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0700000004

第4章 说鬼道魅

鬼并非只是老百姓的话题,诸多名人也与此颇有渊源。这里所说的名人广布于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他们都对鬼有过各种议论,甚至有不少兴趣研究。另一方面,民间流传的鬼话有许多也乐于将现实中的名人作主角。这些对于我们研究鬼文化是有借鉴意义的。

鬼与现实

用鬼话来说人事,曲折地表意并不少见。毛泽东就曾经用过《何典》。在1972年的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直接引用了《何典》中的许多话。首先是“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意思是说药只能够医治不会死的病,如果病入膏肓,非死不可,那就无药可医了。如同《何典》中的活鬼一样,犯实了症候,就是把“九转还魂丹像炒盐豆一般吃在肚里,只怕也是不中用的”。然后,毛泽东又引用了《何典》中的两句:“说嘴郎中无好药”,“一双空手见阎王”。在座的人听了感到很新奇,就问毛泽东这几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说,他是从《何典》中看来的。于是当时政治局就要求把《何典》找来,用大字体重印了一次,16开本,政治局委员每人发了一本,连中央委员都没有资格分到,郭沫若还是后来多方想办法才弄到一本。[31]

《何典》系清朝嘉庆年间的鬼话作品,为张南庄所著,是借用鬼来讽刺社会的章回小说,全书用吴语方言写成,而且其中还引用当时最原始的俚语村言,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形象活泼,生动俏皮。毛泽东在不少场合化用或者直接引用过《何典》里的言辞。林彪出逃时,周恩来曾请示毛泽东是否要拦截,毛泽东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所谓“娘要嫁人”,便可从《何典》中找到出处。

邓小平与毛泽东一样也十分喜欢以鬼为题材的古代作品,如《聊斋志异》。《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4期发表一篇《小平爱读〈聊斋志异〉》:“(张)庆善看到书房里有个书橱全部是《红楼梦》,特别亲切,好奇地问:‘您这儿这么多红学的书,是邓小平同志喜欢《红楼梦》吗?’‘不是他,是我喜欢《红楼梦》。’‘小平喜欢什么书?’‘他喜欢写鬼的书。’‘《聊斋志异》?’卓琳回答,是的。邓小平喜欢《聊斋志异》。他不仅在北京时经常看《聊斋志异》,外出还带《聊斋志异》。他让工作人员把《聊斋志异》拆成活页,外出时带几篇,闲暇时看。”

《聊斋志异》是一本专门谈狐说鬼的书。它是蒲松龄在民间收集到的鬼狐故事,具有很强的民间性,但是蒲松龄并没有满足收集来的东西,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整理,还加入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因此这些鬼狐故事较最初的原始素材的鬼狐作品有了更多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由此可见,邓小平喜欢《聊斋志异》不是没有道理的。

鲁迅是一位勇敢的斗士,在他笔下,鬼同样用来作为战斗的武器。

鲁迅曾感慨:“我们中国人对于鬼神也有这样的手段。我们中国人虽然敬信鬼神,却以为鬼神总比人们傻,所以就用了特别的方法来处治他。至于对人,那自然是不同的了,但还是用了特别的方法来处治,只是不肯说。你一说,据说你就是卑视他了。诚然,自以为看穿了的话,有时也的确反不免于浅薄。”此话甚是,中国人相信鬼神,敬畏鬼神,但是还是有办法去对付的,而对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言下之意,这些人比起鬼神来,更加恐怖而难以对付。鲁迅所说的这段话,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说的,表现了他对中国社会的关心,以及他那种疾言厉色的神情。

此外,鲁迅由于对鬼神文化十分熟悉,经常在他文章里利用鬼文化的词汇和内容来表示他对现实的看法,深刻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进而更加使得文章有说服力,同时也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美学。

鲁迅《捣鬼心传》:“中国人又很有些喜欢奇形怪状,鬼鬼祟祟的脾气,爱看古树发光比大麦开花的多,其实大麦开花他向来也没有看见过。于是怪胎畸形,就成为报章的好资料,替代了生物学的常识的位置了。最近在广告上所见的,有像所谓两头蛇似的两头四手的胎儿,还有从小肚上生出一只脚来的三脚汉子。固然,人有怪胎,也有畸形,然而造化的本领是有限的,他无论怎么怪,怎么畸,总有一个限制:孪儿可以连背,连腹,连臀,连胁,或竟骈头,却不会将头生在屁股上;形可以骈拇,枝指,缺肢,多乳,却不会两脚之外添出一只脚来,好像‘买两送一’的买卖。天实在不及人之能捣鬼。”

“但是,人的捣鬼,虽胜于天,而实际上本领也有限。因为捣鬼精义,在切忌发挥,亦即必须含蓄。盖一加发挥,能使所捣之鬼分明,同时也生限制,故不如含蓄之深远,而影响却又因而模胡了。‘有一利必有一弊’,我之所谓‘有限’者以此。”

在这里,鲁迅说的捣鬼,不完全说的是鬼,但是捣鬼一词毕竟还是与鬼字沾亲带故的,所以也可以放在鬼文化中来说。所谓捣鬼,其实就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情,否则也不会暗地里进行操作,这与鬼的行为是有一致的地方。所以用捣鬼一词来形容政客和与之相关的人,再确切不过了。

20世纪60年代初出了一本书叫《不怕鬼的故事》,据说是有政治背景的,是由何其芳编选,目的与书名完全一致,就是要叫人“不怕鬼”,在当时国际和国内政治和经济条件下,显然是把这本书作为现实政治斗争和思想教育的工具了。

