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500000043

第43章 历史(2)

从爸爸身上,丝毫看不出落难公子的影子,他从不悲叹,也无怨尤,朴素成全了他一生的品质。爸爸很少交友,即使晚年有几个一起唱戏的票友,但也只谈唱腔,不谈身世。我说不清爸爸是否清高,这几乎成了一个无从猜测的谜。艰苦的生活使得爸爸有极强的动手能力,他能自己制作整套的家具,懂得一些设计,电工方面也不在话下。爸爸早年的经历和后来的朴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犹如一段乐曲从笙箫齐鸣忽然转为万籁俱寂,其间的落差也许只有真正的听者能够懂得,甚至连奏乐者都不见得有更深的理解,因为他们毕竟掌有主动权,是发出声音的一方,他们还有让其转变的机会。而听者,只是在听,只是被迫地懂了更多。

【5】

爸爸的记忆深处,可曾还有那一方广大的村落呢?青砖灰瓦,院落敞亮,在父母和家族的关爱中,完满童年。掌心里的宝,自有汇聚光华的能量,当光辉淡去,即使不谈改变,但不知爸爸是否留有遗憾。小人物的历史只能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里,大浪淘沙了。

爸爸的一生堪称素洁,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有那样的童年有关系。我觉得经过繁华会有两种景况。一是愤愤不平,惆怅不已,陷在故纸堆里追忆锦瑟;再者是甘愿沉寂,保持沉默,不再流连过影——那些曾经擦身而去的灯红酒绿,只是一些锦灰残破的梦境。醒了,就是醒了。爸爸属于后者,甚至连类似的词句都是我假想的。他更完全,也更完整。在后天的改造中他因袭性情重塑了另一个自我。这同样来自一个人的能量。

后来,等爸爸遇见妈妈时,也是他最为贫困潦倒的时候。妈妈义无反顾地嫁了。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过顽强不屈地抗争,最终他们喜结连理。那也是寒窑里的一簇火苗般的日子,红火而短暂。几经波折,他们从村庄到了都市,又从都市迁徙到这个北方的小城,安家落户。这样的二小姐和那样的三少爷居然这么过了一生,在花季,在雨季,他们相依相伴,甚至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相约风烛就了却了前缘。爸爸六十岁本命年时,妈妈送走爸爸。妈妈七十三岁时,我送走了妈妈。他们如今定是团圆了。绚丽的开头,往往在结尾时归于平淡,如同世间所有恩爱的夫妻,一点也不离奇。

大致的经历就是如此了,曾经繁华的一对夫妻,厮守一世。

个人的历史微不足道,但是又是最真实的、浓缩的,可以握在手中的历史。想到“历史”常常感觉眼前升起烟云,并不是说历史有多么漫长或曲折,而是不舍昼夜的时间和因为专注而封闭的记忆。个人的历史和时代绞成了一股绳,再也无法分解。历史就是一道绵延不绝的山脉,你也许看不见或者看不清它,但它永远在一个有着相对恒定距离的位置。陷入历史,也就陷入了迷茫。历史,是没有所谓的断点的,也许大的线索断断续续,但总会在某些人或某个不可或缺的故事中得以延续。站在今天回望过去,似乎还有那么一条来路,弯弯,长长。

【6】

翻了翻从前的文字,类似的笔墨已经有过一些了,通顺下来该是这样的线索:历史——平原——青草——村庄——草原——遥远的村庄——还有一篇小说的开头,一生的水——至此,我想再引入两段倒叙,分别来自《历史》和《草原》。

其一:如果爸爸还健在,他才不过七十五岁,我也肯定会知道更多的来历。十五年,我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孤注一掷地交给了离散。

所谓历史,在半明半暗的记忆里,散成沉沙。我无法把那一块应该如铅的确凿握在手里,爸爸,就是这条血脉之源的那个断点——即使如此,我也一样地珍惜,几粒沙,几滴水里的思念,绵绵不绝,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或许是更北方的草原,是我们的原乡。从那里引出来的故事,纷纷沉积,因为溯源的因由,才又大浪淘沙。沙之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故事里,有这样一个村庄。

其二:站在蓝色的蒙古高原,毫无陌生的感觉。我不愿说什么前缘,或归宿,甚至没有似乎必要的故乡情结,只有一望无际地融入,我变得透明,在这里。

草原上的路何其漫长,好像庸碌的生命。这是一段空白的历史,无法弥补。爸爸说,我们的祖先是胡人,不知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迁徙到北方平原。至今,在我的老家,一个盛产鸭梨的地方仍有一个村庄,据说我们家族的庙宇,香火旺盛。我们终是回不去的一代子孙,甚至连那个传说中的老家也不曾探望过……终于,我们在另一个城市里,把根上的泥土冲洗得干干净净。想起草原,像听到遥远而古老的传说。终于,我们习惯了城市里灯红酒绿的生活,忘记了潜意识中可能仍然残存的红日、绿草、黄沙、茂盛的胡杨。

遗传,是遗失的传说?

