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600000016

第16章 教育(8)

学术不是自家园子里的菜

媒体爆料,《商场现代化》刊物,凭借核心期刊的名义收版面费,敛财上千万。其实,随便问一个硕士研究生,这样的事还是新闻吗?在中国的土地上,自从大学发明了让学生土法炼钢,炮制论文以增加学校的发表量的高招以来,有哪个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没有交过版面费呢?过去穷得叮当响的学术期刊编辑部,突然之间,就抖了起来,编辑们待遇大大改善了。明码标价的收费有,我就看过这样的价目表,一论刊物名望,二论文章长短,按尺码收费,一丝不苟。暗中收费的也有,为了多发文章,大学的各个学术机构,不惜降尊纡贵,巴结学术期刊,尤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的所谓一级学刊,有什么头衔,都可以奉上什么头衔。主编副主编神气活现,纷纷进入大学当上了兼职博导,分享课题经费,出去开会,顺便旅游。

同样,媒体也爆料,某大学申请博士点失败,教授们如丧考妣,一个声言罢教,一个要求行政复议,网上议论纷纷。其实,这对于业内人士而言,也不是新闻。争夺博士点的战争,已经打了好多年了,硝烟弥漫,银弹纷飞,早在两年前,一个地方院校的副校长,就跟我说,为了争博士点,把胃都喝坏了。这些年来,大学的领导人,拼命奋斗的,不就是这些玩意吗?什么博士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先争后保,争到了欢天喜地,争不到哭天抢地。

这两件事,都跟中国的大学有关,如果大学不逼学生发文章(不发不让毕业),就不会有那么多学术期刊大收版面费,但是,如果大学不争博士点之类的东西,就不用比赛发表数量,两件事构成了头尾相衔的链条。归根结底,行政主导的大学,所谓的档次,标志就是行政系统赐予的这些博士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就像一个人,地位高低,全靠华丽的衣服撑着一样。

这样的竞争,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属于中国教育的特色。可是,将这特色的油彩刮去,里面露出来的,却多是虚假的货色,不仅所谓核心的期刊的发表是买卖交易,就连期刊本身的评定,也充满了交易,用这样发表量堆积起来的各种硕士点,博士点和某某学科,研究基地,里面不仅文章是空的,连耗费大量国家资财的课题,也是空的,自然科学我不了解情况,人文社科的国家课题,有多少是有用的?

大学一直以来,都处在超级的亢奋之中,大家都拼命要升级,职业教育的中专技校,有点儿本事的,都升了大专,原来的大专,升了本科,进了本科,就想着有硕士点,有了硕士点,就想博士点,连博士点都有的了,就琢磨某某学科,重点学科研究基地,有了一个就想两个、三个,越多越好。原来的职业教育被废掉了,因为好一点儿的职业学校都升格了,变成本科中的垃圾,原来的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也废掉了,因为大家一起虚胖,什么都顾不得,全体力争虚胖,肿得越高,学校的档次就越高。

这是一个外界看不懂的中国式游戏,国外的外行不懂,内行也不懂,如果有哪个高手能在短时间内把我们如此的名堂,如此的争夺,给老外解释清楚,无论如何都是天才。只是,在这种游戏中,我们的学术也随之变成了自己园子里的菜,自产自销,决不出口,跟国际学术没有了关系。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教育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中国确立了西方的学科体系和大学教育模式。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虽然有大学,但名不副实,哲学和史学乃至文学,基本是混在一起的,讲中国哲学,得从三坟五典讲起,讲到周公,学期就结束了,别说孔子,连老子都还没出现呢。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的大学,出现了群星灿烂的局面,今天令我们自豪的西南联大,能在战时昆明的草棚子里办成世界一流,最终得归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然而,可悲的是,今天的大学不仅背离了五四运动引进西方的大学传统,而且背弃了自己多年奋斗得来的传统,不追求大学内涵,只追求大学的形式,那种外在的,被行政系统强行赋予的形式,所有人都在追求那些“点”,某某学科,基地,好像没了这些,大学就没了魂似的。试问,自从现代大学体系兴起以来,有哪个国家的博士点是由政府的行政体系决定的呢?又有哪个国家有过我们这样的某某学科,某某基地呢?即使是官办学术、官办教育,也得是学术中人来决定教育和学术的形式和内涵,不能由官方机构来决定,官方机构决定的学术和教育,只能是贴在衙门表皮上的油彩,好看固然是好看,但一点儿用都没有。今日大学的种种乱象,教育质量低劣,学术造假成风,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的大学活动,已经变成了一个封闭园子里的自娱自乐的游戏,我们的学术,已经变成自家园子里一种蔬菜,跟外界没有了多少关系。

“学店”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好?

