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9300000112

第112章 大炮的学问

她的这一声感叹,引来了众人的注视,在场的所有人把目光齐刷刷的对准了她,听这话,这姑娘似乎对大炮很有研究……

其中当属喝过洋墨水的铸炮师吴老头了,他是这里的主要科研人员,与此地的其余柳家班成员不同,其他的柳家班成员可以说都是他的徒弟。

虽然老吴只带过这一届徒弟,但他感觉,这应该是他带过最差的一届徒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些人底子干净,是柳老船主留给柳如风的班底,否则是不会在此参加如此重要的科研工作,柳老船主在挑选人才市上也是煞费了苦心,特意挑选了下海前是匠户的柳家班心腹子弟。

只是,柳老船主日理万机,他可能疏忽了,即使是出生匠户世家,是真的专业对口吗?

当年朱元璋打下天下,充分体现了劳模精神,年年勇夺铁人十八项,是不折不扣的劳动先锋,为了后世的子孙能直接奔小康过上舒坦日子,他老人家制定了许多的规矩。

这些规矩,都被称为祖制,其中有很多条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被淘汰,然而,户籍制度,就如同大明的海禁一样,一直延续至今。

朱元璋制定的户籍制度,除了规定农村户口的百姓不能到城市去打工外,还体贴的分出了、民户、军户、匠户等。

这些不同户口的人有着相同的待遇,找工作再也不用上某某人才网。

这辈子都无需为找工作发愁,即使不读书,改家里蹲,毕业了也是包分配的……

还能有效的避免了黑中介对老百姓钱包造成的伤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工作一干就是好几辈子,为何是几辈子,因为劳模朱元璋规定,凡是被划为民户的百姓,从他这一代开始,他的子孙也将都是民户。

想要从民户转到军户,不是像今天娶个城里的姑娘或是嫁给城里的小伙,就能把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

这户口,一定就是几辈子,雷都打不动,这个户籍制度,明确的规定了子承父业,祖上第一代是干什么的,后代就要接着干,除非是文曲星下凡,能够考取功名的除外。

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人,毕竟科举考试那口大烤炉不是那么容易考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被烤焦了也只是止步秀才。

这个户籍制度是老朱费尽心思想出来的,这与朱元璋童年的不幸遭遇不无关系,少年朱元璋孤苦无依,又没有文凭,想要找个工作养活自己,而天下之大却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他。

在那没有人才市场的时代里,朱元璋深深的体会了就业困难的痛苦,在创办大明公司之前,朱元璋曾经干过爱心收集师,也干过普度众生的高僧实习生。

这两份工作虽说他做的不是很开心,但是至少有一碗饭,那个时候的他是不想跳出来自主创业的,创业的风险太大了,稍有不慎便是人头落地。

只是,现实是无奈的,行业里竞争力太大,每天都有新人的加入,这两份工作又没有底薪,收入全靠提成,在僧多肉少的情况下,朱元璋的努力常常付之东流……

无奈之下,朱元璋才参加了起义军,开始自主创业。

当他创业成功,成为大明公司的第一任董事后,他或许问过自己,要是当时他不用为就业发愁,有工作能养活自己,那他还会跳出来创业吗?

朱元璋知道,老百姓的要的不过是一个温饱,只有走投无路才会走上绝路,或许是出于好心,朱元璋才制定了这个户籍制度。

这个户籍从表面上看,很和谐的解决了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大明的安定有着很大的贡献,但凡是有利必有弊,就业问题是解决了,专业对口问题却是被疏忽了。

举个例子,明明是瞎子,因为老子是给官老爷开马车的,儿子也不得不子承父业当个盲人司机,出了交通事故都没地方说理,只能自认倒霉,谁让人家这工作是祖传的呢……

而且,孙子的孙子对祖上传下来的工作不满意了,也是没办法跳槽的,除非敢向柳老船主一样自主创业,跟大明公司对着干,不然,跳槽换工作是这辈子是绝对没指望了。

…………

这样子选出的匠户子弟,到底有多少学手艺的天分可想而知,吴老头作为一个喝过洋墨水的人才,整日面对这班出自匠户,又没有天赋的徒弟们,吴老头很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而在刚刚,他从白露的话里,似乎听到了不同的见解,一个姑娘家,仅凭肉眼就能看出这是一门好炮,这让吴老头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虽然是个姑娘,但她一看就是机灵人,比起他那些不成器的徒弟要有灵性的多,这不得不引起吴老头的兴趣。

“姑娘,你刚刚说这是好炮,可是认真的?你是如何看出这是好炮的?”吴老头上前一步说道。

白露一愣,看向朝自己说话的吴老头,吴老头的眼中流露出对她的欣赏,虽说隔行如隔山,但白露倒也不客气,她怎么说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三分靠知识,七分靠瞎编本就是她混迹江湖的强项。

何况,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即使说错了,大家又不熟,顶多算是吹破了一个牛皮而已,对白露来说无伤大雅。

她找到一门成品炮,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抚摸着佛朗机炮身上的每一寸肌肤,从炮管到炮腹,她都一一摸索过,平坦的炮腹足以证明这是一门合格的佛朗机炮。

这专业的手法,看得吴老头连连点头。

若是炮腹内坑洼不齐,很容易留下上次发射完剩下的残留物,从而导致下一发炮弹发生炸膛。

她又摸了另外几门火炮,另外几门的手感就略显粗糙了,显然是铸炮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许是木炭、煤炭的质量不够上佳导致熔铁的纯度不够,导致铁汁在铸成火炮后出现了瑕疵。

白露指着那一门炮腹较为平坦的,尺寸也较小的火炮说道:“这一门,是洋炮吧?”

