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700000907

第907章 骑兵伏击

叶县位于宛城东北,两地相距约一百八十里,由于叶县号称‘宛之喉,许之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担负着拱卫许昌的重任,曹操也由此在这里部署了一万重兵。

叶县主将为曹洪的副将李典,就在两个时辰前,李典接到了曹洪的紧急飞鸽传信,长安汉军大举来袭,命他立刻赶赴宛城集结。

这个消息令李典着实感到吃惊,他是曹洪的副将,援兵宛城义不容辞,但他又有点为难,他不可能放弃叶县,使许昌大门洞开,一番考虑后,李典决定留部将赵迪率五千军队坚守叶县,他则亲率五千军队赶赴宛城集结。

时间已渐渐到了三更时分,五千曹军在官道上列队疾速行军,李典骑马行驶在队伍的前方,他和汉军交战多年,对汉军的作战方式已经比较了解,汉军尤其善于出奇兵,伏击、偷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胜利。

这是刘璟的天下理念,尽可能地在战争中保存青壮人口,虽然李典本人对这种理念也颇为赞成,但敌对双方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作为曹将,最大限度杀伤敌军,也就成了李典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典非常小心谨慎,不断派出斥候在前方探路,从叶县到宛城这段官道上,已经发生过几次伏击战,包括虎豹骑兵惨遭伏击的那一次,至今令李典记忆深刻。

尽管曹洪发出的是紧急命令,但队伍走出三十余里后,李典还是下令全军放慢行军速度,这一带是南阳盆地的边缘,丘陵起伏,森林茂密,两边山谷众多,极容易遭遇伏击,只有再走出二十余里,进入平原地带,才可以加快速度。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疾奔而至,老远喊道:“军队缓行!”

李典心中顿觉不妙,立刻喝令:“停止行军!”

斥候奔至,在马上抱拳禀报:“启禀将军,前方五里外发现了异常,树林内有大量伏兵。”

李典心中一沉,果然遇到了伏兵,他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又问道:“有多少伏兵,什么军种?”

“具体数量不知,前去探查的十几名兄弟只逃回一人,身披三箭,已重伤不治,他临死前说是弓弩军。”

李典左右打量一下地形,他们正好进入一条宽阔的谷道不久,谷道宽约半里,长七八里,两边山势倾斜陡峭,长满了茂密的灌木丛,这种地形不利于伏击,不过却有利于骑兵冲击。

李典知道汉军攻下关陇后,骑兵力量大增,由原来骑兵疏寡的南方军队,渐渐演变为骑兵、步兵皆强大的北方军队,如果汉军是骑兵突击,他的麻烦就大了。

但骑兵只是猜测,而前方的伏兵已是事实,李典当即下令道:“传令全军,立刻向后军汇拢。”

这是应付伏击的有效策略,由于行军时队伍拉得较长,一旦遇到伏击便会被截成数段,从而形成各自为阵的不利局面,最终逃不过被全歼的命运。

所以若事先发现有伏兵,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迅速集结,将拉长的队伍重新列队成阵,就算伏兵杀出,也丝毫不惧。

李典一心要脱离这条谷道,便下令向后集结,他话音刚落,前方忽然传来了轰隆隆的战鼓声,紧接着喊杀声震天,这是伏兵发现他们已被敌军察觉,反客为主,杀出了密林。

李典大喊道:“迅速后撤集结!”

不用他下令,数千曹军士兵纷纷调头疾奔,向山谷外奔去,在嘈杂和混乱之中,李典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仿佛鼓点般密集,被伏兵的鼓声和喊杀声掩盖住了。

李典凝神细听,脸色渐渐紧张起来,他忽然大喊一声,“不好!”

他已听出这种奇怪声音是奔驰的马蹄声,或许马蹄被厚布包住,奔跑声十分低微,但数量众多,奔近后还是能听出来。

李典忽然意识到自己中了汉军的陷阱,所谓伏击不过是个诱饵,故意让自己发现,使自己本能地集结兵力,虽然集结兵力列阵本身没有错,但军队集结需要时间,在骑兵的高速突击下,军队往往会集结未成,却正好有利于骑兵进行集中突击杀戮。

李典急得大喊:“停止撤军,弓弩列阵!”