强人说鬼

鲁迅《捣鬼心传》:“清朝人的笔记里,常说罗两峰的《鬼趣图》,真写得鬼气拂拂;后来那图由文明书局印出来了,却不过一个奇瘦,一个矮胖,一个臃肿的模样,并不见得怎样的出奇,还不如只看笔记有趣。小说上的描摹鬼相,虽然竭力,也都不足以惊人,我觉得最可怕的还是晋人所记的脸无五官,浑沦如鸡蛋的山中厉鬼。因为五官不过是五官,纵使苦心经营,要它凶恶,总也逃不出五官的范围,现在使它浑沦得莫名其妙,读者也就怕得莫名其妙了。然而其‘弊’也,是印象的模胡。不过较之写些‘青面獠牙’,‘口鼻流血’的笨伯,自然聪明得远。”

这里所说的《鬼趣图》为罗两峰所画。罗两峰名为罗聘,字遁夫,两峰为其号,别号花之寺僧,安徽歙县人。在扬州八怪中,尤以擅画《鬼趣图》出名。《鬼趣图》的内容,据清人郭祥伯《鬼趣图序》介绍:“图凡八幅。其一,澹墨黯昧,隐隐有面目肢体,谛视始可辨。其二,一鬼短衣偻而趣,一鬼奴而从,裸上体,以手拄腰,骨节可数。其三,鬼衣冠甚都,手折兰花,揽女袂,女鬼红衣丰鬋,昵昵语,傍鬼摇扇侧耳听。其四,一矮鬼扶杖据地,红衣;一小鬼捧酒盏,就矮鬼吻,吻哆张。其五,唯一鬼,瘦而长,垂绿发至腰,左手作攫拿状,右手揗其发,手长与身等,足步武越数丈,腰腹云气蒙之,身纯作青色。其六,长头而偻者一鬼,身不及头之半,头之前鬼二,一锐上,一混沌然若避、若指、若顾。其七,风雨如漆,一鬼俯首疾走,一鬼张伞,其前一鬼导,其后一鬼头出伞上,若依倚疾走者,昏黑淋漓,极惶遽奔忙之状。其八,枫林古冢,两髑髅齿齿对语,白骨支节,巉巉然也。”

鲁迅在1912年5月30日的《日记》里写道:“晚游琉璃厂,购……罗两峰《鬼趣图》一部两册,两元五角六分。”1913年4月28日,鲁迅又在《日记》里提到了罗两峰:“下午寄一小包与二弟,内储《笔耕园》一册,《白阳山人花鸟画册》一册,罗两峰《鬼趣图》二册……”在《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里,他说:“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中国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的‘漫’。当然也可以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的,但因为发芽于诚实的心,所以那结果也不会仅是嬉皮笑脸。这一种画,在中国的过去的绘画里很少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咏》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角的摹写;罗两峰的《鬼趣图》,当不得已时,或者也就算进去罢,但它又太离开了人间。”鲁迅还将上海文明书局影印的《鬼趣图》寄给其二弟周作人,可见鲁迅对此图的重视。

罗两峰《鬼趣图》还得到其他人的赞许。易宗夔《新世说》卷六说“《鬼趣图》殊形异状,宛然吴道子地狱变相”。但也有人对此图进行了批评,说其有“以意造作”之感:“扬州罗两峰,目能视鬼……所画有《鬼趣图》,颇疑其以意造作。”(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二)

钱锺书有时候也会谈及鬼。在说到李贺时,说他善于写鬼,能够写出一种阴凄的意境:“若咏鬼诸什,幻情奇彩,前无古人,自楚辞《山鬼》、《招魂》以下,至乾嘉胜流题罗两峰《鬼趣图》之作,或极诡诞,或托嘲讽,而求若长吉之意境阴凄,悚人毛骨者,无闻焉尔。刘文成《二鬼》之篇,怪则是矣,鬼则未也。《神弦曲》所谓‘山魅食时人森寒’,正可喻长吉自作诗境。”(《谈艺录·李贺诗以玉石作喻》)众所周知,屈原的《山鬼》、《招魂》,罗两峰《鬼趣图》,刘伯温的《二鬼》都是以鬼为题材的经典之作,用这些作品来作为映衬,就更加说明了李贺写鬼的独到。李贺《神弦》中写“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即表现出召鬼来享受祭品,山鬼来吃时的森森寒气。再像《南山田中行》、《苏小小墓》、《感讽》等诗歌,将鬼灯、鬼火、墓穴等一系列与鬼相关的意境,写得令人毛骨悚然,背脊上冷汗淋淋。

民间戏剧,最初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地方小戏都起源于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流传在绍兴等地的社戏也不例外。社戏作为一种民间演出活动,最早也与宗教相关,例如,演出前要进行祭祀,如对关帝、包公、龙王、火神、岳五猖、城隍、土地等进行祭拜,到了后来,单纯的祭祀里,才逐渐地加入表演的活动,演出的内容也大多数与此有关,也叫酬神戏。伴随着社戏的还有迎神赛会、农村贸易集市活动,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过去是绍兴等地农村最热闹的活动。

鲁迅对此有深刻的记忆,他在《社戏》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由此可见,鲁迅对儿时看社戏的情景是多么难以忘怀。

除此之外,《社戏》一文里还叙述了北京当年演出目连戏的场面:“我打听得叫天出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点钟才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连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尚。”本篇最初发表于1922年12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十二号,因此可以推断,20世纪初,舞台上鬼戏还是很盛行的。

讲述鬼故事的活动,在老百姓中间非常流行,特别是在传统农业社会里,晚间都会相互聊天,说说各种各样的耳闻目睹的事情,在此期间也会谈鬼故事,由于鬼故事的特殊性,大家都喜欢听,而这样的鬼故事一般都不作为教育来说,往往是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的谈话资料。听了之后,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十分吸引人的。

