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7300000008

第8章 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

一九五〇年,我们全家从重庆迁到北京。父母虽原籍都是四川,却从小随祖父在北京长大,北京于他们而言不啻第二故乡。在北京安顿下来以后,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父母总要带我们子女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母亲是个爱记日记的人,平时那平淡的日子里,油盐酱醋茶的家常细事她都要记,何况游览归来后。有一次,全家游颐和园归来,母亲写了一篇很长的日记,姐姐偷看了母亲的日记本后,笑得合不拢嘴。她说,那篇日记的最后一句是:“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哥哥们听说,也都笑。我那时还小,不懂他们笑个什么,但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那倒不是恶意的嘲笑。母亲对他们的笑,也报之以笑,一家人很是快活。后来渐渐琢磨出来,姐姐和哥哥们是觉得母亲那文言白话夹杂的文体,在那样一个新时代开始以后,显得挺滑稽的;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就是“文本”和“语境”有些个“疏离”。

后来我大了些,也翻看过母亲的日记本。母亲实在是个无甚隐私的人,为了父亲,和我们子女的成长,她日复一日地操持家务,日记所载,便是那含辛茹苦而任劳任怨的流程。母亲日记的内容确实平淡无奇,但我喜欢那里面所充溢的生活情趣。比如,有一次母亲上街买菜,被扒手偷走了钱包,她记下这件事时,还画了一幅小画儿,画着她自己气恼的面容,又在她自己的像后,画了一个比例小许多的、逃跑的扒手的背影,非常生动,旁边还有文字说明:“扒手可恨!给新社会丢脸!”她为自己的日记插图虽不是很多,一个月里也总有几回,记得有一幅荷花画得很好,是记录到北海公园赏荷的印象,那荷花上,还立着一只——我以为是蜻蜓——母亲告诉我应该叫做豆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父母对新社会赞不绝口。那时北京先是疏浚了什刹海等水域,后来又掏尽了几乎全城的阴沟,所以全家一起看了老舍的《龙须沟》以后,父母都赞生动真实,对舞台上的角色喊“万岁”,非常的共鸣。后来我再大了些,懂得那一时期叫新民主主义社会。那时的国产影片,厂标是工农兵的雕像,随着一段悦耳的乐曲,微偏的雕像缓缓旋转为正面,叠印出制片厂名称;我现在仍能哼出那乐曲的旋律;后来那乐曲不仅从电影片头消失,几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再也听不到了;到了“文革”时期,上海首先揪出了作曲家贺绿汀,对他猛批时,点到了那首由他谱出,一度被使用到电影片头的乐曲,原来叫做“新民主主义进行曲”,而“新民主主义”,据说是刘少奇对之格外地衷情,有“巩固新民主主义”的提法,是他反对搞社会主义的一大罪状,此罪既定,贺绿汀为“新民主主义”谱“进行曲”,自然也就“罪该万死”。说实在的,解放初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那时我已十多岁,所获得的感受里,却没什么阴影。那时国营经济蓬勃发展,但私营经济也很活跃,我记得父亲带我去先农坛参观过大规模的城乡物资交流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而我家附近的隆福寺庙会,更显示出多元的社会景观;当时的东安市场,更仿佛一座美不胜收的琳宫宝殿。还记得那时母亲常一边在厨房炒菜,一边赞叹物价稳定。也还记得在饭桌上,父母不经意的对话中,其实是在赞叹新社会的好处,比如取缔了妓院,禁绝了鸦片,消灭了土匪,振奋了民心,等等。所以在“文革”时,读到那些痛批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的想法是“狼子野心”时,心里只有诧异和恐惧,只好拼命地去跟那“继续革命”的极“左”理论认同。后来,从逻辑上确实也弄通了,革命就是要一波一波地迅疾推进,以致最后要实行“全面专政”。但“反右”、“大跃进”以后,我步入青年时期,却留下了害怕“片语致祸”和物资匮乏乃至饥饿的记忆阴影。

