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200000015

第15章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无名氏《西洲曲》

我觉得,我也是去过西洲的,看见着了杏子红单衫的妙龄女子,她乌黑的鬓发像最先盛开的暮色,带着柔软而细腻的微光。

她在这小小的江渚上呆了许久,四面是浩浩白水,偶尔一叶孤舟破水来,水平静的愁颜被打破,到岸边,渐渐炊烟袅袅。这人间烟火带着温暖寥落的味道。在他没有离开之前,曾经常常这样并肩观赏世间风月。

因为思念他而到西洲来,这曾经相约见的地方。用洁白如明玉的手,折下一枝梅。含苞未放,那么这样,到了你手中时就正好可以盛开了。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如那年月出门远行的男子,为功名,为生计冷落红颜。以前会暗嗤男子名利心重,渐渐才晓得不是人人可以作白马轻裘的锦衣少年郎,在很多时候,为了一个前程计,必须抛妻去子,背井离乡。

如那乐府诗中的男女,女的唱:“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弯,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男的回应曰:“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哪得到头还。”

都是悲哀,都是无奈。女的闻说情郎要出远门,赶来相送。爱恋心浓的女子,私心希望情郎的篙折橹断,出不得公差,让他不得不尽快回到自己身边。而男子闻歌作答,篙子折了我要去找新的,橹折断了我要换上新的,此身是官家人,哪能这么轻易就回来。

一唱一答中悲辛不尽。我读乐府时还很小,一开始喜欢读,只是因为乐府浅显若民歌,连蒙带猜也知道什么意思,颇有成就感。后来喜欢乐府,是因为渐渐心意沉凉,于潋滟坦白中总读出人在世沼泥潭欲拔节而出的激昂和痛苦。

众生似莲花,无论是拔节而出的,还是沉沦莲池底的,都一样奋力挣扎,心有不甘。

双浆来去,惊鸿照影,她在暮色初上时摇船离去,手里多了一枝梅花……

孤单的伯劳鸟在天空凄叫,乌臼树花开花落,此时已入仲夏,那梅已经托人寄去多日,还没有得他回音,计算日程,他若能归来。也就在这几日了吧。

纵使心神不定心意阑珊,也将自己打扮齐整,不要,打开门见到你时,我是那样潦草的我。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要从容大方,让远方归来的人第一眼看见的是生活精彩有序的一面,纵使心里是这样零乱无章,也要奏出和谐的乐章。要让他相信,等待他回来的这个人是独立的,坚韧的。不要流露出柔弱,让远行归来的他觉得更加疲累。

我读到“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时突然寂寞欢悦到无可言喻。寂寞是体会到情感的寂寞,你悉心交付,对面却没个接待的人,尴尬不堪;欢悦是突然发现自己能够懂得得这样深,这样正大的感情。我再不把她简单看作痴情少女,她不是个只知你侬我侬的娇憨少女。

能够懂得并担负生活的重责,不会因噎废食,思念如山知道仍要出门劳作。就像现代女子周末失恋了,在家哭的面无人色,周一涂脂抹粉照样上班去,这不是逞强,这是成熟懂事。在思念的重压下仍可清醒自处,比一味赖在思念中磨磨叽叽要爽脆地多。

很多年前,朱自清先生在某个弥漫着迷人月色的夜晚,来到北京清华园的荷塘边默默静立,乳烟般的月色抚慰了他数日来颇不宁静的心,月下的荷塘更是孕育出了中国近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荷塘月色》。

那一年,我才读初二吧。现在看过去,这篇文章雕饰太过,比喻手法也煞是普通。远没有老师吹嘘那么好——能够长久流传的原因大约是因为先生有一颗恬淡的心,文章中也就了恬淡之气。

唯恬淡,天真,才可久远。诗文不可势勇至无余力,一心要把别人逼入墙根,到最好自己也无转圜的余地。这是远如陶渊明,近如朱自清的文章能够传世的原因。在先生的文章里,他引用了《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莲塘采莲的意象,进而成为江南水乡意象的代表。因为这个意象轻灵曼妙,浪漫非常。少年时代我一直疯狂的想下莲塘采莲子,体验一下古诗里的意境。