有买卖就有店铺,小的店铺叫铺子,大的店铺叫商场,购物中心,购物广场,但本质上都是店,买卖东西的地方,一边进货,一边售出。据报道,武汉大学附近,出现了“学店”,专门买卖论文,一边代写出售,一边帮忙联系发表,一手托两家,一家是需要买文章的人,一边是众多的学术期刊,明码标价,买家遍及全国各地。

说实在的,听到这消息,我一丁点儿都不感到奇怪,真要奇怪,是奇怪我们的媒体怎么这么迟钝,这么滞后。这还是新鲜事吗?早在八九年前,我就听说网上有这样的服务,包写论文包发表,按论文质量和发表的期刊等级随行就市,随后,我还见过价目表,期刊等级,字数多寡,价目一清二楚。也知道一些贫寒而能写的学生,是靠这个挣生活费的,连一些中国最牛大学的博士论文,都是这种公司的产品,实际上应该打上“Made in Xuedian”的标记才是。记得前年,北大的汪丁丁先生实在气不过,还在《读书》杂志组织开了一个小型的讨论会,与会者发了些牢骚,恨恨连声,最后不过是徒呼负负。

出现了论文买卖的“学店”,人们很愤愤,好像天都塌下来了似的其实,这种“学店”,仅仅是更大“学店”的小兄弟。试想,是哪个制了论文买卖的市场?是这些买卖论文的小店吗?当然不是。现在看来,文市场的源头有三,其一是研究生强大需求。自打研究生招生恢复以后都跟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论文发表了更好,但不发表,跟毕业与否没有关系。可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不知怎么一来,各个大学突然强行规定,研究生(有的大学是博士研究生)必须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两篇(有的更多)以上的文章,才能毕业,否则,不许论文答辩。现在的中国,光博士就有几十万,发表需求之大,可想而知。其二是各大学对教师的量化管理。这种管理指标,最核心的就是定期发表的论文数,教师,尤其是那些没有什么名气的青年教师,挖空心思也得完成工作量,完成不了,别说以后评职称别想了,就是眼前的位置都保不住。其三,就是全国各行各业大评职称,无论什么职称,都要论文,连政工人员也要评职称,也得有公开发表的论文。三者之中,大学占了两项,而且是分量很重的两项。大学逼学生和老师发论文,能写出来还好,写不出来,那就只好花钱买,况且,现在的学术期刊,有哪个不卖版面,或者变相卖版面呢?一个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只要你要发文章,只要你没有什么名气,稿子寄过去,多半立刻就会收到一份用稿通知,但对不起,后面要求你支付几百上千甚至数千的版面费,不交,文章就发不了。大学尚且如此,社会的职称论文,可想而知,离了买和卖,根本玩儿不转。

既然存在这么大的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对于想要发文章的人和期刊而言,这种买卖毕竟见不得阳光,单线联系,一对一,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双方相互乱碰,碰出事来,也未可知也,所以,在市场中出现了专门的公司,对于交易双方来说,是大好事,有了公司,专业化运作,可以很好地整合期刊资源,买卖双方都很方便。如果公司足够多,那么价格还可能降下来,有了公司,那些出身贫寒,靠代人写论文挣学费生活费的学子们,工作就毕竟有保障了。单就论文市场而言,公司的存在,实在是双赢、三赢的局面。只是,这种多赢的局面,对于中国学术,却是灾难。这样的灾难,把我们的大学变成了大个的“学店”,买卖文凭的“学店”。豺狼当道,安问狐狸?有大学店在前,我们怎么能单单谴责附在大学店旁边的小学店呢?

应该说,大学如此催化论文,效果的确明显,当今之世,我们中国已经生产出了世界数量最多的论文,按这个势头走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我们的论文数量会大大地压倒所有国家,比世界论文总数还要多,真正的车载斗量。但是,我们的论文引用量,却可怜地敬陪末座,试问,成批地产出这样没人理的论文,能给中国人脸上增光吗?

