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500000025

第25章 火车快开(2)

即使在少年时代对火车情有独钟,但丝毫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和火车,和司炉发生什么亲密接触。可是,在1989年的冬天,“司炉”成了我的职业。那一年,我十八岁。在上岗前的培训时,我仍然不清楚“司炉”到底是干什么的。理论和时间并没有让我体会到即将从事的工作,和即将面对的生活。第一次跑车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从下午候班开始,一直都非常紧张。出乘前,我为自己准备了饭盒,煮了一碗面条。在车上吃的时候,已经凝固成一团了——就像那一夜的心情,冰凉、坚硬。踏进蒸汽机车的那一刻,应该是我的一个成人仪式。从此以后,我踏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昏暗的灯光、乌黑的煤块、灼热的炉床、陌生的笑脸,在种种恍惚的印象背后,是我无言的叹息。那一夜很长,很倦。虽然师傅什么也没有让我做。他对我说:“你这一趟,只要学会站稳当就行了。好好适应吧,小伙子。”在铁道边看火车前进是一条笔直的线,可是在司机室里才知道什么是横冲直撞。

我努力地使身体不再摇晃,心里的天平却开始倾斜了。学生时代的憧憬仿佛在炉膛中化为乌有。司机师傅感觉特别纳闷,说:“第一次上车的司炉都特别精神,你不觉得跑车新鲜呀?”当时我苦笑着回答:“可能我和火车一见如故吧!”

虽说一见如故,却未一见倾心。当时,我的体重是“羽量级”的,只有八十九斤。胳膊比铁锹把粗不了多少,铲起一锹煤来摇摇欲坠,当时真觉得那是不能承受的重量。轻也好,重也罢,既然选择了铁路,就安心和火车一路同行吧。蒸汽机车是一个流浪的家,从南到北,我在钢轨上从冬到夏。初为司炉,汽和水总是顾此失彼。看着司机、副司机轮番上阵,替我挥汗如雨,我惭愧得汗颜。于是背地里胡吃闷睡,企图茁壮成长。机车队书记的一句问候:“还顶得住吗?”足使我感激涕零。

跑过几趟车下来,我真的能胜任本职了。当我第一次水满、汽足、炉平地回到车站时,当司机逢人便夸:“看俺伙计烧的炉,多平!”时所有的疲累烟消云散了,大车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自食其力了!这是一个男孩对世界的宣言。驿动中我飞快地长大了,从生理到心理。从男孩向男子汉的过渡,是有迹可循的。身体首先爆出内在的力量,我的衣服迅速变小了,我的肩膀迅速变宽了。世界并不因自己的成长而狭小,但司炉的心胸却因在大地的驰骋而扩展了。

蒸汽机车在夏天时摸到哪儿都烫手,冬天挨着哪儿都是冰凉的,我才发现冬天的汗水是多么的可亲。当往复出乘成为惯性运动时,当初工作的热乎劲也有些凉了。跑车之后,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渐远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了,心理的落差更大了。每次出乘归来,仿佛是尘埃落定,但稍作休整就又该随风而行了。对于跑车郎来说,过年,是列车途经小村时,耳边听到的一声声爆竹。节日,是别人的城市半空中圆圆的月亮。

正在情绪飘忽不定时,我听说有位司机退休时居然老泪纵横。我想了很久,每位大车都是从司炉一步一步,一年一年熬过来的,他们也一定有过体力的不支,还有心理的不适,当他们跑完了全程竟然不舍,想必中间辛苦的过程也是一种踏实吧。眼前三色灯,脚下是两道无限延伸的钢轨。我想,既然师傅们能够跑一辈子车,我为什么不行呢?从那以后,我才真正地开始接受司炉的工作,以及过一名司炉应该过的日子。

司炉在白天跑车时,远方有山也不能东张西望。可是夜间出乘,我看不到山,却能感觉到山的存在。我在北方的平原上跟自己赛跑,同时也和体力、和心理不断地——角逐。

在外点公寓待班中,我有许多安静读书的时间。一套又一套的经典著作,就是那时读完的。除了给几家杂志社画插图,还开始断断续续的写作,给自己起了笔名叫“那里”,直到今天还在用。

现在工作清闲了,反而经常在一本较为艰涩的书前望而却步了。跑车时,经常有机会到外地去架修,或厂修机车,还可以顺便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最重要是跑车的汉子,都是心直口快的。长期同事不仅可以杂学旁收,还能取长补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嘛。特别是遇到天气不良或超劳作业时,师徒三人互帮互助,真有相依为命的感觉。

【4】

几个温暖我的片段,总是和寒冬有关。

——雪夜出乘,大地裹在一团团飘飞的雪花中。把六十多列货车平安地运送到站了。回车库时,搬道员通知我们说,道岔都被冻住了。我们只好原地等待。我和同伴轮流把身体贴在锅炉的外皮上,说好了每十五分钟换人。我们像两块渴望融化的冰,竭力吸取着仅有的热量。不到一千米的路程,我们的火车走走停停,足足用了五个小时,回到车库,已经天光大亮。洁白的雪照得我们睁不开眼睛。

