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500000035

第35章 天堂电影院(1)

这个夏天常常在办公室混到很晚,似乎只是安定地等着守门人晃着大串的钥匙开始一层层地巡视,“稀里哗啦”的声音在空旷的楼道里短促而嘹亮,就像一部老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中的某个场景,是细节中微弱的声音。这样的时候,我拿起背包,关上电脑关上灯,最后锁好门,又一天就这么了结了。大楼里装了声控灯,随着缓慢的脚步,一层一层渐次亮起,又一层一层渐次熄灭。走出大厅的时候,夜色阑珊。

今天,又是很晚了。在小区的门口解决了晚饭,沿着弯弯长长的小路走进钢筋水泥的丛林,离家还有一段距离时就听见远处传来纷乱的厮杀声,在密集的楼宇间穿来穿去。沿着声音走,恍然间却看到一方雪亮的银幕,透过纹丝不动的柳枝闪出零零碎碎的光亮儿。那是小区边缘的一块空地,去年经过整修成了微型的广场。真没想到,在这儿竟然会放露天电影。走近些,停了一下,大约一两分钟,只一个画面我就知道了放的是《少林寺》,正值高潮。广场上密密匝匝但错落有致的观众,三三两两聚在一处,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划分的……泪水就忽然爬了出来,很慢,很艰难。转过身走开,沿着绿藤丛生的围墙往家走,那些兴致勃勃的叶子在忽明忽暗的光影中轻轻摇摆。把画面、声音,还有触动了惶然的印记丢在身后,进了家门。

不是为什么叹息,也不是缅怀什么,时间就是这样的态势,无可感伤。我的书房正冲着广场,黑暗中影影绰绰的银幕依然徐徐铺展着另一个世界的剧情。花花绿绿的颜色片刻不肯安闲下来,一片一片地,纷飞。说不清是朝着哪个确定的方向,只是……飞。后续的泪水准时抵达,这一回顺畅多了。我关上书房的门窗,就像是迟疑地锁上了一个旧日的天堂。我躲在北面的餐厅,捻亮一盏灯,就那么枯坐着,等……电影散场。

时间,踟蹰。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夜色如水,耳边一片寂静,似乎听到忽远忽近的涛声。电影应该结束了,内心却急速的、“哗啦”一声展开了一方银幕,突如其来的往日开始上映。

在露天电影遍地盛开的那些年月,我们还住在棉纺厂的家属院儿。那时的三楼就可以被名正言顺地称做高层建筑,关于自家的小院儿在《旧居》那一章中已有过类似特写的描述了。无论春夏秋冬,似乎每到周末或礼拜天都会盼来一场并不十分精彩,但是具有无限诱惑的电影。功夫在诗外,诱惑也在电影之外吧。每每一大清早儿,小伙伴们就已在奔走相告当晚的剧目了。那一天上午过得特别快,可是过了中午又特别慢了。好不容易熬到黄昏,慌忙着催促爸妈快点儿开饭,不然就抢不到好位子了,后果很严重的。那时候,爸爸是上日班,妈妈三班倒,我们家正常开饭的时候并不多。有时实在来不及了,我们就端着青花大碗到楼下的空地去解决,或者我先搬着板凳和马扎跑去占座位,爸妈忙完了再把饭给送过来,在人头攒动的场所吃饭感觉特别香。常年放映露天电影的空地其实一点也不空,那是家属院唯一的一条通道,相当于大院儿里的“长安街”,一赶上放电影,单人通过都困难,更别提推着自行车了。想过去的人呢大都随缘顺势,找个稍微宽敞的角落看完再走,即使回家晚了受到家人责备,只要说一句外边放电影呢,多急的事儿都能推挡过去。那时的电影就那么重要,是终日操劳的人们聚在一起欢笑、放松的理由和机会。当然,银幕下的小青年们吵闹、打架等戏剧性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往往这时大家都不看电影了,转过头、站起身、踮起脚去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更具体、更鲜活,也更振奋人心的剧情了。有时我站到板凳上都够不着,跳着脚干着急,爸爸就会把我扛到肩膀上看热闹。借着银幕那点反光,领衔主演的人物肯定是看不清了,但见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万众瞩目朝着一个聚光的方向,殷殷期望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对于孩子们来说,电影放映前的等待才是最为甜蜜的时光。我和小伙伴们分散在几个视角极佳的方位,还有的找两块砖头占据了有利地形后,又全身心投入其他游戏了。