【7】

城市西边有一座山。小时候曾在山顶捡过许多贝壳,就问爸爸贝壳为什么会在山顶?是谁丢在这里的?爸爸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儿肯定是一片海,就是沧海桑田的意思。说不定再过许多年以后,这儿还会是海的世界。当年我听得似懂非懂。

只是时间在改变了山河的模样儿之后,也许急着打理另一方山水,所以也忘了收拾这里的残局,丢下了捡不清的贝壳,以此印证,山和海都是一瞬间的幻象,虽然此刻就站在山顶,阳光下,草丛中蒸腾着缥缈的镜像,或是透明的烟尘。这一瞬间,如真似幻。好像爸爸仍在山脚,随时可以攀上来。从打记事儿起到读中学的十几年里,我和爸爸无数次来到这座山前,有时黄昏,更多的是清晨。在那些年里,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如今再来,竟是陌生的一方田地了,是烟火之外的一块琥珀,看上去是清澈的,实际上已封锁了一个浓重的世界。于是,只有弥漫了——记忆,还有思念。

在这里,每一丛灌木,每一块石头,每一朵云或许都有和山同样的生命,细微如这儿的草和贝壳也都有各自的名字,只是我们没有更多的空白的时间,用来打探和发掘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隐秘的联系,这些看似无用实则关系到生命本源的微小而巨大的部分。

我要自己沉下来,深入这虚空。让心跳一点一点平稳,让目光一点一点坦荡,让我忘记那些暮色中的灯红酒绿,回到这座山或某一座山里,想起未来的一些事情,还来不及形成故事的石子,和来不及收割的杂草。

从一个人的历史出发,将来大概是眉目清晰的。在今天的断点上,爸爸也曾站在这里。那一年,爸爸从那个繁华的城市来到这座小城,同时只有一条大道,贯穿城市的南北,其他都是土路,一到雨季泥泞难行。爸爸就在这儿扎下了根,几年后把妈妈也接来了,一生未曾离开。我能记起来的片段都是烟火缭绕的,是平民百姓家家都有的日子,买菜,做饭,吃饭,睡觉,收拾屋子,遛弯儿,给我做棉衣棉鞋,陪我去书店买书,回来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页一页地读。在我的身上,爸爸的影子并不多见,他给了我生命,但也允许我踏上另一条路,我还不敢说这里是不是我的归宿,但是这里永远会有我的亲人,还有这座山。

哪怕从此万水千山,长路迢迢,都会有爸爸的目光,从这里启程。

……曾经繁华的一对夫妻,厮守一世。

默念着这句话,心里竟有说不出来的辛酸和甜蜜。就是在这个城市,在这座山的周围,他们给我留下了一个故乡。也许会有许多人认为自己就是一本情节曲折的书,但是有多少人想为自己平凡的父母写一部书呢?他们没有传奇,也很少有戏剧中不可缺少的跌宕起伏,历史就掩埋在日复一日积淀的尘埃里,直到它们融为一体。

关于父母的来历,或者仅仅是这句话里的前因后果,成了永远的未知。人们常说断了线的珠子,好像是用来形容眼泪的。而今,我握在手心的却是丢了珠子的线,再也串不成一段完整的历史了,书写父母的来路,有时也是遥望自己的归途。

【8】

有些历史,也像烟……

烟云之中传来一首悠远的长调——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写到这儿似乎该收笔了,可面对历史的想念感觉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漫长的路。而前方呢,从草原到村庄,再到这个清晨算起来也不过几十年光景。窗外天光大亮,清澈的阳光洒进每一扇南窗,楼宇转折处有硬朗的线条,铁划银钩。我所陈述的历史没有具体的年代,只有时间留下的背影。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那座山也在阳光中精神焕发,是一座年轻的山。原野上,郁郁葱葱的大树转眼枯黄,转眼只余枝丫,转眼又是青春。而树后的天空一样的湛蓝,水流云走。相对不断流逝的时间而言,历史却是凝固、恒远的,如云、如烟。

炊烟,是大地上的生灵。人间烟火里,正上映着还将归于历史深处的悲喜剧。我无法把目光放逐更远,那不是我经历过的故事,只好静看烟云渐渐弥化,和树,和天空融为一框风景。树欲静而风不止,作为背景而存在的云渐渐淡出,历史的天空下,来路的细微处,苍苔离离。

是为记。

同类推荐
  • 去北地,再去北地

    去北地,再去北地

    陈保平陈丹燕夫妇仅此一本合著游记,同样的风景,别样的思绪。一对夫妇,大学时代的同窗,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爱好者,一起去俄罗斯旅行。在旅行一开始时,他们就约定,各自写自己的日记,纪录自己的感受,待到旅行结束,再交换日记。那是1993年。他们日夜相守,去看同一个地方,吃一个锅里的食物,在枕上听到的,是同样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待到旅行结束,交换日记时,他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对俄罗斯的感受有如此大的不同。于是,他们出版了旅行日记。二十四年过去后,他们又一起旅行去了波罗的海,在立陶宛的考纳斯,他们突然发现,这个旅行,竟是从前俄罗斯旅行的延续。于是他们决定,再重蹈当年覆辙,再分开写下旅行感受……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本书为中国篇,编者在中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也有祖国的人文奇景。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书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美国拾零

