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200000672

第672章 折家将

当西门庆在东京城下运筹帷幄之时,西方边境已是烽烟缭乱。

西夏这一次兴兵侵扰,因为有宋朝昏君徽宗的割地文书在手,可谓是名正言顺,所以举全国之兵,倾巢而动,三面出击。西方边境上的宋军虽然是北宋最精锐的部队,但一来童贯下江南,已经调走了大半主力,防御兵力大受影响;二来先受割地之诏影响,再受东京城破打击,边军士气不振,所战皆溃。

只除了一个地方——河东麟府路。

在宋、辽、西夏的地图上可以看到,麟府路位于宋朝西北角,其势就如一枚锋利的钉子,直楔进西夏和辽国之间,历来令两国——尤其是西夏如芒刺在背。辽国在檀渊之盟后,和宋朝和平相处,麟府路的威胁自然可以忽略不计,但西夏却和宋朝时常交兵,吃足了麟府路的苦头。

守御麟府路的,是一群特殊的人,号称折家将。与朝廷任命的官僚不同,麟府路因为地狭人少,油水不多,西夏人还经常来野营拉练,所以被贪官污吏向来视作畏途,没一个愿意到这里来保卫边疆的。

官府指望不上,百姓只能自救,于是,在反抗西夏侵略的战斗中,一支义民兵脱颖而出了——他们就是当地大族折家的子弟,因为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园,退后一步,再无死所,所以这些本地人作战勇猛,屡败西夏,侵略者畏之如虎,号为“折家军”。

朝廷于是顺水推舟,封折家军首领为麟州知州,世袭罔替。有这一支能打的民兵挡在西边卖命,省了执政者多少烦恼。

但大宋有一项优良传统就是猜忌武将——随着折家将立功日多,威名日盛,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越演越烈的猜忌与防备。

按惯例,宋朝在设置通判一职,以牵制知州;这还不算,到了一零四九皇佑元年,宋朝又在麟府路设走马承受,为皇帝窥探当地情况,及时上报;而且颁布谕令,河东路诸监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对府州均有监察之权。

就这样,对折家将的绑强越来越多。终于到了嘉祐五年,当时的府州知州折继祖实在受不了了,于是要撂挑子不干。朝廷这才发现,在这块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废地上,除了折家将,还真找不出第二个能干的人来,因此又转成了笑脸,密加抚存,折家将这才安下心来,继续给赵宋朝廷当肉盾。

除了文官的监察,宋朝还在麟府路屯驻了禁军,起初为两千人,庆历四年增加到了一万多人,其任务虽然是抵御西夏侵略,而更重要的是“疑其强盛,别置兵马一司,以视其举动”,此司全称管勾麟府路军马司,历来是虚套在折家将脖子上的一根绞索,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根绞索就会突然收紧。

但讽刺的是,正是这根绞索拯救了折家将,拯救了麟府路。

西夏先礼后兵,趾高气扬地派使者前来,出示了徽宗皇帝亲笔签押的割地文书后,勒令折家将向西夏投降。

折家的族长折可大这时正抱病在床,听闻噩耗,仰天大呼:“祖宗百战基业,已传九代,今日竟要葬送吾手?纵死,亦羞见先人矣!”义愤填膺之下,折可大咳血而逝。

这一下算是炸了马蜂窝。折家将岂是善男信女?只不过碍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通例,勉强把西夏使者当人看而已,现在这家伙竟然气死了自家老大,西夏使者人当不成,只好做鬼。

杀了西夏使者后,折家将以折可求为首,于祖宗祠堂中沥血为盟——折家男女老少誓死不认割地伪诏,愿与麟府路共存亡,战至最后一人亦在所不惜!

就在这时,家人通报,有管勾麟府路军马司统领袁远来拜。折可求一咬牙,反正已经决意违背昏君诏令了,索性不做二不休,先把朝廷的走狗做了!于是吩咐下去,两厢密布刀斧手——“令汝砍,即砍为肉酱!”

