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1200000017

第17章 挂羊头,卖羊肉(2)

这个阶段又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调研和诊断,根据内外部调研和研讨,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第二阶段是宣讲和培训阶段,由顾问团队通过宣讲和正面沟通,让华为员工了解IPD,并进行必要的培训;第三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调整变革方向。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华为员工了解IPD相关的内容和作用,以便为进一步的变革打下基础。

(2)发明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检验IPD流程涉及的组织架构,通过建立跨部门运营团队,打破部门墙的隔阂。在华为,研发部门作为公司最大的也最重要的部门,一向享有特权。然而,在新的组织架构体系下,将打破原本的架构体系,研发部门的地位将受到严重削弱。

在跨部门运营团队里,不仅有研发人员,还有来自生产、市场、财务、人事、客服等几乎所有部门的人员。在这种跨部门运营团队里,研发人员并不是唯一的主角,通常会由来自市场一线的人员做负责人,以便确保研发的市场导向。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内部管理体系,并通过文本的形式巩固下来。其中,绩效评价体系、项目管理体系和IPD流程体系具有代表性。在此期间,还开展了PDT(产品开发团队)项目试点。

(3)推行阶段

在第二阶段试点项目开展的基础上,经过必要的调整,开始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推广并没有追求进度,依然是按部就班进行的。

首先,在50%左右的项目中推行IPD流程和PDT运作方式。无论是在试点还是在推广过程中,项目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仅在第一个运行周期,项目时间就压缩了将近一半。

其次,在市场意识加强的情况下,类似于“串行”一样的幼稚行为基本被杜绝了,降低了浪费的可能。华为营销工程部有人说:“从研发角度来看,我们的市场需求的分析部门也是研发的一部分……要先研究好,才不会有进不了电梯门的衣柜,如果东西搬到那里还有错,就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华为的IPD项目先后投入数亿元人民币,前后经历了将近十年时间。当然,如此大的投入并没有白费,IPD项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让华为彻底摆脱了“土狼”的身份,真正实现了在管理、研发、市场等方面与国际的接轨。据华为前副总裁洪天峰所言,在21世纪初电信产业进入冬天的时候,华为正是凭借高效的运营流程每年节约了二十多亿元的采购成本。当然,最重要的是,IPD让华为摆脱了研发的盲目性,避免成为“吃螃蟹的先烈”。

如今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通信巨头,很少遭遇国际化陷阱,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IPD流程体系。

过度创新是浪费

技术是华为的立身之本。从每年不低于销售额的10%的研发投入能够看出,华为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然而,重视技术的企业很多,但并不是每一家都能取得成功。像贝尔实验室那样的技术巨人,也曾因埋头技术而迷失方向。华为的强大就在于,它不是简单地重视技术,而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研发。华为要求员工“不要去重新发明轮子”,还强调“超过30%的创新是浪费”,这就是华为的研发策略,也是华为研发高效率的根源。

1“拿来主义”

真正高效的研发并不是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么简单,而是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贝尔实验室神话的破灭,就是因为其既脱离了市场需求,又断绝了与同行的交流和借鉴,最终迷失在技术的迷宫中。

华为显然深谙研发之道,在技术上提倡“拿来主义”。只要是已经出现的技术,华为绝不吝啬金钱,一定要获得技术的使用权。在华为人看来,成熟的技术可以让研发工作事半功倍,有效地提高研发效率。

为了吸收和引进外部技术,华为中研部曾专门成立了对外合作部,负责技术的吸收和引进。多年来,华为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引进了很多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也非常注重与高校的科研团队合作,像SDH光网络技术、窄带CDMA技术等,就是通过合作开发出来的。

2001年以前,华为虽然重视技术的外部引进,但规模并不大,投入经费只占研发总经费的3%左右。当时,华为在国际上仅仅和美国德州仪器合作成立了数字信号处理联合实验室,和英特尔公司在开发、合作和技术资源共享三大领域有了合作意向,真正实质性的合作和引进并不多。从2001年开始,华为加大了合作的力度,将合作研发的经费比例从3%一举提升到了20%。

