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600000041

第41章 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2)

她很累,没有胃口,但吃得很开心。她把鱼肚子上那块没有刺的夹给他。他再夹回给她,肉夹烂,埋进饭里。他让她告诉他今天她经历的事情,详细地告诉。她急着给他讲她打听到的情况。FC最近的确只招普工,是安环课一个台干告诉她的。她的意思是,他可以先去别的厂。他出来快十年了,干过的工种数不清,到哪个厂都抢手。等FC招管理工了,他再过来。

台干是FC自己的人,台干的话比较可信。他在FC见工半个月,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但他不会去别的厂。他就是要进FC,别的厂给个中管他都不去。

“你这样给我很大的压力。”她停下来,不吃了。

“是我有压力。我说了不要你挣钱,你只挣一部分就行了,一小部分。”他说。

“究竟为什么?”她说。

“你还问。”他说。

“你这样让人受不了,我都受不了了。”她说。

“再吃几口,瘦的不腻。”他剥下一块咸肉,把瘦的部分夹到她碗里。

“求你了,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快哭了。

“你还不明白?”他说。

“你不要老想着监视我,好不好?”她急了。

“什么意思?你什么意思?”他说。

“我那是正常说话。不可能我不说话吧?我说了什么?”她说。

“你自己清楚。”他说。

“我不清楚,我都让你和张国奇对质了,对出什么了?”她说。

没对出什么。他那样做很傻,当众出丑。一大群红色POLO衫,还有蓝色和白色POLO衫,胸前或胳膊上一律吊着FC的工牌,他们站在那里,站在受到中伤一脸委屈的张国奇的身后,那种眼光真是可以杀人。

但他不甘心。要是这样,台干又是怎么回事?台干比其他人更不要脸,他们以为自己是珠三角的拓荒者,高人一等。被台干迷惑的人还少吗?那些血汗工厂里究竟在发生着什么?

他想知道台海战争什么时候打,福建需不需要支前民工。

他看她的手机,她的手机安静地放在床头。今天好像一声都没有响,连信息声都没有,这不正常。要是这样,她要手机干什么?他已经不在观澜了,和她在一起了,她可以用他的手机给家里打电话,用不着有一个手机。

她哭了,嘤嘤的,哭一会儿撑不住,从放着菜盆的凳子边退开,窝到床上,把枕头抱起来哭。她身子弱,累不起。还有,他规定,她可以哭,但声音不能太大。出租屋一砖的墙,不隔音。好在房间不大,只有30平方米,她能够做到。

她是哭着睡着的,衣裳没脱,人窝在床头,怀里抱着枕头,像一只没见过世面因而害羞的麻雀。他坐在那里,听着广场上那台功放突然停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他想他们散了,回去睡觉了。只是她在梦里还在抽搭,委屈得要命。

他站起来,把凉了的饭菜收进厨房。他在那里站了一会儿,抬手抽了自己一耳光,又抽了一下。他的脸火辣辣的疼。他想够了没有。他那么想了,把脑袋抵在墙上。那里有一片污浊的水渍。他用力在水渍上撞了两次。

有一阵,他满眼冒金花,过了一会儿好多了,眼眶里的泪水一点点收去。

他把她的红色工衣洗了,用力拧干,用吹风机一点一点吹去水分。他解开衣扣,把还有一点潮气的工衣贴在胸膛上,靠在栅栏前。他看马路对面空无一人的广场,灯光下,那八匹欢快的马儿老也不肯放下撅起的蹄子,好像它们很眷恋这个地方,要是放下蹄子就收不住,它们就必须离开这里似的。

楼上吴琴气恼地喊了一声,然后是朱先勇小声的说话声,好像是在赔罪。楼下有什么东西跳动的声音,然后是孩子咯咯笑着到处跑动,是老石那个捣蛋的儿子。

他把烘干的工衣从怀里取出来,叠好,回到屋里,把工衣放在她的牛仔裤旁。他拿起她的牛仔裤闻了闻,他决定明天把她的牛仔裤洗了。

他上了床,平着身子躺下。她捧着自己的脸,不知道是不是做了什么不愉快的梦,鼻息短促,频率不稳定。他慢慢转过身,面向她,在黑暗中看了她一会儿,伸手为她脱衣裳。

她动弹了一下,睁开眼睛,看清楚是他,放心了,闭上眼又睡。他把她搂住,一点点搂进怀里。他的手指在她的背上,瘦削的背,比山峰尖锐的背。他知道那里有一块伤疤。是她六岁时和弟弟争一只鸡蛋,她父亲朝她掷出一支燃烧的青冈木,它灼伤了她。

