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400000010

第10章 四(1)

十年前的一个雨天,穆仰天认识了童云。十年后同样的一个雨天,穆仰天失去了童云。

穆仰天说什么也不让医护人员把童云往停尸房里送,为了这个,在差点儿没把那个载重货车司机给宰了,之后他又拦在医院的停尸房外,不许任何人进去。他眼睛直直地,瞪着所有的人,一句话也不说,把医院的员工们吓得不轻。

载重货车是鄂州的,司机替人挑土,接了拉梁子湖水产的货单,连续跑了三天三夜的路,困得要命,坐在那里做笔录,问着问着就睡着了,在穆仰天冲向他时都没能醒过来。

负责做笔录的交警眼疾手快,丢下笔,扑过去紧紧抱住穆仰天。穆仰天就像一头发作的野兽,甩沙包似的甩开了交警,办公室被撞得七零八落。交警再度扑过来,在穆仰天扑到司机前的一刹那,吊在了穆仰天身上,并且兴奋地大叫。

听见问讯室里的响动,几个交警推开门冲了进来。大家齐心合力,拽胳膊的拽胳膊,封喉的封喉,把穆仰天摁在办公桌上,用铐子铐住他,再把分不清梦里梦外的载重货车司机迅速带出了办公室,这才遏制了一场惨不忍睹的杀人案。

从交管局回到家,穆仰天大敞着怀,头上冒着汗,在厨房和贮藏室里走出走进,稀里哗啦地翻抽屉,找刀子,找火药。他想杀人,想炸医院,想劫了飞机去撞喜马拉雅山。他用一把“鼎”牌剁骨刀换下了一把同样品牌的切菜刀,再用一把二十八牙管道钳换下了那把剁骨刀,最后用一柄三A牌安全斧换下了管道钳。他拎着那柄青光冷凛的安全斧从贮藏室里出来,走进厨房,思维迷乱地去翻酒柜。

穆童很害怕地抱着一只玩具布袋熊,人躲在客厅的沙发一角,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头发凌乱眼睛通红走来走去的穆仰天。在穆仰天把一瓶白兰地当做一瓶蒸馏水往喉咙里灌的时候,她从地毯上摸摸索索地爬起来,拖着布袋熊,进了厨房,走到穆仰天身边,小心翼翼地拉了拉穆仰天的裤脚儿,怯怯地说:

“我饿了。我要吃煎饼。”

穆仰天好长时间才觉察出了腿边小不点儿似的女儿,才明白过来女儿是在和他说话。穆仰天把酒瓶子从嘴边拿开,低下头,看了看仰了脸蛋儿瞪着一双明亮眼睛的女儿。他看出来了,那是他的宝贝女儿,是在童云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中从童云的脐带上血淋淋摘下来的肉蛋,是童云没来得及带着的、留给他来永远想着她和纪念她的礼物。

穆童的小脸儿苍白,瞳人里流露出恐慌,一眨不眨地看着穆仰天。穆仰天心里一阵发紧。他想他管不了这么多了,他才不在乎她是不是他的女儿呢,他才不管童云给他留下了什么呢:童云不在了他也不想活了,他要杀人,必须杀人,肯定得杀人,非杀人不可;他杀了人再杀女儿,杀了女儿再杀他自己;他不能把女儿留下来,他得把她带走,让已经去了远方的童云放心,让童云不会为留在远方这一头的女儿牵挂。

穆仰天就这么决定了。他看了看手中的酒瓶子,读了一行酒牌上的说明,一松手,把半瓶酒连同酒瓶子一块儿丢进垃圾袋里。他抹了一把嘴角嘀嗒着的酒液,弯下腰,抱起女儿,走回客厅,把她轻轻放在沙发上,让她在那里坐好,自己去了卫生间,在那里仔仔细细地洗了一把脸,漱了口,再去自己的房间,脱去身上的黑色西装,换了一套干净的休闲装,然后回到客厅,走到女儿面前。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手伸给女儿,嘶哑着嗓子对她说:

“走,爸爸带你去吃煎饼。”