母亲直到“文革”前,一直坚持记日记。哥哥们和姐姐后来都离开了北京。我长大了,自己也记上了日记,因为懂得日记是私密的话语,既然自己的怕别人看,别人的当然也就不应该看,所以那以后再不曾翻看母亲的日记。直到母亲一九八八年仙逝后,她的几十本日记成为遗物,我才通读了一遍。我发现,她那日记,最生动活泼的部分,就是一九五〇年到一九五六年那几本,插图最多的,也是那几本。而“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那一篇那一句,在我心中激出的涟漪,久久环荡。我体味着那文白夹杂的字句中,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对身逢太平盛世,安度平凡生活的诗意情怀。

我的父母,无论从家庭出身和本人成分上看,都属于大时代中典型的中间人物。他们对革命的认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革命者所营造出的,一个好的生存空间。他们从不认为自己也该成为革命者。他们拥护革命者,接受革命者领导,愿意在革命政权下更放松地做一个好人。正因为他们这样给自己定位,所以,像父亲,他在上班时认真工作,可是下班后,保留着自己的个人爱好——逛旧书店和吃西餐;而母亲,在从事家务劳动和积极参加一些街道工作之余,也有自己的闲情逸致,比如反复阅读《红楼梦》和记日记,并写下“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那样的句子。

一九五七年以后的事态发展,从母亲的日记里,隐约可以看出,是很快地,要求所有的人,都成为地道的革命者,不再允许中间人物的存在。思想舆论要求一律,文体也要求一律。父亲在单位里出了事,当时我们子女并不清楚——他因为在帮助党整风的座谈会上,发了个什么言,后来被开会批判,但最终没划右派,档案里落下了“中右”的结论,这就在很多年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我们这些子女的命运,这里且不多说——父亲在单位里的遭遇,他瞒着我们子女,却告诉了母亲。母亲去世后我通读她的日记,在一九五七年秋天的某一日,她写下了很含蓄的一句“天演说错了话”,天演是父亲的名字。在“说错了话”四个字下面,她画了圈,而且,“错”字和“话”字似乎描涂过好几遍。事过多年,从那笔触里,仍可看出那件事给予她心理上有过多么锐重的刺激。母亲日记中的情趣从那句话后竟消失殆尽,以后的日记中不再有“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那样的句子,越来越简约,成了干巴巴的备忘录,当然更没有什么插图了。到母亲晚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日子,她恢复了日记,但年事已高,精力不逮,写得也都很简单,再没有像当年那种郊游回来,既有描写又有抒情的篇章了。

“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这种情调,后来我懂得,要被划为“小资产阶级情调”。一九五六年以前,在文艺界,这种情调已然被指认为“不健康”;到后来,有“写中间人物是资产阶级主张”的大批判,小资产阶级也就跟资产阶级煮成了一锅了;到“文革”,那就只剩下一种据说是无产阶级专有的文体了,不依规范,“说错话”或“写错文”,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幸亏母亲不是搞文艺的,她的日记从未公开发表过。

母亲日记的情调,使我想到丰子恺的文和画。他们是同代人,也许,阶级成分和人生站位,也差不多,都属于所谓“小资产”吧。“文革”风暴一起,上海首批揪出的“牛鬼蛇神”里,就有丰子恺,这很使人惊讶,他那些“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满山红叶女郎樵”的作品,究竟碍了革命者、革命政权、革命路线什么事儿呢?

