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200000008

第8章 封建盛世时代——隋唐(4)

开元年间玄宗君臣的文治武功,开创了统一清明的政治局面,出现了“开元之治”的盛况。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多。随着国家的富强,生产的发展,人口也逐年上升。唐都长安成为当时著名的国际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不仅有布局严整的宫城、皇城、外郭城,壮丽辉煌的太极殿、大明宫,闹市井然的东、西两市商业区,还居住着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和留学生。开元五年、二十一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均在550人以上。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自开元五年来到长安,历任光禄大夫、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长安居住达40唐朝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年之久。大食、波斯、朝鲜、天竺、拂菻(fúlǐn)、西域各国及南亚的骠国(缅甸)、真腊(柬埔寨)、室利佛逝(苏门答腊),狮子国(斯里兰卡)等国的使者甚至国王也都闻名而至长安。这些穿着奇装异服,操着外国语言的国际友人穿行于长安街头,为这繁荣富强的东方国都增添了夺目的异彩。“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气象万千的长安成为联系丝绸之路和友好邻邦的中枢,成为当时世界各国向往和称羡的地方,同时也成为“开元盛世”的鲜明写照。

17、安史之乱

唐玄宗蜕化堕落,杨贵妃专宠倾国,李林甫、杨国忠(杨贵妃堂兄)弄权乱政,大唐王朝的日趋腐朽,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气氛之中。这种气氛终于被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打破了。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胡人。初名阿荦(luò)山,随母亲改嫁突厥的安延偃,才改姓安。突厥部落破散后,逃归唐朝,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硅任命为捉生将。安禄山骁勇善战,狡猾多智,善揣大意,深得张守硅的喜爱,被其收为养子。安禄山邻居家有个与他同日生的孩子,名叫史干,与安禄山自小要好,长大后因负债逃亡到奚族的部落里。奚族是分布在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的游牧民族,与契丹族相邻,唐末逐渐与契丹融合。史干假装成唐朝的和亲使者,诱骗奚族的将领琐高等300人入朝,在唐军的配合下,将琐高擒送到幽州(今北京)。张守硅大喜,上奏朝廷,任命史干为将军,唐玄宗赐名思明,是为史思明。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已升为平卢节度使的安禄山凭借自己处事机警,善于逢迎的本领,于天宝三年(744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幽州)节度使。从此以后,他积极在朝廷上下活动,派部将刘骆谷常驻长安,刺探朝廷动静,年年向朝廷贡献俘虏、杂畜、奇禽、异兽、珍玩之物,一批接一批,络绎不绝。天宝六年又当上杨贵妃的干儿子,撑开了一张牢固而安全的保护伞。由于安禄山的阿谀逢迎,唐玄宗对他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天宝十年(751年),安禄山要求兼任河东节度使,唐玄宗马上把原河东节度使韩休珉调为左羽林将军,让安禄山代之。

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拥有精兵15万。中原的北部边防,即今山西、河北、辽西等军事要地全控制在他一人手里。他暗地加紧叛乱的准备: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和安守忠、田承嗣、李归仁等15人为心腹将领;同时,加紧筹储战马、军械、粮草、绢帛以及叛乱时用作赏赐的珍宝。对待朝廷,安禄山巧妙伪装,极力阿谀奉承唐玄宗和杨贵妃,致使唐玄宗对安禄山深信不疑。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太子李亨、宰相韦见素都认为安禄山必反。杨国忠因与安禄山不和,也屡说安禄山必反。可唐玄宗一概不信。在安禄山的蒙骗下,唐玄宗把江南的粮食布帛不断运到北边,充实了安禄山的粮草军衣,可算是做足了帮助安禄山准备谋反。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阅兵誓众,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兵15万,公开举起了叛唐的大旗。

安禄山坐在铁车上指挥叛军南下。15万步骑沿着广阔的河北平原滚滚而来,烟尘千里,鼓噪震地。叛军所过州县,皆望风瓦解。或开门出迎,或弃城逃窜。叛军渡过黄河,攻破陈留(今河南开封)杀了河南节度使张介然,近一万多投降的唐军被活埋。攻打荥阳时,唐军站在城头上听到鼓角声,竟然吓得纷纷从城墙上掉下来。十二月,叛军攻克了东都洛阳。

当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京师时,唐玄宗仍然以为是有人挟私仇陷害安禄山。直到消息确凿后,才召集宰相商量军情,仓猝布防。正巧,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京师。封常清镇守西陲边疆,屡摧强敌。但封常清久在边关,哪里知道内地的军队竟是如此腐败无能?当他奉命到洛阳募兵与叛军交战时,五战五败。唐玄宗又凑了五万人马,由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率领,以宦官边令诚为监军,进驻陕州(今河南陕县),组成第二道防线。封常清大败而回,见陕州无险可守,劝高仙芝退守潼关,以防叛军突入关中。撤退途中,被叛军追及,唐军狼狈逃命,人马互相践踏,溃不成军。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的高仙芝、封常清急得团团乱转,可又无可奈何,只好带着这些乌合之众赶紧撤至潼关。一到潼关,二人严令抢修城防,布置兵力。叛军见无隙可乘,方才退走。

