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7300000010

第10章 我的元记忆

人从什么时候有记忆?我个人的情况是,五岁以前,只有三幅画面的记忆。一幅,是在母亲的怀抱里,母亲在一条木船上,木船当然是在水上;“画”是从我的视角看出去的,母亲的乳房高大如丘,船帮和水都只是从“丘”的侧面显露出了一些而已。另一幅,则是一只带篷的小木船,篷下是我姐姐,她坐在篷下,朝我微笑;那篷很低矮,她头偏着,所偏向的那一边的胳臂,支撑在船板上。这前两幅画,很清晰,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初期的油画,色彩艳丽,造型准确。第三幅则很模糊,类似欧洲印象派绘画,由许多斑点构成,大体上是一座葡萄架,也不知道是哥哥还是姐姐,从高处往下面递一串葡萄,从我的视角看去,画面上最明亮而且比例加以放大的,是那串葡萄。后来我曾把这三幅存储在大脑沟回中的图画说给母亲听,母亲笑道:“那时候你才两岁,怎么记得住?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带着你们几个孩子逃难;因为日本飞机常去炸成都、重庆,躲防空洞很麻烦,所以你们父亲让我带你们回乡下……你记得的,该是我抱你坐在一条船上,哥哥姐姐他们又分坐两只小船,回乡路上的印象;还有回去后在咱们乡下院子里,葡萄架下的片断情形。”

五岁以后,我才逐渐有了较为连贯的记忆。有的人直到少年时期结束,还不大做梦,或者虽然睡时有梦,醒来后却了无印象。我很早就做梦,而且醒来后居然大都记得。从童年时期到少年时代,我在梦中多次重温上面说到的三幅画。每次都真实再现,不多添加什么,也绝不减少什么。我是直到四十来岁的时候才读到弗洛伊德那些著作的,我把自己的老梦新梦拿到他的释梦框架里去细琢磨,觉得也许我梦里出现记忆里的第一幅画,或许还勉强能用潜意识里有“恋母情结”来圆通,但其他许多的梦境,都实在很难去跟“性压抑”挂钩。

我很小就喜欢胡涂乱抹,把梦见的画面移到纸上,是我少年时代常做的事情。上面所提及的三幅画,自然被我复制了很多次。那是我生命中的原始记忆,对他人没有什么意义,对我自己,则直到现在仍觉得非常珍贵,因为它们默默地证明着我是一个独特的生命。

大约从八九岁开始,到十一二岁那五六年里,我常常进入一个雷同的梦境。那情景是,在一个浩瀚的水域里,我自己,还有旁边数不清的生命,都是巴掌大的一种怪物。我曾把那梦里的自己和“别人”在纸上画出,梦的次数多了,醒来印象越来越清晰,画得也就越来越“像真的”。是什么模样呢?背壳有个纺锤般的中轴,两边对称地呈半月状,头上有两条触须,身侧有密密的像蜈蚣一样的脚肢。有时那梦再次来临,我会有一种莫名的欣快感,觉得从自己的视角望出去,身边,近处,远处,都是同类,大小有些差别,却没有特大和特小的,也都不算太活泼,却似乎都很惬意。可惜这样的梦境,到上中学以后,就渐渐隐退。但到上初三的时候,有一回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在一个展览橱面前,我仿佛突遭雷击,惊呆了!我发现,那里面所陈列的古脊椎动物的化石,以及所附说明上的图形,竟完全与我梦中见到的“自己”和“别人”一模一样!古生物学把那种生命形态叫做三叶虫!

后来我查了有关资料,根据地质学所命名的地质年代,三叶虫这种节肢动物在寒武纪初期出现,晚寒武纪发展到高峰,那时地球水域里确实充满了三叶虫,现在已从化石中发现了一千五百属,一万种;寒武纪距离现在有多久了呢?大概是从五百七十万年以前开始,结束于四百四十万年以前!

这该如何解释?由于后来我生命发展过程里遭遇到了纷至沓来的现实问题,这个既私密又怪诞的疑问也就搁置一边,久未加以推敲。现在,我已年近花甲,且是赋闲状态,于是忽然拾起这个大问号,往深处探究了一番。

我知道,梦不能与记忆混为一谈。但梦里出现的东西无论如何古怪,总该是生命历程里遭际过的东西经过夸张、变形、扭曲、分解、重组、叠加的产物,古人论梦,有“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之说,我在连续梦见三叶虫以前,绝对没有看见过那样的化石或图画。我从小受的是无神论教育,不仅学校里这样教育我,我的父母也都是不信鬼神的,对我熏陶很深,因此用“前世来生”“轮回托胎”解释梦境,为我所不取。但我相信,生命的密码,是可以代代遗传的。最远古时代的那些如三叶虫般的生命,可能是人类得以进化而来的源头,三叶虫的脊柱里的神经,应该已经有了最原始的记忆功能,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中,一些遗传密码被淘汰掉了,更多的能够往下传递的密码产生了,但恐怕是,有某些最早的密码,我把它称作元密码,会越过几百万年,遗传到如今的某些人的大脑神经沟回里,会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比如睡眠时,被激活,而呈现为生命的元记忆。

到这个世纪初,生命科学的发展,已有了重大突破,对构成人类生命的所有遗传基因,即染色体,都已被科学家破译,并正在整理、排序。现在我们知道,人类的染色体数目,与蠕虫、果蝇等相比,并不是像原来所想象的那么差别悬殊。人类为自己是地球生命中最高级的而自豪并没有错,但人类是否也该懂得自己在生命构成的基本元素——染色体——这方面与蠕虫、果蝇并没有绝对的不同,从而增加对宇宙自然的敬畏并心生谦卑?