母亲在“文革”中,和父亲一起下“五·七干校”,装载他们那些知识分子的火车,原来是运送牲口的闷子车,后来母亲回忆说,一千多公里的途程,没有坐椅,大家坐在车厢底板上,这倒还能忍受,可是,车上没有厕所,而又经常很久都不停车,男女同在一个车厢,有的随往家属还是青春少女,那尴尬与狼狈的情景,真不便形容。在那样的生存状态下,丰子恺式的人生情趣,自然已被尽悉碾碎扫荡。

去“干校”,据说是要把所有的人,都改造成革命者。那时候民族的生存空间里,要么你是敌人,要么你就得是革命者。你如果想,我既不反革命,也不革命,行不行呢?或者,你觉得自己成不了革命者那么优秀的人,但革命者所革出的局面,如果好,你会拥护,然后在那个前提下,努力劳动,认真工作,然而也保留自己的一份个人生活,比如扶老携幼地郊游、赏花,甚至欣赏立在荷花上面的一只纤弱的豆娘……并在当天的日记最后,写下“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的句子,行不行呢?……当然不行。不仅不行,而且,恐怕敢这么想的人,那时候也越来越少。

现在的世道,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总的来说,变得比以前好了。但问题也不少,有的问题甚至相当触目惊心,尤其是权钱交易造成的腐败堕落,还有明显的社会不公。不少的仁人志士,都挺身而出,意欲从理论上、实践上,解决问题。这当然很好。但我希望,不管是哪一派别,最好都把矛头,直接指向那问题的主体,指向责任者;只要你那理论确实有益,尤其是付诸实践真有效果,一般的俗众自然会被吸引,成为你的拥护者。最好不要将矛头并不真正对着那问题的主体,不对着那责任者,而先对着俗众,责备他们怎么不认同你的理论,没有积极参与你提倡的斗争,或怎么没成为你自己那样的仁人志士。不管是革命,还是改革,还是改良,乃至于改进,目的是要给一般民众带来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公平的生存秩序,要达到目的,当然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拥护,但却不必要求芸芸众生都一律成为革命者、改革者、改良派、改进派。容许社会上,有一个宽阔的中间地带,其间繁殖生息过着常态“小日子”的,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或叫做“中间人物”,有那样胸怀的大人物,我以为才是值得尊敬的大人物,倘若他还能进一步为众多的小人物营造出太平盛世,以公平的“游戏规则”组织好社会生活,那他就不仅值得尊敬,更应该倾心拥护了;倘若他的宗旨,只是着力于把亿万小人物都改造成跟他画等号的存在,遇到阻力,推行不顺,便大发雷霆,大施惩罚,那,大规模的社会悲剧,势必发生。这是我从母亲日记上一个抒情感叹的句子,所引发出的联想,最终所达到的憬悟。

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二日绿叶居

同类推荐
  • 四野萧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四野萧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跟随作者柔软细腻的笔触,回顾那段已尘封的岁月,以作者自身的经历,给正在荒野四顾、迷茫挣扎的朋友们吹出一曲指引方向的萧音。
  • 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乖,摸摸头》讲述了12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乖,摸摸头》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 酒暖回忆思念瘦

    酒暖回忆思念瘦

    本书是根据著名作家陈清华在部分大专院校和各种读书会讲座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的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温庭筠、李璟、李煜、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蒋捷等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

    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

    《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是李浩近年所创作的小说精粹,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面镜子,每一面镜子照见的都是一种人生困境。李浩的小说带有独特的西方现代叙事笔调,注重小说的结构构造,风格冷静内敛又深蕴苍凉。在虚构中精心构建了一个现实社会的对照,巧妙地设计了种种矛盾、怪诞与虚无,叙写人生境遇中的困惑,反思人的种种生命状态。《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共收入其7篇中短篇小说。
热门推荐
  • 三月清休木易染

    三月清休木易染

    肥胖且难看的清休因暗恋同班同学李然,被邀请去烧烤后被陷害掉下山,大难不死后抱着不当饿死鬼的宗旨吃了一个果子;谁知道这个果子由一位“满脸头发”的男人看守,从此便跟她杠上了。后来清休玩儿着游戏吐槽“天!游戏里的僵尸怎么那么难打?”木易染直接提起他到墓地“你等我召唤一下,我让他们排着队让你打。”而后骗子道长赶到“男人都是骗子,前两天还说要保护我,现在就跟小三亲亲我我。”保证搞笑甜死你。
  • 快穿之星际男神别黑化

