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0000000001

第1章

苏格拉底的因果定律告诉我们:有果,必有因。

苏千朵这个“果”,她的“因”就是苏老师和陈丽陶的相爱。苏老师曾描述过两人相爱的程度:她爱他胜过爱自己,他爱她胜过爱世界。

长大后的苏千朵偶尔想到这个说法,觉得爸爸太狡猾了。妈妈对他的爱是实在的,他对妈妈的爱是空泛的。如果他根本不爱世界或对世界只爱一点点,那么,他对妈妈稍稍爱一下,就胜过了爱世界。

不过这样的想法,只在苏千朵脑里打个转就过去了,她从没说破。

陈丽陶却没有女儿那么聪明,也从不像女儿那样,喜欢把一些毫无经济价值的哲学思考当娱乐。她认为一些花里胡哨的语言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只信服实实在在的生活。她对自己拥有的爱从来都深信不疑,而她的自信绝非毫无根据——别的不说,就说苏千朵这个人的存在,就是确凿无疑的“爱的证据”。想当初这一团粉肉呱呱坠地,苏老师责无旁贷地要给女儿起名字。他认为对于女孩子来说,名字最好芬芳一些,所以决定——就从花儿里寻找灵感吧。

陈丽陶躺在产床上虚弱地问了一句:“花儿,美是美,但用作人名,会不会俗气?”

苏老师把手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道:“咱老苏家到她这儿是‘千’字辈,你喜欢玫瑰花,一朵玫瑰表示专一的爱;两朵表示我们的世界只有你和我;九朵表示天长地久;千朵呢,则象征忠诚的、永远的、至死不渝的爱。”

苏老师到底是学哲学的,他就是有办法把别人眼里很俗的东西挖掘出脱俗的生命本质来。那一刻,陈丽陶这个从不相信花言巧语的女人,耳边也仿佛听到了千朵玫瑰灿烂盛开的声音,她的心已醉。

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春天的下午,也是苏家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千朵玫瑰”,妩媚又芬芳地落在了出生证和苏家的户口簿上。这世上,从此有了苏千朵。

在陈丽陶的生活里,苏千朵无疑是个又甜又香的果。

事实证明了苏老师的远见,从苏千朵上幼儿园起到成年后,她身边那些叫蕾、艳、玫、丽、芳、芬、静、美、娜、慧等名字的几乎所有的女孩子,都遇到过啼笑皆非又尴尬无奈的重名事件。只有她,苏千朵,重名?没遇见过。

苏老师大学念的是哲学专业,大学的所在地就是海滨城市青城。因喜欢大海,他毕业后留在青城,进入了本市一所重点中学当老师。当时学校正缺数学老师,他就教了数学,这一教就是三十多年。苏老师在工作之余热爱书法与中国象棋,在苏千朵童年的记忆中,苏老师的业余时间不是在练书法或下象棋,就是在去与朋友交流书法或下象棋的路上。用苏老师的话说,书法与象棋构成了他的精神世界,是他的“灵魂”。因为精神世界的富裕和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他的脾气格外好。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他对孩子的要求远没有陈丽陶那么苛刻。他只要求她勤学习,读好书,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派的人。此外,别无其他。

因为苏千朵的教育问题,陈丽陶与苏老师曾多次产生分歧,爆发争吵,甚至有过激烈的冲突。在青城一家老牌国有外贸公司做普通职员的陈丽陶并不赞成苏老师“放羊式散养”的教育方式,她认为,让“小羊”一天到晚在草地上啃啃青草,晒晒太阳,这当然是轻松快乐的美事,可这种轻松与快乐带来的懈怠只会害了孩子,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父母自己在底层挣扎了一辈子,真的想让孩子重复父母的命运吗?

