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2800000009

第9章 育才学园

先父一生心力,放在办新学上;从晚清到一九五〇年,那六十多年中,先先后后,学生人数,总在三千人以上;这三千多人,就是四边五六十里中的年轻人。他生前那二十五年中,亲炙他的教训的也有一千多人。他的弟子之中,他究竟期望谁来继承他的衣钵呢?到了后来,究竟谁在继承他的事业呢?先兄聚德,一心一意要想做大企业家,完全失败了;连做乡绅,也不及陈福熙,既不能为恶,也不敢为善。我呢,看起来是先父的儿子,实在是先父的叛逆,我是反孔孟,反程朱,反礼教的属于五四运动时代的人;最主要的是时代太伟大了,社会环境变动得太快了,尤其是在先父逝世后这二十五年中。先父生前,从我们家乡到杭州去,还是属于帆船的时代,到了他死后第五年,杭江路(后来的浙赣路东段),已经通车了;先兄聚德铺成浦钟路,进入汽车时代了。我们回看那一段时期的浙东社会,仿佛看了一部西部影片。

似乎,我应该说一说,邻村塔山脚王家幼子王位诚,他是我的至亲,也是先父的最器重的入室弟子。他有一回奉命到龙泉浙东去工作,中了山谷间瘴气,患了重病,势甚危殆。先父星夜伴着王家长兄,同到龙泉去,一路夜不安枕,食不甘味,比对自己儿女还关切些。位诚原是王家所宠爱的幼子,他进金华中学第二年,受着爱国狂潮的激动,一心一意,要到杭州进陆军小学(清末宣统元年)。辛亥革命后,他毕了业,又到保定进了军官学校。这在王家,乃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王家老父,当然不让娇儿去冒险的。先父却明以大义,认为献身也是青年人应有的气概。和位诚同一期的保定同学,如顾祝同、余汉谋、上官云相、白崇禧,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陈辞修还比他迟了一期),独有他,任了炮兵团长以后,便带了一笔财富回到家乡,置田园,享福养老去了。顾将军在上饶主一方面军务时,还和我提到过他。他的人生、社会观,几乎和先父完全相反,也真是先父所不及料的了。

我称他为王位诚,那是他晚年的名字,他在保定军校,学名“王鹏飞”,从“鹏飞”到《位诚》,也可见他的志趣的转变。照“位诚”这两个字看来,我们这位老学长,他是回到理学的路上来了,可是他走的,并不是先父的程朱理学之路,而是段正元的儒释道三家合一的路。段正元乃是四川那个天府之国的“妖道”,跟张鲁一流的人物。他们称段正元为段师尊,朔望两日,必斋戒沐浴,向师尊的玉照行跪拜礼(那时段正元尚未去世)。段正元的底细,我们一直弄不清楚,只知道他是四川来的神秘人物,住在北京,徐州、南京、上海、杭州,每处有道德学社,仿佛他的行营。我住过他们在杭州的道德学社,场面很宏大,仿佛是一处寺院,这都是他们这些弟子所募化来的,他的弟子有男有女,就在我们乡间也有七八十人。我看过刘铁云的《老残游记》,段正元好似黄龙子一般。

有一回,我在香港碰到张大千先生,和他谈到了段正元,他们都是四川人,这才知道这位怪人的底细。段氏自幼失学,以牧牛为生,有一天,忽然有一幽灵附其身,就此得道了。(如大千所说的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左道旁门都是从四川山谷中来的。)那幽灵对他说:“你只有到北京那人文荟萃的地方去,才有出头之日。”于是,他就带了五百个小钱,从四川乞食到了北京,居然在北京生了根了;第一个信他的道,拜他为师的,乃是北洋三巨头之一的王士珍。有一回,王士珍的母亲病了,正向西山去求佛,那幽灵叫段正元去医治王母的痼疾,疾愈以后,不收王氏的酬劳,而要王氏奉段正元为师,这便是段正元成为段师尊的来由。王士珍在北洋派虽不当权,却有一部分潜势力,段正元组织了道德学社,入社的门弟子大都是北洋军人和保定军校出身的下级军官,这位教主就隐然有一份越来越大的潜势力了。据段自己说,蒋介石也是他的门弟子,他还劝过老蒋做皇帝呢!不过,他南下到南京,却望老蒋到浦口去接他,老蒋却理也不理呢!不过,他的门弟子满天下,倒是真的。杭州、上海、南京的道德学社,客厅上都挂着段师尊的照片,那是真的。“师尊”所到处,他的弟子们都要到车站去跪迎,有如西藏活佛之东来,连蒋介石也没有他那份威风呢!