    快穿之星际男神别黑化

    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却一转眼到了这个破地方。还要穿梭到三千小世界,做各种任务。好吧,做任务就做任务呗,首先我们先聊一下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走哪儿哪儿都有他?等等!别用你那眼神看着我!我告诉你,我也是有脾气的!“是吗?那么就让我好好见识见识吧。”
  • 给人生加点包容

    给人生加点包容

    《给人生加点包容》是一部难得的修养身心之作,可以放置于枕边案头、随时翻阅体味其精华,也可以在休闲旅游、奔波劳碌之佘信手取之、聊以自娱。
  • 嗟来的食

    嗟来的食

    他是陕北李家村的庄稼汉,却不姓李,唤作离三。他没有姓,因为下乡知青的父亲丢下娘俩,跑回城了。很久,他成年,娘病死了,生在黄土坡的他前往繁华,寻找自己的姓。————本书慢热,等待了火候的客官,里面请。这里有酒,和故事。
  • 超级玩家II

    超级玩家II

    这是一个把电影和游戏相结合的游戏……和欧阳峰癫狂东成西就……与周淮安闯新龙门客栈……和令狐冲演绎笑傲江湖……陪小马哥展现英雄本色……相约华弟交织天若有情……和陈家驹打造警察故事……与朱华标联袂怒火街头……跟周星星玩转逃学威龙……陪程蝶衣伤怀霸王别姬……催促阿甘奔跑阿甘正传……助辛德勒完善救赎名单……陪安妮公主游罗马假日……与擎天柱怒战变形金刚……携手麦考利激斗盗火线……和麦卡伦上演虎胆龙威……
  • 仰望深邃

    仰望深邃

    徐刚文集,内容包括:光的追问、创世混沌、太阳经典、太阳家族、玄妙地球、月光宝盒、星路历程、宇宙岛、天象记事、向太空进发等。
  • 甜入心扉之八零小青梅

    甜入心扉之八零小青梅

    十六岁的叶思绵是个通透人,人人都说她是单纯无知小白兔。十六岁的宋瑄长得帅身材好,走到哪都能招来小姑娘们尖叫。叶思绵从小被当做大家闺秀养大。到头来却栽在了宋瑄这又二半吊的小痞子身上。小痞子会害羞,会脸红,会折了花爬到树杈上远远地瞧她。*叶思绵想做个小文青,以后就养着他,宠着他。谁知道当年嘴欠的小痞子,最后居然成了栋梁。*十年前宋瑄一伸胳膊把她挡在大学门前,鎏金大字下阳光正灿,少年意气风发,眉眼夺目又张扬:“叶思绵,我中意你,做我女朋友怎么样?”她推开他。头一回偷笑着红了脸。十年后大漠孤烟直,宋瑄从隧洞深处走来,一身沉稳,硕骨铮铮,锐气不减当年。把她抵在青山石上,他声音低沉又滚烫:“小梧,结婚吧。”她流着眼泪笑弯了唇,一声声地说着好。*曾以为这一生苦涩,却不想甘草熬成糖。*“十年岁月敬誓言,余生温柔只为你。”*对外汉语教师vs研究学者。八十年代的校园到婚纱,把一生岁月谱成行。那些年的一生情长,原来是少年成了伉俪,陪你从日出到夕阳。*【PS:八十年代背景,男女主1V1,身心干净,甜宠无虐,结局HE】
  • 蚁丘、大象和幻想:非洲的成长趣事

    蚁丘、大象和幻想:非洲的成长趣事

    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年龄层读者阅读的自传体短篇故事集,不是晦涩难懂的翻译腔,而是轻松幽默的语言范。本书的写作深受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兼作家杰拉尔德·达雷尔(Gerald Durrell)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家人和其他动物》的影响。此外,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赫里奥特(James Herriot)的叙述风格在本书里也得到完美体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

    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