一心想培养女儿成才的陈丽陶曾经送女儿去学舞蹈,没过两天,苏千朵受不了压腿之苦,哭着闹着退了班;陈丽陶又送女儿去学钢琴,无奈苏千朵没天赋,她一坐在钢琴前脑袋里就像被灌了糨糊,勉强学习了两个月后,别的同学都可以把曲子弹得行云流水了,她连一首最基础的《采蘑菇的小姑娘》都弹不好,更别说什么《小夜曲》《梦幻曲》了。她一点名堂都学不出来,关键是因为没兴趣,所以学不进去。陈丽陶气得直跳脚,但最后也只好就此放弃。她看看邻家小孩——住在楼上的姚澜,比苏千朵小四岁,那真是上帝派给姚澜母亲的天使。三岁背唐诗,四岁学钢琴,五岁练舞蹈,六岁学书法与绘画,不论学什么,姚澜都有模有样,才艺样样都拿得出手。而苏千朵直到十二岁时,才艺方面的本事还一样都拿不出手。相比之下,姚澜才八岁就已经成为小区里人见人爱的超级神童。

自小,在陈丽陶嘴里,姚澜就是女儿学习的榜样。她动不动就说:“你看人家姚澜,年纪比你还小,人家会弹钢琴,舞也跳得好……”这样一对比,难免就使苏千朵像一只大蠢鹅了。因此,苏千朵从小就知道,姚澜是“全能”,自己是“全不能”。

而且,每一次苏千朵学习才艺半途而废,苏老师不仅起不到督促作用,而且总是劝陈丽陶别硬逼着孩子去学。他认为,学习才艺这种事,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兴趣。自家孩子既然没有天赋,又没有兴趣,硬逼着孩子去学等于把精力和时间往“歧途”上用,那是徒劳的,也是愚蠢的。

“正确的方向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苏老师旁征博引,拿出了各种道理。

陈丽陶气得直骂女儿没出息,骂完女儿,又埋怨苏老师不着调,女儿是随了他的基因才会不上进。苏老师把大把的时间拿去下棋、练书法,有闲情娱乐,却不愿在培养女儿的大事上花时间,这是苏千朵的童年时代里最令陈丽陶焦虑和愤怒的事。

但就算被骂急了,苏老师也还是会继续跟陈丽陶讲道理。他说:“人这一生,很漫长,处在什么阶段就应该做什么事,没必要拔苗助长。在童年时期,就该让孩子享有童年的快乐,而不是从小就让孩子被压力绑架。她该上的课要上,该念的书要念,该做的功课要做,其他方面,你让她自然成长,耽误不了前途。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一天到晚要求这么小的孩子将来成就多大的事业,成为什么样的人物,也不要动不动就担心什么事会毁了她的一辈子。一辈子太长了,孩子的一辈子是父母现在能决定的吗?你只管给孩子爱与尊重,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你自己如果是优秀的人,有品格,有担当,有道德,有智慧,言传身教之下,还怕孩子将来的路走歪了?如果你自己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还脾气火暴,却要求孩子这也能做好,那也能做好,还脾气温柔,这可能吗?自己一无是处,却要求孩子完美,逼孩子成功,这不是爱孩子,这是给孩子施暴,是精神暴力。”

论吵架,陈丽陶是一个好手,但论讲道理,她不仅不是苏老师的对手,还常常三下五除二就被迫落于下风。辩不过苏老师的理论,陈丽陶最后也就认命了——由她去吧,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有这样的爹,不管闺女将来发展成什么样,那都是命中注定的结果了。

就这样,在苏老师的宽松政策下,苏千朵的童年生活与快乐、幸福这样的词汇还是可以匹配的。她几乎没有过参加补习班的体验,在课堂上能懂的知识点她就装进脑袋里,在课堂上弄不懂的,她就回家向苏老师讨教。苏老师是全能教师,从小学课程到高中课程,他全能给她补习。然而事实上,他还真没给她补过多少课,因为大部分的课程她都自己在课堂上理解了。