穆仰天不相信一见钟情,但他和童云是一见钟情。穆仰天不相信天荒地老,但童云出事后,他整个人都垮掉了,罪恶的念头直向上涌,稀里糊涂地差点儿没干出傻事来。要不是有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要不是女儿拖着布袋熊走进厨房来,拉着他的裤脚儿,仰着花瓣儿似的脸蛋儿,对他说她饿了,她要吃煎饼,他说不定就真的去干了傻事。

穆仰天既没有杀人,也没有炸医院,也没有劫了飞机去撞喜马拉雅山。他在带女儿去吃过比萨饼和冰激凌后只干了一件事。

穆仰天领着女儿去了邮局。他向邮局的工作人员要了一张汇款单。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哆嗦着从皮包里摸出签字笔,又哆嗦着从皮包里摸出烟和打火机。—位保安走了过来,提醒他邮局里不许抽烟,要抽请去外面。他没有去外面。他把香烟和打火机收了起来,把女儿抱起来,抱在自己的膝盖上,旋开笔盖,认真地填写了汇款单,然后旋盖好笔盖,把笔放回皮包里,把女儿放回地上,牵了女儿,把汇款单送进窗口。

窗口后的工作人员是位漂亮的女孩子,她看了一眼汇款单,又看了一眼,然后迅速地抬起头,看窗口外的穆仰天和他怀里那个洋娃娃似的小姑娘。她不是为汇往省妇联的三十万块钱惊讶,而是为汇款单上的简单留言和汇款人落款而惊讶。

汇款单上的简单留言是:请代为寄往长阳县,资助三十个土家族贫困孩子读书。

汇款人的落款是:天堂里的童云。

童云是独生女儿,父母在宜昌,不在武汉。老头老太太就这么—个宝贝姑娘,看得比什么都要紧。当年童云中学毕业,考上武汉第二师范学校,两个老人坚决不肯让她离开他们,是童云太喜欢武汉,喜欢这座两江交汇中的城市,喜欢这座城市的冷热分明,抹着眼泪软缠硬磨,说不能去武汉宁愿死,两个老人才万般不舍,放女儿离开了宜昌。

童云到底还是死了,死在她喜欢的武汉了。两个老人悲伤地想,武汉怎么就不多流淌几条江,而要建那么多的马路?要是武汉多几条江,人们在江上开着大轮船,女儿也许就不会让人撞上了。两个老人怎么也想不通,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得知女儿出事的噩耗,童云的父母一分钟也没耽搁,当天就乘宣黄高速公路的“捷龙”快巴赶到武汉。一进医院,老太太还没见着女儿的面,腿一软,就晕倒在走廊里。穆仰天一把抱住了老太太,手忙脚乱地把老太太送进急诊室,又是输氧又是挂水,忙活了半天,老太太才苏醒过来。

在去殡仪馆给童云送行时,两个老人把眼睛都哭肿了,哭得看不清女儿的面容了。

两个老人来武汉,本来是向女婿要人的。他们怪他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女儿。女婿发过誓,要和女儿白头偕老一辈子,女儿刚过三十,头发黑得锃亮,眸子里半点儿杂质也没有,离着一辈子还有老大一截,女婿就撒开了她的手,任她跟着一辆陌生的出租汽车去了,任她连同那辆出租汽车一起被撞得面目全非,让他们疼痛复怨恨。可一见到穆仰天,先是一眼没认出那个目光呆滞、蓬头垢面、衣扣儿扣得歪歪扭扭、整个儿变了形的女婿来,后来又看着女婿头重脚轻地出出进进,人是失魂落魄到了顶点,好几次撞在门槛上,撞得那个重,连他们都在心里叫哎呀,女婿却没有感觉,好像他早已经灵魂出窍了。他们就知道,女婿的疼痛甚过他们,女婿的怨恨甚过他们,对女婿来说,女儿那一撒手的致命,是任何东西都无可弥补的,于是两个老人什么话也不说了。

在处理童云丧事的时候,两个老人一点儿忙也帮不上,瘦削地站在一旁,一副无援无助的样子。老头儿把穆童紧紧抱在怀里,过一会儿老太太上来,从老头儿怀里抢过穆童,宝贝似的掖进自己怀里;过一会儿老头儿又上来,把穆童抢过去,掖进自己怀里,好像都害怕对方抱不牢,担心一阵风吹来,把穆童吹落到地上,摔疼了,或者风大了,干脆把穆童吹走,吹得没了人影儿,那就更糟糕了。

