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700000929

第929章 江东决策

濡须口,汉王刘璟接见了江东使者,出乎刘璟的意料,江东使者竟然是很久没有听到消息的鲁肃。

鲁肃已经从江东的核心决策圈退出,出任豫章郡丞,这并不是因为鲁肃偏向于孙刘联盟,而是因为政治斗争的失败,在江东激烈的派系斗争中,庐江系惨败,作为庐江系的代表人物,鲁肃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以步骘为首的外戚系和以张昭为首北方系占据了整个江东核心权力圈,连顾雍和张温的吴郡系也从建业淡出。

不过这次鲁肃为使者,并非孙权为了提携庐江系,而是鲁肃与刘璟有旧交,孙权希望用鲁肃的人情来缓解孙刘之间的紧张关系。

濡须口的一艘五千石大船上,刘璟在主舱接见了鲁肃,几年未见,鲁肃几乎变了一个人,身形削瘦得厉害,头发已大半花白,显得苍老很多。

刘璟惊讶地望着鲁肃,“子敬怎么变得如此苍老?”

鲁肃行一礼,苦笑道:“多谢殿下关心,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对身体影响很大,至今没有完全恢复。”

刘璟叹了口气,“子敬请坐下说话。”

两人分宾主落座,刘璟又笑问道:“听说子敬被任命为豫章郡丞,豫章郡最近情况如何?”

“豫章郡还好,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受到战争影响,这次我是回建业述职,正好接受了吴侯的任务。”

说到这,鲁肃取出了孙权的亲笔信,双手呈给刘璟,“请殿下过目。”

鲁肃临行前安慰孙权,刘璟的目的是逼江东退出合肥大战,并非是要侵占吴郡,所以知道江东肯退出合肥之战,一切都好商量。

话虽这样说,鲁肃心中还是有点担心,毕竟刘璟现在已经不是荆州牧,很多想法不能再拿从前的经验,刘璟到底是什么目的,其实鲁肃也不清楚,他心中着实有点忐忑不安。

刘璟不露声色看完孙权的亲笔信,信中孙权承诺将放弃合肥大战,希望汉军能撤出吴郡。

虽然看似有些无理,不过刘璟也知道,如果江东军真的大举反攻吴郡,陆逊未必能顶住住,一旦孙权夺回吴郡,减轻了后院压力,他很可能还会被曹**迫出兵。

刘璟也暂时不想与江东军全面作战,如果能以和解方式拖延时间,先保住会稽郡,便可给日后进攻江东打下基础。

想到这,刘璟便问道:“吴侯的意思,是让我们直接撤出吴郡,是这样吗?”

“正是此意,吴侯信中也应该写清楚了,只要汉军撤出吴郡,他保证江东军退出合肥大战。”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他回头对鲁肃道:“子敬让我怎么相信他的诚意?”

鲁肃心中暗喜,他听出刘璟有松口之意,只是在退兵条件上有所要求,他连忙道:“不知殿下需要什么样的诚意?”

“我需要吴侯出具一份公开承诺书,承诺在汉军退出吴郡后,不再参与合肥大战,另外,江东军在一年内不得进攻会稽郡,这份承诺书必须是公开发布。”

鲁肃沉吟一下问道:“不知殿下说的公开,是什么程度上的公开?”

刘璟想了想说:“我也知道他有难处,至少江东高官都必须知道这份承诺书的内容。”

鲁肃起身施一礼,“我这就回去禀报吴侯,一旦吴侯接受殿下的方案,请殿下立刻下令汉军撤出吴郡。”

“这是自然,我很期待吴侯的诚意。”

鲁肃告辞而去,这时,军师庞统对刘璟道:“恐怕曹操不会这么轻易让孙权退出,殿下要防止孙权的反复。”

刘璟笑道:“军师觉得曹操会如何逼迫孙权呢?”

