

    我当知青那几年

    知青下乡几年的体会。想跟同辈人交流思想,想跟同辈人在万千回忆中,带着笑意,共度现在的美好时光。
  • 世界尽头奇幻传说

    世界尽头奇幻传说

    本书以奇幻作为主要看点,写了不同于地球上的世界尽头外的故事,以新视角讽刺当今世界的丑恶。
  • 总有沙雕想害朕

    总有沙雕想害朕

    主角杨绝,被“皇帝养成系统”选中,然后不慎手贱,选了地狱模式。在系统的一句“努力活下去”中,杨绝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穿越。……“什么?你刚刚说我父皇是谁?”“回禀太子殿下,您的父皇,当今天子,正是英明神武的甝武皇帝陛下啊!”“汉武皇帝,汉武帝?历史上杀太子的汉武帝?”“回太子殿下,是甝武帝,不是汉……唉?太子殿下,您怎么了?您不要吓老奴啊!来人啊!快穿太医!”
  • 沙雕女配欢乐多

    沙雕女配欢乐多

    这大概是一个拿错剧本的女配?你说和女主不死不休?不不不!我有无数家产等着继承呢!你说和男主……打住,要什么男主。那你这个女配干什么的?吃饭睡觉浪~~~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