华为还加大了直接引进技术的力度,将大量的资金投放于购买技术上。2000年,华为曾从美国一家公司购买了长途密集波分复用设备和技术。这种设备和技术主要应用于骨干长途光传送系统,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华为在该公司已有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集成研发,成功推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新产品。这款新产品在后来的几年时间内每年都能为华为带来几十亿元的销售收入,为华为的长足发展和国际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拿来主义”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就是很难界定知识产权。有人说华为就像在刀尖上跳舞,随时都可能被竞争对手推入刀山火海。这话应该不是危言耸听,毕竟思科在美国起诉华为侵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无论如何,作为国际市场的后来者,中国企业大都要经历追赶的过程,技术上的“拿来主义”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唯一的出路。多年来,华为凭借“拿来主义”策略,将后发优势发挥到极致,很快就赶上了国际巨头,成为通信产业的重要一极。

2技术“无间道”

早期,华为对知识产权并不敏感,也不知道很多技术是要通过付费才能使用的。当然,华为免费使用技术的习惯也和国内的环境有关。当年,华为经常派出大队人马奔赴全国各地,驻扎在各科研院所附近,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相关技术,有时候还会通过“挖墙脚”的方式,将人才直接带到华为去。

还有一种说法是,华为将自己的员工安排到中兴等竞争对手的公司中做卧底,获取各种机密信息。  当然,华为不仅想方设法从国内的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获得最新的技术资料,还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国际上获取前沿资料,保证华为能跟上产业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华为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公司,并对外宣称是华为在美国的研发基地。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研发基地只有一名员工。其实,华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近距离观察美国的通信产业,随时掌握国际通信产业的最新趋势,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参考。

华为成立北京研究所时,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研发课题,最终把研发方向确定为数据通信。这个方向的选择,正是华为通过观察竞争对手、科研院所和美国同行的动向作出的,很好地发挥了华为“谍报”的作用。

3“盯着”战略

所谓“盯着”战略,通常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专有战略。微软依据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在技术上采用“盯着”市场的战略,一经发现新的、市场价值明显的技术,便会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超越先进入者。

这种战略的好处是不用先期投入,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但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先进入者的超越。

在国内市场上,腾讯就是“盯着”战略的奉行者。多年来,腾讯凭借QQ庞大的用户群,先后涉足门户、网络游戏、无线3G、IPTV、C2C和搜索等领域。当然,腾讯在大部分领域都做得不错,但是基本上没有成为领头羊的壮举。

与微软和腾讯相比,华为是一家另类的企业。在规模还很小的时候,华为就开始试图“盯着”市场。

众所周知,华为有严重的通信展情结,几乎参加了所有有规模的国际通信展。在业界看来,华为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打造品牌、推广产品,但他们显然忽略了,华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盯着”市场,近距离观察竞争对手又有了什么样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早期,华为的实力尚显不足,无法做到对全球各地同步跟踪,只能以美国为大本营,关注通信产业技术的动向。兰博公司的成立,只不过是华为迈出的第一步。从1995年开始,华为就开始定期、不定期地安排技术人员赴美国学习。从1995年到1998年,华为每年最少安排一次科研人员前往美国学习。1998年后,华为更是加大了考察力度。

现在,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巨头,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只能“盯着”别人,却不能赶超。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华为像狼一样盯着市场,每当发现新的技术萌芽就会猛扑上去,迅速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4超过30%的创新是浪费

研发人员往往会有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喜欢埋头研发,通过研究解决所有问题。殊不知,他们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攻克的科研难题,很可能在很久前就被人解决了。这种“重新发明轮子”的行为,显然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任正非对这种浪费深恶痛绝,每当看到研发人员如此行事时,他都会给予批评。有一次,任正非问传输业务部的负责人传输SDH产品中有多少东西是自己开发的,对方很自豪地表示,关键技术除了芯片和操作系统之外,都是自己开发的。

这位负责人原本以为会受到任正非的表扬,没想到却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因为在任正非看来,这种闭门造车的研发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浪费。按照他的说法,新开发量高于30%不叫创新,而叫浪费。