王位诚家中,也供奉着段师尊的玉照,我是眼见的。他还拉了许多亲友,做段正元的信徒,也是焚香跪拜,朔望讲道如仪;他们所讲的道,大概是“一贯道”一类之道,我只看过一部《论语恒解》,那是道德学社所印行,四川双流刘沅所注,并没有什么新义。在我这个讲训诂学的人看来,真是不值一笑。段师尊到杭州那年,先父也曾随着位诚去听过一回道,一回到旅馆,便说是野狐禅,不再去听了。有一位程朱派理学家夏灵峰先生,他也曾到湖上和段氏谈过一次道,更是意见不相投的了。这位段师尊,大概懂得一点佛家密宗的教义,密室传道,乃是他的最高法门。好几位女弟子,都是斋戒沐浴,在密室传过道的。她们都像圣母玛丽亚一样,以童贞必受孕。我们也不知怎么解释才是。所有道德学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跟“一贯道”一样命运都给清算掉了,但在先父心意中,他的有点期望的弟子们,都给迷惑去了,实在有点不可解的。

当然,我们兄弟姊妹,都不曾进段正元的道德学社。王家老亲家母虽信了幼子位诚的话,向段正元叩了头,但位诚的长兄林森丈,就不信那些鬼话,他决不向师尊叩头,他不相信,活在世上的人会成神的。到了我们这一代,位诚的侄儿也都不相信妖道的话。有一位叫王琳的,他成为晓庄乡村教育创导者陶行知先生的信徒,主张生活与教育合一,主张农村子弟不要脱离生产,主张社会教育以改进农民生活为中心工作,这倒和先父办学三十年的一贯主张相符合了。新中国成立,先母久住南京,她看了种种设施,对我们说:“这都是你们父亲所做的社会工作呢。”

先父创办育才小学以后,结识了几位浦江城里的读书人。这句话并无语病,因为我们那一乡虽说属于浦江县,却和兰溪县贴邻,从蒋畈到横木,只有一里半路,便是兰溪县境了。和金华相去也不远,只有二十华里,便是洞井。倒是离开县城有五十华里那么远(近十多年来,浦江已改变了建置,我们南乡,划归兰溪县,东西二乡,改属义乌,北乡改属桐庐),生活习惯,也不完全相同;我们下杭州读书,便从兰溪下船,乡间商店,也向兰溪办货,决不入城。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语言,和兰溪相近。其他三乡的土话,属于绍兴音系,和诸暨最相近。因此城里读书人,要到我们那山谷间来教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了。但人与人的关系,有时只好付之于缘分。先父二十八岁那年患了重病,十分危殆。最后到城中请了朱有德先生来诊治,这才挽救过来。于是,先父和他成为知交,他的弟弟朱宗照先生,也长于医道,却愿意到育才来教数学,这一来,便在育才生根了。他们的幼弟朱宗取隨着次兄到育才来读书,后来毕业金华中学,又在育才教了十多年书。朱氏兄弟,就和育才结了近三十年的因缘。说起来,先父对人诚恳,人缘很好,这才留住了几位好教师。

且说,清宣统元年夏天,有一晚,一位金华师范学生,也姓朱,也是城里人,突然到我们家中来借宿。他从金华动身回家,过了太阳岭,到白沙陈时,已经天黑了。村间无地可借宿,别人指引到我家中来。父先招待了他,彼此谈得很投机;朱师那一学年毕业,先父就预请他到育才来教文史。这一来,也在育才住了六七年。这件事,对我个人来说,乃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关键。在我们这么乡僻地区,要找寻儒家经典以外的知识,实在太难了。塘里壁陈家有一部石印本《百子全书》,算是奇珍异物,可是连句都断不了,只能算是装饰品,什么都不相干的。芷春师却在历史课中,在黑板抄了王船山《读通鉴论》给我们读。那时,我只有十来岁,当然接受不了这份卓越的史见;但我知道了王船山这位大学者,这是二千年来的最伟大的史学家。我们那一小圈子,吕东莱的《东莱博议》,该算是最闪眼的史论,我呢,当然不知道有金圣叹、李卓吾那些怪论名手。朱师让我跳过了“怪论”阶段,懂得王船山的历史哲学,可以和司马迁、司马光接席倾谈,该是多么重大的机遇。我到了杭州一师,单不庵师把《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的知识,和《读通鉴论》结合起来,《东莱博议》便不值一顾了。朋友们,很多是“怪论”好手,我却从看不来下去,连李宗吾的《厚黑学》在内。我是从《读通鉴论》来接受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那是五四第二年的事,后来才知道在湖南长沙有船山学社。我离开家乡,在杭州读书,在上海做事,也在各大学讲授文史课,在历史观点上,毕竟是王船山的门徒。可惜,我已没机会和朱师来谈王船山哲学了。

同类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山窗小品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山窗小品

    张恨水散文集,分为六十二篇,文言写就。写于其流寓重庆乡间时期,笔下描绘的都是乡间寻常风物、人家。
  •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爱人的目的是爱情,为了目前的小波浪忽然舍得将几年来两人辛辛苦苦织好的爱情之网用剪子铰得粉碎,这未免是不知道怎样去多领略点人生之味的人们的态度了。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往事回味的故事
  • 丝绸之路:重新开始的旅程