苏老师不给女儿任何压力,但并非允许她放任自流,而是引导和鼓励女儿从小多看书。全世界都知道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但在苏老师眼里,人类最好的朋友不是狗,是书,可以与书并列的是大自然。不过,那时候苏老师没有多余的钱带着女儿满世界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所幸,他们家里有看不完的书。苏千朵自幼对阅读倒颇有兴趣,可以抱着书一看一整天,闷在家里也不嫌无聊。看杂七杂八的书,反倒成了她最享受的事。她喜欢爸爸的理论与“放养”的教育方式,从小就跟爸爸要好,父女俩相处得像朋友一样。爸爸在外下象棋,她替爸爸打掩护;她在课余时间看课外书,爸爸替她打掩护。她从小就发誓,长大后要做像爸爸这样的人,万一将来自己也有了小孩子,她一定也要像爸爸这样待自己的孩子。

然而,没有谁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

十二岁的苏千朵成了一名初中生,但就在初一的下半学期,她忽然像着了魔一般迷上了电子游戏。那是一段她与父母及老师斗智斗勇的日子,每天都像在上演“地下游击战”。她用零花钱偷偷买了游戏机,悄悄藏在了书包里,逮着机会就全身心地投入游戏。紧接着,她沉迷游戏的事情很快就暴露了,陈丽陶不仅没收了游戏机,还狠狠地将其摔到了水泥地上用双脚跺了个稀巴烂,然后指着女儿又训又骂。

可是,设备被毁也并不能阻止少女时代的苏千朵对游戏的狂热与痴迷。那时候,神奇的游戏如同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把十二岁少女所有的生命智慧都激发了出来。她勇敢而机智,屡败而屡战。她经常悄悄钻进街边的网吧,废寝忘食地翱翔于网络的奇幻世界,功课已接近荒废状态。苏老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语重心长地做女儿的思想工作,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把女儿那颗被游戏控制了的心拉回正常轨道。那段时间,苏家几乎天天上演“监狱风云”,陈丽陶对苏老师的“散养政策”冷嘲热讽,斥责苏老师对女儿无原则的娇惯纵容。她的结论是,这个糟糕的局面就是由苏老师一手造成的,他要为女儿的堕落负全部责任。面对强有力的事实,苏老师毫无疑问落于下风,别说辩驳,他连一丝挣扎的余地都没有。经过反复的权衡与思量,绞尽脑汁之后,苏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送女儿去接受“吃苦教育”。

苏老师对苏千朵说:“你不爱‘学文’是吧?那改行‘学武’吧。”

“‘学武’?怎么讲?”苏千朵懵懵懂懂地问道。

“既然你那么喜欢在游戏里搏斗,不如直接去武校实战好了。少林寺你听说过吧?我想送你去少林寺那边的武校,如果将来能练就一身好武艺,也是条出路。”

苏千朵还是发蒙,问道:“妈妈同意吗?”

苏老师答:“在这个问题上,你妈听我的。”

陈丽陶在旁边又补上一句:“既然你不爱学功课,那就听你爸的建议‘学武’吧。你将来总得有条出路吧?我们不可能比你活得久,养不了你一辈子。”

苏千朵表示她还需要考虑一下,因为这时距学校放暑假还有一个多月,她心想不如等正式放暑假再去武校,只当假期游玩了。可苏老师和陈丽陶不容她考虑,两人不由分说地帮她整理了行囊,又买好了前往河南的火车票。

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东侧五百米的景区入口处,有一所著名的武术学校——塔峰武校。登封市的武校特别多,仅少林寺附近就有十多家,而塔峰武校是其中的佼佼者——规模最大,成就最大,名气最大。这是一所民办武校,迄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它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培育出了不少武术人才。这里的学员多次在全国级散打、拳击等比赛中夺得过冠军,还有学员在一些国际武术赛事中拿过冠军,为祖国赢得过荣誉。

苏老师祖籍河南,自幼也在河南长大。他有位姓郑的发小,就在塔峰武校当教练。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看到女儿陷入网络游戏的深渊束手无策时,突然想出这个怪点子。

到了武校,苏老师顺利地为女儿办好了入校手续,报了散打班,然后将女儿交给了郑教练,自己一宿没留,连夜乘火车返回了青城。

十二岁的苏千朵,就此开始了在少林武校学习的生涯。

学武之初,苏千朵的两只眼睛里装满了新奇,心里也对习武充满了憧憬——据说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武林部落”,也有民谣传颂“喝喝少林水,都能踢踢腿;走走登封路,就会有功夫”。而且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她已经练就了一颗侠女心,还有一腔武侠梦。她想象着有一天,从这里毕业后的自己行走于江湖,看到像网络游戏里那样的恶霸欺负好人,可以随时随地“路见不平一声吼”,一脚飞出,让无赖恶霸应声倒地。

