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3600000002

第2章 立志返清的忠臣猛将

显才华赐名“成功”

当时的明朝外有后金(即后来的清朝)连连进攻,内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战火愈燃愈炽。明朝的朝臣争斗不绝,疆场上将骄兵惰。崇祯十六年(1643年),也是郑成功在南京游学的那一年,李自成称王。第二年率兵攻打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五月,明朝的残余势力推举福王在南京即位,建立南明朝。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的起义军。十月,顺治帝迁都北京。

明弘光元年(1644年)四月,也就是福王登基的第一年,清兵攻破南京,南明情势岌岌可危。南明爱国将领史可法殉国,扬州失守,清军在扬州城进行恐怖的大屠杀,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当时,郑成功从南京赶回了福建。

不久后,郑芝龙、郑鸿逵、福建巡抚张肯堂等在六月二十七日,拥立唐王在福州即位,即隆武帝。登基后,隆武帝大封郑氏一家:郑芝龙为平国公,郑鸿逵为定国公,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郑联为都督总兵。郑氏一家将相满门,而朝廷所在地的福州,早就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当时的军国大权,全都掌握在郑芝龙的手中。

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郑芝龙的弟弟郑鸿逵,带着他的儿子觐见隆武帝,隆武帝看到这个孩子非常欢喜,就赐姓为朱。

郑鸿逵带着儿子回来的时候,把儿子授封的事情,向大家讲了一遍又一遍,十分得意。这些话传到了郑芝龙的耳朵里,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越想越不服气。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哪一点都比郑鸿逵的儿子强,只恨自己晚了一步。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郑芝龙就急匆匆地带着郑成功,到临时的朝廷里去觐见隆武帝。

隆武帝看了郑成功后,顿了好大一会儿,都没有说一句话,这倒使郑芝龙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隆武帝在仔细地观察了郑成功一阵之后,大为赞赏。他接着又问了郑成功一些问题,郑成功都对答如流。隆武帝见郑成功不但少年英俊,器宇非凡,而且文才了得,觉得他将来一定是栋梁之才,就不停地点头称赞,还说可惜自己没有女儿,否则一定要郑成功做驸马。最后,还赐了姓名,赐姓为朱,名为成功。郑芝龙听到隆武帝的称赞和所赐姓名,高兴得心花怒放,紧张了一阵的心这才放下了。

受到皇帝赐姓赐名,是一项特殊的恩宠。郑成功可能非常乐意被称为“朱成功”,但是大家却习惯称他为“郑成功”,因此“郑成功”这个名字就一直流传下来了。这就是郑成功之名的真正来历。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也母以子贵,被封为国夫人。后来日本方面得知此消息,就让田川氏盛妆来到中国,使他们一家团圆。

郑成功听到母亲受到如此殊荣,也兴奋不已。郑芝龙从未看过一向不苟言笑的郑成功这般高兴快乐,因此也欣喜不已。

郑成功父子高高兴兴地回家后,郑芝龙当然又把这件事大肆渲染了一番。入夜之后,父子二人却各有各的心事。郑芝龙虽然为这件事高兴,但是老谋深算的他,不禁又有进一层的想法。他想皇帝今天这么做,是不是想借儿子郑成功来拉拢自己呢?他不禁怀疑起这件事后面的政治动机。如果明朝皇帝拥有天下,当然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可是眼看着明朝气数将尽,这件事也就祸福未卜了。想到儿子今天兴奋不已的样子,他忽然回忆起当年那位看相的人说过“这孩子是济世之雄才”,所以心里又变得阴晴不定了。

郑成功兴奋得一夜都不能合眼。他一再回想起皇帝说的每一句话,并对皇帝赐姓赐名感到无限的荣耀。为报答知遇之恩,他已下定决心,以他毕生的性命,匡扶明室,至死不渝。

凭子贵母子团圆

拜见隆武帝后,郑成功被任命在福州管理军务。一年里,他主要负责军中的多项重要任务。后来又奉命把守江西、福建交界的大安关。这位充满雄心壮志的年轻指挥官,希望能积极地反攻,收复江西。当时长江一带已经失守,清廷命洪承畴总督军务,全力歼灭南方的抗清势力。

仙霞关在浙江、福建的交界处,是防止清兵势力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当时由郑成功的叔叔郑鸿逵把守,由于他表现不佳,最后改由郑成功镇守。

