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200000001

第1章 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1)

1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巨鹿人张角创建太平道,利用符水治病的方式秘密联络各地百姓。公元184年,太平道三十六方的徒众同时起事,他们头裹黄巾,称黄巾军,并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聚集数十万人,重创前来镇压的官军。后来黄巾军领袖张角病死,其弟张梁、张宝被杀。黄巾军主力在坚持了九个月后被镇压,但余部转战各地长达二十余年。

为了镇压黄巾军,东汉朝廷不得不依靠地方势力,结果导致各地军阀、豪强乘势而起,令全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他在诛杀宦官集团首领张让时,反被伏击诛杀。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应何进之邀带领大军趁乱接管了京城。为了独揽大权,董卓决定废掉汉少帝,另立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他知道洛阳城里的士族官员,数袁家的势力大,就请袁绍来商量此事。

董卓说:“我看陈留王比现在的皇帝强,我打算立他为帝,您看怎么样?”袁绍回答说:“皇帝年纪还轻,刚刚即位,也没听到有什么过失。您要废他,只怕天下的人不服。”

董卓碰了个钉子,气得瞪圆双眼,手按剑柄,威胁说:“大权在我手里。我要这样做,谁敢反对?难道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够快吗?”

袁绍也气红了脸,说:“天下的好汉难道只有你姓董的一个人!”一边说,一边也拔出佩刀,径直走了。他怕董卓不会放过他,就匆忙奔往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和河南北部)去了。袁绍的弟弟袁术听到消息,也逃出洛阳,出奔南阳(在今河南省)。

袁绍兄弟走了后,董卓就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废汉少帝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自己则当了相国。

董卓原本就是个极其残忍的家伙。他担任相国之后,纵容兵士残杀无辜的百姓。有一次,洛阳附近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举行庙会。百姓都在那里赶集。董卓派兵到那里,竟把集上的男子全都杀死,还把掳(lǔ)掠到的妇女和财物,用百姓的牛车装载着,耀武扬威地回到洛阳。一路上高呼万岁,说打了大胜仗回来啦。

董卓的倒行逆施,造成洛阳城一片混乱。一些有见识的官员纷纷离开洛阳,其中包括洛阳的典军校尉(xiào)曹操。

曹操是沛国谯县(qiáo今安徽省亳县)人。他父亲曹嵩(sōnɡ)是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shào),善于品评人物。许劭评价曹操说:“你这个人呀,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能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洛阳回到家乡,在征得父亲同意后,花钱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当地有个财主卫兹(zī),也拿出很多钱和粮食来帮助曹操。不久,曹操的堂弟曹洪也带着一千人来投奔曹操。曹操逐渐聚集了五千多人马。他一面操练兵马,一面派人探听各处动静。

公元190年正月,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结果导致讨伐失败。公元192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掉了董卓,董卓部将李(jué)、郭汜(sì)等又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献帝乘乱与一群大臣逃出长安,回到洛阳。洛阳的宫殿,早已被董卓烧光了,到处是碎砖破瓦,荆棘(jí)野草。汉献帝到了洛阳,没有宫殿,住在一个官员的破旧住房里。一些文武官员,没有地方住,只好在断墙残壁旁边搭个草棚,遮蔽风雨。最大的难处是粮食没有来源。汉献帝派人到处奔走,要各地官员给朝廷输送粮食。但是大家正在忙着抢地盘,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谁也不肯送粮来。朝廷大臣没有办法,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只好自己去挖野菜。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官员,哪儿受得了这个苦,有的吃了几顿野菜,就倒在破墙边上饿死了。

这时候,曹操正驻兵许城(今河南许昌),听到这个消息,就召集部下的谋士商量,要不要把汉献帝迎过来。谋士荀(yù)说:“从前晋文公发兵把周襄王送回洛邑(今洛阳),成为霸主;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天下人都向着他。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是不少的。现在皇上到了洛阳,困苦不堪。将军如果能把皇上迎来,这正是顺从人们的愿望。要是现在不及时去接,一旦让别人抢先迎去。我们就错过机会了。”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亲自到洛阳,向献帝说明。许城有粮食,但是运输不便,只好请皇上和大臣们暂时搬到那边去。免得在这里受冻挨饿。

汉献帝和大臣听说到了许城有粮食,都巴不得早点迁都。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到了许城。从此,许城成了东汉临时的都城,因此称为许都。

曹操在许都给汉献帝建了宫殿,让献帝正式上朝。曹操自封为大将军,开始用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州郡豪强发号施令。

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从此东征西讨,开始了他剪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先后平定了关东、关中一带。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2、袁曹争锋——官渡之战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本人也居三公之上,官至大将军,加上“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来就很大。后来袁绍取得冀、袁绍曹操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随着实力的增强,他的野心更大了,给献帝的进贡也渐渐少了。但在他的弟弟袁术称帝不成,兵败身亡后,袁绍就想把汉献帝从曹操手里抢过来。因此,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公元200年正月,袁绍派陈琳发布檄(xí)文,檄文中把曹操骂得体无完肤。二月,袁绍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也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进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奔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颜良仓促应战被斩杀,袁军溃败。

