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200000036

第36章 两层小楼(1)

阿果和多吉隐居的房屋是一幢别致的两层小楼房,坐落在太阳河岸边的一片小树林里。这里与部落山寨之间有一大片庄稼地隔着,确实是隐居的好地方。这片小树林,二十多年前是一片荒地,荒地之前是一片上好的熟地,是大管家的父母遗留给他的。大管家小时候跟着朝佛的父母到过西藏,父母返乡时,把他留在拉萨一座著名的寺院里当了和尚。大管家三十多岁回乡探亲时,父母双双病故,当时老土司曲登还在,见他学问好见识广,人又厚道,就把他挽留下来,他就成了官寨里的大管家。他没工夫打理父母留下来的那片熟地,熟地自然变成荒地,荒地没人打理,就自个儿长出许多树木,树木长高后,居然成为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老土司去世前对他说,该在树林里修一座小屋,那里静,适合你老了之后去念经,并给了他一笔钱,算是对他忠心的最后一次奖赏。大管家照办了,修了这座两层小楼房。二楼有经堂,吊脚厕所,还有一个大阳台;一楼有一个客厅,两个卧室,一个厨房。房子虽小却样样齐全,又很精致。大管家住二楼经堂,阿果和多吉各住一楼的一个卧室,帮大管家看家的远亲那依睡客厅,刚好,好像早就安排好了似的。

大管家做起了两头讨好的游戏,可是这个游戏很不好玩。大管家有事无事就在官寨和小楼房之间来回跑,他一面去宽土司的心,保证阿果和多吉没有去娘家告状,更不会惹出其他麻烦;另一面又把土司如何为这件事烦心,甚至病倒的事告诉给阿果和多吉听,为的是引起他俩的同情和谅解,与土司重归于好。

“土司相信了,我说你们没去阿果娘家。”大管家从官寨回来说。

“本来就没去嘛。”落入大管家手里,多吉怏怏不乐。

“这就对了,他心里好受些。”阿果叹了口气,说:“还是怪我,我对他就是喜欢不起来,才弄成这个样子。他是土司,要脸面的。”

“把你锁起来,你还为他说话。”多吉说。

“阿果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在大管家眼里,阿果和多吉都是孩子。

“敢死队回来了,那个马队,好威武哟!”又有一天,大管家说:“阿果阿爸双喜临门,在西藏打了胜仗,扛了一面虎旗回来;皇上又封他土司了!”

“大管家,你放我们走,我们去看阿果的阿爸!”多吉激动起来。

“不能去。仁青不去,你去合适吗?”阿果强压内心的兴奋,说话时态度很坚决。

“土司病了。”又有一天,大管家回来皱着眉头说。

“装的。”多吉撇了撇嘴,“阿果的阿爸回来了,他不装病行吗?”

“不,真病了。你还不相信你亲哥哥?”大管家很失望,怎么就不能引起他们的同情呢?

“我相信,我太了解自己的哥哥了。”多吉说话时脸朝向一边。

与大管家所期望的恰恰相反,多吉渐渐开始憎恨哥哥了。准确点说不是现在才开始,大概从住进这座小楼房后这种憎恨就开始了。随着与阿果之间的感情一步步加深,这种憎恨也跟着增长。为了阿果,他现在可以不顾世人耻笑,敢和哥哥决斗。

大管家平常住在官寨里,不太忙的时候到这里小住几天,遇到大的宗教节日,也要到二楼经堂念念经。看守和侍弄房子的是一个耳朵不好使但手脚麻利的年轻女人,她是大官家的远房亲戚,大管家叫她那依,那依是聋子的意思。阿果和多吉叫阿姐她听不见,只要叫她带有揭短含义又不太礼貌的那依时,她就抬起头寻找发音源,朝喊她的人笑。

那依的父亲是个很不错的银匠,在官寨专职打制银器,与土司关系很好。有一次那依从外面回来,眼前发生的事把她吓呆了,老屋垮塌,父亲埋在里面。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对她打击太大,眼睛虽然没哭瞎,耳朵却不好使了。土司仁青可怜那依,就把她送给大管家照看小楼房。那依也不是去白吃饭的,她得照顾大管家,说白了,就是监视。那时老土司曲登已经去世,大管家权力很大,仁青不放心,把那依放在大管家身边再合适不过,那依和大管家扯得上一点亲戚关系,不容易使人看出仁青的真正用意。