但已经晚了,五十步外忽然出现了密集奔驰而来的骑兵队伍,他们训练有素,如狂风暴雨般在黑夜中疾奔,这是强大的骑兵才可能办到,在黑夜中集中突击,只有曹军的虎豹骑才具有这种能力,但现在汉军也能做到了。

李典心急如焚,现在只能牺牲前军,希望前军能最大限度地阻碍汉军骑兵的高速突击,给后军争取宝贵的集结时间。

李典调转马头便向后军奔去,他只奔出数十步,便听见身后传来一片凄厉的惨叫声,前军千余名士兵已被卷进了汉军的铁蹄之下,长矛若疾刺,刺穿了敌军的胸膛,战刀如闪电,劈飞了敌军的头颅,马蹄如铁,踏破了敌军的胸膛肝胆,一时间,血雾弥漫,肢体横飞,哭喊声、惨叫声响彻了山谷。

李典虽有武艺,但单枪匹马也难敌骑兵的密集冲击,他只能迅速撤到后军,组织后军进行抵抗,但李典奔出不到百步,忽然后肩一阵钻心剧痛,浑身力气消失,他差一点栽翻下马,一支冷箭在黑夜中射中了他的肩膀。

百步外,庞德收起弓箭,遗憾摇了摇头,这一箭略略射偏了两寸,没有能射中敌将的背心,“将军,敌军后军已集结!”一名骑兵大声禀报道。

庞德嘴角露出一声冷笑,当即下令,“敲响震山鼓!”

“咚——咚——咚!”

惊天动地的震山大鼓敲响,这是汉军全面出击的命令,庞德率领三千骑兵以及扮作伏兵的一千士兵从前方杀向曹军,而就在这时,刚刚集结完成的曹军后部也发生了大乱,副将冷苞率领三千骑兵从后面突击而至,向刚刚才列阵完毕的三千曹军后部发动猛攻。

这时,李典已奔至后军,尽管他肩中一箭,无法再和敌军大将单挑格斗,但指挥作战却不受影响,他大喊道:“背靠背,组成长矛阵!”

驻守叶县的曹军也是精锐之军,尽管遭遇汉军骑兵突袭,但他们反应迅速,除了前军一千余人来不及后撤外,后军三千五百人还是集结成功了,对于弱旅,集结兵力不过是便于骑兵集中屠杀,而对于精锐之军,集结兵力却能形成对骑兵有效的抗击。

在这一点上,庞德略有点轻敌了,他应该在曹军行军途中趁对方拉长队伍时进行骑兵突击,切割包围对方,这样更能轻易地击溃对方,不过这种战术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便是无法大量杀伤敌军。

庞德放弃了这种切割战术,而是采用集中歼灭战术,有意暴露伏兵,让敌军迅速集结,这样虽然有利于集中消灭敌军,可一旦敌军集结成功,同样会给骑兵造成威胁。

在利弊权衡中,就需要主将非常了解敌军的作战能力,庞德恰恰在这一点上有些轻敌了,这和他长期指挥骑兵有关,对步兵总有一种骨子里的轻蔑。

曹军前部虽然被汉军骑兵残酷屠杀,但他们也阻碍了汉军骑兵的迅速推进,给了曹军后部集结的时间,当汉军骑兵前后夹击而来时,曹军后部的三千五百人已经集结完毕,迅速排出长矛方阵,背靠背与汉军骑兵激战。

这是一场惨烈的激战,汉军骑兵无论人数还是武力都占据了绝对上风,他们进攻强悍,杀戮无情,踏着堆积的血肉一步步向前推进,但曹军士兵却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用密集的长矛阵反击汉军骑兵的突击,不断有战马中矛摔倒,骑兵落马后被乱矛戳死。

短短半里长的战线上,死人死马血肉混杂,堆成了一道血肉之墙,尽管汉军占据上风,但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原本计划半个时辰结束战斗,一个时辰过去,曹军还有两千军队,而汉军骑兵却损失过千。

庞德也有点急躁起来,曹军的顽强抵抗令他始料不及,这样打下去,就算全歼了对方,他们也要付出至少两千骑兵代价,这个代价让他承受不起,庞德开始懊悔,自己不该轻敌,应该听从冷苞的建议,在敌军行军时进行突袭,那样最多只用付出两三百人的损失。

就在这时,冷苞的一名亲兵骑马飞奔而至,高声喊道:“将军,冷将军建议用芒刺突袭!”