她在梦中抽搭了一下。他停下来,憋住气,一动也不敢动。她没有破碎,至少这一次,她没有。他想她都做了一些什么呀!他有些发抖,比她更委屈。而且,他心里涌出对她无限的疼怜和温情,怎么堵都堵不住。

她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牵挂,是他的家。如果他能寿终正寝,他要和她在一起;如果不能,他要为她去死。他就是这么想的。

他瞪大眼睛,一动不动地搂着在梦中啜泣的她,一遍一遍在心里想着,直到熹微渐渐涌入屋内。

下午快六点的时候,环街天桥上的人流开始多了。上班的三色工衣大军进厂后,天桥上空了一段时间。他看见了那个小个子青年。

小个子穿一套李宁牌运动衣,背着一个巨大的挎包,手里拿一只木架。这个其实没什么。进厂的人数以万计,他得抓紧天桥护栏才不至于被踩成粉尘。他转过身,背对着过桥的人流,他就是这样看到那个小个子的。

小个子在天桥下,就在他脚下。小个子在马路边蹲着,从巨大的挎包里拽呀拽,拽出一堆橘红色的东西,摊了一地。然后小个子撅着屁股在那儿往橘红色东西里打气。橘红色的东西慢慢胀开,鼓起来。原来是一个安全气垫。

小个子把气垫充足气,从挎包里掏出一团红布,抻开,绑在木架上。小个子走到马路上。上下班高峰期,来往车流很大,它们不耐烦地响着喇叭。小个子不慌不忙,看也不看顶上鼻子的车流,把绑着红布的木架支在马路上。

他不明白小个子要干什么。他看清楚了红布上写的字。“施工重地,车辆绕行”。红布上就是这么写的。他看见小个子退回人行道,拖着气垫往马路上走。一个人,有些吃力,但他也做到了。

小个子把气垫放在红布架子前,退后两步,打量了一下距离,重新移动了一下气垫,再度退出马路,从地上拿起空了的挎包,背上,朝天桥上走来。

上班的三色工衣早就走光了,还有五分钟,也许还有八分钟,下班的三色工衣大潮就会从另一边涌来。

天桥上没有人,只有他和小个子。他看见小个子低着脑袋,往一只胳膊上绑扎着什么,样子很认真。也许感觉到有人在看,小个子抬头看了一眼。两个人的目光撞到一起。小个子很快低下头,继续绑扎,然后在挎包里掏着什么。他闻到一股汽油味。

FC下班了。三色工衣大军潮水般涌出巨大的厂门,气势汹汹朝天桥涌来。上万名红色POLO,加上万名蓝色POLO,再加上万名白色POLO,他们几乎在同一时刻涌出厂门,一部分涌往环东二路和油松路,一部分跨上过街天桥。纷乱的脚步声隆隆作响,气温立刻上升了好几度。他被淹没在三色工衣的潮水中,因为窒息,咽喉隐隐作痛。

他还是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他转过身,这样环绕着的两只脚就有些松开,抓住冰冷栅栏的手也有些松动。他看见了那个小个子。

小个子出现在南边天桥上,他爬上护栏,面向FC大门,摇摇晃晃地站住,这样不但他,别人也能够看见他了。

小个子手里握着一只简易的扩音装置,冲着扩音装置喊了一句什么。他的声音被三色工衣大军制造出的巨大声音淹没掉,嗡嗡的。他看见小个子低下头摆弄了一下扩音装置,重新送回嘴边。

“孙爱芳……”小个子冲着简易扩音装置喊。

这一次,他听见了。附近的一些三色工衣们也听见了。也许更多的三色工衣没听见,他们正忙着说话,或者惦记着赶紧回家。也许更远一些地方的三色工衣没听见,比如沿着环东二路分流的,还没有拥上天桥的,他们没听见。但没有什么,小个子手中的简易扩音装置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啸声,接下来,他通过扩音装置喊出来的话,他们应该都能听见。

“孙爱芳,孙爱芳,我知道你在。我知道你在这里,在他们中间。”小个子喊。

湍急的人流打了个结。有人驻下脚。更多的人驻下脚。他们扭过头,或者不用扭头,看摇晃着站在南边天桥护栏上的小个子。有两名治安协管员拼命朝这边挤。天桥上顷刻间爆满,他被膨胀的人流压在护栏上,喘不过气,他的肋骨被人撞疼了,一只鞋也快脱离脚。

“孙爱芳,我只想对你说一句话。你不要不耐烦,我只说一句,从此以后你就解脱了。”小个子对着扩音装置喊,“我爱你,孙爱芳,做鬼我也爱你!”