此外,郑成功还向隆武帝积极献策。首先要守住重要关口,防止清军南进,但这是消极的目标;另外要练兵选将,化消极的防守为积极的进攻,以水陆两军合攻;在军费筹措方面,要以商养战,借贸易往来的盈余补给战争所需。

郑成功这种策略,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他的思想不但积极,而且很有前瞻性。他有这样长远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方针,一方面是他的天赋所为,另一方面与父亲郑芝龙在商业的发展上含有很浓的国际色彩是分不开的。

隆武帝虽然很赞成郑成功的想法,但是最后他却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没有前往沿海,反而朝内陆的方向逃避,结果不幸蒙难。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郑成功的军队镇守仙霞关时,皇帝赐他尚方宝剑,他终其一生都珍藏不用。

六月间,他接到母亲得病的消息,想到母亲不远千里从日本赶来中国,自己却因国难在身,无法在身边照料她,心中悲痛不已。“是水土不服?还是思儿成疾?或许两者兼而有?”郑成功脑海里出现了一连串的问号,他心急如焚,却没有办法。他和自己的母亲几乎有十六个年头都没有见过一面。

因为局势紧张,郑成功考虑了很久,终于含泪恳请隆武帝准他回家探母。母亲从日本来探望他,他不仅没亲自去迎接,到现在连一面都没见到。母亲生病了,郑成功无论如何都想回去见母亲一面。皇帝非常同情郑成功的一片孝心,因此就答应了他请假探母。

郑成功日夜兼程,终于见到了思念多年的生身母亲。十六年的思念,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二人只是相拥痛哭。

田川氏望着英武挺拔的儿子,如今已经是威镇一方的年轻将军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在儿子眼中,母亲已不似记忆中的青春年少。岁月催人,如今已早生华发。生为人子却无法侍奉高堂老母,报答哺育之恩,不禁悲从中来!

田川氏回想起这些年自己的境遇,感慨万分。她17岁嫁给了郑芝龙,时值青春貌美,娇艳动人,婚后的日子过得也非常甜蜜。她原以为这种幸福的日子一定可以天长地久,但没想到的是,在郑成功生下来之后,正是田川氏一生最幸福的时候,郑芝龙却因避难逃到了台湾,这一去就是多年。这种快乐的生活,竟是如此的短促。田川氏和郑芝龙分别的时候,两情缠绵,难分难舍,没想到当时以为的一时离别,竟是难以再相见,怎叫她不伤心痛苦呢!

郑芝龙走后,田川氏一直认为丈夫很快就会回来的。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却不见他的身影。在郑成功7岁那一年,闻信郑芝龙总算是安定下来了。她想这回可以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了,却又因日本政府的“日本女子不得出国”的规定而幻灭了。送走爱儿郑成功后她更是心如刀割。她不但思念着丈夫,更思念着不知今生能否再次重逢的儿子。

她从郑芝燕的口中得知郑芝龙奉母命已娶了颜氏为妻,不免会感到黯然神伤。郑成功到了中国之后,有好几次写信到日本,希望母亲能来。

郑成功回中国后,田川氏就带着另一个儿子七左卫门(七左卫门是郑成功的弟弟,生于1626年,他的出生经历不详,有资料称他是郑成功同母异父或同父异母的弟弟。七左卫门被过继给田川氏的娘家,因此全名是田川七左卫门。)过着寂寞而平静的日子。她常常向七左卫门讲哥哥郑成功的事。七左卫门对远在中国的哥哥也非常想念,因为自从哥哥离开了以后他就失去了伙伴,感到十分的孤单。

唯一能安慰田川氏寂寞心灵的,就是对甜蜜往事的回忆了。这样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想不到一晃就是十几年,就这样耗尽了田川氏最美丽的一段时光。这时从中国突然传来一个莫大的喜讯,那就是她的儿子享受皇帝赐封姓名,改为“朱成功”。田川氏也母以子贵被封为“国夫人”,这是田川氏自丈夫离开后最荣耀的时刻。她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有这么大的荣耀落在她的头上。听到了这个喜讯,她的亲朋好友都纷纷前来庆贺。这个消息传到日本政府后,迫于压力,政府破例答应让她出国(在田川氏以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田川氏的小儿子七左卫门虽然为不能和母亲一起回国而闷闷不乐,但还是感到非常光荣,并且希望母亲能到中国去和哥哥团聚。他对母亲说:“等我长大了之后,我一定也会去中国的。”