一句话提醒了庞德,他狠狠地一拍脑门,自己真是糊涂,竟然把骑兵对付集群最犀利的武器给忘记了,他厉声大吼:“速令芒刺骑兵上前!”

所谓芒刺骑兵,是汉军模仿贵霜骑兵而组建的一支小型骑兵队,这支骑兵队最大的特点便是每人配备了十根精钢打制的短刺,短刺长五尺,重十斤,外形为流线型,从粗到细,一气呵成,前段尖锐无比,外形极像芒刺,所以叫做芒刺骑兵。

由于这支精钢短刺打造不易,耗费巨大,目前只打造出一千余根,组建成一支一百二十人的小型骑兵队,每个人身材高大,臂力过人,骑着强悍的高头大马,凭臂力可以将短刺投出三十余步远。

蜂弩虽然也可以击穿盾牌,大量杀伤敌军,但在敌我相距太近时,很容易误伤已军,而靠人力投出的芒刺,就相对显得精准、密集,杀伤力极大。

另外也可以使用火攻,将火油投入敌军大阵,让烈火扰乱敌军阵型,不过对于战马却不利,很容易使战马受惊,反而使骑兵陷入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芒刺就是最佳的战术。

随着庞德的一声令下,一队骑兵疾速奔来,他们奔入骑兵前线,纷纷从矛鞘中拔出精钢短刺,奋力向曹军长矛阵投去。

一百余根芒刺划出一道道乌黑的暗光,密集地射入曹军的长矛阵中。

..........

同类推荐
  • 栾城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栾城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栾城,三苏祖籍,冀中形胜,2014年撤县设区,坐襟省会南门。栾城自然条件优越,生态观光农业发达,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明城镇、全国园林县城和全国卫生县城称号。本书以史料为依据,以时间为顺序,介绍栾城的建制沿革、地情风貌、乡贤事迹等,展示了古栾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展示了新栾城的欣欣向荣。
  • 蜀伐

    蜀伐

    天佑四年,唐哀帝李柷退位,朱温篡位建立梁国,史称“后梁”,就此统治中国大地长达二百八十九年的唐王朝走向终结。自此中国大地诸侯并起,燕、晋、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等势力,四方割据,征伐不断,中国大地又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动乱。时有蜀王建,拒称臣于梁,自立为帝,国号“蜀”,年号“武成”,封授百官,割据一方。蜀帝皇孙--承颢,幼自聪慧,有大志,帝建甚宠之,封承颢“武成侯”,食邑汉中千户。及帝薨,郑王衍继位,帝衍无道,奸宦当道,承颢连权臣,兵谏帝衍,以清君侧,诛奸佞,帝衍以“武成”王之,承颢是以权倾朝野,内安百姓,外联诸侯,继武侯遗志,南征北讨,开疆扩土,是以蜀强,征伐诸侯,诸侯蛰伏,是以帝衍禅位,承颢称帝,建号“大蜀”。
  • 口述历史怎么做怎么样:齐红深的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

    口述历史怎么做怎么样:齐红深的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

    口述历史传到我国几十年来,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开始与多种学科对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很不成熟,口述史理论相对滞后,并与实践脱节。实践者需要理论指导,而多数理论研究者的实践经验又不够多。齐红深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从事口述历史访谈和研究。他组织全国(含台湾、香港)八十多位各方面专家学者共同承担的国家教育科学课题“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口述历史调查与研究”,已经搜集到2300多位亲历者的口述历史及其历史照片、实物,构成了完整、系统、立体、多维度的日本侵华证人、证言、证物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开展最早、规模最大、最为规范的口述史项目。
  •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 固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固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固原是宁夏的南大门,自古就有“古萧关”“长城要塞”“关中屏障”的美誉。秦昭襄王修筑长城,汉武帝六巡萧关,西晋时匈奴首领赫连勃勃高平创业,唐太宗亲临瓦亭观看牧马,西夏王大战好水川,明代石城之战,“天骄”成吉思汗催马扬鞭于六盘山,忙哥剌在开城建造“安西王府”,人民解放军任山河之战……他们为这片土地注入了豪情与活力。《固原史话》将这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和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给了广大读者。
热门推荐
  • 飞鸟与鱼(外一篇)

