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11200000001

第1章

来源:《作家》2016年第03期

栏目:记忆·故事

如果生命重来一次,我不知道张季鸾先生还会不会选择新闻,让自己的命运和一张薄纸紧紧连在一起,至死仍不分开。

1942年4月29日的风光早已成了纸上的记忆和老人心中的往事,一切坚如磐石的赞誉都已经风化成了泥土。“文坛巨擘,报界宗师”的辉煌已经羽化成为一堆白骨。

所有的白骨都无法还原一个人的音容笑貌和身形血肉,后人只有在遥远的民国故纸堆中寻找张季鸾的精神。如今交通方便,到达民国的时间仅在一夕之间。我在北京城中的《民立报》社,看到了1913年的张季鸾。这个清瘦矮小的陕北汉子,一袭深色长衫,步履从容,举止纾缓,俨然一介江南书生。这个形象,张季鸾先生无意中保留了一生,三十年后他在香港《大公报》社的靠背藤椅上,依然塑造了一介书生清瘦挺拔的风骨。虽然严重的肺病让他身体虚弱,面容憔悴,但他的长衫、布鞋和庄严的神情以及手中的那支笔,使一个书生永远定格在民国的时光中。

“文坛巨擘,报界宗师”“精诚爱国”“功在国家”,这些超越政治为国共两党共同的赞誉,是张季鸾死后的哀荣。九泉之下的人没有知觉,但是活着的人却可以感受到这些文字背后的重量。这些往往与“英雄”这个名词相互关联互为逻辑的评价,对历史隔膜的后人最容易到抗日战争的沙场去寻找悲壮的情怀,少有人知道,这些分量像大山一样重的赞颂,却是一个手握狼毫在纸上发声的文弱书生的悼词。

这些让后人惊叹的哀荣,被70年的岁月彻底风干了水分,我只在坚硬的石头上读出了“著名报人”四个真实的汉字。“著名”,是别人的评价,“报人”,才是他真实的身份,一个贯穿了他全部人生的职业。

一个人的一生,写在纸上,却要经过七十多年的磨难,才能水落石出,盖棺论定。

张季鸾倒下去的地方,离战场很远。医院不是产生英雄的场所。他倒在一张名为《大公报》的纸上,张季鸾死后的哀荣,超越了政治和政党,那些到达顶峰的赞美之词,让一个在报纸上说话的文弱书生创造了奇迹。

1941年的重庆不是敌我相争的前线,但是病床上的张季鸾听到了日本侵略军轰炸的巨响。这个生命进入了倒计时的书生,胸中还在涌动着报国的情怀。病入膏肓的张季鸾,连握一支笔的力气都耗尽了,然而,当王芸生走进病房的时候,他却突然有了精神,他对王芸生谈起了日本飞机对重庆的大规模轰炸。

作为《大公报》的同仁,王芸生深深了解张季鸾的性格,他没有回避张季鸾关心的话题,用沉重的语气说:“最近重庆很沉闷,我们何以报国人啊?”

发生在1941年8月重庆病房里张季鸾和王芸生对话的描述,是2015年的非虚构散文以及一个不在现场的写作者无法胜任的任务。幸好,我在徐百柯先生的《民国风度》一书中找到了历史的记录:

张季鸾说:“芸生,你只管唉声叹气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想个说法打击敌人。”王芸生回问:“敌机来了毫无抵抗,我们怎么可以用空言安慰国人打击敌人呢?”

突然问,本已极度虚弱的张季鸾拥被而起,兴奋地说:“今天就写文章,题目叫《我们在割稻子》。就说,在最近十天晴朗而敌机连连来袭的时候,我们的农民在万里田畴间割下黄金稻子,让敌机尽管来吧,让它来看我们割稻子。抗战到今天,割稻子是我们第一等大事。有了粮食,就能战斗。”

一个垂死病人在回光返照中的遗言,在王芸生的笔下变成了《大公报》第二天的社评。

《我们在割稻子》这篇抗日文章,随着影响很大的《大公报》进入政府机关和平民百姓,它在抗日军民中激起的爱国激情和抵抗精神,像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搅动了沉闷的陪都。

张季鸾的生命化作了死水中的最后一个波澜,18天之后,这个临死仍不忘抗日的书生闭上了眼睛,他用平实的遗嘱为自己的生命最后封棺:“余生平以办报为唯一之职业。自辛亥以还,无时不以善尽新闻记者天职自勉,期于国族有所贡献。”

“报人”,这是张季鸾对自己一生身份的认定。一个报人一生的轨迹,已经记载在白纸黑字中,是非曲直,一目了然。

张季鸾文字犀利,但他的目光却无法看到身后的热闹。甚至那些雪片一般飞来的唁电,也不能让他轻盈的脚步踩上。战时中国的最高领袖蒋介石在唁电中赞扬:“季鸾先生,一代论宗,精诚爱国,忘劬积瘁,致耗其躯。”毛泽东、王明、博古、吴玉章、林伯渠联名致唁电说:“季鸾先生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惊闻逝世,悼念同深。”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评价:“季鸾先生,文坛巨擘,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在这些非同一般的文字背后,1941年的西安市民还在祭奠的现场,看到了蒋介石、周恩来凝重的身影。