一阵兴奋和喜悦之后,田川氏又感到非常的矛盾、不安。夫妻阔别十几年,漫长的十几年中会有多少的变化呢?当初她认识郑芝龙时,正值豆蔻年华,郑芝龙也是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他们都被彼此深深地吸引了。但是现在自己已经成了容颜沧桑的妇人,早就不复当年的风采,郑芝龙还会像以前一样爱她吗?何况他现在已经另外娶了妻室,每当想到这点,她的心就直往下沉。她实在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是这个机会千载难逢,可能一旦失去,从此就再也见不到阔别已久的丈夫和儿子了,她还是不愿意放弃的。

何况,她更思念自己十几年未曾蒙面的长子。她知道儿子一点也没有让她失望,不但书读得很好,而且人品高尚,完全是她理想的好孩子。如今又蒙皇上赐名,更是她做母亲的光荣。想到这些,她就放下了心中所有的负担,兴致勃勃地准备出国的事情了。

田川氏来到中国之后就病倒了,一是水土不服,二是因为心病。郑芝龙虽然见到了自己离别已久的妻子,但是早已不是留在他印象中的美丽如仙子的那个田川氏了。加上当时他是隆武朝的军事大臣,在朝中不但要和那些文官议论国事,还要管理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忙得不可开交。因此,田川氏来到中国之后,几乎很少看得到丈夫的影子。在郑家,她的身份只是郑芝龙的妾室,常受到其他人的故意刁难,这使她感到非常的委屈。

当时的明朝,仍然以“天朝自居”,很轻视日本人,称他们为“倭”。当初郑成功刚来中国的时候,也常常受到叔父们的嘲笑,使他感到非常的窘迫。这时田川氏虽贵为“国夫人”,但是在这些亲戚的眼中,她只不过是个来自东瀛的“倭妇”而已,自然不会对她有多少的尊重。

田川氏在许多方面与郑家的亲属们格格不入。最令她失望的就是来到中国一段时间后,一直没有让她看到朝思暮想的爱儿郑成功。她终于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

现在看着眼前的儿子高大健壮,英气逼人,她感到满心的温暖和欣慰。

这一个月的团聚,让郑成功再次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但是想不到这一次的团聚,竟是郑成功母子最后的一次聚会,匆匆一别,就成了永远的分离。后来,郑芝龙见战局不利便投降清朝,结果被清朝挟持。郑成功因不敌清军,只好暂且逃到金州去了。清军攻进安平时,丈夫和儿子生死未卜。这时在安平的郑芝豹,正打点全家准备向海上逃去。他希望田川氏和他们一起逃走,但是田川氏却不希望给郑芝豹一家带来麻烦,就婉转地谢绝了。田川氏漂泊万里,来到这遥远的异国,可是思乡、念子、忆旧,使田川氏在中国的日子过得非常的寂寞,与爱子郑成功也只是匆匆见了一面。孤身一人的田川氏,在异国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亲人,更没有任何幻想和希望。清军军官到达安平之后烧杀抢掠,为非作歹。遭受清兵玷污的田川氏已经失去了求生的欲望,便持剑自杀了。母亲的死让郑成功悲愤不已,这也是他宁死不肯降清的重要原因。

父降母死誓为明亡

郑芝龙是一个聪明且有心机谋略的人,他以商人的独特眼光来看明朝的大势,深深地了解这个“国破山河在”的局面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向来喜欢做投机生意的郑芝龙,心里早已做好了打算。

他知道如果在隆武帝身上投资太多,将来势必血本无归。对算盘打得很精的郑芝龙来说,清廷才是他投资的对象,因此,他和投降清政府的洪承畴等人秘密联络,为自己铺好了后退的道路。

当时,浙江的仙霞关是隆武朝的第一战线。郑芝龙便以官费不足以养兵为借口,命官员们和民间的有钱人都得捐钱,不肯捐的就在门口贴上“不义”两个大字,对他们百般刁难。

郑芝龙搜刮钱粮,完全是一副海盗的样子。同时,他又想出一个办法聚集钱财——卖官鬻爵。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有钱就有官可做。在郑芝龙的心中,他根本没有把扶助明室放在心上。在清廷看来,郑芝龙这个人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多次允诺他高官厚禄,希望他能早点向清廷投怀送抱。