然而不过一周的时间,女孩所有的美好幻想就被现实击碎了。

武校的规矩细数起来有几十条,其苛刻程度,用残酷都不足以形容。学员们住的是大通铺,每个人的空间也就一条单人褥子那么大。他们只能趴在通铺上写字。

每天早上四点半,号子声一响,大家就得马上爬起来做早操和晨练。谁的行动稍迟缓,等待你的就是一顿毫不留情的“大板子”。大板子专门用来打他们的屁股,教练们也不多打,只三下,但打完血丝都能冒出来。而且,在武校,不论男生女生都只能留短发。除了上厕所的时候,平时看背影根本分不出穿上练武服的学员们哪个是男,哪个是女。再比如,武校禁止携带手机等一切电子产品,一经发现,立即没收,违禁者还要挨板子。武校还规定,学员不准打架,不准抽烟,不准化妆,男生女生互相不准说话,更不准谈恋爱,一旦违规被发现,违规者还是要挨板子。武校一个月只放一天假,剩下的时间全封闭,学员想走出校门都是违反纪律。

其实这些规矩都算不了什么,她咬咬牙就能忍过去,最折磨人的还是训练。苏千朵主练散打,这是教练根据她的身体条件及个人兴趣帮她选择的专业。他们一天到晚,不是在练功场,就是在练功房,不是在集体训练,就是学员之间在相互对打,基本没有属于个人的自由时间。而训练的严格程度,简直惨绝人寰。他们稍有懈怠就要被大板子伺候,动作做不好,也是被大板子伺候。苏千朵所在的散打班由一位女教练负责管理,女教练受郑教练之托,很照顾苏千朵。但即便这样,苏千朵仍然没躲过大板子,不到一周时间,她的屁股已经变成了紫红色。

武校里的学员有八成都是从贫苦农村来的,但也有些学员来自富裕家庭。有一个女孩叫李香铭,是富二代,同样是因不爱学习被父母送到武校参加训练的。她的年纪比千朵大两个月,习武又比千朵早三天,注定两人一相遇她就成为苏千朵的“师姐”。巧的是李香铭来自济南,与来自青城的苏千朵同属山东老乡。她们同命相怜,所住铺位又相邻,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闺密。李香铭给师妹取绰号为“蜜果”,因为她第一眼看到苏千朵那张水灵得像苹果似的小脸蛋,就想咬一口。于是,“蜜果”成了苏千朵在武校期间的新名字。

师姐和蜜果一样,到武校不过两周的时间就被这里的情景吓到了。两个人找各种借口逃避练功,有一次被教练逮住,罚她们在炙热的阳光下扎了两个小时的马步。两个小姑娘泪眼对泪眼,直到一个小时后,相继扑通倒地。那一刻,苏千朵心里想的是——我干脆死了算了,我根本不是练武的料啊。事后和师姐一交流,师姐也这么想——这么个活法,我还不如死了……两个人抱头痛哭。

熬到每月只有一天的休假时间,苏千朵和师姐跑到校门口,先后用公用电话哭着联络了父母,声泪俱下地哭诉了训练的艰苦,期待他们接自己回家。李香铭的哭诉很有效,她的父母迅速乘飞机过来把女儿接走了。苏千朵的哭诉却没起作用,苏老师和陈丽陶竟然不为所动,劝她坚持下去,还说坚持一段时间就适应了。

普通学校放暑假的日子到了,但武校没有暑假,苏千朵还是继续被校规和教练裹挟着进行各种训练。有一阵子需要练八节棍,才练几天,苏千朵就被自己愚笨的动作弄得全身上下满是青肿。她常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但不光是她受伤,她发现大部分学员都是一天到晚带伤训练。别人都能坚持,她也不能太矫情,所以既不能哭,也不能喊疼。这就是一个吃苦的地方,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在吃苦,她也必须吃苦。所以,没有人听她诉苦。