江南的采莲不仅仅是风雅,更是劳作,风雅要从生活中化出来才有份量。惟其劳作和风雅兼得才算是人世的风景。

“莲”与“怜”谐音。莲子让她想起爱人。她摊开手掌,手指冰凉,手心的莲子洁白冰凉,她觉得自己像隐匿在莲叶间,等着有心人来发现。

将莲子小心收藏好,相爱的心意如已成熟的果实。“红”字用的极漂亮,既象征了相爱的两颗心,又显出少女的羞涩情怀。“彻底红”又与“清如水”对应,有生有色,有情有意,少这个字。不但这两句,连上两句也显得寡然失色。

可恶的是,劳作困乏也不能驱散思念。举步上了高楼,登高远眺不是为了看风景,只为了更清楚的看到有无他传递来的消息,已不介意别人怎样看待。

卷帘见江水澄如碧,月光从心上流过,美景却不赏心。西洲杳杳,候君不至,落日楼头。鸿雁无书。夜降临了,有月光如眸,向迢迢的前路凝眺。夜夜无眠,代替我守候你回来。

有时候,一个人得到他,便如得到人间全部风景,失去他,纵然美景良辰,也是虚空。

等待,在某些时刻真的是女人不可逃脱的宿命。不是为了男人,而是为了爱。

她被思念彻底征服了。

亲爱的,何时能再见!

你在我的眼中,早已渐渐模糊,无数的日日夜夜,将你化成了一个等待。

自此之后千古挥之不去的,是她相思的姿态,动,低头弄莲子,静凭栏远望,垂手明如玉。一动一静,皆为烟雨的江南。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里最精灵的,最美的抒情诗,连写景亦开出一片新天地,好比女娲补天造人,大气象竟还是由女人这里开出来。“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开出《春江花月夜》的写景气象,张若虚孤篇横绝,终成大家,亦是由这小小女子的情思发轫。

结句更难得,不知被李白化了多少意去。他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等,明显是受到《西洲曲》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启发。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如那不老实的女魅,在花阴月下屡屡相招,显形于后世诗文中。梦一般地缠绵,江与海融为一体的绸缪。

至今南边还有些地方江海不分,过江亦只说是过海。所谓海水梦悠悠,亦不过是江水梦悠悠罢了!只用一个“海”字,却已将私情也化入了天地间。

现在想来,《西洲曲》似乎早已不再是一个人的情诗了,它是生生世世的情诗……

参考书目、篇目:

《汉魏六朝乐府诗选注》

同类推荐
  • 友情永恒

    友情永恒

    本书收录了多篇讲述人与人之间友情的故事,内容包括:《追忆中山先生》、《志摩在回忆中》、《新月旧拾》等。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要焚毁萨德吗

    要焚毁萨德吗

    《要焚毁萨德吗》最初在法国出版的时候,标题为《特权论》,其中收录了《要焚毁萨德吗》和《梅洛-庞蒂与伪萨特学说》,后来又以《要焚毁萨德吗》为标题重新出版。萨德是18世纪法国色情文学作家,Sadism即性虐待狂一词由他的名字而来。一些人认为他是性的邪恶,鼓吹本能的放纵,万恶不赦。另一些人把他看成鼓励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欲念的满足,终获彻底解放的战士。他的作品在法国被明令查禁,直到20世纪初才平反,是“被诅咒的作家”的先驱。波伏瓦切入的角度很特别,她的书名叫“特权论”,从特权阶级对自己处境的认识讲起,以旧时的贵族阶级为例:贵族们捍卫自己的权利,却不去考虑这权利的合理性。萨德出身贵族,却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特立独行,违背贵族遵循的道德标准,用最直白的方式,要求将自身的愉悦作为法则。虽然他最后失败了,可是他张扬的行为揭示了特权阶级身上的利己主义只可能是一厢情愿,无法在所有人眼中赋予自己合理性。第二篇《梅洛-庞蒂与伪萨特学说》也是从特权阶级的角度出发,在法国五六十年代的环境下,有些知识分子站在利益的一方,试图混淆普遍利益和资产阶级利益,与萨特发生论战,波伏瓦为萨特辩护,写下了这一篇文章。
热门推荐
  • 你会是我的妻