袁绍听说曹操救了白马,气得直跳脚。监军沮(jǔ)授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但是袁绍心急火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操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军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下乱奔,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文丑的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种景象,认为曹军已经逃远了,就命兵士收拾丢在地上的武器。曹操一声令下,六百名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袁军首战失利,虽然一连损失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但兵力仍占优势。

公元200年7月,袁绍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袁曹双方各自主营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只好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构筑楼橹(lǔ,守城或攻城用的高台),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曹操跟谋士们一商量,设计了一种抛石装置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挖地道进攻,曹操吩咐兵士在兵营前挖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壕沟,切断地道的出口。袁绍的偷袭计划又失败了。双方相持了三个月,曹操处境日益困难,前方兵士缺衣少粮,人困马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快失去了坚守的信心。曹操写信到许都告诉荀, 准备退兵。荀回信,劝曹操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但这时,袁绍方面的军粮却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四十里的乌巢。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因为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许攸坐下来后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你们的粮食还有多少?”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

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要说假话呢!”曹操只好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您看怎么办?”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所以特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荀攸、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色掩护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后,只派轻骑救援,主力则猛攻曹军大营。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的兵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激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人,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袁军前线闻得乌巢被破,导致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最终崩溃。袁绍带少数人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结束。

官渡之战是汉朝末年乃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之战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 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之后,曾投靠在袁绍处的刘备逃到荆州,投奔了刘表。刘表只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扎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huī),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说:

“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听到刘备正在招纳人才,就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么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他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听到司马徽、徐庶都这么推崇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他们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只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干脆想用绳子去把诸葛亮绑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通,又和他俩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正巧,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着等到诸葛亮自己醒来。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兵百万,而且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刘备三顾茅庐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所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及湖南全部)和益州(今四川、云南、贵州及陕西南部汉中盆地)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它的主人刘表肯定守不住这块地方。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如果做到这点,不仅可以成就功业,也可以恢复汉室。”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路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刘备终于如愿请得诸葛亮出山。后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把这件事称为“三顾茅庐”,历史上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或“草庐对”。

4、鼎足三分——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7月,曹操统帅大军,为统一中国开始南征。南征的第一个对象是荆州的刘表。

刘表在南方所有这些军阀中,兵马最多,势力最强,但刘表自己却是个老弱文人,在乱世中无心进取,只想保住自己的地盘。他听到曹操大军离开许都的消息后,就一病不起,八月中旬就死了。刘表的两个儿子,长子多病,次子年幼,最后由他的妻子蔡氏主持局面,立幼子为主,带着荆州的七万多士兵向曹操投降。曹操的军士都是北方人,刚到南方,还不习惯在船上作战,而整个荆州却不战而降,一下子得到这么多战船水手,令曹操大喜过望,于是立即命令降将蔡瑁(mào)、张允等人训练水军。

曹操的另一个老对手刘备,原本寄居在属于刘表势力范围内的新野县。曹操大军南下,刘备仓皇撤退,在当阳县长坂(bǎn)坡附近被曹军的骑兵追上,被打得溃不成军,除了关羽的水军还算完整外,身边只有几千人跟着他逃跑。他本打算向南一直逃到荆州南部,进入广东,但这时候,东吴政权已经知道曹操大军的兵锋要指向江南,急忙派谋士鲁肃来找刘备,准备与他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这不正与诸葛亮“隆中对”的建议一致吗?刘备接受了鲁肃的建议,并派诸葛亮前往东吴一起参加军事会议。

诸葛亮随鲁肃到达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后,面见孙权,故意说:“现在曹操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将军如果决心抵抗,就趁早同曹操断绝关系,跟我们一起抵抗;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为何不投降?诸葛亮趁机提高刘备的地孙权位,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向孙权显示刘备抗曹的决心。孙权激动地说:

同类推荐
  •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或贬称为“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 魏晋风流多少事:趣解《世说新语》

    魏晋风流多少事:趣解《世说新语》

    读书是令人愉悦的事,偶尔神会其中,亦能神采飞扬,阅读《世说新语》,就能让人体会到这种读书的乐趣,因为它实在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收入书中的文字,就是一位阅读者与《世说新语》相遇而产生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了,真是魏晋风流多少事,更与何人说。
  • 大汉厨道

    大汉厨道

    何为厨道?海纳百川,集各家之所长,动手前先要挑肥拣瘦,在将对手洗净切片,加入各种香料烹制入味,让他含泪吃完三大碗,最后发至肺腑的说一句,真香。
  • 三国之中兴蜀汉