在来到武校第三个月的最后一天,普通学校的暑假快要结束了。苏千朵抓住一个月中唯一一天的假期,给郑教练留了一封信,悄悄从武校逃了出来。郑教练看过信后立即联络了苏老师,同时马上与女教练一路追到了火车站。在候车室,郑教练与女教练将苏千朵又给抓回了武校。次日,苏老师与陈丽陶终于出现在了武校并且同意了接苏千朵回家。他们一家三口从武校回到家,苏千朵最亲密的小伙伴姚澜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冲到了苏家。三个月的分别与此刻的重聚,让两个小女孩喜极而泣,她们抱作一团,又哭又笑。

从武校回家后,苏千朵仿佛变了一个人。她食欲大增,每天还坚持锻炼身体。而她的锻炼项目,就是苦练了三个月的少林散打。她的一招一式,在陈丽陶眼里,简直和电影里看到的武林人士一模一样。她还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早晨起床都把被褥叠得像豆腐块,脏衣服自己洗,生活变得独立而有规律。而最大的变化是,苏千朵回来后一头扎进了功课里,对学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每天晚饭后,她主动坐在小课桌前,要求苏老师给她补习各门功课,发誓要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这时她再想想那些曾经让自己沉溺其中的网络游戏,只觉得恍若隔世,非常虚幻,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灵魂曾经被它们绑架过。

初二开始,苏千朵的成绩一路突飞猛进,中考时一举考进了本市重点大学入学率最高的高中——著名的青城二中。在高中时期,苏千朵对学习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她不再需要苏老师给她补课,每天除了上课专心听讲就是回家自学,晚上不学到十一点绝不上床睡觉。看女儿几乎为功课玩命,陈丽陶开始怕女儿用功过度会透支身体,所以无比心疼。然而刻苦学习此时已经成了苏千朵的生命惯性,她停不下来。学习再苦,苦得过武校练武吗?高考时,她考进了浙江大学,自己做主选择了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

选择建筑学,是因为她从初二开始便发现自己在数学领域,尤其是在立体几何领域有着超越普通同学的天赋与兴趣。而且每次考试,尤其是涉及立体几何时,她都能保持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高一时,她偶然读了一本西班牙建筑设计师的传记,从此迷恋上了建筑学,想做一名建筑设计师,梦想烙着自己印迹的建筑物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为实现这一梦想,高中三年,她头悬梁、锥刺股。在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她发现,梦想遥不可及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梦想。事实上,她的梦想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只要肯努力,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完全是有可能的。

四年的本科学习结束后,苏千朵一路过关斩将地开启了硕博连读之路。当她的硕士学业快结束时,陈丽陶听到她的读博计划,一度受到了惊吓,如临大敌。从前她做梦都渴望女儿优秀,但她的理想也不过是让女儿考个名校,将来不愁找工作而已,她从来没想过女儿会读博士。如今女儿的学业真正开挂了,要攻读博士了,她又忧心忡忡,担心女儿成为传说中的“第三类人”,更害怕女儿变成常人眼里的“灭绝师太”。她最担心的是,女儿的终身大事会受影响。

陈丽陶劝女儿不要再继续读书了,她认为,作为一个女孩子,女儿长得又不丑,而且不仅不丑,自己“肌肤白皙,面貌姣好”的优良基因还被苏千朵青出于蓝地发扬光大了呢。她觉得,女儿是名校出身,又是硕士研究生,这已经足以让老苏家感到骄傲了,实在用不着再读博士。女儿应该进一个好单位,做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趁着如花似玉的年华找一个条件优渥的好对象,办一场风光体面的婚礼,生一个美美的胖宝贝,然后迎接岁月静好,安享人生幸福……陈丽陶觉得自己帮女儿把人生计划得甜甜的了,女儿应该做梦都会笑醒。