    你会是我的妻

    她之遇他,不过是在异国他乡,对同乡弟弟的关切与照顾,本并无多大私心,谁知竟然就此把自己赔了进去……他之遇她,本未有过什么希冀,却发现自己的心竟然一点点的被无端吸引,剑眉一皱“既然如此,那你就只能做我的妻了!”
  • 仪魔战

    仪魔战

    天地混沌,妖族大乱,妖族与兽族开战,妖族祸乱人间,兽族起兵讨伐妖族,兽族为了让妖族与人类和平相处,跟妖族反目成仇。
  • 108个江湖阅历

    108个江湖阅历

    无论是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还是社交场、朋友场,都存在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有陷阱。尤其是20几岁的年轻人,阅历浅,难免会走一些弯路、碰一些钉子、上一些当;也难免在残酷的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社交场等方面的竞争中吃亏,又或者因为不懂某些规矩而得罪人、办错事。
  • 望族毒女

    望族毒女

    人善被人欺,她才不要!那些人害死了她的母亲,还想让她乖乖接受扬州瘦马的命运,为家族牺牲,休想!祖母恶毒,她让她想往成空;继母面甜心苦,她要她的真面目彻底暴露;继妹阴险,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只是,她嫁给他,分明只想摆脱那个可恶的家族,关起门来过小日子。他怎么忽然就成了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了?哼,娶了她,小妾通房都是浮云,更不要说后宫佳丽了!
  • 杀人侦探01:他是谁

    杀人侦探01:他是谁

    阿龙小时候就立志当记者,真正吸引他的,不是记者这个职业本身,而是“真相”。但是工作之后,阿龙却被一位前辈百般刁难。某天,前辈交给阿龙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找出“杀人侦探”的真面目,并写成一篇专案报导。但,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杀人侦探──那些案件的凶嫌最后几乎都是意外死亡,只有少数被逮捕,更诡异的是,他们的死法多半跟自己杀人的手法类似──这就是“杀人侦探”被冠上“杀人”的原因吗?用同样的手法,来猎杀凶手?
  • 其实当个恶魔也不错

    其实当个恶魔也不错

    “小家伙,现在我问你一个很正式的问题,你,愿意嫁给我吗”面前一个“头角峥嵘”的女子如是说道。“哈哈哈……恶魔都这么有趣吗?”对面那个“小家伙”却早已笑的合不拢嘴。“恶魔?难道……你不是吗?”女子感受着面前这个小家伙强大的血统,如此问到。“我?”少年慢慢地走向女子,一步接着一步,然后抬头看着眼前这个高出自己不少的人,嘴角泛起一丝笑容,说道。“我当然是恶魔,并且是……最大的恶魔啊。”
  • 女帝这条路

    女帝这条路

    很多事,因为她们的重生,发生了改变。也有很多事,却是天意使然,无可扭转。对沈蕴卿而言,是父母的故去,是国家的内忧外患。甚至还有,弟弟的驾崩。对沈落月而言,则是那个似乎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其真心的男人。最终,沈卿以皇室唯一血脉之身,登基称帝。她完成了夙愿,还了家国百年盛世。却也舍了感情,负了陆承蔼一世倾心。【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洞察人性(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洞察人性(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体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Our Lady of the Flowers

    Our Lady of the Flowers

    Our Lady of the Flowers', which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Genet's masterpiece, was written entirely in the solitude of a prison cell. the exceptional value of the work lies in its ambiguity.
  • 豪门闪婚:高冷帝少轻点宠

    豪门闪婚:高冷帝少轻点宠

    为救父亲,她要将自己送上顾少的床,不料事后却被告知顾少根本就没有来酒店。那……与她发生关系的那个男是谁?父亲在牢狱自杀身亡,落魄的她差点被叔叔一家人卖给一个有钱的老头子,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陌生的男人出现,将她搂入怀中自称是她的未婚夫。迷迷糊糊的就这样和一个陌生的男人领了结婚证,从此她的人生有了新的转折点。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