郑芝龙和清廷的关系,隆武帝已看得非常明白,常常独自一人闷坐不语,满面愁容。郑成功看后,就跪在地上问皇上是不是因为他的父亲心怀异志感到烦闷。他向皇上保证,自己深受皇上隆恩,如果将来有一天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会移孝于忠,誓死捍卫国家的疆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恳切地请求皇上为国珍重,不要太忧心了。

皇帝听后,痛哭不已。他伏在地上,再三叫郑成功起身。但没想到不久后,君臣二人,便天人永别了。

郑成功向皇帝说出的心里话,并非是因一时的激动而许下这么重的誓约,那是作为一个忠良之士所发出的肺腑之言。回顾郑成功一生的历史,就知道他把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身体力行了。

当清兵南下的时候,郑芝龙曾派人暗通清廷,表明他会投降,但清兵却半信半疑。因为郑芝龙之子郑成功正整顿军队,坚守仙霞岭。在这危急存亡之秋,郑芝龙投降清朝的念头已经很明显了,不论郑成功对他如何哀求,他都坚持不发粮饷。

郑成功迫于形势,命他的妻妾将所有的首饰都捐了出来,然而此时他的夫人、姬妾,早已都是粗衣破裙,哪里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郑成功又急勿勿地赶回他父亲那里,再次恳求父亲,希望他能够供应粮饷补给。郑芝龙心意已决,他反过来想说服儿子不要再傻了。明朝大势已去,改朝换代,已是自然之事,顽强抵抗清军也是改变不了大局的。何必这么苦苦坚持呢?如果想保持实力,想享受荣华,唯有投降。这种没有希望的战争只能是以卵击石,最终也是失败的。

郑成功听后悲愤填膺,五内俱焚。这真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他痛恨自己手上没有一点实力,也希望父亲顾念父子之情,还能够听进一些他说的话。不论他说什么,郑芝龙只是连连摇头。以郑芝龙的精明和唯利是图,他怎么可能听得进儿子这番大道理呢?郑成功热泪盈眶,心酸不已。他认为当前唯一的生路,就是能够让父亲醒悟,声泪俱下地继续苦谏说:“父亲,闽、粤一带路途崎岖、山险水恶,不同与北方的平坦,可以任意驰驱。只要我们凭险设伏,巩固防御,选将练兵,充实力量,发展贸易,充足兵饷,仍然大有可为啊。何况,您在这一带拥有庞大的势力,决不可轻信清廷的花言巧语。‘虎不可离山,离山则不武;龙不可脱渊,脱渊则受困’啊,务请父亲三思而行。”

郑芝龙把儿子这番话视为稚子之见。是不知天时地利的妄谈,反倒希望儿子随着他一起降清,保持郑氏一族的荣华富贵。

郑成功的叔父鸿逵一直站在旁边看着他们父子相争,这时他也上前劝谏说:“我们现在依然拥有战斗力旺盛的军队,军粮也不缺,而且大权在握,只要哥哥您登高一呼,天下都会群起响应,你如果投降清政府,迟早会后悔的!”

在郑成功的叔伯中,郑鸿逵最欣赏他。在此以前,他劝说郑成功赶快逃到金门,以免受清兵挟持,在那里还可以打下自己的军事基础。这时的郑芝龙眼睛里只有清政府许诺给他的高官厚禄,耳朵里只听到清政府允诺的甜言蜜语,他像着了魔一样,对弟弟和儿子的苦劝连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郑鸿逵知道哥哥心意已决,想到他已经是被猪油蒙蔽了心窍,只好长叹一声,黯然离去。郑成功见叔叔已走,知道再也没有挽回的希望了,不过他仍不死心,还想作最后努力:“清人的诺言没有半句真话,您就是隐居海上也比降清以后的日子要逍遥愉快得多。”

郑芝龙受不了儿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阻,拂袖而去了。他拒绝了他儿子的要求,最终也没有给他军粮和补给。清兵长驱直入,直攻仙霞关,最后郑成功终不能敌,仙霞关宣告失守。这个时候,郑成功只得听从叔父郑鸿逵的建议逃往金门。想不到父子两人,从此便南辕北辙,永远决绝了。