现代文学家邵洵美在《鬼故事》里这样说他们小的时候听鬼故事的紧张情景:我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鬼故事便不再被文人采用了。在通俗作品上说,武侠小说在近几年来还风行,黑幕小说也有过它黄金的成功;而纯粹以鬼来做题材的,简直可以说没有。这个好像和当局的破除迷信的政绩是有关系的,但是黑黢黢的影子,几曾离开过一般人的眼帘?我当然并不想提倡迷信,不过因为最近常和朋友讨论我国通俗小说的种种问题,同时又因为最近世界文学及电影的潮流,有许多鬼怪的倾向,所以想在这里把自己对这方面的兴趣谈谈。这种兴趣的成形,我须得回想到当我七八岁的时候。我有一位堂房叔叔,他真是个被埋没的天才,更可以说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所牺牲的天才。他十一二岁便已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文章;十五岁便考中了秀才;一心想做状元,谁知此后竟屡试屡败,到后来他的长辈和他自己都灰心了,但是功名的野心却永远在他身上种了根。好像他在二十岁左右还发过一时期的官痴,每天早晨总要拿一张桌子放在中厅,自己坐在椅子里,模仿着审问罪犯的样子,自言自语,拍桌拍凳。后来革命起义,他从家乡来上海,住在我们家里,那时他已三十多岁了。他住在后天井的东厢房里,一天到晚读着小说笔记,或是画些钟馗之类的图像。吃过夜饭,我们总去找他;在绿幽幽的煤气灯下,他用了高低迟速的口吻,讲到我眼睛虽然疲倦也还不敢闭拢的,是奇妙曲折的鬼怪故事。在当时我们一群小孩子的心里,这位长辈真有着使鬼差神的法术;原来他的梦想也正是因为人世的功名无望而在希求死了以后补任森罗天子的缺职。他现在也许已在什么地方做了城隍,查对着恩怨簿,把刑罚加上一般他在阳间所痛恨的人们哩。他每次讲到一种鬼,开始总有一长篇关于面貌、服装及性格的形容:使一个个都好像活现在我们面前,这便是他的天才!不但是我们一群小孩,即连带领我们的女佣人,也都听得身体不敢侧动,等到故事讲完,他们站了起来,拉紧了我们的手,一路故意高声笑谈,使空气变得热闹些,再加紧了脚步,呼拥地奔到前天井的楼上。睡觉的时候,谁也不敢熄灯,也不敢再提起方才所听到的一切;关紧了房门,去到梦里出汗。[32]

周作人《谈鬼论》写道:“三年前我偶然写了两首打油诗,有一联云,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有些老实的朋友见之哗然,以为此刻现在不去奉令喝道,却来谈鬼的故事,岂非没落之尤乎。”他还引经据典,说明自己喜欢听鬼故事:“据《东坡事类》卷十三神鬼类引《癸辛杂志》序云:‘坡翁喜客谈,其不能者强之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闻者绝倒。’说者以为东坡晚年厌闻时事,强人说鬼,以鬼自晦者也。东坡的这件故事很有意思,是否以鬼自晦,觉得也颇强说,但是我并无此意则是自己最为清楚的。虽然打油诗的未必即是东坡客之所说,虽然我亦未必如东坡之厌闻时事,但假如问是不是究竟喜欢听人说鬼呢,那么我答应说,是的。”这里他以苏东坡喜欢别人说鬼故事,来证明自己也同其一样,由此可见他毫不讳言自己喜欢听鬼故事的事实。

此外,周作人《谈鬼论》引辽阳刘青园著《常谈》卷一中的一段文字,说明谈鬼是人人喜欢的内容:“鬼神奇迹不止匹夫匹妇言之凿凿,士绅亦尝及之。唯余风尘斯世未能一见,殊不可解。或因才不足以为恶,故无鬼物侵凌,德不足以为善,亦无神灵呵护。平庸坦率,无所短长,眼界固宜如此。”

由此可见,喜欢听讲鬼话不是个别人的爱好,不仅“匹夫匹妇”喜欢,而且“士绅”同样喜好,因此可见这是一种社会的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

周作人说:“小时候读《聊斋》等志异书,特别是《夜谈随录》的影响最大,后来脑子里永远留下了一块恐怖的黑影,但是我是相信神灭论的,也没有领教过鬼的尊容或其玉音,所以鬼之于我可以说是完全无缘的了……听说十王殿上有一块匾,文曰:‘你也来了!’这个我想是对那怙恶不悛的人说的。”

正由于他喜欢古代的这些鬼故事作品,所以对于鬼的感情,他曾解释道:“这样说来,我之与鬼没有什么情分是很显然的了,那么大可干脆分手了事。不过情分虽然没有,兴趣却是有的,所以不信鬼而仍无妨喜说鬼,我觉得这不是不合理的事。我对于鬼的故事有两种立场不同的爱好。一是文艺的,一是历史的。关于第一点,我所要求的是一篇好故事,意思并不要十分新奇,结构也无须怎么复杂,可是文章要写得好,简洁而有力。其内容本来并不以鬼为限,自宇宙以至苍蝇都可以,而鬼自然也就是其中之一。其体裁是,我觉得志异比传奇为佳,举个例来说,与其取《聊斋志异》的长篇还不如《阅微草堂笔记》的小文,只可惜这里也绝少可以中选的文章,因为里边如有了世道人心的用意,在我便当作是值得红勒帛的一个大瑕疵了。”

鬼与名家

文人记载民间鬼故事的有很多,唐之传奇、晋宋之志怪在清代皆有继承和发展,不仅有《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子不语》等重要的著作,而且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作者撰写的类似鬼故事的作品集。在这些作品里,有不少是以知名人物为故事主角的,这种联系有的时候是生硬杜撰的,但这种拉名人作幌子,试图让鬼故事更可信的心理也值得探究。