监军边令诚想在军中说了算,向玄宗打小报告说:“二人不战而逃,高宦官仙芝克扣军饷”。昏聩的玄宗不问青红皂白,自毁长城,杀了高、封二将,朝中将领,只有在家养病的哥舒翰素有威名,便命他为副元帅,带兵八万,合并高仙芝旧部,号称20万,讨伐安禄山,进驻潼关。

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这时,叛军长驱直入的势头已经停止。坚守潼关的哥舒翰智勇双全,原任陇右、河西节度使,威震边关,是与高仙芝、封常清齐名的将才。他早就看出安禄山的野心,时刻注意其动向。由于知己知彼,他制定了坚守潼关,以待其弊的战略。郭子仪、李光弼与他英雄所见略同,也上表主张由哥舒翰固守,由他俩引兵取安禄山的范阳老巢,擒叛军家属以瓦解敌军。

但有人对杨国忠说:“朝廷重兵全在哥舒翰手上,若指挥军队向西边打过来,相公岂不危险?”其实哥舒翰并无此意。哥舒翰在潼关按兵不动,杨国忠老觉得是块心病。为保住自己,极力在玄宗面前进谗言,说叛军无备,哥舒翰逗留不进,坐失战机。唐玄宗急于平叛,早已乱了方寸,经杨国忠一鼓动,也觉得有理,遂命哥舒翰督师出战。哥舒翰深知唐军的不堪一击和出师的严重后果。起初对唐玄宗和杨国忠的瞎指挥置之不理,后来朝廷使者接二连三地前来宣诏,严令出战,也只能抚膺恸哭,忍痛出战。结果被安禄山部将崔乾祜(hù)打得溃不成军,哥舒翰被俘,20万唐军仅逃回8000人,崔乾祜乘胜攻克潼关。公元756年六月,唐玄宗出逃入蜀,十天后,京师长安陷落。

逃跑的路上,太子李亨在众人和当地父老的劝谏下,决定留下来平定叛乱。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当时,这个流亡朝廷十分可怜,文武官员不满30人,直接控制的地区不过河西、陇右、顺化、扶风、天水等地。

肃宗即位不久,郭子仪便率领精兵五万到达灵武。卓越的政治家李泌是太子早年的至交,也来谒见。在他的建议下,以肃宗长子、广平王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下令征发江淮租调以供军需。

公元757年正月,意外发生了;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抢夺了帝位。而史思明拥重兵驻守范阳,不听调遣,安史集团分裂。

这年九月,各路唐军集结于长安以西,向回纥借来的四千精兵也到达凤翔(今属陕西)。唐军15万,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与10万叛军决战于长安西的香积寺北。安史将领李归仁从侧面向唐军猛扑过来,唐军惊乱退却。李嗣业身先士卒,赤膊手执长刀杀了数十名敌兵,才稳住阵脚。勇将王难得被射中眼眉,眼皮垂下遮住眼睛,他扯去眼皮重新又投入战争。回纥兵也在敌阵后发起猛攻。双方酣战半日,叛军大败,死伤六、七万人,当夜就撤出了长安。第二天,广平王李豫整队入城,百姓老幼夹道欢呼悲泣。接着,郭子仪又在陕城西破安史军15万众。安庆绪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归河北,唐军收复洛阳。

公元758年九月,郭子仪等九节度使60万大军进讨安庆绪。但肃宗怕将帅权大难制,竟不设统帅,只派宦官任观军容使。结果唐军失去统一指挥,溃不成军。本来已经归降的史思明又一次叛唐。

第二年,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占洛阳。后又在邙山大败李光弼,乘胜进犯长安。途中,其子史朝义将史思明杀死,做了大燕皇帝。叛军内部更加分裂,再也没有力量发动进攻了。肃宗死后,代宗即位,命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攻克洛阳,数次大败史朝义,安史旧将纷纷上表归附唐朝,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才勉强平息。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之久(755-763年),给黄河流域带来严重破坏,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满目疮痍,朝廷的内忧外患日益加剧。强盛的大唐帝国哗啦啦如大厦将倾,走向日趋衰亡的历程。

18、唐玄奘“西天取经”