穆仰天到了那种时候还能保持住清醒,记住了叮嘱化妆师,不要给童云用化妆品,童云是不用化妆品的。赵鸣凡事难得上心,这件事不光上了心,还下了最大的工夫,订了殡仪馆里最好的美容师,千叮咛万嘱咐,无论如何要让死者走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这还不够,又托关系在省歌舞剧院请了一位化妆师,两位业内高手一块儿为童云做上路妆。赵鸣没提化妆品的事儿,他只叮嘱了,别让穆仰天看出化妆品,闻也别让他闻出来。

童云经过精心修补,该缝合的缝合,该粘贴的粘贴,人撞碎了又在人工手艺下复了原,一切收拾妥当后,躺进鲜花堆里,外面罩了水晶棺,不仔细了,看不出明显的伤口。因为没有预兆,童云是在快乐和憧憬中走的,神色中没有惊吓和恐惧,平静得很。她美丽的脸上浮现着安静的笑意,即使因为没有上色彩,显得有些苍白,也还是在亲切中,给为她送行的亲人留下了一丝安慰。

武汉是一座老年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童云上路的那家殡仪馆整天络绎不绝,没断过匆匆忙忙或终于撒手的上路人以及悲恸欲绝或假装悲痛的送行人,十座日本进口的快速炉子流水作业,利用率很高,一间告别室,一天少说也得安排二十来场。赵鸣一大早就缠在业务室里,好说歹说,外加付了双倍租金,从殡仪馆方面多匀出半小时的告别时间,然后擦拭着头上的汗,匆匆从业务室出来,把穆仰天和两个老人送进告别室。

童云就那么几个亲人——父母、丈夫和女儿。两老一小外带穆仰天,两个老的互相搀扶着,穆仰天牵着穆童,四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告别室里,守着即将升天而去的童云。没有哀乐,穆仰天不让放哀乐。

在鲜花丛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穆仰天向岳父岳母提出一个请求。他请求他们,允许他一个人和童云在一起待一待。

同类推荐
  • 雪人犹在

    雪人犹在

    天然金块,原名刘广宇,2005年大学毕业。曾有过四年边打工边旅游的时光,在此过程中于体力劳动中体悟人生,在山川美景里漫游疏狂。2009年回到老家沈阳,工作之余开始文学创作。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情,一路走来,会不会还能找到当初的自己?在二十五岁时,刘逍回到高中母校,偶然遇到了学生时代的哥们章俊,叙旧中,刘逍讲叙了高中时章俊不知道的一段往事,可问题是,他不知道的事情更多。偶遇天色阴沉,太阳仅是稍白的一点,几乎没有风,雪静静地落着,昨天下的雪还没来得及化,又盖上白白的一层。
  • 月亮与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

    月亮与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

    《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画布的故事。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 元史通俗演义

    元史通俗演义

    元史,始于成吉思汗,终于朱元璋。此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个以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的王朝,亦是中国史上疆域最广阔的王朝,更是首次征服全中国地区的王朝。先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是元世祖败南宋建大元。大元期间,蒙古统治者连番剥刮汉人,更是连年征战扩张国土,致使民不聊生纷纷起义,而其内部更是争权夺利互相征战,加速了元之灭亡。蔡公就史论史,以通俗文章、机智点评重现了元代的兴亡。
  • 养老院里的谋杀案(长篇连载二)

    养老院里的谋杀案(长篇连载二)

    等他消失之后,我又愣了一下,才沿着凄清、寂静的长廊走到电梯间。一进餐厅,我发现卢孚尔太太已经坐在饭桌旁她的位子上,我冷冷地同她打了个招呼,然后慢慢打开餐巾,用眼角悄悄盯着她。只见她上穿褐色小褂,下穿百褶裙,打扮得十分漂亮。前夫刚刚入土,她打扮得如此轻佻,我感到很不是味儿。我私下把她看成新寡,维尔贝同她穷聊,没有丝毫新鲜东西。维尔贝谈到公墓上的地皮,他说:“还是早点到新公墓上买块地皮比较稳妥,听说地皮马上就要大涨价。我已经选好了一块地皮,又请石匠替我刻制了一块既漂亮又便宜的石碑。
  • 贞观傀儡案2:墨武非攻

