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6600000002

第2章 刘姓

淄川县有个姓刘的人,以蛮横霸道而闻名乡里。后来,他离开淄川县搬到沂水县居住,恶习仍然不改,乡里人都怕他而又厌恶他。刘某有几亩田地,和苗某的土地相邻。苗某非常勤劳,在田畔上都种上桃树。桃树第一次结果,苗某的儿子爬到树上去摘桃子,刘某见了大怒,说是自己的桃树,把苗某的儿子赶跑了。苗某的儿子哭着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苗某听后非常惊骇。正在这时,刘某已大骂着来到苗家门口,边骂边说要到县里去告状。苗某笑着向他陪不是。刘某仍盛怒不息,愤愤地离去。

刘某有个淄川的同乡叫李翠石,这时正在沂县城里开当铺。刘某拿着状子进城在街上恰巧遇见李翠石。李因与刘是同乡,与刘很熟悉,就随口问道;“干什么去?”刘把与苗的争执及去衙门告苗的事说了一遍。李笑着说:“你的名声大家都知道。我认识苗很久了,他为人平和善良。怎么敢来骗占你的桃树,这不是把事情说反了吗?”于是从刘手中拿过状纸撕碎,拉刘进入店内派人去找苗某准备给他们调解一下。刘某心中恨恨不已,看见店中有纸笔,拿来又写了一份状子,藏在怀中,想着一定要去告状。

不一会儿,苗某来到,向李翠石详细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哀求李翠石为他们调解,并说:“我是个庄稼人,半辈子都没见过一次官长,只要能不打官司,几棵桃树,役有什么大不了的,就让给刘算了。”

李翠石把刘某叫出来,把苗的退让之意告诉了他。刘又指天画地,大声责骂不止。苗某只是陪着笑脸说好话,一句也不敢分辩。

事情过后四五天,听见村里人传说刘某已经死了,李翠石很吃惊并为之叹息。过了几天,李翠石到别的地方去,见一人拄拐杖慢慢走,正是刘某。等走到近前,刘某殷勤地打招呼,并请李去家中。李翠石吞吞吐吐地问:“前几天听说你死了,怎么传得这么没谱?”刘某不答话,只是拉着李进村,来到他家,摆上酒菜,才说道:“前几天的传说并不是假的。那一天刚出门,见二个人走来,抓我去见官。我问什么事,只说不知道。我自想出入衙门几十年,并不怕见官长,也不感到害怕。就墨着这两个人去了。到了官衙,见一个面南而坐的人,面带怒容,说:‘你就是刘某吗?你恶贯满盈,还不自思悔改,又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已有。这样横行霸道,应该下油锅。’一个人查验簿册后说:‘这个人做了一件善事,不应该死。’面南而坐的人接过簿册一看,脸色稍有缓和。就说:‘暂且送他回去。’几十个人齐声喝斥赶我走。我说;‘为什么事抓我来?又为什么事打发我走?还请说明。’一个书吏拿着簿册桌到我面前。指着一条给我看,上面记着:崇祯十三年,用三百钱救了一个人。让他们夫妇团聚。书吏说:‘如果不是这件事,今日你就该死了,应该转生为畜牲。’我听后害怕极了,于是随着两个人走出来。这两个人向我索贿。我大怒说:‘不知道我刘某出入官府二十余年,专门勒索别人的钱财,你们怎么能向老虎讨肉吃呢?’这两个人不再说话。送到村中,拱手告别说:‘这趟差事连一口水都没喝着。’两个人离去后,我进门后就苏醒了。这时我死去已两天了。”