这些唁电,超越了简短凝练的评价,它们代表了国共两党的态度。唁电的每一个汉字,具有共同的意义指向,它们用最温暖的感情,弭平了巨大的政治鸿沟。政治的分歧,政党的争斗,在一个羸弱书生的灵前突然消失。

祖籍榆林的张季鸾,最后安息在西安。榆林和西安,虽然都属陕西的黄土,但630公里的遥远距离,不知能否让他的乡音和情感到达埋葬着父亲灵骨的故土。我没有找到张季鸾为何弃榆林葬西安的原因,故纸中的风水说不能让一个散文作者信服。

张季鸾的公祭场面被半个世纪前的老人记录在脑子里。竹林村的村民邢玉明说,59年前的葬礼称得上是方圆几十里的大事。这个76岁的老人很多事情都忘记了,但对那场公祭却记忆犹新,那个场面中的人物不时就来到了他的梦里。

那是邢玉明老人一生中见过最多的人和最大的官。客人川流不息,周围几个村的厨子都被请来,数不清摆了多少张饭桌,一帮客人刚刚离开,又一帮新的客人到来。那些空酒缸,层层叠叠,摆满了整整一个院子。城里的戏班第一次来到村里,那个戏台上,几个日夜,走过了中华历史上所有的帝王将相,村民们阅尽了五千年的才子佳人。

公祭仪式在军乐队的演奏中开始,那些闪耀着金子般光泽的乐器,村民们叫不出名字,这让与乡间唢呐锣鼓铙钹打了一辈交道的民间乐手们惭愧,乡下人没有听过如此整齐壮观的声音,山呼海啸,那些专门用悲凄的挽歌为死人送行的乐手们瞬间就震憾了。

三千多双迎灵的脚踩在竹林村的土地上,一大片正在灌浆的麦子倒伏在四月的阳光里,它们为了一个国共两党共同赞扬的报人鞠躬尽瘁。

这个时候天上突然来了几架飞机,乡民们惊慌起来,飞机贴着树梢,巨大的阴影就像死神一样擦着他们的头发。谁知炸弹并没有落下来,那些参加公祭的宾客们也没有一个慌乱。竹林村的乡民们终于知道,那是中国军队的飞机,它们是国民政府专门派来护卫葬礼的。

邢玉明老人如今老眼昏花,只能听见贴在耳朵上的声音。但是,59年前的时候,他耳聪目明,蚊子从他眼前飞过,他能辨别出雌雄。那一天,他看见了蒋介石和周恩来,这两个分别代表国共两党的伟人,出现在了张季鸾的葬礼上。

邢玉明眼里的蒋介石,穿着白色衣服,头戴一顶小帽,宋美龄夫人则穿着粉红色的上衣,白色的裙子,头上的帽子像一朵打碗碗花。那是他平生见过的最宏大最庄严的场面,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个名叫张季鸾的书生。

军乐队的演奏停止之后,竹林村就安静了下来。邢玉明和他的乡亲们,亲眼看见一座气势非凡的陵墓,在村子东头的土塬上,春笋一般从泥土中钻出来。除了皇帝,没有谁的陵墓能与这堆黄土相比。那座占地40亩的巨大陵园,没有一点阴间的鬼气,周围的围墙隔绝了世俗的嚣闹,大门口的巨型石柱,彻底脱去了凡俗之气,无数青砖铺成了一条大路,通向陵园深处。那些台阶,一级一级连接白云,通往天堂。天堂的入口处,就是那块石碑。石碑上有字。天下人都以为,和这座气势非凡的陵园相协调配套,墓碑上的文字一定是锦绣文章,字字珠玑,誉满天下。然而,“中华民国故报人榆林张季鸾先生”寥寥14个简朴的汉字波澜不惊地印在阳光下,没有评价,没有情感色彩,此时的大地像一张宣纸,为一个办报书生的一生画上了一个最圆的句号。

没有人的坟墓和军人武器产生关联,只有张季鸾的陵园例外。

公祭仪式上军乐队的演奏余声刚刚停歇,就有一个连的军队开进了竹林村。全副武装的军人与张季鸾的陵园连在一起,陵园里那些秦岭松、柏树、槐树和法国梧桐以及张季鸾的坟墓一起成了冷血兵器的保护对象。从此以后,牛、羊无法进入,当地村民,摘片树叶子,都会失去自由。

西安郊区的竹林村,是一个报人盖棺的风水宝地。然而,对于日后的波折来说,空前的哀荣并未为张季鸾的一生论定。所有来自政党、政治的最高评价,都不如《大公报》同人们书写在黑色挽联上的16个坚硬汉字:千载事功,日诚日敬;一生心血,为国为民。