    美国拾零

    本书不是一本当下常见的走马观花的异国风情的游记,也不是对美国历史与现实自以为是的直白而沉重的评论和陈述。这是对美国普通生活场景与日常人情冷暖,以及若有所思的朝花夕拾。
  • 龙行贵州

    龙行贵州

    谁能想到,这个名副其实的山同,原来竟是一片水世界。两亿多年前,这片汪洋大海经历了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存石破天惊、地覆大翻之后,成就了今日的贵州高原。水滋养了龙,山埋葬了龙。贵州的地下,隐藏着无数远古恐龙的化石,还有它们的脚印……龙死了,变成冰凉坚硬的石头,但龙的精髓却留在贵州的山水之间,于是才有丁“山走龙脉,水流龙势”的话语……当年,神龙从山中伸出头,不料一只角触裂了山崖,于是,它找到了出口,一纵身便从破口处窜出去,变成了龙门飞瀑……久居贵州的苗族人就曾这样描绘他们心目中的龙:“我们的龙和汉族的龙不一样,人可以骑它,摆弄它,因为它通人性,它和我们苗人的祖允是同胞兄弟!”
  • 心仪天地

    心仪天地

    出了旅游局再来写游记,更觉得游记难写了。难在若是写不出新意,还不如不写。干脆换个招数,将人生感慨融进去,将历史沧桑揉进去,写了《相思太行山》,再写《东临碣石观沧桑》,积累起来竟够一本书了,起个名《心仪天地》。不管内文如何,对这个名字我是不无满意。常人是四十而不惑,我是六十而多惑,才觉得天地之道不是过去自己学习、贩卖的那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因而才心仪天地,师法自然,恭恭敬敬从头学起。权且用《心仪天地》表达我迟到的醒悟吧!
热门推荐
  • 传奇从斗破开始

    传奇从斗破开始

    【原著死忠党勿入,免得自己不痛快】一觉醒来,李歌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而他的身边是一个名为萧薰儿的女子……从斗破开始,李歌在一个个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普通群:956088663vip读者群:853538610(需QQ阅读1000活跃点或订阅截图,附带昵称最好)
  • 仙缘信用卡

    仙缘信用卡

    一次失误,让诺承影得到了一张特殊的信用卡,一个特殊的网站。刷卡一时爽,还卡火葬场。先生你的信用卡已经逾期……
  • 汉士志四方

    汉士志四方

    此文谨为纪念缅怀汉冠军侯景桓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公去病所作。通过历史的角度,以现有的历史资料文献尽我最大的可能描述这位剽锐英勇的少年名将的一生,不过我不能说是‘还原’,历史早已过去,我无法看到,无法肯定,史书亦伪正难辨,太史公言“仆观……”况乎小说?这只是一个搜集资料的过程。他的一生仅二十三年(实岁),却以彪炳千秋的赫赫战功,名留青史,其创下的封狼居山是一座後世难以登越的里程碑,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他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是历史幕空中最闪烁耀眼的一颗明星流星,刹那一瞬,光灿日月,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做到了真正 的忠孝节义,後世将永效其志。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于长安病逝,汉武帝亲授谥号“景桓”,象征 着“勇武并广地”,这二字囊括了冠军侯一生的征战。纵时隔二千年烟云,尚武的汉民族,凝重端肃的大汉雄风,已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却无法从汉人的血液中抽剔出来,汉朝,这是一个光辉的时代,一个充满着血性和峥嵘的英雄年代!骠骑将军,魂兮归来!
  • 续三国演义

    续三国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热门家宴菜

    热门家宴菜

    中秋国庆节长假里亲朋好友相互走访欢聚,总要开怀聚餐,而节日里酒家饭店人满为患,所以还是在家里亲手做一桌美味的热门家宴招待一下亲朋好友吧,可谓是饭香飘飘,亲情融融,欢声笑语阵阵,不绝于耳。书中列出了每道食物所需的材料调料以及详细的烹饪步骤,让你成为自己的家庭营养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净业障经

    佛说净业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OL之我无所不能

    LOL之我无所不能

    王尊很意外的穿越了……不过他是穿越到了英雄联盟的世界,然后还成为了一个召唤师。不仅如此,他还从地球上带去了大量的‘战利品’……
  • 因明义断

    因明义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既做父母官,就须为民请命,身体力行,体察民情,造福一方百姓。树一身浩然正气,鼓荡起一腔激情,把歪风邪风统统击退,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