这时,黄昏渐染。大姑娘和小媳妇凑在一块儿窃窃私语,说着说着就是一阵巧笑,花枝乱颤。忙完了家务活的女人们搂着鲜艳的毛线团簇拥到一堆儿,互相恭维着彼此挑选花色的眼光和织毛活的手艺,技高一筹的那个女子总是低着头掩着嘴笑。

那时在工厂里的干部盛行用胖大海泡水,一般都用玻璃杯盛着,外边衬着用粉红或葱绿的玻璃丝编织的精美杯套,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烫手,另一方面顺便展示自家女人的贤德能干。杯子里面的“物体”一团一团的,像是海洋里的某种软体动物。那些讲究生活品质的男人一边优雅地小口儿抿着,一边还频频地咂摸着滋味儿……

正在谈恋爱的小伙子和大姑娘可不慌着在中央地带现眼,他们一般躲在楼道口、大树外的各个角落眉来眼去,用眼神寄托相思的微苦,然后用更猛烈的甘美传达绵绵的知心话。即使电影开演了,他们也会用眼神相约,悄悄转移到银幕背后,那儿是大院里的“恋爱角”。当然,这也逃不过我们飞来飞去的目光。谁家的小子和谁家的闺女一旦溜到银幕后,当父母的就仿佛得到了某种号令,就开始大张旗鼓地为他们谈婚论嫁了,又一桩美事在银幕下开花结果。

老人们一般比较庄重,总有几个精神矍铄、体格健壮的老人掂着自家的竹椅或藤椅,身后紧随着老伴,一手举着绘有花红柳绿的搪瓷大茶缸,挤来挤去,时而喊两声借光儿,借光儿……茶缸里一般冲好了酽酽的茉莉花茶,需要老伴儿温柔的敦促着品味。大院里的幸福,尽现眼前。

我和小伙伴一边心不在焉地玩着手里的画片或三角,一边掏出口袋里种类繁多的零食,用来炫耀、攀比,以及听取赞美和阿谀。当时我们家常常有亲戚从天津往来,天津人挑理儿讲大面儿,为了巩固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总会给我捎来许多新奇的小食品,惹得众人艳羡,弄得揣着棒棒糖和高粱饴的小朋友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小手在裤袋里攥得紧紧的。其实我的“样品”总量并不大,只不过我平时辛辛苦苦地攒着,爸爸也常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嘛。记得有一种软糖,水果一般晶亮纯正的颜色,形状一般有拼音字母和小动物的图形,外边还沾了薄薄的一层白砂糖,外貌精致,含在嘴里也劲道儿,半天都不舍得轻易咽下。遇到明事理、会说话的小伙伴儿,我会很谨慎地挤出一颗,用来和少数人分享。那一年,不过都是八九岁大的孩子,奉承也仅仅那么几句,翻来覆去地念叨而已,像念咒儿一样。但是我们在另一角度却能迅速地达成一致,大城市的东西就是不一样,不仅穿着“洋港”,连零食都那么讲究。我们一面夸张地表述自己的小见识,一面还眼巴巴地望向暮色四合的半空,为了配合当时的情境,陷入遥想——什么时候咱才能去一趟大城市啊。电影上映前,我们的眼前已经浮现出无关剧情的、斑斓绚丽的梦想了。

隔一会儿,就有在院门口站岗放哨的孩子跑来宣布,看见放映队的身影了。又一会儿,远远地就看见几个工人师傅架起了宽大的银幕,摆好了放映机的位置。最后打出了一束雪白的光,第一轮激动的潮水就开始波涛暗涌了。

同类推荐
  •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密勒士评选》曾评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达夫位列其中。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并且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出版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这不是一本随便的旅行书,是一本旅行后的记忆录,期待了未知的相遇,邂逅了愿意爱下去的人。只为了追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
  • 邂逅大师

    邂逅大师

    在书业和读者中颇具影响的“文汇原创丛书”,又推出新作,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记录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贾鸿图近年来游历世界名胜之地,每每“邂逅”那些大师的经历。在人生中,与大师同行,你会像钢铁一样坚强,你会像大海一样坦荡,你会因像他们一样献身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永远幸福。
  • 哈萨坟记事

    哈萨坟记事

    这是一本叙述行走的随笔。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对行走者而言,与其说行走于异地的山水间,毋宁说行走于自个的心灵中。在我看来,行走者于山水的行走是外象,于心灵的行走是真谛。我于多年的旅游,是爬过一些山的,如本书写到的衡山、嵩山、天台山、莫干山、烂柯山、九华山、黄茅尖、清凉峰等,但爬山不是真正的行走。爬山的目的是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而真正的行走,并无明确的目的,千纵百随,随遇而安,遇到意外,意想不到,这就有意思。”
热门推荐
  • 菩萨受斋经