◎与神话人物对接

仓颉是传说中的人物,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被视为圣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其最大的功劳就是创造了文字,同时也对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民间传说里将仓颉与鬼神联系在一起,更加重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盘古氏开天辟地以后,地面上还是一片混沌,人同野兽一样生活,当时,有个天神叫伏羲大帝,他看人类这样活下去不像样,就派个叫仓颉的弟子,造几个可以拼拆的简单文字来教人们。人只要学会拼拆,一字就能化八字,八字变六十四字,字越变越多,人也就越变越聪明,最后就能参透万机,做大地上的主人。鸿钧老祖得知此事,认为人一旦学会识字推算,就要变成人精,今后又要搞得天地混沌了,就派了他的弟子太上老君来劝阻仓颉说:人变聪明良心会变坏,聪明人一多,天下就勿太平。仓颉不听他的劝告,说:我是奉大帝的天命来教人类,大帝要教会人类智慧,我怎能违抗天命?太上老君知道劝说无效,就作法召集各路神灵与前世鬼魂,命他们去吓散跟仓颉学字的人群。于是这些神灵鬼魂便到仓颉那里鬼哭神嚎起来,骂仓颉是害人精。仓颉被这群鬼神缠得实在没有办法,不得已造了个阴阳太极八卦图,来镇压鬼神。这样一来,仓颉触犯了不准泄漏天机的天条,大帝不得不把他调回天上,听说仓颉还为此受到惩罚,取消了庙食。所以,三皇五帝有庙,连蚩尤、龙王都有庙享,就是仓颉的被取消了。仓颉没有完成教人识字的任务,所以人们只学到了一半,一个字最多只能变化四个,也只能发四个音;又由于各地方的学生学的程度不一样,所以直到今天,同一个字在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读法,派不同的用场。不过,他泄漏的八卦神算,后来终于被西岐周文王学会了,使他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不但能推算人间万事因果,还能推算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孔明先生只懂三分,就能鼎足天下;刘伯温也只知四成,就帮朱太祖一统大明。一点都不信八卦的人,讲这是迷信,懂它的人就知道其中奥妙无穷。可惜的是直到今朝还没有一个人真正能全部懂得八卦。[33]

关于仓颉造字的民间传说,还有两个,一是说黄帝的军队和蚩尤的军队交战时,留下仓颉来造字。他整天苦思冥想,都想不出来,到了冬天,仓颉上山去打猎,只见满山遍野白雪皑皑,雪地上留下各种各样动物的蹄印。于是仓颉就根据动物留下的形象画出来,就成了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这些字都造出来了。可是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往哪里写呢?写在石头上拿不动,写在木板上太笨重,写在兽皮上也不合适,这又把仓颉难住了。后来发现将龟壳取下来,可以写字,他把自己造出的所有象形字都刻在龟壳的方格子里,然后用绳子串起来,送给黄帝。黄帝看了很高兴,记了仓颉一大功。据说从这时起,有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有了甲骨文。第二个传说流传于郑州市郊区,即新郑、新密、登封一带。古时候没有文字,人们结绳记事。轩辕黄帝统一中华后,命大臣仓颉造字,仓颉在洧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专心造字。好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仓颉很着急,一天他正坐在茅屋前苦想,一只凤凰鸣叫着从天空飞过,凤凰嘴里衔的一片树叶落下来,上面有个明显的兽蹄印。一名老猎人说这是貅蹄印,各种兽的蹄印都不一样,他只要一看蹄印,就知道是什么兽。仓颉由此受到启发,造出了山河湖海、日月星云、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很多字,从此中国有了文字。

在这些民间传说里,感觉最真实的内容是,根据蹄印图案造出字来,这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逻辑,也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其实这是对社会进化论的诠释,而很少有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创造。相较而言,第一个《仓颉造字》故事却十分生动和传奇,带有民间传统的思维方式,真正将故事的精髓表现出来。同时将鬼与未知事物联系在一起更加可信,也更有民间文化的色彩。

◎与历史人物对接

民间故事《孔子造鬼神》里说,孔夫子门下有三千学生,他们都喜欢提问。一天,有几个学生忽然问了一个孔子无法回答的问题:“先生,平时你教我们的字都有具体的形状,而为什么神和鬼我们不能亲眼见一见呢?”孔子听后,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既然你们想见鬼神,好吧,明天我领你们去见一见吧。”弟子们听了,没说什么,退了下去。孔子一夜没睡好,究竟有没有神和鬼呢?孔子发愁地想。第二天他便和那几个弟子去找神和鬼了。他们没走多远,来到一座庙前,孔子说道:快到神仙的地方了。弟子由于急着要见神仙,便加快了步子。走到庙宇门口,孔子要几个弟子在门外等着,自己先走了进去。来到庙里,只见一个衣服破旧的叫化子半躺在墙脚,一双手脏得出奇。孔子再看那庙堂,也许因为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不过,有扇窗子还较完整。他上前朝叫化子行了个大礼,说道:“我是个教书先生,有几个弟子要想见见神是啥样,可我也不知神在哪儿,是否能烦你?”叫化子同意了。于是孔子出去把弟子喊进了庙。然后他朝着墙壁大声喊:“神在哪儿?”神堂里没有一点动静。“神在哪儿?”他又大喊一声,仍无动静。他想:该死的叫化子。停了一会儿,他又喊了一声:“神在哪儿?”这时,只见那窗户微微动了一下,从里面伸出一只比簸箕还大的手来……弟子们顿时吓得都跑出去了,孔子也惊得目瞪口呆。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去。只见一片柏树丛,他们又加快了步子,他们来到树林前,孔子还是让弟子在外面等着,自己径直朝树丛中走去。只见有一老汉,头戴一顶旧草帽,在树下悠闲地坐着。原来是个看墓人。孔子上前行礼道:“我有几个弟子缠着我要见见鬼是啥样,可我也并不知道有无鬼,是不是您……”老汉听完便点了点头。于是孔子走出树林喊弟子们一起去见鬼。他们来到一块坟地前,孔子喊了一声:“鬼快出来。”但是并无动静。他又大喊一声:“鬼快出来。”还是没见什么鬼出来。他的心虚了。“鬼快出来。”孔子壮壮胆子,又大喊一声。“来了。”只见一个头戴红尖帽、个子矮小、脸色灰灰的东西从树丛中蹦了出来……弟子们又吓得跑出老远,孔子这次也吓得胆战心惊。从此,孔子和那几个弟子开始相信世上真有鬼神存在了。但更多的人没有亲眼见过鬼神,所以只是将信将疑。[34]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将孔子与鬼联系起来,应该是老百姓的艺术创造。由于孔夫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很有代表性,将他与鬼文化放在一起,可以加深听者对故事的印象。