那依把这片小树林当成自己的家,在离小楼房不远的一棵大树下,搭了一个隔成两间的木棚,一间养了一头奶牛,另一间圈了几头肥猪。又在林间荒地上开出一片菜地,虽然现在已经入冬,看不到夏秋菜园里的光景,但是从那依风风火火的状态中,可以想象得出菜园一定曾是生机勃勃的。现在来了两位年轻人,那依有了伙伴,无论挤牛奶喂猪,还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都比平常干得漂亮,她也需要有人欣赏她的劳动。

阿果和多吉在这里住了一阵后,被软禁的感觉渐渐消失,他们喜欢上了这片小树林,还有这座小楼房和那依,尽管离开这里的念头没有消失,但是,目前暂时住在这里还是不错的。

刚住进来时,阿果的情绪十分低落,这倒不是因为仁青把她锁进房里的缘故,她并不怨恨仁青,甚至对仁青还有几分同情。如果我是他,也会这样,她不止一次地这样想。她知道问题的根源在自己这边,是自己从来没把他放在心里,从来没觉得他是自己的丈夫。她之所以到太阳部落来,走进仁青的官寨,唯一的目的就是兑现父亲的诺言,仅此而已。既然父亲的诺言兑现了,她就没有必要非要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她原来打算以演戏的方式打发光阴,等父亲从西藏回来后,就与仁青分手。她要离开太阳部落,可能还要离开嘉绒藏区,她要去成都找岳大人,请他帮忙送她到京城。她的最低目标是看一眼当今皇上,当然,如果有缘分的话,就和皇上白头偕老。

阿果情绪低落的原因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心,来自对自己的严厉拷问。你是康珠玛吗?她对自己提出疑问。如果你是康珠玛,为何给仁青造成那么大的痛苦?为何让堂堂土司在部落臣民面前失尽脸面?为何让太阳部落官寨罩上阴影?认命吧,回到仁青身边去吧,她不止一次地劝告自己。不可能,这怎么行?她又本能地一次次否定自己。“祸水,你也是祸水!”她生气了,开始恶毒地咒骂自己。自己被关被锁的事千万别让父母知道,她经常这样祷告。一旦两个部落因这件小事而械斗起来,自己的罪孽就大了。

小楼房环境优美清静,可她闷得慌,这里缺少她要的氛围,对,就是缺少藏戏团里那种唱歌跳舞说说笑笑的氛围。幸好多吉会说那么多笑话,知道那么多太阳部落甚至嘉绒藏区的历史掌故,没有多吉,她会闷死的。只要看见多吉向阿果眉飞色舞地吧唧嘴巴,那依总是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小跑着凑过来,用手掌扩大了耳郭,侧着脑袋听,脸上立即出现忍俊不禁的笑容。阿果很纳闷,多吉什么时候学会说那些笑话和故事的?她和多吉可以说是一块儿长大的,一块儿读了那么多年书,一块儿演了那么多年戏,嫁到太阳部落后,又是天天在一块儿演戏,她从来没听过多吉讲故事,笑话是爱说点儿,可好像没有现在说的这么有趣。小时候,父母带她到太阳部落去玩过一次,记得第一次见到多吉和仁青兄弟俩的时候,多吉就爱说话,他说出的话跟别人的不一样,几乎多吉每说一句话,她就咯咯咯地笑一下,吓得仁青躲在一边不敢答理她,大概那时他就会说笑话了。奇怪的是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后,她对多吉的印象渐渐模糊不清,在她看来,此人就是松赞干布,不,她把松赞干布幻想成了当今皇上,此人就是她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穿上戏装走上戏台,她对多吉左顾右盼,情意绵绵,这是当今皇上啊,她的如意郎君啊!走下戏台,卸了装,“如意郎君”原形毕露,这个时候是她最失落的时候,如从梦中突然醒来,一切都和原来的一样。她不想看见卸了装后的多吉,就像一个收藏家不愿看见赝品一样。她喜欢演戏,她宁愿生活在梦里,和虚幻的“当今皇上”谈情说爱。如果离开戏,离开梦,她真的不知道嫁到太阳部落后的日子怎么过下去。仁青下最后通牒时,她非常伤心,有一种面临死亡的感觉,被仁青关进卧室时,都没有这么伤心过。住进大管家的小楼房后,这里寂静得似乎连空气都凝固了,好在多吉会说那么多笑话,会讲那么多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一个多月后,阿果这才像挤压进箱子里的衣服被拿出来熨平了一样,可以慢慢地伸伸胳膊展展腰。她突然发现了演戏前的多吉,你是多吉呀!她这么一惊讶,连自己都感到奇怪。多吉明明一直就在藏戏团里,他是松赞干布的饰演者,自己怎么就把这么一个大活人忽略掉了呢?她告别了梦,回到了她不愿意看到的现实里。她知道多吉是仁青的亲兄弟,嫂子不能接受小叔子的亲近,但是这座楼房里除了整天忙东忙西的那依外,就只有她和他了,不跟他在一起,不听他说笑话讲故事,她会闷死的。仁青不是我丈夫,我只是帮阿爸兑现诺言,阿爸回来后就和他分手。每次听多吉说笑话讲故事时,她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同类推荐
  • 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