我把童年时梦境里频频出现三叶虫,算作自己的元记忆,可能会惹得研究生命科学与心理学等方面的学者摇头,我祈盼他们摇头时不要再加嗤笑,我等待着他们给以科学解释。对于一般的读者,我则希望能够理解我所想表达的,其实并非是圆梦的自信,而是在一个静夜里,作为一个既有悠久物质承传更有丰富精神承传的普通生命,所体验到的一份生存的尊严与欣慰。

二〇〇一年三月六日子夜时分于北京温榆斋

同类推荐
  • 修女安魂曲

    修女安魂曲

    《修女安魂曲》是加缪改编戏剧作品集,其中包括《闹鬼》、《信奉十字架》、《医院风波》、《奥尔梅多骑士》、《修女安魂曲》和《群魔》共六部作品。
  • 中原客的诗等

    中原客的诗等

    诗日记。……把摸索到的那盏灯拧亮。那人的身体里原来漆黑一团。仿佛倒扣于风雨中的一口大钟。阴晦、死寂!铜——或者铁已锈得近乎不成样子。突然的灯光,突然抱住了书生千年的隐痛。夏夜。黑云压城!喘息被压得更低——闪电:一束被痛楚击中的神经。从随后的一阵阵怪叫来看。天神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硬汉。暴雨,让人进而联想到了哭泣。好在很快就收住了,跟没事儿一样。
  • 陈寅恪的1958年

    陈寅恪的1958年

    在陈寅恪一生中,1958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年代之一。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如何应对的?这些事情对他的教学、科研与心理有何重大影响?本文勾稽当时的官方文件、报刊文章、档案材料、私人日记和回忆录,试图还原这段历史的真相。195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曾任毛泽东秘书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陈伯达,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厚今薄古 边学边干”长篇讲话的摘要,透露出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看法。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东望大海

    东望大海

    《东望大海》是一部反映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为序章,以舟山群岛新区所具有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为核心,用翔实的文字资料和大量的照片,描绘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宏大场景,记录了舟山人民创业致富、建设美丽海岛的生动事迹;形象阐释了国家海洋战略强国富民的巨大实践意义,弘扬了独具海岛特色的传统文化;还以海洋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副线,彰显了国家海洋战略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热门推荐
  • 死神道师

    死神道师

    天地之间,生死分明,死神却能站在生死的分界线上,掌管第七纪元界面的生死......一穷二白的大学生林轩,突然得知自己是青木省首富的外孙,并且经过一次“奇遇”被选为死神道人,从此走上见鬼的人生......
  • 冠心病食疗药膳

    冠心病食疗药膳

    药膳治疗是冠心病的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本书收集了防治冠心病的数百种药膳方剂,每一种药膳都取材容易,制作简便,尽量保持药物和食物的原汁、原味,以发挥药膳的功用。让读者在家里即可自己动手做出美味健康的冠心病食疗菜。
  • 故事会(2019年5月上)

    故事会(2019年5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暖风不如你温柔

    暖风不如你温柔

    有一天,薄昀臣牵着安芷韵的手走在大街上,好似在宣告安芷韵是我的,她是我的全世界(你这占有欲极强啊!)
  • 四念处

    四念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弦响

    弦响

    自以为是的以为经历过属于自己的精彩,却忘记了已经错过的本不该结束的结局。三生轮回她已丢失了原本的记忆,一世沉浮他能否改写缺憾的结局。与君相约终将不负今生,再赴前尘恍若往事如梦。
  • 三界最强老婆

    三界最强老婆

    身怀最浪系统,被逼追一个个美女做老婆。追上之后,还要把她们培养成各个领域的精英。俗话说的好:老婆好,才是真的好。
  • 从2018往后的那两年

    从2018往后的那两年

    2018到2019陪着母亲抗癌的两年,在医院与患者、患者家人碰触的小故事
  •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通过36篇不同主题而深具管理启发性的短文,深入浅出轻松地探讨管理的真谛。从管理大师的箴言名句、管理个案的研究、管理方法的优劣运用、管理趋势的发展走向,到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管理的智慧》协助管理者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能够抱有正确的态度,选择正确的手段,运用管理的智慧,施行正确的管理改善,从而真正提升组织的管理能力。《管理的智慧》是现代管理者必读的管理随身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