其实,中国人脸上有没有光无所谓,我们的有关部门的领导,脸上肯定是有光的,即使没光,自己也感到有光。虽然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中国是个无法在数目字上管理的国度,但这个国度的某些领导人,对于数目字却有着出奇而且顽固的爱好。君不见,每当年终总结的时候,领导作报告,总是会兴高采烈地列举一大串数目字,以显示自己的政绩。这样的数目字,可以关起门来编,但我们的大学领导者是知识分子,大学者,无论是部领导还是大学校长,都有院士和教授的头衔,不屑于干那种鸡零狗碎的买卖,他们追求的是实有其事而且发表了的论文,这些论文的数量,构成了高校系统评高论低的主要指标,虽说咱们的科研拿出国去,算不了什么,一个“诺奖”都没拿过,但关起门来自己排高低,还就是顶事儿。只要发动群众发动得好,把数量拼上去了,就是第一。当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小高炉遍地开花,虽然炼出来的钢什么用都没有,至今堆在田头,变成一堆堆的红土,但当年在数目字上,硬是让咱们赶过了英国,超过了美国。这不,现在我们又一次实现了赶英超美的愿望,有关部门在万人的笑骂之中,依然把这光辉成绩,郑重地载入自己的记录,凡是公开场合,就拿出来炫耀。笑骂由人,好官我做,做的就是爽。

不用说,正是这种疯狂的数目字追求,我们的大学和大学的周围,才有了这一系列怪事。论文公司,仅仅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玩意儿。单就论文质量而言,某些买来的论文,其实比那些抄来的论文,质量还高些。同样是武汉大学,一位著名学者的论文抄袭官司尚在打,此前的判决,洋洋洒洒几万字,虽说判怀疑抄袭者胜诉,但却告诉人们,他的确抄了,但只因为抄的都是常识,所以不问罪——连常识都抄的著名学者,我们说他什么呢?我真想劝他们干脆去那个公司去买吧?这样的买卖,至少还能让那些贫寒的代写者,挣点儿生活费。

这些年,虚假繁荣这个词,经常被人提及。如果说别的领域虚假繁荣,也许还不一定确切,但如果放在大学教育上,真是货真价实。有关部门煞费苦心,制造出这样的用数目字堆积起来的教育繁荣,将社会所有其他的领域都害得很惨,唯独在自家院子里堆起来一座土山,有关领导站在山顶上,如果不把眼光放出国境,的确真能找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当然,必须补充的是,教育的虚假繁荣,里面也有真的繁荣——大学官僚机构的繁荣,学术期刊的繁荣和论文公司的兴旺发达。

可以预计,论文公司浮出水面,如果有关部门加上公安机关认真去查的话,这样的公司还会有许多,一查,一打击,暂时可能会销声匿迹,但是,风头一过,所有的公司都会再浮出来,因为,市场在,市场需求在,市场背后那只看得见的手,也还在,还在大力度挥洒,操控一切。

一年之痒 张鸣

同类推荐
  •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这本散文集里相当多的篇幅是专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而书的,收录有《父去子未归》、《凡人与圣贤的距离》、《英雄莫问出处》、《曹操与宗世林》、《亦真亦幻帝王家》,在众多的散文集里,这本书很特别,像寒夜里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 岁月流金

    岁月流金

    本集收录文洁若先生随笔近三十篇。全书分为四辑,辑一《家与书》《我怕走过金鱼胡同》《我的初中生活》《我的起点》追忆在北平的出生地金鱼胡同,早年就读日本小学、圣心学校、辅仁附中女校,抗战时期因父亲失业家道中落辛酸往事,以及大学毕业后进入三联开始职业生涯等经历。辑二《忆萧乾》《文学姻缘》《温馨的回忆》等篇记述与夫君萧乾一同走过的四十五年坎坷历程。辑三追怀巴金、冰心、沈从文、聂绀弩等前辈师友;《苦雨斋主人的晚年》《周作人及其儿孙》《周作人与谷崎润一郎》记述五四时期曾与鲁迅并肩战斗的启明老人的凄凉晚景,有助于我们对这位“汉奸文人”另一侧面的认识。辑四收录两篇关于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的论述。
  • 只有一个人生