类似这样的故事作品还有一些,看起来好像荒谬,但是它有老百姓自己的理解和哲理。例如在故事《神鬼的来源》里,他们认为,人世间最早的神鬼是孔子创造发明的。孔子有弟子三千,每天讲仁义论礼教。神一套,鬼一套。一天,有几个弟子问道:“老师,你天天讲鬼呀、神呀,能不能给我们见见?”这一问可把学问渊博的孔子问住了。不过,孔子毕竟是孔子,他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嗯,这样吧,等我求求神灵,哪天有空我告诉你们。于是他便悄悄筹备起来:用一锭纹银雇了个远路逃难的穷人,暗地里带他到府中进行装扮演习。一天,他对弟子们说:“经我三番五次求告,神鬼终于答应明天上午降临,让你们开开眼界。不过,到时候谁也不准说话,否则神灵怪罪起来,一切后果由你们自己承担。”第二天,孔子来到他每日的讲课堂上,在桌后挂了一幅幔帐,然后,他装模作样地烧香,叩头,敬表,直闹得烟火萦绕,随后口中念道:“神啊,鬼啊,您显显灵,让那些无知之辈瞻仰一下您的尊容,请显灵吧。”于是幔帐徐徐张开,果然现出个神鬼。只见它面目狰狞,青面獠牙,高帽赤发,红袍黑目,袒胸赤足,绿手长甲……众弟子见后毛骨悚然,直吓得跪倒在地低头闭目,口中不住祈祷。不一时,只听孔子说:“送尊神!”众弟子这才如释重负,慢慢地抬起头来,只见眼前神鬼不见了。弟子们个个咋舌惊讶,这鬼魂来无踪去无影。弟子们开始确信这人世间真有神鬼存在。就这样,神鬼的传说便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了,而且越传越神秘,越传越玄乎。[35]

虽然这里说的是鬼神的产生与孔夫子有关系,但是从故事的实质来看,已经否定了鬼神的存在,这也是故事具有积极意义的地方。

除了孔子之外,还有其他历史人物被演义,而且是与鬼联系在一起,并且将这样的联系说得有情有理,非令人信服不可。

关于鬼谷子的来历,民间有这样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陕西地方有一官宦人家,家主姓王名善,生有一女儿,取名王金花。有一天,金花小姐与丫鬟到花园游玩。她们来到一处地方,发现了一个人的头骨,头骨里长出一根稻子,但穗上面只结了一粒籽。金花小姐很奇怪,把这一粒稻谷摘到手上,心想,这谷子里面是否跟其他的谷子一样也有米呢?于是她把谷子放在嘴里咬一咬,看它如何。谁知她刚把谷子送到嘴里,谷子便像长了腿一样,跑进喉咙里去了。金花觉得很奇怪。谁知,自从吃了这一粒谷子以后,金花怀孕了,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慢慢地,爹爹王善也知道了。王善想:我这样的门第,出了这种事,有损王家声誉。于是,他不问青红皂白,给金花小姐送去一条汗巾,让她自寻死路。金花小姐没有办法,眼看快要临盆了,爹爹又要让自己死,心里一想,也只有死了安静,活着也没有脸皮见人,于是上吊死了。金花小姐死了之后,在棺材里生下了一个男孩。初时用奶喂养,到后来,孩子渐渐长大了,金花小姐就用陪葬的首饰和金银玉器到人间换回一些食品,来喂养孩子。时间一长,这些东西也没有了。金花小姐没有办法,便来到了她父亲的一个好友家里。这家开了一个南货店,但店主不知道金花已死。金花小姐向他买了一些干粮,没有付钱就走了。店主想:她是王善的女儿,王善又是我的好友,并且有的是钱,以后不怕她不还。于是吩咐家里的人说:“金花如果再来买东西,你们不必向她讨钱,记上账就行了。”这样一晃过了两年,店主看到金花买东西的次数多了,并且数量也逐渐增多。他翻了一下账,金花已经赊了一大笔钱。一天,等金花来时,他就问金花:“你赊了我这么多的东西,打算多久给我还账?是你自己还,还是你爹爹还?”金花当时说:“账我自己还,下次一定给您带来。”没隔几天,金花又来了,拿出了一件衣服对店主说:“账我实在还不起,这有宝衣一件,权当银两,任凭老伯折算。”店主把宝衣拿过一看,这是外国进贡的一件宝衣,价值连城。他喜出望外,收下后就对金花道:“你以后要什么,只管来取,不必记账了。”原来,这宝衣是外国进贡来的,名叫翡翠宝衣,热天穿了似水浇,冷天穿了似火烧。皇上把这一件宝衣赐给了王善。王善爱女心切,虽然逼女儿自尽,下葬时还是给她穿上这件宝衣入了土。一天,王善的这位好友穿了这件宝衣来到王善家,王善一看,这件衣服只有我家才有,而且给死去的女儿穿去了,他怎么又穿起了呢?莫非他掘了金花的墓不成?于是就追问道:“你这件衣服是从哪里来的?”他的好友答道:“员外,你难道不知?这是你女儿用它换了我许多食品,当作银两折算与我的。”王善怒道:“我女儿已死了好几年,你不掘墓,从何而来?”于是二人翻脸争吵起来。一个说你掘了我女儿的墓;一个说你血口喷人,不是你女儿亲手送来,我哪有此衣。两人争论不休。后经人劝解,为了证实,便一同来到墓地,挖开坟墓,打开棺材,只见一个孩子约十二三岁,金花好像睡着了一样。王善把孩子抱起来,只见金花小姐面容突变,好似满脸委屈。王善把孩子抱回家后,因他没有父亲,只好跟外公姓王,取名王禅。王善又从王禅口中得知女儿金花的冤情,知她因吃鬼谷而孕,所以又给王禅取了个小名叫鬼谷子。王禅以后入山学道,能知过去未来,算命卜卦。人们称他为鬼谷子先生,后人又称他为王禅老祖。