同类推荐
  • 神级皇帝之斗破三国

    神级皇帝之斗破三国

    生子当揍孙仲谋,布阵玩坏诸葛氏,天命熬崩司马家!摩擦吕布,松骨曹操,放疗刘备,神皇兵将多忠勇,诛遍袁世门徒!大汉兵锋指向,管他日月所照,江河所至都是朕的臣妾!苍穹只是开始……(火热轻松爽文《三国之神级皇帝系统》正在热载中)
  • 穿越大明之厚黑皇帝

    穿越大明之厚黑皇帝

    “认准目标,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后要稳,朕为天下计,岂顾脸皮哉,为我华夏衣冠,虽千万人,朕往矣“。。。
  • 三国之大汉崛起

    三国之大汉崛起

    穿越成了刘禅,一开始就来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被赵云带着在长坂坡来了个七进七出。今生我为刘阿斗,还要不要人扶了?刘禅慢慢发现他走的还是挺稳的,貌似他的便宜老子刘备,二叔关羽,三叔张飞这些才是需要人扶的。于是乎年幼的刘禅就担起了重任,扶着扶着,便渐渐为大汉扶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三国争霸,蜀汉为雄!
  • 盛唐高歌

    盛唐高歌

    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描绘大唐年间万国来朝的盛景,开元是继贞观之治后的又一盛世,大唐国力空前鼎盛,然而在歌舞升平下,帝国内部已是危机四伏,此时,一名豪门庶子横空出世......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欢迎前去收藏、品读
  • 重生大唐做可汗

    重生大唐做可汗

    某铁杆唐粉重生来到了大唐贞观年间,本来他还以为能成为权高位重之人,能跟李二称兄弟,与魏征在朝堂争锋,和那些大唐纨绔们同饮葡萄美酒夜光杯,还可以结识下一代女皇武媚娘,他还想......可是,可是,尼玛成了极北地区的某原始部落小酋长的儿子,这可咋办啊?
热门推荐
  • 本朝茶法

    本朝茶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王者不太冷

    这个王者不太冷

    他是腹黑毒舌的陆大导演,她是牙尖嘴利的女演员黎喃,因戏结缘。nl不分的陆翊每每看到黎喃都不禁怀疑人生,怎么会有人的名字这么难念!干脆寻了个由头取绰号为十三。结婚前的某一天,黎喃在他身旁坏笑道:“喊不出我的名字就不准吃饭喔。”啊,生活真的好艰难。
  • 毒妃倾城:王爷,休书请拿好!

    毒妃倾城:王爷,休书请拿好!

    她是21世纪的天才特工,惊才绝艳,意外重生,再睁眼却成了臭名昭著的王府花痴大小姐。她本应是受尽荣宠的王府嫡女,却被渣男虐,众人欺!她成为她,不再花痴草包,眼底只剩冷意嚣张......
  • 诸界末日降临

    诸界末日降临

    荒界降临,末世求生。这本应该是一条与虎谋皮,遍布荆棘的孤独之路。但不知为何一路上张彻总能听到一些诸如:‘你特么还是个人?’‘我求求你当个人吧’之类的粗鄙之语…… (ps.提前声明一点本作并非诸界末日,而是诸界降临现实引发末日)
  •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从文学角度来阐释林夕歌词的美韵,那些经久不衰的歌词在一代又一代的歌迷心中,早就意味着爱的心声与美的领悟。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诸天互助群

    诸天互助群

    童邪获得一个诸天互助群,本以为牛逼大发了,结果群里全是穿越的菜鸟。“你们穿越成了什么?”“俺是小地主。”“吾乃大将军。”“刚当上皇太子。”“沃日,怎么就我变成了一条蛇?”顿时,群里安静了下来,默哀三分钟。当然,作为群主,童邪本着互爱互助的原则,立志‘助人为乐’,逆天崛起,称霸天下!
  • 说唐后传

    说唐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鲸鱼寄情大海

    鲸鱼寄情大海

    一条路,一段时光,会有人一起相约而行,也会有握手说再见的时候;问时光,怎么样?暖风送来低语。
  • 长袍与牢骚

    长袍与牢骚

    民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本书聚焦普通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人与事,被遮蔽与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本书分三编。上编“社会思想”介绍了林森、张澜、张君劢、胡适等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致力于推动现代中国的转型,其情切切,其心拳拳。中编“文化传奇”讲述了成舍我、夏衍、柳亚子、张伯驹等人的风骨铮铮,蕴藉风流。下编“时代变迁”讨论了物理学家饶毓泰、新闻人杨刚、地方绅士牛友兰等人的坎坷命运,发人深省,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