    三国之中兴蜀汉

    多少年来,我们惋惜于刘备没能匡扶汉室多少年来,我们悲伤于卧龙不能北伐中原多少年来,我们曾经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幻想蜀汉,三国,一个武力值爆棚的小兵一个壮志凌云的蜀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尔虞我诈,侠义天地无鉴!穿越至三国,智谋过人,搏一方群英!匡扶汉室!(本书纯属虚构,若有违背历史,勿怪!)书友群:701738477新书《蜀汉陆家军》已发布,望各位捧场!
  • 大辽之挥洒风采

    大辽之挥洒风采

    每个王朝都有别样的新的崛起,一个当兵的人在一次喝醉酒情况下,成为了未来的辽国的皇帝,他在辽国不断的改革,最终打败了自己的对手一统天下。
热门推荐
  • 是谁失去了记忆

    是谁失去了记忆

    现在,我终于可以直起我一直佝偻着的肩背了。这样,我的视线就突然一下子开阔起来。在此之前,我们走了一段不算太长的路。途中还坐了汽车,不过,因为佝偻的肩背,我所能看到的只是被人们弄成各种样子的大地,以及在上面匆忙行走着的各式各样的脚。说实话,在面对着这个一脸倦容的女医生之前,我的被隔夜黏液模糊着的双眼,率先看到的是那些有着些微光泽的方形地砖,因为,它们正含糊不清地反映着我臃肿拙滞的身体。我想,这些地砖倘若更清晰一些的话,我看到的就将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无数的皱纹和老年斑将所有的表情都掩盖到很深很深的地方去了。
  • 我爱你,全世界都知道

    我爱你,全世界都知道

    三年前,许攸宁向安凯然黑暗的人生投入一丝光明。三年后,安凯然再次见到心心念念的女孩,却发现她不记得自己了。当许攸宁终于想起这个男人是谁时,他却无赖的抱住她:“既然无以为报,那我只能以身相许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漫威诸天模板

    漫威诸天模板

    当秦歌得到能够穿梭诸天万界的无限模板系统时,他的人生便已经发生了改变。惊奇队长——蜘蛛侠三部曲——复联1——原创玄幻(圣武大陆)——复联3、4——神话宇宙
  • 八识规矩略说

    八识规矩略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出版于1937年,由十三个短篇组成:一本无法描述、不曾写出之书,凭借集邮册阅读的春天,疗养院的人面狗,局外人多多,重读小学的老头,死后复生成螃蟹、被家人分食的父亲……取材于作者的童年与家庭,其中加入大量奇诡的想象、瑰丽的意象以及晦涩的隐喻,使现实与梦境难分难辨。文字精致而诗意,充满画面感与音乐感。本书翻译主要依据John Curran Davis的英译本。
  • 逆天魔妃太嚣张

    逆天魔妃太嚣张

    【精短版简介】:玄幻修真打怪兽+双强宠文1v1+天才宝宝虐渣渣!*【正儿八经简介】她是华夏誉为天才神迹的军校高材生!惨遭家族背叛,她穿越星辰古路而来!素手翻天,在这片浩瀚的莽荒大地将掀起怎样的精彩?求魔证道,在这个无边的寰宇世界又将创出怎样的传奇?*【搞笑剧场版本】武场竞技,百家争鸣忽来一人望空大叫:“快看,沐天音来了!”众人仓惶逃窜,桌子凳椅倒落一团!*众族座谈,其乐融融忽有孩童指门叫唤:“你瞧,是不是沐天音到了?”大家噼啪乱撞,酒水茶碗遍地开花!*万兽嬉戏,欢腾恣意忽有一兽吼:“那不是沐天音吗?”顿时鸟兽皆散,再看毛都不剩一根!*绝对的一对一宠文,坑爹虐渣不解释,简介无能,请看正文!处雨新文开张,求各位书友支持!*【力荐完结旧文】《天下无双之王妃太嚣张》幻言1v1《嗜宠夜王狂妃》古言1V1
  • 曹竹青大明行记

    曹竹青大明行记

    小人物,二流大学三流专业,木有金手指,木有高智商。看一个普通人如何利用简单知识,玩转大明官场,赚取万贯家财、抱得美人归。不曾想改变什么,就为认识一下历史人物;不想玩什么上位游戏,只为活得逍遥自在。本文不是爽文,切记!
  • 秩序剑主

    秩序剑主

    总有一日,要让那漫天诸神,都在剑下烟消云散
  • 寻宝记事

    寻宝记事

    胡铭的女朋友赵嫣儿突然失踪了,胡铭在整理物品时,发现了一封火漆密封的信件,他开始调查……随着真相的逐渐揭露,他卷入了更深的迷雾更大的漩涡中。
  • 一周恋爱

    一周恋爱

    当生命只剩下七天,你们会怎么做?放下以前的一切,好好的谈一周恋爱也未尝不可,我只要你一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