然而这时苏千朵的学业已经不是当母亲的可以控制的了,陈丽陶的参考意见对苏千朵来说轻若鸿毛,只被礼貌性地听一下,然后她轻轻一弹指,那些意见在空中打个转就落入了尘土。苏老师倒是十分支持苏千朵在学业上连续“攻城略地”,不过他支不支持也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了,苏千朵仿佛开着悍马驶在人生的高速公路上,方向盘和刹车皆由自己操控。她读了硕士又读博士,一路狂奔,父母能提供学费就提供,不能提供学费,她既能争取奖学金,还能勤工俭学。于是,她又一口气三年苦读不辍,无数次整夜不眠地在图书馆学习,呕心沥血地写了近百万字的论文,把博士学位顺利拿到了手。

同类推荐
  • 她的翘课搭档

    她的翘课搭档

    ●暖文●一个风轻云淡的人,不管遇到怎样的事总是面无表情的。可遇上了一个阴晴不定的人,就什么样的情绪都体验过了。
  • 世味余年(上)

    世味余年(上)

    年少叛逆,毕罗顶着外公失望的眼神远走国外学习艺术,远离家传的柴米油盐,却不想五年后,外公病危,“四季春”这块金字招牌引来群狼环伺,而外公可以依靠的,只有她。然而,毕罗有心撑起这块招牌,却对做菜一无所知。大尾巴狼1号唐律对她说:“毕小姐,唐氏的诚意很足,你不要硬撑。”毕罗抄起菜刀一脸恶相:“你滚蛋!我不会卖掉四季春的!”唐律毫不在意:“或者,你看我这宽厚的肩膀如何?够不够一起撑?”毕罗:“……”于是,大尾巴狼轻松叼走了小红帽,自此,四季如春。
  • 只因有嫣,嫣亦不离

    只因有嫣,嫣亦不离

    【关于守护与被守护的故事】(她负责调皮捣蛋,他负责收拾残局)——(宠文,治愈文,伪姐弟恋,男主超深情,独宠女主)(前校园后都市)————他被别人欺负时,他五岁,她八岁,她用她稚嫩的小手握住他,对他说:“别怕,跟着我,我带你回家。”————十八岁时,她情窦初开,暗恋隔壁班的男生,他黯然,却在心里默道:我成全你。————后来,父母双亡,她得知真相后,唇角哆嗦着,泪眼模糊地对他说:“如果可以,我真希望从来就没有认识过你。”而他如她所愿,滚得远远的。————再相见时,已是七年后,他是她的主治医生,可是他却再也不认识她了。———————————【一句话概括:时间它会知道,我到底有多爱你】(不弃坑,欢迎入坑)
  • 初一四班那些事儿

    初一四班那些事儿

    山子结束小学生涯,升上了初中一年级,住进学校宿舍,开始了集体生活。山子刚进学校便因歌声美、作文好一炮而红,受从人瞩目。可是,初一上学期的生活并不平静:丢了书、赔了钱,因为一把飞刀引发同学的误会、刁难,在上学路上遇到大黄狼……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在父母、老师、朋友、乡亲的关怀下,山子渐渐变得坚强,渐渐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小男子汉。
  • 国民CP又犯规,陆少,太销魂

    国民CP又犯规,陆少,太销魂

    她是国民学霸,绝世无双他是国民校草,邪魅无道人言:“一见倾心,二见钟情,三见定终身。”到这儿成为:“一见互怼,二见互殴,三见结怨仇。”陆少第一次见顾小姐,害她在教导处被教导主任喷了半小时口水。第二次见顾小姐,又甩她一脸毛爷爷。第三次见顾小姐,直接十圈操场走起!我呵呵你一脸!从此,欢喜冤家日常斗争开始。缘起,谁也拦不住。但看吾家少女如何攻略国民男神。
热门推荐
  • 地球是个大U盘

    地球是个大U盘

    如果地球是个U盘,当这个U盘运转时,地球发生空前绝后的大剧变。第一个纪元变化点!当世界不再进化,而是不断后退,一个个可怕的古怪未知的纪元出现!而每个人类都意外被输入一个数据包,五位主角克服重重难关,他们击杀强大的返祖动物,他们相互羁绊。最终这个世界会变成怎么样了呢?
  • 带颗诗心游世界