    飞鸟与鱼(外一篇)

    丁丑年,我在中印边境线上度过了难忘的十八岁生日。铁丝网那边的印度上校安尼尔送了我一件神秘礼物。达旺山口的风很寂寞,驻扎在此的哨兵不寂寞,只是有点无聊。因为那一场被历史遗忘的战争渐渐淡出人们记忆。但边境局势仍不怎么稳定,NEFA(藏南地区)不断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我注意到安尼尔是个不用过于警惕的印度军方上校,他穿着枯荷色尼子上衣,马皮靴子在阳光与雪花的陪伴下失去了应有的光泽。他乌黑的头发一定是打过发蜡的,比影片《流浪者》中的男主角更俊美。他双手合十,坐在草地上闭目养神。黄昏时候,我看见他手上拿着报纸,烟斗里的青烟如同牧人德吉草燃烧的牛粪。
  • 朱子学的

    朱子学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卡化世界

    卡化世界

    某天,一股不知名的神秘力量席卷全球,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被降维打击,变成一张张卡牌……
  • 奥术狂潮

    奥术狂潮

    前世的落魄拳击教练,扑街武僧——杨秋,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新纪元》中时任四半神之一的魔网掌控者一直在寻找的一套耐色之卷,被追杀到了零级黯然离开游戏,前往酒吧借酒消愁之际醉倒不省人事,一觉醒来后发现重生回到了五年之前。PS1:本书架构大部分基于DND3R与WOW,但切勿随意代入,若出现矛盾,一切以我为准PS2:由于数值计算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所以本书会对其进行模糊化
  • 斩月星决

    斩月星决

    他、意外穿越、获得绝世法术、可却不敢滥用、每一次的释放都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他、奇遇连连、却每一次都是生死一线。他、身世平凡、却背负着不平凡的债务。从而成为了一个背黑锅之人、遭受众人四处追杀、他、究竟有着怎样的命运、最终能否摆脱一切世俗……
  • 今天过得怎么样

    今天过得怎么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中短篇代表作合集。《今天过得怎么样》收录索尔·贝娄3个中短篇小说,分别为《堂表亲戚们》《泽特兰:人格见证》和《今天过得怎么样》。索尔·贝娄的短篇小说视野宽广,将雷霆万钧的洞察化为洋洋洒洒驯服有力的词锋,不仅开创了描写自我意识和异化社会、反映自我和现实矛盾的主题,还在叙事艺术上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贝娄风格”,即一种将戏剧性自嘲和严肃思考相结合的风格。
  • 腹黑夜王独宠:特工狂妃

    腹黑夜王独宠:特工狂妃

    她楠国丞相之女,楠国外姓郡主,年幼的她却是少有的天才,一道圣旨她变成了她,无心无情的她,谈笑间取人性命:“我最讨厌别人用手指着我了,你说我挖了你的双眼,还是折断你的双手好了。”面对可恨之人她从不手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女杀手,且看他如何权倾天下,风云榜上,温文儒雅的他:“我会在你身后,只要你转身便能看见。”他风云榜上最神秘之人,银色面具,邪魅,狂妄:“没想到娘子如此的想为夫,刚见面就投怀送抱!不做点什么,岂不辜负了娘子的美意……”他纳兰族少主,红衣妖娆,“虽说我们相识不久,但是我对你的爱,不比他们少……”在这乱世楚歌,面对天下掌权者本文暂停更新,将在明年恢复。
  • 一路美丽更年期:40岁后女人的健康美丽全书

    一路美丽更年期:40岁后女人的健康美丽全书

    悉心调养捍卫身体健康,精心保养留住美丽风采,宁静心灵造就幸福人生。
  • 五千年来谁著史

    五千年来谁著史

    新书已经上传——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