——冬天的又一次漫长的旅程,我们都吃完了路上带的盒饭,饥肠辘辘。我们停在半路上的一个小站,等待一连串的客车相继而过。后来简直是饥不择食了。司机出主意,说周围的地里可能会有农民秋收后剩下的红薯或者土豆,不如我们挖一挖,说不定运气好呢。我们用钉耙挖了半天,连一棵红薯秧子也没看到。反而差不多帮农民翻了一遍地了。

——有一年冬天,我和司机老牛师傅打一班,我们都叫他老牛大车。那一夜,检查完机车后暂时还没有出乘的计划,值班员让我们回公寓睡觉。老牛大车让我们先走,说在春运期间特别要保证机车质量,他再检查一遍再回去。可是我们直到早晨睡醒后,老牛大车还没有回来。于是我去找他。原来,他在地沟检查机车时,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到两米的地沟竟然走不上来了,周围也没人经过,所以在下面蹲了半夜。他还没说完,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了。从师傅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他们对工作那么朴素的执著和热爱。

谁说他们不是最可爱的人呢?还有许多小故事,一点一滴地感动了我。让我坚强,让我安心。司炉岁月中,和兄弟们一起同甘共苦,他们就像烛光耀亮了低谷中的黑夜。

每个跑车的汉子都是夜的儿子,那一段司炉岁月就是我记忆里的星辰。我想,每个男人都应有一段体力劳动的日子,无所谓时间长短,只有真正的融入烈火,才会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车呼啸着穿越枕边的睡眠,不停地告诉我——路的远方有更美的梦。

【5】

有一部17分钟的电影短片,名字就叫《火车》,开场白是这么说的——

从我家到铁路,八十米

我们住的房子和铁路是平行的,站在阳台上就能看见两道铁轨

火车经过的时候,杯子里的水会抖。

我喜欢火车……

最初听到时我几乎觉得自己的内心在说话呢。影片中火车汽笛的声音被无限扩大,其实汽笛在风的掩护下更像草原上的长调,被风吹得无限悠远,牵扯着钢轨外少年向往而忧伤的目光。漫长的铁路两侧,八十米之外有许多家、许多孩子,如果将记忆串在一起,会是一条更为遥远的铁路。

那个叫《火车》的短片与林兆华导演的戏剧《车站》以及更为著名的电影《站台》(贾樟柯导演)都获了大奖,看来铁路的纵深处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故事。国外一些城市还有环城观光的蒸汽火车,像慈祥的长者巡视着楼宇茂盛的土地,仿佛踏上老火车,可以重返时光的源头。火车或站台都是流浪者的标志,每个站台可能是起点也可能是终点,每列火车可能是过程也可能是最后的家,流浪至死真是悲壮啊。荒草凄迷,风穿行而过,将流浪的气息吹到很远,很远。

家门外的钢轨上停靠着许多节苍老而残破的列车,与钢轨并肩而立,维持着铁路完整的印象。我掠过荒草爬上守车,这是列车的最后一节,是无数篇《漂泊手记》的句号。

从高楼望去,城市的夜晚流光溢彩,只有车场的部位比夜还要漆黑,所有钢轨、守车、荒草和漂泊都遁了踪迹,从我家到铁路八十米之外是一个盛年失明的盲人,安静得凄凉,漆黑到永恒。

1992年4月第一台内燃机车开始往来穿梭,1997年11月第一台电力机车风驰电掣般掠过,紧接着1997年12月,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光荣退役,那铿锵的步伐、沉重的喘息、明亮的火光、司炉的青春只有在记忆中寄存了。如今,蒸汽机车在京广干线上已成为了历史,“司炉”也将成为一个有待解释的名词。八十年后,“司炉”将是词典中一个古董级名目,它与八十米之外的铁路,相依为命地消失在沉沉黑夜之中了。

铁路两旁长满了蒿草,一年比一年茂盛,容纳流浪的土地适合任何植物生长。光亮如镀的钢轨已是锈迹斑斑,青草漫过钢轨,曾经的奔波伏在草中沉睡。车厢里残留着零星的煤块、撕破的报纸,还有满壁涂鸦的文字……种种遗迹构成一种流浪的生活,陪伴守车人度过了漫漫长夜。当夜色在窗外驰骋,星星在轨外流逝,独守黑夜的人驻扎在一小片流动的土地上,从一双钢轨到万水千山,从八十米守望到八千里路云和月。守车被热带的骄阳灼伤了皮肤,裸露出最底层——赤子一般的红——守车人被岁月裹挟而去,剩下一节节空壳,在废弃的铁路上安息。

现在想来,我仍怀念我的司炉岁月,而且我会心存感激地面对生活中必须承受的重量。成长过程中,人必须遭受些磨炼的,我庆幸自己经受住了考验。正在读的一本书,《与公牛一同奔跑》。作者瓦莱丽·海明威在结尾时引用了另一本小说的开场白作为全篇的结束——“这是我所听过的最悲伤的故事。这是最悲伤的故事,也是我自己的故事。”我想说的是,除了父母,这是我能写下的最深情的故事,文字上的相知。