其实,这是非常典型的墓生儿故事,像这样类似的情节在别的墓生儿故事中有很多,但是在这里却将鬼谷子与墓生儿联系在一起,说明了老百姓的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36]

◎与帝王对接

与帝王联系在一起的鬼话,有《鬼帮赵匡胤》。古时候犯死罪的犯人在杀头前总有一顿吃喝,除了大鱼大肉,还有一壶酒喝。定这个规矩的,就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那时,赵匡胤正在落难阶段,闯关东,走关西,漂泊无定。有一天,他见一个十字街口围了好多人,挤进去一看,原来大家是在观看官府斩决人犯。只见一些斩犯瘦骨伶仃,处决之前昂起了头在吃一根线上串着的七颗米饭。赵匡胤见到这种惨景,心中大为不悦,脱口而出:“有朝一日我赵匡胤南面而王,必让死犯在行刑前大吃一顿。”谁知赵匡胤无意中说了这番话,却被这些断头鬼听了去,于是便在阴间宣扬:今后若是赵匡胤坐天下,一定恩泽鬼魂。我们做鬼的也要帮他一帮。果然,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无数鬼魂为他摇旗呐喊,云雾四起,众将们都道赵匡胤得到天助,没有一个将官不心惧投诚。就这样未伤一兵一卒,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大宋皇帝。之后他便颁旨天下:死犯在临死前可大吃一顿。犯人堂毙,审官有罪;监犯瘐死,监守有罪。因为他不但曾落过难,而且也看到前朝一代帝王子孙没有一个好下场的,所以他后来平江南、灭各国,都没有大开杀戒。当然这也是为他子孙作考虑,自古嗜杀成性的帝君,子孙总是深受其害。[37]

与鬼故事有联系的帝王,还有唐太宗等,由于他们的历史几乎家喻户晓,一般农村里读过一点书的人都会讲出有关他们的故事,而鬼故事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此将这两者结合,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官吏对接

在这类故事里,以包公判案为主题的故事很多,多数是因为包公在民间具有非常浓厚的传奇色彩,老百姓在其身上寄予了诸多希望。

包拯是中国颇有名望的清官,被称为“包青天”。他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请命,努力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廉洁清正。所有这一切都符合老百姓心里所希望的那种官员形象。有关包公的故事和传说自宋元以后,就在民间大量流传,直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典型,深受民众敬仰和爱戴。在鬼故事里,包公判案同样铁面无私,冷脸向恶,使得许许多多的坏人都魂飞魄散。

《申冤庙》的故事说,包黑上京赶考,有一天,他和包安路过天北山的时候,天渐渐暗了下来,这里荒无人烟,古怪阴森,极为可怕。走着走着,突然一座古庙出现在眼前,包黑决定在这座古庙里投宿。一进院门,里面杂草丛生,怪声乱叫,包安吓得紧跟在包黑身后。包黑点着松油灯,睁大眼睛观看,只见一张破旧的单人床,一把残旧的椅子,还有一个半新半旧的书台。除了这些之外,别无他物。包安铺好蚊帐,一睡下,就进入了梦乡。包黑在松油灯下读书。突然,一阵冷风吹来,前面出现一个飘浮的女人。她来到包黑身边,吹黑松油灯,躲在柱子后边。包黑见灯灭了,一惊,四周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心想:难道这里真有鬼?但包黑毕竟是一个铁胆的人,他重新点着松油灯,拿着灯四处寻找。那女鬼再次拿了包黑的书,躲在角落里。包黑回到椅上,不见了书,更是大吃一惊,但他又很快冷静下来,对空叫了一声:“谁?”只见他开头看的那本书又飞了回来,在包黑头上转了几下,然后才落到桌上。包黑觉得好奇,又重新叫了一声:“谁?谁在这里面请快出来。”眨眼间,一个女人站在他面前,包黑问道:“你是谁?从哪儿来的?”那女鬼见包黑如此大胆,就说道:“我是鬼。”包黑笑道:“难道你以为我怕鬼吗?”女鬼见包黑这样一问,就呜呜哭诉起来,说:“我是冤鬼。”包黑又说道:“你有何冤情?请细细说来。”于是那女鬼哭泣着诉说起来。