人们开始有了呼应,鼓掌、吹口哨、吆喝着起哄。有人在努力拉开圈子,为小个子撑出一个舞台。他被退过来的人群压在护栏上。他呼吸困难。他已经坚持不住了。礁石要被冲垮了。

接下来的事情谁也没有想到。一团火苗冒出来。是小个子。他举着顷刻之间燃成火炬的拳头。他把它高高地举在头顶。他那张扭曲的脸在飘摇的火光中显得有些不真实。他朝人山人海的三色工衣中茫然地看了一眼,举着火炬纵身跃下天桥。

人们发出一声喊。浪头突然退回去。他被解放出来,喘着气拼命咳嗽。有人朝马路上大叫。那里刹车声响起一片。

他不是第一个跑下桥的。他在桥上摔了好几个跟头,手掌被划破了。他其实一点忙也帮不上。马路被截断了,治安协管员朝人们喊叫着,他根本挤不进人群。他觉得他应该去那里。他和他是一路人,只是方向不同,但他应该去。

谁也没有留意马路上的安全气垫是什么时候被搬开的。小个子直接摔在水泥地上,一辆来自油松路方向的载重车把他撞得飞起来,再从他身上辗过。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汽油味,但火肯定是没有了。

这一次,他看见了她。是他先看见她的。天那么黑,他却从三色工衣中一眼就认出了她。

她也看见了他。她离开她那些流水线上的姐妹,朝他走来。不是跑,是走。

他朝她微笑。本来笑不出来,但他认为应该笑一下。他觉得自己有理由朝她微笑。不管怎么说,他还在,站在南桥上。汽油味和火焰都消失了,他还在。他没有注意到,她的脸色不好,比平时更苍白。

他握住她的手,紧紧握住,为这个他有些粗鲁地挡住了一群朝他们拥过来的三色工衣。

“出了什么事?”她朝天桥下闪着顶灯的110警车看了一眼。

“没什么。”他说。小个子已经不在了,已经被先前离开的120急救车载走了。他打算以后再告诉她这件事。她胆子小,他不想吓住她。

她不再问什么。这和平常不一样。他感觉到她的手心里一点汗也没有,它在他的手掌里软弱无力。她累了,他心疼地想。

他们回到共和新村。他们一路上都没有说话。她也没有朝马路对面的广场看。这个时间有点长。走到村楼下的时候,他忍不住把事情告诉了她。

“我录上了,上午就录了。”他说。

她站下来,借着马路边微弱的路灯看他。

“是普工,但没什么,就普工吧。”他说,咽下一口唾沫。

她还在看他。她的半边脸在路灯的阴影里,看不清。

“我问过,三年晋升一次。我会比别人快,我有把握。”他自负地说。他不用汽油,不用点燃,不用纵身一跃,照样能够做到。他的确和小个子的方向不同,他就是要和小个子的方向不同,他觉得他要谢谢小个子,他应该谢谢他。

她没有说话,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他。

他想,没事的,他们终于在一起了。她会很快摆脱掉伤感,他发誓他会做到。他们两个加起来能挣三千多,如果尽可能地加班,能超过四千,够了。只要他们在一起,什么苦他都不怕,他能挣更多的,他会这么做。

“你怎么了?”他还是觉得有什么事情不对。他有些心神不宁,觉得附近什么地方还有汽油味。

“没什么。”她说,扭头往楼里走。

他有点儿心慌。不会出什么事了吧?不会是台干的事吧?这么一想,他怒火中烧,赶上两步,追上她。

“到底怎么了,你说。”他说。

她不回答他,径直上楼。老石在炒菜,问他们昨天怎么没来提水。他没有理老石。他觉得热水不重要,他觉得昨天也不重要。他觉得除了她,什么都不重要。

回到家,她才给他说,到底发生了什么。她把门关上,关好。他要求过,注意影响。一砖厚的墙,他们要注意影响。她告诉他的事情其实不是他想的那样。没有什么台干的事,没有。她只是辞工了。如果还需要说明的话,她是今天上午辞的工。自退,当月薪水自动放弃。