同类推荐
  • 遗物术秘

    遗物术秘

    四千年前,大禹制九鼎以定国,分派九州,由九人分别看管,后这九人纷纷从九鼎内感悟出区别于地球传统‘道法’的新术法,血脉也被鼎改造成了特殊血脉,籍此发展成了九个庞大的家族。这术法初期不及道法,但依旧凭着诡异与多变,以及九个家族的团结,与道教分庭抗礼,在王朝更迭中保持昌盛不灭,为每一任帝王重用。直到秦朝,“秦家”天才子弟秦时月,将九鼎之一融入了体内,炼成本命战斗遗器,将新术法的威力提升到了超越道法的程度,自称新术法为遗物术。秦时月野心强大,手段毒辣,秦家凭他强大起来,为求独霸天下,秦家在秦时月的率领下,向其他八大家族发难,抢夺八鼎,爆发大战·······
  • 红玫瑰:白雪公主(超级神探凯茜·露丝)

    红玫瑰:白雪公主(超级神探凯茜·露丝)

    凯西·露丝(绰号红玫瑰)是伦敦警察厅的一名高级警探。大多数警察都意识不到,和一个刑事辩护律师搭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天价艺术品在从卢浮宫运往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途中被盗,“神秘皇后”派出“猎人”将它追回。此时,红玫瑰凯茜的注意力正放在与伦敦地产社团恐怖活动斗争上。直到她的师傅,成为“猎人”的目标。故事发生在现代的伦敦,是一部快节奏而又惊险刺激的城市惊悚片,会让你怀疑童话是否真的有美满的结局。
  • 百年浮世

    百年浮世

    歪嘴男人死了,他的痴傻儿子在一夜之间便从混沌迷糊的境地中恢复过来,成了一个正常人。这倒让李大信和天宝镇的人惊讶万分,纷纷发出疑问,医生都治不好的脑壳病心子病,怎么就被自己给折腾好了呢?看来医生无用,人们都这么说。
  • 夏目漱石四部曲

    夏目漱石四部曲

    本套书共四册,分别为《后来的事》《三四郎》《门》《我是猫》,是善于精细描写个人心理的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
  • 风雨狂吼

    风雨狂吼

    雨,紧一阵慢一阵下了半个多月。四面八方的雨水涌进淮河里,王家坝水位早已超过警戒线,防汛形势严峻。淮河两岸军民日夜在堤上巡逻,备足沙石器材,加固险堤险坝,以应付可能到来的、更大的洪水。S省广播电台记者蔚思萍和军民一道,日夜战斗在淮河大堤上。她自己也记不清采访了多少人,发了多少个连线。衣服湿了干,干了湿,鞋里灌满了水,走起路来呱叽呱叽直响。两眼长时间被雨水和汗水浸泡,布满了血丝,酸溜溜地胀痛。被雨水打湿的头发,一缕一缕的,像小辫一样。蔚思萍倚仗自己健康的身体和对记者工作的敬业,顽强支撑着。天放亮时,雨终于停了。
热门推荐
  • 王莽传记

    王莽传记

    简介:“君主“仁”,臣修“德”,民持“孝”,妃守“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山河一寸,将士万血。”朕从后世穿越而来,唯有一心,斩断汉运,接续汉骨。不求流芳百世,亦无惧万古骂名...
  • 恋上冰山女总裁

    恋上冰山女总裁

    我的单身女总裁,人称灭绝小师太,美丽高冷,冷血无情,苛刻无比,最喜欢养狗。但我没想到,她竟然还有另一面,让我无法逃脱,不可自拔……
  • 纪弦诗选集

    纪弦诗选集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纪弦于1953年创办《现代诗》季刊,发出新诗再革命的先声,在台湾掀起了一场现代主义诗歌的运动。如果说胡适、郭沫若开创了现代诗,艾青让现代诗更为本土化、更有时代感,纪弦则让中国的现代诗走进了现代主义,“他在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纪弦诗选集》是近二十年来大陆出版的的唯一一本纪弦诗集。也是诗人单本诗集收入作品最多的一本,其精品之作悉数收入。
  • 桃源生活

    桃源生活

    一杯清茶,一世悠闲。一抹净土,道心依旧。远离喧哗,回归自然。山村小伙带你走进桃源世界,这里没有百色霓虹、高楼大厦,却有花鸟鱼兽、竹林木屋。萌宠萌娃不能少,女主麻烦不能多,不种马,不YY。本人第一次写作,望各位读者大大多多支持!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对号入座!
  • A Dissertation on the Poor Laws

    A Dissertation on the Poor Law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能改斋词话

    能改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葱岁月进行曲

    青葱岁月进行曲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我也有。我的没有那么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平常中的小事,可是,每件事都值得我用一生去珍藏。因为那一刻我是我,有这最美丽的笑靥,最纯真的真心。嗯……真的,特别想写下来,让你们看到。希望我的青春中也有你们青春的影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是一部经典童话,主要讲述的故事是: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忠厚善良的鼹鼠、机灵热情的河鼠、狂妄自大的癞蛤蟆、老成持重的獾。他们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刺激的冒险故事,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一次,癞蛤蟆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蛤蟆宫,从此改邪归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