    丝绸之路:重新开始的旅程

    作者徒步从中国西安出发,经过兰州、张掖、骆驼围子、乌鲁木齐、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最终到达意大利罗马,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丝绸之路徒步游。并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沿途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经济现状、政治冲突,宗教信仰以及对当下的关怀和对未来的思考。
  • 淘宝4钻轮椅店主的不败人生

    淘宝4钻轮椅店主的不败人生

    她从小就患上了不治之症,导致全身百分之九十的关节变形、强直。更不幸的是,一直照顾她的母亲撒手人寰。她克服重重困难,摆脱依赖。她想出了发明“自理工具”,来完成“自理”。躺在炕上,她开了淘宝网店。她躺着打包装手指磨出了血,躺着写快递单髋关节磨破了皮。从瘫痪十八年,到网络创业先锋,她开辟出了一条不能自理的重残疾人、自立自强的生存之路。她躺着把店里的产品卖到了全国32个省市和自治区,还卖到了香港……她被誉为“中国淘宝张海迪”。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鲲天志

    鲲天志

    懵懵懂懂活二世,奇奇怪怪得金指。慌慌张张入江湖,坎坎坷坷踏仙途。心心念念逝红颜,冷冷淡淡斩诸天。红妆笑魇深情意,誓为侠义守人间!受命于天!君当如何?谓侠!求仙!问情!
  • 兔子说它只是路过

    兔子说它只是路过

    机缘巧合下一只兔子成精了,它误入人类世界,引发了一系列爱恨纠葛。
  • 宠妻上天

    宠妻上天

    本文虐,虐身,更虐心,但结局绝对完美,善恶都有报!以前他只是她的老板,却可以掌控她的一切,包括她的婚姻,她的孩子。现在他成了她的老公,但娶她却绝不是因为爱,而且为了报复这个“背叛他”的女人!
  • 篮坛荣耀

    篮坛荣耀

    他,球场的主宰,球场的霸主,却因队友的背叛在美国初中篮球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惨败,得知真相后决定回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热爱篮球,忠于篮球的他难道就真的甘心平凡的度过高中三年吗?将他一直坚持的梦抛开丢弃?不,他不会,他要重起只属于他的荣耀!
  • 这个相公有点冷

    这个相公有点冷

    “嘿呦!嘿呦!”朝着天空白了白眼睛,我恨死了现在的姿势,手脚被麻绳牢牢地捆住,一点儿空隙都没有,一根粗大的竹竿横穿过被缚住的四肢,只有屁股在空中晃荡来晃荡去!那副样子,不禁让人想起两个猎人抬着一头豪猪的场景!自我介绍一下,眼下这个被人捆得像猪一样抬着走的倒霉鬼就是我……刁小蛮,刚刚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黑帮千金。天空中浮现了一个说明框,嗒嗒嗒打出来以下几行黑体字…………
  • 未来病史

    未来病史

    《未来病史》共收录陈楸帆近年来的科幻短篇小说力作16则。其中,《沙嘴之花》入围第三届科幻奇幻翻译奖最佳短篇奖;《鼠年》日文版在2014年SF Magazine读者票选中高居海外部门第一名,成为首部入围日本星云赏的华语作品;《动物观察者》获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银奖;《G代表女神》登顶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短篇金奖;《犹在镜中》获2013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造像者》获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银奖;《无尽的告别》获2011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优秀奖。
  • 见枫绝世

    见枫绝世

    (诶诶等等,别走那么急啊,来看看呗,说不定就入坑了)
  •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是麟州永固乡鲁家村人,大名叫鲁大福。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子,人们从小就鲁大鲁大地叫,时间长了,倒把他的大名忘记了。鲁大是50年出生的,今年57岁,他和陕北所有的农民兄弟一样,挨过饿,受过冻,吃过不少苦。鲁大命运的转变是从97年开始的,那年他47岁。鲁家村有九座山疙瘩,下面压着厚厚的优质煤。国家大力开发麟州煤田的时候,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有几个农民朋友找鲁大商量说:“你是鲁家村的村长,鲁家村地下都是煤,咱们穷一辈子了,狗日的也开个煤矿,挖煤卖卖。”鲁大说:“好,咱他娘的就开个煤矿,国家办国家的咱办咱的。”
  • 霸总裁之夫人太傲娇

    霸总裁之夫人太傲娇

    他是“恋恋不忘”珠宝公司的总裁她是在校兼职生他们因酒而相遇却因酒从此不相见四年后……她带着行李箱和一个挨及大腿边奶声奶气的男孩回国。电视里的真人秀令他眼前一亮,他只手拖着下巴,拇指在下巴来回磨砂,露出邪魅的神情,似乎在算计着什么。
  • 龙洲词

    龙洲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