玄奘俗名陈袆(huī),洛州缑(ɡōu)氏(今河南偃师)人。玄奘是他的法名,通称三藏法师唐三藏,俗称唐僧。玄奘生于隋朝隋文帝(602年),幼年受父亲教导,学习经书,对儒学略知一二。二哥陈素早年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他受二哥的影响,13岁(一说11岁)那年也剃度作了和尚。玄奘对佛经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悟性和偏爱,15岁时就能流利地背诵《涅经》。

隋末,为了进一步研读佛经,玄奘遍访四川、两湖、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名寺高僧,钻研各家的经义学说。随着佛学知识的丰富和对教义的深入探讨,他发现国内佛经不仅译本缺乏,而且感到各家对佛教宗旨,或是说得不明白,或是说法不一。为了了解佛学经典的真谛,他决心取道西域,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的圣地天竺(今印度)去取经求法,做一个释迦牟尼的“嫡传”弟子。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请求允许他西行求法,但没获得唐太宗批准。当时唐初国力尚不强大,与西北突厥人正有争斗,禁止百姓私自出关。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从长安出发,私自踏上了去往天竺的旅程。玄奘昼伏夜行,风餐露宿,经河西走廊,来到瓜州(今甘肃安西)。在瓜州,他买了一匹瘦马,这匹马曾往返伊吾(今新疆哈密)十余次,是匹识途的老马。他又请了一位向导,就出发了。

当时,出玉门关后有两条路:一条是北路,沿天山南路西过葱岭;另一条是南路,沿昆仑山北麓西过葱岭,最后进入中亚。无论哪条路,一出玉门关都要越过莫贺延碛(qì)大沙漠。玄奘出玉门关后,向西北方向的伊吾进发,一进入沙漠,向导就跑掉了。在茫茫的沙漠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这匹瘦弱的老马,是他唯一的生死与共的伙伴。

不知经过多少天的摸索,玄奘终于走出了沙漠,到达了伊吾国。住了十几天后,玄奘又来到高昌。高昌国王对他非常热情,亲自出来迎接,并结为兄弟,还请玄奘讲经,临行又赠给他大量金银,30匹马,为他写了到沿途各国的介绍信,请他们提供方便,还派了四名僧人,25名随从,与玄奘同行。

从高昌国出来,玄奘的情况稍有好转,由原来的孤身一人变成了30人的小队伍。他们经阿耆尼(yānqí,今新疆焉耆)、龟兹(qiūcí,今新疆库车),来到了碎叶城(前苏联吉尔吉斯北部)。一路严寒冻饿,玄奘的随从少了一半。在碎叶,玄奘见到了西突厥的叶护可汗。听说玄奘要到天竺取经,叶护可汗被这位唐朝僧人的坚强毅力所感动,不仅热情接待了玄奘,还致书中亚各国,让他们保护玄奘。

玄奘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最后通过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等国,终于到达北天竺国境。从贞观元年离开长安,贞观二年夏天到达,前后历时一年之久。

从贞观二年到五年,玄奘先后在迦释尼罗(今克什米尔)和恒河上游地区,参观佛寺,走访高僧,学习佛教经典。然后到达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进入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天竺最大的佛寺和最高学府。这里汇集的僧客常有万人,除了佛教的各派理论外,还学习逻辑、音韵、婆罗门经典、医学和数学。主持这个大寺院的,是印度众望所归的大学者,一百多岁的戒贤法师。听说从唐朝来了一位高僧,戒贤法师特意派了一千多人去欢迎他。

在那烂陀寺,玄奘犹如落入了佛学知识的海洋。一百多岁高龄的戒贤法师破例为他开讲《瑜伽论》,前后达一年零三个月。把寺内所藏各类佛学经典供他日夜阅读。戒贤法师及无数卓有成就的高僧和他一起切磋研讨。玄奘借助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佛学知识的海洋中拼命地遨游,寺内所藏的各类经典都通读了个遍,知识渊博的高僧也都请教了个遍。他的佛学知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突飞猛进,开始进入通晓佛学真谛的最高境界。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

为了了解天竺佛教的全貌,玄奘辞别戒贤法师,到南天竺各城继续游学。他先后走了百余个小国,遍访名僧、名寺。六年以后又返回那烂陀寺。六年后的玄奘,已经以清新高深的佛学令众僧刮目相看了。戒贤法师让他担任主讲,为全寺僧众宣讲《摄大乘论》。玄奘宣讲的《摄大乘论》,在天竺引起了强烈反响。羯若鞠(shé)国的戒日王和东天竺迦摩缕波国国王鸠摩罗非常欣赏他的佛学,专程派使者聘请玄奘,并以两国国王的名义通知各国,在羯若鞠阉国的都城曲女城(今印度邦坎诺吉城)召开全天竺佛教大会,共同聆听玄奘的佛学高论。