“无非是派人责备孙权撤军,或者冻结给孙权的援助,更重要是从大局上向孙权施压,比如一旦汉军进攻江东,曹军将袖手旁观云云,微臣相信曹操的施压会给孙权带来很大的压力。”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他也承认庞统的分析不错,一旦孙权难以承受曹操的压力,他一定就会大举进攻吴郡,以最快的速度夺回吴郡,然后掉头再参与合肥之战,这种可能性最大。

这时,庞统又继续道:“微臣认为这里面其实很微妙,如果我们应对得力,孙权最终会放弃与曹操的结盟,关键就是我们要占据太湖,只要我们在太湖上有绝对优势,我们随时可以向太湖增兵,最终逼迫孙权不得不放弃合肥之战。”

刘璟走到沙盘前,注视沙盘上江东的河湖分布,从长江进入太湖实际只有一条水路,那就是溧水,虽然从建业过来的秦淮水有支流连通溧水,最终进入太湖,但那条支流流量太小,连五百石的船只都无法行驶,只要堵住入口,江东军将没有战船南下。

相反,自己可以占据太湖中的岛屿建立后勤基地,绝对控制住太湖,就可以将江东军牵制在吴郡,使孙权最后不得不放弃合肥之战。

想到这,刘璟当即令道:“命沈弥来见我!”

..........

正如刘璟的预料,曹操绝不能接受江东军退出合肥大战,没有了江东水军从东南方向策应,曹军的优势将减少三分,胜机也由从前的七分减少为四分,而汉军的获胜面却大大增加了。

曹操当然也知道江东军撤军的原因,被汉军端了后院,不过曹操认为事情并没有严重到要放弃孙曹联盟的程度,汉军的军队并不多,只要大举反攻,很快就能夺回,恢复正常秩序。

他立刻派特使陈群赶赴江东,和孙权交涉,曹操底线只有一条,绝不允许江东军放弃合肥之战。

建业宫内,孙权面色严肃地与陈群面对而坐,听陈群转述曹操的意见,“魏公希望吴侯不要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放弃孙曹联盟,毕竟合肥战役对江东的影响更大,相信吴侯也明白,一旦汉军攻占合肥,北压南攻,江东岌岌可危,那时就算魏公有心救援江东,也无从下手,至于江东目前面临的困境,魏公完全能理解,希望江东以最快的速度平息汉军偷袭,如果江东需要军队或者物资上的援助,我们将全力支持。”

孙权半晌没有说话,曹操的态度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也很清楚江东放弃合肥之战会给曹军带来的重大影响,也知道汉军取得合肥之战胜利后的后果,只是吴郡和会稽的失守,让他怎么能再冷静面对。

当然,孙权也知道可以用速战速决的办法解除吴郡危机,可芜湖在汉军手中,他们可以随时从溧水增兵吴郡,更重要是他已经向刘璟求和,现在他又翻脸不认,一旦江东军再次受挫,他想求和恐怕也没有这条路了,这些后果让孙权都十分顾忌,可以说孙权左右为难。

这时旁边张昭缓缓道:“吴郡失守对我们压力极大,我们必须要尽快夺回吴郡,可就算夺回吴郡,我们也要屯重兵于吴郡,这样一来,协助合肥之战的兵力也会减少,江东现在只有约六万军队,除了必须镇守建业的一万军队外,我们可调动的军队实际不足五万,守吴郡和毗陵至少需要三万军队,那么我们最终支援合肥之战的军队也只有两万不到,这无疑是车水杯薪,江东现在面临的困境前所未有,我们也力不从心,希望陈使君能转告魏公。”

陈群又道:“江东的困境魏公完全能理解,刚才我也说了,若江东军人力物力不足,曹军将给予最大程度支持。”

陈群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曹军愿意出兵吴郡,也愿意给予粮食和物资上的支持,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只要江东出兵,曹军将给予江东一切支援。

话已经说到这个程度,孙权也不好再拒绝了,孙权沉吟半晌道:“如此,就让我们再商议一下,陈中丞请先去休息,若有结果,我们会立刻通知中丞。”

陈群下去休息,大堂上只有张昭、步骘、吕蒙和鲁肃四名大臣,鲁肃感觉到孙权又有些动摇了,他心中着急,连忙道:“吴侯既然已经许了刘璟,就不应再轻易改变,这会严重影响吴侯的信誉。”

“子敬此言诧异!”