谁知袁远还没踏进门槛,就先喝道:“如今朝廷有割地之令,麟州府州丰州火山军保德军等诸处,再非我中华领土,如今可大君已逝,可求君继任府州,却不知欲做何图?”

折可求便装模作样道:“我亦欲降,却只恐乡党不容,子弟耻笑!”

袁远听了,目眦欲裂,戟指折可求骂道:“鼠辈!可恨折家将九世威名,今日轻轻丧于汝手!中国之土,岂可割尺寸于西贼?汝不思为国报效,为家报仇,却只思投降,折家先祖有灵,必不佑汝!”

折可求唯恐袁远是在耍孩儿诈自己,遂作窝囊状道:“官家谕令,谁敢有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纵然痛心,也只得从君命,舍小家了!”

话刚说完,袁远“呸”一声一口唾沫就吐了过来,折可求急闪时,就听袁远大骂道:“老子绿林出身,当初招安,是为了保境安家,朝廷上那个狗皇帝,老子觑他如草芥!今日昏君下了昏诏,想要老子奉诏,千难万难!姓折的,你既然决意要做忠臣,老子先在这里成全了你吧!只怕你死到九泉之下,也见不得祖宗!”

“呛啷”一声,袁远钢刀出鞘,直取折可求。两厢刀斧手一看这还了得?不等折可求摔杯子摔碗为号,早已一涌而出,将袁远围在垓心,正待下手,却听折可求一声大叫:“且慢!”

刀明斧利中,折可求问袁远道:“阁下贵为管勾麟府路军马司禁军统领,又非是本地人,何必强出头架这无谓的梁子?”

虽然身畔大斧斧面阔若真极牛头,霜锋凛冽,袁远兀自面不改色,嗔目厉喝:“吾所部虽为禁军,却都是中国人!”

折可求闻言,泪如雨下,叱退刀斧手,向袁远纳头便拜:“今日方知袁兄肺腑矣!”

吩咐一声,左右已将西夏使者头颅呈上。袁远见了,恍然大悟,至此两家敌意冰释。遂于府州城中筑坛三层,列五方旗帜,祀以乌牛白马,袁远与折可求于满城百姓面前歃血为盟于坛上,誓词曰:“宋室无道,皇纲失统,昏君奸臣,割我边境。然吾辈皆中国子民,岂肯屈膝降敌,为祖宗所羞,为万民所耻?此土地虽贫瘠,亦先辈英烈热血所沃,男儿生于斯,长于此,宁死不从乱命而轻弃!求、远等遂聚甲兵,修战守,愿与麟府路同生死、共进退!今日同盟,戮力同心,若有渝者,身死族灭!皇天后土,祖宗英灵,实所共鉴!”辞气慷慨,闻者无不涕泗横流,于是军民齐心,坚壁清野,准备背城一战。

折可求、袁远见军心民心皆可用,虽然欢喜,但亦有忧愁处:“麟府路孤城困守,内乏粮草,外缺救兵,如何能得长久?”反复计较,却苦无善策。

正烦恼间,却有折可求之弟折可同执一书自外入,大叫道:“哥哥,小青妹妹有书信送上!”

袁远听了惊起:“莫不是折家的陆地神仙折小青折姑娘到了?”

折可同道:“我正安排城防,突然小青妹妹和妹夫出现在身边,将此信交予我后,他们二人就飘然而去了!”

听了此言,折可求大翻白眼:“你这厮忒不长俊!妹子妹夫俱身怀道术,腹藏奇谋,有神鬼不测之机,若得他们在此,你我皆可高坐,麟府路万无一失——你如何却把这天大的救星放走了?”

折可同嘟囔道:“原来哥哥你也知妹子妹夫身怀道术!我倒想把他们两口子绑在城楼上,可我绑得住吗?”

袁远和稀泥道:“两位且不必争论,先看信中说了什么要紧!”

