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700000543

第543章 公开取士(下)

五天后,万众瞩目的公开取士终于在荆州拉开了帷幕,这次考试足足有十万五千士子参加,来自天下各郡,甚至还有来自辽东的考生,尽管二十人中只能录取一人,到第二次吏考更是只有百人能考中,但还是激起了士子们的极大热情,每个人都对自己抱有希望。

这在以门第和声望为择官标准的汉朝,能够公平考试录取为官,是何等的罕见,何等的难能可贵!也正是这样,每一个参加考试的士子都以最大的热情和最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这次机会。

襄阳没有一个场所能容纳十万人同时参考,除了书院外和藏书阁外,连州衙官府也一并动用了,另外还有几家大的剑馆和书院也被官府临时征用为考场。

事实上,在汉朝时代,纸张远远没有普及,且非常昂贵,大部分书籍依然是竹简,这就导致文化的传播非常狭窄,大多以各郡士族为中心,包括世家子弟和依附士族的读书人,这也就导致了士子们良莠不齐,很多士子甚至只读了一本论语便跑来考试。

这和唐宋时代科举动辄十余万人参加考试完全不是一回事。

博陵崔家这次共来了九名子弟参加考试,但大多是自费前来,代表家族前来考试的士子只有崔实一人,他是崔州平之侄,是崔家的嫡系子弟,这次他肩负着家族的重托,来荆州寻找机会。

临行前,家主和几个家族长辈和他语重心长地谈了一番话,至今还回荡在他的脑海里,刘璟的强势崛起已经隐隐和曹操有分庭抗礼之势。

更重要的是,刘璟是嫡系宗室,他若夺取天下,必然会出现汉室中兴,那么崔家能否在很可能会到来的汉室复兴中获得应有的地位,这是崔氏家族必须要面对的大事。

正在这个背景下,崔实代表崔氏家族参加了这次考试,他势在必得。

天不亮,崔实便出门了,他是在荆州书院的主场参考,距离他住的客栈不到一里,尽管天还没有大亮,但街上已挤满了前来荆州书院参考的士子,很多士子都提着灯笼,星星点点,和天色繁星相映生辉,格外地壮观。

“兆远兄!”

崔实刚走到大门前,便听见身后有人在叫他,他一回头,只是荀志背着一个书箱快步跑来,他身后还跟着一名年轻士子,两人飞奔跑上前,荀志笑道:“我刚才去你的客栈问了问,说你刚走,我便一路追来!”

崔实歉然拱手道:“不知贤弟会来,很抱歉了!”

“没事!我也只是路过客栈。”

这时,崔实又向旁边的士子点点头,那天一起喝酒时这名士子也在场,但崔实忘记了他的名字,年轻士子笑道:“我是南阳邓宏,崔兄还记得吗?”

崔实一拍额头笑道:“是了,你是邓文重,我想起来了,喝酒很厉害的家伙。”

三人一起笑了起来,这时,远处传来的沉闷的钟声,这是通知士子们进考场了,三人对了一下考场,崔实和邓宏都在乙考场,而荀志在丁考场,荀志便拱手笑道:“那我就先和两位仁兄告辞了,中午我们再聚会喝酒,就在兆远的客栈汇合吧!”

“没有问题!”

崔实拱手施礼道:“我先祝贤弟考试顺利,高中头榜!”

”彼此!彼此!大家都考中!”

荀志笑着向前面的丁考场去了,崔实和邓宏一起走进了乙考场。

考场在一个可容纳三千人大殿内,摆放了三千张小桌子,铺有一张席,每人发了一张纸,笔墨自备,另外在桌边还有一只竹篮,篮子里有一斗米,一百枚楚钱,一幅厚实的麻毯,这是荆州给每个考生回乡的路费和纪念品,麻毯来自汉中,南郑仓库内有数十万张麻毯,正好给士子们留一份纪念。

考场内一片窃窃私语声,士子们都在兴奋地翻看篮子,就算考不中,也没有白来一趟,有所收获地回去了。

这时,一名考官在高台上大声喊道:“所有人请安静了!”

士子都安静下来,数千人的大殿内鸦雀无声,考官又大声道:“每个人身旁的篮子是刘州牧送给大家的回程路费,毯子冬天可以用来垫或者盖,非常实用,是刘州牧的一份心意,感谢大家来荆州考试。”

这时,士子们爆发出一片鼓掌声,考官摆摆手,又让大家安静下来,他继续道:“关于今日的考试,一共有五题,题目我会宣布,涉及《论语》、《中庸》、《大学》、《管子》和《韩非子》,考的是真才实学,但纸只有一张,大家要节约使用,在纸头填好姓名、籍贯及考号后,用旁边的纸条糊上,注意不要出问题,倘若没有糊好导致姓名泄露,那就作废了!”

考官的话在每个人心中都炸响了惊雷,不是糊名的问题,而是涉及的书籍,《论语》、《中庸》和《大学》,属于四书范畴,问题不大。

关键是后面两本,《管子》和《韩非子》,让很多人都头大了,尤其是《管子》,非常冷僻,很多人都没有读过,没想到竟然成了考试的五题之一。

“大家安静,下面我宣布第一题,请大家注意听好,我一共只说三遍!”