李翠石听后非常惊异,因而追问那件善行的始末。

当时是崇祯十三年,年成不好,颗粒不收,以至达到人吃人的地步。刘某那时住在淄川,做县衙捕役的班头。刚好碰见一对男女正在痛哭。问他们,回答说:“我们夫妇结婚才一年多,现在碰上灾荒年,不是饿死就得分离,所以枉这儿痛哭。”说完,他们就走了。过了一会儿,我在一家油店前又见到他们俩,好像在和人争吵。走近一问,店主马某便说:“他们夫妇快饿死了,每日向我讨麻酱吃来过活。现在又想将他的媳妇卖给我。我家已经买进十余口人了,再买进一个又有什么关系?价贱我就买,不然就算了。像他这样死缠着人,真是可笑!”那个男子接口说道;“现在米比珍珠还贵,我计算非得三百钱,否则不够逃荒的路费。本想这样能使要个人都活下去,如果卖掉妻子我还不免一死,这样做又有何用?我岂敢在这里讲价钱,只求你把这当作积阴德吧。”刘某听后很可怜他,便问马店主出多少钱。马说:“现在妇女,只值百钱左右。”刘请马不要少于三百钱,并且愿意资助价钱的一半。可马坚决不干。刘有些生气,便对那个男子说:“他那样吝啬,不值得和他论理。我愿意如数相赠,如果既能逃荒,又能成全你们夫妇,岂不更好吗?”于是把所带的钱全给了那个男子。那夫妻俩哭着拜谢而去。

刘某讲完这件事,李翠石大为赞赏。

从此,刘某把以前的恶劣行径都改掉了,现在活到七十多岁,身体还很健康。去年,李翠石到周村去,碰到刘和人争执,许多人都劝解不开。李笑着喊道:“你又想打桃树官司吗?”刘某面色显得茫茫然,吭吭吃吃地垂着手走了。

异史氏说:“李翠石兄弟,都称得上是富豪,然而李翠石又谨慎忠厚,喜欢做善事,不曾倚富自豪,确实是个忠厚君子。看他排解纠纷,劝人向善的事,他的生平可想而知。古人说:‘为富不仁。’我不知李翠石是先仁而后富的呢,还是先富而后仁的呢?”

同类推荐
  • 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

    本书是作者历经两年的潜心创作,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文言文、白话文和网络语言相结合,用400多个警营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表现了人民警察机智、幽默、乐观和忠诚的职业特质。本书以普通人的视角和“另类”的表达,成为近年来公安文学创作中接地气、书警魂、悦警心的佳作,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作者简介:王健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是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多年来,王健坚持以独特的眼光观察警营生活,并透过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文学思考,其作品写出了公安民警的人生百味。
  • 初晨,是我故意忘记你(全集)

    初晨,是我故意忘记你(全集)

    白敬亭、孙怡倾情演绎电视剧原著小说!青春言情小说必读经典,千万读者口碑相传的超级佳作。国内殿堂级虐心少年小说系列完结。这本书是一部关于青春类题材的小说,故事新颖独特,讲述了一群少男少女的成长与守护,亲情和友情的碰撞,温暖之余带着丝丝震撼。少年李洛书自小无人疼爱,喜欢亲近温暖懂事的黎家姐姐初遥……
  • 神兽之爪

    神兽之爪

    西肋副警督晚上八点多钏才回到自己家里。“王先生已经来过好几次了。”听到迎候在门口的妻子秋子的这句话后,西肋这才想起自己和王仁铭约好当天晚上两家人一起搓圈麻将的事。西肋住在神户市北町文化住宅的一楼,而楼上的住户便是这位名叫王仁铭的中国人。据说王仁铭是在新加坡华侨对外贸易买方办事处里供职。王仁铭——修长的身材,宽阔的眉宇,尖尖的下巴。虽然已经36岁,但平日里总是嬉嬉哈哈,脸上常常飘荡着一股孩子气。小两口真可谓天造地配的一对,其日本人妻子真沙子也是,虽然早就过了豆蔻年华,却同样的活泼开朗天真浪漫。
  • 玻璃屋

    玻璃屋

    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我的亲生母亲柳燕,另一个我叫她埃娃妈妈,是一位居住在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上的俄国侨民。其实,埃娃妈妈的名字很长,叫作埃莲娜·伊凡诺耶娃。但在我这样一个地道的中国男孩口中,卷着舌头,叫这么长一串音节,实在太难,就留头留尾,省去中间,名字就变成了埃娃,加上我的习惯称呼“妈妈”,就是埃娃妈妈。我的名字叫覃三九,因为恰好出生在最寒冷的三九天,爸妈就给我取了这样一个名儿。虽然我称呼埃娃为妈妈,但是,她和我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其中的缘故,与一座神秘的玻璃屋有关。我小的时候,家就住在太阳岛上。
  • Secret base