原来这个女鬼的名字叫花香,住在这座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生活贫穷,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她和同村的后生仔明哥相好,准备在年尾结婚。村里的大恶人王鬼财,倚着父亲是当朝丞相,仗势欺人,无恶不作。他对花香早已垂涎三尺,恨不得一下占为己有。如今,听说明哥要和花香结婚,就想出一条恶毒计谋。他带领打手找到明哥家里来,说明哥的妈生前欠他一笔债,现要明哥还清债务,连本带利是五百四十两纹银。明哥哪拿得出这么多钱,就这样,王鬼财把明哥打入了死牢。他还带领打手闯入花香家里,拿出伪造的债单,说花香的前世母亲欠他五百箩谷,至今尚未还清。花香的父亲哪里肯信,拿过债单一撕扔在地上。王鬼财奸笑一声,说:“抢!”那些平日一贯作恶的家丁一拥而上,把花香抢走抵债。花香的父亲哪里肯依,扑上去要把女儿抢回来,不料被王鬼财一脚踢倒,一命呜呼。王鬼财把花香抢到家门口,命家丁把她锁入房间,花香便一头撞死在王鬼财家的墙壁上。花香说到这里,已是满面泪水。包黑听她说完,也为这个冤鬼感到可怜。冤女花香请包黑为她击鼓鸣冤,包黑当即下定决心要为这个冤女告状。这时鸡叫三遍,冤女花香说道:“为我告完状后,明年清明时请来这庙里,我们再会一次面,你来时请拿三片石头互相击撞,我就出来了,现在我要走了。”说完就不见了。

这时候天已大亮,包黑当即整理包袱,立即动身,来到当地县衙门前,击鼓告状,但因王鬼财早已给了县官钱财,又因王鬼财的父亲是当朝丞相,不好惹,所以县官把包黑赶了出去。但是包黑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冤女打赢官司。包黑来到京城,经过考试,终于金榜题名,中了状元,官位大于王鬼财父亲。他不忘当年冤鬼诉说的冤情,把王鬼财和那些平时作恶多端的家丁判处死刑,把贪钱财的县官削职为民,又把明哥从死牢里救了出来。到了这年清明节,包黑记住冤女当时说的话,来到了当年的庙里,当即拿了准备好的三片石头互相击撞,那个冤女又出现了。包黑将为她申冤的事说给她听,她当即下跪,包黑忙扶住她。就这样,这个冤女才申了冤。后来,包黑把这座庙修整了,定名为“申冤庙”。

包公与鬼故事的内容,传奇而富有特色,很受民众欢迎,这类故事大多反映了老百姓对包公的崇敬,同时也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此类故事还有范仲淹、王羲之、王世贞、仇十洲、陆稼书等人,他们与鬼的故事同样十分吸引人的注意。[38]

另外,在普通的鬼故事里有关官吏判案的同样很多,反映了鬼文化的神秘色彩,非普通老百姓能够加以解决的,更多地希望当官的能够帮助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39]

《巧断冤鬼案》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江南有一个小村庄叫百龙庵,村里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家里经常闹鬼。那鬼闹得可凶呢,甩打着房里的东西,还反复吟着一句上联,边吟边哀叹,闹得李家惶惶不安,没有人敢到那间房里去。一天傍晚,一位商人模样的人来到李生家借宿,李生就把闹鬼的房间借给他住,想借他来冲冲鬼气。晚上,那位商人走进房间,闩上门,准备读书。忽然听见一种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有人在房间里走动,商人抬头一看,只见人影,就仍旧伏案读书。不一会儿,又听见那种声音,他放下书,侧耳细听,似乎是一位少妇在哀怨地、低沉地反复吟着一句上联:“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似乎在思觅对联。商人站起身,寻声找去,那声音似乎在床背后,又似乎在楼上,远远近近,忽高忽低,叫人捉摸不透。忽然商人看见楼门口有一双小红鞋在晃动。商人厉声问道:“你是人是鬼?快说!”楼上少妇如泣如诉地说:“先生,我是屈死鬼,请先生为我鸣冤。”接着又吟着那句上联。这时商人看见一杆大秤挂在墙上,应声就对道:“乌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那女鬼长叹一声道:“谢谢先生指教,请先生为我鸣冤。”说完长啸一声,飘然而去。

商人胡乱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问房东李生是怎么回事,李生只好如实相告:原来李生在前年腊八结婚那天,晚上新娘周氏想考考李生学问如何,就指着新房里的“万年灯”出了一上联:“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李生思索很久也无法对上,他羞愧难当,不好意思进房,只好回到学堂去睡。他一到学堂,被同学们取笑了一阵,又读了一会儿书,就在学堂里睡了。第二天一早,李生回家洗脸,周氏问他昨晚为什么赌气走了,深夜里又回来了。李生惊愕地分辩说:“我根本没有回来呀!”周氏一听,两颊绯红,知道受骗被辱了,就回到新房里,关上门上吊死了。商人听到这里就问李生:“你的同学中有几个人和你年纪、身材相仿?家住哪里?你媳妇死后,他们心情怎样?他们家到学堂的路是怎样?都叫什么名字?”李生如实相告。商人和李生判断出一个可疑者并相约在今晚如此这般设计捉拿冒名顶替之人。当天晚上,天上下着大雨,又打雷又落闪,漆黑一团。十点多钟,一个名叫张奇的接到家里人带来的口信说他母亲得了急病,叫他连夜回去。张奇听了这句话,就急急忙忙地往回走,刚走到坟地,就见电光一闪,一声响雷,接着是一声刺耳的口哨声,电光中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正是死去的周氏,一步一步地向他走来。张奇一看吓得魂不附体,“扑通”一声双膝跪下,连连叩头求饶说:“周娘子饶命,周娘子饶命,我不该骗你。饶命啊,娘子!饶命啊,娘子!……”张奇正在磕头求饶,就听见身边有人在冷笑。张奇一看是李生和那个商人。在商人和李生的追问下,张奇便一五一十地交代了那天夜里的事情。第二天一早,李生约商人一起去知县那里状告张奇。李生到商人房里一看,商人已经走了。李生只好一人到县衙里去了。李生来到县衙一看,张奇已被逮来受审了。坐堂审问的县官就是那商人。原来,县官听说李生家里闹鬼的事,就乔装改扮成商人来李生家私访,设计巧断了此案。从此,李生家就再也没闹鬼了。[40]

由于他们都是普通的官员,老百姓中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在鬼故事里,他们一般都用官名替代。