    锄奸队队长龙飞,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一次偶然机会打入汪伪政府的监察厅,成为了二队队长,在于敌人的较量,斗智斗勇,一次次化解危机,拯救百姓,杀鬼子,除汉奸,谱写抗日传奇!
  • 点灯

    点灯

    余同友,男,1971年出生于皖南,供职于皖池州日报社。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第七届学员,安徽省签约作家。有中短篇小说若干散见于国内一些文学期刊。一没想到,仅仅隔了一年多时间,我又一次来到了瓦庄。从县城开出的农用班车,一路上吭哧吭哧,终于在天黑时分把我带到了镇子上。镇子上稀稀落落的几个店铺里,亮着半死不活的灯,两个小孩从街对面跑出来,喊着外乡人听不懂的方言,他们迅即穿过街头黯淡的灯光,钻进屋子里去,然后又嗖地一下跑出来,很有些像镇子上空此刻正飞翔着的蝙蝠。
  • 骨节

    骨节

    《骨节》由青年作家孙频的七部中篇小说代表作结集而成。七个故事,七场悲伤而孤独的人生之役。一个年轻时因轻信而失身,决意要在女儿身上注入贵族气的单身母亲;一个迷恋日本女优的贫寒大学生;一个出生就被遗弃,历经九渡而未在世间找到安身之处的孤儿;一对父亲失踪,靠母亲小卖部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的矿区姐弟;一个失婚的三十岁女子,和被她嫌弃又怜悯的寡居母亲;一个为了不让父亲再遭受嗜赌哥哥盘剥,而突生杀心的乡间少女……在逐渐荒芜的乡村,在没落的工业城镇,在茫茫的陌生都市,这些故事里的男男女女,他们承受着各自命运的寒意,却耗尽所有的力量和情感,去掩饰、去摆脱、去治愈原生生命里的暗疾与伤害。
  • 星期日病毒

    星期日病毒

    王晋康中短篇科幻作品之一。宇宙飞船离反E星已经很近了,用肉眼就能看到暗色天空中悬着的蔚蓝色的星球。熬过500年枯燥的星际旅行,乍一看到这种美丽的蔚蓝色,令人心旷神怡,甚至带着浓烈的家乡亲情。师儒对海伦说:“有一种说法,宇宙是镜面对称的,这个离地球100万光年的反E星是再好不过的证明。你看它的大小,自转公转周期,地轴倾斜角度,大气层和海洋,简直就是地球的镜像。我有一个强烈的直觉,我们甚至会在这个星球上遇到哺乳动物和绿色植物,看见电脑和核能。”
  • 评估(中篇)

    评估(中篇)

    国家某部委派遣的专家组一周后就要杀向东海大学,对该校的建筑学专业进行真刀实枪的评估了!建筑工程学院上上下下都笼罩在临战前的紧张不安气氛中,一个个磨刀霍霍,进行着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白刃战准备——这是院党委书记在誓师动员大会上要求的,当时他咬牙切齿地说:“没有刺刀见红的思想准备,就赢不了这场硬仗!请大家都把枪擦亮了、刀磨快了,院长一声令下,就都奋不顾身地往前冲,如果出现临阵脱逃或刀枪失灵的情况,军法从事!会后,请各位都把军令状给签了!”所谓“军令状”就是承诺书,要大家承诺评估期间绝不出现教学事故等等。
热门推荐
  •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