    菩萨受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膳食疗治百病

    药膳食疗治百病

    药膳,中国特有的营养调理膳食。膳意为饭食,即中药与食物相配伍而成的膳食,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本书以调理身体为目的,将内容分为两部分。前面将药膳的概念、功效向读者娓娓道来;然后以中医的“气”、“血”、“阴”、“阳”为划分依据,从辨证施治、补养脏腑的角度出发,精选出我国传统医籍中近千种养生治病名药,并根据各药材的功效、适应证等罗列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方剂。此外,本书在每一节的最后还罗列了许多各大药房常见的滋补养生成品,让读者在面对市面上的各种补品时不再迷茫、盲目。
  • 诸仙流

    诸仙流

    书友群:951251722本作品既参杂了武侠小说的元素,又有玄幻仙侠小说的修仙元素。第一卷,主人公萧意初出茅庐,路途坎坷,拜其海仙冷辰为师,修炼功法,为找回心爱之人,踏上了那任重而道远的诸仙流修仙之路。乱世滔滔江湖,少年一腔热血,横刀立马闯天涯。第二卷,江湖历练篇,步入险恶的江湖,找寻那诸仙流通道,只为寻得所爱之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金庸老先生值得我尊敬,平日爱看其武侠小说,故文笔虽与金大侠相差甚远,但也学习金老先生其武侠小说的精妙之处,写作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
  • 绝品秘术师

    绝品秘术师

    如果执着只是徒然,谁又会用尽一生的力气,去靠近一个人,只为守候一份触不到的爱恋??如果千年的执念放下,是不是我们都可以平静安然地度过余生,不会再有眼泪倾洒,不会再被情深灼伤??迷雾重重的前世今生,谁替了谁的存在,谁又成了谁的执念。?那年,神树开花,树下,她爱上了他?千年后,桃花蓁蓁,落英缤纷下,他寻到了她。?是情深,还是缘浅。历经千年的爱恋,难道终是抵不过天命?一情劫,一生劫。?
  • 嫡女策:情撩天下

    嫡女策:情撩天下

    无景家有嫡女,名朝歌,才貌双绝,世间难得。然而皇家有麒麟,臣家有名士,一女百家求。到底谁能摘得天上月,抱的美人归?权利与美人,从来都是个艰难的选择。
  • 神偷狂后:夫君,请入瓮

    神偷狂后:夫君,请入瓮

    1v1,男女主身心干净。据说皇后娘娘一点也不淑女?爬墙、武功样样精通!怼天怼地怼皇上,一样也不落下!别人都是琴棋书画,唯独她是又立门派又蛊惑人心?虽说皇上是在新婚连盖头都没掀就没影了,但是后来给这个不起眼的女人折磨的要死。本来是下了套的,可偏偏人家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某女:“禁足多没意思,皇上干脆派我去冷宫住住吧?”某女:“皇上,深夜露重您可快批完折子去看看佳人吧!”某女反正在淑女这条路上渐行渐远,直接就是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走向人生巅峰!
  • 无尽旅馆

    无尽旅馆

    卓浩阴差阳错之下买下了一间传闻不祥的房间,意外来到了死亡旅馆,让他早已麻木的神经又一次感受到恐惧的兴奋!!从此之后,他踏上了一条恐惧进化之旅!!
  • 玄武天下(7)

    玄武天下(7)

    千世的轮回消磨不了他(刀)内在的杀气。万年的魔咒尘封不住他(剑)体内的战意。他们的出世使平静的乐士烽烟四起!他们的重逢将武界引入神魔之境!四帝的传说,神祇的传奇,导致大冥乐土万世伟业分崩离析。一位自认能战胜传说的惊世强者在战火中崛起,他以不屈的战意与传说之剑融为一体,并以玄道意境与火帝之女展开千世的恋情。神祇的荣辱,乐土的存亡,武道的兴衰与他的命运息息相连。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为你讲述的不是一个纯粹的励志故事,它力图为读者打开一扇嘹望残疾人心灵世界的窗子,让读者再次审视人性、生命的价值和爱情这个神圣的主题。1981年8月23日下午,一个孩子攀爬上放置变压器的水泥台。一声巨响,电将他烧成了一段火后的木头,医生截去了他的双臂。从此,他甩着两只空空的袖管来往于村子里,然后上学、辍学、贩牛、放羊、帮大人守小卖店、到城里摆残棋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