郑成功逃往金门后不久,就接到隆武帝蒙难的噩耗。想到自己尚未能报答皇上的隆恩,令他深感遗憾,不禁痛哭失声。郑成功下令当地居民全部换上素服,为皇上服丧。设立灵台,隔海遥祭。

此时,郑芝龙仍然停留在福州,和清政府的官员们一起喝酒谈天。郑芝龙虽然对隆武帝有功,可是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他早就认为南明朝偏安于东南一隅,最终免不了会被清政府消灭,因此,曾秘密地派人和投降清政府的内院洪承畴、御史黄熙胤联络,早有背叛之意。

因为协助唐王称帝的时候有大功,郑芝龙的态度非常骄横。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不但没有把当时的文武百官看在眼里,甚至连皇帝也没有摆在心上。有很多文人都看不惯他那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态度。当时朝臣黄道周就曾讽刺他说:“你能和开国元勋徐达相比吗?”郑芝龙大言不惭地反驳说:“就以今天的形势而论,如果我能从福建一直打到天津,那么我的功劳就不在徐达之下了!”像这样的明争暗斗的事情经常发生。

这个时候,洪承畴被清政府派为江南经略,黄熙胤也和洪承畴一道完成招抚福建的任务。他们两人都是福建晋江人,和郑芝龙可以说是同乡,对郑芝龙的为人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洪承畴和黄熙胤经过一番商量,决定用高官显位来引诱郑芝龙投降,毕竟他手上还握着隆武朝很大的军权。

清朝也愿意给郑芝龙一个闽粤总督的官位,想以此来拉拢他。这对郑芝龙来说,的确是一件让他动心的事情。他同时还希望自己的弟弟和儿子能够和他一起投降清政府,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在几经考虑之后,郑芝龙还是向清政府呈上降表,并且写信给郑成功,希望他也一起投降清军。

郑成功接到这封信后,慷慨激昂地写了一封回信。他写到:“从来只听说过父亲教导儿子要为国尽忠,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做父亲的劝儿子向敌人投降。这些清人哪里是讲信用的人,他们答应您的话,无非是花言巧语,怎么能轻易听信呢?现在如果父亲不听儿子的劝告,执意要投降清政府,万一您遭到不幸,孩儿只好穿着孝服,替您复仇了。”

后来,郑成功曾有一封信写给他的四弟,那种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兄弟隔别数载,聚首几日,忽然被挟北去,天也!命也!弟之多方规谏,继以痛哭,可谓无所不至矣。而兄之坚贞自持,不特利害不能以动其心,即斧刃加吾颈,亦不能移吾志。何则?决之已早而筹之已熟矣。

夫凤凰翱翔千仞之上,悠悠于宇宙之间,任其纵横所之者,超超然脱乎世俗之外也。兄名闻四海,用兵老矣,岂有舍凤凰而就虎豹者哉?惟吾弟善事父亲,厥尽孝道,从此以后勿以兄为念!

此刻,郑芝龙和清贝勒正在一起饮酒作乐,神情非常愉快。清贝勒向郑芝龙贺喜说道:“现在我军南下,势如破竹,明朝很快就会被打垮的,到那个时候,你就是福建、广东两省的总督了。”

郑芝龙心中大喜,闽粤总督那可真是值得神气的官职。一向小心谨慎的郑芝龙,无论到哪里,都有随从人员跟着,而且从不与人多饮酒,保证自己随时都是清醒的。也许他太急着想讨好清政府,也许一厢情愿地相信清政府所开给他的许多空头支票,因此他对清贝勒没有丝毫的防范之心。

可这一次他实在是太疏忽了,不但自己不能保持清醒,而且对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安全也没有经过仔细周到的安排。他兴冲冲的和贝勒两人喝得酩酊大醉,话愈谈愈多,最后趁着酒兴折箭为盟。贝勒一再强调清政府将会重用郑芝龙,而郑芝龙也拍着胸脯表示,对清政府绝对是忠心不二。

不久,郑芝龙就烂醉如泥了。原本已是酒话连篇、语无伦次的贝勒,见郑芝龙真的是醉了,立刻指挥手下火速拔营,把烂醉如泥的郑芝龙挟持北上。原来贝勒整个晚上都在演戏。精明的郑芝龙做梦也没想到会这样落在别人的手里。