步骘在一旁道:“事关江东生死存亡,怎能为一点颜面上的事情动摇,且不说吴侯并没有做出任何正式承诺,就算承诺了,关系到江东最高利益,推翻承诺也不足为奇,子敬不要用信誉来影响吴侯的决断。”

鲁肃还想反驳,孙权摆摆手道:“子敬先不要着急,大家充分讨论,权衡利弊,我相信一定会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案。”

说到这,孙权看了一眼吕蒙,“我想先听听军方的意见。”

吕蒙苦笑一声道:“如果从兵力上说,恐怕我们无法分身两线作战,就如军师刚才所言,吴郡、毗陵要驻兵,建业也要驻兵,到最后只能用两万军队支援合肥一战,其实也毫无意义,反而会被汉军集中优势兵力一战歼灭,我觉得这中间的关键问题,是要不要接受曹军的支援?”

张昭点点头,“如果我们接受曹军支援,让曹军替我们驻守吴郡,那么我们就可以腾出兵力参与合肥大战,我估计这也是曹操的方案,虽然让曹军驻守吴郡似乎有点不妥,但从安全上说,我相信曹操绝不会吞并吴郡,也会尽心守卫……”

“可我们怎么向江东以及吴郡民众交代?”

鲁肃终于忍不住,厉声斥责张昭道:“让曹军驻守江东,这和亡国有什么区别?让江东民众怎么面对?”

张昭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最恨的人就是鲁肃,当初把鲁肃赶去豫章郡,就是张昭用的手腕,现在鲁肃居然敢当着吴侯的面斥责自己,令张昭勃然大怒,他刚要发作,步骘连忙打圆场道:“子敬误会了,这只是权宜之计,合肥大战结束,曹军就会撤走,绝不会让曹军长期驻扎。”

鲁肃重重哼了一声,“我是坚决反对曹军驻扎江东,如果你们一定要坚持,那我也无话可说,我官微职小,不合适参与这种高层讨论。”

他又向孙权行一礼,“卑职告退!”

不等孙权同意,他转身便离去,孙权脸色也极为难看,鲁肃竟然如此无礼。

没有了鲁肃的反对,众人很快便做出了决策,江东必须维护与魏国的同盟,曹魏两军携手共同对付汉军东扩,在这个原则之下,孙权命令吕蒙为南征都督,率三万大军以最快速度收复吴郡。

以此同时,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两万军赶至长江北岸,乘坐江东战船过江,与江东军一起向吴郡进发。

同类推荐
  • 魏晋七雄

    魏晋七雄

    三国这个被说烂道透的时代但是这也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在这一切似乎天注定的时代里,即将代魏自立的晋王司马炎竟被刺于藩邸,一石激起千层浪,混乱的时代、失控的局势、野心勃勃的三国英豪后代会演绎塑造出一个比汉末三国更加精彩的时代吗?一波波历史故人的后代正款款的以不同方式重新走入历史舞台的中心,因乱而生因乱而起的晋、楚、魏、汉(蜀)、赵、燕、闽七国豪杰又可以描绘出怎样的历史天空?国都沦丧的孙吴政权真的失去翻盘机会,逃不掉被扫进时代的垃圾桶里的命运吗?跟随“魏遗晋佬”走进那人心思变的魏晋新时代!
  • 南朝大争霸(全集)

    南朝大争霸(全集)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这一时期虽然短暂,但对后来的隋唐大一统产生了极为正能量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是时代及读者的需要。本系列图书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纵深讲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异彩纷呈的历史,对南北朝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铁马金戈的战争场景、波谲云诡的宫廷阴谋、离散破碎的皇权亲情、无边泛滥的情色欲望等方面都有全面的描述与评论,帝国争霸兴衰史在轻松幽默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本书套装共五册,讲述了南朝政权——刘宋,从繁盛到走向衰亡的过程。
  • 喜马拉雅风云

    喜马拉雅风云

    本书反映了西藏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爱国传统,客观记述了17世纪清朝康熙年间至1961年这三百多年间,发生在西藏的大小战争全过程。作者在引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事件的起因、战事进程、造成的后果,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重点记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藏人民解放军和地方人员,团结、带领西藏人民,和平解放西藏,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建设西藏的光辉历程。
  • 童话不属于格林