..........

考试只进行半天,中午时分,士子们陆陆续续从考场里出来了,每个人都神情凝重,步履匆匆,显得心情沉甸甸的,显然,考试的题目比他们想象中要难得多,不少考生已经决定回去收拾行李回乡了。

士子间的水平实在是差距太大,有的人学富五车,有的人只略略读了几本书,便自诩为读书人来考试了。

“崔兄,考得如何?”一见面,荀志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我觉得还不错,至少都答上来了,至于合不合考官的胃口,那就不知道了,贤弟考得如何?”

荀志笑了起来,“我觉得非常不错,其实我知道刘璟也崇尚法家,所以特地将法家的几本著作反复攻读,没想到真的考了《管子》和《韩非子》,我很庆幸!”

这时,邓宏叹了口气,“前面几题我都答得很好,但可惜《管子》我记不全了,没有写完,估计要落榜。”

崔实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一定会在荆州有所成就。”

荀志拍拍手嚷道:“考完了就别再想,咱们渡江到樊城喝酒去!”

“喝酒!喝酒!”三人一起大笑,前后走出了客栈,雇了辆骡车,向汉水对岸的樊城行驶而去。

........

第一轮考试只是书院考,考中者可以进荆州书院和益州书院,享受官府的钱粮补贴,还可以养家糊口,仅这一条就让各地读书人趋之若鹜。

至于第二轮吏考,由于录取者不到百人,这对庞大的考生而言,无疑是车水杯薪,不少考生并不指望能考上官吏,他们都在眼巴巴地等着十天后的第一轮放榜。

在书院考结束后,富裕的考生们纷纷三五结伴去荆州各地游玩,但一些抱有明确目标的世家子弟仍然在刻苦攻读法家著作,为第二轮的吏考做准备。

一晃时间又过了八天,离第一轮放榜只剩两天的时间了,骠骑将军府内堂,刘璟和数十名将军府高官在讨论最后的放榜名单。

“蒋参军,你先给大家说说情况吧!”刘璟笑着对蒋琬道。

蒋琬点点头,对众人道:“这次考试,一共有十万五千四百八十名考生,废卷有八千五百份,主要都是糊名出了问题,有的是没有糊住,导致姓名泄露,有的是糊名太严密,把名字给粘住了,其余近十万考生差距太大,近两万考生只答了《论语》一题,答满四题者不足万人,完全答满五题者只有两千余人,主要《管子》一题难住了绝大部分考生。”

刘璟眉头一皱道:“居然会有八千废卷?”

“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糊名考试,所以出现问题也比较多,按照规定,露名者必须作废。”

刘璟没有再说什么,又转头问费观道:“不知巴蜀的书院能接收多少士子?”

骠骑将军府不仅是原来的荆州高官,来自益州高官也任命了不少人,比如董和、费观、费祎、法正、尹黙、刘巴、李恢、彭羕等人,董和出任司马一职,这是仅次于军师和长史的第三号高官,主管荆州和益州的狱政律法,这也是刘璟看中了董和的刚正不阿。

而费观则出任治中一职,同时兼任益州别驾,益州学政属于他的管辖范围,费观起身道:“除了益州书院外,各郡还有各自郡学,以前都是招收巴蜀子弟,不过现在也可以招收外州生徒,我估计了一下,大概可以招收三千学子,但微臣有一句话想说。”

“费公尽管直言!”

费观缓缓道:“招收五六千士子在书院读书,还要提供给他们钱粮,无疑就是养活他们,这似乎有点不公,我希望他们也能做一些事情,不能游手好闲,一家人都依靠官府来养活。”

大堂内顿时议论声一片,大多数人都赞成费观的意见,五六千人一年消耗的钱粮巨大,对官府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大家都要求加以改革。

这时,坐在一旁的徐庶笑道:“这一点确实要改进,我们会拿出一个方案,比如可以让士子们抄书,可以轮流借调为各郡县文吏,可以去军职兼任文职,可以去学堂任教、可以去赈灾等等,总之,读书人的用处很多,虽然不是下地干活,但也有用武之地。”

刘璟笑了笑对众人道:“读书人的用处下次再专门商议,明天就要放榜了,大家确认一下名单吧!”