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十二月,五天竺(即东西南北中五天竺)18国的国王,各地名寺的高僧3000余人,那烂陀寺僧众2000余人以及婆罗门等外道2000余人,云集曲女城。偌大的羯若鞠国的都城,顿时变成佛学的世界和全天竺文化名人的集中地。在这全天竺有史以来的空前盛会上,玄奘独占鳌头,着实风光了一番。

曲女城大会开始后,玄奘担任主讲,宣讲《摄大乘论》。同时,又将他所写的《破恶见论》悬挂在会场门外,阐明观点,征求各地高僧的辩驳。大会开了18天,玄奘精深的佛理折服了全天竺的佛学大师,大家恭听玄奘的宣讲,始终没有一人提出不同意见。

大会结束后,按照天竺的风俗,玄奘以无可非议的胜利者资格,骑着大象,在无数僧众的簇拥下,沿曲女城大街游行。僧众们扯着玄奘的袈裟,向围观的群众大声宣讲:“大唐法师立大乘义,破诸异端,18日来无敢论者!”全场欢呼雀跃,焚香抛花。从此后,玄奘在佛教圣地天竺的佛教界被公认为是佛学的最高权威,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大唐高僧玄奘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天竺。

同类推荐
  • 平西亲王

    平西亲王

    他身入清初,境遇恶劣,凭过人胆略破敌立足,步步为营谋得权势。一心赈灾济民,倾力救民水火。力破华夷之辨,力图华族共和。与康熙斗智,与百官舌战;与藩王论义,与百姓齐心。以仁扬名,以智克艰,以商止战,以德止乱。其一己之力能否顺兆民之意,予天下太平安好?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 龙入王朝

    龙入王朝

    一个遨游人间,势要尝遍天下美酒的真龙;一个出生豪门,却为家族所不耻的败家子;一人一龙,两个物种,同一个身体!谁知有一天,圣旨降下,败家子摇身一变,竟成为手握国之命脉的财政大臣?!他正美滋滋,却忘了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秀女说的,也是对他说的!随着踏进宫门的那一刻起,明枪暗箭便一波波的开始袭来,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在陆续揭开,他是碌碌无为,认命等死?还是绝地反击,鱼跃龙门?一代功臣名仕的奇幻人生!
  • 西南联大(民国趣读)

    西南联大(民国趣读)

    这是追忆当年西南联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汪曾祺、李建武、闻一多、王景山、贺连奎、朱光亚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西南联大八年期间的课堂趣闻、名师风采、社团活动……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西南联大校园里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大学里的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女权世界现代人

    女权世界现代人

    一场车祸中,李青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这里是女权世界?这里的皇帝是女的?这里不是地球的古代?陌生的一切都让李青十分的迷茫,我该怎么办才好?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云彼端的妖精

    云彼端的妖精

    云彼端,穿越北极之巅后的神秘净土,住着一群与世隔绝的精灵。在三个不同的世界里,精灵、恶魔、凡人,他们的相遇不是命运的牵绊,但却带来一场难分难舍的情感故事。爱情和友情,习惯和在乎,他们都只是十六七的少年,却又是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上千年的非人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铭记在心,美好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珍惜现在,无论未来何时到来。
  • 地球移民

    地球移民

    突然来临的超强太阳风暴袭击,导弹发射系统失控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地球千疮百孔,人类文明遭受毁灭打击,这时绝望的人们收到一条神秘指示,一个新世界摆在眼前,文明间的征战就此开始。
  • 黑锅英雄

    黑锅英雄

    背黑锅这种事我来就行了。“隔壁老王的儿子被打了?”“没错,是我打的。”“女浴池有人偷窥?”“不用怀疑,当然也是我”“村头王寡妇家的老母猪怀孕了?”“……”
  • 羯磨一卷

    羯磨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碧落

    碧落

    洪梅伸出一只手,伸到夏小棠眼前——来,站起来。她说。那是李进的手,温暖,有力,关键时候,它总是不顾一切地伸向她。现在,夏小棠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这只手了,她死命地拉住它,用尽全部的力量站了起来……
  • 战神联盟之寒裔残殇

    战神联盟之寒裔残殇

    “我多么希望,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场复杂的梦。”
  • 跑去灵界当演员

    跑去灵界当演员

    //搞笑逗比加吐槽,主角极不正经,剧情各种反转,修仙装B刷怪夺宝拐仙子,通通都有……//穆伐带着一本小黄书穿越了,一本小黄书,特别黄的那种!穿越后他的任务居然是去灵界当秀儿!姿势要帅,动作要骚的秀儿!这不重要,那个灵界居然特么有汽车、电视、空调、冰箱……最要命的是,灵界御剑还特么的给考驾照!你以为仅仅只有电磁炉炼丹?复印机批量打印灵符、避雷针躲避天劫、洛阳铲挖穿仙坟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不仅如此……“我是被这个世界演了吗?”//脑洞会越来越大……//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