    带颗诗心游世界

    本书由108篇散文组成,是作者三年多时间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后的记忆珍藏录,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用散文的形式写就。作品对于多国的风土人情、风光物产、城乡建筑、历史沿革等有所绍介和白描,字里行间参透着的是行旅者的心灵感悟和人文情怀,行文流水,诗情画意,展示作者别样的行旅,不仅用足用眼,更是用心。
  • 翩若惊鸿,恰似故人来

    翩若惊鸿,恰似故人来

    翩若惊鸿,恰似故人来。“你可知,在我们家乡,男生为女生梳髻插簪,就证明已经认定了那个女生”
  • 正道高手

    正道高手

    小虾米通过努力,成为大明一代正道高手,消灭穿越者重生者系统者……还天地正气!
  • 带娃种田:夫君,求休战!

    带娃种田:夫君,求休战!

    穿越成农女,家徒四壁,嗷嗷待哺的小包子,这都不是事儿,咱技多不压身,带着小包子奔小康。极品们一个个找上门,统统踹飞,银针出手,万事皆休。俊男找上门恬不知耻:“姜小娘子,村民们都说我们有夫妻相。”某女:“不像。”某男脸不红,心不跳:“姜小娘子,村民们都说宝宝像我,他是我的孩子吗?”某女微怒:“不是。”
  • 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本书目

    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本书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野人走出神农架(下篇)

    野人走出神农架(下篇)

    就在英子离开二道河沟村不久,桂枝也跟随村里一帮小姐妹去到省城打工。原来她在村里早就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就因为脖子和胸脯上有疤痕,一直迟迟嫁不出去。她不愿再看爹娘整天愁眉苦脸的表情,便横下一条心到山外去谋生。在省城大南门外那高高的箭楼底下,沿着护城河两边,坐着黑压压一片来城里找活儿做的庄稼人。大家眼巴巴地等候着,希望有雇主来将自己带走。桂枝来到陌生而喧嚣的省城,才发觉那个自幼生长的小山村让她充满了眷恋之情,尤其是小竹和笨猪让她牵肠挂肚。
  • 无情魔道

    无情魔道

    这是一个讲述为了复仇而坠入魔道的故事!当亲近的朋友,兄弟,晚辈,手下,以及自己所有有关系得人一一背叛自己,对自己拔刀相向之后。莫澶渐渐的对人性失去了信任,将人性慢慢从自己身上拔出,欲化身成魔,成就无上魔王,斩尽一切敌人,坠入一条充满孤独而且寂寞的无情魔道!!
  • 我可能没那么恨你

    我可能没那么恨你

    五年前,我被齐家和林家害的家破人亡。而齐慕被我害的生死不明。五年后,我重新见到齐慕,他不再是从前温柔多情的公子哥,而成了冷漠深不可测的商场霸主。究竟是爱他,还是恨他?究竟是复仇,还是被珍惜?
  • 魔烟转世了

    魔烟转世了

    一个三世魔烟,没心没肺,无情无义。是缘,是怨,是劫,还是注定?既然如此,那就下脸吧!就不要再高冷大BOSS了,变身暖男,自己不也需要温度吗?从现在起我就要变成一只黏黏虫,甜死你黏死你缠死你!“老婆,我求求你开开门,我求求你!”这甜的反胃的声音他实在不敢相信是从他的嘴里冒出来的。屋里面的杯子落在地上了,很明显她也被感染了,这该死的声音让她反胃啦!伙计!他赶紧调频,这个甜度要适中这个腻度要减弱,对了,还要加上清新度,简简单单的甜蜜,满满的欣喜,可以触摸的小确幸!嗯,阔以!他演练了十遍,已经拿捏的炉火纯青!嗯,还得感谢小鲜肉,感谢那部剧,只可惜自己烧毁了那么好的秘籍!“老婆,我求求你开开门,我求求你!”就像一杯蜜,真的阔以,甜而不腻,门竟然开了,他欢喜的忘了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