    Secret base

    “我回来了。”玄关处传来了三上崇水的声音,他匆忙换了运动鞋,鞋架旁的指针已经转到了十二点过半,过了三上家午餐开饭的时间。 “哥,你好慢。”干净的声音自里屋传来,那是崇水的弟弟三上雪哉,“菜都冷得差不多了。”“抱歉,整理资料慢了一点儿。”崇水并没有露出多歉疚的表情,他本来就是个不擅长表达感情的人。“我刚才把锅子热了一下,”父亲笑眯眯地从厨房走出来,他把手里的青绿色石锅放在木桌上,招呼崇水赶快坐下吃。
热门推荐
  • 且把时光醉岁月

    且把时光醉岁月

    四年后,夏浅安回国的时候,却等到了顾一年的一句分手……梦回少年,那时的欢颜笑语还恍如昨日。夏浅安第一天转学的那个下午,顾一年跟她说他喜欢她。夏浅安不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向来都不过是见色起意。于是她拒绝了。那时的顾一年自恋得不行,他问夏浅安为什么拒绝她。夏浅安直接坦明:“我不喜欢肤浅的男孩子”顾一年还没来得及思考就直接回了一句“那我可以去晒黑……”也许便是这句话让顾一年这个人住进了她的脑海,尔后又慢慢地钻进了她的心。是的,余生很长,但对于夏浅安来说,时光的惊艳足以成就岁月的温柔。且把时光醉岁月,醉了时光,也醉了岁月。
  • 黄山谷的豹

    黄山谷的豹

    名家自选系列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
  • 翘首轻影

    翘首轻影

    刹那间,白光乍破,贯穿天际,时间仿佛静止了,那一眼,便再也不再重现。当微风拂过她的耳畔,轻轻拨动三千青丝,画中伊人珍珠倾落,这一等,便是百年。“来世再见。”
  • 鸟市大街

    鸟市大街

    小说讲述了三个曾经的胡同发小,四十年后相遇,几度欢聚,却发现对方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寻觅变化的起因,不得不追溯到年少时混迹的市井江湖。四十年前,十五岁男孩刘根和两个同龄朋友江波、许津生结成异姓兄弟,和所有那个懵懂年纪的孩子一样,跌跌撞撞,一路摔打,一路成长。少年义气,稚嫩爱情,每个人都曾有过,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格外鲜活、感人。
  • 谴告篇

    谴告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敌从捡个女帝开始

    无敌从捡个女帝开始

    天地复苏,万物相争。高中生苏宇在家门口捡个女帝,从此他牛大了。古人出世,天骄横空,搅动风云,大风大浪中谁能前行?热血少年的无敌之路正悄然崛起……(读者聊天群:334065789)
  • 述往:榆下怀人

    述往:榆下怀人

    本书是一本黄裳先生写人物掌故的散文集,涉及的人物包括老舍、周作人、郭沫若、茅盾、冰心、冯至、废名、曹禺、俞平伯、郭绍虞、张元济、柳怡徵、周叔弢、沈尹默、邓之诚、贺昌群、宗白华、马一浮、潘汉年、沈从文、巴金、马叙伦、孟心史等人。
  • 快穿之宿主大人在上

    快穿之宿主大人在上

    快穿甜文主角:凤祁九、冥夜两神一系统……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北京有多少个部队大院?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仅在城区一条著名街道的几公里地段内,就有六七个紧挨着的、分别生活着几千上万人的部队大院,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部队大院戒备森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民道、官道,都是学问;家事、国事,皆有文章。作者从军35年,主要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年生活在北京某部队大院。本书就是他品读人生、总结军旅生涯的心灵体悟,第一次原生态地展现北京某部队大院生活的小说集。不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号召,本书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细致把握,展现新时期下部队大院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