    童话不属于格林

    侍卫队长独子希尔·格林辉煌与平淡交织,荣耀与罪恶相融,友情与冷血相互慰藉的一生。
  • 唐朝第一道士

    唐朝第一道士

    《山海经之仙途妖路》新书已发。..............他是一名道士。他也是一名穿越客。他叫钟文。他也叫九首。救人命时是道长,杀人之时是钟馗。且看他如何游历天下。
热门推荐
  • 一念情深

    一念情深

    十三岁时,秦桑绿无意中认识与自己长相一样的阮艾清,从此,成为好姐妹。十五岁时,两个人去爬山看海,秦桑绿不慎跌入山底。此后,阮艾清回到秦家,代替了秦桑绿,发誓余生都为她好好活着。顾念深无意说的一句话引起了她的恐慌,为了不让秘密被发现,她主动追求他,两人在一起四年。某天夜晚,顾念深无意知道了,秦桑绿一直在利用自己,之后,他远赴英国。五年后他回来,态度暧昧不清,令秦桑绿害怕不安,她怕他会破坏了自己的生活,然而他却说,爱是不得不原谅,不如我们重新开始。
  • 万界圣尊

    万界圣尊

    诸天万界,强者无数,弹指间,山河破碎!永恒彼岸,不死不灭,一念间,天地变色!本应死去的秦明,却意外重生,一步步登临彼岸的时候,他逐渐发现了诸天万界背后隐藏的秘密。这本就是一盘棋,秦明不愿从棋子变成棋手,而是要提着剑,将这盘棋砍得支离破碎!
  • 唐尧俞夏爱唐周

    唐尧俞夏爱唐周

    “唐尧,给你儿子换尿布”“好”“唐尧,给你女儿喂饭”“好”“唐尧,把洗好的衣服搭出去”“好”“唐尧,今天我陪两个小不点睡了啊”“不行!想得美!”
  • 决定一生的8种能力

    决定一生的8种能力

    青少年成长必备的人生锦囊,引用了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语录及成功的例子,概括了决定一生的8种能力:实现理想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应对变化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
  • 太上老君开天经

    太上老君开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绿色大门

    绿色大门

    天才华人音乐家的归国之行困难重重,明知如此却依然放弃一切回国的他,目的究竟是什么?
  • 借魂之书

    借魂之书

    元历5000年,元界,清风宫外……清风宫,是一个仙人的洞府。传说,清风宫是清风道人飞升的地方,其中宝物数不胜数,每年都吸引了一大批修炼者前来探寻。天空下起了绵绵小雨,一处悬崖峭壁,其上点缀着横生的树木,冷风吹拂着。七个人冒着小雨,踏着湿润的泥土,慢慢地前行着。这支队伍是临时组建而成的,目的是夺取清风宫的宝物。
  • 农家厨女

    农家厨女

    农家女曰子贫苦平淡却温暖,为吃饱穿暖带全家致富,茅屋变砖屋,帮爹娘管家。
  • 不屈登仙录

    不屈登仙录

    心不泯,誓登仙!张航作为一名仙二代,然不具仙体灵脉,欲修仙得道,不啻于水中捞月、镜里摘花。经历无数曲折苦难,也幸遇众多仙缘奇遇,终一飞冲天,得无上大道,成三界至圣!
  • 大明奸佞

    大明奸佞

    严嵩:“世人都说老夫最知陛下,却不知最知陛下者张忠也!”张居正:“张忠,此人大奸似忠又大忠似奸,亦正亦邪,吾,实看不透也!”严世藩:“世人都说我乃嘉靖朝第一鬼才,殊不知张忠才是真鬼才!”蓝道行:“张忠,陆地神仙也!”海瑞:“张忠,实乃大明第一奸佞!”-------------------靖皇帝45度角仰望天空:“儿子,等我死了,你就把张忠给弄死!”隆庆帝咬了咬牙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爹,你什么时候死!”嘉靖帝想了想:“快了,大概还有几十年!”隆庆帝:“爹,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嘉靖帝:“你最好憋讲!”-------------------书友群:10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