    本书介绍了“初唐四杰”所处的时代、小传、诗文创作的思想内容、诗文创作的局限性以及历代对初唐四杰的评价等。
  • 颠倒乾坤

    颠倒乾坤

    似乎黑暗永恒不灭,光明一点绽放无尽。当王者陨落,掀开动荡的初潮,一柄天剑自天外飞来,刺穿不死神明的胸膛,斩断真龙与凰的希望。地狱火流淌,沉浮成海,乱世之中,人可成仙?唯有横剑断沧桑。这一日,星海大陆中,北部神州一座漆黑的水牢内,少年睁开眼睛,破开桎梏,迈入红尘大世,自此留下一个个不灭传说……
  • 日光之下

    日光之下

    一股狰狞的血腥味弥漫开来。木子萌摸了摸口袋,想要掏出什么东西来,却听到门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整个屋子都开始摇晃起来了,这一回,连侯家明都感觉到了。剧痛从木子萌身体深处的裂缝中迸出来,还有心中那种嘈杂不堪的感觉,一起往上升腾。侯家明回过神来,一下子就蹿进了她家的储藏室。储藏室的折叠门关上了,但没能关得很严实。那扇门,早在周文纬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坏了,周文纬修了两次都没能修好。木子萌走过去,把折叠门使劲一拉,“啪嗒”一声,门居然奇迹般地关紧了。原来,之前只是松了一枚螺丝,关门的时候,一直没能卡到正确的位置上去。很多事情,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就像李厚燊与侯家明,分别是独立个体的他们和牵扯上关系的他们,中间隔了多少故事啊!
  • 花牌楼

    花牌楼

    少年阿作跟随潘姨太住在杭州的花牌楼陪侍狱中的祖父,东邻的姚老太太的干女儿阿三和侄子姜天是阿作的玩伴,三姑娘的活泼可爱很是让阿作心动,流氓混混做派的姜天似乎与潘姨太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然而年幼的阿作只能在这瞬息变幻的世道中做一个懵懂的观者,多年后再遇故人,只能徒叹悲凉。
  • 星空追忆

    星空追忆

    黯黯星空下,静静的,把世界与自己独立开来,想到了许多,看到了许多。把这些留给明天的自己,把星空给我的、教我的,留上一笔,供自己的未来品味。也时刻提醒自己——追梦的初心!
  • 冠宠六宫:皇上,严肃点

    冠宠六宫:皇上,严肃点

    直到死的那一刻,夏羽音才知道什么是最是无情帝王家,也直到死的那一刻夏羽音才知道她究竟犯了什么错,才知道主导这一切事情背后的那双手。但是当她重来一次,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对任何人袒露真情的时候,这个皇上怎么就和前世不太一样了呢?
  • 靳先生,你老婆改嫁了

    靳先生,你老婆改嫁了

    “三年后,我们离婚,互不相欠!”婚后两年,她爱他如命,他却从不碰她,视她如空气。她空有一个靳太太的名分,默默忍受丈夫心里装着其他女人。直到丈夫携着初恋情人出现,她才认清楚,这场婚姻,从头到尾,都是她的一厢情愿。她决心离开,一纸离婚协议递上。多年后,她荣耀回国,一手儿子,一手新婚丈夫,趾高气扬的出现在前夫面前,“靳先生,你老婆改嫁了!”
  • 逆爱危情

    逆爱危情

    一场阴谋,她成了他弟弟的老婆。她恨在自己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选择了避而不见。他恨她背叛自己,嫁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同一个屋檐下,彼此怨恨却又纠缠的心相互折磨着。可当都遍体鳞伤,她才发现……从一开始,就错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波兰童话·译言古登堡计划

    波兰童话·译言古登堡计划

    《波兰童话》精选了最精彩的7篇波兰童话,删去了其中重复的部分,留下了最引人入胜的讲述。这些故事大多流传已久,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雅利安人时期。波兰地处东欧,历史上曾经是欧洲最强盛的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虽然给它招来了连年的战火,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文化。作者戈林斯基出身自农民之家,他曾走遍波兰,收集并出版了大量的波兰民间故事,并多次再版。
  • 名利场(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名利场(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群星璀璨的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为读书界贡献了一大批传世名篇。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的代表作《名利场》在这片瑰丽的星空中当之无愧地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穷画家的女儿蓓姬·夏普,自幼失去父母,但绝顶聪明。她以半工半读的方式从寄宿学校毕业后,由一名家庭小教师起步,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削尖了脑袋钻进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交际明星。这一尤物的发迹历程,在滑铁卢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映衬下,展现了堪称世界文学中最成功的一个女冒险家艺术形象。萨克雷的词锋犀利,机智幽默,解剖人生精妙入微。本书问世将近一百六十年来,一直被誉为一面讽世明镜、一部警世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