于是拆开信封一看,信中只有七言诗一首——

“大旗卷风是我家,燕子飞时开血花。但得梁山西门庆,为国谈笑静胡沙。”

“梁山西门庆?!”众人不由得异口同声。

折家兄弟想道:“我们好呆!怎的没早些想到这位三奇公子?妹夫燕青,亦曾是梁山头领,梁山和折家说起来也不算外人了!今日折家有难,若求到梁山面上,三奇公子西门庆义气过人,必能相助!只是……”

看到折家兄弟的目光向自己看过来,袁远挥手道:“昏君的乱命都背反了,还计较其它那么许多干嘛?西门庆是反贼又如何?至少这个反贼没有给外国割让土地!若能从西门庆那里求来救兵,解麟府路之围,我没二话!”

与此同时,袁远心下思忖道:“这信可是你们折家有名的神仙青姑娘写的,那是天意!我若与天意作对,那不是自己找雷劈吗?老子这颗头,宁挨刀,不挨雷!”

于是两下计议已定,折可求备下快马,派人唤来两个堂妹折美凤和折美鸾,命她们持了折小青的书信,火速去往东京开封府,向三奇公子西门庆搬兵。

双姝领命,背了兵刃干粮,二人四骑,一路顶着冒冷冲寒,急赶往中原来。这一日行到卫州黎阳监,人困马乏,不防迎头撞上了一支人马。眨眼间,四面已是刀枪围拢逼来,有人喝问道:“来者何人?胆敢乱吾军阵?”这正是:

未解来日一城厄,先见此时两命危。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东汉大陆

    三国之东汉大陆

    乱世之争,群雄逐鹿。袁本初雄据冀州,俯视中原。董仲颖横霸雍州,手握西凉雄兵。公孙瓒盘亘幽州,率兵北击胡人。又有刘玄德汉中崛起,与益州刘焉遥遥相望。还有袁公路屯兵江淮,携孙氏之力,相争中原。谁知,曹孟德壮心不已,引宗族之亲席卷中原,素有鲸吞天下之心。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乱世,在这片群星璀璨的星空下,究竟是谁主沉浮?
  • 唐末战图

    唐末战图

    广明元年,当少年薛洋从大别山余脉中走出,唐末那段充满了血与泪的末世悲歌开始一点一点被改变......唐消成继,不变的是华夏千年盛世的根基,不变的是历经罹难,但终究保留了不屈傲骨的盛唐雄风......新书《龙凤战血》已经上传,请多关注!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民国山川,英雄竞逐。人物品藻,任诞风流。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乱世,政事纷繁复杂,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个非常时期出现了许多显赫一时的人物,在内忧外患的民国,他们扮演着自己特殊的角色,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民国的历史。那些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历史的另一种的“真实”,使我们对活跃在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有了全新的看法。我们且从这些风云人物的一言一行中捕捉当时的历史真相,洞察近代中国的跌宕起伏。
  • 羽化之剑

    羽化之剑

    剑修,化精金为利剑,化自然灵气为剑气,化天地万象为剑道。然,何谓“化”?禹皇参破神剑,授世人《剑典》,曰:夫化,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至羽化,神剑成,天下莫敢不臣,遂定剑九州。以臣犯君的先例一开,滚滚历史车轮不可阻挡。夏之后有商,商之后又有周。时周朝末年,幽王昏聩,礼崩乐坏,国人不服,诸侯不朝,四夷不拜,乱象初显。常言道,“一姓不再兴”,不知夏商周三氏之后,天下又将作何姓。有夏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欲定天下,必以神剑。谁能再度参悟神剑羽化之道,就是问剑天下之时。褒国都水云城北,秦岭山中,一处万丈悬崖的隐秘山洞中,四师四徒在此修剑。最小的一名弟子,他姓秦,故事从这里开始。
  • 定策

    定策

    历史是一群人的故事,它笑看着过往的风云。成者固然可喜,亦不过百年风光。败者固然可悲,但也历经了一世沧桑。历史的精彩在于每个人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他们在台上唱罢几场,时间或长或短,但终究逃不过谢幕的下场。
热门推荐
  • 八识规矩补注