为了杜绝这种浪费,任正非指示中研部组织了一场“创业与创新大讨论”。经过讨论,华为研发人员意识到,任何一件新产品开发前,都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尽可能地继承前人的技术成果,减少自己的发明创造。

华为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说:“在通信领域,中国企业起步较晚,当华为进入电信行业时,国际巨头在这个领域里已经成长了数十年,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承认自己与西方公司的差距。按照华为的创新观念,就是要肯定和承认他人的成果,勇于继承、善于继承,在此基础上开展持续创新。”

为了获得创新的基础,华为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各类知识产权的使用权。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一年,华为在专利许可费一项上,就向爱立信、高通等公司支付了超过两亿美元的费用。

事实表明,华为的创新政策是有效的。经过多年积累,华为终于可以在技术上和国际通信巨头分庭抗礼了。2008年,华为《专利合作条约》的专利申请提交数量达到1737件,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专利申请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大量的专利,华为可以通过交叉授权等方式,获得国际通信巨头的专有技术使用权,成为全球通信技术的分享者。

华为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公司提倡的“超过30%的创新是浪费”的研发政策密切相关。某公司总裁看了华为的研发数据后大为感慨,华为公司研发人员人均可以创收1600万元,而他的公司研发人员的人均创收仅为100万元。据说,他公司的部分研发人员和华为研发人员还是一个导师带出来的。很显然,差距不是因为个人素质的差异,而是缘于两家公司研发政策的不同。

任正非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指出:华为公司实行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制度。这一制度其实和“超过30%的创新是浪费”的研发政策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两者的目的都是提倡创新的有效性,鼓励有目的、有限度的创新。

同类推荐
  • 市场营销实务

    市场营销实务

    本书以营销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营销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为顺序,将教学内容整合成相互关联的六个项目:项目一,感悟营销;项目二,分析营销环境;项目三,调研市场;项目四,制定营销战略;项目五,设计营销组合策略;项目六,开展商务实战。每个项目下根据学习规律由浅入深设置了大家来讨论、基本知识、操作指导、案例学习、知识拓展、团队项目实战训练六个模块,便于学生思考、理解与操作。
  •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专为中国企业定制的管理法则,讲透中国企业必须解决的九大问题。任正非告诉你如何破解思维管理、员工管理、干部管理、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管理、研发管理、市场管理和国际化管理等九大问题。中国商业管理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一本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宝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读,基层工作人员更要读。完整阐释任正非30年商业智慧与华为企业25年管理方法。任正非30年管人、用人、育人智慧,诚意公开,完整阐释任正非的经营理念与华为企业管理方法。全面剖析华为帝国崛起的深层次原因,重磅揭秘华为管理层25年来绝不外传的内训教程,深入解读教父级企业家的商业精髓。众多知名商界学者、大佬、媒体一致推荐!
  •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

    你应该知道那个胖胖的企鹅形象的QQ,作为全球用户最多的互联网软件产品之一,它的活跃用户超过3亿,QQ成为大多数中国网民上网应用的第一选择。你或许还知道拥有QQ这款产品的腾讯公司,作为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它的最高市值曾达1200亿港元,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最高、收入最多、利润最大的公司。但作为这家公司的统领者的马化腾却一向低调,不为人所知。 本书作者通过对包括马化腾在内的多名腾讯前员工,马化腾的成长伙伴、前友人、前同事、多位师长辈,腾讯合作伙伴、投资人等上百人的采访及对腾讯发展历史的全面梳理,客观、实际、权威地为我们解读了马化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和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 自动营销

    自动营销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高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会多、市场竞争层面低等原因,中国市场产生了大量“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式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是在某个点上创新突破,就成功了。这给太多的中国企业、营销人带来一个很不良的影响:浮躁,工于投机,过于追求技术、技巧,不能安下心来做真正的营销。因此,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表现为过分重视广告、促销、销售技术、推销方法等。其实,这都是在营销的基本战术层面做文章,没有深入真正的战术、策略与战略层面,因此无法形成营销的最高境界——自动营销。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这本书改变了乔·古拉德与原一平的人生,同样也将会改变你的命运。一经问世销量迅即突破100万,被18个国家引进传阅,全球销量最大的成功励志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小仙女接地气的生活日常