    贞观傀儡案2:墨武非攻

    颜无咎与秦木兰当场做实验,证明墨家蛊虫并不能携带瘟疫,并且说明流民手中的墨家机关与传播瘟疫的矛盾,墨家人不会一方面发放机关术,一方面又传播瘟疫,灾民在知晓此事之后也退兵,事情到了这一步,公输初已经别无退路,只能与墨家展开最后的决战,没有了灾民,墨家也可以放手与公输家展开斗法,一场精彩的机关术之战就此展开,公输初最终失败,公输家也就此一蹶不振。与此同时,墨家元气大伤,中原两大江湖门派再无力左右权利。
热门推荐
  • 张氏妇科

    张氏妇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侠谱

    大侠谱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以武犯禁。乱世出英雄,若是盛世,侠之一字又当何去何从?
  • 迷案重组

    迷案重组

    一个穿越女梦回19年,拥有预测死亡的特殊能力。神勇机智,破案神速的女警花宋姝语性格怪癖,却刚正不阿的法医韩旭手段凌厉,且冷漠多金的高富帅陆廉晟四人携手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天大案,真正的凶手也得到严惩,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希望任何有犯罪心理的人都不要挑衅法律的底线。
  • 人世桎梏

    人世桎梏

    人生在世如樊笼之鸟不得脱,纲常伦理道德法律束缚着肉体以及精神。居高位者,得道者,避世者亦是如此。谁能得到大超脱?灵气衰减,科技突飞猛进。修炼、魔术、科技并驾齐驱的时代。谁才是主导天下的力量。
  • 远古求生大师

    远古求生大师

    且看一个野外求生小白如何一步步爬上远古食物链顶端!
  • 重生时尚界女王

    重生时尚界女王

    作为史上第一名被狗咬死的女主角顾晗表示很无奈o(╯□╰)o而且是在自己设计作品即将获奖的时候。不过顾晗幸运的重生了。重生后的顾晗又异常幸运的被人捡回了家,从此开始了与大魔王相爱相杀的日子。婚前的顾瑾之对顾晗说:“我是你的”,婚后的顾瑾之对顾晗说:“你是我的”,顾晗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男人婚前婚后变化为什么会这么大╭(╯^╰)╮顾瑾之说:这是一个娇妻养成的故事。顾晗说:这是一个天才设计师重生,引领时尚潮流的故事。
  • 我家有个乖仙尊

    我家有个乖仙尊

    清心寡欲的仙尊下凡历劫,还遇见了云游四海,出来散心的小狐仙。众仙家:???千百年后,曾经的小狐仙携小包子归来,不但矢口否认,还不要脸的缠着仙尊!某狐仙:???[不是这个样子的……]【本文甜宠,有微虐,不喜勿喷。】【可盐可甜狗仙尊X矜持深情小狐仙】
  • 爱留三分给自己

    爱留三分给自己

    生活中因过于爱和信赖一个人,而失去自我的人有很多,因此而深受伤害的人也有很多。本书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和一针见血的理论告诉女性读者:如何在爱情中保持理智,做一个有魅力且懂得武装自己的女子?面对恋爱和婚姻,聪明的女人是怎样做的?女人应该远离哪种异性?如何处理“爱的伤口”?
  • 富贵逼人

    富贵逼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首富的摊贩不是好奸商。想成为十六世纪的比尔盖茨,要抛却所有良民思想,以奸欺诈,以富逼人,贪官一律踢死,奸商全部PK!唱唱曲子、钓钓凯子、赚赚银子,把大明财政握于己手,将番邦经济控于怀中。对小矮人说的话:犯我奸商底线者,虽远必诛!
  •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文学包罗万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著名作家余华亲自编选的一本最新杂文集。本书正是他近年来所发表的杂文结集,余华充满睿智又真诚地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思考,内容包罗万象,从往事到现实,从自我到时代,既漫谈生活体验,也谈及创作心得,他生动回忆了他和福贵、许三观等笔下人物的相遇,也讲述了走访世界时和勇敢的波兰农民、意大利精神病院病友的相遇……有时候他们千千万万,有时候他们就像是同一个人。这些对人性宽广与丰富的探究,展现出一位优秀作家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而命运无常中凝练出的一个个故事,不仅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也最终指向了所有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最根本的力量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