    八识规矩补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超级生死簿

    穿越之超级生死簿

    【慢热型,记得带上解药追,毒死勿怪】穿越修真古大陆,自带超级生死薄。黑白无常身旁候,索命小鬼座下听。天才妖孽来找茬,随手一笔跪叫爹。王尊圣主帝皇临,魔神封印镇他形。倾城容颜终会老,逆天改命跟我好。大陆风云哪个搅,混世阎王在胡捣。
  • 系统之农庄空间

    系统之农庄空间

    游戏迷安璃最近迷上了种田养成类游戏,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身在荒芜空间,种田之路就此展开……种田,开荒,升级,贸易。安璃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慢慢明白的生活的不易,也越加珍惜自己的时间。然而,当到了离开的时候,安璃该如何选择呢?
  • 给大佬递系统

    给大佬递系统

    一个地球普通人意外落到了一群修真界大佬的手中。这群大佬还准备拆了他研究研究。“怎么办,我好怕~”“对,就这样。”“别动我,我可是无所不能的系统大人!”
  • 战帝圣王

    战帝圣王

    拳碎星辰,脚踏寰宇,一把断刀,一头巨猿这世间,有我无敌!
  • 壁下录

    壁下录

    我坐在旧桌前,面对着墙壁。左手边是窗子,很久没擦过,几片玻璃还裂着。抬头往上看,泛黄的墙角里挂了张烂蛛网。之所以坐在这里,是因为前天首长被上级纪委的人带走了。作为他的秘书,我被要求协助调查。这是一座三层红砖楼,在大院的角落里。来这个院子工作快十年了,我竟然没注意到它,更没料到有朝一日,我会坐在这座老旧矮楼的某间屋子里。冬日午后的阳光很淡很白,军人们陆陆续续通过驻有哨兵的门岗,走进苏式风格的主办公楼。远远看去,只是一串串小指尖大的黑点。我明白,我和他们再也不一样了。两个穿迷彩服的年轻战士站在旧木门外,每隔一会儿,会向里面看看。
  • 穿越之红颜杀手

    穿越之红颜杀手

    义父的背叛让杀手秦岚穿越到了古代,但仍然摆脱不了杀手的宿命,为什么,她一定要按照命运的安排一步步向前走,她不要。她,只要安静的和家人一起生活;她,并不想有那么多的光环,她,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女子……只是,偏偏人生的命遇不由自己做主。
  • 金牌法神

    金牌法神

    “我可是要成为法神的男人!”“我可是要成为法神的男人!”“我可是要成为法神的男人!”
  • 颜倾盛世:极品娘子要翻天

    颜倾盛世:极品娘子要翻天

    她是21世纪的冷血杀手,身上带着神奇的阴阳法术。一朝穿越,看美男,携萌宠,带神器,纤纤细手杀于全天下!嗯?那个传说中的病秧三王爷是她的未婚夫?似乎不是病秧子嘛!武功高强绝色容颜,独宠她一人!“阡陌尘,如果我被人欺负了怎么办?”“谁欺负我娘子,我欺负他全家。”“你,怎么欺负他全家?”“杀无赦!”神秘遗情咒,索命忘情丹,解药偏偏是同一种。一边是她最爱的男人,一边是她最喜欢的灵宠。她,该如何选择?棋局,才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商与影响力

    情商与影响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情商与影响力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书从培养习惯、缔造个人魅力入手,通过精辟入理的分析、具体典型的实例,为读者打造个人影响力提供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在模拟的情境中走出对幸福、成功的迷思,获得完美人生。作者在第3版中,对情商的构成因素以实际案例为背景,面向应用进行了解释,提出以下概念:情绪弹簧、情绪单级化、情绪免疫力,等等。还增加了职场成功与不太成功的案例,帮助读者创造和谐的职场氛围与个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