在北上的途中,郑芝龙才如梦初醒。他整个心都凉透了,这下子才明白儿子和弟弟的话一点都没有错,清政府哪里会讲什么信用呢,只不过想利用自己而已。自古道“好梦由来最易醒”,想不到这个闽粤总督的美梦很快就幻灭了。正值壮年的郑芝龙,一夜之间就苍老了许多。

在这一个月中,郑成功接连收到父降母死的消息,这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使他肝胆俱裂,痛心不已。他披带着蓝衫儒巾多次去孔庙祭拜,大哭着说:“我过去不过是一个书生而已,后来成了大将军,可谓是威风凛凛,荣耀无比,然而现如今却成了孤臣独子,怎能不让我伤心呢!”但是想到还未完成的大事,他又擦干眼泪,重振士气,发誓要为守住明朝的最后一片土地而努力。郑成功站起身来,目视远方,将儒巾付之一炬,愤然离去。这一刻是郑成功青年时代最悲壮的一幕,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

从那以后,郑成功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反清复明的大业。

同类推荐
  •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人物,一位打动人心的“脱口秀女王”,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身平凡却凭借着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心。人们崇拜她,不仅因为她的身价高达24亿美元,更因为她的努力,她的不屈,她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结合奥普拉的传奇经历,将她的智慧呈现给广大女性朋友,帮助大家找回失去的信心,重塑完整的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人生。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赵焰:晚清三部曲

    赵焰:晚清三部曲

    《晚清三部曲套装》由《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李鸿章》和《晚清有个袁世凯》组成。赵焰,当代作家、学者,以东西方文明比较的视角致力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作品极具历史感和人文情怀,文笔富有现代感和穿透力,在写作界有“中国茨威格”之称。著有“晚清三部曲”,《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第三只眼看徽州”系列七本,以及长篇小说“娑婆三部曲”(《无常》、《彼岸》、《色与空》)等。
  •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岳飞魂是中华民族魂:“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能修魔

    异能修魔

    得遇魔尊蚩尤传授九转魔经,不堪忍受被人摆布的命运,选择了逃脱,巧遇外星生物,离开太阳系。外界与太阳系有着天壤之别,如何才能在这里生存,只有实力。一个又一个奇遇,主角慢慢的成长。靠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异能瞬间移动,一次次的躲过了杀机!
  • 当我们很久很久没见

    当我们很久很久没见

    致我那些年的可爱同桌,或开心,或吵闹,你们都是我仅次于英语分数的美好回忆
  • 我们的医生2

    我们的医生2

    第二本《我们的医生》终与读者见面了。第一本《我们的医生》是2005年年底出版的。两本书是同样的38万字,同样的体例和厚薄,堪称孪生姊妹。那是2002年的一天,香港爱国华侨、联邦制药董事局主席蔡金乐先生正式委托我完成他的一桩多年未了的心愿——“写写我们优秀的医生”。这么多年我始终忘不掉那双恳请的眼睛,那里面装着半个世纪的秋凉,凝重的没有一丝飘忽不定。就在那一刻我深信这双眼睛里看到的事情一定是大事情。
  • 百流

    百流

    本小说灵感来自于战国学说三教九流,部分人物亦取材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人物,但全文架空历史,不严谨之处还请见谅!
  • 知稼翁词

    知稼翁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春的纪念碑

    青春的纪念碑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时间的书。我们曾经以为自己不会变老,那时我们看到满大街的“油腻中年男”,感到很不可思议,可如今这一切正在向我们追赶、逼近。此时此刻,我拿什么拯救你,我心爱的姑娘!时光匆匆,一去不复,文艺青年也有老的时候,也有头发落尽、牙齿掉光的时候!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关于青春的,关于亲人和朋友,关于那位会飞的姑娘……
  • 决战中原

    决战中原

    本书是一部长篇军事历史小说。生动描述解放战争,1946年全靠前战爆发到1949年初淮海决战期间,国共两军从太行山到大别山,黄河至长江之间,在冀、鲁、苏、鄂、豫、皖广大地区内展开军事斗争的历史。通过交战双方得失存亡的形象描写,着意于探索战争规律,总结战斗经验,研究战争中优劣、攻守、进退、动静、劳逸、利害等关系的转化规律,为未来战争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
  •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对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中常见的困惑和烦恼进行了阐释和破译,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进行自我调节与改变,逐渐培养成熟、过硬的心理素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