“为什么?”他说,怎么都没有明白过来。

“你去哪个厂,我就跟你去哪个厂。我就是这么想的。”她说,哽咽了一下,身子发软。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还是不明白。

“那你要我怎么办?”她朝他喊,“你知不知道,我害怕下班,害怕上天桥。每次上天桥,看着你靠在那儿,趴着护栏,被人群淹没掉,又淹没掉,我怎么都看不见你,我就觉得呼吸不过来,我就想死!你要我怎么办?”

他愣在那儿,呆呆地看着她。现在他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一次她没有向他跑过来,而是走向他。她的脸色本来就不好,但今天尤其糟糕。她把自己辞了,事情就是这样。

他们都不说话。屋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天在渐渐黑下来,直到马路对面的龙华广场上响起功放的声音。

她起身去拿外套。先拿了一件,丢开,又拿了一件。

“你去哪儿?”他问。

“广场。”她说。

“干什么?”他说。

“跳舞。”她说,低头找鞋子,他给她买的坡跟鞋。

“不行。”他说,觉得自己很无力。

“我要去。”这一次她没有妥协。

“站住。”他说。

她已经走到门口了。他追上去拉住她。屋子很小,这很容易。她用力甩动胳膊,想甩开他,但没有做到。

“放开我。”她说。

“不许去。”他放开了她。

“偏要去。”她去开门。

他不想那么做,不想她破碎掉,就算什么结果也没有,他也认了,但他必须阻止她。

“你给我听好,我只说一遍。”他把手举起来,像是要阻止那道门,然后他想到那只举起来的火炬,又气咻咻地放下,“我只说一遍。关于去广场跳舞,有两个原则。”

“你说。”她盯着他,身子轻轻地颤抖。

“第一,不许把衣裳最上面的那颗扣子敞开,不要露出你的脖子。”他说,“还有,以后上下班,不要和白色工衣走在一起。蓝色的也不要。”

“就这两个?”她说。

“一个。我说了,这是第一。我刚才说的。”他说。

“扣子是第一,白色工衣和蓝色工衣是第二。”她说。

“不要犟嘴。你总是和我犟嘴,我不喜欢这样。”他说。

“那你说清楚。”她说。

“我已经说清楚了。我现在就在说清楚。”他感到三色工衣大军向他拥来。礁石在发出断裂的声音。她还在犟。她想干什么?“不要打断我的话。”

“好吧。”她脸色苍白,靠在门上。她只想离开,她快坚持不住了。

第二个是什么呢,他问自己。他不是问自己,他什么都清楚。没有什么他不清楚。问题是,怎么是两个原则呢?还有,谁允许过他有原则?他悲伤地想。他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外面传来功放的声音。是《走进新时代》。那些人又在跳舞了。高个子领舞者。站到第一排的骨干男女。他和她都知道,接下来会是《复兴之路》。

他站在门口,她靠在门上,他们谁也没有说什么。他们什么都明白。

同类推荐
  • 西榴城

    西榴城

    《西榴城》的核心是一桩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冤案,一个高贵的古老家族的毁灭。不知年龄的小精灵塌鼻儿以其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他的两千一百岁崇拜皇权暴力与金钱的奶奶,灵魂附上总督千金之体、追求公平正义与爱的“救星”少女小芹的不幸,冤魂不散的游队副队长郑虎的痛苦质疑,明太监魏忠贤的作祟,使故事中的西榴城成为一座权利肆虐,阴森森注定要毁灭的“鬼城”。寓言式的故事,魔幻式的叙述,不只是对西榴城两千年皇权历史的诅咒,还是对迷恋金钱与暴力的当今人类社会的沉重警告。
  •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同名电视剧安徽卫视热播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出现了无线电台,一时间,上海居民耳目一新,一些私人电台蜂拥而起,不仅播放文娱节目,还负责传递商业业务。阮清恬在学校里学过无线电知识,她因为帮助任浩铭建立电台,从而和任浩铭相识了。任浩铭由于一个误会,迁怒于阮清恬,他将阮清恬最重要的传家宝流苏耳环拿走了。阮清恬必须要拿回耳环……
  • 等你回来花就开