同类推荐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茶之书

    茶之书

    冈仓天心以一己之力,纵横捭阖,为我们阐释了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茶道文化所蕴含的美妙意境。——《纽约时报》在所有讲述茶道的书中,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冈仓天心的著述不仅是空前的,今后也很难有人超越他。 ——《东西》杂志我们可以欣赏日本茶道的美,我们可以共同品味艺术殿堂里的人类思想与艺术的精华,然而,当冈仓天心满怀深情地守护“大和之心”时,难道我们不也应当好好守护我们的“中华之心”?——蔡春华(学者,冈仓天心研究专家)《茶之书》,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李长声(学者,日本文化观察家)
  •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才只开了个好头。地处海峡西岸感潮地带,有活泼源头,有海涌回澜,风景无限,逝者如斯,可别打盹!漏了一组新镜头,便会遗憾凝眉
热门推荐
  • 穿书女配娇养指南

    穿书女配娇养指南

    一朝穿书,竟成了古言小说里的作死女二,阮凤兮表示,真是太爽了!作为丞相的宝贝嫡女,阮凤兮果断抛弃了男主,小日子过的快乐似神仙。为了不像书里一样惨死,阮凤兮明智地选择抱紧了书中反派boss的大腿书里的大BOSS傅宸轩无情无欲,阴狠毒辣。但是……她身边这个总想对她好的男人是谁?阮凤兮:你不去复仇,拉我谈恋爱干嘛?傅宸轩:复仇这事不急,谈恋爱才是正事。————傅宸轩本来是一心想要搞事业的逆王,可是自从某个小姑娘总是巴巴过来,他就莫名其妙多了一条感情线。可某个小白眼狼又惊慌失措地想要跑路。傅宸轩:还没有一个猎物,能从我手中逃走。
  • 穿越万界之神通无敌

    穿越万界之神通无敌

    【无敌文】无辜吐槽,莫名许下了三个愿望,成了无敌的存在。愿望一:位面那么多,我想去看看,能让我自由的穿越万界可好?愿望二:拯救世界什么的太危险,我得有功法傍身才行,但打怪升级什么的太累,能让我直接无敌可好?愿望三:长的太丑没有女朋友,让我变的宇宙第一帅可好?
  • 都市之奶爸至尊

    都市之奶爸至尊

    五年前,林弘毅神秘消失。修炼万年,无敌仙帝归来,却发现地球只过去了五年!三师兄已经在地球打下一片基业,林弘毅继承身份,瞬间成为全球首富。且看仙帝奶爸的日常生活。什么?你是特种兵王?你有系统在身?你是超级富二代?对不起,在座的各位全都是LaJi……
  • 穿越到奥特曼世界

    穿越到奥特曼世界

    变身艾克斯,征战宇宙,我就是主宰,这个宇宙是我的天下,若有不服,可战可拼,我就是我,我就是艾克斯
  • 健康是吃出来的

    健康是吃出来的

    一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的健康著作,一本以健康膳食为基本内容的实用操作手册!《健康是吃出来的》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精选数百种健康膳食,从饮食观念、营养知识、膳食结构、饮食搭配等方面入手,使读者不仅能够获得健康膳食的文化理念,更可以按照书中所提供的粥谱、菜谱、汤谱自己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吃出一生好健康。
  • 白天&黑夜

    白天&黑夜

    24岁的奕,简单、自由、独立,从法学院毕业,通过纽约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在曼哈顿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第一份工作。同年夏末,她和34岁的富家子莱尔·奥尔顿在一个酒会上邂逅相识。两个不同母语,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人,从游戏到认真,相爱却不相知。他们因为奕的意外怀孕而结婚,很快又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冲突而分手。离婚之后,两人在抚育女儿的过程中逐渐磨合,相互了解,开始尝试为共同生活而改变。正如书里的结束语说得那样:我不知道我们会走到哪里,也不确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可能我们还是不合适,可能这段新的关系一样会结束。到那个时候,我们之间或许就真的了结了。就是这样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 帝国第一宠之君少有点甜!

    帝国第一宠之君少有点甜!

    “总裁,夫人把50个亿的合同撕了!”“让她撕,不够,再多给几个给她”“总裁,夫人被人欺负了!”“把欺负夫人的人抓起来,让夫人好好玩玩!”…………重生前,她,慕初晴,本是慕家最受宠的千金大小姐,识人不清,被渣男抛弃,被妹妹陷害,重生后,她狂妄,要欺负她之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嫁总裁,虐渣渣,只为能够报仇雪恨!
  • 离少宠妻的99法则

    离少宠妻的99法则

    【正文已完结】 【主cp:花痴影后kiss宠妻狂魔(撩)】【副cp:傲娇影帝kiss宠夫魔王(耽)】“浅菖cp我站了!”《浅沧别离》圈粉无数!路人只是随便站队,可谁知七日之后他们尝尽了狗粮!哦豁!娱乐圈炸了!“双天cp我站了!”《余生尽爱你》炸出一堆腐女!路人原本只是YY一下,可谁知道人家早已一对!哦豁!娱乐圈又炸了!《攻下双影》记者会记者:网上传闻是您主动攻略苏大影后,您有什么想说的吗?周:追的人宠着,理所当然。记者:网友一直抱怨胡大影帝直接公布恋爱的举动过分了,您怎么看待?音:我不介意他对我做的更过分一些!记者:打扰了!
  • 遇见你好幸运

    遇见你好幸运

    我遇见过温和的风、清澈的河、迷人的,但只有遇见你,才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事。初见时,她是言行奇特的怪女孩,他是救她于危难的路人甲;再见时,她是罹患胃疾的病人,他是赫赫有名的高冷医生。她有预知的能力,却无法预见他的未来;而心如止水的他,在频频遇见她后,心里掀起了阵阵涟漪。他们大胆地靠近,却小心地相爱。
  • 岁寒居词话

    岁寒居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