停一下,他又对徐庶道:“第二轮吏考三天后举行,就由长史担任主事,蒋参军和庞院丞为从事,按照原定的方案执行。”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武耀山河

    三国之武耀山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争锋天下。这是一个英雄豪杰层出不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武将炼体魄,兵戈舞动,一击可开山断河;文臣修灵魂,谈笑间可呼风唤雨,魂游九天。来到这个与记忆中不一样的汉末三国,且看袁耀如何扫八方,定山河,掌天下权,卧美人膝。交流群:麒麟军(678246952)
  • 易中天:“帝国与共和”三部曲

    易中天:“帝国与共和”三部曲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反思秦汉之后的帝国制度:“从秦灭六国到辛亥革命,中华文明70%的历史都是惆怅,而惆怅,是因为在乎。”《帝国的终结》易中天剖析帝国的自杀之路:“历史其实是有大限的。大限一至,机会全无”《费城风云》易中天:“世界上首部成文的宪法--美国《联邦宪法》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 神圣大明帝国

    神圣大明帝国

    在下黄观,义父朱元璋!大明朝中辈份最高,字号最老,家有兄弟二十多个,人送外号黄大胆!朝堂大事老朱说了算,江湖小事我来管,不服气就报上名来,我乃明教大明轮王!小子,你是哪个单位的?兄弟们,削他,带上锦衣卫,抄家了!老规矩,先安一个图谋造反的罪名,诛他九族,满门抄斩!
  • 与大明同行

    与大明同行

    简介:大明开国之初,四边未靖而国用不足,皇储暗弱而藩王势大。生为辽王朱植,弃藩回京则任人鱼肉,立足辽东则燕王不容。左右为难之际,来自君士坦丁堡的传教士带来了雇佣辽王府护卫的请求……当东西方文明之间第三方的插入,会给15世纪的世界带来什么?
  • 蜀

    这是一段架空的历史,这是一个本该逝世之人的变故。姜太公之后裔,古麒麟之转世姜维肩负着复兴汉室的使命,誓要一统天下。“吾岂惧尔等狂徒!”麒麟踏九霄,誓与比天高!
热门推荐
  • Tom Brown's Schooldays

    Tom Brown's Schoold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忘妖乡

    三忘妖乡

    妖林的下一届妖王决定前往人类的世界……于是他开心的到处旅游。
  •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前些天,刚收到杨焕之的行走诗文摄影集《静界》,又收到她一叠厚厚的书稿《水墨·三春》,希望我作序。工作之余,我忙里偷闲认真阅读这本书稿,对作者本人和她的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 寰天劫

    寰天劫

    三生三世,置果成因。魔消道长,一印生死!若遇见是这命中注定的劫,那便寰天都成劫!若一剑斩不断这浩渺苍穹,那便撕裂寰宇,重组三界!不相忘,不能忘,那便勿须忘!寰天劫起,度灭由心,缘明缘晦,不昧初心。懵懂青衫少年郎,自苍莽北域走来,一步踏出,踏尽万古尘烟!
  • 我的一生不妨公演

    我的一生不妨公演

    一个人平生会留下什么痕迹,水滴有痕,鸟过留声也许人也会留下点什么所以,我想记录我平凡有奇而又非同寻常的一切将生活化为文字,将文字化为情怀
  • 龙陵秘藏

    龙陵秘藏

    这是一部悬疑小说。一座诡异的江南荒宅中隐藏着一个尘封百年的历史谜团。九龙宝鼎暗藏惊世宝藏,藏头血诗牵出惊天密谋。各大赫赫有名的江湖组织齐上阵,演绎一段风云激荡的传奇。其中人物之间纠结的爱恨情仇,让作品于诡秘的氛围外多了一份情感观照。
  • 勤俭廉洁的毛泽东家风

    勤俭廉洁的毛泽东家风

    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编著的《勤俭廉洁的毛泽东家风》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以家风为线索。将毛泽东和家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清晰家风的来龙去脉,又更深层次地把握毛泽东和每一个家人、亲人的关系。读毛泽东的家风,看毛泽东的家人、家世、家事,品毛泽东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一部毛泽东的家风可谓是一部革命家为人处世的教诲录,也是一部政治家勤俭廉洁的活纪录。
  • 饮马百川

    饮马百川

    生逢乱世、结交豪杰、广筑城寨、多积粮草,抗金、拒蒙,马踏四夷,建不世之强国,开太平之盛世。
  • 五行神坛

    五行神坛

    天下有五神坛,金、木、水、火、土,其中四坛联手灭了土神坛之后,天下就只有四个神坛的领域,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土神坛沉入大地,所处的天下中心变成了一片广袤的森林,人们称为遗迹森林。而万峰就是降临在这片森林边境的小镇。他三岁就失去父母,他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一边认识各种志同道友,一路不断强大自己,一边强大到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别人……
  • 王爷,别急呀

    王爷,别急呀

    上班路上被黑猫砸晕,居然穿越了!还穿越成被丢弃在废园子的小娃娃,身边就一个小丫鬟,爬墙出去弄吃的,遇上母亲的亲哥哥,我舅舅?先等等,这个还待考验一下,什么?可以帮我撑腰,给我钱花,还教我武功?好伐,我承认可以,可偶有条件的撒..以为我会老实呆在小院,然后翻身去斗后宅?想多了!来个火遁逃之夭夭,带着弟弟丫鬟去闯天下,帐咱们以后再算...立帮派,建商号,收几个美男美女调戏下,顺手救个人积积德,喂老天麻烦你再出来解释下,这冻货从何而来?喂喂喂!冷王爷.咱可是男儿装,.老是占我便宜找我麻烦是闹哪般.,我救了你给点银子就行了,用不着以身相许啊...极宠文,男强女强,女扮男装,轻松幽默,结局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