【6】

许多年以后,如果我的儿子问我什么是“司炉”时?我会告诉他——

那是在怎样的星空下,有怎样的一个少年,不断地擦拭着寒冬里的热汗,他在劳作的间歇,睁大了明亮的眼睛,向急驰的车窗外,期待着地平线上出现的第一缕曙光,那种赤子一般的红。

同类推荐
  • 大地流金:中国最美的油菜花

    大地流金:中国最美的油菜花

    中国的颜色是什么?炎黄子孙,我们的颜色是黄色的,大地流金,带你看见油菜花的颜色。
  •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是作者三年以来驾车游历西藏、新疆的彩色旅行日记。书中以优美的文字、色彩斑斓的风土照片、切身体会的真情实感,以及车轮印制的翔实自驾咨讯将每个人带入那神秘的佛国净土和广阔的大漠戈壁。
  • 女人一生的旅游计划

    女人一生的旅游计划

    本书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集中起来向读者展示,内容包括:浪漫之旅——在动容中放飞生命的渴望;时尚之旅——在潮流中接受经典时尚的洗礼;人文之旅——在不老风物中追忆流水过往;奇妙之旅——在新奇中领略灵感的逸动。
  •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是相反的,我在南半球过完了冬天,回到国内又要继续过冬天,这恐怕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个冬天。但不管冬天多长,春天总归是要来的,就像不管旅行得多久,家总归是要回的一样。
  • 寻梦冰山

    寻梦冰山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自己和同伴深入新疆的颠峰幽谷、冰川雪原、戈壁大漠,去阿尔金山腹地耐受缺氧的痛苦、去孔雀河三角洲追忆古老的辉煌、去库鲁克塔格追踪野骆驼的足迹、去罗布荒漠凭吊先民的遗骨、去轮台沙漠体验胡杨林的生生死死等探险经历。
热门推荐
  • 流氓老总之琴定终身

    流氓老总之琴定终身

    他为她拼了命!他为她举办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求婚仪式。他可以为她放弃了一切。最终,抱得美人归。谁知,这只是悲剧的开始。
  • 综漫之奇妙的旅行

    综漫之奇妙的旅行

    东南陌陌,华夏第一个女特种兵队长,只是睡一觉却发现自己穿越在一个二次元世界,随即发生一系列温馨平淡的故事,带着自己的男人穿越各个异世界,完成自己灵魂的修复......1V1,绝对宠溺宠文,不要被简介吓到了啊!
  • 大武痴

    大武痴

    这一世,无牵无挂,只想一心一意,寻武极境。本书慎入,因为主角不是在干战,就是在去干战的路上!
  • 快穿8n

    快穿8n

    林夕自爆死后,被一个神秘的系统绑定,从此她的世界是这样的“猫猫,快过来,我给你小鱼干”高冷总裁看着沙发上的猫“不会拍戏,我教你”腹黑影帝看着眼前的女人“小乖,别走,陪着我好吗”权倾天下的摄政王可怜巴巴的看着她(1ⅴ1男主是一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前世留下太多情债

    我的前世留下太多情债

    宁平本来只是一名除了有颜以外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不出意外他的一生都将是很普通的度过,但是就在他被女神拒绝之后的第二天一个陌生女性的出现将这一切打乱了,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的女性靠近自己,老师,学姐......宁平有些懵了,为什么他们都说和自己认识。
  • 天降总裁:小娇妻,很甜美

    天降总裁:小娇妻,很甜美

    被亲姐出卖!一觉醒来,居然成为顾择诚的女人!父亲被小三哄着举行婚礼!准备大闹一番!没想到,小三居然是顾择诚的小姨!什么时候世界那么小了!不是冤家不聚头!还敢禁锢她,不准她吃小药片!还美名其曰,为了他的下一代!想她生娃,没这么容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承包商

    最强承包商

    《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黑鹰坠落》《速度与激情》《红海行动》《战狼》《冲出亚马孙》《海豹六队》……进入热血电影世界,完成训练奖励海量宝箱,获得神秘大礼。随身自带两个超级无敌军火库,左手金戒指可开启CF商城,右手银戒指自带CS武器库。巴雷特、AWM、火神加特林随便买。皮肤还能加特效!氪金就能做爸爸!无限火力横扫全球战场!以极度暴躁的纯爷们手腕,向着全球最强私人军事承包商PMC,发起最热血澎湃的野蛮冲锋。
  • 故事会(2017年7月上)

    故事会(2017年7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快穿100式

    快穿100式

    【正文已完结,番外进行中】初见,那人勾唇浅笑,“要抱抱,举高高。”后来再见,美人长睫微垂:“嫁我,不可食言哦。”再再再见,美人变病娇,眸光幽深挑眉轻笑:“除了我身边……你还想去哪里?”喻楚无法,只好求助主神:“大人,您的灵魂碎片总撩我,可我不想被撩,您说怎么办——嗯?对呀,我是真不想被撩啊。哎等等,您别生气,哎,您也别委屈啊……卧槽,别撒娇别撒娇,好好好,我让你撩,让你撩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