    小仙女接地气的生活日常

    一个吐槽生活,过的讲究,又挑食的精致的小小仙女的内心独白-??(?????)
  • 海贼之爆炸艺术

    海贼之爆炸艺术

    “什么?我是鼻屎男Mr.5?”------------PS:已完结《海贼之厌世之歌》《妖尾之金金果实》《海贼之银狐大将》请大家多多关照。新书:从海贼开始猎杀主角
  • 空间灵师之家有三宝

    空间灵师之家有三宝

    毒医世家传人意外穿越,容颜骇人,抛尸悬崖。六年后,凤依诺带着三个天才宝贝回到帝都,艳杀天下,一丹难求。她虐渣男,惩贱姐,三重身份,玩转天下,手握神秘空间,日子富的流油。可一不小心,惹上了叱咤风云的神秘男,某男腹黑一笑:“娘子,带着我的孩子,逃到天涯海角,你也逃不出为夫的手掌心。”她泛着毒光的玉指轻挑男子光洁优美的下巴:“我心之所向,谁人可挡?”
  • 我是女巫我怕谁

    我是女巫我怕谁

    孤独寂寞的十六岁少女丁西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进入了网络游戏“巫师总动员”,并结识了桀骜不驯、性格乖张的少年巫师岳轻枫,一次夜晚的飞翔后丁西西对岳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同桌大P的帮助下私自进入了还没有正式开放的游戏中。好看好玩后不可思议的情节就这样发生了。到底网络世界里的人会不会有情感,他们又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丁西西又该如何和大P一起战胜困难,找到心目中理想和平的“圣城”?这是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故事,少女美好的情感,成长多样的滋味,青春奇异的幻想,均在作者的笔下层层交织,将令你欲罢不能,享受到飞一般的阅读乐趣。
  • 暮色迟暖:枭爷痞妻很狂拽

    暮色迟暖:枭爷痞妻很狂拽

    夏季还没成为影后之前,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大小姐,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富家女。背负着“演不好戏就滚回去继承家业”的使命,开启了一路开挂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人人都说她运气好,只有她自己知道,所有风光的背后,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血泪史。但是无论怎样,她知道,她的身后有个人,陪她一路风光,征战四方。本书又名:《影后与城管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 神魔暮

    神魔暮

    各种爱恨情仇,各种装比拉仇恨,各种打脸,一个你绝对不能错过的最新玄幻,还在等什么?是兄弟就来砍我支持我吧,我叫白云风,我在神魔暮等你们。在寂灭中重生,在彼岸中逆天行,一名被厄运纠缠一世的少年,自南部蛮荒帝国走出,从此他的经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且看他如何以魂逆万法,以剑碎裂苍穹,神魔暮,绝天下!你们说我是厄运的化身,那简单,一巴掌过去教你做人。你们说我是苍生的杀神,那简单,一巴掌过去教你做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本套丛书将多种武术训练项目经过研究筛选后汇集起来,涵盖了太极拳、散打、少林拳、截拳道、擒拿反擒拿、高级格斗、跆拳道、长拳、泰国拳、拳击等十种武术,为武术和运动爱好者的锻炼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
  • 新纪元119年

    新纪元119年

    第六次穿越对洪涛来说是失败的,穿越过程被意外打断,致使他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闻所未闻的先进人类文明,先进到何种程度呢?星际殖民!连航天飞机都没近距离接触过的他,在新世界里连个小学生的水平都不如,该怎么活下去呢?别担心,即便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洪老鼠也能钻出空子来,然后他就乐了,大吼一声:耷拉孙们,老祖宗来啦!
  • 娘娘又逃了

    娘娘又逃了

    云沫坐在贵妃榻上,扶着头,看向那捶腿的皇上,不由得黑了脸。世人都道夏云沫扰乱君心,可谁能解释这狗皮肓药是谁啊!是谁天天缠着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