    等你回来花就开

    大约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疯狂的举动,都会有一些极端的思维,都会有一些偏执的本能,都会犯一些看似简单的低级错误,因为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洗礼,没有经历过世事的磨砺,所以一颗心小到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 狗头金(中篇小说)

    狗头金(中篇小说)

    石钟山,男,1964年生,1981年入伍,在空军及总后等单位服役16年。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为止发表长篇小说8部,中篇小说50余部,短篇小说100多篇。曾获《十月》《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和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等。根据其《父亲进城》系列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红遍大江南北。现为武警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一伙淘金人终于淘到了一块狗头金,当晚老福叔抱着狗头金就死了。随即,为了独占狗头金,老蔫背着狗头金逃走;弟弟小树欲用狗头金砸死哥哥大树,反而被哥哥大树开枪打死了……一块狗头金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人性的善与恶。然而,狗头金最后落归何处?
  • 日子

    日子

    老栗费了老半天劲见王秀英还是一脸的茫然就发出一声困兽般的呜咽声,气馁地将身体向后面的一大堆被褥当中倒去,一双盲人般的眼睛死死地盯在天花板上。王秀英就又开始抽烟了,她一根接一根地吸烟,不多会儿房间里就又是云遮雾罩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好像是来了灵感,工资存折的概念突然跳到了王秀英的脑海里。她兴奋地朝老栗叫着:存折,存折?老栗的眼里也一下子有了光,显然是在肯定着她的聪明才智,王秀英跳起来就去柜子里翻找,果然就找出了两个红色的工资存折。她朝老栗举着那两个折子,心里就又升起了一种成就感,就又觉得,这世上的事你说它难它就难得要命,说简单又是如此的简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慧经

    三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十八

    我十八

    她是来自海边的渔村女孩,只身闯荡京城的北漂一员;他是官宦世家长大的翩翩公子,重点高中的理科学霸。他们都是十八岁,可是她,却成了他们家的小阿姨。他们之间的故事,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 贞观长歌行

    贞观长歌行

    谱一曲盛世华章,奏一曲贞观长歌。一段早已被岁月遗忘的往事,让我们拨开层层雾霭去见证吧!
  • 王俊凯乘月而来

    王俊凯乘月而来

    我从未见过你也从未见过如此温柔之月光尽管夜色朦胧温柔仍旧弥漫云层街道海水你撑着伞带有笑意的或许是什么时候走到了我身旁恰似月光毫无预兆的降临我在月光中消溶.
  • 玄元立道

    玄元立道

    一个玄修世界一幅山河社稷图一个穿越两次的普通人如何才能纵横寰宇,创立无上玄门,证混元大道
  • 绝色将女倾天下

    绝色将女倾天下

    她是丞相之女,一朝惊变,她被送上刑场,本以为就这样了结了自己的生命,谁知命运却让她在现代呆了两年,等回来时已经变成了当初谋害自己全家的仇人之女,她发誓定要乌家血债血偿!
  • 新疆游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二辑)

    新疆游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二辑)

    《新疆游记》讲述了1916年,谢彬前往新疆考察,历时15月,就考察所得,写成《新疆游记》,凡30余万言,是介绍西北边疆知识的专著。孙中山亲笔为序,称赞他为“有识之士”,是一个“不立志做大官,而立志做大事”的“大丈夫”,并说读了此书,“其兴起吾国前途之希望,实无穷也。”
  •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本书运用大量经典清新、精彩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从品德修养、性格情绪、处世待人、治学之道、职业打拼、友爱情感六个方面展现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小故事中涵盖着大人生。
  • 成都往事

    成都往事

    我站在高峻的祭天台上,眼前横亘着一条丝带般闪亮的清江,蜿蜒着通向天边的连绵雪山。我面戴冰冷的青铜面具,手持裹金箔的鱼鸟权杖,迎着东升的朝阳,将蚕丛王传下的古老祭文喃喃念诵。珍贵的金器、铜器、玉器和象牙一批批倒入我脚下的祭祀坑里,碰撞、倾覆、破碎。就像我的蜀国一样。滔滔洪水毁灭了东方的故都,我敬爱的父王死于大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