    只有一个人生

    人生在世,无非孤身逆旅。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打动每一代年轻人的文字,周国平散文精选集全新亮相!周国平最认可的精选集之一,荟集周国平生活感悟类美文130余篇,温暖、真挚、动人。无论是对父亲离世的感伤、对故乡的复杂感情,还是对真性情的体悟,都更多流露周国平不为人知的感性一面。特别收录周国平撰写的人生寓言30则,折射人间百态。在喧闹的世界中,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拥有内心踏实而丰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痛爱

    痛爱

    大家都认为她死在那场动车脱轨中,五年后,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女子带着一个五岁的孩子出现在大家面前,是上苍保佑她幸免于难还是另有其人。徐远航不信他的璟瑜就这样消失于世,连番的去纠缠,去闯入她的生活……袁戈平静无波的心因一个叫景色的女人变得汹涌起伏。是兄弟相争两败俱伤,还是让她再次消失于大家的视线……
  • 美人和名将

    美人和名将

    鬼见愁世子生平最错就是爱撩美人,一朝成了大将军也没改掉这臭毛病。这不,终是自食恶果,把自己撩进坑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第九原罪

    第九原罪

    两千年前,破坏神带领着恶魔军团降临原大陆,鲜血与烈焰摧毁了昔日的种族与文明,冥界女神诺伊以生命为代价,将生灵转移至新大陆,从此以后,原大陆被封印;两千年后,原大陆的封印变得更加稀薄,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出身无罪者领域·海盗国度·咆哮岛的小海盗,在命运的指引下,踏入征途。诸神,封印,背叛与杀戮,第九原罪的阴影,逐渐浮出水面……
  • 重逢

    重逢

    十六岁的丹妮·霍华德偷偷翻阅了舅舅的研究笔记,用红玫瑰刺破手指完成灵魂穿越,进入了记者特洛伊·布伦南的身体中。这是一个会让任何女人倾心的男子。他们相爱了。可是最终她必须回到自己的身体中,于是他们约定,7天后在女孩的十七岁生日宴会上重逢。没想到这个约定会让她一等十年。特洛伊从来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个灵魂穿越的小姑娘。由于她的突然出现,自己跟丢了原本要采访的知名作家,被一只流浪狗拖住了脚步,还陷入了爱情泥沼。同时,当迷人的知名作家埃莉·沃德也出现在他的世界并不断诱惑他,一切彻底混乱了。他还能保持对自己那个小爱人的忠诚吗?可是为什么眼前这个美艳诱人的女人,越来越让自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 错爱成婚:早安,boss大人

    错爱成婚:早安,boss大人

    Z国,南皇北帝。传言南城的皇甫少爷极度宠妻,只要她想要的,上天入地,他都可以为她寻来,只为博得美人一笑。可有一天,那女人又跑了!在北城,她带着爆萌龙凤胎挑了死对头——北城最叱诧风云的高冷贵的豪华婚礼。某夜,某人被围堵在墙角壁咚:“怂恿孩子抢婚的人是你,现在新娘没了,说吧,怎么赔偿?”“我已经结婚了!”她亮出手中的红本本,爱莫能助的样子。帝少倾城一笑,修长的手指轻弹过女人完美的锁骨,耳边呵气:“一张废纸而已!我和你才是真、正、的、亲、人!”(爆笑萌宠文,坑品保证!男女主身心干净哟!)
  • 闲庭扫叶集

    闲庭扫叶集

    古典文化散文,贴近现世的心音,化解嫩寒的春温。《闲庭扫叶集》主要内容包括:韩愈的“八小时”、虎中奸计、李清照读书、菠萝蜜的沉思、宰相不谋私产、运动健身老不忘、饮酒与吃糟、批评家的胆识、鸡声断梦、情种、下定义的困难、零食等。
  • 君问归期,莫有欺

    君问归期,莫有欺

    或许人的出现是为了另外一个人,等待的邂逅,是无法预料的归途。四个青涩懵懂的大学毕业生,还未步入充满色彩的社会,却误入时空的轮回。面对一个陌生的朝代,不知归期,不知世道,是否守得住初心,活出自己一片天地!
  • 我居然是工具人

    我居然是工具人

    少年(大雾)甄笑偶尔间获得一个最强系统,从此纵横都市
  • 封石冢

    封石冢

    买了一辆有问题的车,从此各种诡异玄奇的事出现在我身边;二舅死在车轮底下,女鬼上了我父亲的床,我自己也被盯上。为求解救之法,我不得不拜一个道士为师,背井离乡,却卷入了更大的旋窝,一个叫封石冢的地方,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